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在穗时长”

郝莲露:外来媳妇当上广州老板娘
日期:[]&&版次:[A36] &&版名:[HI广州·魅力人物·她]
■“外来媳妇”郝莲露。实习生江毅/摄
■在德国大使馆举办的“50年代怀旧老爷车接力赛”上,郝莲露担任主持人。 (由受访者提供)
■郝莲露的艺术照。(由受访者提供)
郝莲露漂亮的书法:新快报2012年加油!
  EstherJolandaHaubensack
  国籍:德国
  年龄:40+
  职业:演员、主持人
  在穗时长:12 年
  ■新快报记者 廖琼
  经过山脚拐弯的时候,一辆的士飞速从一位大妈身边擦过,郝莲露眼疾手快地拉了她一把。大妈连声说“Thank you”,而郝莲露则问:“你没事吧?”一口京腔字正腔圆。素面朝天的她看起来非常年轻。大妈没认出来,这是《外来媳妇本地郎》里那个洋媳妇戴安娜。这是住在淘金路的郝莲露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幕。她是外国人,但她也是广州居民。
  《外来媳妇》拍得很欢乐
  广州人熟悉郝莲露是因为早年很出名的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她扮演了“洋媳妇”戴安娜。目前这出戏就快演到2000集了。不过在这之前,郝莲露在北京已经红了一圈。师从相声大师丁广泉,她在北京城可真是红翻天。而在广州,也遇到过粉丝合影题字。她表示理解也充分配合。但是私底下真觉得和剧组其他演员一样,只是个剧组“成员”,谈不上啥明星。整个剧组是从不同的单位抽调人来演出,固定时间去拍片子。其余时间各有各忙。上下两集一般花费几天时间,很欢乐。郝莲露自己有时候会有一些商业演出或者双语主持、配音。
  但不是什么样的活动郝莲露都会参加。她很抗拒那些需要裸露、充斥暴力、形象夸张的角色,更不要说时下流行的“潜规则”。当被问及会不会丢掉一些机会时,郝莲露耸了耸肩膀:“其实我没什么野心,我自己也不是有特别深的功底。所以当时红了就红了。现在这样就很好。”
  传媒恶俗应得到监管
  郝莲露对自己当年突然走红说得轻描淡写。大部分时间她是个宅女,平时几乎不看电视不看电影,若没必要绝不出门。
  那平时干嘛?“看书!”郝莲露说得理直气壮。郝莲露回忆起1992年刚来北京的时候,地摊书报亭上的杂志报纸封面还非常干净优雅,即便是1998年到了广州,当时的传媒环境依然很好。
  “当年我在北京买了一本书,书中把吸毒、色情这些归结为西方病。但现在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见到。可见,这是人性之恶。确实,刚从西方来到中国的时候,那种淳朴让你非常舒服。现在,网络、报纸、电视电影流行乐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强调暴力、性。一方面,我觉得这是对女性的极度不尊重,另一方面,我很为孩子的教育担心。过去,政府是用了让人恐惧的方法避免这些,过去的极端固然不可取,但现在放任自流也不合适。在这些人性之恶中,政府制定惩罚规则很重要。这个规则虽然不能杜绝,但是这是个态度,让人知道有规则可循。”
  郝莲露说着说着就把自己的手机掏出来展示给自己看。她用的手机搜索软件自动给她设定了一些色情搜索。她对此表示很是反感。
  婚姻幸福的真谛是尊重
  1992年,郝莲露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一个奖学金来北京大学学习中文,在北大认识了当时还是出租车司机的北京小伙子;1995年,两人结婚了。一边是传统的老北京家庭,一边是受西方教育成长的西方女性,两人的婚姻经历了诸多考验。12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郝莲露受澳门旅游卫视的邀请,来广州主持双语节目,从此正式在广州安家。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夫妻二人分居两地。
  六年前,郝莲露正式受洗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开始正视婚姻里的诸多矛盾。她的处理心得是,必须先给予,服从尊重丈夫,让他确立自信心。
  她举了个例子,一家人要出门,但她觉得可能会下雨,想带一把伞出门,而丈夫则开口说:“不用带。”那么她就会让孩子听爸爸的话,不带伞出门。为什么呢?郝莲露说,如果坚持要带伞出门,丈夫肯定心里不开心,因为他的意见没得到尊重。若是下雨了,他也不会用那把伞;如果不下雨,拿着伞终究是累赘。而一旦把话语权交给丈夫,让他体会到尊重,即便是下雨,他也会想办法处理。
  这样的小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而很多人往往只看重表面的一时得失,殊不知婚姻往往因此而失衡。郝莲露说,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婚姻的诸多纠结也就迎刃而解了。
  “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样,需要被重视需要被尊重。在家里给他这个位置,女人要做的是,听他说话协助他。”郝莲露说。所以当得知丈夫要开牛杂店的时候,郝莲露大力支持,而在往后的日子里,除非丈夫说,不然她绝口不问。
  “男人嘛,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郝莲露说。
  你问我答
  广州老外越来越多了
  问:在广州生活了12年,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答:城市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摩登;外国人越来越多,就我住的小区,刚开始,只有我一个外国人,现在几乎都是了(笑)。
  问:中国有句古话,是形容婚配的,叫门当户对,你父母会有这样的想法么?
  答:其实也有类似的,只是不像中国那样直接说出来。德国是一个非常民主的社会,有时候民主过头了。要是我的妈妈也这么想就好了。
  问:有想过会成为明星么?如果没成为明星,现在会做什么?
  答:没,如果我不做明星,现在应该是在大学里搞研究。我喜欢看书。
  魅力对话
  Hi广州:你觉得什么是魅力?
  郝莲露:这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太难了……
  Hi广州::你觉得谁最有魅力?  
  郝莲露:耶稣。
  记者手记
  读书聪明 生活装傻
  郝莲露是学语言学出身,研究诸多语言的起源、演变以及背后折射的哲学思想。“我学语言一般都会从理论系统入手看书,音标、语法、音调,我会系统学习,绝不迷信所谓的只是语境。”当年在暨南大学,郝莲露花了一个星期学了别人一学期修的课程,通过普通话和粤语的对照音调学会粤语。不过,她一般不向周围的朋友推广这个办法,因为深知周围的人不太能耐得住这个性子读书。她的圣经,每天都在读,里面用颜色标注了她所看重的诸多细节,充分折射出德国人的严谨精密。
  “别看我读书很厉害,其实在生活中,我很笨,洗个杯子都会被割伤。”郝莲露像记者展示她手背上的一条已经痊愈的伤口。而在她长达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她对演出价格至今不知所措。“通常都是我丈夫大体告诉我价格,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办。”郝莲露笑着说。“所以丈夫经常骂我笨蛋,我就会告诉他,正是因为我太笨,所以你知道我有多需要你吧?”
  采访结束后她请我们去吃牛杂,牛杂的出品人是她丈夫。店里的阿姨看起来并不认识老板娘。但从郝莲露微笑的眼睛里可以看到,此刻她是幸福的。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
  协议授权转载联系:(020)。
本报新闻今日排行榜国际行为艺术在小洲村绽放|策展|美术馆_凤凰资讯
国际行为艺术在小洲村绽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不久前刚刚落幕的小洲村第五届“广州·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的开幕式上,不少观众对这样一幕印象深刻:乔纳斯站在小洲村大礼堂的中央,没有麦克风,在这里乔纳斯发表了简单的开幕式演讲,然后抱着一大束红色玫瑰花,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一枝一枝地将玫瑰发放给观众们。
原标题:国际行为艺术在小洲村绽放日期:[]
版次:[A55]
版名:[HI广州·洋“候鸟”迁徙录]
字体:【大中小】
在不久前刚刚落幕的小洲村第五届“广州·现场”国际行为艺术节的开幕式上,不少观众对这样一幕印象深刻:乔纳斯站在小洲村大礼堂的中央,没有麦克风,在这里乔纳斯发表了简单的开幕式演讲,然后抱着一大束红色玫瑰花,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一枝一枝地将玫瑰发放给观众们。现场除了来自二十多个国家以及中国的顶级行为艺术家和媒体记者之外,还有大批来自各地的普通观众。他们当中,有小洲村的村民、大学城的大学生、闻讯而来看热闹的大妈以及各行各业的蓝领、白领们,黑压压的人头让后来的行为艺术表演一度中断,志愿者不得不出来维持秩序。观众阵容之大,关注之强烈,是5年前刚来广州的乔纳斯想不到的。第一届国际行为艺术节是在53美术馆,因为是相对封闭的空间,观众人数非常少。后来转到小洲村后,村民和周边的大学生以及游客热烈响应。4年下来,乔纳斯说每年能感觉得到观众的成批量的增加。不仅如此,观众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感知亦从当初的一头雾水到如今能坦然热烈地参与和回应。这对于参与的任何一个艺术家而言都是一种良性循环。作为深具国际影响力的策展人,乔纳斯在欧美都有过多次的策展,但是从没有哪一个地方的观众像小洲村一样让他印象深刻,不管是人数还是反应。广州一呆5年,在他的推动下,广州成为行为艺术界最为核心的地带之一,又因为他的聚焦作用,小洲村成为国际行为艺术的殿堂。如今,“广州·现场”作为国际行为艺术策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展览的先锋性、学术性以及试验性无与伦比。乔纳斯国际策展人国籍:美国在穗时长:5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448575
播放数:6362255
播放数:6115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黄坚:广州人越来越会吃法餐了
时间: 02:30  编辑:韩冬
■黄坚(右一)三兄弟一起经营着法国餐厅。
■图文并茂的厨师笔记凝聚着努力和坚持。
■蓝带大厨的最新菜式。
Huynh Kien
国籍:法国、加拿大
职业:三人行法国西餐厅老板兼主厨
在穗时长:10年
■新快报记者 赖妍/文 谈昊/图
黄坚不喜欢传统厨师帽,嫌白色大高帽在工作时碍手碍脚,又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他总是戴着灵活亲切的鸭舌帽。这位法国蓝带厨师随身的两大法宝,是装在袖子口袋的小汤匙和胸前口袋的几支彩笔。前者是做菜时试味用,后者则是写厨师笔记。
亲历越战被逼上前线
黄坚祖籍广东梅州,在越南出生,父亲是有名的中医师,家境不错,子女众多,黄坚在13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十。从小对吃从不挑剔的他是家中“最好养的孩子”。
黄坚出生时,越南还是法国殖民地。长达十年的抗法战争在他两岁那年以胜利告终,法国撤出越南。然而紧接而来的是为期更长、伤亡更惨烈的越南战争。15岁还未成年的黄坚被迫参军上前线,出于对杀戮的厌恶,他在8个月的战斗中没打出一颗子弹。忍无可忍之下,他当了逃兵,至香港暂避。直到1975年越战结束,他回到故乡,战后越南满目疮痍,为了生计,黄坚以越南难民的身份孤身赴法。
不适应法餐曾被饿晕
在法国,难民的饮食由红十字会负责,从不挑食的黄坚难以适应法国的饮食习惯,“生冷的沙拉吃不惯,五成熟的牛肉三成熟的鸭肉,血淋淋的,更吃不惯。”他只能每天吃面包加黄油裹腹,三个多月后,因营养不足昏倒,送进医院抢救。
没想到,在医院醒来后,黄坚吃到了医生给的泡芙,“真是人间美味,原来法餐里有那么好吃的东西”。一颗泡芙改变了黄坚对法餐的看法,为了学做泡芙,他走上学厨之路。
上午在厨师学校上课,下午在餐厅工作直至凌晨,黄坚给自己和远在越南的家人赚生活费。“当时,学校老师预言我十年后可拥有自己的餐厅。”冲着这句话,黄坚咬牙努力。有时看大厨深夜忙碌,他在一旁免费打下手,顺便偷师,下了班就索性睡在餐厅里。
------分隔线----------------------------
------分隔线----------------------------
本报新闻今日排行榜
最新图片文章
大道·读图
广州试水冰鲜鸡
  版权所有 (C) 广东新快报媒体广告有限公司老外是素食者过春节犯难 岳母问美国吃不起肉吗
欧阳友华在春节期间祈福。作者供图麦特带了金色小羊和春节装饰给澳大利亚的朋友。作者供图
大鱼大肉年夜饭 却成了一年中最寒酸一餐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今,它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与新年、圣诞节一样全球化的节日。在国外,人们称之为“中国新年”(Chinese New Year)。对于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的外国友人,春节是了解中国习俗和历史的绝佳机会。贴福字、年夜饭、走亲戚、招运装饰,处处是讲究,样样有故事。羊年春节,羊城里的洋人们如何庆祝?又从中学到了什么呢?欧阳友华国籍:美国职业:环球旅行冒险家、教师、作家在穗时长:两年中国春节来了!对春节我真是又爱又恨。爱它的气氛,到处喜气洋洋,人面桃花相映红。恨节日里的食物,不,准确地说,是肉。我在妻子家里过春节,被各种肉食包围了。要知道,我可是素食者。春节里,烟花划过天空,留下白烟一缕缕。走廊里,大红灯笼高高挂;各家门前,“福”字倒挂着。红色在中国象征着好运,大家都希望新一年红红火火。我坐下来和妻子的家人共进晚餐。春节里,人们相信应该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最美味的食物。但是,问题来了。我是个素食者,已经11年不吃肉了。我的丈母娘准备晚饭,她蒸、煮、炸做了八道菜,一道道菜揭开盖子,有鸡、鱼、虾、章鱼、牛肉、香肠、猪脚、鸭子。妻子的爸爸举起酒杯祝酒后,家人们就开吃了。我退缩了。唯一一道蔬菜还是被包在牛肉或章鱼里。丈母娘注意到我不敢下筷,“你为什么不吃肉?”她问道,还给我夹了个鸡腿,“你很穷吗?在美国吃不起肉吗?”素食与否与钱无关,事实上,做素食者有时更昂贵。素食主义是健康与信仰问题。我尝试向她解释,但她摇摇头,表示不能理解。她成长的环境有些艰辛,一年里能吃肉的机会只有几次,大多数人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只能吃米饭度日。“如果只吃蔬菜和米饭,怎么会有力气呢?”她父亲问道。这个问题我在素食者少的地方听过无数次了。我解释道,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素食者,包括一些举重选手、长跑者,还有各个领域的人。但丈母娘还是摇头,给我夹来烤虾,一直举起大拇指说,“吃呀,吃呀,很好吃的。”那晚我只吃了些蔬菜,完全没碰肉,添了些酱油就吃掉了一满碗饭。坦白说,这是一年里吃得最寒酸的一餐了。第二天日出前我就被咆哮般的鞭炮吵醒。这一餐的早餐很特别,没有肉,却有8道不同的蔬菜。原来,这一餐素食是为了表示怜悯并祈求8种不同的运气。我尝遍每一道菜,都吃光光了。我感到很满足,但是丈母娘却不满足,坚持要继续给我做菜,直到我吃不下为止。这无疑是这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餐了。那一天后我慢慢明白了,于是告诉丈母娘,“我每天都要好运气。”如今,我每次和丈母娘吃饭,她都给我准备足够多的蔬菜。真是快乐的新年啊。吉隆坡、仰光、阿德莱德,春节无处不在麦特国籍:英国职业:英国足球记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系外教在穗时长:12年如今,圣诞节和西方新年(元旦)已经成为全球性节日。在广州生活十多年,我明显感觉到它们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毫无疑问,中国春节的世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两周,我在四个不同城市亲眼见证这一点。我的第一站是缅甸仰光,仰光的街很适合慢慢闲逛。入住的酒店距离唐人街不远,红与金的主题色装点着这条街道,春节前夕的唐人街,装饰、声音,当然还有味道,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氛。第二站是中国香港,因为工作的关系来此,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此前多次到来,但春节前夕来还是头一回,繁暄更胜平时。很多内地游客趁着年前来大采购,拎着大袋小袋,拖着行李箱,满载而归。从香港飞到吉隆坡访友,马来西亚除了马来人,还有大批印裔和华裔移民,因此这里的节日庆祝也非常丰富。但不管是哪个民族,春节期间是普天同庆的大日子。中国风元素遍布商店、餐厅、酒吧,装饰与香港、仰光大同小异,就连我去洗个牙,牙科诊所里也少不了红灯笼和羊年吉祥物。旅程第四站,我来到澳大利亚联邦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阿德莱德。阿德莱德算不上大城市,但与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一样,也是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中国味浓厚。中心市场的芝士和酒真心赞,还有很多中式餐厅和华人商铺,让我想起广州的家。
阿德莱德的朋友家中满是红、金色调的春节装饰,全部都是我和太太多年以来造访送的礼物。我们这次还带了一些金色小羊给其他的澳大利亚朋友。以上四个国家或地区都属于FIFA(国际足联)大家族的亚洲区,春节的影响延伸至此并不令人意外。但据我在英国普雷斯顿的同事和学生们说,不仅在中央兰开夏大学会大肆庆祝春节,因为这里有为数不少的中国留学生,邻近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的唐人街此时也是热闹非凡。最后,祝大家羊年快乐健康。尤其对羊城而言,意义尤为特别。XIN NIAN KUAI LE.(赖妍/编译)(原标题:春节已成全球节日,看广州的老外们怎么过年?)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黄雪琴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新华网青海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青海分社和新华网青海频道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青海频道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兰英姿长穗剑教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