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教务系统王华军是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_百度百科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西南民族大学的专业艺术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2000年在原艺术系基础上建立艺术学院。学院现设艺术设计、绘画、动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6个系和1个理论教研室,有艺术设计(平面设计)、绘画、动画、摄影、雕塑、美术学、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舞蹈编导、影视表演11个本科专业。设中国少数民族艺术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1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个艺术硕士(美术)学位授权点。同时,学院设有演艺、影视制作、形体、设计、雕塑、MIDI音乐、丝网板画、多维动画、铜版、录音棚、摄影棚等实验室和工作室。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200余人,研究生218余人,教职工130人,其中正副教授40余人,一批知名画家、歌唱家、演奏家、舞蹈家和表演艺术家执掌各专业。学院还聘任了30多位全国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为荣誉教授、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来,一大批师生创作表演成果荣获国际和国家级金、银奖,一批理论著述获省部级优秀科研奖。建院至今已有教师、科研人员20余人次出国考察、讲学、进修。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学院简介
艺术学院标志
学院与艺术学院、韩国造型艺术学会、、、、、音乐学院、舞蹈编导院、艺术学院、广东亚视演艺学院、、、艺术学院、、四川省艺校、四川省美协、音协、舞协等单位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建立了“3+1”(联合培养本科生)、“1+1”(联合培养硕士)的合作模式。与战旗文工团合作开办“战旗班”,与中央民族歌舞团建立共同培养高水平艺术人才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有特色、高水平艺术人才,、根据需要优先录用本校毕业生。
学校为艺术学院提供了优越的办学条件。学院拥有心韵、神韵、舞韵、琴韵、雕塑楼等教学楼及新星剧场音乐厅,现代化的艺术教育设施及实习实践设备一应俱全,在西部乃至国内都属领先水平。在世界著名风景区——九寨、沿线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同时,在、、、等地和、、少儿出版社、、等单位建有校外实习基地。
为实现学校制定的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民族大学的发展总目标,艺术学院制定了创名牌、出精品、出人才的、建设一流艺术院校的发展目标和“举民族旗、走西部路、唱西南戏,融会中西,贯通古今”的发展战略,确立了教学、 创作、理论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课堂、项目、市场结合的办学思路,力争通过5-10年努力,把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过硬、优势突出,在西部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艺术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师资力量
于佳 付业君 何云 何志敏 何畔 余杨 刘学伦 刘怡 刘春燕 刘立策 刘葵(负责人) 刘蕙子 刘骁 刘航 卓嘎 卢云鹤
向乾坤 吕小瑞(负责人)吴丹 吴敬忠 周文晓 周梅 周舟 哲他(负责人) 姚艺 孙洪(负责人) 宋莹 尼珍
崔善子 席玲玲 张力 张劲 张景 张茜 张莉 张金华 张雪 徐世洁 徐术珂 徐玥 戴汶娟 曹丽娟 曹红波 曾俊华
曾子懿 曾高潮(负责人) 李克难 李加 李岚岚 李广莉 李明 李树 李耘燕 李响 杨帆 桑斯尔 梁竹 梁葵 梅永刚
沈惹晓贞 王一珊 王万宏(负责人) 王书峰 王敏 王玮 王磊 王虹 王雪丹 白斌 石竹 祝代辉 符辉(负责人)
胡艳 艾敏 范巍巍 范美霞 董明超 袁姝丽 袁成龙 许永康 谢定超 谭欣 谭正 谭锡颐 贺嘉 贺飞 赵新 赵明 郑驰
鄢小凡 金艺风 阿拉腾珠拉 陈原 陈娟娟 陈小林 陈波 陈然 陈美珍 陈胄 陈茜 雷睿 韩 利 韩利 顾雪莲 马岚
魏晓兰 黄学峰 黄涛 龙丽娜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学院主要领导
名誉院长:
院长:穆兰
党总支书记:牟辉
副院长:谭勇
副院长:汪代明
副院长:哲他
副院长:孙敏
副书记:付彬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何平 向乾坤 吕小瑞 崔善子 张莉 张超 曾明 曾高潮 李南 李智伟 李树 根秋登子 汪代明 王玮 甘庭俭 穆兰
袁姝丽 袁成龙
谭勇 谭欣 谭正 金艺风 高小华[1]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团
女子合唱团
女子艺术团
为了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多声部音乐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弘扬灿烂丰富的民族音乐艺术,在艺术总监穆兰院长的积极倡导和精心组织下,艺术学院建立了一支高规格、高水准的民族音乐表演和原创团队,从艺术学院音乐系中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组建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混声合唱团”和“艺术学院女子合唱团”。在2001年——2011年的十年峥嵘岁月中,合唱团全体成员牺牲掉大量个人的休息时间,以一种为艺术而奉献的忘我精神投入到合唱团的训练和演出中,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13个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参加海峡两岸重大演出活动20余次,出色地演绎了少数民族多声部的大量优秀作品和中外经典作品。
尤其是在2009年2月,在南京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大学生展演活动”中,合唱团凭借音乐表演原创作品《羌山妙音》一举获得“专业组创作” 和“专业组表演”两项一等奖是合唱团从筚路蓝缕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性获奖;2012年,在教育部主办的“第三届大学生展演活动”中,作品《阿嫫妞妞》再创佳绩,获专业组二等奖,为学校争得荣誉,在业界为合唱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该项作品在参加“大陆少数民族精品歌舞作品展演”中,获得台湾同胞的一致好评和台湾音乐界人士的盛赞。合唱团的成立与发展,为艺术学院音乐系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体现专业水平、实现艺术梦想的平台,成为西南民族大学目前艺术学院最富特色、最具创新性的艺术人才培养团队之一。合唱团的声音响彻在海峡两岸的同时,合唱团的品牌也从西部走向了世界。
青年舞蹈团
西南民族大学青年舞团是由本校艺术学院优秀青年舞蹈教师和优秀应届毕业生组成,主要承担代表西南民族大学参加国内外各种艺术大赛及艺术交流活动。其演出阵容庞大,演绎技能精湛,节目形式多样。内设有:演出策划组、导演组、演出组、舞美灯光组和演出后勤组等结构。舞团参加国内外各种演出交流及赛事如下:曾赴韩国参加首尔交流演出活动;曾赴台湾参演“民族风,两岸情”专题晚会。参加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参加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舞蹈《上房梁》、《美人谷》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参加“四川省新作舞蹈大赛”,创作舞蹈作品《红旗颂》获得表演三等奖,创作舞蹈作品《同桌的你》获得表演优秀奖,创作优秀奖;创作舞蹈作品《思乡》获得表演二等奖,创作优秀奖。参加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创作舞蹈作品《红旗颂》获专业组舞蹈乙类作品金奖。参加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舞蹈《珞惹·月》并获得了表演三等奖佳绩。参加“荷花奖”舞蹈大赛,舞蹈《珞惹·月》并在大赛中获得了创作三等奖。参加大型演出活动有:“第十二届西部博览会”;参加了由四川省电视台举办的天籁之爱藏歌会的演出活动;参加了广元朝天《朝天之路》大型晚会;四川省校园歌曲大赛的演出活动;“激情中国”央视主办晚会;参加湖北卫视“走进西南民族大学”演出活动;参加了校庆晚会等。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按姓名拼音字母排序]
    设计系何云
吕小瑞(负责人)
    绘画系
曾高潮(负责人)
  音乐系
符辉(负责人)
阿拉腾珠拉
哲他(负责人)
  动画系
刘葵(负责人)
表演系(影视)
孙洪(负责人)
   理论教研室
王万宏(负责人)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名人录
汉族,“”,著名的影视表演艺术家,祖籍河北,1956年生于安徽淮北。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5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配角奖,第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第27届金鸡奖和华表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北川重生》 (2011) 合作演员:董勇 刘敏涛
《新康定情歌》 (2010) 合作演员:苏有朋 马以
《秋喜》 (2009) 合作演员:郭晓冬孙淳秦海璐江一燕
《英雄无名》 (2007) 合作演员:唐国强邵汶夏凡
《你是我的阳》 (1999) 合作演员:
《遥望查理拉》 (1998) 合作演员:李琳
《官场现形记》 (1997) 合作演员:
《巧奔妙逃》 (1995) 合作演员:曹翠芬 廉冠 樊志刚 高强弦
《龙爷虎孙》(1993) 合作演员:杨次禹胡斌 邓玉林
《毛泽东的故事》 (1992) 合作演员:古月
《南行记》 (1990) 合作演员:王志文 张丰毅 雷汉
1988年 《晚钟》 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八一电影制片厂小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1987年 《京都球侠》 第2届电影艺术表演学会学会金凤凰奖
1985年 《今夜有暴风雪》 第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配角奖
1992年 《赤日炎炎》 第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文汇时报杯最佳男主角奖
2009年 《我是花下肥泥巴》 第27届金鸡奖和第13华表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奖
2011年 《守望者》 第11届数字电影百合奖优秀男演员奖
现任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任副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演员
藏族,曾在电影《》饰演。2003年在“全国少数民族五十六朵金花选美大赛”中代表西藏获得第一名。
2003年全国少数民族五十六朵金花
2003 [全国少数民族五十六朵金花选美大赛]代表西藏获得第一名
2005 SMG[]新人
2006 大型藏族歌舞诗《神奇的家园》领舞,出访多个国家
2007 北京春晚形象大使“春姑娘”
2007 中华爱心基金会“爱心形象大使”
2007 录制CCTV[非常6+1]
2008 全国搜狐女声百强
2008 三木科MV《瓦伽尼》女主角
2008 40集探险励志电视剧《》女主角
2009 []成都唱区25强,因与拍摄广告档期冲突退赛
2009 [加油!]成都赛区五强 并获得全国总冠军,最佳表演奖
2010 担任台湾澎湖列岛旅游形象宣传大使
1999 电影《》饰演 格桑
2008 电视剧《》饰演央金
2010 电视剧《》客串 记者
2010 电视剧 《》 饰演 达娃
2011《》饰演 金禾()
2011电视剧《》饰演 宫妃
维吾尔族,2009年参加由上海东方卫视主办的大型女性选秀《加油!东方天使》节目,成为成都赛区五强。日,终极“”决出全国12强,巴哈古丽·热合木吐拉晋级。
2009年《加油!东方天使》的人气王
2009年《加油!东方天使》全国5强
2009年《加油!东方天使》“最佳上镜奖”
2010年《东方卫视2010年跨年演唱会》
2010年世界华人协会颁发的“全球华人公益形象奖”
2011年3月《天天向上》节目录制
2011年电影《堵车》饰演
2012年电影《青春荷尔蒙》饰演 于晓曼
藏族,来自莲宝叶则圣山,传统藏乐与流行音乐文化的实践先锋与传唱人,发行专辑《》 ,《》,EP《溜溜的姑娘像朵花》。2012年推出新作《我爱你》。他的歌曲秉承了传统藏乐的文化底蕴,同时又融入了时尚与活力的音乐元素,让藏乐焕发出全新的时代气息。同时,他也极擅长很多民族的音乐舞蹈,曾获得音乐舞台剧最佳表演奖,三木科是一个在音乐舞台上不可多得的声色艺俱全的男演员。
2004年12月,在校开演唱会,成为四川省首位召开个人演唱会的大学生。
日,由中国唱片成都公司正式发行首张个人音乐专辑《藏香》,在西南地区销售排行榜名列 第一位。
2005年7月,西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专业毕业。
2005年9月,代表西南民族大学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声乐类一等奖。
2005年年末,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年度总决赛,获得年度第五名及本年度最具人气奖。
2006年代表少数民族跟随国家民委参演台湾当地举行的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2007年由中国唱片成都公司正式发行第二张个人音乐专辑《藏香依旧》。
2008年参加奥运火炬接力活动中国首站香港站仪式。
2008年底,在四川成都举行个人演唱会,为5·12汶川大地震募捐。
2009年跟随国家民委参加台湾8·8水灾慰问演出,在台北、台中、金门等地连续演出20余场。
2009年发行由中国内地现代民歌教父何沐阳制作的单曲《溜溜的姑娘像朵花》,并获得音乐新锐榜09年十大金曲奖,多次应邀参加央视各大晚会活动。
2009年参演电影《西藏往事》,担任男二号。
2010年为玉树地震与众多歌手共同录制赈灾歌曲《生命站立成树》。
2010年底,加入中国电影协会民族电影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成员。
日,参加“走向辉煌——西南民族大学庆祝建校60周年文艺晚会”。
校领导罗布江村、赵心愚、吉克跃林、土登、沙马拉毅、曾明、王永、王永正、丁克毅、张春雨和光临我校校庆活动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嘉宾、海内外校友以及我校各学院师生代表观看了晚会
晚会分为四个部分:“岁月如歌”、“和谐家园”、“世纪腾飞”、“走向辉煌”,表演者们用独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达了对母校情感,体现了民族院校的别样风采,为到场观众展示了一场民族歌舞盛宴。
2011年11月,参演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西藏秘密》,作为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献礼大戏。
日,受邀参加2012藏历水龙新年电视联欢晚会。
2012年4月,最新单曲《扎西德勒我爱你》录制完成,这首歌曲的风格以尊崇民族音乐的原则,加入不同的时尚音乐元素,不仅时尚又不失民族的韵味儿,让歌曲焕发出新的活力。
2012年,参加“雪顿之星”全国青年歌手大赛总结赛评委。
2010年电影《西藏往事》饰演“头人”的儿子
2012年电影《西藏秘密》参演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引用日期]杜文忠(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_百度百科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
人物名,著名人物为教授,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 1970 年 2 月,湖北荆州市人,法学博士(后)。校省部级重点学科法学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曾为院长、校学科带头人,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律事务顾问。首届法学博士后研究、韩国国立汉城大学法科大学招聘教授、博士后研究,现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贵州省法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法理学会常务理事。另有历史人物。
杜文忠基本情况
杜文忠(1970-),男,汉族,中共党员。
法学博士后,三级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学术带头人,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为中国政法大学首届法学博士后研究、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法学院招聘教授、博士后研究,三次接受韩国KBS、YTN电视台就近代中韩法律史问题的专访。
杜文忠荣誉称号及学术兼职
2003年至今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民族法律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2003年),世界民族学会理事,原始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常务理事。2005年为贵州省法学会常务理,四川省法理学会常务理事,“原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常务理事,中国儒家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民族学院政法学院(康定)客座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民族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湖南大学法律史专业兼职博士生导师。
杜文忠学习研究经历
1991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科学学院、200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200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及法学院,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6年10月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院(国家级重点学科)张晋藩教授(终身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名誉会长)指导下从事法律史博士后研究、日至日为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法学院招聘教授,同时留学韩国,在首尔国立大学法学院崔钟库教授(韩国法律史学会会长,世界法哲学学会会长)指导下从事法律史博士后研究,获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证书,首尔国立大学法学院博士后证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高级研究证书,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留学生证书。
杜文忠学术会议
先后应邀出席 1999 、 2002 、、、年”中国法律史学年会”;出席2002 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球法治与法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出席2002 年亚洲资源基金会主办“多民族的亚洲:和平、合作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出席2005年韩国汉城大学“首届亚洲宪法论坛”;出席2005年韩国汉城大学“历史的视野——中韩法律交流会”;出席2005年“韩国论坛”;2006年韩国岭南大学“中韩社会科学学会论坛”;出席日北京“第四届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出席2008年北京“社会转型与法律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年韩国学国际研讨会等许多国内、国际学术会议。2010年3月应韩国国家报讯处、旅顺殉国先烈纪念财团、安重根义士崇慕会邀请作为中国唯一学者代表参加出席“安重根义士殉国百年纪念国际学术会议”,宣读相关法学论文并三次接受韩国KBS电视台采访。2010年应韩国中国史学会邀请出席该会与国立庆北大学校年9月9日-12日举办《从教育看中国历史国际研讨会》;出席日“西方法律思想史年会及第五届拉德布鲁赫国际研讨会”;日-18“宪政的源与流:中西方比较法律的视野”;-11号的“原生态文化高峰论坛”。2011年北京世界民族学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民族理论重构”,其中均作为评议人、宣读论文或主持人;-9日南开大学“儒家文化与中国宪政建设研讨会”发表人。
杜文忠科研成果
现已出版个人专著3部,分别为:
《边疆的法律——对清代治边法制的历史考察》(2004年11月人民出版社版)[1]
《近代中国的宪政化:兼与韩国比较》(2009年3月法律出版社)[2]
《法律与法俗:对法的民俗学解释》(2013年3月人民出版社)[3]
近年来在《民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法史学刊》、《法学》、《现代法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思想战线》、《东西思想研究》(韩国)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法学论文 40篇;其中权威核心4篇,CSSCI期刊近20篇。2005年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次,2011年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次。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课题1项。
杜文忠.边疆的法律——对清代治边法制的历史考察: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杜文忠.近代中国的宪政化:兼与韩国比较:法律出版社,2009年
杜文忠.法律与法俗:对法的民俗学解释:人民出版社,2013年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_百度百科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游历天下——学史犹效太史公 游历当超徐霞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自2003年重组建立以来,坚持科学发展,以“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特色兴院”为办学理念,脚踏实地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工作,成绩突出,成为该校学科基础扎实,师资力量较强,办学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院之一,在学校“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有着其独特的地位。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学院简介
1、教学科研成绩显著。目前学院所拥有的硕士点有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现当代民族区域经济研究和中国城镇发展研究等研究方向;有旅游管理、历史学、博物馆学和民族学4个本科专业和1个旅游管理专科专业。学校的旅游与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具有旅游规划资质)、旅游策划设计中心、生态旅游研究中心、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挂靠我院。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是省级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院校本科专业评估中获得优秀的专业和学校的本科示范建设专业,也是四川省教育厅确立的民族地区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博物馆学、民族学专业是各高校历史学和民族学两大类学科众多硕士研究生点的生源培养和输送地。其中,历史学学科是该校自1951年建校时就设立的学科专业。
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主研了国家级、省部级和其他的纵向科研或教改项目,以及许多横向科研项目,并形成专著或论文、调研报告等科研成果,其中有些获省部级或校(厅)级科研成果奖;学院依托旅游与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来完成了地方政府或景区等企业委托的旅游规划、策划项目30余项,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学院主办或参与协办了多次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许多专家教授参加了国际国内的各类学术会议;也聘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霍金斯先生等外国专家和魏小安、王大悟等国内专家到学院讲学。
2、学院拥有一支较强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建设的人才队伍。学院有一支包括教授、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讲师和助教(含助理实验师),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其中9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有3位教师分别为四川省旅游协会、四川省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和四川省旅游协会导游分会的副会长;有12位教师为国家导游资格面试四川省的主考教师,2位老师被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聘为规划设计研究员,4位教师为四川省星级旅游饭店评审员,3位教师为四川省旅游景区A级评审检查员,一位教师获“绿色环球21”组织颁发的“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咨询师”资格。同时,学院还聘请了魏小安、王大悟、何建民、冉光荣、白庚胜、杨福全、杨振之、章小平、樊建川等知名专家学者和业内管理或研究方面的精英人士为客座教授。
3、学院学生工作成绩斐然。招生和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名列学校各专业前茅。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09年校园舞蹈大赛、辅导员风采大赛等高水平的竞赛中,我院师生均以突出的成绩获得大赛第一名。西南民族大学的学生社团旅游协会、汗青史学社、《游历天下》杂志社、《旅游与历史文化》报刊等学生社团由我院主办,学生社团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色。学院连续四年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有3项学生创新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如全国英语竞赛、全国ITAT大赛等,特别是参加2009年“开元杯”全国首届旅游院校饭店服务技能大赛中取得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共6名学生参赛)、优秀组织奖的佳绩,团体部分全国第五名,西部第一名。另有8名同学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均获得“金牌主管”或优秀志愿者荣誉,并获得北京市旅游局和奥运村的表彰奖励。多项学生创新成果在省级比赛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四川省导游风采大赛、旅游艺术设计大赛、舞蹈大赛、演讲比赛等);我院学生社团和班集体及学生多次获得省级等各类表彰奖励。
4、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有较好的实验实习等硬件设施和条件。建有面积达1315平方米的民族文化与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室(包括藏族、彝族、羌族文化特色的客房、旅游规划设计室、茶文化实验室、模拟中西餐厅、模拟导游、模拟旅行社、民族旅游商品设计及陈列室等二十多间),给学院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投入使用以来,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数十门实践(训)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增加了就业竞争力,拓宽了就业渠道。实验室多次接待各级领导、嘉宾、兄弟院校前来参观、考察,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学校地处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三大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的成都市,该市拥有众多的旅游地、遗产地、历史文化古迹,以及各类博物馆,这些为我院的教学科研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5、学院开门办学成绩突出,在四川省及西部地区旅游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声誉。办学经验在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旅游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作大会发言交流,并在旅游界影响最大的刊物《旅游学刊》上发表。西南民族大学马瑞卡国际酒店·物业管理学院也挂靠我院,学院与省内外旅游管理部门、景区、宾馆饭店和旅行社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实习条件。
6、学院还全面参与了多项省内外的旅游业务工作。除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旅游规划、策划项目以外,连续多年承担并完成了四川省导游资格考试的专业培训,主持培训大纲及教材的编写工作;参与了四川省的星级旅游饭店评审和A级旅游景区(点)评审工作;连续2年承担并完成了国家旅游局援藏导游人员的短期专业培训工作;多次主持完成了成都市导游年检培训与考试;参与了四川省林业厅与保护国际起草的《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标准》评审工作;与九寨沟管理局联合,主办了“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多次参与政府旅游管理干部和旅游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旅游从业人员(包括四川甘孜州、成都市等地开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村民)的培训工作;与中国饭店协会共同举办“中国饭店业准职业经理人执业资格考试”培训和认证工作;并受原劳动部有关机构的全权委托,制定编写了《旅游咨询师职业标准》和《旅游咨询师培训教材》,为推出“旅游咨询师”这一新职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完成了四川省甘孜州委托的全州内文物普查的任务;参与了地方的博物馆建设的策划工作。另外,学院还与中国世界遗产研究会、保护国际、绿色环球21、乔治·华盛顿大学、德国爱伯特基金会等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在国内外旅游界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声誉。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专业介绍
1、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知识面广、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为特色和优势,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及旅游教学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旅游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旅游景区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饭店管理、餐饮管理、饭店前厅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民俗学、旅游英语、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客源国概况、生态旅游学、旅游图件设计与制作、旅游商品学、旅游美学、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公关策划、旅游统计、旅游礼仪与普通话、饭店电子商务、饭店企业文化、旅游心理学、旅游与宗教文化。
另开设旅游管理专科专业,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可升入本科学习。
2、历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史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史学及其它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能胜任专业研究、教学、文秘、宣传、行政、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历史文选、史学概论、历史地理学、中国民族史、考古学、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美国史、日本史、欧洲史、世界文化史、世界宗教史、世界文化遗产。
3、博物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创新思维的同时,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使学生通过博物馆学的系统学习,做到“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即掌握博物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物质文化知识,懂得博物馆文物获取技术(田野考古)、文物保护与鉴定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毕业后除考取研究生外,能胜任政府文物管理、专业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与教学、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概论、文物学基础理论、古代汉语、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博物馆陈列设计、文物保护技术、文物鉴定专题、博物馆经营管理、博物馆与文化旅游、中国历史地理、中国民族史、中国书法绘画史、中国古代建筑史、文化遗产管理法规、中国博物馆概况、世界博物馆概况、世界文化遗产。
4、民族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等。
5、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文化产业管理业务和技能、相关法规和法律知识、文化产业经营、运作方法与技能,能够从事文化产业开发、文化事业管理的专门人才。同时,为国内外管理学类专业学术性和专业学位硕士点,文化产业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点,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硕士点培养、输送生源。
主干课程: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与法规、文化市场营销、文化创意与策划、管理学概论、经济学概论、文博基础、文化人类学、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美学概论、文化遗产概论、公共关系学、财务管理、文化经济学、管理心理学、文化资源学、中外文化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文化消费与艺术市场、邮品收藏与市场运作、影视文化、广告学、媒体经营与管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理论与实践、田野调查方法、文物鉴定与修复技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民族文化旅游、博物馆学概论、民族民间工艺专题等。
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毕业合格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南民族大学教务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