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pdf基础》需要什么基础?需要先学习什么?

36《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卷5)答案A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36《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卷5)答案A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卷5(模拟)答案;考试班级:;系部:班级:学号:姓名:;一、判断题(10×1=10)1.X6132型机床;1.机械加工中的工艺系统由:机床,(刀具),(夹;3.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4.常见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7.常用的刀具材料有:(高速钢),(硬质合金),;8.一个工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制造基础
》期末试卷5(模拟)答案考试班级:系部:
姓名:一、判断题(10×1=10) 1. X6132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320mm的卧式铣床。
2.轴类零件加工时,往往先加工两端面和中心孔,并以此为定位基准加工所有外圆表面,这样既满足了基准重合原则,又满足基准统一原则。
( E ) 3.机械加工中,工件一旦被夹紧就实现了完全定位。
4.砂轮的粒度号越大就说明组成砂轮的磨粒尺寸越大。
( N ) 5.车削时主轴径向跳动将影响工件的圆度误差。
( E ) 6.机械零件的磨损量和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成正比。
( N ) 7.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于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
8.不管是采用调整法还是试切法加工,只要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就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
( N ) 9.光整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精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
( E ) 10. 通常单件小批生产应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在普通机床上组织生产。
( E ) 二、填空题(30×1分=30分)1.机械加工中的工艺系统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统一体。, 2.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3.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4.常见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件和其它。 5.工艺基准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6.机床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是:(主轴回转运动误差),(机床导轨误差)和机床传动链误差。7.常用的刀具材料有:(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材料和超硬材料四类。8.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称为(工序)。9.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状态有四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和(欠定位)。其中决不允许采用的是(欠定位),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的是(过定位)。10.在普通卧车上加工细长轴,为提高工件的(刚度),一般可采用两种机床附件(中心架)和(跟刀架),否则易导致加工中工件产生(弯曲)变形。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括号内)(10×1分=10分)1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C ). .A..粗车-精车-磨削
B. 粗铣-精铣 C. 粗车-精车―超精车
D. 粗磨―精磨 2.用无心磨床磨削外圆时,工件夹持依靠( B
). A.三爪卡盘
B.砂轮导板和支承板
D.三爪卡盘和尾座顶尖3.选择精基准时,尽可能选用同一组定位基准加工各表面,称( B
). A.基准重合原则
B. 基准统一原则
C.互为基准原则
D. 自为基准原则4.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车光轴,由于工件刚度不足加工后零件产生( A ). A.鼓形误差
B.马鞍形误差 C.锥形误差
D.双曲线形误差5.基面中测量的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叫( C
D.刃倾角6.车削螺纹时,产生螺距误差的主要因素是( C ). A.主轴回转精度误差
B.机床导轨误差 C.机床传动链误差
D.测量误差7. 使用钻模加工孔时,孔的尺寸精度主要取决于( D ). A.机床精度
B.钻套精度
C.钻套在铅模板上的位置精度
D.刀具精度8.加工轴类零件时,能保证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各外圆表面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的定位基准是( B ).A.外圆面
D.中心面9.主要为了消除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应力,一般铸件常采用( C
A.退火处理 B. 正火处理 D. 调质处理C.时效处理10. 根据我国机床型号编制方法,最大磨削直径为①320毫米、经过第一次重大改进的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的型号为( A
).A.MG1432A
D.MA1432 四、简答题(2×5分=10分)1.机械加工中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是什麽?(1).基准先行原则 (2).先主后次原则 (3).先面后孔原则 (4).先粗后精原则 (5).配套加工2.周边铣削方式中逆铣的优缺点是什麽?优点:(1):逆铣时在铣刀中心进入工件端面后,刀刃不是从工件的外表面切入,对刀刃的损坏较小.(2).进给方向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不会拉动工作台.缺点:(1):逆铣时垂直铣削力变化较大,铣刀和工件往往会产生振动,影响加工表面质量.(2).逆铣时当铣刀中心进入工件后,开始铣削厚度为零.刀刃圆弧要滑移一段距离,易磨损,并使已加工表面受到挤压和摩擦,影响表面质量.(3).逆铣时消耗在进给方面的功率较大. 五、计算题(2×10分=20分)1.如图所示传动系统图。
(1)写出该传动系统图的传动路线表达式;(2)Ⅲ轴共有几种转速?(3)计算Ⅲ轴的最大和最小转速nmax、nmin。 解: (1)传动路线:25/35
22/48电机即(Ⅰ)轴
-----(Ⅱ)轴
-----(Ⅲ)轴
(2).Ⅲ轴共有: 3х2=6
六种转速.(3).最大转速: n = х40/30 = 1920 转/分
最小转速: n = х22/48 = 330 转/分 2.解: (1)工艺尺寸链图如右图.?0.3( 2 ) 460mm是最后自然形成的为 封闭环;根据尺寸链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别出:插键槽尺寸A和磨孔后半径20mm?0.3为增环,镗孔后半径19.8mm为减环. mm 460 ( 3 ) 解尺寸链:求基本尺寸A:46=A + 20 ― 19.8
求上偏差ES(A):0.3 = ES(A)+ 0.025 -- 0
ES(A) = + 0.275
求上偏差EI(A):0 = EI(A) + 0―0.05
EI(A) = + 0.05
最后求得:A = 45.8+0.275 +0.05
mm. 六、综合题(2×10分=20分)1.确定加工ф4mm孔的夹具方案,并简要说明:(1).定位方案包括:选择的定位基准,定位元件的名称,各限制那几个自由度. (2).夹紧方案包括: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位置,夹紧元件名称. 2.制定其单件小批生产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并填如下表 解: 1.(1).采用一面两销即底面和两个螺孔的底孔中插销.平面限制三个自由度
一个短圆柱销限制两个自由度,削边销限制一个自由度.(2).采用螺旋压板机构,作用力方向垂直于主要限位面,作用点位置在销轴大圆的内侧,落在定位元件支撑范围内.
2.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36《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卷5)答案A等内容。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卷4)答案A 机械制造基础考试例题机械制造基础考试例题隐藏...×5.× 6.×7.×8. × 9. ×10. ×四、简答题(5×5 分=25 分) ...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卷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青岛黄海学院 2014-...得 分 评卷人 五、综合分析题 (每题 5 分,共 10 分) 三方面的要求。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卷 1(模拟)答案一、填空题 1、设计...A 3、A 4、A 5、A 三、判断题 姓名: 6、B 7、 C 8、B 9、 A 10...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 2页 1下载券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卷A及... 5页...压 13.T 型键、对刀块 (10× =10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年第二学期 -《机械制造基础》期终考试试卷(A)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期终考试试卷( ) 班级: 姓名: 班级:机制 3081/2 姓名:题...  贡献者等级:手不释卷 四级 格式:doc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卷A答案 同...立钻 5.直径 12mm 以下的孔的加工,常用的钻孔工具是( B.手电钻 B.溜板箱...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综合大作业)题号 题分 得分 一 30 二 20 三...渗碳体 5.齿轮加工方法中,属于成形法的是( A.滚齿 B.铣齿 C.剃齿 6....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06~ 学年第二 《机械制造基础》 A)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 (A (一.选择题(15 分,每小题 1 分) 1(b) 2(c)3(c)...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加答案 3页 5财富值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复习题 3页 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机械制造基础试题+正式答案... 6页 免费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答案 23...机械制造基础——塔里木大学精品课程
 ·当前位置:首 页 && 教学大纲 &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机械制造基础。
2、课程英文名称:
3、课程编号:XX X XXX& 。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8、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9、学时:总112学时(理论课100学时,实验课12学时)。
10、学分:6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本课程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热加工工艺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四部分。
工程材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热处理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初步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基本性能和应用范围,从而具备选择零件材料及制定热处理技术的初步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熟悉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使学生初步具备遵循这种规律进一步学习新材料的能力。
热加工工艺基础部分包括铸造、塑性加工、焊接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有关热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掌握铸造、塑性加工和焊接等热加工方法的实质、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初步选择毛坯(或零件)成形方法的能力,以及合理设计毛坯(或零件)结构的能力。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部分包括切削加工原理及加工方法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有关冷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掌握切削加工原理及一般加工方法和特殊加工方法,具有初步选择零件加工方法的能力,以及合理设计零件结构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部分是机械与仪器仪表类各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用性都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将互换性原理、标准化生产管理、几何量计量测试等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涉及机械产品及其零件的设计、制造、维修、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多方面技术问题。本课程根据国家最新标准讲述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孔、轴的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表面粗粗度与检测,光滑工件尺寸检验和光滑极限量规设计,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等实用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工程材料
第一章 诸论
1&&&&&&&& 材料科学的形成概要
2&&&&&&&& 材料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 工程材料的分类和性能
4&&&&&&&& 本课程的目的及任务
5&&&&&&&& 课程的基本内容,学习要求等
1&&&&&&&&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在专业中的地位,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及本学科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工程材料的分类和性能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 静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2&&&&&&&& 动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3&&&&&&&& 断裂韧性及其评定
1&&&&&&&& 了解布氏硬度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 初步掌握布氏硬度值,洛氏硬度值的测定方法
3&&&&&&&& 初步建立碳钢的含碳量与其硬度值间的关系
4&&&&&&&& 了解疲劳强对零件失效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2&&&&&&&& 强度和塑性主要判据的计算
3&&&&&&&& 各种硬度的符号、表示方法、应用范围。
4&&&&&&&& 为何测定Akv&&
5&&&&&&&& 韧脆转变温度
6&&&&&&&& 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
7&&&&&&&& 断裂韧度
第三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 实际金属的组织结构
3&&&&&&&& 金属的结晶
1&&&&&&&& 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2&&&&&&&& 了解冷却曲线和金属的结晶过程
3&&&&&&&& 了解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及晶粒的细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常见的晶格类型&&&&&&&&&
2&&&&&&&& 细化晶粒的作用及细晶方法
第四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1&&&&&&&& 金属的塑性变形
2&&&&&&&&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 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1&&&&&&&& 了解单晶体金属变形的主要方式-滑移的主要特点与本质
2&&&&&&&& 了解滑移过程的位错机制
3&&&&&&&& 掌握金属在塑性变形后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认识晶界强化、加工硬化
4&&&&&&&& 掌握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转变的基本规律
5&&&&&&&& 了解回复及再结晶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6&&&&&&&& 明确冷、热加工的概念,为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及拟订工艺规程提供理论依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形式与机制
2&&&&&&&&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 再结晶与冷、热加工的概念等
第五章 二元合金与相图
1&&&&&&&& 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及组织概念
2&&&&&&&& 二元合金相图
3&&&&&&&& 相图与性能的关系
1&&&&&&&& 了解合金的相结构
2&&&&&&&& 了解二元合金匀晶相图和共晶相图
3&&&&&&&& 了解二元合金的结晶过程
4&&&&&&&& 熟悉合金力学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二元合金的共晶相图
2&&&&&&&& 二元合金的结晶过程
第六章 铁碳合金
1&&&&&&&& 铁碳合金的基本相
2&&&&&&&& Fe-Fe3C相图分析
3&&&&&&&& 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
4&&&&&&&& 碳钢
1&&&&&&&& 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
2&&&&&&&& 掌握铁碳合金基本组织及其特征、性能特点
3&&&&&&&& 掌握Fe-Fe3C相图的基本形状。
4&&&&&&&& 掌握Fe-Fe3C相图点、相区、组织区
5&&&&&&&& 掌握铁碳合金的分类
6&&&&&&&& 掌握三类钢的结晶过程及组织。
7&&&&&&&& 了解碳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8&&&&&&&& 了解Fe-Fe3C相图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
2&&&&&&&& 线、相区、组织区
3&&&&&&&& 三类钢的结晶过程及组织
4&&&&&&&& 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
5&&&&&&&& 碳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第七章 钢的热处理
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3&&&&&&&& 钢的退火和正火
4&&&&&&&& 钢的淬火和回火
5&&&&&&&& 热处理工艺与零件结构的关系
6&&&&&&&& 钢的表面热处理
1&&&&&&&& 了解热处理的本质
2&&&&&&&& 了解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3&&&&&&&& 了解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4&&&&&&&& 了解几种退火的工艺、目的及应用
5&&&&&&&& 了解正火的工艺、目的及应用
6&&&&&&&& 了解淬火的目的及应用
7&&&&&&&& 了解淬火的加热温度、淬火方法和淬火缺陷
8&&&&&&&& 了解淬透性和淬硬性
9&&&&&&&& 了解回火方法及钢在回火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10&&& 了解表面淬火的目的和方法
11&&& 了解渗碳的目的、方法、组织及渗碳后热处理
12&&& 了解氮化的目的、方法及其应用
13&&& 了解热处理零件结构工艺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热处理工艺曲线
2&&&&&&&& 奥氏体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 C曲线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和性能
4&&&&&&&& 退火与正火的加热温度、组织及应用
5&&&&&&&& 淬透性和淬硬性
6&&&&&&&& 三种回火的组织和性能
7&&&&&&&& 渗碳组织及渗碳后热处理
8&&&&&&&& 表面淬火和氮化的应用。
9&&&&&&&& 热处理零件结构工艺性
10&&& 热处理工序的确定
第八章 合金钢
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 合金钢的分类及编号
3&&&&&&&& 合金结构钢
4&&&&&&&& 合金工具钢
5&&&&&&&& 特殊性能钢
1&&&&&&&& 了解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 了解合金钢的分类
3&&&&&&&& 了解低合金钢牌号、性能和用途
4&&&&&&&& 了解合金结构钢的分类
5&&&&&&&& 了解各类牌号、性能和用途
6&&&&&&&& 了解各类合金结构钢的热处理
7&&&&&&&& 了解合金工具钢的分类
8&&&&&&&& 了解各类合金工具钢牌号、性能和用途
9&&&&&&&& 了解各类合金工具钢热处理特点
10&&& 了解不锈钢和耐热钢的牌号。
11&&& 了解各类特殊性能钢的性能、热处理及其用途。
12&&& 讨论怎样根据牌号来区分钢的种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杂质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 合金结构钢牌号、用途、热处理特点
3&&&&&&&& 高速钢、冷作模具钢牌号、用途
4&&&&&&&& 高速钢、冷作模具钢热处理特点
5&&&&&&&& 不锈钢耐腐蚀的机理
6&&&&&&&& 不锈钢牌号和热处理特点
7&&&&&&&& 确定钢种
8&&&&&&&& 确定热处理工艺和用途
第九章 铸铁
1&&&&&&&& 概述
2&&&&&&&& 灰口铸铁
3&&&&&&&& 可锻铸铁
4&&&&&&&& 球墨铸铁
5&&&&&&&& 蠕墨铸铁
6&&&&&&&& 合金铸铁
1&&&&&&&& 了解铸铁的分类
2&&&&&&&& 了解铸铁石墨化及其影响因素
3&&&&&&&& 掌握灰铸铁的组织、牌号及用途
4&&&&&&&& 了解灰铸铁的热处理
5&&&&&&&& 掌握球墨铸铁的组织、牌号及用途
6&&&&&&&& 了解其它铸铁牌号及用途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石墨化三个阶段
2&&&&&&&& 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对石墨化的影响
3&&&&&&&& 灰铸铁的牌号及用途
4&&&&&&&& 球墨铸铁组织、牌号及用途
第十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1&&&&&&&& 铝及铝合金
2&&&&&&&& 铜及铜合金
3&&&&&&&& 钛及钛合金
4&&&&&&&& 轴承合金
1&&&&&&&& 了解铝合金状态图
2&&&&&&&& 掌握各类铝合金牌号、用途
3&&&&&&&& 了解铝合金热处理特点和方法
4&&&&&&&& 掌握各类铜合金牌号、用途&&
5&&&&&&&& 掌握滑动轴承合金的组织、牌号、性能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铝合金状态图
2&&&&&&&& 铝合金牌号
3&&&&&&&& 铜合金牌号
4&&&&&&&& 锌对黄铜力学性能的影响
5&&&&&&&& 锡对青铜力学性能的影响
6&&&&&&&& 轴承合金的组织、牌号
第十一章 机械零件的选材
1&&&&&&&& 选材的一般原则
2&&&&&&&& 典型零件的选材
1&&&&&&&& 了解零件失效的形式
2&&&&&&&& 了解零件失效的原因
3&&&&&&&& 了解选材的一般原则
4&&&&&&&& 掌握选材时如何考虑力学性能
5&&&&&&&& 了解典型零件的选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失效的形式
2&&&&&&&& 如何考虑力学性能
3&&&&&&&& 轴类零件和齿轮类零件的选材和热处理选择
第二部分 热加工工艺基础
第一章 铸造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合金铸造性能,本节为铸造原理的基本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熟悉铸造性能的概念;熟悉充型能力、流动性和收缩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及常见铸造缺陷(浇不到、冷隔、缩孔、缩松、变形、裂纹等)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
第二节 常用合金铸件及其生产,应掌握铸铁件的种类、牌号、组织、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熟悉球墨铸铁件和可锻铸铁件的种类、牌号、组织、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铸铁石墨化的概念和铸铁的熔炼;了解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工艺和铸造工艺特点。
第三节 砂型铸造及铸造工艺规程设计,应掌握几种常用手工造型方法的选择、带型芯的典型铸件的铸造工艺图的制定方法以及铸件结构工艺性的分析方法;熟悉各种造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及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典型示例;了解铸件结构工艺性的概念、砂型铸造工艺规程设计的意义、内容和一般步骤。
第四节 特种铸造,应了解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压力铸造、壳型铸造和离心铸造等特种铸造方法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范围。
重点:是灰铸铁件的砂型铸造和铸件结构工艺性。
第二章 锻压&
主要内容:
塑性变形是金属压力加工的理论基础,学习“金属的塑性变形”,应熟悉金属锻造性能的概念;了解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了解锻造比和锻造流线及其对锻件质量的影响。
第一节 自由锻,应掌握典型锻件锤上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绘制锻件图、确定变形工序、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等)和自由锻件结构工艺性要求;熟悉自由锻的特点和应用、自由锻基本工序及其工艺要点;了解坯料加热和锻造温度范围及合金钢的锻造特点。
第一节 模锻,应熟悉锤上模锻的特点与应用、模锻件图的制定以及模锻件结构工艺性要求;了解其他模锻方法的特点与应用。
学习“板料冲压”,应熟悉板料冲压的主要基本工序(落料和冲孔、弯曲、拉深)的工艺特点及保证产品质量的措施;了解典型冲压件的冲压工艺过程和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要求。
第一节 其他压力加工方法及新技术新工艺,应了解精密模锻、挤压成形、辊轧成形、液态模锻、超塑成形、精密冲压的特点和应用。
重点:是锤上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锻件的结构工艺性、板料冲压的主要基本工序(落料和冲孔、弯曲、拉深)的工艺特点及保证质量的措施。
第三章 焊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电弧焊质量分析,应熟悉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了解电弧焊冶金过程的特点及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焊接变形与焊接应力的形成及控制、焊接裂纹的防止措施。
第二节 电弧焊常用方法,应掌握手弧焊、埋弧焊、氩弧焊、CO2焊的过程、特点和应用以及结构钢焊条的选用;熟悉焊条的组成、作用和结构钢焊条牌号表示方法;了解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的特点和应用;了解焊条的分类、型号和特性。
第三节 其他常用焊接方法及焊接新工艺,应熟悉电阻焊和钎焊的实质、特点和应用;了解电渣焊的过程、特点与应用;了解电子束焊、激光焊、摩擦焊、扩散焊的特点与应用。
第四节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应熟悉金属焊接性的概念、碳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特点及焊接方法选用;了解不锈钢、铸铁、铝、铜及其合金的焊接特点及适用的焊接方法。
第五节 焊接结构工艺设计,应掌握常用焊接方法的选择、焊缝布置和焊接接头设计的考虑原则;熟悉焊接结构工艺性分析典型示例。
重点:是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及焊接结构工艺设计。
第四章 毛坯的选择
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是铸造、锻压、焊接等热加工工艺的总结和综合运用,学习时应将前面所介绍的毛坯制造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从选择不同类型零件的材料和毛坯出发进行归纳和综合。
学习这部分内容应结合实例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通过学习,掌握铸造、锻压、焊接等毛坯制造方法的特点;熟悉常用机器零件的毛坯类别;了解选择毛坯类别、毛坯材料的一般原则。
第三部分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第一章 切削加工概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切削加工概述,应掌握零件表面的形成原理,机床的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三要素;熟悉零件的种类,组成零件的表面,技术要求的项目;了解切削加工的分类、阶段、任务及其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削层尺寸。
第二节 金属切削刀具,应掌握外圆车刀的五个主要角度的定义,常用刀具材料一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的牌号和用途;熟悉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了解刀具工作角度的概念。
第三节 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物理现象,应掌握切削变形区,切削力、切削热的分解及其对切削加工的影响;熟悉积屑瘤的产生及对切削加工的影响;了解切削过程,切屑种类,切削功率的计算,切削液的作用、种类和选用,刀具磨损的形式和过程,刀具耐用度、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的概念。
第四节 工件材料可加工性,了解工件材料可加工性的概念和改善途径。
第五节 提高生产率的途径,应熟悉机动时间的计算,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了解生产率的概念和提高生产率的途径。
重点:零件表面的形成原理,机床的切削运动,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本部分是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理论部分,为以后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考虑到以后还要学习《切削原理和刀具》等课程,这部分内容以本课程够用为限,以避免简单的重复。
第二章 车、钻、镗加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车削加工,应掌握车削的运动、加工范围及其工艺特点,车外圆、车端面、镗孔、车锥面、车螺纹的特点和应用;了解车床的种类和工件装夹方法。
第二节 钻床加工,应掌握钻床的运动、加工范围,钻孔、扩孔、铰孔的特点和应用;熟悉麻花钻、扩孔钻、铰刀的结构特点;了解钻床的种类、工件装夹方法,锪孔和锪凸台的方法。
&& 第三节 镗床加工,应熟悉镗床的切削运动和加工范围,镗削孔与孔系的方法,镗床加工的工艺特点;了解镗床的种类、坐标装置及浮动镗刀的结构和应用。
重点:车削加工。
第三章 镗削、刨削和拉削加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铣削加工,应掌握铣削的运动、加工范围,铣平面、铣花键轴的特点和应用;熟悉端铣和周铣、逆钝和顺铣的分析比较;了解铣床的种类、工件装夹方法,铣削过程的特点,铣螺旋槽、铣螺纹和铣床镗孔的方法、特点和应用。
第二节 刨削加工,应掌握刨削、插削的运动、加工范围;熟悉刨削与铣削的分析比较;了解刨床的种类和工件的装夹方法,插刀的结构以及插削孔内单键槽和花键孔的方法。
第三节 拉削加工,应掌握拉削的运动、加工范围;熟悉拉削的工艺特点和应用;了解拉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圆孔拉刀的结构以及拉削圆孔和孔内键槽的方法。
重点:是铣削加工。
第四章 磨削、光整和少无切削加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磨削过程及其物理现象,应熟悉磨削过程及其工艺特点,了解磨削用量的选择。
第二节 普通磨削加工,应掌握普通磨削加工的运动、加工范围、特点和应用;了解无心磨削方法。
第三节 高效及低粗糙度磨削加工,了解这些先进磨削方法、特点和应用。
第四节 光整加工,应掌握刮削、研磨、珩磨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宽刀细创超精加工、抛光、零件的滚压和挤压的特点和应用。
第五节 少无切削加工,应了解少无切削加工的概念及常用的工艺方法。
第六节 磨具,了解磨具的特性及其选用。
重点:普通磨削加工及光整加工中的刮削、研磨和珩磨。
第五章 齿形加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渐开线圆柱齿轮概述,应熟悉齿轮传动性能、精度等级及其标注方法;了解齿轮传动类型,渐开线的形成及特性,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尺寸计算。
第二节 铣齿,应熟悉铣齿的工艺特点和应用,了解铣削直齿轮、螺旋齿轮的刀号选择及机床调整。
第三节 插齿和滚齿,应熟悉插齿,滚齿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播齿和滚齿的原理、运动,插齿机、滚齿机的主要组成都分,搐齿刀、滚刀的结构。
第四节 齿形精加工,应熟悉剃齿、珩齿、磨齿和研齿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了解剃齿、珩齿、磨齿和研齿的原理和运动。
重点:插齿和滚齿。
第六章 各种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主要内容:
本部分是前面各部分内容的综合运用,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要求掌握外圆、内圆和平面加工方案的选择;熟悉锥面、螺纹和齿形加工方案的选择;了解加工方案选择的依据及三类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
第七章 零件结构工艺性
主要内容:
本部分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切削加工和装配对零件结构工艺性提出的各种要求;了解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概念。
第八章 数控技术和特种加工
主要内容:
本部公内容的重点是数控机床和电火花加工,要求熟悉数控机床和电火花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其他均属了解内容。
第四部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一章:绪论& &&&&&&&&&&&&&&&&&&&&&&&&&&
主要内容是:课程特点与学习要求,互换性、几何量公差、标准与标准化、优先数系等概念,几何量误差及检测意义。
重点:互换性与公差的概念,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第二章: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是:精密测量及其四要素,长度量值传递系统,计量仪器的分类,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的分类,测量误差的概念,测量误差的特点、分类及其处理。
重点:量块,计量器具的基本技术性能指标,测量误差的分类。
难点:随机误差的处理。
第三章:孔、轴的公差与配合
主要内容:孔轴、尺寸、公差、偏差、配合等基本术语及定义,孔轴极限尺寸与配合,标准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标准表格应用。
重点:尺寸、偏差和公差的术语及定义,标准公差系列,孔、轴的常用公差带和优先常用配合,基准制、标准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的选择。
难点:基本偏差系列。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
主要内容:几何要素及其分类,形位公差带概念及其符号,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形位公差带的特点,公差原则,形位误差的评定与检测原则。
重点:形位公差带的概念,形位公差的标注,形状公差带、定向公差带、定位公差带和跳动公差带的特点,形位误差的评定,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难点:公差原则。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主要内容: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特征及其应用,表面粗糙度的符号意义与代号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重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表面粗糙度的符号意义与代号标注。
第六章:光滑工件尺寸检验和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主要内容:工件验收原则、安全裕度与尺寸验收极限,测量器具的选择,光滑工件尺寸检验示例,光滑极限量规作用和分类,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理、公差和设计步骤及极限尺寸计算。
重点:工件验收原则、安全裕度与尺寸验收极限,测量器具的选择,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理和公差。
第七章: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主要内容:滚动轴承的公差等级,滚动轴承内径、外径公差带及特点,轴径和外壳孔公差带的种类,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轴径和外壳孔的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粗度,滚动轴承配合选择实例。
重点:滚动轴承内径、外径公差带及特点,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
第八章: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主要内容:齿轮的使用要求及加工误差分类,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及其检测,齿轮的整体误差测量,齿轮副的评定指标及其检测,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
重点: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及其检测,齿轮的整体误差测量。
第九章 键和花键结合的互换性
主要内容:平键和花键的尺寸精度设计、形位精度设计以及表面粗糙度的精度设计。
重点:平键和花键的尺寸精度设计、形位精度设计以及表面粗糙度的精度设计。
2、实验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工程材料
实践教学名称
金属材料的硬度试验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钢的热处理
铁碳合金非平衡组织观察
钢的热处理
第二部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检测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
2.验证所学理论、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
3.对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
二、实验课程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轴径测量实验
实验性质:验证性
实验内容:根据被测工件组合量块组,调节比较仪零位,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十次测量结果,评定轴径的合格性,并计算标准偏差。
学时:2学时。
主要实验设备:立式光学比较仪、量块。
消耗材料:无耗材
实验地点:互换性测量实验室
实验二: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实验
实验性质:验证性
实验内容:分别用双管显微镜和电动轮廓仪测量标准试件的表面粗糙度。
学时:2学时。
主要实验设备:双管显微镜、粗糙度测试仪。
消耗材料:记录笔及记录纸。
实验地点:互换性测量实验室。
实验三:形位误差测量实验。
实验性质:综合性。
实验内容:箱体、主轴和导轨是典型的机加工零部件,包含有多种形位误差,首先综合应用平板、水平仪、V型块、角度尺、指示表等计量器具分别测量各项形位误差,对各零部件的形位误差进行综合评定,然后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对相关形位误差项目进行综合测量,比较两类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学时:2学时。
主要实验设备:平板、量块组、合像水平仪、百分表、卡尺等常用计量器具、三坐标测量机。
消耗材料:无耗材。
实验地点:互换性实验室。
实验四:齿轮精度测量实验
实验性质:设计性。
实验内容:每实验小组分配一个已编号的直齿圆柱齿轮,学生根据实验室条件和给出的齿轮设计精度等级,从齿轮三个公差检验组的检验指标中自行选择适当的齿轮精度评定指标,设计出相应的测量方案,完成直齿圆柱齿轮精度测量,并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对有关齿轮误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齿轮加工工艺上的改进意见。
学时:2学时。
主要实验设备:径向跳动检查仪、公法线千分尺、基节仪、齿轮游标卡尺、齿轮啮合仪。
消耗材料:无耗材
实验地点:互换性实验室
基本要求:
学生应在实验课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然后了解各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及操作规程。
通过实验课学生应掌握以下基本技能: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仪器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数据的处理,各种参数误差的评定方法。
学生做完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以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具体完成情况为考核依据。
四、参考资料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材。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
四、学时分配
工程材料部分
各个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二元合金与相图
钢的热处理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机械零件的选材
热加工工艺基础部分
热加工工艺自动化
毛坯的选择
机械加工工艺部分
切削加工概论
车、钻、镗加工
镗削、刨削和拉削加工
磨削、光整和少无切削加工
各种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零件结构工艺性
数控技术和特种加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部分
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
孔、轴的公差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
光滑工件尺寸检验和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键和花键结合的互换性
五、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
1、课内练习:学生在课堂内观看和简单操作 有些实物 。
2、学生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做好教材课后习题。
六、相关联的课程
1.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金工实习、机械设计。
2.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学习机械零件、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后续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程,也是今后从事杌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
七、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工程材料》戴枝荣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第一版。
《热加工工艺基础》 严绍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二版。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吴桓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韩进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2.建议参考书目:
《工程材料》潘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第一版。
《工程材料》陈积伟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第一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何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三版。
《热加工工艺基础》 张万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第一版。
1、笔试、闭卷。
2、本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考勤、提问、实验组成,占总成绩的30%。
塔里木大学 2009 《机械制造基础》精品课程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9
Tarim University All Right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