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国学讲座的收获了李月娟本次讲座 您有什么收获

文&&章:272篇
评&&论:20条
访问量:56424
找博主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
&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听陈锁明教授讲座的收获尊敬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和你,心连心,共有一个梦,为孩子,为教育,相聚在北京。北京之行,我有幸聆听了陈锁明院长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3个多小时的报告陈教授居然一直是站着的,并且一口水没有喝。实在令人敬佩,我是完全沉浸在教授的举手投足中。听着陈锁明教授的讲座,一个词跃入脑海——口若悬河。这就是陈教授讲座给我的第一感觉。听陈教授的讲座畅快淋漓,如沐甘霖。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一句句经典的话语让我陶醉其中,在感悟教育真谛的氛围中流连忘返。陈教授的讲座分为几个部分——先是破冰体验,融入团队。接下来对教育面临的形势、教育怎么做来进行讲解分析。教授的讲座虽然气氛轻松愉悦,但我的内心还是沉甸甸的。特别是在聆听学校面临的形势时更是如此。“留守”儿童集体自杀事件;学生集体暴动撕书现象。近视、身体虚弱、心理畸形;中国孩子的幸福指数世界最低......。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问题责任在谁?我没有权利指责谁,也没有指责谁的意思。教育兴衰,人人有责。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努力去改变。我们是教育工作者,一个教育人在他的天地里应该有所作为——为了孩子,为了爱与责任。是啊,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学校面临的问题很多,我们面临的现实困难也很多,但这绝不是我们不作为,不努力,不发展的借口和理由。正如陈教授在讲座中说道 “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怎样去做陈教授给大家提供了思路——一、破冰体验,融入团队简单的开幕式过后,我们全体学员就参与到了破冰活动之中,可以说,通过这次破冰活动使大家由陌生到熟悉,从分散的自我到新团队的组建,使大家消除“冰”的状态,使每个人都融入团队。“破冰”活动使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单位的我们迅速熟识起来,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自己的职务, “破冰”活动让我们体验到融入团队的快乐,也为我们此次培训的顺利开展拉开了序幕。二、教育的现状与困惑陈教授展示了一组组课堂内外的照片及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教育是做人的事业,教育只有对准人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老师;教育不能完全屈从于现实,而是想办法改变现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因此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做起迫在眉睫。1.作为教育者首先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从这里我们寻找到了教育的归宿和原点——育人为本!正如陈教授所讲“教育不仅要做锦上添花的事,更要做雪中送炭的事。”要把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作为教育的目标。陈教授说:“教育需要回归本真,教育需要回归科学,教育需要回归“教育”,教育需要回归到基础”。这是实实在在的育人之道,这是回归教育原点的重要渠道。分数固然重要,但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至今我们还没有完全重新捡拾起来!2.其次作为教育者要怀有大爱之心“无爱不成教育”这句话我们常讲。但是什么是爱什么是真爱有时恐怕很多人搞不清楚。陈教授告诉我们——第一、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陶行知老先生“三块糖”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教育犯错的学生时,陶先生不是严厉的批评,更不是罚站写检查之类的办法,而是善于发现孩子内心淳朴善良的一面加以肯定和鼓励,从而达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发自内心的真爱!第二、爱学生要懂得宽容。魏书生老师教53个调皮男生班级学作文时,是这样说的:“不会写我把我写的文章慢慢读给大家爱听。”“哪个字不会写用汉语拼音代替,还不行吗?”“哪个字不会写就画个圈。”再调皮的学生也不好意思拒绝学了。这就是魏书生老师的教学艺术,艺术的根源还是爱!第三爱学生要学会理解。某老师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喜欢用网络语言,让老师感到莫名其妙。此老师知道学生是受网络影响较深,但是老师没有去批评学生,而是因势利导,给孩子提出能不能在网络语言后面加个注释,学生欣然接受。临近高考(中考?)老师讲评卷不再是自己,人家评卷老师看不懂注释还是用一般生活语言吧,学生又是欣然接受。这样一件看似难办的事就这样巧妙的化解了。这是理解的力量,这是爱的力量。爱学生......所以当一个教育者能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用爱的信念去做,必定能取得学生真正意义的发展。只要我们能以爱为源,必定会使孩子的生命因你而更精彩!三、教育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听陈院长讲座的过程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讲教育,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陈院长向我们陈述了现代学生素质发展的十商维度:德商、志商、情商、胆商、健商、心商、逆商、智商、财商、灵商。从十个方面阐述了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不仅仅是智商!结合陈院长的讲座,我觉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的一些教学观念应该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加班加点应转变为求高效、巧点拨。原因如下:一是靠拖长时间给学生补课,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说百害而无一益;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的低效率。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教师硬把学生留下,打疲劳战,又会有什么高效率呢?只能造成学生厌学,到头来师生都疲惫而无所得。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对学困生放任不管了,而是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根据“心理优势”的理论,我总结出:学习兴趣=不断增强的自信心=良好的心理优势+成功体验。把他们以前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在此基础上,我会逐步的、有计划地教他们学会听课,学会阅读,学会记笔记,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复习等等一系列的方法。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金钥匙”, 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学生们都很喜欢学习英语,并不是我在课上搞了多少游戏。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是通过涓涓细流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让他们在不断感受成功的过程中,体会到英语的魅力。他们对英语学习有兴趣,愿意学,就肯定能学好。教学是一项爱心与智慧的工作。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需要靠智慧来解决,智慧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勤奋地读书工作、来自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结合陈院长的讲座,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注重孩子十商维度的发展,二不是仅仅看重孩子的智商。报告散发出智慧,带给我们思考,感觉如沐浴春风而豁然开朗,陈教授的教育理念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播,将会激起层层涟漪。听了这样的一堂课,让我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同时也感觉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重大,到底让我们的孩子受到怎样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能适合孩子的发展?我想:敢于打破常规,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找准学校发展的目标,不唯分数、不唯智商,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办学特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宽松、和谐、幸福的乐园,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生得到发展才是目前我们老师应该正视和面对的问题,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最后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谢谢大家!
&&相关博文正在加载中
最近推荐的博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聆听了本次讲座的收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