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lwind7的性能如何?适不适合我?我一米八,76kg,用于每天慢跑多久合适,谢谢。

户外品牌及其来历
大家都十分关心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户外品牌及其来历。这里,笔者就列出了一些北美及欧洲主要的户外服装厂家(排名先后按字母顺序排列)。不管在欧洲还是美洲,户外产品的厂家大都是由家庭式的作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很多设计师本人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像Gregory(背包),Dana(背包), Bibler(帐篷)最开始都是靠自己动手做器材开始而逐步发展成最受欢迎的厂家的。同时,他们深知质量对于户外产品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也和用户一样重视产品质量。 &br /&columbia &br /&&br /&Columbia公司1938年在美国成立,至今已有64年的历史了。最初以生产雨衣、雨帽起家,其后发展出各种类型的户外衫裤及配饰,包括风衣、T恤、衬衫、功能裤、背包、鞋及滑雪服。它的产品由于适合于各种户外活动,如登山、滑雪、远足、自行车越野等,因而成为美国第一的户外品牌。 &br /&&br /&JackWolfSkin &br /&&br /&JackWolfSkin是德国一个著名的户外品牌,在欧洲享有盛誉。因其独特的设计、加之质量上乘而倍受好评,在德国属于户外的第一品牌。其品种有背包、户外鞋、帐篷、睡袋、各类服装及配件。从郊游远足到攀登高山无一不能。这一品牌目前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现在你能看到的主要是从厂家流出来的一些加工多余产品及假货,有背包、冲锋衣、休闲裤等。 &br /&&br /&Lafuma &br /&&br /&Lafuma集团1930年在法国成立,是法国的一个著名品牌,在欧洲市场也很有知名度。其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服装、旅游包袋、户外鞋、帐篷及各类野营用品。其价格在欧洲市场上属于中上偏高的,是高档产品与中档产品间的一个结合点。即能制作用于极限运动的专业服装,也有许多日常穿着的休闲服装。 &br /&&br /&LL Bean &br /&&br /&LL Bean的产品价位合理,比较大众化。它经营很多休闲产品,但也有一些专业户外器材。LL Bean全都通过邮购或internet直销,没有代理商,所以它成本更低。(如果你在小摊上看到LL Bean产品,一般都是假的,最多是出口剩下的次品)。相对于其它户外产品,LL Bean的要便宜很多。 &br /&&br /&LL Bean的质量控制做的不错,在美国消费者眼里是属于物美价廉的。 &br /&&br /&Marmot &br /&20多年前,三个加州的大学生一起爬山时决定自己创建一个户外产品公司,这个公司就是Marmot。Marmot的产品普遍采用优质材料,所以它在户外用户中的口碑很好。其中,Marmot的雪地服装和羽绒睡袋深受玩家的推崇,同时,它们的高山冲顶帐也是深受登山爱好者推崇的。 &br /&&br /&Mountain Hardware &br /&说到MHW,这家公司和TNF渊源不浅。MHW的发起人是一些原TNF的雇员,它的服装和帐篷设计师都是原TNF的主要设计人员。据说他们是因为不满TNF管理层偷工减料的政策而分道扬镳的。不知传闻是否属实,MHW的产品质量普遍要比TNF好的多。MHW在产品细节上设计的更合理,它的质量倍受用户拥戴,而且它在产品创新方面遥遥领先,已经成了户外服装的领头羊。 &br /&&br /&gtatagonia &br /&gtatagonia主要生产户外服装,而这也是它的优势。它的服装裁剪上比其它户外产品更好一些,细节方面也很优秀。比如说,身材比较高的人很难找到合适的户外裤子的,像TNF等公司的裤子全都不够长,而patagonia是少数几个公司提供这种特殊尺码的。另外,Patagonia的抓绒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br /&&br /&VAUDE &br /&VAUDE公司的广告语是“追随你的梦想”(FOLLOW YOUR DREAMS)。因而它的产品在设计及制作方面都贯穿着一个全新的理念。因而它也就成为了德国著名的品牌,产品几乎包含所有的户外用品。在国内,由于该品牌尚未正式进入,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些从厂家流出来的残次品背包,但它们并不代表VAUDE 真正的质量。在服装方面,它拥有自己的一些专利材料,如Sympatex、Triple-X、Windproof等。 &br /&&br /&The North Face &br /&TNF的产品比较结实耐用,一些经典产品也深受户外爱好者的欢迎。但是,自从TNF上市以后,公司的经理层更注重如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该公司的产品定位已经从高档探险器材转到了大众用品上。这两年校园里穿TNF的学生越来越多,让人感觉这个牌子已经变成了时装。(听说在北京连外地民工都穿上了TNF,呵呵)近几年TNF在产品创新方面比较落后,它的一些产品技术含量降低。大家普遍的反应是TNF的产品比同类产品要重(帐篷,睡袋,冲锋衣等)。另外,一些老用户纷纷指责TNF cut corner(偷工减料),质量下降(假货泛烂?)。前些时间还有传闻说TNF负债累累,有破产的可能。不知道TNF是否真的偷工减料,不知道它的经营状况如何, 它的股票的确是从刚上市时的30多美元降到了3美元,最近一直在5美元左右徘徊。TNF最近更换了管理层,公司正准备严抓质量关。 &br /&&br /&公司的网站也要在三月份全面更新(原来那个很烂)。前些天NBC放了5集精彩的TNF赞助的探险活动,大众反响不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知道该公司能否重新崛起。 &br /&&br /&T'tiss &br /&T'tiss是德国BILIN公司旗下的一个户外服装品牌,该公司同时又是K-WAY和Exxtasy这两大品牌的经营者。T'tiss产品有T恤、衬衫、夹克、休闲裤等。它的定位在中档市场,而产品质量却是专业的要求。目前它已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其设计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及体形。它不仅具有一般的防风、防水、透气的功能外,还有手感软、耐高寒的特性。它的由Teflon材料制成的衬衫(以前只知道有不粘锅),还具有防油污等脏物侵蚀的功能,这对我们这些既是户外活动爱好者同时又是“懒鬼”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喜讯。 &br /&&br /&最后再简单讲讲常见的户外服装的材料吧(排名先后按字母排列)。 &br /&&br /&Activent &br /&这是美国Gore公司出的一种既防风,又非常透气,还能防一点水的化学材料。它是一种薄膜,需要和别的尼龙类材料压合在一起用,比较适合自行车爱好者穿 &br /&&br /&CoolMax &br /&&br /&这是美国DuPont公司出的一种聚脂纤维。它的排汗性能很强,可以很快把汗水从里层排到外面,使你的身体保持干爽。CoolMax干的很快,而且穿在身上很舒服,是做内衣和袜衬的理想材料。有些冲锋衣也用CoolMax做网状内衬。 &br /&&br /&CORDURA &br /&&br /&这是美国DuPont公司出的一种高强度尼龙。以XX纤度(Denier)为强度标准,越高越结实。例如,160 D 是最薄的,330 D 就比较结实了。500 D 的韧度很高,很多好的背包都选用它做面料,而1000 D 的Cordura只用在极品背包上。不但背包选用Cordura做材料,很多冲锋衣和抓绒衣也都在肩膀和肘部易磨损的地方用Cordura加固。 &br /&&br /&Conduit &br /&&br /&这是Mountain Hardware公司自己研制的一款防雨防风透气的材料,主要用于本公司的各款户外服装,如Ascent、Tundra Jacket、ExposuREII。此材料被称为活的干燥剂,大自然中风雨雪的克星。 &br /&Down (羽绒) 这是天然的,呵呵。主产地为中国和匈牙利。羽绒保暖性强,而且极轻,还可以压缩到很小,不占地方。羽绒服羽绒睡袋在高寒地区必不可少。 &br /&&br /&对鹅绒的分级,全世界没有统一标准。在美国是以fill power来测量的。 Fill power越高越好。500和550是现在市面上比较低的,其含绒量相对较低,羽毛和杂质的比例较大,所以蓬松度低。700fill power的鹅绒以上就很好了,800-830是最好的了。如果保养方式正确的话,一个好的羽绒睡袋或羽绒服可以用10-20年。 &br /&&br /&DryLoft &br /&&br /&这是Gore公司推出的一种极轻的防水材料,主要用来做睡袋外套。它和羽绒合用做的睡袋既轻又暖和还可以防水。 这几年这种材料也被由于制作羽绒服,登山爱好者特别钟爱。 &br /&&br /&Gore-Tex &br /&&br /&这是Gore公司的王牌产品。它的学名polytetraflouroethylene(PTFE),Gore-Tex是一种多孔的薄膜, 它需要压合在一层尼龙材料里面才可以做衣服面料。因为它的小孔比水分子小而比气体大,所以理论上讲可以防水透气。透过冲锋衣裤的网状内衬,你会看到压合在尼龙材料上面的白色胶状薄膜。3层(3-ply)Gore-Tex是2层的材料里面又加上了一层透气的材料。因为3层面料紧粘在一起,你就看不到里面那层Gore-Tex薄膜。它的优点是里面那层面料可以更好的保证Gore-Tex薄膜不被磨损,但它的缺点是比2层Gore-Tex重,而且透气性稍逊。因为绝大部分Gore-Tex都是压合(laminate)在尼龙材料上,你摸着的感觉是一层。我用Gore-Tex产品的感觉是防水不错,但透气性能不如其它不防水的材料。总的来说,Gore-Tex综合效果还不错,是目前最常用的防水透气产品。当然,这几年Gore-Tex炒的太没谱,希望大家不要迷信它。 &br /&&br /&Gore-Tex PacLite &br /&&br /&这是Gore公司最新的防水透气材料。它比一般的Gore-Tex轻至少15%, 压缩后装包体积也很小。实际上,采用PacLite做的冲锋衣非常轻。TNF用PacLite做的Ama Dablam冲锋衣只有传统的Mountain Jacket一半重。 &br /&&br /&Gore公司1999年的秋天才开始授权少数几个厂家生产。如美国的Marmot, Mountain Hardware, The North Face.美国境外的厂家Mammut,Berghaus, Schoffel,Peak Performance。 &br /&&br /&Omni-Dry &br /&&br /&Columbia公司自己研制的吸湿速干的材料,这款布料不但可以迅速将水份吸收,而且会有效的将水份带到面料外面挥发。它的吸水性能是一般棉布的三倍,挥发速度是一般棉布的二倍,因而能使穿着者经常保持干爽舒适,适合于参加各种户外活动。这款材料主要用于生产T恤、衬衫、休闲裤等。 &br /&&br /&Omni-Stop &br /&&br /&Omni-Stop Fleece是Columbia公司的另一个比较有特点的产品,它用防水、防风、透气的Omni-Tech与保暖的MTR fleece压制而成,从而成为防风、保暖、透气的服装,在寒冷的环境下非常适合。 &br /&&br /&Omni-Tech &br /&&br /&Omni-Tech是 Columbia公司的一项专利,它与Gore-Tex材料一样具有防水、防风、透气的功能。面料表面加有DWR(Durable Water Repellent)防水涂层,令雨水无法渗入。并于面料底层压上透气膜,帮助排出体汗,加上接线处的压胶处理,使之具备了艰苦环境下的专业功能。即便经过20次的洗涤,仍能保持80%的防水效果。 &br /&&br /&Outlast &br /&&br /&Outlast这种材料可以称之为人的体温调节器,它能够吸收、储存及释放身体的热量,令我们的身体在极端的天气下也能保持正常的体温。常被用作内衣及袜子(Lorpen就选用这种材料)的材料。 &br /&&br /&Polartec &br /&&br /&这是美国Malden Mills公司推出的材料。迄今为止是户外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抓绒产品。Polartec比一般的抓绒衫要轻、软、暖和,而且不掉绒。 &br /&&br /&它不但干的比较快,而且伸缩性也不错。Polartec分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100系列的为轻量级,适合做抓绒裤。200系列最常见,保暖性比100系列好,又没有300系列那么重,算多面手。300系列更暖和,不去很冷的地方用不着。还有200BiPolar和300BiPolar系列,这些是双层抓绒衣,比较厚。BiPolar保暖性能更强,适合在高寒地带穿。值得注意是,一般人买200系列最好,如果冷,可以套一件羽绒背心。300以上的穿在身上相对较沉重又有些裹得荒,太热了穿不住,脱下来又冷,在日常的穿着中不太适合。 &br /&&br /&Ripstop &br /&&br /&这就是那种有小方块儿的尼龙。它的坚韧度比一般尼龙要强,好点儿的冲锋衣裤多用Ripstop做外层面料。 &br /&&br /&SympaTex &br /&&br /&SympaTex 是VAUDE 公司的一项专利,它与Gore-Tex材料一样具有防水、防风、透气的功能。常用在公司自己设计制造的冲锋衣、裤上。 &br /&&br /&TexApore &br /&&br /&这是Jack Wolf Skin公司自己研制的一种具有防水、防风、透气功能的材料。 &br /&&br /&Thermastat &br /&&br /&这是DuPont公司出的一种材料。既排汗又保暖,是做内衣的理想材料。 &br /&&br /&Windbloc &br /&&br /&这是Malden Mills推出的防风材料。Windbloc是一种薄膜。采用Windbloc做的抓绒衣很保暖,而且非常防风。它可以防一些水,但透气性一般。可以做外套穿,也可做保暖层的抓绒衣(但透气性差)。 &br /&&br /&WindStopper &br /&&br /&这是Gore公司推出的防风材料,也是一种薄膜。它没有什么防水功能,但防风透气,而且比一般抓绒产品暖和,可以做外套穿,也可做保暖层的抓绒衣。 &br /&&br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说的只是在欧洲及美国比较流行的面料。这些公司经常出资赞助探险活动,所以它们的产品名声更响。现在特种化学产品种类繁多,欧洲亚洲类似的产品也不少。也许它们名声上面比不了XXXX-Tex, 但真正的功能相差不会很大。买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商家的广告牵着鼻子走。 要记住,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br /&&br /& &br /&&br /&&br /& &br /&拼途网友回复:问一下驴友们,国产品牌有没有用polartec 做的抓绒衣?&br /&谢谢!拼途网友回复:T'tiss &br /&是一个“假洋鬼子”在德国注册的一个天津公司拼途网友回复:Cordura &br /&&br /&这是美国DuPont公司出的一种高强度尼龙。以XX纤度(Denier)为强度标准,越高越结实。例如,160 D 是最薄的,330 D 就比较结实了。500 D 的韧度很高,很多好的背包都选用它做面料,而1000 D 的Cordura只用在极品背包上。不但背包选用Cordura做材料,很多冲锋衣和抓绒衣也都在肩膀和肘部易磨损的地方用Cordura加固。 &br /&==============================================&br /&&br /&您这都是老皇历了,谁说160 D 是最薄的?现在还有30D的面料,比如花岗岩的整理袋,他的几款超轻背包也是70D的面料做的。&br /&
“飞扬”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百年前的理想依旧在激励着如今在创业路上的青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历史的责任,我们必将担起!星空下我们演绎的是当代“少年中国”之“雄健的国民”的中国梦。它的前景,必将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必将如“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必将如“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必将如“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在路上,我们风雨同行,年轻朋友们,出发!飞扬,取自《少年中国说》!||名字源于让年轻人走出固有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到户外去看看,去想想||“Dreaming” 我们的中国梦||还有就是,飞扬户外,挺顺口的哈||还有其他版本的么?||了解一下||神采飞扬||支持一下||支持下飞扬户外期待你们精彩活动||勇往向前为驴友们提供好的服务吧
自行车传动概念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轮盘)、被动齿轮(飞轮)、链条及变速器。 齿轮比:主动齿轮(轮盘)与被动齿轮(飞轮)的齿数之比; 传动比:齿轮比乘以后轮的直径; 传动行程:传动比再乘以圆周率即为传动行程,也就是每蹬踏一周单车前进的距离。山地自行车运动分类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了几十年,衍生出了非常多的类型。每一种的比赛方式、比赛的过程、甚至比赛的激烈程度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必须根据比赛设计不同的车架。目前主要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越野XC(CROSSCOUNTRY),这是所有山地自行车运动的起源。比赛的选手们在设置好的赛道上你追我赶,争夺速度之冠。比赛的赛道多以爬坡、绕圈为主,主要考验的是选手本身的速度和体力。2.速降DH(DOWNHILL),在60度以上的陡坡,以超过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下山去,这种让人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的剧烈运动就是山地车运动的新宠儿——速降。这项运动极其的惊险刺激,对选手和车辆的要求都非常高。3.绕标DS(DUALSLOLAM),不详,有待探讨。4.自由骑FR(FREERIDE),关于自由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介于越野和速降之间的一种骑行,即有后减震的越野车或比较轻便的速降车;另一种观点是那些比速降还要疯狂的(暂时只能想到这个词,无贬意)坠山称为自由骑。相对而言,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一点(呵呵,可能因为我的心脏承受能力有限吧)。5.攀爬,有人戏称为“没有座位的车子”,的确,座位在攀爬车上的意义不大。为了能够随时的调整中心,攀爬车手都是站着骑车的。他们用自己的车子征服台阶,桌子,岩石等等障碍,同时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十分吸引众人的目光。有人把它划分到BMX,轮滑、攀岩等极限运动,而笔者则倾向于把它归为山地车运动,因为它那种“到不可能到的地方”的精神正是山地车运动的精髓所在。攀爬可以粗分为大攀和小攀两种。自行车重要零配件篇导航一、车架三、制动系统:刹车、刹把、刹车线四、传动系统:牙盘、中轴、链条、飞轮五、变速系统:变速指拨、前拨、后拨、变速线六、车轮:车圈、钢线、前后车轴、外胎、内胎—————————————一、自行车零配件之车架——————————一、车子的灵魂——车架的重要性①.车架决定了车子的类型。举个例子,如果你要组装一台DH(速降)车,你会不会去选购一个1400克的*****的XTC-TEAM呢?当然不会。②.车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车子的各个方面的性能。要使其它零件发挥他们强大的战斗力,就必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车架。③.车架的尺寸也决定了车子是否合适自己。尺寸不合适的车子骑起来不仅不能良好的锻炼身体,还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甚至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二、车架的种类为了应付各种比赛的需要,山地车架被划分为以下几种:1.硬尾车架(HARDTAIL)车架可以分为前三角和后三角两个主要部分,后三角没有减震装置,直接用金属管材焊接而成的车架我们称之为硬尾车架。这种车架具有重量轻,无蹬踏损失的优点,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广泛运用在对爬坡速度要求很高的XC越野车上。但是由于后三角的减震程度差,因此在比较崎岖的路面上以较高的速度行驶的时候后轮的稳定性就成了问题。攀爬车架的坐管特别的短,这样就使整个车架的重心很低,配合比一般的越野车还要粗大的前后轮,整辆车的稳定性就有了保证。而比一般车架长的上管和下管,车手的身体重心可以很快的根据情况做出大范围的调整。2.软尾车架(SOFT——TAIL)软尾车架是介于硬尾车架和全减震车架之间的一种车架。这种车架在后三角的座位支撑处有一个被动阻尼的结构。这种结构类似于后减震器,但是又没有后减震器那样明显的减震效果。它的作用只是让传到人体的震动稍微小一些,同时使后轮与地面的接触更为紧密,控制性更好一些。和硬尾车架一样,软尾车架在蹬踏的过程中也几乎没有能量的损失。这种车架比硬尾车架稍重,比全减震车架轻。3.全减震车架(FULLSUSPISION)全减震车架带有完全独立的减震结构和种类繁多的减震器,配合减震前叉,可以获得良好的减震效果。具有良好的乘骑效果。当然,它也有其必然的缺点:①.重量1400克左右的越野车架已经非常普遍了,而2000克以下的全减震车架则非常少,用于那些DH(速降)车的车架则经常超过3000克。②.维护相对于硬尾车,全减震车需要很细致的调试和维护,并且它的后减震器必须精确的设定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③.绝大部分的全减震车架都会吸收一部分车手的蹬踏力量,造成泻力。一般的情况下,硬尾车架多使用在XC越野车,攀爬车上。而全减震车架则使用在FR(自由骑)或DH(速降)车上。笔者认为,硬尾的越野车是新手的最佳选择。1.从使用价值和使用范围来说,轻量化的越野车不仅仅是运动器械,还是很不错的代步工具和旅行器材。换上光头胎和硬叉的越野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速度。全减震车由于其庞大的体积、较大的重量和骑行时泻力的缺点,使得其局限性很大,不适合一般的骑行。2.从维护保养方面,全减震车需要比较专业的维护,不但修补的零件不好找,能提供保用和保修的车行更是寥寥无几。3.在其他的配制相同的时候,全减震车的价格会比较昂贵。新手的选择往往带有盲目性,一旦发现这种骑行方式不适合自己,损失就会比较惨重了。三、车架的材料目前,可以制造自行车车架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钢,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钪合金,碳纤维等等,一般市场上出现的车架主要有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钪合金和镁合金是最近的新兴材料,比较少见。要了解这些材料的特性,就有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参数1.强度(STRENGTH)。假设挂在金属棒另一端的重量,重到足以使金属棒产生永久的变形,即移开重物时,金属棒仍然呈现弯曲,无法完全回复原状,即所谓的降伏yield。使材料达到降伏的力量就是所谓的强度。强度和车架的耐用度相关但和骑乘品质无关。强度strength由材料的降伏强度yieldstrength决定。降伏强度和车架管材的品质、热处理制程及合金成份有相当大的关系。2.刚性STIFFNESS假设一根金属棒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加重使得这根金属棒暂时弯曲,当把重物移开时,金属棒立即回复原来的型状。同样的重量加诸于不同材料时,会产生不同的弯曲程度,这就是刚性。刚性影响车架的骑乘品质,因为车架最怕在正常骑乘时发生变型。刚性决定于材料的弹性系数,而相当重要的是弹性系数和金属的品质及其合金的成份无关。举例来说,所有种类的钢,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弹性系数。3.重量WEIGHT和刚性一样,重量受到材料合金成份的影响相当轻微。即便你的车架贴着"LiteSteelTM"轻量化钢材,事实上,所有的钢材几乎具有相等的重量。以下就是我们常见的几种材料的一些特性弹性系数刚性强度降伏点重量千克立方米钢材3046---1627800---8200铝合金10-退火后钛合金15-16.5 40-120 铝作为一种在运动自行车上使用最广泛的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重量。铝的刚性和强度都很低,但是铝可以通过使用较粗的管材、增大横截面积来弥补这一缺憾,而重量仍然不大。所以大多数的铝车架看起来都很粗犷。另外相对于其他的运动自行车的高级材料,铝的价格很低。目前使用在高档铝架上的铝材都是运用在航天方面的高级铝材。和一般的普通铝材相比,这些铝材无论是在强度还是刚性上都有显著的提高。铝长时间使用外观不怎么变化。铝放置在空气中马上被氧化而形成很薄的氧化膜。该氧化膜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防止继续生锈,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三氧化二铝)。该氧化膜几乎是无色因此外观上不容易发现变化有时会发白以上都是铝的优点,但是这种材料也有两个致命的缺点。1.铝的金属疲劳性很差,如铝的可乐罐很轻易的就被捏出了口子。铝材做的自行车架的致命弱点就是骑这种材料制造的自行车时,骑的次数越多,应力发生的次数也高,强度也显著引起变化。近来为了谋求轻量,许多车架使用薄料来制作。这些都是使用没有疲劳极限的铝合金来制作车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专业的使用强度下一个铝架只能支持2-3年的原因。2.铝没有弹性,无法吸收骑行的震动。用铝材制作的硬尾车架会把绝大多数的震动直接传递到骑手的身体上。这就使铝车架坐起来相当的颠簸,乘骑的舒适感很差。由于铝的这两个缺陷,使得它不适合做一般的硬尾车架。但是竞赛的XC越野车架大多数使用铝合金,这是因为铝的重量可以做到很轻,而通过热处理和抽管技术也可以获得很大的强度,这就使得铝车架的竞赛性能很好(竞赛性能当然不会考虑选手的舒适程度和产品的使用寿命了)。而全减震车就没有这些顾忌了。由于拥有完全独立的减震结构用于吸收震动,并加上更为厚实和柔软的把胶和坐垫,铝没有弹性的缺点被完全的中和掉了。另外,铝较轻的质量使得它可以作成更大的截管面积,并在需要强度的地方进行局部的补强。所以说,铝是比较成熟而可靠的材料,并且在制作全减震车架的时候更有优势。钢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材料,有其它材料所不能代替的优点:1.加工性能好,铬钼钢是历史最悠久的自行车素材,它的加工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稳定的程度。2.强度大,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同体积下的钢材的强度远远大于铝合金和钛合金,因此合格的钢架的强度都可以让人放心。3.乘骑感舒适,钢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弹性的金属,用钢制作的车架,可以吸收骑行过程中所带来的震动。因此钢架不会向铝架那样让人感觉不舒服,特别适合用来做旅行车架。4.钢的金属疲劳性要比铝强的多,所以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钢架的寿命也会比铝架长得多。当然,钢架也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1.重量,虽然可以使用轻量化的钢材,并且用抽管技术把管壁抽得极薄,可是还是很难把钢架的重量减到1600克以下。而很多铝架的重量只有1400克左右。2.生锈,相对于其他的材料,钢是比较容易生锈的。生锈会使钢的强度大幅度的下降,减少使用寿命。所以必须采取种种手段来防止钢材生锈。所以如果不是追求竞赛级的重量,又考虑车架的耐用程度的话,钢架无疑是很好的选择。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好的钢架要比好的铝架难找。首先好的钢架并不便宜,象雷诺853系列的高级钢架要好几千。另外由于人们对铝架的偏爱,使得钢架难以销售。钛是一种新兴的金属,这种新材料具有非常优越的性能,是制作顶级车架的最好的材料之一。1.钛合金可以制作重量很轻强度又很大的车架,钛的强度和钢差不多,但是重量也只有钢的一半多一点,因此同样强度的钛合金车架会比钢车架轻很多。2.钛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弹性,用钛合金制作的车架具有非常良好的舒适性,而且钛是一种具有记忆性的金属,它在自己的形变范围内几乎具有无限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购买钛合金车架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笑)一般来说,在专业的使用条件下,铝合金车架的使用寿命是2年,钢车架是8年,而钛车架则可以达到20年左右。3.在正常的条件下,钛几乎不会发生腐蚀的现象。有其利就回有其弊,钛合金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目前来说最头痛的就是一个字:贵!!钛其实并不是稀有金属。可是钛提炼加工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并花时间因此成本高。再有溶接加工极为困难,因为钛和氧的亲和力极强,和空气接触后马上变成二氧化钛,而二氧化钛硬而脆,该部分的强度会不断下降。必须用惰性气体小心焊接。由于以上原因钛车架价格很贵。一般国产的航轮和宝钛的32。5的钛合金车架的价格大概在3000元左右,而如果象AIRBONE或者LITESPEED的钛架的价格甚至上万。但是如果考虑到钛架的使用寿命,这个价格也就不会感到那么离谱了。碳纤维作为一种高科技材料使用在自行车上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严格来说碳纤维并不是单纯的碳元素,而是碳元素经过编织加工后利用环氧树脂粘和加固的一种混合物。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优秀材料的种种缺点在被逐渐克服。比如德国的K车架就使用了高级的16K的碳纤维,这种碳纤维的强度甚至超过了钢材,并且拥有终身保用的质量承诺。||一般来讲,碳纤维作为自行车的材料拥有以下几个特点:1.极轻的重量:1200克左右的碳纤维公路架已经到处可见了。由于碳的质量仅有1。6克立方厘米,所以制作1公斤左右的车架已经不在是梦想。2.吸收冲击性能好。碳纤维可以有效的吸收震动,并且保持很好的刚性。这种特点使得它成为很好的竞赛级的材料。3.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车架。碳纤维车架一般是先制作模具,然后在模具上付上碳纤片,最后用环氧树脂进行粘固。这种制作过程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学作成风阻极小的车架。目前这种材料的毛病主要是以下两点:1.复杂的应力计算。构成碳纤维车架的是碳纤维,它的特点是拉伸强度强,但剪断强度弱,加工时需要进行复杂的应力计算。一般来讲,碳纤维抗面的冲击相当好,而抗穿刺能力就很差了。就是说你横摔竖拍不要紧,就怕的是碰到一两块锋利的小石子,那可就不是拿去焊一下就可以解决的了。2.价格昂贵,和钛合金相比,碳纤维车架的价格有过之而无不及,向顶级的碳纤维车架的价格都要上万。从外观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把这几种材料的车架区别开来。风格粗犷,造型狂野的是铝架。管体纤细,骨感十足的是钢架。而那没有任何涂装,浑身散发着金属光泽的就是钛架。碳纤维的表面则覆盖着各种3D布的表层,极具现代感。四、常见车架品牌:美利达;MOSSO;TNT;JAVA;大猫;亚洲机器;TERK;Giant等等||—————————————二、自行车零配件之前叉——————————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高人曰:“山地车,其实就是车架加个前叉哉~~”可见前叉的重要性。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了,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是浪费。下面介绍一下前叉的介质种类:⑴、弹簧叉:最低档的叉,没有阻尼。特点:便宜,300元就能买个不错的。⑵、阻力胶:以阻力胶为介质,没有阻尼。特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过阻力胶用三年左右会老化,需要换。⑶、油簧叉:以弹簧(coil)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特点:最重,但是最结实。弹簧用起来比较润,对小震动反应灵敏,一般半年换一次避震油。⑷、油气叉:以空气(air)为回弹介质,以油为阻尼。特点:比油簧叉轻,但结实度有所降低。(也不至于低到哪儿去,普通越野足够了。)半年打一次气,车行都会提供专门的气筒免费打,单独买也可以,带气压表200元左右。以空气为介质的好处是重量更轻点,可以在高速越野中保护骑行者的手腕部位,不过对小震动反应不太灵敏。前叉的工作顺序应该是:遇到障碍物——前叉被压缩——到了极点——被回弹到原来长度(回弹的速度受阻尼的影响)——弹跳系统工作结束新车友可能对一些前叉的专业或英文词语不太熟悉,这里大概解释一下。行程Travel:前叉能够压缩的极限长度。越野用60-80mm就够了。不过要玩玩飞的就该选个长行程的叉100-125mm。速降的叉就更长了,得要180mm。弹跳Spring:从遇到障碍物前叉行程收缩到极点,再由介质(阻力胶、弹簧、空气)弹回原来的行程长度为止,这个过程叫弹跳。回弹rebound:弹起后收缩到极点之后,由介质(阻力胶、弹簧、空气)弹回原来的行程长度,其实就是弹跳Spring的后半部分,因为回弹速度要受到油阻尼的影响,所以单独成为一个专业名词。阻尼Damping:回弹的时候,回弹速度有多快,这个由阻尼来决定。高速行使下,回弹快了,会被弹飞;回弹慢了,连续障碍物时行程被越压越短,手感跟没有回弹的硬叉一样。(用马祖奇04年的EXR-PRO快速下30级楼梯就这个感觉,只有换较清的避震油增加回弹速度才可解决,不过有的朋友喜欢阻尼明显,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回弹调节reboundadjustment:这是一个科技卖点,有这个功能的叉要贵几百元。但是马祖奇的经典叉Z3带这个功能,要知道Z3不到1000元啊!~不过现在基本没货了;另外RockShox的叉,只要型号后面跟SL的也带。顾名思义,是调节回弹速度快慢的。带这个功能的叉,不用换清、浓的油,就能达到调节回弹的目的。回弹调节在越野中的影响——小石头路、泥路,需要回弹快点的;岩石、大落差的路需要回弹慢点的。回弹调节旋钮一般在叉脚的左边,看**的拆Z3的那个帖子就能看见。原理是转动以后,可以使油孔变小,而减少单位时间油的通过量,延长出油的时间,达到回弹变慢的目的。跟饭店带孔的塑料盐瓶一个原理。按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把回弹调节理解为阻尼调节要容易些,因为回弹的快慢是通过油阻尼进出量来控制的。锁死:RockShox的3000元以上高档叉有这个功能,骑行的时候,通过一个特殊的旋钮,能把前叉锁死,跟硬叉一样,对任何障碍物都没有减震的反应。这样可以减少懈力,使爬坡变得更容易,骑长途时也可以省力些。普通玩家用处不明显,建议把金钱用在其它部件上。避震油:在摩托车店可以买到摩托车前叉避震油,与山地车通用,要选清点的,因为自行车可没摩托那么重。越清的油,阻尼越不明显,回弹速度就越快;反之浓的油,阻尼就明显,回弹速度就慢。(比如:马祖奇04年的EXR-PRO就是回弹慢的。)说了这么多,这里着重写的是RockShox和Marzocchi(马祖奇)这两个牌子。其实大街跑的山地车基本用的是这两牌子的家伙,前者是美国牌子,后者是意大利牌。不过从04年起,所有1000元左右的普及型叉都改为台湾生产了。有的老鸟说质量有所减退,不过就新手朋友的低强度玩法而言,没三年是不会用坏的。下面就这两个牌子的具体型号,照官方网站的内容举例翻译、解释。http:http:RockShox-PilotSL:http:mountainpilotsl.aspTravel:80mmwith100mmconversionincluded 行程:80-100mm可变换Weight:3.87lb.1.76kg. 重量:1.76KGSpring:SinglesidedcoilwithAirAssist 弹跳系统:单边弹簧和气压援助Damping:HC2 阻尼系统:HC2Adjust:Externalreboundadjustment 回弹调节系统:外部回弹调节Lowers:Onepiecemagnesium 下管:整块镁合金Crown:Forged6061aluminum,black 顶材:铝、黑色SteererTube:Buttedaluminum 舵管:铝UpperTubes:Chromedsteel28mm 上管:铬合金Colors:Black,Red 颜色:黑、红Upgrade:OverXC:Externalreboundadjustment 比较:比PilotXC多了外部回弹调节器。PilotXC也可以调节回弹速度,不过要拆开叉子调节,比较麻烦。Marzocchi-EXRPROAirDampingsystem:DualOpenbathSSVsystem 阻尼系统:双边气压SSV系统Adjustability:Dualexternalpreloadadjuster 适应系统:双边外部预加负荷Springtype:Air 弹跳类型:气压Travel:85,105,120mm 行程:85,105,120mmSteertube:Steel 舵管:钢Colors:Black,Red 颜色:黑、红两个牌子的风格:美国人设计的RockShox有很多科技卖点,用起来更舒适;而意大利的Marzocchi更结实,这要看玩家具体的用途了。经常玩飞坠的朋友,建议用意大利的,而享乐型的中度越野者,适合用美国的。||三、自行车零配件之制动系统:刹车、刹把、刹车线——————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的吊刹不常见。V刹:力量很大,因为是靠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碟刹:比起V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价格: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能买相当好的了。碟刹又分两种:油压碟刹和线拉碟刹,油压碟刹靠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常见;线拉碟刹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上绰绰有余了。下面推荐一款手感最好的线拉碟刹:AVID碟片直径185mm型,价格800-900元不带刹把,刹把130对。推荐V刹:喜马诺XT-739(230元左右)图五:刹车线:推荐买喜马诺XTR,15元一根,三年不锈。||————四、自行车零配件之传动系统:牙盘、中轴、链条、飞轮————牙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3个齿轮,都知道吧,RaceFace的不错,有点贵啊500多。便宜的买个ShimanoAcera,100多块钱,或者闪电的牙盘,60元,呵呵。中轴:有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两种,长度也有所不同,必须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盘购买。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车。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长期以来,老百姓有个误区,认为档越多,用得也越多。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但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五、自行车零配件之变速系统:变速指拨、前拨、后拨、变速线——变速器呢,国内最常见的两个牌子,一是喜马诺Shimano,二是SRAM。喜马诺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因为是日本牌子,不少愤青选择了DZ,而购买SRAM,新兴的SRAM在性价比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7.0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一半,建议朋友们多参考参考。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最好不要混用。听说SRAM好象被美国公司收购了,这就麻烦了,看愤青们是DZ日货呢,还是DZ美货呢?或者不用变速器得了。或者用少见的意大利产的,要多付出2-3倍的价钱哟~~~爱国难做啊……指拨:分两种,一是剪刀变速器,二是转把变速器,转把变速器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剪刀变速器,因人而异了。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转把变速器很有名。还有一种是联体手变,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前拨:钱多的往XT上走,钱少的用alivio。SRAM的很不错,比较便宜。后拨:个人认为比前拨重要些,建议装比前拨高一档次的家伙。比如Shimano的LX、XT系列,SRAM-7.0等,结实耐用。钱少的就装Shimanoalivio,100块左右。图十一:变速线:同刹车线。附:Shimano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TR,XT,LX,Deroe,Alivio,Acera,Altus,TourneySRAM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O、9.0、7.0||——六、自行车零配件之车轮:车圈、钢线、前后车轴、外胎、内胎——车圈:山地车应选用双层圈。因为双层圈比单层圈更结实,更能经受恶劣地势对单车性能的考验。车圈又分为:刀圈和工型圈。刀圈优点是抗纵向的冲击强,再大的强度也不会发生圆周变形,而横向的变形是很好调整的;刀圈还能减小空气阻力,适合业余车手和训练使用。缺点是重,不适合爬坡。工型圈抗横向的冲击能力强些。图十二:钢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横截面是圆形;另一种横截面是扁的,能减少正面的风阻。车轴:又称花鼓。用碟刹的朋友,应该选择碟刹车轴,因为碟刹片是固定在碟刹轴上的;用V刹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轴,如果以后想升级到碟刹,可先装碟刹轴。车轴分为培林轴和珠档轴。建议买培林轴,滚珠坏了,可以更换。什么叫培林轴,新手肯定不太懂。培林是英语BEARING(轴承)的音译,培林轴其实就是轴承轴。还有一种轴,它比陪林轴承受更强的压力,叫珠档轴,shimano的多半是珠档轴,这种轴如果珠档坏了的话,更换很麻烦,需要专业人事和专门的材料。而陪林轴中的轴承滚珠,是全世界统一型号的,到处都能买,用坏了换起来很方便。培林轴中还有一种叫——滚针陪林,是用圆柱体代替球体作为传动的介质,优点是强度更大,润滑度稍有下降。一般用在中轴和腕足那里。推荐:犰狳的花鼓是培林的,它的轴承滚珠很容易买到。价格偏贵。图十三的两款都是犰狳的。左边是碟刹轴,右边是普通轴。外胎:个人认为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骑手在特定路面对车的操控。不同的胎纹适应不同的路面。如下图:左边的胎纹平,右边的凸。胎纹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强。尤其是最左边光头胎,适合城市里平整的水泥路。左二的细齿胎适合泥路。胎纹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强。内胎:属于易耗品,随便弄一个。||很好的啓盲帖,學習了!||顶!技术贴。
昨天去逛逛户外店,比较一下性价比,我觉得天津的ttiss还是不错的。对于新驴还是比较划算的。一件抓绒上衣打完折两百出头,一双矮綁登山鞋断码的199元,一双拖鞋69元。都去看看吧!||在那个位置。||一分钱一分货,之前买过一件夏天的T恤,觉得ttiss的质量还是没有大品牌的好||价不符实!||本人不喜欢ttiss||阅。。。。。。。。。。。。。。。。。。。。。。。。。。。||2#m55m友谊新天地五楼。||价格差不多,但是东西不知道如何||衣服呢,定位跟普尔兰德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就好。鞋说实话真不怎么样。不过一般穿,爬山比旅游鞋强。当城市休闲徒步鞋没问题。要是玩再强一些的登山户外那还是整双好的吧。||那里的装备真的不敢恭维
我很反对拿NIKE尝试户外运动.............................去误导新人!!!很多人认为户外品牌和运动品牌可以替代!90%运动品牌我都有尝试从最昂贵的日本迪桑特到最便宜的国产格威特我感觉户外运动服装的强度指标我们谈的都是最小保护限度和范围而运动品牌一些所谓的功能最多只是最多保护范围..........................好比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都可以举起20kG大人很轻松就可以而小孩子虽然也可以但是很费劲如果长时间下去........估计那孩子废掉是迟早的事情!!!可比性就不我废话了!!!希望写帖子的时候..........用点心看到那种的帖子.....................有点无奈||||||楼主不舒服||产品有很多,也要区别对待。穿着NIKE去该去的地方吧||没有我占个沙发.....呵呵以后准备上p||平时还是NIKE好......||我前天穿了件nike的一件短袖去徒步,没想到下午就看到肩膀那地方已经被磨起了一些疙瘩,本来那衣服是属于clim365系列的,很好的面料,穿起来也舒服,而且也快干,但如果要背包的话,还是不要穿的好,第二天我还是换上了快干衣服,背多少次都没事,几个月了也没见起疙瘩,看来还是有区别的.||平时还是假NIKE好||有的运动品牌有着不同的系列,同样有着很不错的功能性,不比一些国内著名户外品牌的东西差的。
昨晚在父母家吃完饭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光顾了一家我常去的音像店,在众多的DVD中居然刨到一部新的登山的碟片——《石头的叫喊》,英文名为《screamofstone》。brbr这是部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赫尔措格的作品。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对它的评语是:奖励演员和剧组人员驾驭主题的才气和勇敢。主演是布拉德.道里夫和唐纳德.萨瑟兰。剧中扮演主角的那个老记者非常面熟,他曾来中国扮演过白求恩和《大腕》中的老外。brbrCerroTorre为南美州南端patagonia山区中一座著名之石峰,高度不过3千多米,不少攀山家均以能攀上这座险峰为荣。但据说世界顶尖级的登山家和攀岩高手,能登顶的寥寥无几。影片就是从两位登山家围绕着这座石峰从不同的线路冒险攀登的故事展开的。去过南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旅行的中国人在《日记》中这样写道:brbr“这里危险的不是路,而是风景。真是太美了!”参看:ahref='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55'target='_blank'http: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55abrbr第三届体验大自然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曾在这里举行,因恶劣的天气,50支世界级顶尖高山组成的队伍竟有超过半数的队伍中徒退出。brbr影片最有震撼力的情节是在片尾,两位登山高手罗杰和马丁都快接近顶峰了,突遭雪崩,两人最后都顶住了,眼看马丁距顶峰就一步之遥、一镐定乾坤了,罗杰惊愕地看到马丁忽然大叫一声,双手一松,滑坠了下来,悬在绳上在顶峰下的空中摆荡,不省人事。罗杰距顶峰也是近在咫尺,他只用了两镐就爬上了顶峰,当他站在顶峰上,他看到了一样东西,令他倍感吃惊。马丁的失手,或许也是因为看到这件东西有关。brbr两个登山高手的竞赛终于有了分晓。但谁都不是真正的赢家,为什么?等大家看完此片即会明白。brbr这部影片让我联想起三件事:br第一是关于上个世纪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峰首登的疑案;br第二是嘎举派大师米拉日巴与苯教高手那若奔琼在岗仁波齐峰登山的较量;br第三是登山的心态,登山与女人的话题。brbr想必看到这里TD们对此片的主题已有了大致的界定了。在此,我接着要说的是有关CerroTorre这个品牌的介绍,下面的文字是转贴,请看:brbr韩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拥有不少美丽的山麓,自古以来,山野运动早已是韩国普及之活动,再加上韩国人坚毅的民族性,世界级之攀山家中不乏韩国人的名字。brbr在第二次大战及韩战后,韩国之纺织工业受到美国之支持而得到发展,当中野外用品制造业亦因此而如雨后春笋般在韩国发展起来。CerroTorre公司就是在此肥沃之土壤中成立并茁壮起来。brbr早年CerroTorre是为欧美公司作代工商,生产他人之品牌。因CerroTorre制作之产品质素优越,而受到不少世界顶级背囊厂之赏识,而委托他们作代工商,CerroTorre之顾客名单中全都是世界级之攀山用品公司,更而进展为韩国首屈一指之背囊生产商。brbr经历了近20年代工商之生涯,CerroTorre已累积了不少在设计及制作野外用品之经验及心得,他们有感作为代工商,产品之设计往往受制于原厂,使他们之才华无法得到发挥。于是他们便决定推出自己的品牌,使他们之设计理念得以尽情发挥。brbr从表面看来,CerroTorre产品之售价比其它韩国牌子更为昂贵,但若将它与其它世界级之牌子货品相比,你会发现CerroTorre产品无论在设计或品质上,均不比欧美名牌逊色,而价目相对更为相宜。对于CerroTorre而言,他们不会介意因为只生产高质产品而使销量受阻,有机会让他们尽情发挥设计才华才是最大之满足。brbr背囊之设计特点--DeltaSuspensionSystembrbrDelta背负系统是CerroTorre背负系统中之代表作,分别由弧形承托板及3D立体压铸成形背垫等多种组件组成,它们之功能如下:brbr依体形弧度调校之承托胶板,用以将重量平均分布于背部,并用作背垫底部之助力板。brbr依背部弧度压铸成形之3D立体式背垫,比传统之车缝式背垫更为贴服于背部,背负更舒适。brbr依体形剪裁之〝S〞型背带,并填入高弹性之氮化橡胶Neoprene,重负时更舒适。brbr环佪立体厚垫腰带,更贴身,更有效将重量分布于腰部。brbr3D立体式压铸成形背垫brbrCerroTorre之技术型背囊均是采用压铸成形之立体背垫,它是由轻而挺之发泡胶依背部弧度压铸成形,并预留有通风坑道,面层并覆以柔软带汗之针织布,由于背部之弧度是预压成形,弧度更正确,因此更为贴服,卸力更佳之余亦更舒适。brbr背心式背带brbr另一CerroTorre专为轻量小背囊精心之设计,依照体形剪裁之背带在弧度及宽窄方面作了精心调校,内里填入富弹性之海棉及底部垫以柔软之针织布,更服贴之余亦不易滑落,并在肩膊部份加阔增加受力范围,在胸胛部份收窄以不阻手臂动作。brbr防水拉炼brbr新一代之防水拉炼拥有极高之防水性,因可省下防雨掩而使背囊重量减轻(因防水拉炼目前以幼拉炼为主,只能用于前袋,主囊仍要用回传统之粗拉炼)。brbrClothingMaterialsbr在背囊以外,服装是CerroTorre之另一项强项。所有CerroTorre服装,全是选用世界一级材料,如瑞士之Dynamic、美国杜邦化工之CoolM及Tactel、日本Toray之FieldSenser及韩国之KulliteM等。在设计及剪裁方面,均下足功夫,一丝不苟,务求能满足野外人仕之严格要求。brbr在本文的结尾,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马上,我将用我的稿费为自己添置一个CerroTorre的80升的大背包,终结黑风老妖的背包被国产军用包和国产极地包打整、收拾多年的惨痛历史。这里不是为该品牌打广告,是我将把)《石头的叫喊》与CerroTorre的故事背在自己肩上,让登山的精神永远激励大家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brbrbrbrbr||支持楼主,等待你更好的文章!||谁能告诉我怎样把P系列的大嘴巴关紧???????????????????????????||用针线缝上#33;#33;#33;||缝不上的,它的嘴唇是很硬的,塑料呀,据说这样的嘴唇防雨来着。。。||“大嘴”需要卷紧才能达到防水的目的。||挺老的片子啦,不过很漂亮,我很喜欢那座山峰的景色。登山,心态一定要好。brbr&gt系列的是用了防水袋的卷口设计,先卷两圈,再把扣件扣上就行了||“当他站在顶峰上,他看到了一样东西,令他倍感吃惊。马丁的失手,或许也是因为看到这件东西有关。”brbr强烈好奇br现在还找不到片子br而且暂时没的放(学校不准带电脑)br楼主把答案给说下先?||那是一支插在峰顶的冰镐!||哇,原来是这个答案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ir max tailwind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