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专业工程大学马伟明是专业几级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团队科研创新纪实 - 中国军网-军报记者
资讯 / 正文
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团队科研创新纪实
着眼部队急需,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贡献率
走进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一楼,仿佛进入了舰艇电机的展览大厅。近千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密布着十二相整流发电机系统、交直流集成式双绕组发电机系统、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
它们中的任何一台,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放眼万里海疆,海军主战舰艇的发供电系统,基本上由这个团队研制!
“固有振荡”是电力系统的杀手,振荡指标超过临界点,会造成整个动力系统的瘫痪。对于舰船尤其是潜艇来说,动力系统一旦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一个困扰世界舰艇动力发展的“心脏病”问题,更是一个制约中国舰艇制造的难题。壮志在胸的马伟明带领着一个仅有5人的研究小组踏上了攻关征途。
测量,记录,分析,几十万组的数据,难以计数的示波器图形,试验记录和报告堆满了一间由洗脸间改造的简陋实验室。他们综合运用电机、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建立起十二相发电机及其整流系统的稳定判据,最终找到有效消除这种振荡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这个世界性难题。
马伟明经常告诫团队成员,只要是部队急需的项目,再大的风险也要去闯,再硬的骨头也要去啃,再重的担子也要去挑!
那年,一艘刚服役不久的某型潜艇动力系统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正常训练。设计方进行调查后,断定是制造方的工艺问题,而制造方则认为根子出在设计本身。
此时,正是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关键时期,部队官兵心急如焚。
正在做学术访问的马伟明闻讯后连夜飞到北京,径直找到海军首长说:“请首长把任务交给我!”
有人说,马伟明就是一个傻子,抢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可是马伟明的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他明白:军人不能心里只想着利益,想着逃避责任,而忘了打赢!
调查,研究,试验。经过上百次的模拟海上试验后,最关键的故障再现试验开始了。“嘭”的一声爆炸,试验结果完全符合分析,故障机理终于查清楚了。很快,一套详细的修复方案以及事故分析报告,火速呈现在海军首长面前。
时隔不久,已经趴窝3个多月的潜艇终于重新起航。对此,马伟明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是军队的科研机构,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围绕部队急需搞科研,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贡献率。”
聚力强军事业,吸引一流创新人才
马伟明院士常说:年轻人脱颖而出,是团队最大的成就!
团队成员有多年轻?
2002年,团队承担新型高速异步电机研制任务,只有24岁的研究生王东被委以重任,执掌主设计师一职。那天,军内外100多位一流专家汇聚一堂,进行可行性论证。专家们误认为报告台上的王东只是一名普通的操作员。
经过10年奋斗,这项重大研究取得圆满成功。如今,王东已成为研究所集成化发电方向的首席专家,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本人还被遴选为全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对象。
王东的故事并非个别。28岁的某储能装备课题负责人欧阳斌博士、37岁的电力电子方向首席教授肖飞……在马伟明创新团队,这样的名单可以列出长长一串。
他们的成长经历,折射着这个团队的生机勃勃——现有在职干部过半拥有高级技术职称,近90%干部拥有博士学位,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仅35岁,形成梯次配备、接力创新的人才方阵。
让人们惊奇的是,这个团队不少骨干都是慕名而来。
“85后”博士程思为在国外有着高薪工作,但他最终决定加入这个团队。与他相似,“海归”精英罗毅飞、沈洋相继投奔而来。目前,团队骨干研究人员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员毕业于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专业结构涵盖10多个一级学科。
是什么吸引着国内外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源源不断地加入进来?
这里有让年轻人快速成长的舞台。年轻人来了,马伟明院士让他们在重大课题攻关中施展才华。近10年来,该团队先后培养了7名博士后、70名博士和116名硕士,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这里有公开公正公平的激励机制。该团队用系统规范的制度机制盘活不同风格和不同学科的人才,每个人的岗位职责明明白白,有为就有位,能唱就有台。上至院士、首席专家,下至刚加入的博士、硕士,没有亲疏之分,没有新老之别,干得好得到重用,干不好必遭淘汰。马伟明的一个学生,基础很好就是不安心,难以适应紧张快速的工作节奏。马伟明忍痛拍板予以淘汰:“任何人都不享受保护,我的学生也不例外。”
这里有强国强军的大事业大梦想。电力系统方向学术带头人付立军,加入团队之前已经是武汉大学副教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他感到在这里能为国防贡献一份力量,毅然携笔从戎。“如果说这个团队有磁场的话,强军事业就是吸引我们的最大磁场。”付立军说。
轻触,加载更多新闻图片下载专题
现在位于: &
15:47:09&&&来源:&&& &&& 点击()
核心提要:马伟明,1960年4月生,江苏扬中人,海军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六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
马伟明,1960年4月生,江苏扬中人,海军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六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致力于独立系统集成化发电、独立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一等功荣立者。
马伟明,海军工程大学科研部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作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学科的带头人,他长期致力于独立系统集成化发电、独立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了近20项国家和军队高新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其研制的产品已装备于我国现役和在造主战舰船,多次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10篇。1996年入选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获&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和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9年获第二届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2年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责任编辑:杜树凯
看完这篇新闻,你的感受如何?
聚焦海工大
24小时排行榜
海军工程大学政治部 版权所有& 2013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注意,马伟明是第二次荣获该奖了。真是太厉害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这回好了,电磁弹、电磁炮都搞定了!
国妈这下子可是刚刚的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SOS发表于半小时前这回好了,电磁弹、电磁炮都搞定了!
国妈这下子可是刚刚的了!好吊的样子~~期待来年可以炮轰太平洋彼岸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超大游击队员
面对何梁何利, 赚钱就跑路的李超人该羞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科学家和商人,区别还是很大的吧,放在一起,有点黑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超大游击队员
deepsea2015 发表于
科学家和商人,区别还是很大的吧,放在一起,有点黑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基于崇尚科学、振兴中华的热忱,各捐资1亿港元于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真实飞行活动 /1
【时间】日至30日
【地点】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
【机型】山河阿若拉SA60L轻型运动飞机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海军工程大学首颁盖凡奖学金 马伟明贡献大
  本报讯 王文艳、特约记者熊峰报道:前几天,在海军工程大学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该校领导宣读学年&盖凡奖学金&获奖通报,17名学员成为首批&盖凡奖学金&获得者。
  &盖凡奖学金&是以马伟明院士获得的2015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100万元港币、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科研发展基金19万元和马伟明院士创新基金13万元为基础,以马伟明院士的老师张盖凡教授命名的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员,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进取。
  该校领导号召全校官兵向获奖学员学习,刻苦钻研、敢于拼搏、勇于创新,成为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
您看完这条新闻的表情是?
责编:周扬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专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