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学超级计算机排名2014系用人单位排名

请登录后使用
,还不是会员请
天津滨海新区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十大热点问题
中国外包网&&|&&日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27万,较2013年增加了28万,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不仅如此,2014年我国还迎来了史上最大的归国潮,是中国近30年来最大一次“海归归国潮”,预计将突破30万人,“最难就业季”遭遇“最大归国潮”,使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重的就业压力。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27万,较2013年增加了28万,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不仅如此,2014年我国还迎来了史上最大的归国潮,是中国近30年来最大一次“海归归国潮”,预计将突破30万人,“最难就业季”遭遇“最大归国潮”,使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重的就业压力。本次调研由天津鼎韬产业研究院、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北京易才博普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提供数据并联合研究,这是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应届大学生就业流向、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及薪金分布情况开展的视野最宽广、资料最详实、调研最深入的定量研究,旨在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决策、各服务外包相关高校及培训机构的课程改革、各行业人力资源建设、大学生专业及职业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一.房地产、IT/互联网/软件开发、金融等专业招聘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  根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对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调查显示大学本科以上应届生的招聘职位主要为技术(产品)研发和销售。这100家企业是前程无忧从中国30万家活跃雇主中评选出的,平均拥有雇员18700名,因此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无论是人才需求量还是薪资待遇均位列前三甲(如下图所示)。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与其发展情况息息相关,从各行业人才需求量排行榜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势头良好。在2014年求职需求量最多的十大行业中有三个行业与IT相关: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IT服务系统(系统/数据/维护),总需求量超过任何行业。  由于热门行业具有薪资起点高、职业前景好的特点,2014届毕业生简历扎堆在IT、互联网、金融、能源等朝阳产业,传统的医药、制造、加工行业遇冷。从百度指数2014年毕业生搜索最热门公司来看,TOP20大多集中在互联网、金融两大行业。腾讯、华为、百度等成为校园招聘最受关注的公司。  IT与互联网行业同金融、房地产相比更注重能力而非学历、学校。学历低的人只要能力好,在IT和互联网行业一样可以进入知名企业、获得高薪,这在其他行业是很难实现的。在全行业IT化、互联网化的大趋势下,学IT与互联网的人可以任意跨界就业,没有行业门槛,这意味着毕业生有更多的行业和企业选择,相较而言学金融和房地产的毕业生跨界就职则很难实现。除此之外,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从事IT或互联网开发的毕业生薪资提升最快:根据2013年麦可思公布的数据,软件开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三年后薪资增幅排名第一。  二.终生职业教育日益成为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趋势》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这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34.5%,全国共有近2500所高等学校,2014年在校人数更是达到2468万人。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演变,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下降,加之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有一定脱节等诸多问题,大学生必须增强职业教育观念,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终生的职业教育重拾职业竞争力是他们未来的唯一出路。  根据鼎韬产业研究院对近两年“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及服务机构最佳实践评选”入榜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显示,经过培训机构专业培训的大学生较未经培训直接就业大学生,起薪平均高10.22%,可见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要明显高于未经培训的学生。  以国内最大的IT人才培训机构达内为例,月达内全国学员就业平均薪资为4057元,超出社会大学生1614元。  达内学员之所以比同届毕业生生平均薪资高出66%,原因主要是达内实战培训帮助学员加深和扩展了他们的专业领域知识水平、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了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抗压能力、在实战项目中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也积累了实战项目经验,与未经培训的应届毕业生相比更受企业欢迎。  三.2014届毕业生更青睐国企、外企等大企业,中小企业依旧面临“招聘难”窘境  中小企业,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推动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企业中,小微企业约1170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若将4436万户个体工商户视作微型企业纳入统计,则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就达到了94.15%。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2.2%,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虽然全国的中小企业每年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然而“招聘难“问题却始终是困扰中小企业的核心问题。数据显示超过50%的在校大学生期望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单位。在校大学生预期的工作单位中,国有企业占比居首(34.31%),合资企业以19.25%的占比次之。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民营与外资企业就业比例下降,充分说明了就业难与经济形势下滑让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职场主力新军对稳定性较低的工作缺乏安全感,更愿意追求以体制内单位为主的稳定性较强工作的心理。不同规模企业2014年夏季求职期日均竞争指数(注:竞争指数=简历投递量/职位量)不同性质企业2014年夏季求职器日均竞争指数(注:竞争指数=简历投递量/职位量)  总体来看,企业规模越大,竞争指数越高,职位竞争激烈程度越高,表明人才进入企业的渴望越强烈,根据上图,人才潮依然流向大企业,再次加剧了中小企业招聘的困难程度。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人数虽然呈逐年递增态势,但是专业人才的素质并不能适应需要,据《洛桑报告》称: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中“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招聘难”的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的企业知名度、薪酬福利、企业文化等方面相对来说弱于国企、外企等大型企业,因此对求职者的吸引力较弱,竞争指数较低。人才的匮乏,进一步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给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带来隐患,使本就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时刻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要想突破这一窘境,就必须将人才的选育留摆到重要位置,首先要完善各类人才制度,制定科学的录用机制、培训体系、激励制度等,为员工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发展空间及路径,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根据个人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及工作安排;同时培养优良的企业文化,正所谓“三流企业靠钱留人、二流企业靠人留人、一流企业靠文化留人”,企业的社会美誉度是员工得到的文化待遇,一个好的企业品牌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美誉度,这会给每个员工带来许多无形的益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即使薪水不高,也愿意去大公司锻炼的原因。  四.企业招聘渠道趋于多样化:新媒体、培训机构招聘成为新趋势  2014年移动招聘平台异军突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备受90后应届生的青睐,移动招聘平台首次突破10%,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同时,社交网站在招聘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中国人才市场的主力,他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应聘者们已经习惯于通过新媒体来搜索招聘信息和了解企业文化。在新媒体上进行招聘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潮流。LinkedIn、Facebook、人人网、大街网等均相继推出了在线招聘服务。社交招聘相较于传统的招聘渠道具备更高的真实感与精准度,传播速度更快,也更加人性化,因此在招聘与求职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中国企业管理者对于新媒体的态度,也在短短几年内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三年前,他们还在为员工沉溺于开心网的游戏而头疼,但从2011年起,CEO和HR却发现,社交网站是一个拉近人才距离的有效沟通平台。一年前,很多管理者还搞不明白为什么公司的90后员工那么热衷于&织围脖&,而今天,越来越多的明星企业家和HR都选择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招聘信息。  以世界500强老牌企业壳牌集团为例,壳牌集团从2009年就开始在全球使用新媒体来进行雇主品牌宣传和招聘,壳牌中国也从2010年开始使用新媒体招聘人才。他们意识到,当下人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新媒体在沟通、宣传上更能满足候选人的行为习惯和需求,沟通更快速、针对性更强,目标人群定位也更准确。  同时,随着企业人才招聘竞争的加剧,尤其是企业急需的人才,以开发人才为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与培训机构合作。与培训机构合作对于企业招聘来说有三个好处:首先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其次,可以提高企业的招聘效率,第三,通过培训机构招聘获得的人才,相较于社会招聘人员稳定性较高。以上市公司达内为例,目前已与超过45000家公司达成合作,每年输送近5万名学生。  五.最难就业季,77%在校大学生薪酬预期不降反升  截至2014年5月,2014届毕业生仍有38.9%的在校大学生尚未签约,与严峻的就业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7%的在校大学生薪酬预期集中在元的区间,而在2013年75%的在校大学生对薪酬预期只有元。(数据来源:《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  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对首份工作的薪酬预期不降反升,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经济因素是物价上涨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活成本增加,与此同时,90后大学生群体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追逐更加强烈,进而希望通过薪资有所体现也是造成预期薪酬逐年走高的成因之一。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薪酬观,保持适度的薪酬预期弹性。求职时,不能单纯的从自己付出的学习成本和能力的角度出发,片面提出过高的薪资要求,还应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认识到他们所提供的薪酬实际是一种极具风险的投资,如果你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创造出预期的贡献,那将意味着回报率低下,甚至有可能完全失败。因而用人单位谨慎的态度以较低的薪酬招聘员工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着重关注自身未来的发展及能力的提高,不要过分的计较眼前的薪酬高低而丧失就业与发展的大好机会。  除此之外离不开政府、高校及企业的共同努力: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规范的国家薪酬调查制度,推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在薪酬水平上的准确定位;高校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将有关薪酬指导的内容作为就业指导新的拓展内容,帮助毕业生树立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薪酬就业观以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变化的新趋势,从而增加成功就职的机会;企业应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严格遵守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  六.2014届毕业生平均月薪2443元,三成仍要“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  2014届毕业生陆续拿到了第一份薪水。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这份来自35万余份有效问卷的报告显示,2014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其中北京地区平均起薪也仅为3019元,同时,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虽然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仍迟滞不前。其原因在于工作所需职业技能与毕业生在校学习知识不大匹配,暂时还无法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因此拿不到高的工资。  大学毕业生起薪与所处行业的薪酬水平息息相关,以呼叫中心客服代表为例,根据易才博普奥提供的数据,分析得知,互联网服务业客服代表平均薪酬最高,可达3750元,其次分别是制造业(2764元)、零售业(2760元)、IT(2690元)、通信(2553元)、大金融(2511元),市场研究及保险业客服平均薪酬最低,仅有2000元。  按企业类型来看,国企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薪酬水平最高,平均为2676元;其次是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平均薪酬分别为2597元、2400元及2382元;合资企业薪酬水平最低,平均为1900元。  七.人才回流大潮导致部分二线城市岗位竞争指数超越一线城市  高昂的生活成本、拥挤的交通、严重的空气污染…越来越多原本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选择逃离,返回家乡周边的二线城市发展。在人才回流大潮的影响下,部分二线城市的岗位竞争指数直逼一线城市,加之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人才的吸引,苏州、沈阳、西安、天津、大连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二线城市,岗位竞争指数甚至超越了部分一线城市。全国人才供需竞争指数(供需竞争指数=简历投递量/职位量)数据来源:2014年智联招聘在线数据库数据监测  如下图所示,招聘量在15000人以上的8个城市中,只有北京和深圳春季和夏季均在竞争指数在前三名,表明这些城市工作机会多,但岗位竞争也非常激烈。上海和广州只出现一次,表明工作机会多大但岗位竞争适中,杭州、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在全国城市招聘量排名都在前8位但竞争指数均不在前8位,表明这些城市工作机会多但岗位竞争小。苏州、沈阳、天津、大连、西安、长春竞争指数均超过了上海、广州、南京、成都和武汉,表明招聘量不大但这些城市竞争异常激烈。  八.专业对口就业率低:TOP1财务会计专业对口就业率也只有64.7%  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显示,仅有19.3%的在校大学生希望从事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不希望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则高达34.9%。与此同时,在已就业人群中有66.4%更换过工作,且其中86%的人是在更换过1至2次工作之后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导致大学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就业压力大、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所学专业和行业不是热门专业且就业面较窄,或报专业时对专业未来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不够了解导致毕业后不愿意从事对口工作。而大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持续走低对我国教育前景、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从主观、客观和整体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  对大学生本人的影响:从毕业大学生角度来看,由于他们刚刚毕业,还未深入接触社会,对就业压力认识不深,社会心理还不成熟,通常心高气傲,往往视初次就业选择的企业为垫脚石,踏入企业即想着如何离开,所以不对口专业就业的工作寿命都相当短,通常不会超过五年,跳槽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不稳定性非常严重。  对企业的影响:被上述大学生选中的企业,可称之为“跳板企业”,对于企业自身来说,选择大量的专业不对口毕业生对企业发展有利有弊。利是短时间内可召集大量高素质人才;弊是其不稳定性严重消耗企业培训成本,极端制约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于是“跳板企业”多采取低薪策略,招聘的员工工资通常仅相当于该城市的最低基本工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的价值。这无疑制约了员工在企业内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束缚住了员工开拓进取的手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工资低-员工不满-跳槽-企业不信任-降低工资。  对社会的影响:国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各个行业的优秀人才,然而在应届毕业生连年增长的环境下,面临重大的就业压力,冷门行业门可罗雀、热门行业又人满为患,在这样的循环怪圈之下,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浪费。 以计算机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为例:  计算机专业只有13.56%的毕业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类工作,而超过半数的同学则选择从事与本专业毫无关联的销售(31.12%)和行政(20.61%),这表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忠诚度并不高。一方面,由于高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与企业需求脱节,导致学生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缺乏职场竞争力从而被迫转行,另一方面,由于性格和兴趣原因导致部分学生不喜欢程序员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从而选择主动转行。  艺术设计专业有29.87%的毕业生选择了对口的“美术/设计/创意“岗位,次对口的岗位“建筑装修/市政建设“和”广告/会展“则分别吸引了17.61%和5.82%的同学这表明艺术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对自己专业的忠诚度较高,不轻易换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同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与众不同,同时艺术类相关工作岗位排他性很强,排除了非专业人士。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基本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岗位。  九.计算机软件行业求职竞争最激烈  智联招聘在线数据显示,从各行业的竞争指数来看,计算机软件业竞争指数最高,达到77.3,即平均77.3个人竞争一个职位。其次是网络游戏行业,竞争指数为67.0。总体来看,IT/互联网相关行业占据了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前列。这反映了虽然IT/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职位,但求职者对IT/互联网行业的热情明显领先于行业自身对职位的需求,从而导致大量的求职者竞争有限的职位,竞争激烈程度抬升。  计算机软件类岗位需求量减少也是造成岗位竞争指数升高的又一重要原因,由下图可见:月软件人才需求量较2012年同期呈现全面下滑态势,总体同比下降5.64%,其中,按时间来看,10月份人才需求量较2012年同期下降最为明显,同比下降8.59%;按岗位来看,c++人才需求量较2012年同期下降最为明显,同比下降7.45%。虽然.Net人才需求量在11月出现井喷式增长,环比增长95.23%,但较2012年同期仍下降5.77%。  由2013年8月-12月招聘需求统计情况分析,9大热门软件类专业中,JAVA人才需求量最大,其次为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嵌入式、IOS人才需求量最小。  十.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呈上升趋势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八大报告则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由此可见,党和国家一直把鼓励、支持创业放在突出位置。  创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是落实建设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大学生创业既是我们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相关保障措施日趋完善,高校也纷纷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大纲,部分高校还设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园等,由专门的教师指导、扶持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加之各省市地区政府部门积极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资金、场地、行政管理、税收等各方面为创业大学生解决一切后顾之忧,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也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提升。  据调查统计,46%的本科毕业生创业者认为就业困难不是创业的最重要原因,创业理想才是自主创业的最大动力。  在已毕业大学生中,有自主创业倾向的人占到了18.9%,接近两成,这一比例较去年的2.21%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催生了大量的市场机会,客观上为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已就业人群在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本之后,更期望通过自己能够掌控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此外,新一届政府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体现了对市场经济活力进行释放的坚定决心,也是形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本文由鼎韬产业研究院、达内IT培训集团、北京易才博普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联合研究撰稿人:  达内IT培训集团品牌总监 韩冰  鼎韬产业研究院行业人力资源咨询总监 苏淑红  鼎韬产业研究院高级咨询师 曲越  北京易才博普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人才租赁事业部总经理 袁静 编辑:王丽娜
已有0条微评 |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
新浪微博评论
4月30日,天津市政府与腾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周三,微软CEO...
4月29日,由腾讯主办的主题为“势在·必行”的2015...
点击排行榜
周点击排行榜
月点击排行榜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规划大学四年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
点击数:3553次
每年9月初,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如期迎来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新成员。看着一张张充满朝气的新面孔,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全体教师由衷地希望四年后的6月末,他们中的每个人都能满怀收获的喜悦走向人生下一站。为此,我们编写了这篇“如何规划大学四年”,其中参阅了大量互联网资料,尤其是李开复给大学生的公开信、IT专业解惑真经等资料,在此对这些作者表示感谢!
一、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从学习上讲大学阶段是高中阶段的延续,但大学阶段又和高中阶段有很大不同,在此阶段你可以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而且,大学阶段可能是你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第一次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系统性地接受教育的大好机会。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你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编织自己的梦想,及早明确自己的方向,努力学习,奠定自己人生的基础。
显而易见,大学是一生中学习能力转变最大的时候,是把“基础学习”和“进入社会”这两个阶段衔接起来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大学四年中,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境界,让自己成为一个擅长终身学习的人。
二、认识并认同计算机专业
进入大学,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业观 。大学生的学业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以学习为主的一切活动,是广义的学习阶段,它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业务、组织管理能力、科研及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学习。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完成好大学学业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业观。所谓学业观就是对所学专业、学业的态度和认识,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前景。当代大学生在对待学业问题上存在着种种误区:或将学业涵义理解过窄,或对学业生活预期过高,或学业角色定位不准,或职业期望值过高,以至学业不精甚至荒废学业。为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如下四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学业与专业的关系。珍重自己的学业,就该学得其所,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把自己的爱好和国家的需要及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关能力,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就计算机相关专业而言,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到了信息大爆炸和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计算技术成为该时代的重要特征,并对社会发展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计算机学科对几乎所有学科的深入的渗透和交叉,使得计算机各专业将变为基础性的专业。
二是正确处理学业与职业的关系。在学习期间就应自觉地学好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锻炼职业能力,以期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计算机各专业的社会需求来说,不论从全球的一些统计数据还是国内的一些统计数据,需求量都是很大的,但更好更优更强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能力是你成功的基础。
三是正确处理学业与事业的关系。将自己现在的学业、将来的职业和未来的事业联系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作用和发展前景,立志献身其中,在工作中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是正确处理学业与就业的关系。就业与学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就业是学业的导向,学业决定了就业。以就业为学业的导向,有利于大学生专业报考的选择、学业目标的调整、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外延的拓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就业也构成了衡量学业成就的重要标志。想要就好业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以及创新精神,这些都应当在完成大学学业过程中养成。
三、及早规划你的大学四年
进入大学后要及早规划你的大学四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使自己能充分利用这四年时光,能真正学有所成,能坦然地面对四年后继续深造或就业竞争,我们要从及早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及早明确目标,制定航线。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素质如何,专业技能掌握的怎么样,将决定他在继续深造或求职择业时的自由度和考取的学校或取得职业岗位的层次。为此,根据计算机专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学业,做好准备。
1、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大学四年,应培养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一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其基本途径只能是学习、积累和实践。也绝非一劳永逸,必须持续不断地付出艰辛劳动。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不断努力、辛苦耕耘,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继续深造和就业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
知识并不能简单地与能力划等号,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应把构见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统一起来,尤其要培养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对计算机各专业来说,编程技能就是最重要一项专业实践能力。具备了较强的编程技能才能在考研面试、择业、从业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3、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知识、能力、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三大要素。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没有相应的知识武装和能力展示,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格。但是知识和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高素质的人才应该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把养成健全的人格放在第一位,又注重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使自身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应把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全面的综合素质统一起来。
四、大学计算机课程学习路线
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名学生,希望你一定要明白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深度绝对是不一样的。我们仅仅会Windows、Office或其它软件的一些操作是不够的。计算机专业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掌握许多其他专业并不“深究”的东西,例如,编程语言、算法,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等。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做一个芯片,写一段程序,但他们做不出计算机专业能够做出来的大型系统。这就需要同学们不仅学懂一些软件的操作,更需要把计算机专业的一些基础课程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学好,并把许多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实验、实践转化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
(一)计算机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从数学谈起
同学们大一入学后,每周六学时的高等数学,天天作业不断。可能有些同学惊呼走错了门!咱们这到底念的是什么专业?不错,你没走错门,这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众多科学研究中,如信息检索,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网络传输,图形图像处理,视频音频处理,每个研究方向都与数学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也许是正统数学家眼里非主流的数学,但没有数学是不行的。而且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从实际生活当中抽象出来的理论,人们之所以要将实际抽象成理论,目的就在于想用抽象出来的理论去更好的指导实践,指导利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其实我们计算机专业学数学光学高等数学是不够的,有条件应该像数学系一样学一下数学分析(清华计算机系开的好像就是数学分析),这对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良好的分析能力极有帮助。因为在一些软件企业中,数学系的学生大多作软件设计与分析工作,而计算机系的学生做程序员的居多,原因就在于数学系的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从所受训练的角度上要远远在我们之上。
正如上面所论述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将抽象的理论再应用于实践,不但要掌握题目的解题方法,更要掌握解题思想,对于定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掌握证明过程即掌握定理的由来,训练自己的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达到了学习这门科学的目的,同时也缩小了我们与数学系的同学之间思维上的差距。
另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两门课很重要,可惜大多数院校讲授这些课都会少些东西。少了的东西现在看至少有随机过程。到毕业还没有听说过Markov过程,此乃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影响很大。没有随机过程,你怎么分析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怎么设计随机化算法和协议?所以,同学们不仅要学好讲到的东西,甚至要自学一些该掌握的知识。
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关系有点奇怪。三四十年以前,计算机科学基本上还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而现在,计算机科学拥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众多的研究人员,在很多方面反过来推动数学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孩子长得比妈妈还高了。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孩子身上始终流着母亲的血液。这血液是the mathematical underpinning of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也就是理论计算机科学。所以推荐大一的同学们一定要学好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课,因为数学是开启计算之门的钥匙!
最常和理论计算机科学放在一起的一个词是什么?答:离散数学。这两者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它们在不少场合下成为同义词。,数学是以分析为中心的。数学系的同学要学习三四个学期的数学分析,然后是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数等等。实变和泛函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数学的入门。在物理,化学,工程上应用的,也以分析为主。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出现,一些以前不太受到重视的数学分支突然重要起来。人们发现,这些分支处理的数学对象与传统的分析有明显的区别:分析研究的问题解决方案是连续的,因而微分,积分成为基本的运算;而这些分支研究的对象是离散的,因而很少有机会进行此类的计算。人们从而称这些分支为“离散数学”。“离散数学”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最后导致以分析为中心的传统数学分支被相对称为“连续数学”。离散数学经过几十年发展,基本上稳定下来。一般认为,离散数学包含以下学科:1) 集合论,数理逻辑与元数学。这是整个数学的基础,也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2) 图论,算法图论;组合数学,组合算法。计算机科学,尤其是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是  算法,而大量的算法建立在图和组合的基础上。3) 抽象代数。代数是无所不在的,本来在数学中就非常重要。在计算机科学中,人们惊讶地发现代数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应用。每个学校计算机专业都会开一门离散数学,涉及集合论,图论,和抽象代数,数理逻辑。但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呢?希望每个同学都重视这门课的学习。
另外,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根本,在于算法。所以同学们也要重视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课程或知识的学习。
(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范畴
前面主要是从数学角度来看的。从计算机角度来看,我们学好学科基础课:数学系列课的同时,更要把专业基础课,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学好。
这方面先说说各专业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在高等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是我国高教司明文规定的各专业必修课程要求。主要内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学会简单的使用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功能和初步的网络应用功能。但是在计算机专业讲授该课程时应该侧重的是:让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清晰的把握计算机学科研究的内容,以及专业课程中每门基础课和核心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使学生在学科学习初期就对整个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以做到在今后的学习中清楚要学什么,怎么学。然后要侧重从整体上讲解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表示方法,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及计算机运行的基本原理等内容。而相应的Windows基本操作、Office等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应当放在第二位,这些技能主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课外实践并借助一些竞赛平台让学生加以掌握。
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优秀学生决不该仅仅是一个编程高手,但他一定首先是一个编程高手。同学们第一门编程类的课是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念计算机的人从某种角度讲相当一部分人是靠写程序吃饭的。在许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里一直有这样的争论,关于学生第一程序设计语言该用哪一种。我个人认为,用哪种语言并不重要,关键在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因为许多程序员都觉得一门语言打好基础后学一门新语言只要一个星期,甚至根本不用一个星期。前提是先把基础打好。我们学院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开设一年,意在让大家学好这门基础课,同时掌握好指针、结构体、链表、自定义数据类型等内容,为后继的数据结构等课程打好基础。
另外,我们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编程类的课是一条线。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第一年是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第3学期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第4学期系统平台程序设计(Windows程序设计),之后有框架程序设计技术(VC集成环境),MFC程序设计,高级程序设计,高质量程序设计等。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希望,同学们学习的语言不用门门俱到,但一定要把一个语言学精通。另外,我们希望同学们通过四年的学习,编写和调试的代码量能得到2万~4万行。
硬件的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汇编语言和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然后就是嵌入式和计算机控制方面的一些课。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不仅要讲到模拟电路,而且要讲到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这东东,如今不仅计算机系学生搞不定,电子系学生也多半害怕。如果你真想软硬件通吃,那么建议你先看看邱关源的“电路原理”,也许此后再看模拟电路底气会足些。数字电路比模拟电路要好懂得多。
汇编语言和微机原理是将汇编语言和微机原理融合到一起的课。你的数学/理论基础再好,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次序也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无论你先学哪部分,都会牵扯另一部分里的东西。所以,只能静下来慢慢琢磨。这就是典型的工程课,不需要太多的聪明和顿悟,却需要水滴石穿的渐悟。
有了汇编语言和微机原理这门课的知识,再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就有一定基础了。有些人说不想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也不想制造计算机,所以诸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接口之类的课觉得没必要学,这样合理吗?显然不合理,这些东西迟早得掌握,肯定得接触,而且,这是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的少有的几项优势。做项目的时候,了解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说,仅仅为了技术而技术,只懂技术的人最多做一个编码工人,而永远不可能全面地了解整个系统的设计。
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学完数据结构你会对你的编程思想进行一番革命性的洗礼,会对如何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算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于算法的建立我想大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当遇到一个算法问题时,首先要知道自己以前有没有处理过这种问题.如果见过,那么你一般会顺利地做出来;如果没见过,那么考虑以下问题:
1. 问题是否是建立在某种已知的熟悉的数据结构(例如,二叉树)上?如果不是,则要自己设计数据结构。
2. 问题所要求编写的算法属于以下哪种类型?(建立数据结构,修改数据结构,遍历,查找,排序...)
3. 分析问题所要求编写的算法的数学性质.是否具备递归特征?(对于递归程序设计,只要设计出合理的参数表以及递归结束的条件,则基本上大功告成.)
4. 继续分析问题的数学本质.根据你以前的编程经验,设想一种可能是可行的解决办法,并证明这种解决办法的正确性.如果题目对算法有时空方面的要求,证明你的设想满足其要求.一般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难以兼得.有时必须通过建立辅助存储的方法来节省时间.
5. 通过一段时间的分析,你对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路.或者说,你已经可以用自然语言把你的算法简单描述出来.继续验证其正确性,努力发现其中的错误并找出解决办法.在必要的时候(发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推翻自己的思路,从头开始构思.
6. 确认你的思路可行以后,开始编写程序.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尽可能把各种问题考虑得详细,周密.程序应该具有良好的结构,并且在关键的地方配有注释.
7. 举一个例子,然后在纸上用笔执行你的程序,进一步验证其正确性.当遇到与你的设想不符的情况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编程方面的问题还是算法思想本身有问题.
8. 如果程序通过了上述正确性验证,那么在将其进一步优化或简化。
9. 撰写思路分析,注释.
对于具体的算法思路,只能靠你自己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加以获得,没有什么特定的规律(否则程序员全部可以下岗了,用机器自动生成代码就可以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是说当一条路走不通时,不要钻牛角尖,要敢于推翻自己的想法。
操作系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除了大家用的教材外,建议大家再看看以下一些相关书籍。想看理论方面的就推荐清华大学出版社《操作系统》吧,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写的。另外推荐一本《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这本书是我国操作系统专家在微软零距离考察半年,写作历时一年多写成的,教操作系统的专家除了清华大学的张尧学(现高教司司长)几乎所有人都参加了。Bill Gates亲自写序。里面不但结合windows2000,xp详述操作系统的内核,而且后面讲了一些windows编程基础,有外版书的味道,而且上面一些内容可以说在国内外只有那本书才有对windows内核细致入微的介绍。
学数据库要提醒大家的是,会用VF,VB, Power builder,SQL Server不等于懂数据库。(这世界上自以为懂数据库的人太多了!)数据库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数据库实现则是典型的工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数据库是最典型的一门计算机课程――理工结合,互相渗透。咱们人才培养方案中数据库主要是两门课,数据库概论及应用,以及高级数据库技术。第一门课主要讲解数据库基本原理,并结合一门数据库讲解应用技术。第二门课主要讲解在程序设计过程中联接数据库、操作数据表和数据记录的相关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网络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四门统考课程之一。推荐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问题讲得比较清楚,参考文献也比较权威。不过,网络也属于Hardcore System,所以光看书是不够的。建议多从互联网上找一些参考资料阅读,并利用我们的实验室多实践,以便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关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些边缘科学我想谈一谈软件工程技术,对于一个企业,推出软件是不是就是几个程序员坐在一起,你写一段程序,我写一段程序呢?显然不是。软件工程是典型的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管理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它使我们这些搞理论和技术的人进入了一个社会。你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程序的优劣,更应该考虑程序与软件的区别,软件与软件产品的区别,软件软件产品的市场前景,如何去更好的与人交流。这方面推荐给大家几本书:畅销20年不衰的《人月神话》(清华大学中文版,中国电力出版社影印版),《软件工程-实践者研究的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译本),《人件》(据说每一位微软公司的部门经理都读过这本书,推荐老总们和想当老总的同学都看看,了解一下什么是软件企业中的人)以及微软公司的《软件开发的科学与艺术》和《软件企业的管理与文化》(研究软件企业的制胜之道当然要研究微软的成功经验了!)
计算机技术牵扯的内容更为广泛些,一项一项说恐怕没个一年半载也说不清。我只想提醒大家的还是那句话,技术与科学是不能分家的,学好了科学同时搞技术,这才是上上策。犹如英语,原先人们与老外交流必须要个翻译,现在满马路的人都会说英语。就连21世纪英语演讲比赛的冠军都轮不到英语系的学生了。计算机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计算机真就只是一个工具,如果不具备其它方面的素养,计算机系的学生虽然不能说找不到工作,不过总有一天当其他专业性人才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后将比我们出色许多。原因就在于计算机解决的大都是实际问题,实际问题的知识却是我们少有的。单一的计算机技术没有立足之地。
另外还需要指出:学习每一个课程之前,都要先搞清这一课程的学习目的。这一学科的应用领域。据我所了解到的同学和低年级的同学的学习状况:他们之中很少有人知道学一门课程的学习目的,期末考试结束了也不知道学这课做什么用。这就失去了读计算机科学的意义。
有些同学说按照这样学习学的东西太多,有的未见得有用,我想打个形象的比方:学校学出来的人都是一个球体,方方面面的知识都应具备。可是社会上需要球体的地方很少,反而需要的是砖和瓦,即精通某一行的人才。但是对于同等体积的物体,用球体来改造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学校的学生很多,为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来适应这个社会,学校也就不得以把所有的学生都打造成一个球体,然后让社会对这些学生进行再加工,成为真正能够有用的人才。即使你非常清楚自己的将来要干什么,并且非常下定决心要走自己的路,这一步你也必须走,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你不能预料未来。想清楚,努力去干吧!对于博大精深的计算机科学,我们每个人只能说永远都是个Beginner。即使把以上说的这些这些全弄通了,前面的路还长,计算机科学需要我们为之奋斗......学习计算机科学需要韧性,更需要创新,需要激情。深刻学习理论知识,勇于接受新技术的挑战,这才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具有的素质。希望同学们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戒骄戒躁,平和的埋头学习吧。
五、编程技能――你翱翔蓝天的翅膀
这一部分就以互联网上一个完整的帖子:“修炼编程的内功”来说说编程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很多年以前,我还是一个学建筑的学生,但是很喜欢学计算机。不过呢,由于专业限制,我没有计算机用的。学校只开了一个学期的Fortran语言,上机时间只有可怜的5节课,那会把我憋坏了,呵呵。
大家不要笑啊,90年那会,生活不富裕,PC机还是一个很贵的东东,一般家庭都还停留在18嫉缡踊氖贝笱质亲钋畹模镏侍跫逊Γ业笔庇懈鲂∈章蓟┗频模呛牵谕е幸丫芸梢粤恕R虼耍裣衷诘耐牵豢忌洗笱ВMP3、MP4、笔记本电脑家里给配齐的,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我作为过来人,还是要说大家一句,大家真是生在好时代了,很幸福的。
不过呢,我很喜欢编程,就养成一个习惯,想象编程,找一个题目,自己在脑子里把程序构思出来,写在纸上,然后自己模拟电脑的run,把程序过一遍,看能不能执行正确。这个习惯现在都还有。呵呵,我老是劝大家写简单的程序,其实和这个习惯有很大关系,因为我比较笨,稍微复杂的程序,脑子就想不过来了,就晕了。
也正因为有了这个经历,我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编程究竟是什么?呵呵,当时我在学校,也是小有名气,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程序疯子,没事喜欢发呆,喜欢想程序。在一次舞会上(别激动,我也是过来人,也会跳舞的,虽然很难看哈,呵呵),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师姐就考我,问我编程是什么?
我当时想了一下,很郑重地回答她,我的理解,编程就是拆解任务,把一个任务,拆解成很细很细的步骤,一步步教计算机去做。计算机很笨的,举个例子,我们说早上起来去上课,是个人都知道做什么,但是它不知道,因此,我们要告诉它:
起床--穿衣--拿饭盒--去食堂--买早饭--吃饭--洗饭盒--回宿舍--放饭盒--拿书--出门--如果人都走完,要记得锁门--去教室--推门--找到自己的座位--走过去--坐下来--等待上课--上课。
说到这里,我突然自己有点明悟了,编程,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化到每个动作都是1+1=2那么简单,然后计算机照做就好了。这就是我理解编程的真谛。我师姐听到了,也若有所悟,这个话题就没有再说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计算机的特点,准确的讲,目前我们这个社会的计算技术,还很原始,说它是计算机,正确,它确实只能计算,说它是电脑,太抬举它了,它不可能有思考能力。
在冯诺依曼体系架构中,计算设备就是具有一定计算能力,有能力和外界做出IO互动,并且能高速重复动作的这么一种设备,这可能和大家在教科书里面学到的不太一样啊,不过,我是这么理解的。
因此,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计算机作为一个伙伴,一个可以帮助我出主意,或者代替我思考的伙伴,仅仅是看做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有什么用呢?我认为它最重要的,有两个作用:
1、无限可重复性,一个动作序列,一旦编订程序,计算机就可以无数次重复这个序列,不会感到累。这特别适合于那些乏味的,不断重复的劳动,比如,我们一个学校每天要敲钟,打上课铃,如果让人来做,这个人会很乏味,做久了,就可能出错,但是让计算机来做,它可没有什么思想,不会觉得累,而且做的很好。计算机特别适合做重复性工作。
2、服务品质的稳定性。计算机适合做重复工作,还有个有点,就是每次执行结果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工业化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思想:量产思维,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社会,不可重复的艺术固然很好,但公众需要的是量产的产品,因为质量稳定,产量稳定,能满足大众需求。劳斯莱斯虽然很美,但绝大多数人在开大众、丰田等低端车。就是这个道理。还是打铃那个例子,如果是人,可能会生病,可能会请假,或者干脆搞忘了,但计算机不会,只要有电在正确工作,打铃就不会出错。
这样,我就慢慢理解到了,计算机其实就是能以恒定品质不断重复输出服务的机器而已。
OK了,这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到,计算机编程,其实首先是人的工作,当我们遇到一个服务需求,我们人来做一次,嗯,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然后我们觉得这个动作可以重复,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照做就好了。于是,我们就安排计算机来做这件事了。是不是这样?
这是不是说明,程序,其实是在讲一件事应该怎么做,这个做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含义,其实是人定义出来的,然后通过编程,教给计算机来做而已。
我以前经常有种感觉,计算机编程,是两层意思,一层,是程序本身的含义,就是怎么做事,另一层,是隐含在程序下面的逻辑含义,就是做事的意义,程序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而逻辑,是程序段落组合起来,共同表述的一层意思。现在想想,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嗯,既然我们知道,编程,就是把做一件事情的步骤,分拆开来,教计算机去做,但,分拆到什么粒度呢?这个很重要。如果分拆的粒度太细,白白浪费程序员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是成本。而分拆得太粗,计算机还是弄不明白,做事不对,就是bug了。
这说明,编程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粒度,也就是我们对问题描述的精细程度。
最开始的计算机是最笨的,学过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同学大概知道,只要有个累加器,其实已经可以算一台计算机了,只会做加法计算。因为从数学上,我们可以知道,任何计算,最终都可以演化成加法计算,事实上,现在的CPU,在最底层核心的部分,也还是这个加法逻辑。
这样做当然没什么不好,不过,有个小小的问题,就是粒度太细了。如果每件事情,都要程序员去拆解成很细的加法计算,这个工作就几乎不是人干的事情了。难道就无解了吗?
呵呵,前面我们说过,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无限重复,大家就发现,一个事情,比如7*24,这是乘法计算,但是,我们最终要拆解为加法计算去实现,但是,不是说我们每次都要这么拆解,乘法计算也是一个工作,有规律的,因此,当我们拆解一次之后,我们当然可以把这次拆解过程本身,编订为程序,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让计算机把这个程序再跑一遍就ok了。呵呵,大家以为Intel的CPU里面的乘法计算指令是怎么实现的?大家又以为AMD的CPU内部的微代码体系是怎么实现的?
就是这么一个思维,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遇到需求,首先拆分,然后不断检索我们以前是不是以前拆分过了,遇到能套用的程序段落,就直接用,不用每次都拆分那么细,减少工作量,当然,遇到新问题,还是需要自己拆解的,不过,拆解后,最好把拆解本身,也写成程序,下次重用。
大家玩各种语言,一般都提供基本库,这个基本库,其实就是前人已经拆解过的结果,软件公司觉得有代表性,可以满足大多数应用场合,就编订到基本库里面,以后程序员直接用,不用自己重复了,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现在,大家知道怎么看待C的stdio.h,stdlib.h这些基本库了吧?C++的iostream是什么含义,知道了不?MFC知道了不?Java的运行时库是什么意思,也知道了吧?
不过呢,这个世界的需求总是很多的,并且,计算机的能力也是不断在进步,以前不适合计算机做的事情,现在也慢慢变得适合了。因此,大家总能遇到一些新问题,需要自己重新拆解,基本库中没有提供,这就是程序员这个职业存在的真实含义。帮助用户不断拆解新需求,解决新问题。当然,库本身也在进步,不断把已经被证明拆解成功的问题,修补到库中,避免以后的程序员做重复工作。就这么简单。
呵呵,铝苏饷炊啵赡芎芏嗤Э吹囊煌肺硭愕降紫胨瞪叮课蚁胨档模涫岛芗虻ィ喑绦颍褪遣鸾馕侍猓簿扛霾鸾獾募记珊头椒ǎ郧叭俗龉模鹱觯×坑茫挥械模龉淮危×勘A粝吕矗┫麓问褂茫驼饷醇虻ァ
那,这和本文的题目“修炼编程的内功”有啥关系呢?当然有关系了,什么叫编程的内功?我的理解,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抽象化理解能力以及描述能力。一个工作,能迅速从中提炼出下次可以重复的套路,并且能以一定的规则,就是计算机语言规范,描述出来,拥有这两个能力,就能保证遇到任何问题,都有办法写出程序来。
所以,大家学校中学了很多数学,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甚至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其实这些统统是工具,不是写程序的目的。
&写程序,就是遇到需求,能迅速抽象,理解其共性,并能以清晰的语言描述出来。上述学科,不是帮助提升你的抽象能力,就是帮助提升你的描述能力,大家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在带徒弟的时候,有时候喜欢说一句话,其实作为程序员,学习一点语文有好处,因为最能培养描述能力的,其实还是语文。英语不算啊,英语虽然也是一门语言,但中国的教育,一般是能看懂,很少从一个英文文学家的角度培养学生用英文的描述能力。只有我们的语文课,这不但是教语言,而且通过无数次造句和作文,在教大家描述问题的组织能力,这个能力在写程序的时候,很有用。
这个时候,话题就出来了。中国的语文,先是甲骨文,然后古文,然后白话文,大家发现没有,总体是越来越简单,这是发展的趋势。为什么呢?因为大家觉得,语文就是让人懂的,太深奥的东东,不太适合普及,就没有生命力,反而越简单的东东,普及越快。
因此,请大家注意,写程序时拆解,是把问题简单化,不是说把一个问题描述得晦涩难懂,才叫本事。真正的程序高手,都是简化问题的大师。
当然,从这个话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其实写程序的方法本身,编程的内功本身,其实是没有什么语言特性的,C、C++、Java、PHP、Python。。。是不是都用的同一种方法在做事情?
因此,我这里提出,修炼编程的内功,是学习抽象能力和描述能力,与语言无关,换而言之,从任何一门语言入门,都可以修炼到内功的极致,关键看你用不用心。
因此,学习期间,我的建议,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去评价语言的好坏,平台的好坏,没有多大意义的,你并不能确定这辈子最终能在哪个平台下用哪种语言开发。捡着手边有的书,老师教的课程,埋进去学扎实,出来后,换语言比吃盘菜也难不倒哪去,呵呵。这算是正式回答很多同学的问题。
六、考研――更高层次的学习
“考研”这个词围绕在我们每个人周围,学校海报栏中最大的广告一定是考研培训班的,不仅很霸道的贴满所有区域,而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校书店里卖的最火的书一定是考研的辅导书;每到临近考研,学校里的自习室、图书馆一定被考研的同学长期“占座”;同学们之间经常聊的也是“你考不考研,想考哪儿的研?”。有很多同学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到底应不应该考研?”,很多同学都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着。“W”“W” 1What?2Why?3(Where)?4When?
“”“”“”――“”――“”
& --------“Why”
:F1,“”,,...:“”“, ”
,.,.,,,,.,,,,.BBS,,. .,,:,.,,,,,.
“”......
“”“”OK
铝苏饷炊啵故悄蔷浠啊拔颐怯芍缘叵M哪旰蟮6月末,你们中的每个人都能满怀收获的喜悦走向人生下一站!”。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大学排名2014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