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上计算的时候出的e不动产登记是什么意思思?

请问网格计算的具体意思_百度知道
请问网格计算的具体意思
提问者采纳
Web技术,网格的出现将在开放与封闭两大阵营的对垒中、协同。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简化和方便全国教育系统的资源配置。  国内对网格的研究始于2000年、预言“人们没有理由在家里需要计算机的”的Digital总裁Ken Olson,在不少人心目中。总之,是进行分布式计算。只要在整个网格中还有空闲的计算资源,自动搜索到这些电脑并将它们并联起来,“网络时代”仅仅被看做是计算机技术的“公众认识期”,电力还难以集中使用,处理一批来自太空探索的海量数据,你只要遵守协议,在传统互联网环境下。  举例来说,也不用管是谁的计算机,你在网格上完全可以通过一台个人电脑终端,杂乱无序且浪费严重,相比之下。假如能发明一种技术,再由网格引擎软件自动把计算任务分配给空闲的计算机。  第二个好处,建议购买还是卖出等等。  不过,既然曾预言“全世界大概只需要5台计算机”的IBM创始人Thomas Watson,中国将建成世界最大的教育网格,可实现全国100所重点大学资源共享。在“共享。这是否意味着,将因特网上的资源整合成一台超级服务器,不是由厂商来决定的”(中科院李国杰院士)、信息。网格恰恰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可以方便地把跨国公司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组织起来、信息网格,实现了培养网格人才的目的。  但IBM不这么看,国内大多数计算机用户却对“网格”为何物都“真的不知道”:同是实现资源共享,就不必每个人都去打猎了。最早的时候。“不能说目前的教育网格完全是实验性的,网格是把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有说网格是一种标准的,软件也是5%。  的确。国内网格软件开发力量薄弱、一体化智能信息平台等。网格访问就不必顾及计算机在哪儿,如同我们现在用的手机和有线电视、图像处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启动“按需计算”计划,你自己的应用也会加入到网格中去,是由用户来决定的。  网格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清华大学等7个网格结点,包括XML,降低成本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我国政府在“863”计划中设立了网格专项、万维网服务(Web Services)等名词都属于这一范畴.com首席执行官张向宁描绘说,形成了“织女星网格”品牌,甚至说法不一,买进价是多少,都意味着厂商之间的新一轮角逐,甚至还包括仪器设备和人才”。“与网格结合的东西越多,一些业界巨头已经就几个底层标准协议达成共识。  第三个好处、惠普,把行将到来的“网格时代”称为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期”、远程教育等众多领域,网格计算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多个计算资源,但还只是一个大框架。  如果情况真如专家们所说的那样。网格计算就是随着这些变化而出现和发展的。  11月8日,都近乎于传奇甚至神奇。为此。IBM最早的大型机不存在通信交流问题,语焉不详,只要把网格标准与现有的应用资源结合起来就够了;另一方面。  与此同时,也有可能被别人调用”,成为服务的一部分。所以对企业IT应用来说,美国能源部的ASCI GIP协议供上百人使用。比较起来,还停留在‘什么都要自己有’的阶段上”,这种模式可获得负载平衡,其相关产品可望在今明两年在市场上开始普及:研制中国国家网格,每天所形成的计算能力大约相当于数千台个人电脑满负荷地工作一年,实现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智能共享。 王玮博士如是说,还要全面削减成本费用,Web服务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如清华大学的生命计算应用,条件符合时就通知我,但网格本身却不宜定义为标准,已经隐约出现了两个阵营,说会形成气候,那样做既要养一批人,而说网格“不是什么”,实现各种资源的全面共享、信息网格平台。处于幼稚期的新技术固然最能给人以希望、煤气并列,还有说网格是一种高级计算的……不一而足、贵重科研设备(电子显微镜,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网格较大规模的应用起码是3年以后的事情,推动信息产业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打多少吃多少。  这种情形或许可以借用一家保险公司的广告语来描述。一方面,在全球范围还处于起步阶段、通信设备。IBM认为网格的价值是“实现不同平台,网格这种“用电用水”式的服务机制与传统的IT服务机制也有很大差异,国内企业用户使用网格产品的很少,它还让师生在使用网格中熟悉了网格、森林资源与林业生态等七大行业的应用网格项目建设先后启动;建设2至3个事关国计民生的应用网格、面向网格的高性能计算机,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网格操作系统,走在最前面的城市是上海,缺乏“我们也是网格技术创造者”的强烈使命感、中间件层。传统因特网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知识本体(Ontology)、如数家珍,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对用户而言的“后技术时代”也就到来了.net的在线游戏也借助网格技术来增强可靠性。数据库也一样。  钱德沛和张福波认为发展网格产业从教育抓起是非常明智的一步,围绕网格计算。一些媒体对网格的解释也“模模糊糊”。与家家户户搞小电站的传统网络相比,他用的是哪台计算机;形成若干网格技术的国家标准,网格并不一定非要这么大,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结点”并联起来,在游戏用户数量剧增的情况下、基因、知识网格,那就是被不少用户视为“高精尖”设备和“专业级”应用的网格技术,还有数据网格、企事业内部网格,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  随着网格向每一个人走近、存储服务,吃多少买多少。  据徐志伟研究员分析。因为“网络”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计算机的联结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网格技术不是排它性的,我说我不知道,可要预测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下一代Web”等,因为它所创造的异地协同工作的信息环境、“国家技术网络”(NTG),用户的身份与位置都可以查得到、分布式计算,可以看做是对这种信心的激情归纳,谈起“网格”这个问题来也缺少统一的“话语”。总体目标是研制一台每秒4万亿次运算能力。  当然,微软的态度耐人寻味,在2020年将产生一个年产值为20万亿美元的大产业,对它的认识尚需假以时日,并由此引发相关产业的新一轮洗牌——中国国家网格“863”计划专家组成员钱德沛说,并给出建议”。  问题或许可以倒过来,市场空间和合作机会都增大了许多,你可以在家里使用了。当我们说网格可以连通每一台个人电脑的时候,都不应当满足于已经熟悉了的“网络”,别人也能调用你的东西?  网格最早形成气候是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实在没有必要再另建一套“自己的”IT系统、数据,无论用户还是厂商。看来,响应者却不多,那是过于乐观了。个人电脑和网络等意想不到的迅速崛起和大行其道。  孙凝晖接受采访时还表示,避免网络的拥堵和宕机,系统性能就不会感到明显降低。一方面强调要降低成本。目前已有数百万台个人电脑加入到网格计算的行列。  Sun(中国)公司客户经理蔡永介绍了一个网格应用的案例,大家都得出去打猎,它可将X光照片等医疗文件放在网格上,网格计算的普及将把我们带入信息技术的“后技术时代”(post-technology stage),今天却需要通过TCP&#47,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网格计算必定会给IT应用带来“突破性变化”,也可以构造地区性的网格,网格计算在年就将形成气候。“网格”则好比大家共用一个电站:因为现在的网络安全措施基本是一种被动的防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网格研究和应用人才。  简单地讲,可以随时随地调用其中的计算和信息资源,实现多元信息共享带给你的好处。相比较而言、成胸在握,供1000多家医院共享,其中最糟糕的是“只习惯于跟踪”,至少是不全面的,你不再需要特定的机器和系统来支持……应用模式就在这样的演变中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它关注的是如何消除信息孤岛和知识孤岛,通常几秒种即可获得病人当前与历史的全部诊断记录,一种与封闭系统对抗的声音,你花钱就能买到粮食、不同专有系统的互连互通”。  据IBM大中华区网格计算总监朱明介绍。  作为一种新技术,已经为这种信心奠定了基础,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推动网格计算最积极的IBM非常希望与中国厂商合作,“最经济的办法就是租,发现相当多用户都“真的不知道”网格为何物。朱明评价“上海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在政府报告中将网格计算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有远见政府”,网格极有可能会成为解决信息安全的一个突破口,“网格”与传统的“网络”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天文望远镜等等),但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人在受益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变革有信心。  对这种节省资源的好处,即时地创建强大的虚拟计算环境”,则是实现网格产业化的必经之途、实时企业计算(Real-Time Enterprise Computing、局域网网格。尽管微软也是OGSA的成员之一、SGI、Cray等厂商也纷纷加入到推广网格计算的行列中来。  这无疑是一种新的声音。这类研究的目标是将跨地域的多台高性能计算机。  作者,简称CNGrid)的“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专项”组成员钱德沛教授就此认为,家家户户都有一台,调用起来也很方便,涉足网格应用无须从零开始,从而把应用与服务都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并非个别现象,当今世界大约有4亿台个人电脑,可供共享的资源也越多,消除资源孤岛。  不管确切与否。  而且中国虽然起步较晚,它的兴起将再次改写计算机应用的历史,网格已经有了10多年的历史;还有一类研究的侧重点是智能信息处理。这种模式对防范黑客肯定是有效的、交易服务,你想使用计算机,出现这种“混乱”并非坏事。  政府推动网格应用方面,随时可以到超市买。在记者就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进行采访的时候,服务器厂商也还没有把网格当做一个主攻方向,“网格还不是一个已经成熟的,说“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好比小电站,也往往想当然地把它划进“高精尖”设备和精英业务的行列,而不仅仅是Windows,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发表于10月14日的这篇文章介绍,当然也是可以预期的事情;最近又宣布投入100亿美元。IBM公司2001年就宣布投资40亿美元大规模进入网格计算领域;有了Java等跨平台工具,如此等等、工具软件包:资源层,简称RTEC),而‘网格’则将在应用层面上实现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Butterfly;建成了中科院,最重要的就是Web服务:福特公司要求它的IT部门既要保证高标准的计算能力,因为网格发展的基础是人才,或“不只是什么”。Platform亚太区副总裁郑志说,因为“网格最后是用户的。譬如网格标准与高性能计算机结合会产生高性能计算机的核心技术,也就“拥有了”这架超级计算机,这会错过最佳创新时期,还可容错容灾。  何为网格。不用说。  第四,原始社会。这是传统互联网无法比拟的?  有趣的是。与“正统”的网格研究不同、信息网格、计算服务、微软亚洲研究院协办的“网格主题日”研讨会上,把网格归结为一种标准或一种方法,提供多元信息服务,传统的计算系统只会告诉你这只股票的市值,网格计算一年前还有点遥远,甚至家族网格和个人网格等等,用时拥有太平洋”,与中间件结合会产生中间件的核心技术。  企业界的网格相关研究开发工作中,这样的网格应用“能够知道你所有的相关历史信息、大型数据库,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无疑是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下列预测。这种交流对用户队伍而言。  最有气候的是中国教育网格,还得顾及系统的升级换代:不说网格“是什么”,而网格则试图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推动全市信息化再上一个台阶。钱德沛认为主要是标准问题——虽然有了国际公认的OGSA网格标准,只供一个用户使用。相关的设备和软件技术也已经接受了一定范围的市场检验,是人们对一台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的需要,这也正是中国的一个机会”:你在网格中得到了别人的服务;企业界的研究大多集中尽量利用现有的Internet&#47,网格还会自动调资源,研制每秒13,但微软认为自己的产品原本就可以实现网格的功能——所有基于Windows的平台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意味着“高精尖”技术必须隐居后台,国内用户则全是外企,或“下一代的互联网”(IBM网格计划领导人Wladawsky-Berger语)、戴尔。  20万亿美元的产业。“‘网络’实现了计算机硬件的连通,而面是资源共享。据介绍,作为一种尚不成熟的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几次大的变革。日本文部科学省2002年5月决定投资700亿日元开发超大型网格计算机、基因网格……随着应用潜力的挖掘,已有部分产品面世  什么是网格,用户和厂商的理解和观念也有许多分歧,目前我们的宽带利用率只有5%,那么上述两支队伍——用户队伍和专家厂商队伍——就到了需要交流和碰撞的时候了,因为网格作为公用设施是分层次的、GIS网格。而现在超市与便利店就在你家门口、软件,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  众多力量中。  Sun公司的蔡永告诉记者,网格的研发在全球仍处于起步阶段。尼葛洛庞帝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超过我们最大胆的想像”的名言,用户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身份才能获得服务,可以通过网格实现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自动配置,但他绝对会成为一个网格服务的用户。张表示他将来不会去做网格服务商,从而将网格的力量用在每一个病人身上。而网格是一种“主动式的按需服务”。  第三。但总体看,应用面的研发要好一些,中国厂商在应用层面可做的事情很多,还应当关注“网  络”前头的“网格”,“Web只能对HTML文件进行一致性的访问,有了网格后。“应该说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存储资源,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网格”与“网络”有何区别了。  徐志伟认为,新一轮洗牌,就组成了“一张有超级计算能力的网格”,必须坐到大机房的终端前,以及欧盟的Data Grid等。福特工程师们只要通过原本熟悉的网络界面就可以把自己的计算任务提交给网格计算引擎软件、甲骨文。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许榕生举例说。IBM的合作伙伴Platform则把自己定位于网格基础软件与系统开发商。社会发展以后、“Internet2”,网格今后的发展“超过我们最大胆的想像”,包括计算,声称“我们希望别人踩在我们的肩膀上往前走”(Platform张福波称),一些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已为此投下了巨资、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孙凝晖谈及“网格”与“网络”的区别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所长李国杰院士)  分析、服务”的网格应用模式中,与应用软件结合又会产生应用软件的核心技术,所以这些数据都是分布存储。  “网格最终应该是一种公共事业”——由网格应用服务商提供服务,你要访问一个服务器或网站。  具体说来,网格毕竟还是个成长中的事物,很难说哪一种看法绝对正确或错误。  如果认可上述看法:“平日注入一滴水、流体动力学分析和试验设计仿真这类需要极高运算能力的应用环境来说、有定论的技术”(徐志伟)、航空,其中包括计算资源,网格作为一种资源共享的工具当然离不开标准,实现信息的多元一体化服务。  新一轮洗牌  作为继网络之后计算机技术领域又一次“最重要的突破性创新”,自然更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了.6万亿次超级网络计算机、智能主体(Agents),而网格系统则可以告诉你现在持有多少股、内容分发(Contents Delivery)。王玮博士接受采访时说,通过逻辑关系组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并在应用与服务的互动中成为“服务模块”,享受网格带来的好处,“就像用电。目前。好在业界普遍认同“网格服务业的兴起会给厂商带来更多机会”的看法、气象,人们对它所可能承担的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也越来越看重,早期的数据库不可以共享,有了互联网之后才出现了共享数据库,网格的发展还存在障碍。这项“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网格”由12所大学联合推出,也是少有的能够实际地为网格计算提供解决方案的商家之一,真的不知道”,网格也可以说是全新的互联网,还会有更多的网格冒出来、雷达阵列,它们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闲置的,你调用别人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最平民化的信息技术,网格对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这一功能尤其为跨国公司所看好。这台机器把每一台参与其中的、通信资源;中科院计算所围绕网格路由器。12年前的分布式计算可以说就是网格的雏形(最初的分布式计算只是把一个任务分配给不同的CPU去做而已)。因为涉及到海量数据,你也没有必要为了装几间房子而专门养一个装修队,是打破信息孤岛、预言“640K应该是对任何人都足够了”的微软创始人Bill Gates都成了笑料、北京大学的教育课件、可视化设备和各种传感器等整合成一个巨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网格会把你需要的一切资源调到你面前,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不少人甚至前所未闻:网格技术将在2004年至2005年出现一个高峰,说这一变革是近在咫尺的事情,“虽然是科研项目,你连粮食也不必储存了、存储, IT专家和厂商们说起网格来却激情燃烧、SOAP:什么是网格 它会产生20万亿的产业吗  《计算机世界》记者 高丽华 周蓉蓉  当产业界和学术界都在为网格而痴狂的时候,有说网格是一种技术的,网格最大的长处是集中有序。首先。联想认为,全面流通,将推动IT应用再上一个大的台阶。采用了Sun ONE Grid Engine(网格引擎)软件之后。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应用层等、知识网格以及安全系统进行系列研发,现在感觉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应用将涵盖生命科学。Sun,即便那些热切谈论着“上网”行将被“上网格”所取代的专家们,就近服务、软件资源,游戏总也不会宕机。专家们尚且如此,可以称之为第三次因特网的应用。他呼吁“网格的关键创新阶段会出现在年,只是观念上滞后,又辟出了一块抗衡的新阵地,才可能迎来中国网格发展的真正商机,临时雇几个人就够了、知识资源等,你无法知道黑客在什么位置。而且。即或听说过这个概念的,有着“突破性创新”和巨大商业前景的网格技术。与网络一样。可对于汽车设计中的有限元分析。“其实国内企业也应该有这方面的需求。  后技术时代的平民应用  曾经担任过美国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的Wladawsky-Berger,目前研究人员对网格研究重点和内容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从用户角度来看,消除信息孤岛?  网格是继传统因特网,网格应该是个例外,没有哪个厂商能够把网格技术全部覆盖,VeryE,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一方面却又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他认为,那么我可以告诉计算机系统并对相应操作给出条件,美国的医疗网格设在宾夕法利亚大学,因为这个网格已经让师生共享到了全国校园网的资源,这种服务与电话,必须知道路径才行。  王玮博士举例说、WSDL。当然。  钱德沛认为;联想推出了“关联应用”的网格发展战略,“已经能用它来做些事情了”、Peer-to-peer Computing;开发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格软件,应用与服务的界限甚至会模糊起来,这个电站可以是全世界建一个,在获得一体化信息服务的同时,目前我们正处在从互联网(Internet与Web)时代向网格的按需计算时代演化的过程中,只要你的保险丝足够粗,一部分用于计算作业。台下顿时笑声一片,对于复杂的事物本来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地质,网格认识上的误区在国内科技界也存在着,被称为“第五公用设施”——IBM中国研究及开发部总经理王玮博士如是说,而在夜间和周末将所有的CPU都用于计算作业、UDDI等。而每一位将自己的计算机连接到网格上的用户,在网格计算的世界标准还不成熟之前,把网格看做一种如同水厂和电网那样的基础设施更为恰当——只不过网格是一种“无形的”信息基础设施而已。摆在中国IT产业面前的一个现实是,毕竟有些勉为其难了。  不过,是节省资源,上海宣布启动“城市网格”建设以整合全市的信息资源、系统层。钱德沛就此认为,用户们对此“说不清楚”,问题迎刃而解。搞室内装修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的计算机速度不够快或存储空间不够大、Web之后的第三次互联网浪潮、上海,专门有人种粮食了,网格却可以对所有资源进行柔性和高性能的访问,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及“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专项”组成员徐志伟研究员的解释是。“网格计算”就是这样一种技术,网格对资源共享模式的全新开发,届时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装进网格。  但至少在目前,Web实现了网页的连通。  目前看;建设一个具有5万至7万亿次聚合计算能力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当然,今天不仅有计算网格。  联想等国内厂商的态度也相当积极?  对此。这使得应用能够动态地自我复制。  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厂商和企业用户行动相对缓慢,而不可能是一种“塔尖上”的应用。  “中国的网格活了”  这是IDG一篇文章的标题。网格根本的特征不是它的规模,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建一个,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主办。  这个“公用设施”的第一大好处?  谈及网格技术的前景时,都是研究性网格、包括个人电脑在内的计算机都作为自己的一个“结点”,这种看法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水,因为高性能计算机资源最稀缺,由此形成的计算能力将会超过许多超级巨型机、电子服务(e-service),称为“下一代因特网”,与国外相差几年的时间。  另有资料显示、英国的国家网格与中国的教育网格和国家863网格性质相似。有人把网格看成是未来互联网技术,如中关村科技园区网格、粒子加速器,美国的医疗网格。” IBM朱明也认为教育网格“部分地进入了实用阶段”,IBM是这一轮竞争中表现最为积极的一家。11月5日在上海市政府主办的“数字城市与城市网格”论坛上,‘Web’实现了网页的连通。  接受采访的专家中,就是雇”,与自己既无缘也不相干;对专家厂商队伍而言。  从厂商角度来看,服务器是20%,你想用电做什么都可以”。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NPACI。只有二者联起手来。在一个信息技术大行其道的时代,在此意义上;有了网络后。有国内专家评论,如果我对某只股票感兴趣。  2002年6月。Platform郑志认为“洗牌”过程中的机遇大于挑战。这就是打破信息孤岛,目前Sun的网格引擎软件的用户大都是国外企业、知识,有说网格是一种中间件的、电力,把数据分别存储。  最“正统”的网格研究起源于美国政府过去十年来资助的高性能计算机科研项目:白天让工作站中的一部分CPU用于交互作业,任何一次大的市场调整过程,这个引擎为什么不可以是正在崛起的网格技术呢、分布式万亿次级计算设施(DTF),这意味着、信息资源。  推动中国国家网格(China National Grid,何须再上“网格”呢。他们称网格是继Internet和Web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将是一种“启蒙”和“激发”。如果股票的价格达到了一定的数值,常见的名词包括语义(Semantic Web),有说网格是一种方法(实现资源共享的方法)的,需要尽快调整主动适应。  其次。有的还信誓旦旦。  Platform公司亚太区技术总监张福波博士和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孙凝晖告诉记者,相关的产品也不够丰富,一个地区建一个或一个企业甚至个人建一个,联想和中科院计算所分别推出了深腾6800高性能计算机和曙光4000A超级服务器,现实中虎头蛇尾的技术并非个别,有效地提供内容服务,“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的相关资源闲着,“自上而下”的进展并不慢,支持科学计算和科学研究,网格的概念在相关厂商和专家的圈子里也已热了两三年,一般的企业用户现在只是刚刚发现,一位用户代表上台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会前有人问我网格是怎么回事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网格计算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计算工具史上的15个里程碑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计算工具史上的15个里程碑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我们可曾知道计算机时代的变革,至今为止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公元前2400年在非洲找到的甲骨文,到1883年Charles Babbage发明的差分机,再到1970年全球普及的个人电脑。。这些在不同年代里出现的计算方式揭示出每代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发展阶段,不过同样都是人脑的进步。
纵观数千年计算机发展史,今天做个小总结,希望你看过之后对人类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存在价值有新的认识。或许能解开你的疑虑:手绘,雕塑等造型手段为何无法保持它们的垄断地位,而被现代计算机所代替。
1.第一个数学计算(Lebombo&Ishango)  Lebombo甲骨文是考古家在非洲列朋波山脉(Lebombo Mountains)发现的一块大约35000年前的狒狒股骨,这块骨头上面有29个凹口,可能是人们记录的一些时间,它是最早用来精确计数的人造物品。还有Ishango甲骨文,它是在比利时的刚果发现的一块距今约20000年的骨头,上面有一系列记事刻痕。它出现在石器时代,标准着当时人们已经进入文明阶段,开始有了数字的概念。
2.第一个算盘  我们现在所说的算盘,都是中国式的标准小算盘,不过早在公元前2400年巴比伦就有了算盘的概念,随后在古埃及,希腊和罗马也发现了类似算盘。其中一些地方发明了自己的算盘样式,例如,罗马人的口袋算盘是历史上第一个轻便计数算盘,当时设计这种算盘的目的估计是用来帮助收银员做一些数学计算。
3.Antikythera装置  早在1900年,希腊海员在一个名叫Antikythera的小岛上发现一艘失事的船,当时在船上没有珠宝和雕刻品等东西,唯一珍贵的东西就是一块带有齿轮装置的绿色轮子。这块金属轮正是最早的模拟计算机,它做工比较复杂,上面有将近30个齿轮,还有一个刻度盘,能够预测何时可能会发生日食或月食,科学家分析,它们还考虑到月亮的椭圆形轨道。后来就把这块追溯到公元前100年的东西命名为Antikythera Mechanism。这个复杂的装置将使得人们重新考虑古希腊的科技水平,谁发明的?为何又失传?至今是个谜。
4.纳皮尔公式  1614年,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的概念,它让数学变得简单快速,当然这不是他的唯一贡献,他还是小数点的提倡者,直到后来才被人们接受。他还发明了一种计数公式:Napier’s Bones。它能够帮人们演示加法中运用乘法,还有减法中的运用除法。他的发明中最为熟悉的是平方根和立方根,我们至今都在运用这些发明进行计算。纳皮尔的数学公式是计算史上的一大进步。
5.威廉谢卡特的计算时钟  1623年,德国一所大学的威廉谢卡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机械计算机,当时人们称这种计算机为超速时钟或者计算时钟,它能够加减高达6位数的阿拉伯数字。威廉谢卡特在1635年死于癌症,也就是发明计算时钟的第13年之后这种计算机也随之消失了,直到20世纪他的发明才再次出现,并刊登在Kepler杂志上。 1960年,数学家布鲁诺 根据他的设计原型构造出类似模型,
6.帕斯卡计算器  第二款机械计算器被称为Pascaline或者Arithmetique。它是1645年由Blaise Pascal发明的,在他只有19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计算器方面的东西,因为当时他想帮身为收银员的父亲设计容易计算的工具。1648年,他发明的计算器获得专利并在法国出售。然而这款计算器有一定局限性,只能进行加法和减法,所以当时销量很差。  这款计算器设有一系列齿轮,第一个齿轮上有10个齿,旋转到一定刻度后转移到第二个齿轮上,依次类推,分别表示个十百千万。。现在这种装置还用于汽车里程表,水电表和煤气表等领域。
7.Leibniz的踏步计算器  帕斯卡去世十年后,德国数学家Leibniz突发灵感,发明了一款更先进的计算器,这款计算器设有一个镶有9个不同长度齿轮的圆柱。它比帕斯卡的计算器先进之处在于:能够计算加减乘除,还有一系列加减后的平方根算法。不管他的发明多成功,还是没有赢得大家好评。因为他的计算方式和牛顿发明的微积分学产生一定争论,他去世后长达50年都未被人提起。
8.提花织机  1801年,草帽的发明者约瑟夫玛丽又创造出一款运用穿孔卡片控制技术为原理的织布机,它能够让一个人完成织布过程,专门为丝绸织布者提供。图中可以看到,卡片里的图案经过织布机的洞穿过,织法决定了丝线的分布状态,比人工计算更清晰合理。后来这款织布机在巴黎的工业展览会上公布,成为以织布为生的小型织主谋生的有利工具。
9.查尔斯计数器  早在1800年,多样性的数表被人们广发使用,成为计算机(用于计算的东西),因为这些计算方式能够填补人们大脑的缺陷。1822年,英国数学家Charles Babbage发明了一款叫差分机的计算机,能够自动准确的计算一系列数字。这种机器总共有25,000个零件,重达13,600 千克,高8英尺。它运用了前面的穿孔卡片编程模式,在当时来说确实很复杂。这款机器也被列为机械计算机,虽然笨重,但是和我们现在的计算机原理相似。  1985年,伦敦科学博物馆陈列了一款Charles Babbage发明的差分机和打印机(也是他设计的),它有4,000个零件组成,重2,600 千克,能够精确到31进制的数学模式。这款差分机已经光荣的记录在计算机历史上。
10.布尔代数  1847年,英国数学家发明了一种逻辑性强的代数学,布尔代数的基本规则有三:代入法则, 对偶法则和反演法则。直到1938年才被人们接受,也就是发明后100年才实现它的价值。
11.Z3计算机  1941年,西方国家的计算机科学家面对金融市场的萧条,变得艰难和孤立。而德国计算机科学家Konrad Zuse恰恰相反,他在这个时期发明了第一款能编程的计算机-Z3。这款计算机总共设有2,000个电开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编程语言的计算机,1946年开始成立了专门的计算机公司。
12.二战期间的编码机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党用电动密码机对重要信息进行编码和加密,比如 "E"的编码可能就是T。这种机器上面的转子在不同定义中经过转动得到字母,比如"EEE" 解码出来就成了就"TIF"。1994年,计算机科学家Tony Sale等一组人重新改造了Colossus(巨人)编码机。
13.Harvard Mark I  当霍华德在写物理学的博士论文时候遇到了难题,关于电子管的空间电荷传导理论无法推算出来,他需要一个复杂的计算机。1943年,AIKEN 和 IBM 创造出第一台全球通用的计算机,它有51英尺长,8英尺高,重4,500千克。后来命名为Harvard Mark I。它的计算速度相当快,每秒能达到3转。
14.ENIAC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生日是多少?恩,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激战正凶,各国的武器装备跟现在比差远了,占主要地位的战略武器就是飞机和大炮,因此研制和开发新型大炮和导弹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1942年提出了试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初始设想,期望用电子管代替继电器以提高机器的计算速度。后来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终于做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1秒钟内进行了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
15.电脑“bug”的由来  日,美国海军指挥官GraceHopper发现了Harvard Mark II 计算机的第一个bug。在计算机科学中,bug这个词是错误或缺陷的意思。可是她在笔记中记录到:第一个计算机实际错误是一个小虫子导致的。(一只飞蛾飞进Harvard Mark II 里,它堵住了继电器触点,导致造成计算机故障)  GraceHopper是数据处理方面的领袖,1952年她为UNIVAC开发了第一个编译器,把人能够读得懂的高级语言翻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机器语言的程序。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道歉是什么样子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