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今朝不得了6666是什么意思思

一生一世只一次,定擇二四出五门是什么_百度知道
一生一世只一次,定擇二四出五门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喜气盈盈三八现,速胜能人高高上,牛羊马面二位数,千门万户看家神,十九从来好头彩,见好二三留四一111富贵在天不由人,偷走三八藏二一82合数定在四一中,岂知鲤鱼跃龙门,命中注定做小偷,两耳长长嘴三片,承恩著书乐未穷,一四五九中本期,来去自如声飞扬,一树两穴银六两5对岸春色无限好,敲锣打鼓万民乐,树林伐光只剩椿,五八对望门两边,二个动牙能哨金,山连海接带辞楚,蛇前蛇后午是中,神龙在首三更天154十年寒窗真辛苦,受害之人猪如鼠,二字左右有吉兆65西山出没东山昏,自有主张二一来,盼羊年得中六,喜双丑角上春台,五彩斑斓称大王,八字生来是贵格,红鼓蓝琴乱白雪,红珠四五大数出67姐妹情深四一连,猪哥好色喜红波134马前马后狗守家,藏龙卧虎远万里45司晨报晓勤不懈.码今期向小出,鸡左马右猴升天11西山白雪三城戌,四七还陪二一走,我吟谢贤诗上语,一三逢时三七旺,文章彪炳光六离140一半忠义非外人,一行八追到十二78村妇闲步石林间,合数必是一四七25无为正是有为人,渺然一水两相隔,四十相逢九团聚,好现九数一定来,粉圆珍裘五云色,飞天钻地千里长29画弦素管声浅繁,得意三一又会头,一举成名朝君王,过户是客七贵人,三六定码一与七,蛇入鼠洞遇羊来,尾数七字不好惹,生儿多以陆为名100蛇去骏马飞奔来,不用回头买一七105大奖二八来本期,进见遗见鼠姑妈,龙虎相斗有一争,唐僧收的大徒弟,红孤绿高绣衣人,解开四二成单尾83今世未全有来生,花花外衣长长身,成双入对夫妻相,玄门自有神仙决119逢到一数定三九,智勇双全买码人第86个,一五之数在此时,玄数一六将来寻127一本十种奏凯歌,一码玄机在于九68车水马龙繁荣景,二三竿竹见君子,俯首众听无主见,三五安逸五好色48金鸡啼破三更梦,虎头虎尾四三来,三六前行五飞驰40四三结队五鸣唱,本期二三为倒转15一二前面可出七,身临其境才知险85身中剧毒不妙也,竹报平安福禄多96枯木逢春叶新生,猴左猴或未当红53三三左右求定五,十七十八很好猜110三成以上是二八,初生羔羊闯前方,十三十四兄弟码,就地取材挂灯笼,一家猫随静观之37九字上数一定稳,三三要旺先现行35狗左蛇右中间行,每逢月圆人亦圆,十三看成三十一87九字当头四六好,飞雪花大如一手,旋风吹马马踏云.合50一五繁荣四二兴,昼伏夜行不见踪,一人得道鸡升天36闭目禅坐苦修行,肥肥胖胖招人爱,一马当先称大人,四平八稳助马开102雄鸡报晓春早来,跑远可见其力猛,房门紧闭无人回,三字逢七可遇四14天昏地暗无公理,四四传情七会意2五六一发开不停,本地新芽才长成6三六成才齐一二,三羊开泰好丰年,两情相悦共此时,酬赠非炯诫三三,山海风波满天飞,师徒四人齐心助,良言一句三冬暖,东京风景如画美139谢幕已没青山空,羊来马去鸡在啼.码梦三更,堂上一木罗宿莽,二四彩池满金银,一三到来追二三113一头壮猪走后方,地上走来水里游,田忌赛马有办法,大门四七二十九,以助读者详细看115老牛别有欢娱处,三七中彩八获利,好事二四出一筹,红红双眼嫦娥爱,秦王一统六国辉,瓶中枝叶正旺盛,六月天时如笼炊,第一第二取首尾,小猴静待果红时97一三四七志气高,四七个数有特,二八结伴三寻乐,三月光阴牛马度,一跃千里来相会,三四比拼二神勇,大地白风色色寒,还有六九别放过,碎石也破成六形79带七寻八合一五,三山一组致富路,二五有运能独行34二四只能独自行,水牛下田六月累,二十四五闻啼鸟59性本温文又尔雅,奇三偶四中得六,二七三七皆吉昌,二五三六跟着开,和阪坡头布疑阵,日行千里身雪白10虎前猪后二中间,霸王天下九尾旺,虎威痛干祝捷酒,联合四五合六开27一二得利分三处,八字红珠好出手123两四之码来相帮,朔风庭凤吹飞雨142二五少女多情怀.码波95来势汹汹气势大,三七平生多感激137我入银台六一门,九牛一毛微其微,三餐量大不够食69五更天明金鸡鸣,尺蠖泥中也挺伸118搅海翻江多摆布,天生一对龙配凤,春来冬走各有旺120八月皎皎昭阳殿,立命一二五分开,非此即彼吵不停,有缘有合一五数,鸡毛不拔猴偷吃,守住牛头保兔尾153智擒寇王立功勋,猴上狗下今看中106落波将向二六间,四五玄机三去四,二四倒码出五门,一人一马很威风,妇人之仁是蠢辈,轻如松花落蓝粉,吃的青草挤鲜奶,四九大数爆今期104神气十足爆发户,紧睇二位合四位,二八曲径五通幽,不在江边在岸边,九十之外好相连17虎上鸡下难相合,一旦被它咬中了,四七之波久逢雨,王师北定中原日,毒辣之心无比数60一桌一栏诗书陪,十二生肖七八哥,三山六海是兄弟,两眼模糊看不清,五陵少年争缠头155大王夺权改朝纲,守住虎头丢鸡脚129遥遥千里来西蜀,才容八尾作后续131一六飞黄五腾达,混身皮肉全是宝,转向三一必要回107尽是三字才出头,三十而立户当中,老孙醉酒耍醉拳,湘云俱承云雨恩,成双成对两相好,三五上场十支援64威风凛凛显英雄,分开来到二七开,二七旺今追旺波,二二三三两个来,三头六臂不得志55七夕相会鹊搭桥,机智过人性自在92望一九再次回头,画虎不成君莫笑,一八专心九致志42离家只剩几台阶,上南下北蓝赢走,有九无九不成对108双二单七上高堂,三门兴旺出乾坤135四头四尾不一样,三七开出都是单,谨防二三重头来,曲折身段分双头,指三认六是一一,新枝叶才五七片,一别西风又一年58二四春眠八觉晓,三六再来九发财,二来九去思往事,深秋来临万象新,六三回头来翻念,牛前蛇尾有待破,赤兔追风一字头22一朝成名天下知,大地草原为我家,开门见喜申时贵70四七分散成一一,中特定须分二四,外愚内明是高人,一水又绿江南岸,三七四九属羊人,二一登高一五呼,猴儿决意上天庭,前途无路二八开,三三二十防鼠羊,风调雨顺财源广,积谷防饥将过补,二五加官三晋爵,发财莫过一四七,古人学道三千春,龙蛇相称各不同,谁怜团扇妾千里,大门旺码难在读,说破玄机不为奇,凤出一心朝旭日,三二夜来风雨声,俯首称臣四十年56东图昨夜狂风急,羊羔接在羊尾巴,地设一双二四来,三合火炽四同开75特数要取二三八,闲情独游站河边,食量也属是它大,猪狗不如不见样,六银撒地无人问39一六降临蛇呈祥,上传下达永比宁,名列金榜居第一132可大可小三来定,欲睇生肖南北去90触景伤情泪不尽,二一还能与九伴,一三必然会走出,三声传来四声接32牛鬼蛇神爬上山,单开二七走两边,形似刁难似凶者,天上人间任我行41三九众望一所归,牛前虎后猪要跟,一九相合量度八,一桶一葫挂腰间,一九相思三三见,再向三一发猛攻,金鸡捉晨艳阳春8飘洋过海把名扬,四二倒头得个吉7蛇报福音久驻门,吉人天相号牛一,采摘三果还未归16一五有运冲三七,四条大路通一城88三三四四全部爱,三八蟾宫一折桂,找来四五定八数,飞燕与君同进退121二七相争八开出,一九三八双重唱,横直上下须参祥89九为特,饥寒垢耻不挂心,随口一吼中一珠128三五结伴四回归,头大身小脚轻巧125行云施雨春正深,三二灵码四配七,外貌惊人动心魄,十五两头均得意,二九上阵八突破,鼠狗不和闹分裂,连接三十交到齐,乌云盖顶春雷动46财神旺出二六间,饿虎荡羊绩情缘,一知半解且要九26酒过三杯醉如泥,三六在路八入功,白云青松长相亲144怀贤盈楚龙点睛,上前挑选两个五156白云深处有神仙.合喜洋洋,黄沙迷眼骄风吹9站着没有坐着高,三三何时照我还,竹枝横地石边看,庆马年日进斗金13一二定牵八来到,猴子捞月一场空,秋菊依簇三二开86一生一世只一次,六七合码中大奖,对奖三五定睇清,三八二八动人心19何去何从三脚转,千里之行歇一歇,祝福万民彩满屋101四七开大三辟地,一言九鼎有远见23四连三八各分半,跟随家主踱闲步51日行千里急匆匆,妇人门前远处望77双凤引龙出二数,猜码之时须细看,四七妙手五回春61岁寒三友竹居中,世人一一笑咪咪,三八人面七分扮,一九有防四七来,鸡鸣方知酒之过21不是一人能译码,二三出巢三高翔,五只码仔二三尾,三五有运九独行81二八五开出特,成人之美无所得93向下二期取五位,二十八码一玄机,四七千呼一万唤126西湖依旧杨柳春,汉王何由返初服,狗行十室五室空,明取四三带五八,千里芳草蝗罩安,世世代代中奸商73一三出现五分明.合,君子莫说穷挂头,四四落下博三开,不如一击传他方20道四说五若白痴,牛羊合欢最团结,二九三四万里桥12二五合码八中定,四世同堂一家福,六七想争排在后,远处深山藏六,定择二四出五开,羊兄猴弟走四中91高攀上阵最拿手,起初二字可称强,本期三一同八走,万紫千红亦尽颜57八入五门有头绪,报码,二八三七博一期,草木皆兵古而来33一三不现开在后,一心为主不动摇66带六之码不能缺,四三开出三度旺,平安二字值千金4民夫植树在路边,三四在后五六中38羊精鬼怪正得势,注意一三五发财,赢得六,八九各有一助战,三四广迎八方客,石歪树弯九三形,高人指点江上游,生逢四刻福禄昌,三兄二弟掠大双74好话三句得人心,劈邪除妖向前越,丰衣足食不下凡.合彩报大家读,十日寒霜长信宫,红花还要叶来配,春夏秋冬如一日,白马天行乘玉辇,今朝二八皆大发103沧海逐浪乐陶陶,长江后浪推前浪,龙狗相冲见今期49四七三六最相思,一三来去八十归,如秋叶落到几片,三事五出或可羞,一五两痊亦相合94八一前后有旺码,特,鞭尸辱己及三九,使君相思两不见,寻得期号博四位,六,灵光一现从四出18三八取一应有机,独坐孤单怨秋风116旁人说绿四个六,三个和尚一锅粥,一二下下三九还,花裙岛岛步秋尘30丰衣足食人自乐,一三妩媚无且歌43云壑灵钟龙伏涧,衣衫褴褛去游荡24三二降至九参尾,四八跟上随三走,一字通行九个九136冷风严清爽蛇羊,忠厚老实最吃苦,悟空幸遇圣明主,唐三藏念经妖魔,说到勤劳都赞它,捧得八锭金元归109小门今期也不弱,龙腾九霄壮国威,百尺竿头见六影,白云轻飘送雁行,三七不愿呆后面47十个贪财九个穷,呼之欲出特,四六成双可发财,春播种种全靠它,头尾有形各显数,五指梅生有仙骨,四一倒看三九合,鸡犬不宁绕八走152四三三三始方求,举一反三有智谋,朴散不尚古装戏150二十一尉居倏忽.码四七到54整日鼾睡沉如泥,山羊过道路曲折,个位是单十位双,一勇之夫楚霸王,甲寅运临家道隆98三二成群从中来,晚未未种牛先死3四五天生命进绿,腾挪玄功小身躯,一六落入七八次99镜圆落寞盼降尘,二七邂逅六团圆72迎面不的是小人,日日来浩岳家军,品德一流贵夫人,晔如晴天七彩虹,幸有惜花人早起,楚邦有三六壮士,鄢郢翻七八扫荡,草菅人命更平常,兵贵神速制敌先28三山二海越过来.合出四,日晒屁股有知天,一语中特三五组117秋风衰草定逢春,四亲六友出今期,头尾能通三七雨,月涌山湖三更雨,一卧东山三十春,四通八达无家归31二二三一知多少,连重一四与五六,注意三五得冷数80一接地连三开定,六九就是运长久,早出晚归三合七63中得二六,两三枝头飞红雨62一六同组缺二字,鲁班门前弄大斧.码,蛇鼠一窝堆成堆151沉睡如泥梦正甜,八字葫芦发其祥124二十一岁齐又齐,罗敷流泪空盈巾,羊前牛后龙中彩,云翻一天浪九空133三十名利九双收,高大强壮显肌肉,安定三七为九来76候鸟南飞排成行,一九四七定五来,四五反念五四尾,大材小用二三七,世迫五五且离别149偶将二公合为一,申包乘龙哭秦庭141三十六期寻好码,准时鸡啼催早起52一年运程八九好,四四来明三五出,五码本期来不迟,冬来春暖它难来,日日夕阳听猿怨143牛羊相冲角对角,十年寒窗无人问,麓坡深处虎生风44海内风尘三七浪,有柔有刚风摆柳,山青水秀绿草地,不三不四不是人,路上有贼不要近,一潇二洒青霞赏,一九飞来八又见,三四流落六跟踪,自思无策转吴间122一三不忘追前端,一四前进十跟踪,初雨深秋来寒气148黄牛勿踏荒溪坡,奔波在外十几年,无脚却能行千里,今期特,秋变江上半夜香145子午瑶草绿未衰,四大将军把路赶,培回根本复栽生,浓似苔锦含本八147韩信田野醉芳樽,金童玉女来放济,坪中小草发新苗,欲问荆州那日还130唯有相处无它事,却话天山海南事138泣血将安人马仰,十二生肖白姐出146山嶂叠嶂忆清猿,梅花香尽苦寒来,君同鲍明远道行,君登金华二五省112四五四六姐妹波,三三二七合六开,猜得期号博六位114禅机二八更相宜,三四在乎六介意71转看二五七来合,一七有路八入功,一七高悬二六明,华轩倾盖宛若梦,一脚定能飞天地,举看红旗称大王,二七还中十码奇84却是通常就去闯,致富有道不用猜.码,单双码数一与八,一二洪福四齐天,一一相见旧码现,七言绝句五经书,小姐院中观风景,走跳速度真过快,井阳岗中挡去路,二九天生命运蓝,天涯一四一身遥,一二进取三四来,马前猴后龙吼叫,好汉不吃眼前亏,锄头弯弯七字形,大门四三势头劲1二三一九寄鸿雁
其他类似问题
一生一世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明永樂彩繪《真武靈應圖冊》初探 - 視覺運動影像製作公司
&>& > > >明永樂彩繪《真武靈應圖冊》初探明永樂彩繪《真武靈應圖冊》初探商品名稱:明永樂彩繪《真武靈應圖冊》初探詳細介紹:〔內容提要〕  本文探討、介紹的明《真武靈應圖冊》,是最近面世的難得一見的珍貴的道教書畫作品。通過與明正統《道藏》中的相關道書對比研究,筆者認為:這批書畫作品是創作於明代永樂年間的《玄武上帝啟聖錄》及《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彩繪工筆插圖本及其對題文字抄本,要早於正統《道藏》所收的同類材料,特別是其中七十餘幅彩繪尚屬首次發現;繪圖技法與對題文字的書法水平均屬上乘,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亦是研究道教文化史和真武信仰的重要學術資料,對其他學科諸如美術、服飾、建築等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參考價值。&&〔內文〕  一九九八年五月,在北京嘉德公司舉辦的春季中國書畫拍賣專場上,一組獨特的被拍賣者定名為《真武靈應圖冊》的明代永樂年間繪製的道教書畫作品,以五十五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拍賣(注1),惜現仍不知其為何方識者買走。這是一批十分罕見的道教文化遺物,其不僅首創建國以來道教書畫作品轉讓的最高價位,亦提供出一批研究道教歷史、繪畫、書法、古籍以及其他多方面情況的珍貴資料。在此後不久召開的“98廬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上,大陸、港臺學者和多位道長們,紛紛談及此事。筆者在該組作品拍賣前,曾應嘉德公司之邀鑒定過實物,後又陪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務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道長前去鑒賞,並留有部分影印材料。現承《道韻》主編詹石窗教授之約,特撰此文,向關注這批道教作品的諸位元先生、道長列示些具體的書畫,並就手邊資料對其進行初步研究。&&一  這組道教書畫作品被拍賣時,雖名為《真武靈應圖冊》,但實際上並沒有綴連或裝訂成冊,原件實物是由八十二幅工筆彩圖畫和八十三幅對題文字紙頁組成,前者為真武玄天大帝的事跡畫面,後者為同一故事的或長或短的文字說明,各彩圖、文字頁均為單張,亦無經過裝訂成冊的痕跡。彩圖已托裱為鏡心片,片內畫心呈正方形,高、寬相同,均為二十八釐米左右,精工繪製,色彩古艷,畫面風格十分一致,顯係出自一人手筆,圖上側畫邊寫有泥金榜題,除個別彩圖的邊腳有點不影響畫面的缺損外,絕大部分彩圖保存完好。與彩圖相配的對題文字,收寫在典型的明代綿紙上,紙色微黃但韌性很好,整紙紙面比對應的彩圖畫心稍大,保存的也比較好,除個別紙面存有漫漶水紋外,大多數都完潔無損,紙上書寫的文字長短不等,長者數十行,佈滿紙面短者廖廖幾行,各紙文字前皆寫有該篇文字的小標題,題下文字內容無一缺損,都是一絲不苟的正楷抄寫,字體風格相同,應是一人所書,亦與彩圖泥金榜題文字相若,故彩圖和相配的對題文字,當為同一人之作品。與這批道教書畫作品同存一張現代白宣紙,紙上寫有中國著名書畫鑒定家徐邦達先生所題“真武靈應圖”墨款,承有關人員相告,這是數年前賣家請徐先生鑒定時題寫的,拍賣時作品命名為《真武靈應圖冊》即由此而來。  經筆者與明代《正統道藏》中所存相關資料比較,知這批道教書畫作品雖皆與明代真武神信仰有關,但命名為“靈應圖”卻不夠準確,實是由《玄天上帝啟聖錄》的彩繪圖、文字錄文及少量《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的彩繪圖、文字錄文混合而成,是一批極其稀少的能與明《正統道藏》所收道書相互比較、補充的道教圖文資料,頗具學術研究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其中屬於《玄天上帝啟聖錄》的七十餘張彩繪工筆圖屬首次發現,《正統道藏》的《玄天上帝啟聖錄》竟然一圖未收;屬於《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的幾張彩繪工筆圖,雖見於《正統道藏》的《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但前者圖面較大,繪制精細,表現出許多後者見不到、或看不清的內容;在對題文字上,拍賣本的錄文也與通行的《正統道藏》本的錄文,有一定差異,可為校勘之資。現將我所保存的影印材料的榜題抄錄如下(各榜題排列次序均按明《正統道藏》本的《玄天上帝啟聖錄》及《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的有關資料排列次序):  屬《玄天上帝啟聖錄》卷一者:淨樂仙國金闕化身、王宮誕聖、經書默會、元君授道、天帝錫(賜)劍、澗阻群臣、悟杵成針、折梅寄榔、紫霄圓道、三天詔命、白日上昇、玉陛朝參、真慶仙都、玉清演法、降魔洞陰、復位坎宮、瓊台受冊、紫霄禹跡、五龍唐興、武當發願、谷喦修果。  屬《玄天上帝啟聖錄》卷二者:歸天降日、供聖重時、進到儀式、洞天雲蓋、宮殿金裙、聖像先鋒、二士化光、唐憲寶像、朱氏金瑶。  屬《玄天上帝啟聖錄》卷三者:寶運重辛(新)、天罡帶箭、蜀王歸順、瓢傾三萬、雪晴濟路、神獸驅電、毒蜂靄雲。  屬《玄天上帝啟聖錄》卷四者:神將教法、柯誠識奸、劫院就擒、附語祈晴。  屬《玄天上帝啟聖錄》卷五者:消禳火德、折應計都、鄭箭滅龜、聚廳禁妖、妖惑柴邈、魅纏安仁、陸傳招誣、陳妻附魂、王氏懷鬼。  屬《玄天上帝啟聖錄》卷六者:施經救災、靈功咒水、鎮河興福、現海救危、吳氏緣合、進明顯聖、鄒宿契靈、天錫(賜)青棗、神化紅纓、焦氏一嗣。  屬《玄天上帝啟聖錄》卷七者:小童應夢、索錢二萬、翻鈔四千、籤詞應驗、相術指迷、胡清棄業、仲和辭吏、良嗣感祥。  屬《玄天上帝啟聖錄》卷八者:王袞烙虌、華氏殺魚、朱氏舍利、梁公冠簪、聖井辨異、焦湖報惡、虛財化礫、假燭燒塵、敘功賜禦奉禦制讚。  屬《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者:黃榜榮煇、榔梅呈瑞、神留巨木、永樂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大頂天柱峰圓光顯聖、永樂十一年八月十七日光中五現聖像。以上屬《玄天上帝啟聖錄》者,共七七幅彩圖,七七紙對題文字。屬《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者,共四幅彩圖、五紙對題文字《最後一件有題無圖)。總共八一幅彩圖、八二紙對題文字。有一圖、一紙失錄,待以後再補。&&二  從署款方式上講,嘉德拍賣的這批關於道教真武帝的書畫,屬於傳世無款畫一類作品,沒有作者或創作時間的署名。因此,弄清它的所屬年代是鑒定此批書畫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有關鑒定者一致認為:按這批書畫的繪製技法、畫面風格、紙張質地等方面看,該畫屬明代早期作品。但僅此泛泛而言,還顯得力度不夠,如能夠提出確切的具體證據方可最後敲定。筆者在觀看過這批書畫並與明《正統道藏》所收《玄天上帝啟聖錄》、《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相比較後,則進一步指出:嘉德拍賣的這批真武書畫作品的創作年代,要早於明代正統年間所刻《道藏》,它保留著部分《道藏》本所沒有的資料。  如:嘉德真武書畫中的七 餘幅彩繪工筆圖,皆不見於道藏本《玄天上帝啟聖錄》(參見前列榜題目錄),後者僅存對題文字的錄文,而且前者七 餘紙對題文字亦與後者錄文有著差異,表現出明顯的早於明正統《道藏》刻本的特點。特別是眾所迴知的明代武當山道教宮觀的大規模重修,是由明初永樂皇帝朱棣所興起的,據說真武帝曾顯聖佑助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其首次發佈的動工諭旨曾在“永樂十年秋九月庚子之吉”修建的黃榜亭中公諸於世。但關於這件諭旨的具體行文內容,不僅現代人已不知曉,就連明《正統道藏》本也沒有記載,該刻本的《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中,雖有“以黃榜揭於玉虛宮前通街之上”的說法,並刻出“黃榜榮輝”圖(注2),可文內的刻圖不但漫漶不清,並且完全沒有永樂皇帝這道諭旨的影子,亭壁中部空空如野,一個字也見不到(見圖一) 【圖一《正統道藏》本刻“黃榜榮輝”圖】。  有人以為,稱做永樂皇帝諭旨的黃榜並不存在,亭子衹是個像征物,故爾明正統《道藏》本《大明玄天上帝瑞名圖錄》刻出的“黃榜榮輝圖”才空無一字。也有人認為,黃榜毫無疑問的就是永樂皇帝發布修建武當山宮觀的諭旨,其為實有之物,修建武當山宮觀文初確曾在黃榜亭中公佈,但後來佚去,所以明正統《道藏》本《大明玄天上帝瑞名圖錄》的黃榜亭中才一片空白。不管怎樣說,後世人對於永樂皇帝這道最早修建武當山宮觀的諭旨,確實是一無所知了。而嘉德公司所拍賣的這批關於真武帝的道教書畫中,正有一副黃榜亭彩圖,其榜題亦作“黃榜榮輝”。該圖的構形、色彩,不僅具體表現出文獻記載的黃榜亭,“覆以巍亭,護以雕檻,丹漆絢耀,照映山林”(注3)的皇家氣派,而且在亭下繪出官員、和尚及一般婦孺百姓的形象,還有幾個少數民族人物的造型,形象地體現出永樂皇帝首次公佈修建武當山宮觀的諭旨時,萬民各力量人物敬觀黃榜的盛況。相對於《正統道茂》本黑白線條的百姓形象構圖來說,要生動具體的多,極富感染力。更為重要的是,圖中亭上扁額正寫有“黃榜亭”三字,並且用細小如蟻的正楷字將此道黃榜全部抄寫在亭壁上,使今人得以全觀永樂皇帝這道遺佚五百年的修建武當宮觀的最早的諭旨。現全文抄錄如下(標點符號為本文作者所加):  皇帝諭官員軍民夫匠人等:武當天下名山,是玄天上帝真武之神備真得道顯化去處。歷代都有宮觀,元末被亂兵焚盜。至我朝,真武闡揚靈化,陰佑國家,福庇生民,十分顯應。我自奉天靖難之初,神明顯助,威靈感應至多,言說不盡。那時節,已發誠心,要赴北京建立宮觀。因為內難未平,未曾滿得我心願。及即位之初,思想武當正是真武應化之處,即欲興工創造,緣軍民方得休息,是以延綏到今。如今起建,如軍民去那重創建宮觀,報答洪恩。上資薦揚皇考皇妣,下為天下生靈祈福。用工夫不多,至容易不難。特命隆平侯張信、附馬都尉沐昕等,把總提調管工官員人等,務在扶恤軍民夫匠。用工之時,要愛惜他的氣力,體念他的勤勞,關與他糧食,休著他受饑寒,有病著官醫每用心調治,都不許生事擾害。違了的,都拿將來,重罪不饒。軍民夫匠人等,都要聽約束,不許奸頑。若是肯齊心出氣力呵,神明也護佑,工程也易得完成。這件事不是因人說了才興工,也不因人說便住了工。若自己從來無誠心呵,雖有人勸著,片瓦工夫也不去做。若從來有誠心要做呵,便一年豎一根柱起一條樑,逐歲兒積累,也務要做恁。官員軍民人等,好生遵守我的言語,勤謹用工,不要怠惰,早完成了,回家休息。故諭。  永樂十年七月廿一日。(見圖二) 【圖二 嘉德本彩繪“黃榜榮輝”圖局部】  朱棣這道永樂十年(西元1412年)七月廿一日諭旨及該幅“黃榜榮輝”圖,對研究明初歷史、永樂帝與武當山道教的關係以及鑒定這批道教書畫年代等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  第一,武當宮觀的重新修建並不是在永樂帝即位後就開始的,朱棣雖有其念,但真正修建是與民休息多年後才開工的,他考慮到了戰爭創傷的恢復。諭旨所說,“及即位之初,思想武當正是真武應化之處,即欲興工創造,緣軍民方得休息,是以延綏到今”,清楚表現出這一點。第二,該諭旨保留了永樂帝詔諭的原始特徵,是研究其他諭旨的第一手資料,具有很高的史料價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帶有標準件的味道。如朱棣在這道諭旨自稱時皆作“我”,與一般人自稱相同,而非襲用歷代帝王之稱作“朕”,與史書及相關資料記載的諭旨、詔書言必稱“朕”,大相庭徑。我疑此為永樂皇帝某段時期詔諭的一個習慣,其他所記言必稱“朕”的諭旨頗有改字之嫌。第三,這道諭旨具有強烈的口語色彩,甚至帶有點元代白話文或村言俚語的味道。如諭中所言“關與他糧食,休著他受饑寒”,“違了的,都拿將來”,“若是肯齊心出氣力呵,神明也護佑”,“這件事不是因人說了才興工,也不是因人說便住了工”,“逐歲兒積累,也務要做恁”,“早完成了,回家休息”,等等。這種行文方式,不要說在皇帝諭旨中,既使在一般官方檔裡也十分少見。因此,這道諭旨對研究我國明代的口語也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第四,它為復原武當山明初玉虛宮前的黃榜亭地上建築,提供了較為準確的第一手的原始資料和根據,特別是亭壁上永樂十年七月廿一日諭旨的再現,嘉德拍賣本中的彩繪“黃榜榮輝”圖,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復原依據。有消息說,武當山已發現明初黃榜亭的基址,顯然如果要恢復它原來的地上建築的話,就不得不求助於這件彩繪圖,衹有如此才能更接近於原貌。第五,它為鑒定嘉德公司拍賣的這批道教書畫的年代提供了重要證據。前面已說,該批書畫的繪製技法、畫面風格、紙張質地等,具有明初的特點,而這幅“黃榜榮輝”圖上,竟然抄寫出連明正統《道藏》本所刻“黃榜榮輝”圖也已逸佚的“永樂十年七月廿一日諭旨”,顯示出其年代要比《道藏》早的特徵。該藏在明英宗朱祁鎮正統九年(西元1444年)開刊,正統十年(西元1445年)完成,是應皇帝敕命官修的,但卻佚去永樂帝這道諭旨,足明載錄這道諭旨的嘉德本彩繪“黃榜榮輝”圖要早於明正統九年(西元1444年)。又因明《正統道藏》本《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載有永樂十六年十二月初三日所書“禦制大嶽太和山道宮之碑”,故該圖必是在永樂十六年至正統九年(即西元1418至1444年間)創作完成的,最大的可能是武當山宮觀建成不久為稱頌描述這一盛事而繪之,當在永樂皇帝後期比較合適。因此,嘉德公司拍賣的這批關於真武大帝的書畫作品,應是明代初年永樂時期的產物,與明初武當山宮觀的大規模修建有密切關係。&&三  縱觀這批道教書畫作品,及與明《正統道藏》本《玄天上帝啟聖錄》、《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相比較,可知該批書畫作品的顯著表現形式為圖文相配。繪圖係某一道教傳說或故事或事件的某一具體場面,文字則是這一道教事跡的整體過程的介紹或相關道義的闡述。全部的彩圖和文字都貫穿著或圍繞著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而展開,包括其出生經過、修道、成神受封、顯聖靈應以及永樂年間修建武當宮觀時的各種真武事跡傳說等等,稱得上是一批十分罕見的描寫真武大帝彩繪工筆連環畫和文字說明。現將這批作品的實物分為五個部分,每部分各選其幾件作品加以介紹。   第一部分,是描述真武帝降生的情況。例如“淨樂仙國金闕化身”圖,主要內容是講真武大帝乃先天始?所化,託胎於淨樂國善勝皇後之身。畫面上繪出一所宮庭內院,院中置湖石鐵樹,主圖是一座建有飛龍階石、漢白玉雕欄的高臺寢宮,中年婦女形象的善勝皇後臥眠床上,錦被覆身,宮簷下兩個侍童蹲倨呵睡,在這夜闌人深之時,一道代表先天始?的光芒,從遙遠的天際射來,直接照映在睡眠中的善勝皇後身上,以示真武大帝託胎時的情景(見圖三) 【圖三 嘉德本彩繪“淨樂仙國金闕化身”圖】。   該圖的對題文字,則主要講述玄帝即真武為先天始?的化身和相關道家理論,共19行,行字多寡不一,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數字及標點符號為本文作者所加):(1)淨樂仙國(2)原夫淨樂國,乃奎婁之下海外之國,上應(3)龍變梵度天也。(4)金闕化身(5)按《三寶大有餘書》云:一?分形,靈虛生五劫之宗。三清出號,神景化九光之始。(6)太初溟涬,玄極溟濛,中有虛皇,分置五劫。曰龍漢,曰赤明,曰上皇,曰延康,曰開(7)皇。當斯時也,天光未分,清濁未判,則知三?為天地之尊,九?為萬真之本。是(8)故(9)元始,象先天尊。開明三景,造立天根。五文開廊,普植神靈。太極一判,天地始明。東分(10)青九,南受丹三,西城白七,北歸玄五,中生黃一,號為五老,即玄黃植象之根也。(11)五老各布始?,化成四靈,以定四隅。周環六合,兩儀運乎其中,推成萬物。以此(12)考源,明(13)玄帝果先天始?五靈玄老太陰天一之化。按(14)《混洞赤文》所載:(15)玄帝乃(16)元始化身,太極別體。上三皇時,下降為太始真人。中三皇時,下降為太初真人。下三(17)皇時,下降為太素真人。黃帝時下降,符太陽之精,託胎(18)淨樂國王善勝皇後,孕秀一十四月,則(19)太上八十二化也。(見圖四)【圖四 “淨樂仙國金闕化身”圖對題楷書文字】  該對題文字與《正統道藏》本《玄天上帝啟聖錄》錄文多有不同。如第五行的“《三寶大有余書》”,《道藏》本作“《三寶大有金書》”;第九行的“五文開廊”,《道藏》本作“五文開廓”;第一 行的“西城白七”,《道藏》本作“西成白七”;第一六行的“元始化身”,在《道藏》本中作“先天始?”。而這段文字開首第一行的小標題“淨樂仙國”四字,《道藏》本完全沒有;第二、三行“原夫淨樂國乃奎婁之下海外之國上應龍變梵度天也”雙字,在《道藏》本中少“原夫”二字,並且莫名其妙地變成該段錄文文尾的雙行小字注文。(注4)兩本優劣這裡暫不評價,但嘉德拍賣的對題文字足為一參考校勘之本是十分明白的。  再例如“王宮誕聖”圖,則主要是描繪真武大帝誕生時的情況,畫仍以宮庭內院的寢宮為主圖。圖上善勝皇後剛剛生下真武帝,正側臥於榻床之中休息,身上錦被覆蓋,榻床裡側五彩祥雲彌漫直昇天空,榻外側有一侍女面向善勝皇後噓寒問暖。床榻前方擺放一盛滿水的大木盆,兩侍女一左一右,正在給赤身裸體的嬰兒狀的真武帝洗浴,一邊有兩女子侍立其旁,手捧物品侍浴。整個畫面顯得十分祥合、有條不紊,大概這是最理想的分娩場面了。(見圖五) 【圖五 嘉德本“王宮誕聖”圖局部】  該圖的對題文字比較簡單,僅六行,行字多少不一。主要是描寫真武出生時的情景,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阿拉伯數字及標點符號係本文作者所加):(1)王宮誕聖(2)是時,正當上天開皇初劫,下世(3)元年歲建甲辰三月戊辰初三日甲寅庚午時,玄帝產母左肋。當生之時,瑞雲覆國,天花散漫,異香芬然。身寶光焰,充滿王國,地土皆變金玉。瑞應之祥,莫能備載。  這段對題文字雖少,但與《正統道藏》本《玄天上帝啟聖錄》的錄文仍有差異,如第二行末、第三行首的“下世元年歲建甲辰”,在《道藏》本中作“下世歲建甲辰”。(注5)&&四  第二部分,是繪寫真武辭家修道的事跡。明《正統道藏》本《玄天上帝啟聖錄》記有這部分的故事十二則,分別為:經書默會、辭親慕道、元君授道、天帝錫(賜)劍、澗阻群臣、童真內鍊、悟杵成針、折梅寄榔、蓬萊仙侶、紫霄圓道、五龍捧聖、三天詔命、白日上昇。嘉德拍賣本中則存有彩繪圖九幅、對題文字九紙,其為:經書默會、元君授道、天帝錫(賜)劍、澗阻群臣、悟杵成針、折梅寄榔、紫霄元道、三天詔命、白日上昇。現略介紹三圖及對題文字。  “天帝錫(賜)劍”圖。主要是描寫真武帝即玄帝修道時,天帝賜給他一柄北方黑俹裘角斷魔雄劍,囑其佩此修煉,降伏邪道妖魔。畫面繪出重重山巒,一道溪水繞山而出,水上置橋。水畔橋邊有二人物。一為天帝,身著華袞禮服,頭戴垂旒之冕,一派帝王氣象,立於五彩祥雲之上,雙手捧一柄寶劍,面對一孩童,作予物之狀。孩童即是修道不久的真武帝,其身穿繡花童裝,頭上梳著三個小隯髻,一幅稚氣未脫的樣子,其面對雲頭而立的天帝,雙膝著地,作揖拜之狀。(見圖六) 【圖六 嘉德本彩繪“天帝錫(賜)劍”圖局部】  該圖的對題文字,除了說明天帝賜劍的情景外,還介紹了玄帝真武修道的武當山的概況,共二二行,每行字數不一,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數字及標點符號為本文作者所加):(1)天帝錫(賜)劍(2)玄帝乃如(3)師言,越海東遊。又感(4)豐乾,太天帝授以寶劍。(5)天帝告曰:此劍名曰北方黑俹裘角斷魔雄劍,長七尺二寸,應七十二候,撫三輔,應(6)三台。重二十四斤,應二十四?。闊四寸八分,應四時八節。子可佩此,居山修煉,(7)降伏邪道,收斬妖魔。告畢,(8)天帝昇雲而去。(9)帝受訖,歷翼軫之下,果見是山。山藏水沒,皆符(10)師言。於是入山,渡澗擇地,隱居內修。(11)其山在均州之南三舍,先名太和,一名仙室,一名太嶽。(12)玄帝昇真之後,謂曰非(13)玄武不足以當之,故更名曰武當。嵩高之儲副,五嶽之流輩也。周回八百里,七十二(14)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洞。五台五井,三潭三泉四石。三天門,三洞天,一福地。風冗(15)雷洞,藥圃丹爐,霄館龍宮。慶雲彩霧,幽蘭清惠,葛乳天花。石露金銀之星,樹有(16)松羅之秀。騫林葉尤能愈疾,靈壽杖可以扶衰。神獸呈祥,仙禽奏樂。(17)禦寶(18)宸翰,護(19)教鎮山。黑虎巡廊,烏鴉報曉。艾名千歲,廣施博濟之功。松號萬年,彰美報(20)恩之德。茂林修竹,人傑地靈。得道神仙,不可勝計。(21)囿山(22)聖跡,莫能備陳。歛萬古之煙霞,歸一元之造化也。  該文與《正統道藏》本的錄文,差異有多處。如第四行“太天帝”,《道藏》本作“大天帝”;第六行“修煉”,《道藏》本作“鍊”;第九行“帝”,《道藏》本作“大嶽也”;第一四行“風冗”,《道藏》本作“風穴”;第一五行“清惠”,《道藏》本作“清蕙”;第二二行“一元”,《道藏》本作“一原”。(注6)  “折梅寄榔”圖,是描寫真武帝自悟磨針的回歸途中,曾將一枝折梅寄放於榔樹上。畫面繪出座座高山,一山後有一角鹿伸頭張望,真武帝作一青年男子狀,戴髮髻綰,身背寶劍,道裝赤腳,站在一棵長滿綠葉的榔樹,伸出右手把一枝折梅放在樹的枝葉間。(見圖七) 【圖七 嘉德本彩繪“折梅寄榔”圖局部】  該圖的對題文字,介紹了有關事跡並寫出玉谿真人所題之詩,共十行,各行字數不等,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數字及標點符號為本文作者所加):(1)折梅寄榔(2)玄帝自悟磨針之語,復還所隱。於途折梅枝,寄於榔樹上。仰(3)天誓曰:子若道成,花開果結。後如其言。今樹上存名曰榔梅者,乃榔木梅實,桃核杏(4)形,味酸而甜,能愈諸疾,然亦罕得之。以驗豐歉,豐年結實,荒歲則無。下有仙翁(5)司之,敬禮可得。(6)玉谿真人題雲,(7)詩曰:(8)高真學道隱山時,親折梅枝寄榔枝。行滿功成應沖舉,(9)花開子結試先知。仙翁護境百邪遠,聖果標名萬古垂。(10)服餌延齡除痼疾,志誠拜授福相隨。  該文與《正統道藏》本的錄文比較,不同之處有四。第三行“子若”,《道藏》本作“予若”;同行“樹上”,《道藏》本作“樹尚”;第六、七行“題雲詩曰”,《道藏》本作“詩曰”;第九行“試先知”,《道藏》本作“讖先知”。(注7)  “白日上昇”圖,是描寫得道的真武帝昇天時的景象。畫面由五彩的雲氣、雄壯威武的侍從,以飛龍為畜力的雲輦和盛裝的真武帝,組合而成。(見圖八)【圖八 嘉德本彩繪“白日上昇”圖】真武端坐雲輦之中,輦以綠色為主體,漆轅雕軒,羽蓋瓊輪,華美壯麗。輦車兩側各有侍從翼護,在前者橫眉環眼,持槍挺劍,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在後者鼎清目朗,手持雉尾障扇。輦前馭車的飛龍,渾身玄黑,張牙舞爪。裊裊的雲氣,團團圍繞著上述人物,明示乘雲昇天的主題。(見圖八)  該圖的對題文字不多,共七行,行字不等。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阿拉伯數字及標點符號為本文作者所加):(1)白日上昇(2)玄帝拜受(3)天詔,易服訖,(4)五真曰:子乃九天五老天君,準(5)上帝命,與子啟途。至午時,(6)帝乘丹輿綠輦,羽蓋瓊輪。馭九色玄龍,揚十絕靈旛。前後鸞歌鳳唱,嘯歌嗈嗈。飛鳴應(7)節,朗耀雲街。玉女散花,金童揚煙,浮空上昇。  該文與《正統道藏》本相較,異文僅一處,第四行“子乃”,《道藏》本作“予乃”。(注8)&&五  第三部分,是繪寫真武成神受封的故事。明《正統道藏》本《玄天上帝啟聖錄》記錄此部分的事有十二則,分別為:玉陛朝參、真慶仙都、玉清演法、朝觀天顏、降魔洞陰、分判人鬼、凱還清都、復位坎宮、玉京較功、瓊台受冊、天宮家慶、紫霄禹跡。嘉德拍賣本中則存有彩繪圖七幅、對題文字七紙,其為:玉陛朝參、真慶仙都、玉清演法、降魔洞陰、復為坎宮、瓊台受冊、紫霄禹跡。現介紹四圖及對題文字。  “玉陛朝參”圖,是描寫玉陛上帝即玉皇大帝在金闕接見玄帝即真武帝的事跡。畫面繪出座宮殿式建築,殿門大開,接一道雕有蟠龍的玉陛,陛側各一雕畫漆欄。殿內玉皇大帝端坐在高背帶扶手的大椅上,頭戴旒冕,身著朝服,雙手捧一玉圭。帝左右兩側,各立一道裝模樣的人物。玉陛兩邊,各有一神將,皆手持一長柄大斧。玉階之前,真武正大禮參拜玉皇大帝。(見圖九)【圖九 嘉德本彩繪“玉陛朝參”圖局部】  該圖的對題文字,是講述真武朝見玉帝的情況,共十三行,行字多少不一,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阿拉伯數字及標點符號系本文作者所加):(1)玉陛朝參(2)玄帝飛昇至(3)金闕,朝參(4)玉陛。(5)上帝告曰:卿往北方,統攝玄武之,以斷天下邪魔。時(6)帝白(7)上帝曰:臣宿緣慶幸,得狍(8)天顏。功行卑微,奚堪重任。(9)上帝告曰:卿道參天地,萬真所推,幸勿所辭。(10)帝奉(11)玉旨,謝恩而退。乃居(12)太一真慶宮,如(13)詔命。  該文與《正統道藏》本相較,不同處有三。第五行“往北方”,《道藏》本作“往鎮北方”,第九行“幸勿所辭”,《道藏》本作“幸勿謙辭”;第十二行“乃居太一”,《道藏》本作“乃居天一”。(注9)  “玉清演法”圖,是描寫元始天尊在玉清天境說法時,惡氣彌天,乃命玉皇下詔,遣真武帝收魔。畫面主要為天尊說法的場景,神尊高坐於蓮花臺上,頭戴蓮花冠,五彩火焰光環映首,長眉鳳目,身穿雲霞紋大衣,雙手捧一玉笏置於肩側,雙腿盤坐。天尊身後雲氣繚繞,雲間橫列一排神人,各持一三重旌節,身兩側侍立有頭光之神真,側前為各方品仙。(見圖十)【圖十 嘉德本彩繪“玉清演法”圖局部】  該圖的對題文字,是講述天尊演法遣派真武帝的具體過程,共十七行,行字不等,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數字及標點符號系本文作者所加):(1)玉清演法 (2)按《元洞玉歷記》云:至五帝世,當(3)上天龍漢二結。下世洪水方息,人民始耕。殷紂主世,淫心失道,橋侮(4)上天。生民方足衣食,心無正道。日造罪愆,惡毒自橫。至六天魔王引諸鬼眾,傷害眾(5)生。毒?盤結,上衝太空。是時,(6)元始天尊與諸天上帝,說法於(7)玉清聖境,八景天宮。天門震闢,下見惡?,彌塞(8)天光。於是,妙行真人,叩誠求請,願救群黎。(9)天尊告曰:汝之請,不亦善乎。非勇果材,安能制斷。惟北方位天奧之區,其方有神,名(10)號(11)真武。玄天之性,以正摧邪。降妖魔,歸於正道。妙行真人,上白(12)天尊曰:緣何得此威神,下降凡世。收除魔鬼,救度群生,免遭橫死,日有所益。伏願(13)大慈,允臣所請。於是,(14)天尊命(15)玉皇上帝,降詔(16)紫微。陽以周武伐紂,平治社稷。以(17)玄帝收魔,間分人鬼。  該文與《正統道藏》本錄文相較,不同處有五。第三行“龍漢二結”,《道藏》本作“龍漢二劫”;同行“橋侮上天”,《道藏》本作“矯侮上天”;第四行“至六天”,《道藏》本作“致六天”;第九行“汝之請”,《道藏》本作“汝之懇請”;第十六、十七行“以玄帝”,《道藏》本作“陰以玄帝”。(注10)  “降魔洞陰”圖,是描寫真武帝即玄帝帶領眾神降魔的事跡。畫面上的真武帝已是披髮無冠的形象,其身著金甲玄袍,手持寶劍,正在擁眾除惡。真武右側,有推雲閃電的中年女子狀的電母,鳥吻猴臉的雷神正在揮動錘斧鑿擊,另一獸頭人身之神則敲打著八方天鼓發動雷聲,兩條鉅疃 在雲頭上張牙舞爪。地面上,六丁為六將之形,正在揮劍追殺,六甲則作六個壯漢形的官將,也手持寶劍緊隨六丁之後,又有雄獅、毒龍馳奔於地。逃跑的魔王貌似一疃鬚大漢,手拿大刀亂舞,頭上昇起兩縷雲氣,氣中有坎離二卦和龜蛇之象。(見圖十一)【圖十一 嘉德本彩繪“降魔洞陰”圖局部】  該圖的對題文字,對真武降魔的傳說及其它情況做出介紹,共十二行,行字不等,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數字及標點符號系本文作者所加):(1)降魔洞陰(2)上賜(3)玄帝,披髮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4)帝敬奉(5)教?,部領六丁六甲、五雷神兵、鉅疃 獅子、毒龍猛獸,下降九界。與六天魔王,戰於洞(6)陰之野。是時,魔王以坎離二?,化蒼龜鉅疃蛇。變現方成,(7)帝以神威,攝於足下。(8)《記》云:潼川府中江縣,古名玄武。縣有一山,名武曲山。乃昔,(9)玄帝追魔至此山,攝水火二真於足下。因此而名,至今居民呼之。山有觀,乃宋大觀(10)間,徽宗禦賜真靈觀額,以表(11)玄帝降伏天關地軸之福地也。觀前江中之石,山中草木,俱有龜蛇之形。人病煮水,(12)飲之即愈。今益州之龜城,梓州之蛇城,尚記當時之遺跡也。  該文與《正統道藏》本相較,文字稍有差異。如:第五行“下降九界”,《道藏》本作“下降凡界”;第十一行“山中草木”,《道藏》本作“山中之草木”。(注11)  “瓊台受冊”圖,是描寫真武受到昊天至尊冊封的場景。畫面中心是一閃爍光芒、祥雲繚繞的高臺,台為三重,有三層玉階做為上臺的通道,各層皆有漆欄圍護,此即所謂瓊台。  台下是金甲紅袍的神將,或持斧鉞,或持旌節等各種儀仗,肅立於瓊台周圍。臺上則是昊天上帝和真武即玄帝二人物,表現冊封之情景。前者旒冠袞服,立於台中,一手持玉冊,另一手二指直伸,似在發佈冊命。真武帝則雙手抱圭,跪拜於臺上,當是接受冊封。(見圖十二)【圖十二 嘉德本彩繪“瓊台受冊”圖局部】  該圖的對題文字,也是專門表述真武受冊的故事,共十二行,行字不等,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數字與標點符號系本文作者所加):(1)瓊台受冊(2)是時,(3)玄帝與(4)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5)天蓬元帥、天猷元帥、翊聖真君,以上元日,並受(6)號於七寶瓊台之上。(7)昊天至尊,親行與儀,與凡世帝王拜大將開國承家之儀頗同。(8)上賜(9)帝,瓊旌寶節,九龍玉輦。其冠則通天十二旒,其服玄袞,上施日月山龍物像,皆與世(10)間天子同。圭以玄玉,履以紅舄。於今,群真朝禮(11)昊天至尊,則(12)四聖為都班之首。  該文與《正統道藏》本相較,稍有差異。如:第五、六行“並受號”,《道藏》本作“並受帝號”;第七行“親行與儀”,《道藏》本作“親行典儀”;第九行“物像”,《道藏》本作“物象”。(注12) &&六  第四部分,是講述真武帝成神受封之後的各種顯聖靈應、救濟眾生的故事及往事的追記,是該批書畫作品中數量最大的部分。明《正統道藏》本《玄天上帝啟聖錄》載有此部分的故事一 一則,分別為:甘林應禱、五龍唐興、武當發願、谷喦修果、歸天降日、供聖重時、參定避忌、進到儀式、洞天雲蓋、宮殿金裙、馬前戲躍、地面迎蟠、聖像先鋒、靈閣真瑞、五人現相、二士化光、唐憲寶像、朱氏金磚、卑背顯聖、淨巾結緣、宋朝一統、寶運重新、天罡帶箭、河魁擎鞘、蜀王歸順、藩鎮通和、瓢傾三萬、壺俵一京、雪晴濟路、風浪救隝、聖箭垂粉、神搶竹刃、神獸驅電、毒蜂靄雲、神將教法、符吏借兵、書顯魏家、珓落王宅、柯誠識奸、洞真認厭、聖幀化婦、神靈分形、寇船退散、劫院就擒、捨身求雨、附語祈晴、孫隱遣蝗、守卿禳蟲、消禳火德、折應計都、天降粟麥、田生陦茨、鄭箭滅龜、裴劍驅虎、當殿試法、聚廳禁妖、妖惑柴邈、魅纏安仁、陸傳招誣、王虎中計、陳妻附魂、王氏懷鬼、奉錄延壽、施經救災、靈功咒水、真法浸鉞、鎮河興福、現海救危、何詮遇會、吳氏緣合、進明顯聖、鄒宿契靈、天錫(賜)青棗、神化紅纓、荊王雙美、焦氏一嗣、小童應夢、高聖降凡、七從借名、二真顯化、索錢二萬、翻鈔四千、水雲護笈、風霧卸函、籤詞應驗、相術指迷、胡清棄業、仲和辭吏、良嗣感祥、元晏悟化、王袞烙虌、華氏殺魚、朱氏舍利、梁公冠簪、天地垂鑒、神靈奏舉、聖井辨異、焦湖報惡、虛財化礫、假燭燒塵、敘功賜銜。嘉德拍賣本中,則存有彩圖五十九幅、對題文字五十九紙,其為:五龍唐興、武當發願、谷喦修果、歸天降日、供聖重時、進到儀式、洞天雲蓋、宮殿金裙、聖像先鋒、二士化光、唐憲寶像、朱氏金磚、寶運重辛、天罡帶箭、蜀王歸順、瓢傾三萬、雪晴濟路、神獸驅電、毒蜂靄雲、神將教法、柯誠識奸、劫院就擒、附語祈晴、消禳火德、折應計都、鄭箭滅龜、聚廳禁妖、妖惑紫邈、魅纏安仁、陸傳招誣、陳妻附魂、王氏懷鬼、施經求災、靈功咒水、鎮河興福、現海救危、吳氏緣合、進明顯聖、鄒宿契靈、天錫(賜)青棗、神化紅纓、焦氏一嗣、小童應夢、索錢二萬、翻鈔四千、籤詞應驗、相術指迷、胡清棄業、仲和辭吏、良嗣感祥、王袞烙虌、華氏殺魚、朱氏舍利、梁公冠簪、聖井辨異、焦湖報惡、虛財化礫、假燭燒塵、敘功賜銜、奉御制讚。現介紹四圖及對題文字。  “武當發願”圖,是真武帝受封後回顧其早年在武當山修道時的事跡。畫面雖是一幅,但描寫的卻是兩件相互聯繫的事情。下部繪的是豐乾大天帝君賜劍的情況,主題與前所述“天帝錫(賜)劍”圖相同,但是後者賜劍畫面上的真武帝完全是個孩童模樣,在本圖中卻成為帶鬚的中年人的形象。上部繪圖是表現真武帝向太上老君問道、請求授記的情況,老君坐在巌石之上,首罩頭光,長眉白髯,為一慈祥老者,真武跪其面前,抬舉揖拜,二人作對語之狀。(見圖十三)【圖十三 嘉德本彩繪“武當發願”圖】  該圖的對題文字,完全是解釋畫面的,共十八行,行字不等,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數字及標點符號系本文作者所加):(1)武當發願(2)南陽武當山(3)真武,初學業遇豐乾大天帝君,賜劍名曰北方黑俹裘角斷魔雄劍。長七尺二寸,應(4)七十二候,撫三輔,應三台降伏不祥之事。重二十四斤,應二十四氣,斬邪歸正,(5)不侵邪見之道。橫闊四寸八分,應四時八節。常在人間,定除災禍。因得從吏,天(6)罡河魁。於噩仙山,降伏天下水火二精,青龜赤蛇。一切妖魔與為患於世者,盡(7)皆潛伏。(8)真君往問(9)老君曰:蒙囑付於武當山,若能降伏世間一切妖魔了,當即與授記,成其正真之道。(10)臣今降水火妖精,歸於足下,但係種種群魔,皆已潛伏,告師授記。(11)老君曰:汝來授記,還修得甚果。(12)老君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乃天地尚存,人間妖魔何得潛伏。候取得閻羅王同來,(13)方可授記。閻羅王若來見吾,即是無地獄人也。無善無惡,無天無地,得同汝一(14)處授記,乃為無上正真道果。汝且更修其果,為眾生斷除邪道,增益功行。真武(15)從此復降武當山,寄凡修行一十二年。忽一日,受(16)玉皇金籙,差充北極右勝院,都判人間善惡公事,提點生死罪籙。乃授消災降福神(17)將,每月定一日下降,及庚申、甲子日亦如之。有發願文云:眾生善惡,與我齊身。(18)我登證果,亦同其因。  該文與《正統道藏》本相較,僅一處不同,第十六行“北極右勝院”,《道藏》本作“北極佑勝院”。(注13)  “二士化光”圖,描述的是青州修建北極真武殿的場景。畫面上繪出真武殿已修成,人們正在為 NF54E 塑真武偈忙碌。若干人役等,手捧食盒、壺酒、錦緞等物品,侍立於殿門外。殿內一頭戴長腳 頭者,兩手托一盤,盤中置一小香爐。在真武帝塑像前,有二人正在用筆給真武像填繪眼睛,其即當是傳說中隨真武睛光化去的二士。(見圖十四)【圖十四 嘉德本彩繪“二士化光”圖局部】該圖的對題文字,也是記載二士化光的事跡,對人們瞭解此圖內容很有幫助&&,共十六行,行字不等,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數字及標點符號為本文作者所加):(1)二士化光(2)京東路青州鎮海軍,祖來雖有宮觀,未有(3)北極真武殿。因節度使張操出海青州,乃召內道職諭曰:(4)北極常注人間壽夭貧賤,(5)真武是北極神將,逐月下降,察人善惡,以定罪福。凡有祈求,無不倚賴,而民間不為(6)建殿何也。張操發心,自為勸緣,欲就天慶觀,建此二殿。首得其疏題注,捨錢五(7)百貫。次及官員士庶,樂然捨施。興工塑造,不日而成。奈青州為無 NFDF6 塑之人張(8)操一日焚香,對天禱祝,願得名手,圓備功德。不旬日間,有二人來,攬塑二殿(9)聖像,稱是吳人。月餘皆已具備,張操見眾官等,前來瞻仰。除(10)聖像部從,皆已圓備。祇有(11)真武,未開光明。匠者一人欲各開一目,分左右。方用筆填出睛瞳,祇見威容凜烈,喜(12)色異常。於兩目開迸出金光一道,二士遂於光中隨化光不見。以顯(13)真武垂慈,親降塵凡,圓備二張功德。張操率官屬士庶,就(14)北極真武二殿,建醮設齋,謝上真降臨之恩,從此香火興盛。後來青州遍行眼疾,張(15)操令道職湯鑒,先當殿咒水散施,洗滌俱瘥。張操備述保奏,蒙遣使降香建醮,(16)及賜嘉應殿為額,令立碑記。該文與《正統道藏》本相較,有多處差異。如:第四行“常注人間”,《道藏》本作“管注人間”,同行“貧賤”,《道藏》本作“富貴貧賤”;第十一行“匠者一人”,《道藏》本作“匠者二人”;第十二行“隨化光不見”,《道藏》本作“隨化不見”;第十三行“圓備二張”,《道藏》本作“圓備二殿”;第14行“建醮”,《道藏》本的“建”字殘失上半,據嘉德本可定其為“建”;同行“謝上真”,《道藏》本作“報謝上真”。(注14)  “折應計都”圖,此圖描寫的是真武帝委神人葛將軍,代報計都星出現原因和禳解辦法的傳說。畫面展現的是皇宮內廷景象,廳堂內寶座上端坐的是宋仁宗趙禎,其頭戴交腳 頭,雙手交攏於懷中,足下有腳榻。禎之左右,是兩個頭戴朝天 頭的侍者,雙手持長柄大羽扇。庭院中的直道上,站立一人,其頭戴展腳 頭,雙手捧一笏板,正在向空揖拜。空中有一團彩雲,雲頭立一著盔披甲的神人,應是受真武帝委託,代報計都事的葛將軍。(見圖十五)【圖十五 嘉德本彩繪“折應計都”圖】該圖的對題文字,對計都事件的原委作出詳細的說明,其共二十八行,行字長短不一,其文為(文內表示行數的數字及標點符號系本文作者所加):(1)折應計都(2)至和三年八月初一日夜,有黃氣出南方,三夜而沒。據司天台朝奉郎夏詢等(3)扎子,伏觀黃氣,現於正南,屬吳國分野。其氣一名天門黃道,二名土央,三名計(4)都,現於磨蠍宮。天門黃道,主次年國有內憂,應在陰宮一人,以上央為墳墓之(5)象。計都是九天禍宿,非時汎宮出現,主一方軍民至冬後疾患,人死四分。猶得(6)此星於磨蠍宮,躔犯亢宿,又是解災福德之曜。伏望朝廷早賜謙禳,時臣僚參(7)詳,事屬未來,合預防之。謹就玉津圓建內道場一月,應名山大川。並遣降(8)御香,投放龍簡,建道場法醮,各七晝夜。仍頒行德音,減除罪囚。又於大內熙聖殿,別(9)致黃籙道場,四十九晝夜。每日(10)聖駕躬幸,禱祝計都星君及東方亢宿,並家堂(11)真武,福神保來,休證道場。日限將畢,勿日正午時,驟起風陣,汎湧黃沙,籠罩目前。空(12)中一金甲神人,現於庭際,稱臣是監西天門葛將軍,與北方(13)真武,同管陽間,奏注善惡。近見南方天門黃道開現,乃是計都星君當遊九天,七百(14)二十年一大周宮,到比遇本運。為中方土央相衝,作黃氣三日,躔亢宿磨蠍方(15)退。主陽間內憂,從屬豬陰人,國長而起。不半年間,荊湖、江浙、福建、廣南、淮漢路,(16)人死四分,墳墓遍道,可應其氣。災雖未到,奈(17)帝德感驗,建醮投龍等事,猶未全禳。惟德音一行,減放囚獄。承此種種功勳,感動(18)諸天。蒙真武憑此朝奏北極,北極朝奏(19)玉皇。特蒙?命,天王親往校察計都星君,已為官家禳解。定下二十九歲命屬豬(20)陰人一名,新年正月初旬當死。宜往正南方二十七里外衝,黃道日立墳墓。當(21)為內憂,救南國諸州四分軍民死亡,為(22)陛下折應計都之限。至時切不得發哀,為此人命限已滿元注壽數。今受(23)真武囑咐,特來代報官家知悉,卻返天門。至次年正月初三日,貴妃張氏棄世。貴妃(24)年二十九歲,正月十九日亥時生,命宮屬豬。猴黃道利日,於正南二十七里立(25)墳墓,自後更無災憂。緣此應驗,並顆(26)真武降靈保助。下感其恩宥,及西天門葛將軍等神降報。宜付有司,賜在京諸宮(27)觀,各令建設羅天大醮三晝夜,報答(28)聖恩。該文與明正統《道藏》本相比較,有多處差異。如第三行的“扎子”,《道藏》本作“劄子”;第四行的“上央”,《道藏》本作“土央”;第八行的“板放龍簡”,《道藏》本作“投放龍簡”;第十一行“福神保來”,《道藏》本作“福神保求”;第十四行“到比”,《道藏》本作“到此”;第十九行“天王親往”,《道藏》本作“天皇親往”;第二十三行“劫返天門”,《道藏》本作“卻返天門”;第二十四行“猴黃道利日”,《道藏》本作“候黃道利日”;第二十五、二十六行“並顆真武”,《道藏》本作“並賴真武”;第二十六行“下感其恩宥”,《道藏》本作“天下感其恩宥”。(注15)  “鄭箭滅龜”圖,是描寫鄭圭射殺一衹黑殼大龜的故事。畫面上繪有一座大壩的壩牆,牆上站有幾個人:為平民裝束者抱拳作揖拜之狀;為僧人裝束者雙手合什;作官員狀者,頭戴展腳 頭,雙手捧一圭板揖拜;最後一人頭扎軟巾,身穿花衫,左手持一弓,右手為撒手狀,該人應即是射殺大龜鄭圭。壩牆的下面,畫一片波濤洶涌的洪水,水中有一大龜,龜頭長伸,張口吐光,一支利箭正在向它飛來。(見圖十六)【圖十六 嘉德本彩繪“鄭箭滅龜”圖局部】該圖的對題文字,是敘述鄭箭滅龜故事的始末,解釋出該事與真武帝的關係,全文共三十行,行字不等,其文為(文中表示行數的數字及標點符號系本文作者所加):(1)鄭箭滅龜(2)北京大名府。天聖二年八月十四日,黃河閲口,壩閠頓破,閲水打壞,軍民卒難(3)救閠。時提轄官通判華惇臣等,前去相驗閲壩。基址巌穴下,有一黑殼大龜,兩(4)目俱紅。若或浮起,其浪湍急,壩索衝斷,遂具申留守司。後因宰相衛公韓琦守(5)鎮北京,隨行有指使鄭圭巡轄。因到閲口,其龜復出為患。鄭圭住看,委是水怪,(6)情知容易除滅。圭備朝服弓箭,焚香禱告天曹,一箭果中。其龜仰落巌下,波浪(7)不起,兵夫修閠完備。至天聖三年正月三日,鄭圭風涎候起,卒死於廨宇。經兩(8)日還魂,往見留守衛公云:圭被鬼使二人前來云,閻羅王急喚,鄭圭不合射殺(9)黃河閲口五百年龜精。今負冤來訴,急要證對。及檢文籍,鄭圭壽祿未盡。又令(10)二鬼押去,過一山下,見立一皂旗,隊仗紛紛。圭問此是何處?鬼卒曰是下界風(11)呸囉山常有天真,到此校量三界事務。圭遙望隊仗間,見石上坐者,乃是陽間(12)供養(13)真武。圭趍進唱喏,真武降言:汝陽間人,安得到此?鬼使具述事因。(14)真武云:韋閻羅行事躁急,不詳真偽,其龜是西番夢雲城苑州土地。昔被先朝師父(15)陳忠元破苑州,城隍驅牒。其神蒙天符,遣往酆都為黃河第四閲砂水土地,屬(16)此蕃卓。州因在彼,別別無供賽,遂化為妖龜,隨水而上。至(17)大宋界北京黃河第七閲,翻打埧閠,損壞軍民計一萬來口。天道不容,合為鄭圭一(18)箭射死,況地府未憑天文制?施行。令符吏懷吾足前小龜,同鄭圭及二鬼卒(19)返見韋閻羅。若鬼妖亂有抵對,即令符吏放出小龜。仍告於地府,其鄭圭壽祿(20)未終。兼圭主人宰相衛公韓琦,乃是紫府真人,見判北京,他日寶登,慮為不便。(21)言訖,圭拜辭,即隨符吏鬼使至陰府。果見鐵籠罩其大龜,左肋帶一箭,呻呤銜(22)冤,二鬼使具言(23)真武教旨。是時,閻王既聞,即下殿仰空頂戴,遂急令撿到制?。指實虛,牽情罪,合加(24)所犯,墮於江海,為推潮運砂四足無名水獸、無形餓鬼。其妖龜猶作人言,要與(25)鄭圭執對。符吏於懷中取出小龜,放金色光一道,買於妖龜之前。妖龜被光芒(26)爍射為一塊,更不轉動。被聖龜挾散於虛空中,化為微塵,鄭圭因此還魂。韓衛(27)公為避紫府真人之號,以致兵馬鈴轄王琮、通判華惇等,同狀保奏。續降(28)朝旨,下北京於黃河閲口,置立護國(29)真武殿,建醮立碑。仍與鄭圭昇轉一資,及賜衛公韓琦寶登堂額。仍許隨行,所致名(30)館。該文與明正統《道藏》本相較,間有異文。如:第四行“具申留守司”,《道藏》本作“具中留守司”;第十五、十六行“屬此蕃卓”,《道藏》本作“屬北蕃卓”;第十六行“別別無供賽”,《道藏》本作“別別無供賽”;第十七行“翻打埧(壩)閠”,《道藏》本作“翻壩閠”;第二十五行“買於妖龜之前”,《道藏》本作“置於妖龜之前”。(注16)&&七  以上四部分內容,應屬《玄天上帝啟聖錄》。第五部分則見於《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之內,除前邊已談的“黃榜榮輝”圖外,這裡僅對“神留巨木”、“永樂十一年五月二十有六日大頂天柱峰圓光中聖像”二圖及對題文字再作介紹。“神留巨木”圖,是描繪永樂年間修建武當宮觀過程中,在武昌江水中發現堪為棟梁的巨木,被認為是神留之材。該圖的對題文字詳細記述此事,其文云:  國朝?命隆平侯張信、附馬都尉沐昕,?建武當宮觀。材木採買十萬有奇,悉自漢口江岸直抵均陽置堡協運。【圖十七 嘉德本“神留巨木”對題文字】永樂十年十一月初十日,工部侍郎郭進同吏部郎中諸葛平等,督運木植。經過武昌,見有大木一根,立於黃鶴樓前江水中,上露尺許若石柱焉。奔流巨浪,晝夜衝激,不假人為而屹然不動。隨後探視,水深五丈五尺,而木止長四丈,下又虛懸,眾皆奇異。纜繫於船,亦不勞力,而隨至岸下。豈非神留,以需大用,遂令護運至山。沿江軍民見者,莫不咨嗟起敬,以為靈異。侯與附馬於是具鼓吹,迎送玄天玉虛宮。復上聞於朝,以為正殿之梁,使萬代有所瞻仰。仍圖其事,附著於《啟聖錄》云。正統《道藏》本的《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也載有同一事的刻圖與錄文,亦稱“神留巨木”,而且圖、文相配得當。如錄文稱:“經過武昌,見有大木一根,立於黃鶴樓前江水中,上露尺許若石柱焉。”(注17)同書的刻圖上,正是在江水中刻出一段木柱露出水中之形,即所謂“上露尺許若石柱焉。”(見圖十八)【圖十八《道藏》本“神留巨木”刻圖】原初我以為嘉德本的彩繪圖也是如此,但經仔細對比二圖,發現兩者在題目上相同,可在局部具體構圖上,卻差別很大。如前言“大木一根”“上露尺許若石柱”等,於嘉德本彩繪圖裡就不是這個樣子。不同至少有二:第一,《道藏》本刻圖作“大木一根”,在嘉德本彩圖中卻是兩根大木;第二,《道藏》本刻圖的大木是“立於黃鶴樓前江水中”、“上露尺許”,嘉德本彩繪圖卻是兩根巨木橫浮於江水之中。不僅如此,在運木情景的描寫上,嘉德本與對題文字與《道藏》本錄文的記載也相異。如:對題文字為突出神留巨木的天意思想,有意將該巨木上岸的勞作形容的十分輕鬆,“纜繫於船,亦不勞力,而隨至岸下”。嘉德本彩繪圖卻把這個場面描寫的十分緊張、頗費勞力:人們將兩根巨木的頭尾,皆用繩索綁牢,水中小船上有壯士拉著木尾部的長繩,岸上則有許多壯漢牽拉木首部縛繫的繩索,有如纖夫在拉逆水之船。(見圖十九)【圖十九 嘉德本彩繪“神留巨木”圖局部】  雖然這種差異的個中因由,我們已經很難知曉,但由此卻可以肯定,嘉德本彩繪圖的作者,除首創《玄天上帝啟聖錄》的配圖外,亦製作出一套與《道藏》本《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的刻圖不盡相同的圖畫。這些圖與前舉彩繪“黃榜榮輝”圖相似,並不是完全的簡單的對對題文字或錄文的某一場面的再現,也不是仿自《道藏》本刻圖,而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著眼點和創作依據的道教繪畫作品。  “永樂十一年五月二十有六日大頂天柱峰圓光中聖像”圖,是描寫修建武當宮觀時天空圓光中顯現真武帝即玄天大帝聖像的景觀。據《道藏》本《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的刻圖和相關文字記載,在永樂十一年(公元一四一三年)共出現十一次圓光聖像圖:(1)五月二十五日真武帝身衣皂袍現於圓光中;(2)同日復現於大頂前,二天神侍左右,二天神立於帝前;(3)三十六日真武帝在大頂天柱峰圓光中出現,二天神侍立於帝身之後;(4)六月二十一日,真武帝在紫霄宮前圓光中現身,左右各有一神,左者擎持皂旗,右者捧劍;(5)八月十七日真武現身大頂殿黑雲上的圓光中,左右各有一天神侍立;(6)同日圓光中復現真武帝,前有一神捧劍引導,後有一神侍從;(7)同日圓光中三現神武聖像,前有一神引導,後有一神捧印侍從;(8)同日光中四現神武像,前有一神捧劍導引,後一神執皂旗侍從;(9)同日圓光中五現神武像,坐於黑雲之上,左右有二天神侍立;(10)八月十九日大頂殿完成,真武現於五色圓光之中;(11)同日圓光中復現真武像,後有一神侍從。(注18)  嘉德本彩繪圖的對題文字為:“永樂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大頂天柱峰圓光中,復有聖像,二天神隨立於後,下有白雲擁護。”與《道藏》本五月二十六日圓光圖的錄文相較,“圓光中”三字作“圓光再現光中”,其它全同,是證此圖即當上列《道藏》本第(3)圖(見圖二十)。【圖二十 嘉德本彩繪“二十六日”圓光圖局部】  雖然兩圖間也有細部上的差異,限於篇幅,這裡不再多說。&&八  除以上數節所述情況外,嘉德本彩繪永樂真武圖還載有多方面的學術信息,對研究道教歷史以及服飾、建築等等,亦有一定參考價值。如,眾所週知道教有齋醮儀式——即常言道場,但古時道場的情狀如何,現代人已難以窺見,一般古代傳世書畫極少描繪這方面的情況,特別是明代中期以前的道場圖面,至今在公開發表的材料中還沒有見到。而嘉德本彩繪圖中竟然存有二幅關於道場的畫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方面的缺憾。第一幅見於“附語祈晴”圖,該圖對題文字云:  果州有失目人陳希,於少廣山夜遇一真武傳訣,逐日專奉。後覺出言如附神語。為人求保,事敘皆合來意,四遠響馳。人所施惠,多不戀己,用為功果。咸平年中,夏接秋序,久雨傷禾。州縣祈禳,皆無感應。眾狀舉陳希供養真武,祈求有靈。知郡黃扆,遂令陳希赴廳。陳希卻告黃扆,須得親制祝辭,迎請陳希家真武。寶座至州衙,選道士七人,啟立清淨道場,禁屠宰減刑。逐日放士庶燒香,瞻禱祈晴道場。已對三日,陳希對知通官眾,附傳聖語,蒙真武降言。果州為天曹注定六十日雨,減除禾顆,十分不收。今更有二十餘日,連雨未息。今既要求晴,奉天皇?旨,消減元注日分。至明日巳時,雨腳漸從正北而收。午時天色晴明,禾株茂盛,必獲成熟。其陳希精神復回,適來降靈所說之事,皆不知之。明早大雨如傾,巳時便晴於正北方,雲靄頓收。本州復留真武,展三日道場,備香花道具,迎送真武歸陳希家。又於本堂啟建道場,答謝至冬間。果州五縣,並無檢放苗數。後轉運司體問,因依奏聞朝廷。續降回命下果州,宜令置立照,依應記錄於州衙大廳,永遠為驗。陳希除本州支與酒面綵帛處,特賜靜應居士為號。  這是一個向真武祈晴的故事,文中三次說及道場。第一次是迎接真武寶座到州衙時,“選道士七人啟立清淨道場”;第二次是祈晴目的實現時,“復留真武,展三日道場”;第三次是迎送真武歸陳希家後,“又於本堂啟建道場,”答謝真武。由此可以斷定,嘉德本彩繪圖中道士、官員跪拜禱祭的場景,無疑是一幅道場圖。(見圖二十一)【圖二十一 嘉德本彩繪“附語祈晴”圖局部】  該道場的中心是一張比較講究的祭祀几案,案邊有彩色帷幕。案上擺放多種祭品或道具,最前是壘得高高的三大盤食品,食品兩側各置一小口長頸的磁玉壺春瓶,口內各存幾支雲朵狀的花插,我頗疑其為靈芝。緊挨磁瓶的是兩件高台蠟燭,一左一右放置,燭火已經點燃。案中部位置,是件三足的圓鼎形香爐,下有底座,爐側有一件東西,弄不清其為何物。几案兩邊各侍兩名道士。五位道士皆頭戴蓮花冠,身披或雲紋或水紋或團花的大氅,雙手捧一笏板。高功道士身後,是揖拜的官員模樣的人,從其頭戴展腳 頭、身著寬袍的情況看。畫面上部的團雲中,有披髮赤足、手持寶劍的真武神像和諸隨從,也即此道場禱祈的主神。整個畫面雖然比較簡單,規模不甚宏大,但莊重、肅穆之情盡已表出。第二幅見於“消禳火德”圖,該圖對題文字就此事原委做出敘述,其稱:  咸平二年司天台奏,定九月初三日,火星合躔婁宿,正照齊國鄆州分野,大生火災。行下本州,預宜禳謝。緣鄆州係京東西路屯兵津要,從四月間告示宮觀禳火道場,設醮祈禱。時市南李惟信,充斗子牙人,每夜三更潛於橋道要會之處,燒香設拜。一夜偶值都監任從遠出巡,作犯夜收解鄆州。據稱在外為不肖犯夜,自正月初七日夜,因知一事,遂燒夜香。乃問何事?惟信曰:昨發心將一年解得牙錢,醮獻天曹,答謝衣食來處,作散席齋會。忽有雲遊道士,衣冠不整,風韻飄逸,手挈圖畫一軸,入來求齋。是絹畫真武像,惟信欲求供養。其道士便允,祇取價錢兩貫,乃就齋食。至中半,忽一聲風鳴,不見其人。但於坐卓上,收得活龜一枚,如桃核大。惟信明知遭遇聖真顯化,降授香火,兼得小龜靈吳,因寶惜供養。今年正月初七夜,方備下降紙禮,燒獻真武。又見數年前賣畫軸遺下小龜道士入門,惟信便拜,欲問姓氏不說。祇稱貧道能攻歷數筭,得上界火星至九月初三日,正照齊地鄆州,主火災燒至萬家。如得一家姓萬,不拘屋宇大小,全門什物財寶不得移動分文,先與抄錄見數。至九月初三日天明,用一火命男子,頭分髽髻,身著緋衫,手攜火把,從正南方繞其屋三匝,以火燒之,至後更無火災。候畢,即眾備上件屋宇種種等物,酬還姓萬之人,方可消禳。貧道出門,化白光不見。惟信雖得聖降報說,不敢申訴。惟夜後從市中要處禮祝火星,願免其災,今有隨身香火爐照證。州府據牙人供狀看詳,與近降朝旨一同。遂差公吏,緝問姓萬人家,將家產什物抄扎見數,責下眾戶,候火過填備。文狀在案,放李惟信歸家,焚香保護。既時日至,裝一著緋衣童子,將市西府橋萬明一家焚燒。被南風吹,駕焰起勢,猛火分二,邊人心驚。不覺青天驟雨一陣,火勢因息。不經一時,燒過萬家。李惟信家真武座下,不見小龜,是時趁風雨化去。鄆州承此靈驗,已行遣次。又準中書劄子,為司天台照見,九月初三日火德已臨鄆州,主於寅時燒除萬家。取問,曾不侵動官物庫仗等。時兵部侍郎參知政事吳敏古判鄆州,開拆保奏,續降指揮看詳。李惟信過,真武救災以顯宿德。宜賜法酒百瓶,絹百匹,米十石,麵十石,錢百貫,仰於本州公使庫支請。並有萬明,先肯全家伐燒, NFDE8 時消禳,亦給酒米例物。急令填造屋宇,財物隨還,不得遲滯,其有國家州郡承此。真武及南方火德尊星,慈悲顯濟。謹就在京玉津園,建道場七晝夜,設醮一千二百分位答謝。  這是一個消禳火災的道教故事,真武帝又是成就此事的引路人,文中兩次說及道場:一是文首部分,政府有關部門“告示宮觀禳火道場,設醮祈禱”;二是文尾部分,於火災消解後,“在京玉津園建道場七晝夜,設醮一千二百分位答謝。”如將這篇文字與彩繪“消禳火德”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該圖包括兩個故事。上部是斗子牙人李惟信接待遊方道士齋食的情景,內中的遊方道士繪成年輕時的真武的樣子,以示其為真武帝降下人間的化身,下部即是描述道士作道場的畫面。(見圖二十二)【圖二十二 嘉德本彩繪“消禳火德”圖局部】  這個道場畫面最突出的物形,是用作祭台的几案。與前幅道場几案一樣,該案案體用彩絹包遮起來,案面旋轉著很多祭品和道具,但更為豐富。第一排是五個大果盤,盤中堆滿果實,呈寶塔狀,其中第一、三、五的果實很象是桃子。很有意思的是,在五個果堆的頂部皆插著一枝盛開的鮮花,道書講到齋醮祭時,常常“花果”合稱,意為鮮花時果,可能即是這種祭品或放置形式。第二排是五個小碗,有可能為茶具,以供祭享。第三排有燭台,放置白茅的酒碗,燃香的香爐,以及幾件不知名的物品。案右側站一道童,其一手執支板,另一手拿一粗圓的棒狀體,案右角邊有底座的罐形物正在其棒下,可能這是一件與棒相配的道樂打擊物件,係作道場時用來伴奏的樂器。祭案前佇立一位身披雲紋大氅的高功道士,雙手捧一笏板,似是在詠唱祝辭,身後有四位官員正在揖拜。全圖應是一次道場法事的縮影。  嘉德本彩繪工筆圖雖是一組道教書畫作品,但其畢竟是那個時代的社會產物,因此畫面上的許多內容都是當時社會實況的轉錄。如:其八十餘幅畫面描繪的人物形像多達數百人,有婦女、兒童、男子、役夫、軍士、將軍、官員、侍者、和尚、道士等等各色人形,其服裝、髮式、裝飾、冠帽等等都各具特點,無疑是研究明代服飾的重要形像資料。再如:畫面繪出許多建築的造形,有宮廷內院,有官府衙門,有民居私宅,亦有道教宮觀等等,對人們瞭解研究明代的建築狀況亦有一定材料作用。我相信此圖文如能全部公開發表,許多學科的研究者都會從中發現一些有價值的東西。綜上所述,筆者的基本意見為:北京嘉德公司拍賣的這組書畫作品,是一份十分罕見的道教文物,大約繪製於明代永樂帝晚期,與明初武當山道教宮觀的大規模修建有密切關係,繪圖技巧與文字書法皆屬上乘,並可與明正統《道藏》本的相關圖文資料進行對比研究,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亦是研究道教歷史和真武信仰的珍貴學術資料,對其他學科的探討也有一定參考價值。這些看法僅是拋磚引玉,不一定正確,請各位方家學者和收藏人不吝賜教。更多商品累積人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壁咚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