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限速器价格口限速220 这是什么创意

电&梯&限&速&器&保&养&调&试&/校&正&/修&理&/检&测&全
限 速 器 的 现
场 检 测 辅 助 工 作
限速器的现场检测为维保单位及电梯用户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但是,在对限速器的测试前的辅助工作却为不少检测人员和维保人员感到麻烦,其中最麻烦的就是在切断主电源后如何既快又安全地将限速器的钢丝绳与槽轮脱开,这是检测工作前的一道重要的准备工序。现在将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给大家,并进行优劣比较总结,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首先,我要强调的所有的程式的常规即为:将电梯停在次顶层后,切断曳引机的主电源,清除限速器的槽轮及钢丝绳上的油污,并根据楼层次的高低、限速器钢丝绳的粗细,再调整、分配辅助配合的人员。
其次,要准备合适的辅助工具。其中需:要大力钳两把、10寸的一字螺丝刀一把、粗毛巾一到两条、钢丝绳箍匝头1-2只、4
-6MM x1000MM粗的钢丝绳(或尼龙绳)1-2根、及对讲机若干只。
最后,做好人员与设备的安全保护和防范的工作,进入工作场地进行操作特别是进入电梯井道底坑底的人员,只有在确定电梯的主电源被切断后,在打开厅门进入坑底(轿顶)前,佩戴好安全帽和防护手套,防止进入轿顶的人员的工具及物件高空坠落伤人。同时,应按下急停开关后再进入轿顶(底坑);在使用限速器检测仪检测操作前,井道及坑底辅助人员必须退出井道或坑底回到安全地方,并选用以下所列的方式进行操作。
人员分配、工作程序及操作要领
第一式:(适用于各类限速器)
第一拨人进入坑底,使用千斤顶或杠杆将张紧轮托起20公分
左右,用杌子放稳(注意:不要将断绳电器安全装置压坏);第二拨人由顶层层门进入轿顶用钢丝绳箍匝(即马蹄夹子)夹紧在上行的钢丝绳由护栏向下20公分
处,再用细钢丝绳或尼龙绳(粗细以既可以打结又可以承载重量为准)扣在钢丝绳箍匝的下方,再向上拉起后缠绕在护栏的横杆上即可;第三拨人员,在机房用螺丝刀将限速器的钢丝绳从槽轮中挑起,用两根细尼龙绳再上下行两个方向拉起后将钢丝绳与槽轮脱离开来。
这种方法安全系数高,同时参与的辅助人员也比较多。该方法多用于高速大型的限速器的检测如:OTIS的E-CAR、A-CAR,以及三菱的DG619检测的辅助工作。如平时的工作量不大,或者对检测的辅助工作的方法比较生疏,采取这种方法那肯定是既稳妥又安全。至于每一拨人员需要多少人,我想一人以上都不为多。
第一拨人员进入坑底,将张紧轮用杌子托起20公分
左右放稳(注意:不要将断绳电器安全保护装置压坏),第二拨的第一人在机房内用螺丝刀将钢丝绳从轮槽中挑出来,抓住螺丝刀的两头向上拉起,第二人用大力钳平在上行口处夹起的钢丝绳,同时也调整好另外的一把大力钳,同样,平在下行口处,将钢丝绳夹紧即可。
这种方式适宜任何层次任何速度的中、小型的限速器校验辅助方法,特别适宜DG-XXX、PBXX、DTJ、XS-X、XSQ-XXX-XX、TS1等系列字母开头的限速器。这种方法的操作较第一式简单,只是在用螺丝刀从槽轮中挑出钢丝绳后向上拉起时相对要费一些力气。
第一拨人员进入坑底,将张紧轮用杌子托起20公分
左右放稳(注意:不要将断绳电器安全保护装置压坏);第二拨人员在机房用粗毛巾或尼龙绳(任选一样)将钢丝绳从槽轮中拉出来平铺在地上,并用脚踩住。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OTIS的K01、T15、TAA、TAB、TBA系列限速器检测的辅助工作方法。注意:如果既没有尼龙绳,也没有粗毛巾的情况下请勿用电线代替,也可以使用OTIS的专用松闸扳手的短头进行钩取,这也是比较保险的一种方式。
快速方法之一:只需要一位维保工人进行配合检测人员做辅助工作。即:直接用手拉起上行口处的钢丝绳(注意:拉限速器绳时不要向上,而是平行向后拉出10公分
左右)用大力钳平上行洞口处将钢丝绳夹牢,然后用脚踩住大力钳,在下行口处把钢丝绳轻轻提起,使钢丝绳脱出轮槽,使限速器轮自由的正常运转,再用另一只大力钳平下行口将钢丝绳夹住即可
这种方法适合于限速器的型号有PB56、XS2、GBP、GBF、XS1、XSQ115-06(02)、D-WS3、DS-8WS、GD 2A
2、OL35、LK250、LK300、GB32/2等钢丝绳裸露在上下行口的限速器。另外,电梯层站不得超过九层,如果是高层,请参照第二式人员分配的方法进行操作,否则,不但吃力,而且又危险。
快速方法之二;用两只大力钳与一只螺丝刀的相互配合。即:首先,将一只大力钳的前平口处在限速器的上行口处把钢丝绳夹紧;然后,向后平拉大力钳,使大力钳的内弧靠在限速器的立板缘口上,并以缘口作为支点,向前推动大力钳的手柄,使钢丝绳拉起一段,再用另外一只大力钳平在上行沿口处,夹紧钢丝绳后再把第一把大力钳松开备用;最后,用螺丝刀将钢丝绳从槽轮中挑起后,用备用的大力钳在下行口夹紧钢丝绳即可。试着用手转动一下槽轮,如果不灵活有可能是因为钢丝绳的凸起在压绳块处使槽轮受到了阻碍,可以将压绳块拆去(检测完毕将压绳块照原样恢复)。
这种方法技巧性强,只适宜三菱或仿三菱的限速器,楼层倒不限制,手掌要有力气将钢丝绳夹紧,否则会滑脱。另外,就是如果操作不当会对钢丝绳有一定的伤害。
快速方法之三:先使用大力钳平在下行口处把钢丝绳夹住然后再用另外一把大力钳在上行口处向斜下3公分
左右夹住钢丝绳依托上行口边沿作为大力钳(杠杆)的支点,用脚轻轻踩下大力钳的把柄(同时也踩住另外一把大力钳的把柄)即可将钢丝绳从槽轮第留下足以使槽轮自由转动的间隙(注:此时的钢丝绳只是在槽轮内腾空而并不离开槽口)检测完毕后只要把脚松开后取下大力钳即可。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楼层在十层以下,安装时上下行口制作的太大而不规范,特别是XS2、GBP、K01、T15、PB56等型号限速器的检测辅助工作。使用这种方法所用的人员少,有相对比较安全,即使钢丝绳从大力钳口滑脱仍然掉在槽内,但所针对限速器型号的局限性大。
第五式:(无机房)
(通力)第一拨人员乘电梯到顶层,再将电梯降至次顶层,打开顶层层门,让电梯进入检修状态,打开井道和轿顶灯,进入轿顶,关门后以检修的状态上行,直至轿顶的护栏扶手与限速器的底板平行,按下急停按钮,将护罩拆下,挂在轿顶的护栏上,以备放置霍尔探头的底座;第二拨在底层站的人打开底层层门进入电梯井道的坑底,将限速器的张紧轮托起后再由轿顶的辅助人员把钢丝绳从槽轮中取出,挂在限速器的底护板的缺口上即可。但是,在检测完毕将钢丝绳恢复进到槽轮后,一定要注意两件事:1)借助井道的灯光仔细地观察检查钢丝绳是否被异物挂住或是从张紧轮内脱出;2)仔细检查张紧轮的断绳电器安全装置开关是否恢复到原位。否则将会引起电梯异动或不动。
(OTIS892-897)前面的如同通力,只是在限速器的钢丝绳从槽轮中取出后直接挂在限速器下的平层磁钢带的固定头上,要尽量减少钢丝绳的抖动。因为大多数无机房的OTIS都是采用钢带进行传动的而钢带上又带有磁性,往往会将大幅度抖动的钢丝绳紧紧的吸住,使得松弛的钢丝绳不易与具有磁性的钢带脱开。霍尔的底座可以放置3-4枚磁珠,吸附在导轨的铁辅助架上即可,以方便操作(注意:如果限速器恢复后钢丝绳仍然吸在钢带上时一定要采用检修的方式下行用手将钢丝绳从钢带理顺并彻底与钢带脱离开)
(蒂森LK250)人员及操作如同通力,只是在操作方面钢丝绳脱开后直接夹在限速器的边竖板上。注意,脱开的钢丝绳不要影响限速器的转动,另外,为了操作方便,霍尔探头的底座可以用磁珠直接吸附固定在槽钢上工作起来就更顺手了。
OTIS)如无机房使用的XSQ115-2或TSI的限速器是平放在井道顶部的工字钢梁上的,即使检测人员站在轿顶上以检修的方式向上行驶也达不到适合安全的工作距离,所以,我建议最好是将限速器拆下来进行校验。
大力钳在限速器的上行方向将钢丝绳夹住,然后用松闸扳手操纵曳引机的抱闸,将轿厢点动松闸(或盘车)的方式上行,使限速器的钢丝绳与槽轮相脱离。
其主要操作方法介绍如下:1).将电梯停靠在次顶层;2).切断电梯曳引机的主电源;3).用大力钳夹紧钢丝绳在限速器的上行口处;4).用松闸扳手压动松闸(或盘车)的方式使轿厢上行10CM
左右的距离,使限速器的钢丝绳与槽轮相脱离。(要注意观察曳引轮上钢丝绳的平层标记,以此来参考上行的距离)。用螺丝刀将钢丝绳从槽轮中挑起;6).再用另外一把大力钳将钢丝绳在下行口处夹紧,使绳轮完全脱开(这种方法的操作人员一定要有经验且需谨慎,一切大意不得,否则底坑的张紧轮和断绳的电器安全装置受损)。
这种方法虽然比前五种方法省人力、省事,而且适应限速器的型号和速度比较广泛,但在操作1M
以上的电梯时,其操作要求的技术性与技巧性较强,且带有一定的风险,因此,被列为最后一种方式。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最好是避开这种操作方法。切记不要使电梯的曳引机带电点动的违规操作!切记,不可带电操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电梯高手帮忙解答这个限速器的白色安全开关是靠什么作用动作的。是甩块的离心力吗?还是什么。谢谢!!!_百度作业帮
电梯高手帮忙解答这个限速器的白色安全开关是靠什么作用动作的。是甩块的离心力吗?还是什么。谢谢!!!
电梯高手帮忙解答这个限速器的白色安全开关是靠什么作用动作的。是甩块的离心力吗?还是什么。谢谢!!!
离心式的。。。。。。。。。。
我看好像是的
这是用在无机房上的限速器,白色开关不是靠离心力动作的,是靠磁力吸合动作,开关内有3根线,其中有一根公共线。电源接通其中两根线后动作,推出顶杆。接通另两根复位。电梯限速器结构与原理分类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梯限速器结构与原理分类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梯限速器动作速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