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有个零售实体店互联网加+互联网+媒体的创业项目,想全国每个城市找1个创业者合作,怎么才能快速找到?19763540

初创创业者如何寻找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自身人脉资源存在一定局限性,初创创业者如何寻找志同道合的联合创始人
按投票排序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以D来代称我的项目。我是D项目的发起人,在我完整地亲身经历“点子—组建团队—项目上线”的过程中,从“寻找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到“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有一个最重要的节点,你想做的某件事(创业的某个项目),你是否想的足够清楚了?————关于我09年工科院校大专学历毕业,10年下半年不安分于只是工作(性格决定一切,也从来没有老老实实打工一生的念头),有强烈地自己想要做事的冲动,选择互联网作为切入点,逐渐有了D项目的雏形。但彼时,我却不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也没有任何对于互联网行业的深入了解。我是四川人,10年底在成都一家本地社区网站从运营入行,11年7月孤身来到北京,在几家中型、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历经运营岗位主要的如活动、用户、渠道、市场相关工作,期间对于D项目的完善与推动始终不辍。12年底第一次组建团队(两个人),13年2月团队解散;13年底第二次组建团队(三个人),14年2月初其中一位前端技术合伙人退出,2月底补进一位新的前端技术合伙人,14年7月D项目1.0版本上线,8月、9月各有一家关注互联网初创项目的媒体对D项目进行了报道,9月陆续有和投资机构接触。D项目已上线的1.0版本尚不完善,从上线到此时仅做了小范围的推广,预计2015年元旦前上线新版本。这是关于我和D项目的大概介绍。————个性、建议、选择“自身人脉资源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一点在D项目开展初期我比较符合。且,对于互联网项目的创业来说,几个主要工种,运营、技术、产品、设计…,技术、产品、设计等是专业性略强于运营的,由运营发起并主导的项目,是需要技术合伙人的参与才能搞出产品——从未考虑过技术外包。人的个性与选择所做事情的方向,深深地影响你走的每一步。
的逻辑:能花钱解决的问题,不求人;能合作(各自独立,分享利益)的不合伙;能代工的,不投资去做。可能与我的就完全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各自向着能够做成自己想做的事这个目标进发。在这里,我们都是给出建议的路人,建议的数量越多可能越好(想做一个好的项目引导者,选择困难症一定会随各种事件的发生逐渐消匿的),题主根据自己的个性与项目方向挑拣建议、改良成你适用的就行。 ————正文那么,我说说我怎样从无到有“寻找到志同道合的联合创始人”。也许对一些朋友有些许借鉴意义。如开篇的结论所言:你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梳理的清晰程度(下文简称“想清度”),是决定你能否顺利找到合伙人的关键因素。假设以A、B、C、D代表“想清度”的等级,A为最高级,B、C、D依次递减。————以想清度等级和时间轴交叉的方式进行表述:2011年7月-2012年7月
想清度D级小结:自己对项目的把握不够,很多东西没有想明白,想清度较低,初步迈出了一些小步子,但在找合伙人的事情上没有自信,亦没有任何实质动作与进展。在这段时间里,我和题主一样,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找到一两个合伙人一起做D项目。一个人闷头想事情、没有一个贴心小棉袄般的合伙人跟你一起愉快地交流,实在是太痛苦了。两个里程碑事件1. 2012年3月
报名参加了一个创业交流的活动,并且申请了项目分享。活动在北邮的一间教室里举行,我是一个本性内向的人,虽然报名参加了活动,但去之前PPT之类的什么也没有准备,当然也有刻意锻炼下自己的想法。D项目是最后一个,上台后,在4、50号人的目视下,脸一微红,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在大家的鼓励和逐一提问下,慢慢的对D项目做了一些介绍,但大家提的很多问题我都没有针对性的解答出来。那一次活动之后,我就深深地感受到,我对于D项目的把控太弱了。2. 2012年7月
之前在4月份的时候,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个刚从新浪离职的程序员朋友,川大毕业、河南人、技术文青,刚联系上的时候他正好离职回老家,所以约好回北京后聊聊。7月他回到北京,我们在海淀剧院对角的麦当劳从晚上9点聊到12点,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基本能够把控对话节奏,并且较为顺畅的介绍清楚D项目。他表示了一定的兴趣和鼓励,但最终未能达成合作。这一次对话的经历,让我的信心得到极大提升,也对D项目有了更好的把控。————2012年7月-2013年2月
想清度C级小结:多种途径撒网式寻找技术合伙人,第一次组建团队,第一次团队解散。这一次短时间的组建团队经历,也给我贡献了很多的经验值,合伙人对我的帮助与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不再为能否找到合伙人而困扰,而把目标投向了什么时候能够组建一个真正有战斗力的团队上。在我的电脑深处,躺着一张命名为“geeker”的Excel表,表里有5个工作表,第1个工作表同命名为“geeker”,是我从——期间整理并记录的程序员的资料表,共294条信息。所整理的程序员信息来源包括不限于:博客园、微博、17startup、v2ex、ruby-china、啄木鸟python开源社区、程序员个人博客的好友链接……其中,从ruby-china整理的信息占了三分之二。12年7月-12年10月对技术圈不够了解,也不知道找技术合伙人需要对方具备哪些技术基础,对D项目的开发程序没有主意,只是撒网先找人,期望能通过跟程序员的交流中得到更好地建议。这段期间以“博客园”和“微博”两处来源为主。不在技术圈子里,想要找到合适的程序员信息和联系方式并不容易。12年8月6日,在网上无意发现一篇文章《微博上的程序员》(网上好像还能搜到),如获至宝。图中黄线以下就是通过《微博上的程序员》整理的相关信息。主要通过邮件和微博私信的方式与单方面相中的程序员联系,有四种典型回复/结果:无回复有回复,但对创业不感兴趣有回复,也有创业想法,但因各种原因婉拒有回复,对D项目的一些想法也感兴趣,成功约聊其中,无回复与有回复的比例大概在七三。我自己在发邮件时,从不群发,邮件主题及正文称呼里,都必定先填写程序员朋友的名字或别称“××你好”单独发送,以示敬重。一个里程碑事件12年10月国庆期间
联系到一位同样是互联网创业的朋友Y,约在知春路地铁站东北口出来的肯德基见面。Y是在读的北航学生,和几个朋友做了一个项目,已经拿到投资,在锦秋国际有工作间,能够投入较大精力到项目中。和Y聊过D项目后,他表示了一定的兴趣,也给我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和建议,其中尤以对技术开发方面的建议对我后面的影响极大。Y的项目采用了ruby语言开发,“ruby开发效率高,技术较新即使有新的技术出来也能保持一定竞争力”是Y较为推荐ruby语言的主要原因。Y给我推荐了(ruby开发人员聚集、活动的社区),以及,这两个技术人员流连的网站。————12年10月-13年2月有了新的目标(选定ruby为开发语言)后,我开始了新一轮的“筛选整理程序员信息、发送邮件、约聊”的漫漫征途。这一次的目的更明确,效率也有所提高。当然,ruby-china社区的一个极好的产品设计也是关键因素。对于寻找、筛选、整理(单方面认为)合适的程序员信息的过程中,一个集中的程序员资料展示地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ruby-china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修辞手法,请勿介怀)。它有一个北京地区所有会员展示的页面(根据活跃度排列)。你能想象到我当时的兴奋么。所以,亲爱的程序员朋友们,如果您能在公开的一些网站留下您的邮箱、微博等联系方式,那真是给我们这样的项目发起狗释放出了满满的善意。我爱你们。一个里程碑事件12年11月
从ruby-china上约聊到的一些程序员朋友,其中一位L,对D项目很感兴趣,在10天内我们线下碰过3次之后,大致确定了合作意向,第一次组建了D项目团队。L是腾讯旗下某个业务公司的开发人员,技术全面、能力毋庸置疑,30+、已婚,工作上使用php,ruby是自己感兴趣且较强掌握。但这一次团队组建期间,我对于团队是否能够长久维持心里其实是没底的。果不其然,从12月初到13年春节前,我们基本在线上、线下进行了无数次沟通,但也都“止于沟通”,产品原型、需求文档、网站开发,一步也未有实质上的进展。最核心的原因:L对D项目能够做起来始终存疑,有疑虑自然就很难真正投入,当然了,L的每一个疑问也都帮助我不断地完善D项目的想法。我们两人的内部沟通中,始终未能打消L疑虑。我提议找一些外面的朋友,跟他们聊聊看能不能有好的建议或想法。13年1月的某个星期,一周之内我们连续约聊了三位代表不同方向的朋友,一个是来自台湾的创业团队,在车库咖啡某个DEMO DAY上听完他们的项目介绍后,交换到对方的联系方式,约出来见面的;一个是极客公园的专栏作者,在他北大学长的创业公司里做PM,因为在极客公园上面的一篇文章跟D项目的某些思路相近,所以约见对方聊聊相关的话题;一个是四川老乡,在“川渝IT人在北京”Q群里得知他在小说阅读网做版权经理,因D项目部分思路涉及到数字音乐、数字版权,所以约见了这位老乡。不同角度的建议和意见确实能够让你更清楚的看到自己认知上的不足。这几次交流对完善D项目会有一定帮助,但要消除L的疑虑仍旧很难。13年春节回京后,我和L明叙了心意,决定解散团队,取消双方的此次合作。好聚好散,我和L现在仍保持着联系。————2013年2月-2013月7月
想清度B级第一次团队组建、解散,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萎靡了好一段时间,当然,在萎靡期间,继续找技术合伙人、组建新的团队的动作并未停止。13年4月,我到北京后第一份工作中相熟的一位做运营的同事W,平时我们也有在联系,他知道我在推动D项目后找我了解了项目的情况,表示出了兴趣,我们达成了意向,一起做这件事。同事跟朋友一起合伙做事的前期优势在此完全体现——互相知根知底,人觉得靠谱,项目可以慢慢完善。5月,D项目正式确定了项目名称(此前一直是非正式的项目名称),注册了域名。5月-7月,寻找技术合伙人仍然不顺利,于是我考虑将D项目的一些思路写成文章投到媒体上,看能否激起新的变化。一个里程碑事件13年7月17日
根据D项目思路整理的文章被虎嗅网选用发表,随后几天,有相当数量的媒体对文章进行了转载。我们也收到了更广范围的反馈和建议。其中,尤以来自百度某位朋友T通过虎嗅站内私信联系并接触后,对后面D项目的影响颇大。与T线下见面聊过两次,他给我们最重要的建议就是,“你们应该在一个星期内拿出D项目的产品低保真原型”。此前,我也在上手产品原型工具Axure,不求太多复杂的掌握技巧,简单的产品原型构建是没有问题的。对D项目的一些重要功能页面很早就做了原型。但T的这个建议让我意识到,我需要从一个完整的网站产品角度来做一个真正的产品原型了。说实话,明白过来的略有点晚,但也不算太晚。梳理清楚项目思路固然是最高优先级,但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产品原型,在找技术合伙人的过程中无疑要好很多。————2013年7月-至今
想清度A级“geeker”程序员信息统计表在13年6月就弃用了。因为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平台,缘创派,现在团队里的两个技术合伙人都是在缘创派上认识的。鞠躬表感谢!13年11月,与W就项目规划和方向上有一定分歧,我决定让W暂时离开,我先一个人去推动着做。这一点也和很多文章里分析的一样,与“建议找合伙人时最好先找技能互补的”这个潜在问题很契合,同工种的确实很容易产生分歧。有文章和原型两个基础,在缘创派上面找技术合伙人要顺利很多。11月、12月 约聊到的一位前端、一位后端,陆续确认意向。后端phper的回复很有意思(这句话的重点是phper,D项目最终选用了php开发),约定的合作方式:薪酬/月+项目股份,兼职。提供薪酬是我主动提出来的,缘于其时正好在36氪上面看到相关的文章个人认可并接受了文章里的建议,且与合伙人约定好,到了一定阶段(双方信任程度增加,具体到时间而言,3个月)后就不再提供薪酬。14年2月初,年后回京团队聚会,前端合伙人因家里事务提出退出;14年2月底,新的前端合伙人Z进入团队;14年7月
D项目1.0版本上线,8月、9月各有一家关注互联网初创项目的媒体对D项目进行了报道,9月陆续有和投资机构接触。预计2015年元旦前上线新版本。————本题里我的结论,“对项目想的足够清楚”,只是帮助你顺利找到合伙人的一个存在因素,不是唯一因素更非真理。比如你在业内极有声名,大家都认可你人很靠谱,即使项目还没想清楚也有人愿意跟你一起做。道路万千,自选一条。而对于“自身人脉资源存在局限性”想创业的朋友,“对项目想的足够清楚”,又确实是很有参考性的一个突破口。怎么样能够做到对项目想的更清楚呢?宽度和深度。宽度是你对业内相关方向的信息量多寡的掌握,各种明面上的产品、概念、分析的识见度。通俗点说,最好去多体验不同的产品、多看看各种分析、多想想有的没的那么些概念(关注概念但不陷入概念,比如被大家说烂了的“互联网思维”“O2O”等)。深度是你对项目的前因后果所面临各种问题的思考、解答。用户对这个功能会有什么看法?产品上的这套规则设计的是不是足够好玩?项目前期是不是真的就没有清晰地商业模式?……如果题主的项目是TMT方向的,那么从题主的这个问题里,其实多少说明题主对于“宽度”的掌握略显不足。如今的互联网满足了我们“几乎所有”(修辞手法)的需求,包括题主的“找创业伙伴”。(如果你有什么需求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没有找到相应的产品可以满足你,哦,那就有可能是一个创业方向。)那么,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直接的答案,来回答题主的疑问——“缘创派”就是题主需要的这样一个找合伙人的平台(本题里的全部回答,探讨了一个找伙伴的系统方法,具体到产品上的话,“缘创派”就是一个极佳的直观答案)。在里通过“创业服务”标签,就能找到许多为创业者服务的网站,36氪、缘创派赫然在列。不知道IT桔子?IT桔子作为互联网项目产品库,“不知道”本身就多少有些意味着你对互联网的了解不够“宽”(这么说有点片面,修辞手法,勿介怀)。没关系,宽度是每个人都可以逐渐掌握的,看的多了听得多了也就知道了嘛。反而是深度,才是决定你对项目“想清度”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程序员与想清度本题里“想清度”的四个等级A、B、C、D,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从程序员的角度,看别人找你合伙做项目这件事:找你的人可能并不是一下子就是“想清度”A,你可以给这个人一个ABCD的心里评级,但请对这个人、这个项目保持一定程度的尊重和善意,毕竟,人和项目都会成长的。放在你的观察表里,时不时的跟进下最新情况,错过好项目的几率或许要减少很多。当然,僧多粥少,技术合伙人有时候比项目要抢手,不愁找不到项目加入。所以啦,还是一切随缘。————结尾 @李李 对于合伙人的要求,1不要兼职创业者、2最好找有创业经验的人、3看合伙人的人品如何。 前两点都和我们大相径庭。我们现在是兼职在做D项目,此前也都没有过创业经验。还是那句话,根据自己的个性与项目方向挑拣建议、改良成适用的就行。没有唯一答案。此前看到过一句话,我个人比较认同(虽然也有它的片面性,但核心指向是没有问题的)。“创业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项目发起人(团队leader)的问题”。兼职创业很难成功为什么还要兼职?Leader没钱没资本,创造不出全职做的条件。找有创业经验的人对项目发展更好为什么还要找新丁?Leader魅力不够,吸引不了有创业经验的大牛们加入……如果你打算开始一段说走就走的自主项目之旅,请做好将途中所有问题抗在肩上的准备。即使你现在是一个人,也要像一支队伍(听着有点耳熟)。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队队邦 - 经营你的兴趣
不好找,确实很困难。曾经在国内首家专门做初创团队招聘的平台中工作过一段时间,也因工作机缘见证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不过大部分透过朋友同事听到的都是:蛮难的。根据我前上司的说法,正是抓住了这种市场空白,为合伙人、投资人和求职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我所知道的方法有:1,在创业前就认识了自己的合伙人,两人一起有了创业的构想,并一起完成。他可能是你的同学、同事、朋友。2,有一个构想,经由朋友的朋友认识,但是这种情况十分少见。3,参加线下的创业交流会之类的活动,结实相投的朋友,或借此扩充人脉,认识更多人。4,充分利用互联网,各类创业论坛,或者我曾供职的专门为创业者搭建的平台等等。其实我自己看来,下了创业的决心,就要全力去做,几种方式都要尝试,都能找到靠谱的合伙人。在hiStarter这样的专门互联网平台事实上也不能保证你一定找到合伙人,它只是同其他方式一样,提高你的可能性,只不过更专门、更便捷。
我是看了对包装设计的回答之后关注他的,他@了我,就来随口说一嘴,不是什么正式回答,大家姑且一看我现在的逻辑是:能花钱解决的问题,不求人;能合作(各自独立,分享利益)的不合伙;能代工的,不投资去做。仔细解释一下。比如产品说明,那个页面是我请人做的,花的钱是众筹之前最大的一笔钱,因为我一直本着精益创业的思路去做RealBrella,也就是说,在市场未明朗的情况下,尽量小的投入资金来测试市场,所以我才在有这个想法14年之后,等到众筹平台在国内知名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启动这个项目。我找的平面设计,第一个是朋友帮忙做的,我不满意,然后又花了3000块做的这一版,我觉得可以上了。我没有雇自己的平面设计师。摄影是朋友帮忙拍的,他的水平在珠三角是比较高的,这是没花钱但是有人情在,而我经常参与他们公司的运营讨论,并且给他们的员工做了执行力的培训(我的执行力培训水平是见过大阵仗的),算是交换技能吧^_^雨伞的方案是我和雨伞工厂讨论来做的,拿了一堆伞骨伞布来挑选我中意的方案,最后决定折叠伞自己开模。折叠伞的图案设计我现在和王卯卯合作,她来绘制图案,我来生产,分成给她以后也会和其他设计师用这种方式合作,保障图案设计的收入(肯定比卖一个图要多得多啦)。我和王卯卯签订的协议很有意思,对我的压力很大,她才能有保障。营销方面我不擅长,未来可能要找一个合伙人,但目前也不找,目前在产品线完善之前,主要走渠道。为啥不找合伙人?麻烦(鹿丸的想法,哈哈),工作12年了,见过太多分分合合,有思路不一样的,有经营不好大家扛不住了分家的,就眼前的西少爷来说,是最好的案例。能同患难的未必同富贵,有的是患难这一关都过不了。并且,创业这事儿,想法是谁的,这个事业就是谁的孩子,其他人都是保姆,保姆的想法和爸妈的想法是非常不一样的,这点大家都懂,别指望保姆像你一样带孩子。当你需要坚持的时候,保姆是最先离开的。而创业这事儿,九死一生,即便众筹成功,未来的困难也是大把,有的看到了,有的没看到,但心里要清楚,众筹成功也仅仅是开始。淘宝众筹支持最多又怎么样?沧海一粟而已,未来的路长着呢,只能自己慢慢探索,其他人能和你一样坚定往前走么?人力成本也要考虑。合伙这事儿,不是不可以,但我觉得是在业绩基本稳定,收入可以养活你目前团队三五倍的时候,再慢慢找。那有的事儿需要找人来干怎么办呢?用钱买服务呗。没钱怎么办呢?借呗。借不到怎么办呢?等呗,等你攒够钱了攒够人品了再说呗。那时机不就没了么?机会永远有,前提是你是不是那个能够把机会运作好的人。我工作12年,创业失败,合伙失败,运营失败,多少失败在身后堆着呢。才让自己明白一点点,才让自己把一个众筹项目运营成功,我知道我是笨蛋,有很多聪明人不必如此,可这就是我呀,有什么办法。你了解你自己么?你知道自己能力的强项和短板么?你能保证你向马云一样忽悠18个人死心塌地么?还是你这是想攒个团队然后忽悠投资啊?如果你现在找不到,那就是时机不对啦,等吧。曾经听个故事,俩华为高薪中层,一次朋友聚会吃饭聊天,说道吃这事儿,俩人其实都特别想开饭店!结果吃完饭继续聊,然后就辞职开饭店啦。这特么就是时机啊,你心里有种子,还怕发不了芽?RealBrella等了14年,你多等几年又怎样?再讲一个故事,我一个好兄弟,现在在和华为、byd等一些企业合作,提供工业控制方面的解决方案,刚创业的时候,就一工程师,最艰难的时候,把名下所有房产、股票全卖了,靠老婆工资养活,没订单没事做,和员工打斗地主,输了做俯卧撑,用这种方式留住员工,租办公室为了省钱中介费都没给(想想多无奈),现在年销售额千八万,活下来了。工程师不懂销售怎么办?跑客户呗,和客户聊天,失败了总结,不会忽悠学,在失败中学。没有客户怎么办,和朋友们吃饭,聊天,找介绍,客户再介绍客户,一点点积累呗。创业是不归路,一旦踏上这条路,沉没成本就伴随你,你只能走下去,也注定艰辛,客户不理解你,员工不理解你,如果你有好老婆支持你那是最好,没有的话,唉,难啊。(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兄弟和我的另一半都支持我们创业)团队?你老婆支不支持你?
转一个回答,原文链接YC的观点:合伙人是非常重要的,最理想的合伙人来自你的大学同学或者来自你之前服务的公司,一个知根知底的合伙人是公司前期运转的最大保障。—————依然斗胆的评论线————当然绝不能说这个观点错误,这个观点非常对,但我只是想说这个观点的状况其实是无法选择的,有时候你不得不面对需要和陌生人在短期内合伙的课题。在我看来一个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大致的合伙人人数是3个,例如分别覆盖产品、运营和技术。所以合伙人的格局其实覆盖了公司的各个function,这个对于创始人来讲就很不容易,如果创始人本身并没有曾经做到CEO的职位,那么很可能来源于其中的某一个职能,平时有限的与其他职能存在合作关系,但是可能还远没有到能够迅速同其建立创业关系的阶段。我也经历了这个阶段,我算是运营出生,初期很想直接找到产品和技术的合伙人,穷尽了我由于在豆瓣工作所带来的一些人际资源后,不得不想别的办法。我前前后后接触了数个豆瓣的员工,要么还没有创业的打算,要么已经在其他创业团队之中(现在创业的人太多了!)。当然我可以反省应该是我的说服力还不够,不然那些还没有创业打算的人应该或多或少被打动吧。一个技术合伙人对我来讲是无法逃避的问题,因为自己没有技术背景无法coding,所以懂技术的人成为了必要条件,当然很多懂技术的人本身觉得自己也可以兼职做产品和市场,我得说大多数人没有那个天分,产品和市场看起来比较虚,但其实还是非常有专业性的。我当时不得不转向“缘创派“这个网站,具体过程不表,我前前后后见了20余位潜在的技术合伙人,中间过程可能像相亲一样有趣和波折,最终和我这位合作伙伴敲定,当然敲定后由于意见的分歧还是在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投入了很多的时间成本,这肯定是这种新接触的合伙人必经的过程。确实像闪婚一样,有一些不确定性。我发现这是很多团队的共同需求,就氪空间第二期来看,很多团队都在经历合伙人寻找的问题,所以看起来不是每个团队都能够从大学圈子或以往的工作中找到合伙人的,可能原因如下:继续让BAT躺枪吧,无数潜在合伙人在BAT和创业之间选择,BAT的诱惑力还是很大,分流了一大批好人才。中国的大学(或者至少说我的大学)并没有形成很好的跨院系沟通机制(如高质量的社团)和能够展示出创业中所需潜力的空间,所以我短暂的考虑从院校中入手,但依然没有好的办法。其实竞争非常激烈,即便是你的大学同学,或是你的前同事(对我而言是前同事),起码已经接触过3个以上团队的邀请了,如果没有,说明他可能还没那么靠谱。所以其实创始人有限的能够接触到的人,其实面临非常强的竞争,最终能够如愿的可能性其实不大。所以我好好数了一下,为了找到技术合伙人,我在缘创派上见了28个人,其中有7个人技术上合适,5个人的年龄和经历适合移动互联网创业,3个人我觉得适合合作,其中1人更希望金融方向,1人最终选择和同事创业(祝福他们),1人成为我现在的CTO,我有以下几个经验:耐心。耐心我觉得不仅仅是在招募时的需要,合伙之后依然如此,我和我们的CTO曾经有一天晚上在五道口ZOO coffee先从晚上7点聊到12点打烊,随后在路边聊到2:30,挽救了一次因为意见相左差点导致拆伙的可能。招募时同样,我在缘创派上见的前10个人几乎都没有靠谱的(我觉得我当时的选择机制也有待提高),几近想放弃这种方式,确实是因为不太有别的方法而坚持下来,现在看来当时我的选择还是对的。不要仓促做决定。其中有两次我觉得可能差不多可以凑合了,是不是早点开始比较重要,想要敲定一个合伙人,但COO总是提意见说可能还要再看看,转向其他的可能性,而之后确实见到的人拾级而上,越来越合适,直到遇到现在的CTO,是一个技术资深,也谨慎靠谱的人。全面管理沟通过程。大多数时间里面,与人的沟通对我们而言觉得是当面聊完然后等待信息发酵听天由命,实在是长期没有跟进的情况之下催一催,但我发现完全不是如此,除了耐心之外,还要找各种时机方法合适的进行跟进和说服工作,这可能和谈恋爱是类似的,只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在一个合适的合伙人上投入像谈恋爱一样的心力去重视这件事情。不过这是一个让我很受益的沟通技巧。找到这样一个partner并不是所有事情的结束,我能理解为何YC说和熟人合作是最佳模式,这确实省了非常多后期的成本。不过我也觉得一个陌生人可能能够为团队带来一个不同的视角,而都是熟人或相近的人,可能存在一些系统性的风险。而且我想不仅仅是陌生的partner,熟人拆伙也屡见不鲜。所以Partner之间在前期有一些事情做到了确实对于长远沟通有好处:1. 坦率:不要欺骗和隐瞒合伙人,尤其是陌生人,本来短期内能够达到的信任就不能无限提升,如果日后发现了一个欺骗或者隐瞒的话信任大幅倒退会难以收拾2. 提前暴露差异和分歧:不要尝试让分歧延后,如果发生分歧,我宁愿分歧演化成大的分歧,暴露双方所有的意见相左之处并加以解决。好处一方面在于利用一次分歧机遇解决很多问题,这个在沟通心理上仅仅产生一次较大负面情绪就能够复用的解决多个问题,好多多次负面情绪的累积。另一方面在于我认为其实健康的团队不是说你侬我侬,而是出现分歧了一有通过沟通解决分歧的机制,二有在分歧都无法解决的时候通过企业的决策能力实现决定的机制,而这样的前期分歧,可能是一次绝佳的训练,这对中长期的新分歧,都是一次好的风险预演。3. 我复议YC的观点,利益分配机制越早决定越好,这个已经说的够明白,我就不多说了。所以我想作为创始人,同陌生人开始合作这一堂课,是绝对无法避免的吧,如果真的没有办法找到熟人合伙,不如尽早面对并学习如何来开展这种合作。
真相是这样的:在没有现成的经历/作品为你个人背书的情况下,你是很难找到好的合伙人的。我说一个人和一个故事人家在刚开始做自己设计出来的伞的时候也没见有什么高调的合伙人原因呢:一方面,如果你真的要执着的做一件事,那么你不需要合伙人另一方面,如果你光有想法,却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人家会问:凭什么跟你合伙所以他就直接出发啦,直接众筹啦,获得成功啦(背后的艰辛就不说了)你觉得他现在还在愁找不到合伙人的问题么?所以呢,合伙人是碰来的,不是找来的,要是懂你的同学、朋友,或者共同经历了一些,知道你在做什么,也能补充你的那个人。如果没有,那就一个人先上路吧。如果你觉得你要做的事情太大,非合伙人不可,那我的建议是减小出发的范围,细化市场,精简产品,使得你一个人也可以胜任,这个动作要比找合伙人靠谱的多。慢慢做好自己,合适的合伙人会出现的。
1.通过互联网找。各种社交软件比如qq,微信,陌陌都会有创业群,把你的要求发出去,一般都会有人找你的。2.靠人推荐。有目的地参加一些社交场合,通过朋友引荐进入更高一级的社交圈。社交圈的选择要是你需要的人才所在领域,并能持续为这样的圈子提供价值。然后从中找到合适的人选。????????????????????????????再加一部分合伙人的要求吧。第一,不要兼职创业者。兼职的人一旦主业忙起来,你这边的任务就会搁置,执行力下降,容易影响士气。第二最好找有创业经验的人。一般激情满满的青年容易开始的时候信誓旦旦,想法很多,一旦面临困难就退缩。当然不是说激情不好,只是大部分的都不能把这份激情坚持到最后。往往是曾经失败过的创业者更能把问题考虑周全。第三要看合伙人的人品如何。人品不好能力强的人破坏力也更大。ps.如果有需要,可以在结尾再加一个我曾经失败的创业经历
我不看好找创业合伙人,自古合伙生意难做,合伙人之间的地位平等性,决定了起矛盾的不可避免。我看过很多找合伙人的项目,大都是没有工资,或很说的工资,然后给不到1%的股权,总投资1万元,觉得很搞笑。创业企业最好一个人说了算,初期可以招募兼职,或外包。
找朋友,或者朋友推荐的人人品 & 能力
其实找合伙人这件事,急不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个人感悟,这件事真的需要运气!在等那个合伙人之前,就好好的充实自己,为自己加够足够的燃料!
1.用你的个人魅力去吸引合伙人2.用你的项目远景是吸引合伙人3.用丰厚的待遇去吸引合伙人看都很多找合伙人的,无工资,1%股权,甚是高效,这样就能找到合伙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体店互联网营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