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体校游泳少体校训练科学训练,因为现在学习紧张,2个月没训练了,如果想恢复到内个时候的速度需要多长时间?

283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50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学网版权所有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沉水倦熏)
(菲尔普斯)
第三方登录:体校生活 酸甜苦辣_网易体育
体校生活 酸甜苦辣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李爱平 江苏省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语文教师
文化课教学并不轻松
对于体校的文化课老师来说,相对较轻的文化课教学负担并没有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教学群体的特殊、教学目标的严格和教学时间的相对紧张,有时更让他们觉得困难重重。而体校特殊的管理模式和培养目标,也让体校的文化课教师时刻打点起精神,不断充电和提高。
江苏省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语文教师李爱平原本在南通下面一个县的乡镇学校工作,没来体校之前,她觉得在体校当文化课教师应该很轻松,以为原先教过的课程随便备备课就可以上了。谁知到了新岗位上才发现,这里的教学任务和过去比虽然有所减轻,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并没有普通中学那么充裕,接受能力和自觉程度也相对欠缺。她说,学校对文化课的教学要求和考核依然很高,而且身边的同事也都很优秀,备课内容都是十分认真地写一遍,有时自己感觉比不上,很有压力。
在外人眼中,体校学生主要是进行运动项目训练,文化课意思意思就行。但南通体校十几年来始终把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所以这里的文化课老师不好当。来到南通体校后,李爱平和其他老师们一样,不仅经常被学校安排参加各项学习、培训活动,而几年下来,她也适应了教师之间展开的教学比武、板书和教案比赛等等内部竞争机制。
事实上,在体校的这几年,为了将知识顺利传播出去,李爱平动了比过去更多的脑筋,想了比过去更好的方法。她说,教体校学生跟一般的学生有点不同,他们的思维容易发散,所以我在教学形式上也动了很多脑筋,比如课堂上多启发他们,帮助他们归纳总结以方便记忆。在讲到《威尼斯商人》时,就放放电影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讲《皇帝的新装》时,再组织大家排练戏剧,寓教于乐。而事实证明,这些方式都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办学成绩并不着重体现在文化课成绩上,体校的文化课教师有时也会有些许失落,但为师者,将知识成功传播出去后的快乐却和天下的老师一样。
胡晓 四川省华阳中学奥林匹克田径运动学校教练员
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开心
从2005年进入四川省华阳中学奥林匹克田径运动学校到今天,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教练员胡晓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片田径场上看着一批批孩子从自己身边跑过,他们有的进入专业队进一步提升,有的通过高考走进理想的大学,虽然方向不同,但在胡晓看来,这些孩子们的未来都是自己的骄傲。
也许是和四川人对于安逸生活的喜好有关,作为一名业余体校的教练,胡晓似乎并不看重这份职业所能够带来的经济利益,对于她而言,从事这份工作,并且一做就是十年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只要看到小孩自己就开心。
作为田径学校短跑组的教练,胡晓要负责小队员们的训练、生活和学习。“除了训练,晚上查房,检查他们的文化课作业,负责和文化课老师沟通情况等等。”胡晓说:“作为第一责任人,我们就必须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什么都得管,毕竟我们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比他们父母都要多。”渐渐的,胡晓也从“像父母”变成了与亲父母一样,看到孩子的成绩,自己也会感到快乐,而看到孩子们闯祸,她甚至比亲父母还要担心。
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生活,既有快乐,也有烦躁,在胡晓看来,在自己的执教生涯中,最辛苦的事情就是要给一些不太“灵活”的队员进行一遍又一遍的示范,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自己也难免烦躁,不过在队内年龄较大的队员的帮助下,胡晓的工作也轻松了不少,“现在队内的工作氛围还是很快乐的。”胡晓说。
付出终有回报,直到现在胡晓依然记得广州亚运会时,一名从自己的身边走出的学生,在接力赛场上赢得成绩时的激动心情,“我当时就在看台上观摩比赛,手机上突然收到了这名学生的短信,短信的内容只有六个字——胡指导我爱你。”胡晓告诉记者,那一刻的自己已经热泪盈眶。在近十年的执教经历中,每一个孩子与胡指导都建立起了这样情同母子的深厚感情,当他们走出校门,也经常会“回家看看”。
多年与孩子们相处的经历,让胡晓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有了她自己独特的认识,“孩子在业余体校训练,主要是培养兴趣,让他们爱上运动。”她说:“孩子们就是一本书,他们的心理、想法不一样,作为教练必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虽然辛苦,但你得到的回报,要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李新双 四川省新辰体育艺术学校校长兼教练
为了孩子“最初的梦想”
双胞胎姐妹蒋文文、蒋婷婷可谓是中国花游的“金字招牌”,而当初慧眼识珠的,正是现任四川省新辰体育艺术学校校长兼教练的李新双。回忆起与“文婷”姐妹的第一次见面,李新双说:“当时我听体院的田川老师说,有一对8岁的姐妹还不错,但练游泳年纪偏大,练花游还合适,就让她们过来看看。”第一次见面,李新双印象极深,“远远地看见两个姑娘穿着泳衣站在泳池边,非常瘦,又晒得黢黑,但腿很长很美。”也是因为姐妹俩的这双美腿,李新双毅然留下了她们,也从而开启了姐妹二人泳池生涯的花样年华。
虽然是“明星”教练,但李新双一路走来的不易和执著却并不算少。1997年,李新双毅然辞掉了四川省省队教练的工作,成立了致力于推广普及游泳和花样游泳的新辰体育艺术学校。这所学校也是当时四川第一所民办体育学校。
与普通体校一样,生源成为这所刚起步的民办体校的最大难题。李新双说:“那时候了解民办体校的人还很少,很多人都害怕是‘歪学校’”,那时候想要“敲开”一所学校的大门,除了勤加跑动、卖力讲解,更多的还得靠她当运动员和教练时积攒下来的“私人关系”。
但即便是这样,李新双吃到的“闭门羹”也不在少数。让她记忆犹新的一次,是去成都市的一所重点小学商量选苗事宜,校长却毫不客气地把她赶出了办公室。“当听到关门时那重重的‘砰’的一声,说实话,真的让我又憋屈又失望……什么情绪都有,特别难受。”
这样的故事在新辰建校的初期还有很多,不止是李新双,学校几乎每一个教练都遇到过。她说:“也许是曾经当过运动员,遇到挫折反而更激发了我们那种越挫越勇的精神,觉得一定要做下去,要做好。”也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持下,新辰逐渐从举步维艰中走了出来,不仅陆续和成都市多所学校进行“探索式合作”,让游泳、花样游泳、水球等水上项目陆续走进学生们的课堂,更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辰模板”,越来越走上正轨。
如今16年过去,回忆起多年的坚守,李新双说,从没后悔过。“我以前是运动员,后来是教练员,一辈子都在跟游泳打交道,办学校也是想要真正为中国游泳做些事。”在李新双看来,教练虽苦,却担负着无数人的梦想,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和学校老师教书育人、培养祖国栋梁是一样的。”为了这些孩子“最初的梦想”,她说再苦再累大家也觉得甘之如饴。
庄莹莹 曾在福建莆田市体校和福州市体校学习
最想吃妈妈做的红烧鱼
日,第12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女子太极拳的最高领奖台上,站着24岁的福建姑娘庄莹莹。“我终于实现了这个为之奋斗多年的梦想。”庄莹莹自7岁开始习武,她一步一个脚印地从福建莆田市体校、福州市体校走到了省队、国家队,其中的艰辛,庄莹莹轻描淡写。而对于年幼时的体校生活,庄莹莹倒是有着不少美好回忆。
那年,庄莹莹还在上小学,武术教练到学校招生,一眼就看中了大眼睛、机灵的庄莹莹。不仅长得漂亮,跟腱长、弹跳能力好、协调性好也都让庄莹莹成为教练眼中的可塑之才。
“妈妈说体校特别好,里面有电视、床还很大,什么都有,我就特别憧憬,结果一去,这哪里和我妈妈说的一样啊,就是天壤之别。”10岁时,庄莹莹进入福建莆田市业余体校训练。庄莹莹回忆到,实际情况是宿舍里只有简单的三张分上下铺的床,连上厕所都要跑到外面很远的地方。那会儿老队员老讲鬼故事吓我们,所以夜里上厕所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大考验,都是几个小姐妹结伴一起去。
每天6点出操、压腿,8点到11点半上文化课,下午2点半到5点半训练,7点到9点上晚自习,9点半熄灯,这样的作息,年幼的庄莹莹努力慢慢适应。直到12岁那年,她转到了福州市体校训练,成为福州武术队的第一批队员。“刚去的时候天天哭着要回去,想家的时候就一天一个电话,那会儿没多少零花钱,都花在打电话上了。还好我的教练像大姐姐一样每天陪着我,带着我去买好吃的,消除我对一切的陌生感。后来慢慢习惯了,有了新的小伙伴,就不孤单了,也就没那么想家了。”庄莹莹笑说,那时候最想吃妈妈做的红烧鱼,因为妈妈总说吃鱼会变聪明。
那时刚组建的福州武术队的训练条件比较艰苦。庄莹莹说,武术队没有训练馆,教练每天就带着我们在田径场上训练,到后来有了块地毯,就借用排球队的训练馆。每天中午从12点练到下午3点,训练一结束就得赶紧把地毯卷起来,打扫干净地毯掉的毛,不能影响女排队员训练,随后武术队继续去田径场训练。
对于那段难忘的体校生活,庄莹莹说,在体校,教练除了在训练上对我进行指导,她教我最多的就是礼仪。练武是练武德,武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师重道,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非常注重自己的日常礼仪。
武术带给庄莹莹最多的是荣耀。她说,荣耀是短暂的,最宝贵的是荣耀背后的经历,它是铸造荣耀的根基,也将伴随我一生。
王洪宇 就读上海市徐汇区少体校
“选体校算是选对了”
从不喜欢数学到对数学有兴趣,从英语不及格到成绩良好,从科科垫底到名列前茅……这一切王洪宇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而转变的契机还得从他转学到上海市徐汇区少体校说起。
三年多前,王洪宇还是上海市某普通中学的学生。“那时候也不是不愿意学,但就是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虽然人坐在课堂里,但心却老是处在一种走神的状态。”说起自己当时的情形,王洪宇这样形容。久而久之,不仅他的成绩亮起了红灯,对自己也越来越没信心。“就是不愿意多说话,也不愿意跟人交流,整个人总是感觉开心不起来。”
虽然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但王洪宇在田径上的潜力却开始逐步显现,100米、400米均获得上海市闵行区的第一名。而机遇也悄悄来临,由于运动成绩出色,2010年9月,他被徐汇区少体校相中。王洪宇的爸爸王泽林告诉记者,接到这个消息,当初自己的心情是既焦虑又担心,“希望能发挥孩子的特长,又担心练体育会影响学习。”最后还是王洪宇自己坚决的态度为全家做出了决定——“我喜欢田径,我想上体校!”
来到徐汇区少体校后,让王泽林未曾想到的变化随之而来。“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强了,回家作业根本不用检查,成绩也提高了,还是班里的优秀学生。”说起这些变化,王泽林很是欣慰。原来,为了加强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徐汇区少体校实行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创建有徐汇区位育体校,承担文化教学职能。在教学过程中,又采取了降低了学习门槛,强调基础知识,课堂上放慢进度,课后个别辅导等方式,让学生确实掌握知识点,这才让原本上课爱走神的王洪宇从听不懂变成听懂,也逐渐对文化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仅如此,更让王泽林没想到的变化还在生活中,直言孩子“从言行举止到生活习惯,简直像变了个人”。在他看来,这与体校老师善于发现孩子优点,一言一行引导密不可分。“大到如何做名合格学生,小到怎样写信,连家长没想到的,老师也想到了”。“而且儿子觉得老师、教练在乎他,关心他,在学校很开心,很有自豪感”。在老师的悉心关照下,王洪宇不仅文化成绩上升,训练成绩也迅速提高,暑期夏训还捧回了标兵奖状。
如今说到未来,王洪宇显得很有信心:“我现在对读书很有兴趣,还要下工夫继续进步。训练成绩也有进步,市达标赛上400米拿了第一,希望继续得第一,在专业上走得更远。”而爸爸王泽林的话则更简短有力:“选体校,算是选对了!”
王琤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散打教练员
好苗子退学让人心痛
王琤,一名散打教练员,既没有机会登不上领奖台,也没有机会面对闪光灯和话筒,他只是竞技体育战线上一名普通的基层教练员。
王琤,2007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从事散打教练员工作,在训练时他是教练,上课时他是老师,休息时他是“家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的二线训练单位,作为基层一名普通教练员,深知开展体育工作的不易,懂得基层教练员的艰辛,承担着发现基层体育优秀运动员并为一线输送的重任。”王琤说。
“现在招收运动员比较困难,散打项目危险性大,容易造成伤害,出路窄就业难,就更加难以发现和培养出优秀运动员。”王琤说,选材招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需要独到的眼光,还要能说会道。记得2011年队里转来一名古典式摔跤的队员,但是其家里很反对。为了选好苗子,他每天坚持和队员家长通话约一小时,一连7天下来,自己以真诚做通了家长的思想工作,激励队员爱上散打,在2012年和2013年的自治区散打锦标赛上获得了第三名和第二名的成绩,2014年正在积极备战内蒙古自治区运动会。看着自己的队员一步步成长,他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甜意,更让自己以从师为荣,执教为乐。
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2012年基层盟市推荐了两名队员,从事专项训练时间也较长,基本功扎实,身体条件非常好。但这两名队员的家都在黑龙江农村,家庭条件困难,学费、生活费很难解决。他认为两个孩子很有培养前途,为了让两个孩子安心训练,垫付了学费和生活费共9000多元,但是最后这两个孩子待了半年,还是在赛前不辞而别。后来得知,两名队员是不想继续让他垫付费用,回家务农了。对于这种由于就业出路而被迫退出的情况,他苦不堪言,非常心痛。
学校是寄宿制,学生入校后都过着集体生活,大多是十几岁甚至更小的孩子,王琤除了训练上的工作,作为基层体育教练员还要担任班主任,孩子们平时生活上的琐事也成了教练员操心的事情。为了保证每天的训练质量,队员必须有充足的睡眠,每天晚上熄灯后,王琤还要到宿舍转上一圈,监督学生们按时睡觉。实际上,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就充当着妈妈的角色。 “学生平时训练很苦,如果生病了,一周的训练就等于白费了。”王琤说。
这样一天天忙忙碌碌,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他也特别充实。(中国体育报)
本文来源:华奥星空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阅读数:31369
回复数:93
最后更新于:
五月份的时候,儿子回来给了我一张陈经伦体校的选材招生简章,说初选合格,希望我们去参加暑期培训。从儿子出生那一刻开始到现在,我从没有认为儿子在体育方面有什么特长。后在网上看到一些家长也在谈论此事,有些学过的家长建议去学学,锻炼锻炼。想想也是,儿子在家是独子,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宠的很,趁这机会给他锻炼锻炼。于是27号去报名,十五天一期,一共三期,每期200.今天第一天培训,人真叫多。每个教练带20个学生,大概有十多个教练。我们报的是下午5:30到6:30,还有上午7:30到8:30.不知道陈经伦体校招了多少学生?现在还只是基本动作,可以在泳池边训练,到真正开始游的时候,这么多人怎么游?而且并没有有些家长介绍的每期逐步淘汰,每个人都培训三期再选最后的苗子。陈经伦体校是杭州有名的体校,如此的选材培训让人很愤怒,由于相信是选材后的培训估计人不会很多,所以在报名的时候也没有问具体有多少人。现在什么都钱字当前,后悔啊!
共获得金币 0
共获得金币 0
别激动,一年后每100个也就只有3-4个在游,3-4年每1000个也就3-4个留下来
共获得金币 0
我没有想过儿子几年后还在体校学游泳,但至少这个培训班应该比其它的一些培训班好。像下饺子一样全是人,不要说选最后的苗子,我看连学会都成问题。
共获得金币 0
回复 #4 双晖宇 的帖子
外面的行情你打听过没有,小班化15天380元,1对2-3每人700—900元,1对1上千。那些还不是大人伢儿一起插蜡烛。比一比陈经纶属于好的,3期学下来大部分能游25米,他们很专业的。
共获得金币 0
别激动,小女当初也进选苗班,以后进过不少别的游泳班,比较而言陈经纶真的很不错。你看到的是一个教练,其实真正选苗的教练另有其人,都在旁边盯着呢,所以安全很有保证。其次,他们教的是自由泳,难度大,对孩子的要求高,对动作的要求很严格的。孩子对教练服服帖帖,而且人多孩子们互相玩闹,冲淡了对憋水的恐惧。女儿第一期就基本学会了。
我们后来在其他泳池学,教蛙泳的教练也很中肯地评价说陈经纶还是很规范的。
共获得金币 0
小女开学上小学一年级,想让她去学游泳,但不知陈经纶有没身高要求(小女不到1.2m)。另,听说刚开始容易得中耳炎,过来的家长说说有啥办法能避免吗?
共获得金币 0
选苗班是没有身高要求的,但是被选上的孩子一般都是身长臂长腿长的。
想避免中耳炎的话,游泳结束上岸后觉得耳朵有被蒙的感觉时,一定要侧耳单脚跳,尽可能让耳朵里的水流出来。
供参考哦。
共获得金币 0
儿子在陈经伦学了第二节后说不想学了,憋气受不了,只能多鼓励他吧,但愿他能坚持下去.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 外面的行情你打听过没有,小班化15天380元,1对2-3每人700—900元,1对1上千。那些还不是大人伢儿一起插蜡烛。比一比陈经纶属于好的,3期学下来大部分能游25米,他们很专业的。
晕死,一般协调性比较差的我两周也可以让他们游这么远了
共获得金币 0
我觉得还是专业的,比外面的培训班要强,人虽然多,但不管刮风下雨,能坚持下来的人也不会多的,在那儿打个基础也好的,可以锻炼一下。
共获得金币 0
这个选材明显是赚钱的,1对20,让孩子看着别人跟着学么.
做为专业教练,要三期才能选出人类么?
共获得金币 0
这个同时也是选家长的,家长有没有恒心天天让孩子去游,选材选材,小朋友的身体素质,大人的心理素质和恒心。
共获得金币 0
我们学了二期半,中途开溜了,主要是小孩胆小不敢下深水池。
共获得金币 0
陈经伦还是不错的
共获得金币 0
我感觉主教练还是满认真的。
共获得金币 0
我们送进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连续学三期。当初问教练是说一期(十五天)过后,好的就会进入他们的普通班。再怎么专业也好,至少到底是为了选苗还是培训捞钱,也要让我们交钱也交得明白点。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 晕死,一般协调性比较差的我两周也可以让他们游这么远了
如果说你游的是蛙泳,那一点也不奇怪。正规的游泳学习应该从自由泳开始,这是最难掌握的,学习顺序为: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一般的一对一现在1270块10堂课程,最后只要能学会蛙泳,在泳池里会游一个来回就算会了。但是你要这样的孩子去学自由泳,而且是标准的自由泳恐怕是一个月都学不会。我家就住那附近,经常带自己的宝宝去看姐姐哥哥学游泳,感觉那里教的真的是比较专业的,有个同学的孩子在那里的选材班学会后,虽然没有被作为苗子留下来,主要是离家比较远,换了学游泳的地方,可教练说他在选材班学会的姿势非常标准。我想我再过三年,我也会让我的孩子去那里学的。
共获得金币 0
引用: 我们送进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连续学三期。当初问教练是说一期(十五天)过后,好的就会进入他们的普通班。再怎么专业也好,至少到底是为了选苗还是培训捞钱,也要让我们交钱也交得明白点。
昨天送儿子去游泳,看见他班上的同学,这个孩子长的小小的有点胖,也没有所说的手长腿长,父母也是个子矮矮的。回来后和老公说起这件事,儿子在旁说,妈妈她是自己问教练拿的表格,教练说去这里游泳可以去奥运会,选完后问我们还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去的,她举手了,就给她表格了。晕!
共获得金币 0
说实话,应该是不错的.我儿子三年前在那儿学过的,当时我儿子还是幼儿园中班,通过一个暑假三期,并没有学到什么,但在9月份下旬,我突然发现他会自由游了.在陈经伦学,首先学会的就是自由游,没过半年,我儿子很快把仰泳也学会了,等到第二年我儿子又把蛙泳也学会了,但等到学蝶泳时,已经读小学了,因为学习比较紧张,加上我在外面还有其他的兴趣班,弄得孩子很疲惫,我于是就放弃了.现在儿子已经三年级了,已经整整两年没有去训练过了,但到游泳池里,游自由泳绝对是很标准的姿势.蛙泳有点变型了.
还有就是培训费,开始三期是有点的,但等到9月份后,进入正规的训练后,每个月50元(这是我们当时05年的价格,现在也不会很高),再继续训练二年后,是不收钱的
共获得金币 0
是06年的价格,我打错了.
还有一点是等到9月份,要重新确定教练的,这时的教练是比较凶的,还会打人的.我也是因为有这一点,心里不是很舒服,再加上其他原因,而退出的
共获得金币 0
这个问题俺是很有发言权的。俺今年9月份要上小学了,在陈经论已经游了半年了,和教练有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对这里的教学感到非常的认同,这里的等级观念很强啊,初学的就在外面,那人多的比菜市场还多了去了,要说是下饺子那绝对是在小锅子里面下的饺子(小池)--贼挤,这时候就是首次考验家长和孩子的时候,要是有看法的可以不学,因为人家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会太迁就各位家长和孩子们的,在这3期学完后基本上一个主教练那里最多也就留20个人,这以后每个月只收100元并且享受到室内游泳并且可以洗澡,要是能再挺过1年就免费游泳并且有牛奶和巧克力发,这是国家出钱给小运动员争强体质的,
明天接着再说哈。。先呼呼去了哈。。
[ 本帖最后由 善缘 于
22:46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前面三期的确有点贵,原来不用200元,我们学了时侯只要150好了,而且最后一期老师只收了100元,我们后来也留下来了,学了两年,还不错,一开始50元,后面就不要钱了,我觉得也挺好的,你到外面学都要300多元.而且老师前两期后就让有的学生不要来学了,家长要求没学会再学一期,老师才让他们学的,我们那一期反正50来个,留下了10左右吧
共获得金币 0
回复 #23 houxiaoyi1115 的帖子
前几期200元/期按现在外面学游泳的行情真不叫贵,一个月400元,唯一的缺点是人太多。但要是孩子争气没被淘汰后面就没这么挤了并且感受到被留下来的喜悦。
[ 本帖最后由 善缘 于
21:33 编辑 ]
共获得金币 0
我们在努力坚持留到最后为止。
共获得金币 0
陈经纶是干什么的
共获得金币 0
其实在那里学游泳真的不错的,我的儿子今年初中毕业了,在参加中考体育的时候,游泳的成绩比优秀还要快将近1分钟。我们当初是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去学的,坚持了两年,后来要上小学了,没坚持下来。但就是那两年的的效果,儿子不管在那里游泳,都被人羡慕。中考的时候,监考老师还问是那里学的!坚持啊,总有一天会有回报的!至于收费嘛,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个价钱应该还是不贵的,物是有所值的!我们那时候是不要钱的,是被选才选中的!
共获得金币 0
你们那时候学有这么多人吗?价格无所谓,气愤的是人实在太多了,外面的儿童池要站这么多人。还有需要三期才能选出苗子吗?他们是专业的教练,最多两期(一个月)应该可以看出来了吧。我特意问过教练,说要三期内不会淘汰任何人,苗子要三期后选。给人的感觉全变了。
共获得金币 0
回复 #28 双晖宇 的帖子
你觉得不好可以不学啊,又没人强迫的
共获得金币 0
陈经伦还是不错的
共获得金币 0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热门推荐:
&19楼百事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业余体校少儿游泳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