东方圣火组合有着自强做自立自强的人的力量 是彝族人骄傲

少数民族乐队组合:响亮的声音横空出世&|&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信息中心&&& & 上世纪90年代,在流行音乐大放异彩的时候,3个彝族歌手组成了“山鹰组合”乐队。之后,少数民族乐队组合开始跃跃欲试,“彝人制造”、“天杵乐队”、“阿佳·高原红”等在乐坛上纷纷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在流行乐坛上形成了民族音乐的亮丽——
少数民族乐队组合:响亮的声音横空出世
本报记者&& 何玉清
山鹰组合(资料图片)
山鹰组合:劳动歌声更美妙,爱情乐章更动人
&& && 吉克曲布,外号“老鹰”;瓦其依合,外号“黑鹰”;沙玛拉且,外号“飞鹰”——这就是中国第一支少数民族音乐组合——“山鹰组合”。
&& & &在“山鹰组合”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四川大凉山彝族特有的执著与恪守。他们近乎执拗的性格,似乎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为了弘扬彝族文化,“山鹰组合”的小伙子们奋斗着,拼搏着,甚至在他们走向事业巅峰之际,不惜放弃已经取得的成就与辉煌,毅然离开繁华的都市,摘下耀眼的光环,到乡村、到边境、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老鹰、黑鹰、飞鹰,他们是向往浩瀚的天空、向往崇山峻岭、向往最清新的大自然的精灵。
&&& & 彝族人民自从有了“山鹰组合”,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劳动的歌声更加美妙,爱情的乐章也更加动人。
走出大凉山
&&&&&&“山鹰组合”有3个成员,除了飞鹰从事艺术相关行业以外,老鹰原来是工人,黑鹰最早干的是畜牧工作。但就是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凭着对本民族的依恋,凭着对艺术的执著,3个人走到了一起,带着自己的梦想向音乐的殿堂进发。
&&& & 老鹰说,自己起初并没有打算做音乐,只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录制了彝语歌曲《想妈妈》。令老鹰没有想到的是,这无意之作却被翻录不计其数,一夜间传遍了大江南北。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这首歌曲会如此流行的时候,老鹰显得异常兴奋。他说:“在流行乐冲击整个乐坛的时候,汉语歌曲仍然是主流。在我们家乡,在我们彝族聚居的地方,却没有自己母语的流行歌曲。《想妈妈》就是用流行音乐打造的母语歌曲,很多孩子想要表达对母亲的感情的时候,就给母亲播放这首歌,母亲们非常高兴。《想妈妈》的诞生,为想跟妈妈诉说心情的人提供了一个好的方式。”
&&& &“山鹰组合”也曾经组织过自己的艺术团,他们从社会上招舞蹈演员、乐队,自己组织巡回演出,之后再拿自己有限的工资去维持整个艺术团的生计。他们坚持了一年,最后还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而夭折了。
&&&& &老鹰说:“我们能有今天,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巴莫尔汗,一位热爱、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老州长。正当“山鹰组合”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他们找到了这位老人。这位老人为他们筹集了部分资金,再加上“山鹰组合”自己的一部分资金,终于推出了纯母语专辑《乡》。《我爱我家乡》专辑的问世,标志着彝族从此有了自己的流行歌曲。巴莫尔汗带他们参加彝学会,正好赶上杜鹃节,大家观看“山鹰组合”的演出时,都被他们的演唱风格所吸引——几个大男孩长长的披肩发,一派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后来,太平洋唱片公司派人去找“山鹰组合”,可是看到了他们在录音棚的表现以后,失望地摇了摇头。老鹰说:“我们差点与太平洋唱片公司失之交臂,之所以有后来的合作,还要从一顿饭说起。”原来在饭桌上,制作人希望他们现场演唱。3个年轻人无拘无束地演唱着属于自己的歌,这让前来探星的制作人大吃一惊。就这样,他们走出大凉山,与太平洋唱片公司签约了。在广州,“山鹰组合”推出了唱片《走出大凉山》。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张唱片一个季度就卖了50万张,第二次统计的时候已经卖到80万张,一直到15年后的今天依然在销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张唱片的意义还在于改变了全国的音乐格局,开创了少数民族音乐组合的新局面。继“山鹰组合”之后,少数民族音乐组合如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山鹰组合”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 &“山鹰组合”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知道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音乐。1997年与太平洋唱片公司的合同期满后,他们放弃了续签的机会。老鹰说:“那个时候,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歌迷几麻袋的来信,很多歌迷都说我们的风格变了,我们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创作,希望找回属于‘山鹰组合’自己的东西,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到生活中去,去乡村采风……”采风意味着什么?长时间地行走于乡间,要克服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这对于已经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他们还是走了,手机关掉,各地的音乐活动都找不到他们,就像消失了一样。这也许在外人看来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但为了找回自己,找到心灵深处最圣洁的东西,为了把民族音乐做得更好,他们一走就是3年。
&&&&& 乡间是多彩的,田野是美丽的,民间蕴藏了丰富的生活矿藏,用老鹰的话说就是有了一种久违的感觉。3年里,他们的足迹遍布西藏、云南、贵州、四川,他们坚信跨过这道梁就是不一样的风格。一开始,他们还拿着录音机,以便记录自己那突然闪现的灵感。但是到后来,录音机反而成了他们的累赘。老鹰说:“我们不再需要录音机为我们服务,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发现感悟经过思考以后就是自己的东西了。”
&& &&&黑鹰也讲起自己的感受:“3年的采风,虽然让我们远离城市,但我们却收获了一辈子的财富。”因此在他们后来的音乐创作中,人们可以感觉到其中已经有一种文化的积淀,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剧烈碰撞。2004年,他们推出专辑《忠贞》,这便是他们十多年来的沉淀。“忠贞”的寓意就是对爱情的忠贞、对民族的忠贞、对自己所执著追求的梦想的忠贞。我想,这也是“山鹰组合”一直追求的。
&&& &&令记者最感动也是“山鹰组合”最引以为豪的事情,就是他们的音乐像种子,已经在很多地方扎根了。
&&&&& 有一次,他们在贵州梁山县赫章乡采风的时候,一路上发现很多人往乡里涌。他们停车问老乡是否在赶集,老乡摇头说没有。等到了县里,人们高喊着“欢迎山鹰组合回家”。当时全乡只有一个用红绸子包着的大话筒,他们就在这样简陋的演出场地被热情包围着,树上爬满了人,草坪上坐满了人。由于没有音响设施,他们只能扯着嗓子唱,到下午嗓子已经不行了。但是人们的热情仍然不减,“山鹰组合”并没有因此离开,他们开始用真心真情给在场的观众说唱。要离开那个地方的时候,村民们拉着他们的手,一个个眼角挂满了泪水。有位老人拉着他们说:“你们一定要再回来,这里才是你们的家啊。”大家一起喝酒,一起落泪,一起激动,一起哭泣。“山鹰组合”的小伙子们动情地说,无论怎样,都要用最清晰的头脑捕捉老百姓的故事。音乐为什么美?为什么干净?就是因为人心干净,这才是一种艺术的境界。
&&&& &有一次在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很多在当地打工的人认出了“山鹰组合”。但朴实憨厚的他们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只是一个劲儿地笑,眼见着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当时“山鹰组合”身上只有400块钱,他们把人们集中到草坪上,把钱拿出来买了几箱啤酒,和大家一起喝酒、一起唱歌。“我的朋友,我不知道你此时在什么地方,想起去年大雪纷纷的时候,我们在大街上一起喝过酒,你说现在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淡漠,当时我无法体会你的意思。有一天我也出来后,我才体会到你的意思,朋友,我非常想你……”
&&&& “山鹰组合”的歌总是带着质朴的美,朴实但不缺乏震撼力。这一曲《朋友》道出了常年离家在外打工者的苦和愁,深深地敲打着每个人的心灵,歌词仿佛是听众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此时此刻,“山鹰组合”的歌,“山鹰组合”所要传达的情感,已经引起了在场的人的强烈共鸣。“山鹰组合”苍凉的歌声在他们耳边萦绕,泪水就这样不自觉地挂在了每个人的眼角,许多人默默地低下头,偷偷地拭去自己的泪水……而当他们发现“山鹰组合”几名歌手的脸上,也流下滚烫的泪水的时候,他们终于任感情的洪水肆无忌惮地宣泄。上苍是眷顾生灵的感受的,当歌曲唱到高潮的时候,本来晴朗的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乌蒙蒙的雨哗啦啦地下着,浇过了每个人灼热的脸。泪水、雨水交融,感情的潮水就在“山鹰组合”的歌声中群情激荡。没有任何杂乱的声音,有的只是雨声、抽泣声。有的村民拿着雨伞要给“山鹰组合”遮挡,他们看到更多的人淋在雨中,便把伞拿开,在大雨中呼喊:“我们是一样的,你们吃什么,我们也吃什么,没有什么不一样……”
&&&&& 还有一件事情令他们不能忘怀。“山鹰组合”在云南演出时,有一对老夫妇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步行30多公里的路程,只为看他们一眼。老汉说:“如果这辈子不见你们一面,她死也不瞑目。”老鹰说:“老人们始终把我们当成离家的孩子,当我们回去的时候,就像回家了一样。”后来,“山鹰组合”干脆跟主办方商量,白天占个地方进行义演,不收一分钱。主办方对此十分感动。
&&& & 采访在中进行了很长时间,飞鹰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我们‘山鹰组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大家发现民族的美,民族音乐的美,从而使民族的东西得以传承下去,不至于流失,不至于留下太多的遗憾。”为了民族的东西不至于流失太多,“山鹰组合”靠自己的力量,用音乐的方式在呐喊、在呼唤。他们有一张专辑叫做《忧伤的母语》,通过名字就能体会创作者的情绪。老鹰深有感触地说:“民族文化已经在岁月的更迭中流失,作为彝族的后人,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发展民族文化,我们想通过歌声唤醒大家对民族文化的爱护,要知道,我们民族特色的东西在流失,我们的母语在忧伤、在忧伤……”
&&& & 可喜的是,在“山鹰组合”身边总有一群铁杆“粉丝”。“山鹰组合”传唱的是不会褪色的音乐,他们的粉丝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从“山鹰组合”出道到今天,十几年过去了,那些喜欢、支持他们的歌迷依然没变,他们对“山鹰组合”的热爱,是“山鹰组合”坚持下来的动力。老鹰说:“‘山鹰组合’这种不妥协、不跟风、乡村味道很浓的音乐,有的人很喜欢,虽然不多,但我们愿意为这些人唱一辈子。”
&&&&&&&&&&&& 天杵乐队&&(资料图片)
天杵乐队:将摇滚乐的旗帜插上雪域高原
&&&& &从上世纪50年代的才旦卓玛到获得上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冠军的索朗旺姆,原始、粗犷、博大、豪迈的雪域高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藏族歌唱家和优秀的民族歌曲,他们以其独特的民族旋律拨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弦。民族音乐似旗帜、像山峰、如丰碑,引领了久唱不衰的藏族音乐潮流。如今,以6位藏族青年组成的“天杵乐队”,历经千辛万苦,打造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摇滚乐队。
&&& &“天杵乐队”是在争议中成长起来的,但他们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就像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角斗士
&&&&& 日,6名有各自职业、平均年龄27岁、几乎都是弹唱高手兼具词曲创作者的年轻人,出于共同的音乐理念、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志向走到一起,组建了“天杵乐队”,他们是主唱索朗单增,主音吉他索朗念扎,鼓手旦增达娃,贝司扎西平措,节奏吉他索朗尼玛,扎念琴普布顿珠。
&&&& &没有举行特殊的仪式,他们转到拉萨八廓街上物色有明显西藏特色的饰物,于是发现了“天杵”。“看到它就感觉到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单增说,“在西藏的传说中,它是电闪雷鸣时神龙口中吐出的利器,能打击世间一切邪恶的东西。从宗教上说,它是定鬼神针。它外形的锋芒及其打击邪恶的作用能成为我们摇滚乐队的象征,所以我们取名‘天杵乐队’”。
&&&&&“天杵乐队”自诞生那天起,就经历了风霜雨雪。一次在西藏山南地区演出,正当他们在主唱颇具变幻力的重金属嗓音和摄人心魄的摇滚旋律中忘情地演唱时,突然,一位中年藏族汉子跳上舞台,指着他们大声说:“请你们不要再唱了,唱的是什么玩意儿?简直就是乱七八糟!”充满激情的演唱嘎然而止了。“下台!下台!”有节奏的嘘声在激愤的人群中传递着。“天杵乐队”当时就像被人扼住了喉咙一样,尴尬、委屈、不解、无助,大脑一片空白——难道群山起伏、苍茫千里的雪域高原就没有摇滚音乐的立足之地吗?他们痛苦极了……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这样的:如果你敢于冲破习惯,那么,你就可能成为“叛逆者”,所走的道路注定是坎坷的,甚至会失败。音乐也不例外。但是,在拉萨八廓街的一间酒吧里,“天杵乐队”没有退缩,只要有机会,他们就演唱自己创作的摇滚音乐。那精练、简单、直白的演唱风格和重金属的摇滚音乐旋律逐渐打动了观众的心,也使“蓝天、白云、雪山、草地”的音乐模式和传统的音乐欣赏习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时候,有人说他们是对传统音乐的“叛逆”。“天杵乐队”说:“为什么要叛逆?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我们不是为了叛逆而叛逆。如我们叛逆的对象是邪恶的,那肯定要叛逆;如果对象是正义的,那我们何必要叛逆?任何一种艺术都是表现一种美,摇滚音乐也不例外。实质上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出于一种爱,是对一切善良、美好事物的爱。”
&&&&&&有人说他们是冲动。“我们冲动吗?”远在拉萨的单增在电话里反问。他动情地讲:“那是1989年,我当时只有15岁,有朋友从北京带给我一盘磁带,我听到了崔健演唱的《》。当时的感觉特别激动,我的激情被点燃了。其实我什么音乐都喜欢听,但我特别喜欢摇滚音乐的精练、简单、直接。”心怀梦想的单增1993年来到北京。在就读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期间,他曾有五六次近距离观摩学习崔健排练演唱,由此获得了摇滚乐的真经。
&&&&&&有人说摇滚音乐就是垃圾音乐。单增说:“在西藏,人们对摇滚音乐确实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其实摇滚音乐本身没有好与坏、高雅与垃圾的属性。就像原子弹一样,掌握在坏人手里,它就是杀人利器;掌握在好人手里,它就能造福人类。摇滚本身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态度,它没有一点虚假,给人一种赤裸裸的感觉。摇滚乐发展到今天,本身叫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它代表着一种真理的力量或者一种支持正义的力量。它简单的节奏和直白的歌词表达了深邃的哲理。人类的生活是多彩的,音乐生活也应该是绚丽和发展的。”
&&&&& 也有人说只有民族的音乐才是世界的。单增说:“这话不假。但是,民族的音乐需要发展,只有把民族音乐的内涵融入到世界文化的音乐元素中来,才能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演唱风格。”每当他们在拉萨的街头、酒吧,看到年轻的藏族一代对现代音乐的企盼和渴望时,他们就觉得西藏青年需要摇滚,雪域高原需要摇滚,人们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摇滚。于是他们就像虔诚的朝圣者,不顾风吹雨打、艰难险阻,一步一叩首,义无反顾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 “天杵乐队”就像播火者,他们要把摇滚的火种播撒到雪域高原;他们更像创造者,让西藏绚丽多彩的音乐,填上摇滚的壮丽篇章
&&&&&&“天杵乐队”所做的一切意味着——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去冒别人没有冒过的险,去舍弃别人不愿舍弃的安逸,去承担别人不敢承担的责任,去看别人不愿看的脸色,去弯别人不愿弯的腰!应该说,他们6人生活得不错:都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有的是专业演员、有的是中学教员、有的是审计机关干部、有的是旅游局职员。他们拿着“金碗”讨饭,去干别人暂时无法理解和无法接受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是不是有病?“我们必须这样做。”单增语气非常坚定。
&&&&&&录制第一张专辑《天杵》时,他们6人向各自单位请了假,租了一间破房子,没黑没白地排练,吃饭都靠家人送。邻居嫌吵闹,把电线剪断了,他们就点蜡烛照明,把被子挂到墙上隔音……屋漏偏逢连阴雨,在成都录音期间,他们的屋子被小偷洗劫一空,连乐器都不能幸免。本来斯斯文文的人也顾不上斯文了,大骂小偷
误了录音时间不说,重要的是使本来并不富裕的他们雪上加霜。
&&&&&&出专辑得花钱。钱从哪里来?一靠贷款,二靠赞助。贷款还容易些,因为有固定职业,有还款的能力,也没有赖账的记录。但是,拉赞助就难了,他们既没关系,又没名气。但是,他们还是一口气跑了拉萨十几家企业。当记者问单增:“你们不后悔吗?不退缩吗?”单增说:“从不后悔,更不退缩!”
&&&&&&黄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贷了款,也拉来了赞助,凑够了8万多元,在成都录制发行了第一张摇滚乐专辑《天杵》。这张专辑由13首独立创作、风格各异的歌曲组成,充溢着大自然的气息,既有愤怒悲伤的宣泄,也有浪漫情怀的倾诉,内心的真实感受铸就了摇滚诗句化的语言,传播着人性的光芒。这张专辑一经发行,就在西藏、甘肃、青海引起了轰动效应,一举摘得了《拉萨晚报》评选的2003年度西藏原创音乐“最具冲击力奖”。
&&&&& “天杵乐队”并没有排斥民族音乐,反而更加注重汲取传统音乐的精华,把民族的原生态音乐利用现代的节奏方法来表达——他们对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民歌进行了改编,使得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唱了;“天杵乐队”还十分注重发扬摇滚乐精练、直白的特点,发扬“天杵”精神,无情地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虚伪、丑陋的现象,从而唤起人们的良知。“我们传播摇滚乐其实就是传播思想”。乐队鼓手旦增达娃说:“我们关注的不只是某个民族,而是整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要唤醒大众,去思考什么样的人性才是最美好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音乐理念和关注民生的思想,所以,他们的音乐视点总是关注现实、关注人生。他们创作的《我要活着》,歌词大意是:“很久很久以前,碧蓝的天空下成群的藏羚羊结伴而行。然而因为人类的贪婪,举起冰冷的猎枪,穿在人类身上的皮毛还在滴血,小羚羊身心撕裂,孤独地呐喊:请让我活着!”这首歌有着巨大的震撼力量,每个听过的人都在拷问自己的良心和道德,都在重新思考着人应该怎样活,路应该怎样走。
&&&&&&“天杵乐队”在西藏越来越有影响力和知名度,不仅在西藏,他们在北京、甘肃等地的演出也很受欢迎。特别是日,由西藏自治区团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爱在人间》大型公益慈善演出,“天杵乐队”为这次演出创作了主题歌《让爱飞翔》,一口气唱了专辑里面的4首歌。这一天募集善款72万元之多,全部用于希望工程和爱心事业,这也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演出。
&&& & 现在,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特别是年轻人喜欢上摇滚音乐,有些媒体称,是“天杵乐队”引领了西藏的摇滚潮流。让他们难以忘怀的是,在西藏大学体育馆的一次演出中,因为场子大,音响设备不好,他们害怕影响演出质量,不得不放碟假唱。结果碟子中间被卡住了。他们在歉疚和担心中向观众说明了情况,没想到观众不仅没有哄他们下台,反而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多次返场。那天,他们一口气唱了4首歌,台上情真意切,台下如醉如痴。“天杵乐队”的6个年轻人哭了,他们不仅被观众的真诚和热情所感动,最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雪域高原敞开博大的胸怀,接纳、容留、认可了现代音乐,因为——摇滚音乐是世界的,也是雪域高原的!
&&& 阿佳·高原红(资料图片)
阿佳·高原红:从高原开到京城的格桑花
&&&& “天空有白云守候,
&&& & 任阳光穿过落在肩头;
&& && 格桑花开在那雪山下,
&& && 云深处我的梦插上翅膀;
&&& & 酥油灯点在我心坎上,
&&&& &高原红印在那姑娘脸庞……”
&&&& &这独特的嗓音、美丽的合声、震撼的曲风来自四川甘孜藏区的3位美少女——泽旺娜姆、尕让卓玛、央金卓嘎。这是中国第一支纯粹的藏族女子音乐组合,具有前卫、时尚的民族音乐风格的组合。
&&& & 有人这样评价她们:“阿佳·高原红”组合,在中国人眼中,她们代表着西藏;在西方人眼中,只有她们才是最为纯正的东方。
&& && 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中,“阿佳·高原红”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脱颖而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从此各种大型演出的邀请接踵而来,为她们提供了展示自己天籁之音和动感舞姿的平台。自出道以来,她们先后参加了2003年和2004年的春节晚会;2004年的元旦晚会和国庆晚会;2004年雅典奥运圣火晚会;2005年广西南宁民歌节;2005年北京奥运吉祥物发布晚会;2005年和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远赴阿根廷的中阿友好交流晚会等,受到了国内外的瞩目和好评。
真诚的组合
&&&& &在采访中,作为“阿佳·高原红”组合里面老大的泽旺娜姆一直强调:“阿佳,藏语是女孩、姐妹的意思,我们这个组合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我们却有着胜似亲姐妹的情感,我们希望可以面对今后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把这个组合一直做好、做火,为藏族人民争光。”
&&& & 记者了解到,“阿佳·高原红”曾有过一段一波三折的路。组合成立于2003年8月,最初的成员是泽旺娜姆、尕让卓玛和兰尕央宗。由于与原签约公司思想不一致,她们三姐妹选择了离开。对于几个不满20岁的小姑娘来说,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断了运作资金、歌曲、服装和她们热爱的舞台。正当她们陷入迷茫的时候,兰尕央宗因为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而离开了这个组合,这一举动对原本伤痕累累的“阿佳·高原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泽旺娜姆和尕让卓玛始终相信,只要坚持,总会有拨开乌云见太阳的一天。来到北京以后,几经周折,固执而又倔强的泽旺娜姆、尕让卓玛想通过各种途径在北京寻找一个能歌善舞的漂亮的藏族女孩。
&&&&& 那段日子她们太难忘了,只要在北京见到漂亮的藏族女孩子,只要与藏族沾边的酒吧她们就会出现,不放弃每一次机会。后来,她们又开始在藏区寻找,历尽千辛万苦,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地方,最后找了7名基本符合条件的女孩子。回到北京后,经过一个月的磨合,泽旺娜姆和尕让卓玛最后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这7个人都不太合适。在7个女孩子临走的头天晚上,在只有一居室的屋子里,横七竖八地睡满了人。床上两个、沙发上两个、桌子上两个、地板上还有几个……看到这样的情形,泽旺娜姆心里是何等地不好受啊!那天晚上,她怎么也睡不着,躺在地板上想了好多好多。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为什么我要睡地板?为什么有好好的家我不能待?为什么有那么好的父母我却不留在她们身边……想着想着,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打湿了自己的发梢。第二天,泽旺娜姆和尕让卓玛拿出自己的钱分给那7个即将离开的女孩子;身上的钱分光了,她们又拿出自己漂亮的衣服送给她们;衣服分光了,她们又找遍了所有的箱子和柜子,把自己喜欢的书送给她们。临走前,她们对几个女孩子说:“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但在我们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我们还是好朋友,今天是,明天是,将来也是……”
&&&& &后来,央金卓嘎的出现,又使这个原本残缺的组合重新完整起来。她和尕让卓玛是同学,也是“阿佳·高原红”组合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当时,央金卓嘎一直受尕让卓玛的嘱托,帮着寻找适合“阿佳·高原红”组合的人选。突然有一天,尕让卓玛打电话给央金卓嘎说:“要不你来我们组合吧。”当时央金卓嘎的反应先是脑袋嗡的一下,后来又问尕让卓玛是不是在开玩笑。尕让卓玛一本正经地说自己是认真的,而且泽旺娜姆也同意了。这时候的央金卓嘎愣了一会才说考虑考虑。第二天,央金卓嘎打电话给尕让卓玛,说自己同意加入“阿佳·高原红”组合。
&&&&&“阿佳·高原红”组合终于完整了。
坚强的格桑花
&&&&&&坐在记者面前的“阿佳·高原红”组合就像印象中雪山脚下的格桑花。她们为了梦想而坚毅不屈的精神着实让人佩服,就像格桑花一样,敢于挑战恶劣的环境,敢与雄伟挺拔的雪山争高下。
&&&&&& “玛杰阿玛伫立夜的街上,
&&&&&& 暗哑的酒保耀眼的姑娘,
&&&&&& 穿过夜的朱红色的大门,
&&&&&& 贝叶的经文迷醉在拉萨,
&&&&&& 这夜的玛杰阿玛,
&&&&&& 发丝在飞舞,
&&&&&& 笙歌在漂浮……”
&&&&&&这是一首根据藏族情诗改编的歌曲,也是“阿佳·高原红”的得意之作。提到拍这首歌的MTV的时候,尕让卓玛一脸兴奋地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当“阿佳·高原红”确定要拍这首《玛杰阿玛》的MTV的时候,导演张扬确定了在北京、河南、河北3个场地拍摄。第一个景点是在餐厅。因为餐厅白天还要正常营业,所以只好选在晚上12点拍。当时几个年轻的姑娘认为,拍MTV只要有个摄影师就可以了。没想到仅摄制组就有40多人,这着实让她们大吃一惊。这一个景点拍了三天两夜。当“阿佳·高原红”的几个姑娘看到很多老人、小孩眼里都泛着鲜红的血丝并一脸疲惫地站在她们面前的时候,心里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疼痛感。第二个拍摄景点是在河北的一个沙漠里,有一个镜头是沙子里躺着一个姑娘,有风吹过的时候,沙土飞扬,然后躺在沙漠里的人露了出来。尕让卓玛回忆说,躺在沙子里的人最后确定由泽旺娜姆出演,当时她毫无怨言地躺在沙子里,然后由工作人员把沙土覆盖在她的身上、脸上。当时的天气大概只有零下几度,为了达到尘土飞扬的效果,还有几台风扇对着她猛吹。环境的恶劣、天气的寒冷使在场的人都有点受不了,更何况是衣着很少、又埋在沙窝里的姑娘!只见泽旺娜姆的手指抽搐着,尕让卓玛当时对泽旺娜姆说“娜姆姐,你坚持一下,一会儿就好了,一会儿就好了……”讲到这里,记者看到尕让卓玛把高高的鸭舌帽往下拉了又拉,然后用力把头扭向了一边。稳定了一下情绪,尕让卓玛接着说:“那个镜头拍完之后,我们马上把泽旺娜姆从沙土里挖出来,当时她都没什么知觉了。工作人员把一床被子裹在她几乎僵硬的身上,走路都不知道迈哪条腿的她,几乎是被工作人员拖进车里的。大家让司机师傅把车里所有的暖气都开了,可她还感觉不到多少温暖。她的嘴巴里、眼睛里全是沙子,嘴唇动得发紫并抖动着,大家心里都很不好受。等拍完MTV回来后,泽旺娜姆把衣服脱下来抖了抖,足足带回来半袋沙子。一直到现在,这些沙子我们还保留着,因为太有纪念意义了……”
&&&&&&坐在一旁的泽旺娜姆慢慢地说:“其实当时我很想哭,真的,但是我不能哭。现场有那么多群众演员,他们也很辛苦,所以我一直撑着,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在最佳状态。忙了这么长时间,总算没有白忙。我们拿着MTV的样片看了一遍又一遍,非常满亍!痹笸?饶匪担骸暗笔辨厝米柯昱艿轿业姆考洌??攀裁匆裁凰担?徽蠛窟?罂蕖N抑?溃??皇巧诵牡乜蓿??强?牡乜蓿?颐堑淖楹暇??颂?嗟氖虑椋?浇裉炷芄坏玫酱蠹业娜峡桑?肥挡蝗菀住5?俏蚁胨档牟皇切量啵??乔懊孀吡说呐?⒆庸Σ豢擅弧C挥兴?堑闹С郑??⒓选じ咴?臁?挪坏浇裉欤?沧卟坏浇裉臁!?/DIV>
由衷的感激
&&&&&&尕让卓玛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她说:“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有很多人帮助过我们,韩红老师就是其中一个。她是我们的老师、朋友,也是我们身边的家长。在我们组合的发展过程中,韩红老师一直给予我们很多的关注和帮助。我们在她面前可以哭、可以笑、可以闹,但工作上她对我们一直要求很严格。大家都知道她曾经做过我们歌曲《阿佳》的监制,工作态度始终一丝不苟,我们都很尊敬她。其实私下里,她对我们十分关心。记得有一次她来我们家里,见我们一个个抱着饼干什么的吃,第二天她的助手就把她买给我们的电饭锅送来了,并说今后让我们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在北京,现在有很多好朋友都在帮助我们,我也很感谢他们。再有就是我的父母了,其实我一直挺想念他们的。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本来可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我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而是执意做我喜欢的组合。尽管他们为了阻止我的决定,说如果我签约哪个演出公司,就不要回家了。但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记得在我最糟糕的时候,也想过回家,当时钱包里只有600元,而回家的票就需要1600元,况且我离开家的时候曾经对父母说,我要风风光光地回来。想到这些,又觉得自己没有理由退却。当时左思右想才下决心给爸爸发了一条短信,撒谎说自己的银行卡不小心锁住了,让家里寄2000块钱过来。因为我从来不伸手向家里要钱,爸爸似乎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拿着钱跑到北京来了。当时我们有演出,爸爸直接赶到现场,问我是不是没有钱了,我还装着生硬的笑容说有啊,然后顺手从钱包里拿出一沓钱,在爸爸面前摇了摇说,你看,我还有钱啊。其实,那是我当天演出挣的钱,我只是不想让家里为我担心。”
&&&&&&粗犷的高原,蔚蓝的天幕,连绵的雪山,蜿蜒的冰河,哺育了三朵美丽而又坚强的格桑花,特有的藏族文化又赋予了她们能歌善舞的天赋。尕让卓玛说:“很庆幸自己是个藏族人。因为我们是藏族人,所以得到了很多东西,包括我们能歌善舞的天赋,还有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在北京有一段时间特别难挨,差点就坚持不下去了。这种情况下,更要求我们心态要好。民族赋予我们的善良、真诚,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无论在哪里都要坚持民族传统的美德。尽管我们没有在北京大街上穿藏族的服饰,但我们对民族的热爱都在心里。民族的东西,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动藏族优良文化的发展,就是要通过我们的歌声与舞蹈来表达我们对藏族的热爱。一方面要坚持藏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和现代因素相结合,成为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组合。”
&&&& &彝人制造& (资料图片)
彝人制造:为了大凉山的嘱托
&&&& “望明月、思故乡,好久没有回家了。听到两鬓苍苍的妈妈轻轻呼唤,回来吧,倔强的孩子……”这略带沙哑、饱含深情的歌声,在灯火辉煌万人瞩目的2000年“春晚”央视大厅里回荡。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彝人制造”组合——3个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小伙子——曲比哈布、曲比哈日、木乃七斤,以其粗犷、原始、民族的音乐内涵,融入现代的音乐元素,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演唱风格,从而拨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弦。
&&&&& 据北京灯火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介绍,“彝人制造”从出道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就出版了彝语《传说中的英雄》、国语《彝人制造Ⅰ》、《彝人制造Ⅱ》、《彝人制造Ⅲ》、《看见了》等5张演唱专辑,并先后获得了“CCTV-3——星火无限——新人新作大奖赛最佳新人奖”、“中国最佳民歌新人奖”、“春节晚会节目特别奖”、“中国最佳民歌新人奖”、“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最佳组合奖、“华语音乐榜中榜”最受欢迎组合奖。
&&&& &哈布和哈日是哥俩。哥哥哈布1973年出生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干部家庭。父亲从小就参加革命,是县里的一位领导干部。长期的军旅和从政生涯,造就了他正直、严肃、固执的性格。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认认真真学习,正正派派做人,千万不要走歪门邪道。
&&& & 可是,充满艺术天赋的哈布却有着叛逆的性格,对父亲设计的人生轨迹有自己的理解——干自己喜欢的事,走自己喜欢的路。他天性好动,喜欢画画,6岁时就得过奖;他也喜欢唱歌,在电厂当工人时,每当面对车间外静谧的山峦、摇曳的竹林、潺潺的小溪和车间里日夜发电的电机……他便会拿起吉他轻轻弹唱。在他看来,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他的忠实听众和难得的知音。
&& && 于是,哈布做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举措:停薪留职,与马玉龙等5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以彝族人的图腾——“黑虎”为名,组成了“黑虎”演唱组合。他们白天编排节目、创作歌曲,晚上到西昌的夜总会去唱歌。这一“离经叛道”的行为,进一步惹恼了父亲,他气得几天几夜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甚至要与儿子断绝关系。
&&& & 俗话说,儿是娘的心头肉,最理解儿子的莫过于母亲。就在哈布彷徨苦闷、不知所措的时候,妈妈给了她最有力的支持——因为妈妈知道他的艺术天赋,了解他的志向和为人。离别的时刻,妈妈拿出辛苦积攒的3000元钱,交给了即将出行的哈布、哈日,说:“拿着吧,到外面能遮个风、避个雨。如果实在干不下去,就给家里打个电话,妈妈到车站去接孛恰!惫?嫉难劬κ?罅恕??恢种了啦挥宓母屑ぁ⑺寄钜约盎乇?杪璧募で椋?沼谠诶爰?年后化作了澎湃的旋律和音符:他创作并演唱的《妈妈》在各地引起了很大轰动,许多人哭了,在家乡的妈妈也哭了。特别是2000年哈布他们以一曲《彝人回家》亮相“春晚”后,大凉山800万彝族同胞震撼了,县领导亲自登门拜年慰问。爸爸悄悄走出门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总算放心了。
&&&& &哈布十分动情地讲,在他们的音乐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像妈妈一样的好人,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就没有“彝人制造”的今天。1997年春天,“黑虎”组合想出第一个音乐专辑《传说中的英雄》(彝语),可是没有资金和门路,怎么办?他们想到一个人,一个常年热心弘扬彝族文化,挖掘、传播民族音乐的人——他就是凉山州的老州长巴莫尔汗。不巧的是,巴莫尔汗刚做完胃癌手术,身体非常虚弱。找还是不找?几个小伙子搔着头思谋了半天,最终忐忑不安地来到巴莫尔汗家。
&&&&&&巴莫尔汗静静地听完他们的请求,说:“我现在病成这个样子,很难帮上你们的忙。”哈布说:“巴莫尔汗,我们给您添麻烦了,现在想给您唱一首歌,祝您早日康复!”他们就在老人面前弹起吉他,唱了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曲《父亲》。虽然没有舞台、灯光、音响,但他们唱得非常投入:“人在天涯,心归航,我的父亲,还是那么结实吗……”这充满亲情、友情、乡情,承载着憧憬、梦想和挚爱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巴莫尔汗老人的心。他流着泪说:“年轻人,你们确实不容易,等我身体好了,一定帮你们。”走出巴莫尔汗的家门,小伙子们相互拥抱,喜极而泣。一年后,身体稍有好转的老人果不食言,筹集了几万元的资金,亲自带他们到成都,制作发行了充满浓郁彝族本土风格的《传说中的英雄》专辑,这张专辑在云、贵、川等少数民族地区一炮打响,引起了轰动效应。
&&&&&&“我想带着你,寻找梦开始的地方……”哈布的梦已不在凉山、不在昌吉,而是飞向远方。他认为,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走出凉山深处,民族的音乐才会另有天地,这也是800万彝族同胞的希望。1998年的北京,正值南方洪灾、北方大水之际,各项演出活动很少,唱片也很难发行。初来乍到,哈布举目无亲,屋檐下的凄风苦雨,火车站蹭觉的彻夜难眠,使他感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但也磨练了意志和品德。中央民族大学的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国彝学会”也慷慨解囊,使他们有了资金和信心奔波于首都各大文化公司和艺术团体。“北京鸟人文化传播公司”老总周亚军独具慧眼,觉得他们的演唱很有特色,于是不顾当时的音乐环境和商业风险,与他们签约,并把“黑虎”组合改为“彝人制造”组合,为彝族音乐走向全国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对此,哈布他们至今难以忘怀,哈布说:“没有周亚平就没有‘彝人制造’,他是我们的‘伯乐’和‘恩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彝人制造”在首都找到了发展空间。不久,他们又签约“北京灯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同时成为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专业演员。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国内外的一些重要演出、重要比赛、重要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如2001年、2002年两届“春节晚会”、“北京申奥晚会”、“澳门回归一周年晚会”、远赴哈萨克斯坦参加“世界民族歌曲大赛”。
&&&&& 在鲜花与掌声中,他们保持着清醒——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有人认为近期“彝人制造”的歌曲,一改原生态风格,缺乏本土化的个性。哈布认为:“大凉山的土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这种文化是民族音乐最基本的遗传基因,是民族音乐最具特征的艺术语言。作为彝族人民的儿子,我们当然应该义不容辞地把彝族的本土音乐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但是,我们又是站在世界舞台上的音乐人,应放眼未来,绝不能做‘井底之蛙’”。从这个意义来讲,彝族文化和音乐既是凉山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应该把彝族音乐的精华与世界多元化的音乐理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冲出凉山,走向世界,这恐怕是大凉山800万父老乡亲的愿望。
&&&&&&“彝人制造”用娴熟的音乐技巧,将古典与现代、原始与前卫、洪荒与时尚的独特感悟,通过旋律的对比、音符的跳动,营造出或静谧、或热烈、或绚丽、或奔放的音乐空间,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视听,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也是“彝人制造”梦寐以求的风格和特点。哈布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对我们来说,这将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和表演舞台。我们不会忘记大凉山人民的嘱托!”
&(编辑:webmaster)[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强自立的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