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景德镇仿古瓷瓷都是注浆的吗

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的鉴识与收藏入门
摘要: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历代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古往今来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绘画形式和精湛的工艺制作技巧和极富民族文化表现意蕴之特色,已成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有识之士鉴赏、收藏,争相投资的…
推荐关键字
  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历代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古往今来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绘画形式和精湛的工艺制作技巧和极富民族文化表现意蕴之特色,已成为海内外收藏家和有识之士鉴赏、收藏,争相投资的新热点。  据文献介绍近些年文化艺术品的收藏与拍卖在国内开始火热起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元代、明代、清代瓷器的成交价格扶摇直上,许多珍贵、罕见的现代陶瓷艺术精品成交额也是大幅攀升,现代陶瓷艺术品已成为收藏家们新一轮不惜重金收购的热点。据笔者所知,一件署名为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的王大凡所绘满尺粉彩《一苇渡江》瓷板画,1990年仅以人民币8000元之价格出售;而2001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创作的粉彩《黄山云海图》瓷板画,以人民币36万之价格被河北石家庄一公司收藏。此后又有不少艺术大师所作艺术陶瓷作品,频频不断创出历史性价格新高。现代陶瓷艺术作品的收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已为国内外很多企业、财团所关注,其收藏文物和陶瓷艺术作品往往被看作企业文化与经济实力的象征,通过收藏文物和陶瓷艺术作品,可以包装经济实体和商业巨头的形象,这也将促进收藏热点的进一步升温。如今中国不仅出现了不少私人博物馆、收藏馆、艺术馆,还出现了一批越来越专门专项的陶瓷艺术作品收藏家。现代收藏的含义不仅仅是一种雅兴、爱好和艺术修养,而且是走向投资意识的深度觉醒,陶瓷艺术精品收藏,是一种有形资产的投资,只要陶瓷艺术品器物不被破损,将始终保持着其自身的价值,它既给收藏者以审美的享受,又给人以经济上的回报,懂得陶瓷艺术鉴赏知识,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收藏陶瓷艺术精品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如今中国陶瓷艺术精品特别是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与名家瓷绘艺术作品等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收藏家和爱好者的青睐和厚爱。  陶瓷艺术品给人以审美的视觉感受,基本上是通过器物的造型与画面装饰的直观效果来显现的,而不同的器型与画面则体现出不同时期陶瓷的制作工艺,时代特征和作者的思想与作品的文化内涵、风格特征。因此,陶瓷艺术鉴赏者要使自己的陶瓷艺术作品收藏水准达到较高层次、亦必须具备敏锐的鉴赏识别眼力和对不同的陶瓷艺术品绘画装饰与制作工艺加以深入和详尽的了解,如造型器物时代特征、艺术家的表现风格等内容,逐渐从一个陶瓷艺术的爱好者逐步成为有较强鉴定、鉴识能力的收藏家。使其收藏到其精品、珍品,对艺术陶瓷作品的鉴赏入门最初可以从认识陶瓷艺术器物的选型特征入手,再看陶瓷艺术的画面装饰、再看陶瓷装饰的彩烧工艺、了解制作陶瓷工艺相关的鉴定基本常识,并由此登堂入室、逐渐从一个陶瓷艺术作品爱好者变成有较强鉴赏能力的收藏家。(图一王锡良《黄山西海》)  (一)看陶瓷器物的造型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陶瓷器型种类繁多,造型变化丰富。从器物造型种类来分,则大致可分为圆器、琢器二大类。按其成型制作工艺又可分成手工胎制器型、注浆胎制器型等方式。如何判别上述器型的基本特征和不同成型工艺制作出来的陶瓷器物的造型呢?这就要求欣赏者根据不同陶瓷器物的外观、内质与敲击的瓷器声音特征来观察、判断。  1.圆器:景德镇陶瓷碗、盘、碟类圆形器物的造型都称为圆器,此类器物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名家作品还是工艺瓷都是采用圆器工艺制作。所谓圆器即器物造型的都是回转体的圆形,此类器物的造型均可在陶轮车上旋转成形。如各类盘、碗、无把的杯、碟类器物均为回转体的圆形器物造型。(图二李文跃《公明财神佑福图》盘)  2.A碗:瓷碗是古代陶瓷制作的大宗器型。汉代始见,魏晋后流行,属日用器皿。后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碗类造型也颇具一定的装饰性,所以不少碗类陶瓷造型中作为单纯陈设欣赏的造型样式亦大量出现。如窝式碗、罗汉碗、马蹄碗、钟式碗、斗笠碗、鸡心碗、薄胎碗等。其各式碗器型特征是:窝式碗,整个碗体呈半圆弧形、从立面形的轮廓线上看造型,没有更多的细致变化,口部没有翻撇边檐,给人以简结、明快的印象。罗汉碗,碗体周壁饱满圆浑、碗体口部之下、腹部之上有一段接近于直线的轮廓线呈稍向外展开的形式与垂直的圈足结合,形成了挺拔向上以直线为主的造型特点。马蹄碗的造型似翻扣过来的马蹄,其特点是腹部的立面、以饱满的曲线构成边口部分向外翻撇,器体曲线与圈足直线形成对比,形式变化美观。钟式碗,如同古代庙宇中的钟形,呈仰立形式,故称钟式碗。其造型特征为碗身较高,立面形的轮廓线呈斜直状态,碗口稍向外翻边,器体变化秀美。斗笠碗,造型如同斗笠的样式,故为斗笠碗。斗笠碗的造型立面轮廓多为直线构成,也有用接近曲线的微曲线构成,这种碗器底足较小,碗身呈倒立的三角形。显得挺拨俏丽。鸡心碗的器体偏高,造型的器体立面形轮廓线呈曲线变化,并结合部分直线的相互融合,使人感觉变化丰富。鸡心碗,最突出的特点是碗身从口至碗心呈一个倒立的椎状套在圈足上、构成完整造型样式秀巧别致、装饰效果强。碗的质量鉴识判别:碗的外形、要左右两侧轮廓线对称,内外曲线弧形转折起伏自然协调,无塌陷、欠釉、乔扁、底足平稳、釉面均匀光洁,无枯皮釉痕迹,口沿转折变化处手感柔和这样才具较高的工艺制作水准。(图三涂序生《红楼梦大觀園》)  B盘:陶瓷器盘类器物造型、早期为古人在宴饮、祭祀时一种盥洗时盛水的用器,其造型口大腹浅。东汉后发展成为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使用量大的陶瓷皿一个品类。清代盛行大瓷盘,彩瓷中有不少之珍品,如花卉纹盘、福寿纹盘、万寿无疆盘、八宝盘等等。盘类器物较之碗类器物矮而平,口面大,横向的最大直径、也就是口径尺寸远远大于高度的尺寸。除用作生活之需外,用于陈设性的装饰挂盘造型变很丰富,如各式平盘、窝式盘、高脚盘、挂盘等等。其具体特征是:平盘,底部内表面悬起,高度与宽度此例最为悬殊,也是高度的尺寸最矮的一种造型。它之所以称为平盘,是因为盘体的造型所展示的是以平面为主的表面整体成矮而平的形态,平面很适宜于彩瓷装饰。折边盘,造型有较宽的边,中间部分下凹、造型颇有变化而且便于装饰。窝式盘,造型其盘帮呈圆弧形向上方收起,胎体厚薄比较均匀,变化和缓自然,盘体相对平盘而言较高。高脚盘,其基本特征是盘浅,口沿微向外撇、盘心平坦,盘足承以直径较大的喇叭状离足底相托,造型稳定灵巧。挂盘,是艺术陶瓷常用来绘画装饰的器皿,它即可置于平面欣赏,又可悬挂墙面欣赏、应用范围广泛,其造器特点是器物型制变化大、品种丰富既有平盘式,亦有窝盘式、折边式等多种造型的变化。盘的质量判别,看盘的造型是否有落边、埚底、扭翘、变形的毛病,把盘放在台面上观察,要求口沿平整足底无变形缝隙,胎质致密光亮。(图四李文跃《秋趣》盘)  2.琢器:凡镶方棱角之坯、模印之坯、镂空之坯、瓷板、薄胎等各式瓶类、尊类、罐类、缸类、壶类,以及盆、玲珑、酒器等均不能在陶轮车上手工拉坯成型,或拉坯后需要分段粘接和内外利坯成形的均称为琢器。虽然琢器中的壶类和瓶类也是圆表回转体,也可以在陶轮车上拉坯成形。但此拉坯成型的壶类和瓶类器物造型并不是最后的形状,壶类器物还要配盖、镶接嘴和把、或耳,瓶类造型器物变化很大、其直径从上到下有大小不同变化,此类器物造型还要分段拉坯成型,分段粘接,瓶和壶的造型由于工艺制作要求与实用的需要都要内外利坯成型,有的瓶还要镶嵌两耳。琢器成形是取&玉不琢不成器&之意而得名,陶瓷器物制作如切磋琢磨玉器一样均需要塑制修改攻琢成器。(图五李文跃《春风得意丽人行》瓶)  A瓶:瓶是艺术陶瓷装饰中最具特色、运用最广泛的器型之一,景德镇民间有&一瓶二盘三瓷板之说&,也就是陶瓷艺术装饰的瓶类器物造型最受欢迎,瓷盘第二、瓷板应用第三。其造型千变万化、有数百种之多。景德镇陶瓷艺术装饰瓶类器物常用的器型以梅瓶、玉壶春瓶、柳叶瓶、葫芦瓶、云耳瓶、天球瓶、蒜头瓶、橄榄瓶、胆瓶、灯笼瓶、双莲瓶、四连瓶、长颈瓶、琮式瓶、如意带耳瓶、棒槌瓶、赏瓶、壁挂瓶、扁瓶、转心瓶、洗口瓶为主,规格以80件到300件为多。(图六李文跃《丝绸之路》瓶)  B尊:尊在商周时作酒器,北宋后为宫廷陈设御用瓷,清代康、雍时粉彩器亦多见。常见的造型有鱼篓尊、贯耳尊、石榴尊、百鹿尊、苹果尊、环耳尊、双螭尊、大白尊、马蹄尊、琵琶尊、灯笼尊、凤尾尊、观音尊等器型,小件较多,后来尊之造型亦有制作,现代名家陶瓷艺术作品此类器物运用较多。一般150件到200件多见。(图七粉彩开光山水双耳尊&清乾隆)  C罐:罐是陶瓷器中数量最大、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品种。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用陶制成的罐器皿,瓷罐最早见于商代的原始瓷,从商代至今,罐一直为陶瓷造型的主要品种之一。罐的型制多样,大小高矮不等。罐类造型的特点是大腹短颈其口与足向里收进,罐腹的体量突出。罐的造型有将军罐、鸟食罐、五联罐、四季罐、直口罐、狗头罐、蟋蟀罐、双耳罐、折腰罐、荷叶盖罐、鸡心罐、小口罐、莲子式罐等。(图八粉彩秋菊鹌鹑纹盖罐&清乾隆)  D缸:早期的陶缸是用来贮存食物和水的容器。陶瓷制作之缸即是实用品又是陈设佳品,其造型特点以圆形为主,饱满粗犷,给人以深厚朴实大气之感。缸的造型大小有之,从10件至2000件亦有,其造型形体较大为多,其高、宽尺寸比例悬殊变化不大。缸的造型变化有龙缸、莲花缸、莲子缸等。(图九李文跃《曲阜三孔》双千件瓷缸)  E壶:壶在古代是盛装水的器皿。自汉代以来,壶一直是各窑系制作的主要器物之一。唐以前壶无把,有的则在肩部安系或在颈部饰双耳。从唐开始带把壶流行。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壶制造型亦相当丰富,艺术瓷各种壶的造型特征一般形体都较为单纯,形体变化并不完全表现在壶的主体部分,而其形体美最主要的特征,则表现在主体造型与构件的结合关系方面,如空间关系的适应、整体的统一、形态比例之间的协调等。壶的用途有多种,除作纯陈设用品外,还可作实用的器物。用途最多的为茶壶、油壶、酒壶、咖啡壶、醋壶、酱油壶等。大小规格应用尽有,多见的有贲巴壶、执壶、僧帽壶、多穆壶、提梁壶、四系壶、端壶和造型式样多变的茶壶。(图十余文襄&粉彩雪景茶壶)  3、圆器、琢器器物造型鉴赏要点:判断器物的质量主要是通过看、听的方法来进行。  A看:以目测为主,可以先平视看整体效果,再俯视看器物内表,仰视翻看底部,看器物外表,并把瓷器置放在水平台面上,看它的平稳程度,看釉色白度、是否光泽一致,看装饰色彩是否明亮、绚丽等。此外,还要细看器物造型的各个部位有无缺陷。  看器物造型的口部、口是造型的显见部位,也是瓶类器物的顶端,是人们鉴赏目光首先接触的部位,好比人之头部、它的口沿四周是否平整光亮、对称,有无斑点、落渣、裂缝、欠釉、缩釉等问题,此处是造型形体美的关键。否则如口沿不平整或变形等就会给鉴识者以先入为主的不好印象。因此察看一件器物首先要注意口沿,再看其它部位。口的工艺表现形式表现有撇口,即瓶口两条线向外扩张,呈嗽叭形,其造型灵巧、秀丽,撇口的形状有盘口、荷叶口、石榴口等。另外,还有直型口,既瓶口两条线向上延伸,形制庄重、挺拔。如直线口、小发口、宽檐口、立檐口等。口的表现形式还有平式口,瓶口多以平行线组成,给人以安定稳妥之感,如灯草口、平檐口、灯盘口、复盘口等。此外,还有瓶口以曲线内收的式样为特征的敛口,其形象饱满、含蓄。如蒜头口、洗子口、莲蓬口、莲花口等。(图十一李文跃《清代颐和园》瓷缸)  看器物造型的颈部:看颈粗细是否均匀,两侧是否对称,有没有裂缝,接口有无凸起的痕迹。  看器物造型的肩部:肩是器物最突出的部位,也是器物造型肩部线型过渡的转折点。它的部位两侧高低是否不平,轮廓是否流畅,对其造型的效果起关键性的作用。肩的造型变化形式有圆肩,即采用圆弧组成的瓶,圆肩,形体圆滑,感觉敦厚、饱满。挺肩:此肩用外曲线和内曲线组成,在交接处用软线角过渡而成一矗起的肩部,给人以挺拔、雄健之感。方肩:方肩主要表现在肩部突出点为硬角线,有明显的转折,给人以刚健、明快之感。溜肩:溜肩、以外曲线和内曲线组成,较上述肩秀巧、柔和。  看器物造型的足部:器足是器物造型落脚部位,其形制以直线和内曲线,外曲线的平形底足为主,也有的造型为加强器型变化附加足。器足的直型足单纯,内曲线含蓄,外曲线足灵巧,八字形足稳重。察看器物的足部,应看足底线型是否收缩过渡自然、流畅,有无拱翘、落渣、釉泡、冷惊。一件上好的器物其器型胎质应是口底,光滑、颈肩对称器物造型轮廓线条转折变化过渡自然,无接痕,给人以平稳、挺拨或敦厚,雄健之感。  B听:景德镇陶瓷素有&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之誉,其&声如磬&,也是辨别一件瓷艺作品内质的重要一环。一件陶瓷器物拿在手上,用手指轻轻敲击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必定是胎质精良上好的器物。如果用手敲击时,发出来的声音沉闷、沙哑,那么,这件瓷器就有可能是有裂痕纹、开折、犯惊,或者是烧成温度过低,胎质没有烧熟,也可能是烧成时温度过高而影响了胎质。因此,在辨别一件瓷艺作品时,不仅要用眼看而且要听其声音,用手触摸胎釉的质感。这样,才能全方位地了解到这件瓷器的品质情况,具体方法是:器物放在手上或桌上,用手指或棍棒轻敲口沿,如声音清脆,即表明瓷胎致密,瓷化完全,质量良好;如声音沙哑,即表明瓷胎有破损。坛、罐、盖杯等带有盖子的产品,听时必须把盖子和缸身、罐身、杯身分别轻敲听测,也可用盖脚轻敲其身,若器物发出清脆之声,即表明胎质良好,如含有暗哑之声,即表明器物有破损。(图十二李文跃《伯乐相马》瓶)  4、镶器:镶器属琢器类一种。琢器是指不能仅靠陶轮车拉坯成型和利坯;而需要多种工序或进一步以手工加工成型的器物。镶器的基本特征为以板块形式镶围而成,其中以方形、扁形、梭角形器物为多。板面粘接是镶器制作的基本手法,镶器类造型在清代亦流行一时,典型的造型有天圆地方瓶、八棱瓶、方棱瓶、八方碗、六棱碗、水仙、方斗杯、斜方笔筒、方印盒、寿字壶等等。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陶瓷是一个以彩瓷为主的时代,镶器类造型越来越多,也十分流行。多见的造型有:双耳方瓶、四方笔筒、四方花盆、方洗贯耳方瓶、琮式瓶和异形四方镶器等。镶器造型的鉴定要点:镶器型体的鉴赏同圆形、琢类的瓶罐等造型基本特征且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器物的观察上只要掌握了上述鉴别的眼力和知识,其镶器类器型也就同样能一眼看出其质量的优劣。由于镶器多为四方形、三角形不等边异形,平面直角等形状,成型方式为坯料经过釉料、泥浆的镶接而成。由于镶器是纯手工制作成形的,因此需要仔细看器型的上下、左右、前后、口底的粘接是否妥贴紧密、对称,器壁是否光滑,厚薄是否均匀,胎体是厚重还是轻盈,有没有犯惊、冲口、暗痕、变形,脚咀等缺陷,放在桌面上是否平稳,有没有变形歪斜等问题。(图十三李文跃《一路高歌》镶器展开图)  5、瓷板:瓷板制作工艺明代中期就开始出现,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载体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非常流行,它改变了最初被当作镶嵌附件的用途,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陶瓷装饰品类。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它是陶瓷艺术摆脱纯工艺装饰表现,融入文人绘画形成的陶瓷新门类。瓷板画是景德镇陶瓷艺术装饰中使用得较多的一个造型品种。瓷板的器型以长方形为主,也有正方形、扇形、圆形、椭圆形、棱形等形状,且瓷板画的规格面小不盈尺,面大直数米,应有尽有。瓷板的成型有多种成型工艺技法,在清光绪之前用作绘画的瓷板都是平烧的,平置于窑中烧制的瓷板背底有&砂底&,由于瓷板在匣钵中烧制,其尺寸大小受工艺限制、最大也不过一尺五六寸。光绪时出现竖烧工艺,竖烧瓷板工艺制作一般以坯料压制成型,待瓷板坯胎干后用泥浆镶接成立体框架后入窑经高温烧成。由于烧造的改进,其瓷板尺寸相应增大,现代瓷板制作大多为滚压成形平板卧烧,器质非常平整。好的瓷板应是胎质平整、规矩、釉面光滑、无翘边、落渣、阴黄、嫩爽、欠烧等缺陷,光亮如玉壁。(图十四李文跃《丽人行》瓷板画)  6、器物造型手工胎与注浆胎的判别:  A手工胎器型:其圆体器物型制方法多为拉坯成形,既把做坯用的泥团置于辘轳车木盘中心,在辘轳车的运转中,以手和刮把坯拉成所需对称回转器皿的形状,干燥后再置于修坯车上用刀具利坯成形。另外,手工胎制作还有泥条盘筑、泥板镶接,手工捏塑、印坯、泥片盘卷等成型工艺。手工胎器型特征较注浆胎相比体现在器物上会有明显的不同。首先,手工胎器体根据不同的造型,各部位需要根据不同器物烧制时的工艺要求,厚薄变化有度,其胎器物内底四周平整无凸起圈的圆状。器足造型线形清晰挺拔,制作精细的拉坯手工胎,映着光看去通体透亮,并伴有明显的手工制作圆旋迹,给人以精巧自然的韵律美感。(图十五李文跃《童年乐事》)  B注浆胎器型:注浆胎器型工艺通常需要根据不同造型先制模后,用石膏制成造型工作模,再将坯胎泥浆浇注入模内成形,此工艺是一种方便、灵活、易于掌握的成形方法,它不受拉坯辘轳车只能轮制圆形器皿的局限,即可制作圆形产品,同时又可制作多边形和异形器皿的坯体造型。注浆胎器型特征,其胎器制作均为模具注浆成型,故胎体厚薄匀称、器底一般会产生凹凸不整的现象,再则注浆胎器型制作坯体是从模具中开模取出坯胎,模具之间常出现隐约可见的微微凸起的接头缝线,其它部位易出现缩釉、针孔、欠釉等问题。好的注浆胎器型凭着利坯师傅高超技艺,也可修除接头缝线。一般注浆胎造型器物从外观上分析,同手工胎器制作效果大致相同。  (二)看陶瓷艺术的绘画装饰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绘画装饰方法很多,其主要表现形式有釉下彩、釉上彩和综合装饰三大类。  1、釉下彩:釉下彩是指在成型的坯胎上用色料绘画纹饰之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后入窑以1300℃左右的高温烧成的瓷器,称釉下彩。特点是&彩&在釉下、色彩光润柔和、永不褪色,一次烧成。釉下彩绘画装饰品类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其中青花最具代表性和民族风格。(图十六陆如青花《八百千秋》)  A、青花瓷: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特色。青花瓷特色是色白花青,色彩青翠欲滴,幽静雅致,线条清晰明快,质朴大方,历来素有&东方艺术&的赞誉。青花瓷造型多样,纹饰表现生动,有工整精细,疏密有致的工笔装饰,也有笔意奔放,韵味无穷类似中国水墨画的写意装饰,还有贴花、印花、刻花等装饰表现手法,装饰题材有花鸟、山水、人物等。(图十七秦锡麟《海风》)  2、釉上彩:釉上彩是指在已烧好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绘画进行画面装饰的品种,釉上彩创制于宋磁州窑、是在传统低温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始称&宋红绿彩&釉上彩彩绘后再入炉经780至800℃左右的温度烤烧而成。釉上彩绘画装饰包括;粉彩、墨彩、粉墨彩、古彩、红彩、红绿彩、新彩等等。(图十八李文跃《孔子施教图》瓷板画)  A、粉彩瓷: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史料有粉彩,&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古代著名陶瓷学者寂园叟在《陶雅》中盛赞粉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工致殊常&。粉彩是在五彩基础上吸收珐琅彩的工艺技法,由景德镇创制的工艺瓷,即把含有氧化砷的玻璃料渗入含铅的粉料中产生乳华作用,使其料色粉化成不同色调的色彩达到颜色明亮、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丽雅致的效果,粉彩在国际上享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美誉。  粉彩的表现技法多取于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兼工带写和没骨写意画。讲究画意诗情,字韵印趣,装饰题材也极为广泛,描写山水&穷春夏秋东之变化,图川流峰岳之精神,&表现人物则&展神仙佛道之貌,写先哲名嫒之美。&此外,奇花异卉、锦禽彩翎、虫草、鱼藻、虎、豹、狮、鹿及各种传统几何图案,无不各具画理。真可谓&贵逾珍宝明逾镜,画比荆关字比苏。&(图十九戴荣华《其乐融融》粉彩瓶)  B、墨彩瓷:墨彩瓷始于清康熙时期,盛于雍正、乾隆年间,是在黑彩,金彩与珐琅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上彩绘特种传统工艺瓷,它的表现技法多取于中国工笔人物和山水画表现手法,画面彩料以艳黑墨色为主浓淡相宜,局部施以油红渲染点缀、金线勾勒,绘画装饰讲究工笔绘画、诗、书、印趣,色彩绚丽雅致、富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它表现的题材多为描绘古装人物、山水、花鸟禽兽和几何图案,画面以线条为主塑造纹饰,彩绘纹样具有线条工细流利,形象古朴生动,构图空灵清晰,装饰各异迥同的特点。(图二十李文跃《九老观画》瓶)  C:粉墨彩:粉墨彩是从墨彩技法中衍生变化出来的一种陶瓷装饰画种,它多以墨彩、粉彩工艺状写空间景物、进行主题内容装饰表现,使陶瓷装饰粉彩与墨彩、人物与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脱去了传统各式的羁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装饰形式。粉墨彩的特点是具有表现形式丰富、它在墨彩基础上与景德镇特有的粉彩工艺、运用相辅相成、相互对比、衬托形成了独特新颖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画面装饰形式有白釉地粉墨彩、色地粉墨彩、高温色釉粉墨彩、金线粉墨彩等。(图二十一李文跃《春风得意》瓷板画)  D、古彩瓷:古彩也称&硬彩&,是我国陶瓷彩绘艺术中一种风格古朴的传统装饰。它的用色和图案组织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色彩对比强烈,红绿鲜明。古彩是用单线平涂的方法,无阴阳向背显著之变化,它用各种简练刚劲有力的线条绘出画面装饰纹饰,挺健而不刻板、丰富而不琐乱;刚中有柔,方中有圆,粗中有细,放中有收。线条的产生是基于生活中不同事物的特性,它保持发挥自身线条的装饰美,充分反映了民间传统的装饰风格。古彩采用其特有的色料在瓷器上绘制纹样,经800℃左右的温度烤烧呈现红、黄、绿、褐、紫的透明色料装饰,色与色之间对比强烈,构成色彩简约而不单调明朗富丽的特色。古彩在彩绘内容上多以描绘古典故事与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在构图形象处理时多注重物象的装饰表现和形象的概括提练,画面装饰古朴典雅,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图二十二戴荣华〈日进斗金莲年有余〉古彩瓶)(图二十三蓝国华古彩帽筒&鸟语花香)  E、红彩:白釉红彩是指以白釉为地用红色色料作画的陶瓷彩瓷装饰工艺,红彩的绘画装饰有矾红彩和金彩二种,矾红创烧于宋代,它的主要作色剂是氧化铁,故又称铁红。金红多为玛瑙红,它是采用珐琅彩料中独立的单色料绘画的种类,始于清康熙年间,多以山水为题材装饰,绘画装饰悦目赏心,意趣丰富。  F、红绿彩:红绿彩是景德镇从宋加彩工艺装饰中分离而独树一帜的釉上彩装饰品类,即器物装饰仅以红、绿两种色料绘画、经低温烧成,其特征是大红大绿、色彩鲜明、热烈、装饰性强。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其构图装饰既有工整细赋的图案纹饰,也有以写意风韵表现的人物、花鸟等内容装饰。(图二十四李文跃红绿彩《一团和气》瓷板画)  G、新彩瓷:新彩又称&新花&,旧称&洋彩&,是清未从国外传入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最初只是简单的用于日用瓷装饰,20世纪30年代后陶瓷艺人把西方&明暗法&与中国的传统的陶瓷彩绘技法相结合、,经过不但总结提高形成了别于&西洋画&和传统古彩和粉彩陶瓷装饰的新彩。其表现技法多样,既可采用古彩,粉彩中勾线填色的办法,表现规整秀丽的工笔人物、瓷像、山水、花鸟等装饰,又可直接用笔蘸其色彩在瓷面上直接作画,表现技法与风格既可采用接近于中国水墨画用笔设色表现,又可采用类似中国画中的没骨画法。新彩表现还有贴花、刷花、喷花等工艺装饰形式,其特色是色彩丰富,纹样装饰方法多样。(图二十五张亚林新彩〈悠然〉)  3、综合装饰瓷:综合装饰瓷是集多种装饰工艺于一体的一种瓷器装饰品种,它多以釉下的青花或釉里红、或颜色釉烧制成瓷后,再在釉上进行五彩、粉彩或墨彩或新彩绘画,再入炉第二次烧成,也有在坯胎上雕刻图案纹饰后罩影青釉烧制、再釉上加彩装饰的。综合装饰瓷包括青花玲珑、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高温色釉粉彩等等。(图二十六李文跃《文姬归汉》瓷板画)  A、青花玲珑瓷:青花玲珑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是在宋代镂空工艺装饰的基础上创造的,其特点是在细薄的坯胎上,雕成米粒状的通花洞,然后涂釉多层再入窑烧成,通花洞俗称&米通&,在国际上被誉为&嵌玻璃的瓷器&。它把透明度强的淡青色釉玲珑纹饰与青花装饰巧妙揉合在一起,使之相得益彰,互为呼应,给人以玲珑剔透,幽靓雅致,清晰明快之感,深受国内外人士厚爱。(图二十七田慧隶&青花彩色玲珑300件皮橙)  B、青花斗彩瓷:斗彩也称&逗彩&,意即凑在一起,制瓷多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红、黄、紫、绿等色料拼绘完整图案后经炉火烧制而成,这种用釉下青花勾绘纹饰轮廓。釉上用彩填绘、使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在一起有互相争奇斗艳意思、故称&斗彩&斗彩的方法有多种,如填彩、点彩、洗染等。青花斗彩瓷融釉下青花与釉上装饰于一器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其上乘之品尚千金不足一购,令人叹为观止。(图二十八戚培才〈春野〉青花指画斗彩瓶)  (三)、看陶瓷装饰的彩烧工艺  在瓷器上进行粉彩、五彩、墨彩、新彩绘画装饰后,再置于彩炉中进行烤花烧制,谓之彩烧,景德镇陶瓷装饰的绘画颜料对彩烧工艺要求甚严,彩烧时温度的掌握是否得当,对景德镇釉上彩瓷的呈色与艺术品质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彩烧时选择最佳的彩烧升温曲线烧成温度范围是关键所在、俗话说得好&陶瓷艺术是火的艺术、陶瓷艺术的绘画效果好与坏、全靠一把火,景德镇釉上彩瓷的彩烧温度一般是在780℃&&800℃左右。其次选择适当的彩烧窑炉与采用适宜的满炉方法也是重要一个环节。如瓷板、圆盘应侧面立烧、碗、瓶、缸、钵类器物满炉时应用素胎瓷条搁搭鱼鳞层(俗称&过肩&),此法有利于炉内器物的疏密均衡在炉内置放和火路的通畅,使炉中上下、左右彩烧温差不大。同时科学选择适应的彩烧升温速度准确的控制彩烧及熄火后的冷却时间亦非常关键,否则,如彩烧温度不够高则画面装饰颜料不润泽、不光亮;过之,则颜料变灰或呈色不稳定,开炉速度过快则会使瓷器发冷惊。景德镇釉上彩烧的的程序为:满炉、预热、达至所需炉温温度,再逐渐慢慢冷却数小时后再开炉。一般彩烧所需时间为12个小时左右。器物彩烧后、彩瓷器物色彩纯正,即无过火(烧老),欠火(温度不够)、漏色(画面纹饰有的没有颜色)、色脏(超过画面纹饰的颜色)等现象为上乘之品。(图二十九李文跃《昭君出塞》瓷板画)  (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收藏艺术  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的收藏是一门科学亦是一种艺术。收藏者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成就的收藏家,就应该讲究其收藏作品的方式、方法,即其科学性、艺术性。  收藏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应该注重专题式珍品收藏,使自己的收藏富有特色才有价值。景德镇陶瓷艺术自古以来流传于世的艺术陶瓷其品种就以百计,珍品无限,仅就粉彩的工艺装饰形式来说,就有黄地粉彩、珊瑚红地开光粉彩、赤地粉彩、粉彩轧道开光、松石绿地粉彩、胭脂紫地粉彩、白地粉彩、青花粉彩、描金粉彩、粉地粉彩、雪景粉彩、水点粉彩、高温色釉地粉彩等等,其装饰的内容更为丰富。艺术陶瓷的收藏天地宽广无比,单凭收藏者自身之力,即便家有万贯之财也难于收其全面。面对艺术陶瓷这一大千世界,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一个专项或专题有重点地进行收藏。例如,粉彩瓷板画就造型而言就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扇形、异形之分:就是其时代而论粉彩瓷板画的范围就更大;就表现形式或表现风格而言,瓷板画的天地仍然很大。以某一专题专项为收藏目标的做法叫&专题收藏&,此种专题、专项的收藏,不管藏家实力大小,都适宜采用。我们国家的博物馆收藏,大体也是各有重点各有特色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以收藏明清官窑和历代名窑陶瓷器为主,而景德镇陶瓷馆则以收藏景德镇瓷器为主。现代一些著名收藏家的藏品,也是颇有特色形成专题收藏特色的,如香港的徐展堂以收藏名窑瓷器为主;胡尚德则以收藏民国早期名家粉彩瓷为主;日本的加藤英次收藏陶瓷以工艺与材质有创新的作品为主;新加坡收藏家谢裕发、彭诒南、卢晟诰、韩毅元、陈依美以收藏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为主;而江西段步仁、余茂生、聂波、冯盛龙、陈建波、重庆的魏世宏、陈则仁其陶瓷艺术作品收藏,则以收藏名家所作瓷板画作品为主;景德镇的孔发龙,以收藏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艺术陶瓷为主。  陶瓷艺术品专题收藏,不仅使收藏者财力集中而且使收藏者精力集中,这样有利于提高收藏者的收藏鉴赏能力购得精品成为收藏行家里手。陶瓷艺术作品的收藏贵在精,而不应在于其藏品数量的多少,况且受收藏者个人精力、个人财力,个人居住的空间等因素影响,也很难收藏很多,收藏者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识修养、地域环境、经济实力等情况面择其所好重点收藏。只有专题式精品收藏,才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且富有个人藏品之特色。专题收藏陶瓷艺术品之道可以由广变专,由易入难。比如收藏以瓷板画专题,民国名人瓷板画和民国瓷板画兼收,这样的专题范围很广,碰到的机会很多。当然收藏者可以把收藏目标定在民国时期有名望者绘制的瓷板上,还可以由有名望者而至&珠山八友&。&珠山八友&作品声名显著,作品影响大,以此为专题难度极大,但其乐无穷。  1、名家陶瓷艺术作品收藏  陶瓷艺术绘画名家,是同行业中出类拨萃的佼佼者。名家少,作品亦少。名家作品是赏瓷、藏瓷者渴求的对象,陶瓷名家瓷绘艺术作品收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已故陶瓷艺术家的&绝品&;二是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等院校教授的作品;三是著名陶瓷美术家和老艺人的作品;四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和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已故陶瓷名家的作品,由于年代较长,艺术水平高,现存的作品数量稀少寻觅难得。可遇而不可求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现代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教授的名家作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在艺术创作思维上有现代艺术观念,使他们的陶瓷艺术创作具有创新意识,除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外,还具备了现代文化人的思维方式,作品表现打破了传统瓷绘艺术绘画艺术技巧和工艺之间的界定。突破了工艺表现领域、材质和材料运用的禁区,取的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们的陶瓷艺术的作品以博宏的气度,深入挖掘民族艺术意蕴、把陶瓷艺术创作和现代审美意识融为一体,以其高超技艺创作的艺术杰作艺术价值高,社会影响大,又有很高的知名度,颇具收藏价值。  著名陶瓷美术家和老艺人的作品继承、发展了传统陶瓷艺术绘画技艺,在祖传或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功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其陶瓷艺术作品的独有特色。著名陶瓷美术家和老艺人的作品具有丰富多彩的造型,晶莹玉润的釉色,精美多变的装饰绘画形式和技巧,他们的绘画功力深厚,技艺精湛,其作品既有中华传统陶瓷艺术之底蕴、又有创新发展其作品价值不菲。  有眼力的收藏家,陶瓷瓷绘艺术作品收藏除上述名家作品外,还应有超前的收藏意识,即对具有实力的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应予以重视,他们的作品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和发展潜力,中青年陶瓷艺术家,崭露头角在社会上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们的作品货真价实,艺术创作热情高,对收藏者亦心存厚爱,而其作品不及市场价格,但过不了多长时间艺术辉煌名位显升一跃千里其身份、市场价位也有青云直上的可能。如有的著名老陶瓷艺术家,在成名前,作品数百元就可以收藏得到,而现在其作品售价在数万元之上,且难得其精品,这种实例很多举不胜举。(图三十张松茂粉彩〈松林观瀑〉)(图三十一宁钢〈秋硕〉色釉粉彩瓶)(图三十二李镇生《春夏秋冬》)  2、工艺陶瓷艺术品收藏  景德镇工艺陶瓷装饰造型变化丰富、花色品种繁多,其作品较多偏重于工艺的装饰效果,故其瓷绘艺术表现多为突出作品装饰的完整性,即求满求全,以制作精湛、装饰精细为特色。此类画作工艺表现突出装饰性较强,一件作品大多由多人合作,如有专司画人物者,或山水者,或花鸟者,或图案者,而画面设色同专司绘画作者一样,亦有明确精细的分工,各施其艺,如有专司图案填色者、人物填色者、花鸟填色者、山水填色者等等,每件作品少则需要三四人,多则需五六人合作才可完成,此类作品装饰可谓集多家技艺之优长为一器亦颇具收藏意义,很有时代特征。工艺瓷装饰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概括起来可分为薄胎瓷、仿古瓷二类。  A、薄胎工艺瓷:是景德镇久享盛世名的特种工艺传统产品,它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制作工艺源于宋代&胎薄透明&的影青瓷。古人对薄胎瓷有&只恐风吹去,何愁日炙销&的赞诗。薄胎瓷的制作工艺要求极高,特别的修坯一道,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全凭制作艺人以纯熟技巧,逐步将粗坯修成形同鸡蛋壳那么薄的坯胎,再施釉,经1300℃多度的窑温烧成,用此技法制作的薄胎瓶、盘、碗、皮灯等产品,再以高级绘画装饰,其作品更是相得益彰,令人叫绝。故此类作品被外国人士称为&天上才有的真品&。此类瓷画作品以精湛的工艺制作技巧与瓷上惟妙惟肖的粉彩、新彩、五彩等陶瓷绘画装饰艺术表现结合,具有一空的观赏与收藏价值。  B、现代仿古瓷:一为陶瓷造型与绘画装饰款识完全仿古,此种装饰形式多见于仿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此类仿古瓷既满足了一批收藏者玩古好古之需,也有利于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的技艺流传、普及与发扬光大。二是为无固定稿本而画面装饰基本上是仿某朝某代某时期某件作品装饰笔意或师承某朝某代作品之画意风格。此类作品在用笔、构图布置、色彩处理等方面自然随意,不生搬硬套,较多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和表现功力。如粉彩瓷绘老艺人吴元清,他自幼随师余孟梓学艺专攻粉彩图案装饰,作品绘画既有清代乾隆粉彩瓷的华艳富丽,又有构图上的自我独特表现作品构图之严密、绘制之表巧、构思之奇妙,令人叹为观止,由于其作品绘画装饰师清代乾隆画风,故器物款识亦书&大清乾隆年制&,而不作书作者姓名款,此种形式绘画装饰既费工又费时,时人很少绘画,所以非常受收藏家欢迎,价值不菲。  陶瓷艺术作品鉴识与收藏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亦是一种科学和艺术的劳动、从事收藏切忌趋同众好、追求热门。收藏活动一般宜根据收藏者个人的学识修养、兴趣爱好、地域环境、经济实力等因素择优而行,有特色、有专题。收藏者在追求高雅艺术享受陶治情操,提高修养之中自然也要讲究经济效益。如今一些精明的收藏者,开始以收藏品养收藏品,即用超前的投资眼光注重其藏品的艺术品质与经济价值。具体地说就是收藏者不断地盘活收藏资金,将某些藏品推向拍卖交易市场在市场上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然后再在收藏的过程觅回新的藏品,有计划地进行藏品的保值、升值。收藏的同时要注重对藏品的研究,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藏家。绝不能忽视研究自己的藏品,如果只收藏而不加以对藏品的研究,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藏品保管员。所以要对自己所藏作品同与之相关的科学、艺术等问题进行研究,如研究作品的表现手法装饰构图、时代背景作者的表现风格等。如有可能再把陶瓷艺术作品的收藏上升至理论学术的高度加以认识,才称得上是一种质的飞跃。(图三十三粉彩花蝶纹双耳瓶&清乾隆)(图三十四粉彩寿桃纹天球瓶&清乾隆)李文跃江西陶瓷工艺美术技职业技术学院李勋景德镇粉彩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红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说说我的看法...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预展时间:日-18日预展地点:广州天河新天希尔顿预展时间:日预展地点:东京流通中心 第二展预展时间:日-5日 9预展地点: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责任编辑:张晓君 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仿古瓷的地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