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火箭是第一个进入文明太空潮起人造资源的人造物体吗?

热门推荐:
  接上一篇,,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在激动人心的十年太空冒险后,是什么让我们停止了呢?
  呵呵,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我们应该问:
  为什么一开始我们会大胆地将人类送往太空呢?
  太空旅行简直就是不可置信的昂贵。而国家的预算又是不可置信地吃紧。其实,一个国家为了去探险,鼓舞人心和挑战极限而砸下一整块预算也是挺少见的。
  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一个国家为了去探险,鼓舞人心和挑战极限而死命的砸钱。这两个国家花了钱是因为他们正在进行JJ长短的硬碰硬较量。 但后来的情况变成了大家都在比较谁的经济体系更好,为了能在国际舞台上hold住面子,美国政府决定降低常年的预算,把钱花在需要的地方,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赢得“谁的经济体系更好”这项比赛――
  (图据:维基百科:Budget of NASA)
  而一旦他们赢得了这场比赛,国际争霸赛也就结束了。不过特殊的争霸赛规则也结束了。美国回到了像普通人一样花钱的日子。
(图据:维基百科:Budget of NASA)
  美国和苏联两手紧紧相握,不再像以前一样各自花钱如流水,提起裤子像大人一样开始携手工作:他们开始共同建造低地轨道上的国际空间站。
  从那时开始的四十年内,人类和太空的故事又限制在了地球上。这时和太空的互动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注:接下来的一大部分是一个小消遣,大致介绍了人造卫星,航天探测器以及太空望远镜。如果这些小玩意儿不能让你嗨起来的话,我不会介意你直接跳到国际空间站那一部分~)
  原因一:向地面上的产业提供支持
  自阿波罗号以来,将人类送上太空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并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兴趣爱好。而是为了利用太空向地球上的产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比如人造卫星的组建)。现今的火箭发射套装只是将物体发射到近地轨道上,着眼于地球,而不是放眼于另一边广阔的太空。
  以下是一些关于卫星的介绍:
  卫星蓝框:
  我们经常无视头顶上的这上百个小机器人,但在日常生活中它们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1957年,只有孤独的Sputnik卫星(伴侣号)在绕着地球转,然而现在,通讯系统,天气预报,电视,导航和天线都需要依赖卫星,同样包括一些国防部和政府情报局。
  生产和发射卫星的产业、相关设备和服务产业的总市价已经从2004年的6亿美元大幅上涨到了2015年的20亿美元。现今卫星产业的收益仅占全球电信行业的4%,但却占了航空行业的60%(SIA 2014 Report)。
  下图解释了世界上卫星们的各种角色(2013年):
  (图据:SIA 2014 Report)
  自2015年以来,一共有1265个卫星活跃在地球轨道上,其中美国有着数量最多的卫星:528个,占了总数的40%。超过50个国家都至少拥有一个轨道卫星。
  大部分的卫星都在空间上这两个独立的区域里:
  约有三分之二的卫星活跃在近地轨道上。近地轨道从离地99英里(160公里)的高空开始算起,那个地方没有大气阻力来捣乱。低地轨道的最高点有1240英里(2000公里)。 技术上来讲,离地面最近的卫星有大概220英里(350公里),或者高一点儿。
  剩余的(大概三分之一)卫星要远的多,那个地方叫做geostationary orbit (GEO,地球同步轨道)。这个轨道在离地球22236英里(35786公里)的上空。之所以被叫做地球同步轨道,是因为在其中卫星绕轨道运行的速度和地球自转的速度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它可以相对静止在地球上的某一点。在地球上看就像没动一样。
  地球同步轨道非常适合电视卫星这种每时每刻需要固定通讯的东西。
  也有一小部分卫星在 Medium Earth Orbit (MEO, 中地球轨道)上,他介于低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之间。里面最有名的业界一哥就是现在地球上很多人都在使用的GPS系统。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整个GPS系统,这个从1995年美国国防部就开始运行的系统,总共只用了32个卫星。到2012年,只用了24个了:六个轨道,每个轨道上有四个卫星。 你可以在下图中看到,随便在地球上给个点,在任何时间里,其中至少六个卫星都可以把这个点找出来。而实际情况下通常是九个卫星找出来,或者更多,请看动图:(图中,地球上的蓝点是一个假定小人,可以在任何给予时间点找到他的卫星是蓝色的,绿色虚线是卫星的视线)
  (图据:维基百科: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这就是为什么在没有信号的地方,手机仍能够显示出你的位置:它根本就没有使用无线通讯技术。这个系统也被设定得比较复杂,只能在有4个卫星同时看到你的情况下,系统才会指出你的位置。GPS卫星有一个大约12小时的轨道周期,每一天围绕地球转整整两圈。
  (注:技术上来讲,是每一个恒星日绕地球两圈,也就是只有23小时56分钟,这取决于地球相对于恒星的旋转时间,而不是地球相对于太阳的。太抓狂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用恒星日而不是用平常的时间,我就不用另外的17分钟来研究这个了,如果你们知道答案,请告诉我。而且,“恒星日”,就这个名词也很让人抓狂好吧。)
  你们可以用谷歌地图来查看卫星的位置... ...(Google Earth Blog: Satellites)
  深度蓝框: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是卫星界的业界毒瘤。轨道里除了那1265个活跃的卫星,还有上千个不活跃的卫星,而且还有一大堆之前任务中用完了的火箭。时不时的,里面一哥们儿就爆炸一个,或者是两个相撞,创造出无数个小碎片,这些就是太空垃圾。最近的十年内,太空垃圾数量急速增多,请看欧洲航天局做的模拟图:
  (注:图片相对于地球夸大了碎片的体积)
(图据: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esearch, Tumblr)
  大部分的卫星和碎片都聚在低地轨道上,最外面的那一圈是在地球同步轨道里。
  全球的空间机构们追踪到了太空里大约1万7千多个碎片,其中只有7%是活跃的卫星。这是日前一张所有已知碎片的图解:
  但更疯狂的是,他们只追踪到大的物质,也就是这幅图里显示的。小一点的碎片(1到10厘米)估计有15万到50万。而比两毫米大的物体,大概有超过百万。
  碎片的问题就在于他们飞一般的速度(大部分近地轨道上的物体速度都达到了每小时1万7千米),与一个即使是很小的的物体相撞都可能对卫星或者航天飞船造成致命危害。一个一厘米的小东西,在这种速度下相撞,造成的危害不亚于一个小手榴弹(电影《地心引力》就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
  超过三分之一的太空碎片来自于以下仅仅两个事件:
  2007年中国的反卫星导弹试验。中国那年发射火箭击毁了报废的气象卫星,震惊全世界,造成3000多个新的太空碎片,大到可以被追踪到的那种。
  而2009年美国和俄罗斯两国卫星相撞又撞出了2000多个碎片。(Loretta Hall, The History of Space Debris 2014)
  每一次的撞击都增加了更多太空碎片,而这些太空碎片又增加了撞出更多碎片的可能性,这有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危险,科学家们称之为“凯斯勒症候群”(Kessler Syndrome)。有很多机构都在试着减少近地轨道中的碎片量,像是捕获啦,镭射啦,拦截啦,等等等等。(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以下链接:/29271-space-station-laser-cannon-orbital-debris.html)
  这里有一个图表,总结了各个国家的“太空足迹”,上面有现役卫星的数量,退役卫星的数量,以及每个国家造成的太空垃圾:
  (图自:Michael Paukner)
  在“向地面上的产业提供支持”这一原因里,还有有一些其他的太空活动着重于人类和太空的互动,像是太空采矿啦(),太空葬礼啦(),当然还有太空旅游(),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卫星行业还是占了绝大部分。
  原因二:观察和学习
  在过去四十年来,这第二个和太空互动的原因,证明了即使停止向太空送人,我们也没有停止饥渴地学习和探索。天文学家们一直都在忙碌中,通过一篇又一篇的论文,破译着那本古老的推理小说:《我们在哪里?》
  天文学家通过观察学到最多,而太空争霸赛的影响之一就是推动了科技发展,将观察太空的技术提升到另一个台阶。如下就是新时代天文学家观察太空的两个高科技方法:
  *观察和学习工具之一:太阳系中的航天探测器
  基本上就是,科学家们将一个比较上档次的机器人对着某遥远的星球发射,月球啦,小行星啦,然后该机器人就在太空中飞行数月甚至是数年,开启无聊模式,直到最终到达目的地。最后根据计划,或是围绕着目的地拍照,捕获一些详细资料;或是着陆在目的地上,进行全方位观测。它每次一发现些什么,都会传回给我们。当有一天它的任务结束时,我们要不就是把别人撞在星星上杀掉,要不就是让他飞向太空深处消失。
  我常常把我自己当成大家知道或不知道什么的测试纸。就像本网站以前提到过,我从三岁起就开始十分投入地和天文学约会了,所以说如果我不知道太空界里在发生些什么的话,我猜大家可能也不太知道吧。而说到航天探测器,我也曾经迷茫过。 外太空有200个吧?还是50个?9个?它们为什么在那里?谁发射的啊?它们在干嘛?我曾经知道的也就是一些时不时的新闻,一个什么什么号传回了了惊人的图片啊什么的。我一般会打开CNN网站里的相册,浏览一遍,激动,发给我另外三个也在和天文学约会的朋友,准备关上页面,同时还看到CNN那些专门吸引点击率的大标题文章,点进去一下,然后在接下来充满恨意的的三个小时里成功被摧毁生活下去的希望。这就是我和航天探测器的关系。
  但在这篇文章的研究中,我很快就意识到并没有那么多需要了解的,也不需要太大的努力就可以把一切梳理好。以下就是我认为大家可以了解的八个重要航天探测器:
  1)新视野号
  任务:冥王星
  机构:NASA
(New Horizons,https://www.nasa.gov/mission_pages/newhorizons/main/index.html)
  新视野号最先,因为它在去年完成了它伟大的一刻。2006年新视野号发射,开始了长达10年的冥王星之旅(而且因为在2007年时与木星擦肩而过,它的速度被木星重力大大加快了)。新视野号最终在日到达目的地。他没有登陆冥王星,却飞的很近,为我们发回历史上第一张冥王星的照片:
(Pluto:https://www.nasa.gov/image-feature/global-mosaic-of-pluto-in-true-color)
  (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从来没见过冥王星长什么样,它太远也太小了,连我们最先进的望远镜都照不出一个体面的照片。在这张照片之前,很多看起来很清晰的照片其实都是艺术家的演绎。这一切都在7月14号那天改变了)(译者表示一直以为冥王星是蓝色的――译者)
  接下来,新视野号将会开启它新的旅程,飞向Kuiper belt(柯伊伯带),向我们发回彗星和一些矮行星的照片。你可以在这个链接里跟踪最新情报:http://pluto.jhuapl.edu/Mission/Where-is-New-Horizons/index.php
  不过比较尴尬的是,新视野号发射的时候冥王星还是九大行星之一。近年来大家都在默默关注着冥王星的降级,以及避免与新视野号的工作人员们眼神接触。尽管我也同样因为冥王星的降级而难过,但事实是,冥王星大概会因为不用再当太空名媛而感到高兴吧,像它的同胞,Kuiper belt 的矮行星 Eris (阋神星) 就一直默默无闻地生活着,直到2005年才被发现。
  2)好奇号
  任务:火星
  机构:NASA
  (Curiosity, http://www.nasa.gov/mission_pages/msl/index.html)
  好奇号是目前最著名的火星漫游车。2012年,这个深受大家喜爱的,汽车大小的着陆机器人降落在了火星表面。好奇号的使命是寻找火星上是否曾有生命存在, 它去了一个巨大的火山坑里研究。 之前的两个火星漫游车,机遇号和勇气号都在2004年着陆于火星,开展了为期90个火星日的研究。两个机器人都挺过了原定服役期限,而且机遇号一直到现在都还在工作着。小哥们儿棒极了!
  在火星附近还围绕着其他的一些探测器。但好奇号还是那里的一哥。
  我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视频,它节选2006年的IMAX电影《漫游火星》:(Google可以下到该IMAX电影哦。――译者)
  这个视频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史上第一帅。
  直到我发现另外这个将好奇号送上火星的视频,这简直就是帅炸:
  3)朱诺号
  任务:木星
  机构:NASA
  (Juno, http://www.nasa.gov/mission_pages/juno/main/index.html)
  朱诺号在2011年就离开了地球,在太空转了一大圈回来,2013年时飞掠地球,得到重力助推。目前正驶向木星,预计会在2016年7月抵达。
  (当朱诺号飞掠地球时,还拍到月球围绕着地球的视频,十分震撼:
  一旦到达目的地,朱诺号就会环绕着木星,各种照相,并利用传感器探测那肥厚的云层里到底是什么。朱诺号任期结束后会摔死在木星上…希望在它落入木星烧毁前拍几张木星大气里的快照,这样人们还可以制作出一个“木星下行”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4)卡西尼号
  任务:土星
  机构:NASA/欧洲航天局ESA/意大利航天局ASI
(Cassini, http://saturn.jpl.nasa.gov/spacecraft/overview/)
  1997年卡西尼号就驶向了土星,这位太阳系内唯一一个觉得穿蓬蓬裙很ok的星球。卡西尼号于2004年到达土星,它是历史上第一个环绕土星的航天探测器,常常送回来一些让你吓掉大牙的照片,比如:
  以及:
  还有这张,离环近一些:
  以及这张魔幻帅图,当时太阳正在土星后面:
(以上四张图据NASA: http://saturn.jpl.nasa.gov)
  2005年,卡西尼号降下了它的着陆器,名叫惠更斯号(Huygens)。它着陆在土星最大的“月球”上:泰坦星(Titan, 也称土卫六)。这里有一张惠更斯号在土卫六上照下的真实照片。(见到那么遥远的行星表面,有点诡异...)
(图据:维基百科:Titan(moon))
  5)和6)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
  任务: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机构:NASA
  (Voyager, http://voyager.jpl.nasa.gov/spacecraft/)
  旅行者号姐妹探测器发射于1977年,这两位探测器是历史上第一对收集太阳系外围四个巨星图片的探测器。旅行者2号仍是唯一一个拜访过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测器,并分别照下了这些可怕的照片:
  (NASA: http://solarsystem.nasa.gov/planets/uranus/galleries)
  旅行者号们的帅气就表现在,尽管使命早已达成,它们还在向外行驶着。现在它们俩都离地球很无节操的远,而且速度极快。旅行者一号是最快的,速度达到每小时38000英里(每小时61000公里)。这种速度快到飞越大西洋只需要5分钟。它是历史上离地球最远的人造物体,现在离咱们131个天文单位(Astronomical Unit,AU, 一天文单位就是,呵呵,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概9千3百万英里,也就是1亿5千万公里)。它也是首个飞离太阳系的人造物体。在目前这个速度下,旅行者1号将会到达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除太阳外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嗯,会在7万3千年内到达。
  旅行者号们的另一帅气就表现在,在发射之前,一个由Carl Sagan带领的NASA工作组给两姐妹分别装上了时间胶囊(详情可以看:http://voyager.jpl.nasa.gov/spacecraft/goldenrec.html)里面包含了很多符号、声音以及地球的图像(还有一个播放多媒体的符号说明书)。
  所以两位航天探测器某天就可以告诉外星人我们到底在搞些什么。也可能完全就是浪费时间。不过,who knows~
  7)罗塞塔号
  任务:彗星
  机构:欧洲航天局ESA
  (Rosetta, http://rosetta.esa.int)
  罗塞塔号在2004年发射升空,去年备受关注:2014年8月它到达了代号为67P的彗星, 并在几个月后成功投下它的小着陆器,Philae (菲莱)。67P彗星最后被研究出来是一块蛮大的石头(2.7英里/4.3公里长),不过罗塞塔号拍的图片还是满酷炫的:
  (/interactive//science/space/rosetta-comet-photos.html?_r=1)
  8)黎明号
  任务:灶神星Vesta、谷神星Ceres
  机构:NASA
  (Dawn, http://dawn.jpl.nasa.gov)
  黎明号根本就没想到它会上榜。我不确定大家是否知道,在小行星带(Asteroid belt )上有很多巨型的,普通行星般大小的天体。小行星带是一个有着成千上万小行星的巨环,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注:不同于环绕外太阳系的柯伊伯带),包含着超过75万个直径至少有1千米的小行星。身在其中的谷神星Ceres, 是一个直径为月亮27%的矮行星,重量占小行星带总重的三分之一。而灶神星Vesta,小行星带第二大,也是里面最亮的天体。我以前还没有把他们当回事儿过。总之,黎明号在2007年发射了,在2011年围着灶神星运行了9个月,并在2015年3月到达谷神星(历史上第一个环绕两个不同天体的探测器)。
  除了以上这些外,太空里还有不少其他的探测器。比如信使号(Messenger),一直在水星轨道上运行达7年之久,直到2015年4月自行撞击在水星上;拂晓号(Akatsuki),日本的探测器,本应在2010年到达金星轨道,但是搞砸了,今年准备重来;还有一些比较太平无事的探测器在月球轨道上运行,像中国的嫦娥三号,它在月球上投下了自1976年以来的首个着陆器。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太阳探测器。这有一张图表显示了所有过去和现在的航天探测器,并配上了好看的图像解说(可点击查看大图):
(Cosmic Journey by Sean McNaughton, Samuel Velasco, 5W Infographics, Matthew Twombly and Jane Vessels, NGM staff, Amanda Hobbs.
Found on: http://cosmicdiary.org/fmarchis//54_years_of_exploration/)
  *观察和学习工具之二:太空望远镜
  望远镜从17世纪就出现了,在接下来的400年里,它们变得越来越强大,成为了人类破译《我们在哪里?》的最主要工具。
  但无论望远镜发展的多么先进,它们仍然会因为地面上的因素发挥有限。大家都知道,通过一杯水看光线时,它会傻傻地变弯吧?星星们眨眼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我们不是透过水,而是透过地球的大气来看星星。大气层虽然不像水那样将光线变得那么弯,但行星们和星系对我们来说都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因此任何程度的模糊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就像在泳池的水底研究天空中的飞鸟群一样。
  在1960年,人类得到了将望远镜送进太空的新技能,在那里,望远镜可以向世人展示史上最水晶般剔透的视野。1990年,NASA发射了地球上第一个最牛逼的太空望远镜:哈勃望远镜。
  (图据:维基百科:Hubble Space Telescope)
  (注:尴尬的是,在近乎20年的经费大战和修建之后,在冒着风险跨越重重阻碍最终用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轨道后,NASA收到了它传来的第一批照片,不过,他们是模糊的... 原来反射镜的曲率偏差了2.2千分之一毫米。一个几乎察觉不到的错误,但在那样遥远的距离,要将望远镜取回来,基本上就毁了之前铺好的一切。于是乎一直到四年之后,另一架航天飞机才送人上去修好它。维修过程必须在地球上就排练到完美那种,宇航员也必须在太空一次将它修好。反射镜精准的要命,如果一名宇航员不小心摩擦到了它,整个望远镜就完了。不过幸运的是,自1994年以来,哈勃都完美无瑕地工作着。)
  这个重达13吨,校车长度的太空望远镜,有着一个7.9英尺(2.4米)长的镜头,它精确到能用激光照射到200英里(322公里)外的一颗硬币,强大到可以在波士顿的房间里看到住在东京的一只萤火虫(如果地球是平的)。而该望远镜正在340英里(547公里)高的轨道上,那里没有任何大气或光污染,它的状态正是NASA口中的“终极顶峰(NASA)”。这些都让哈勃拥有着史无前例的宇宙视野,能够在过去的25年里向我们传回美得丧病的图片,简直就是梦幻。就像这个经典的星系:
(http://www.nasa.gov/mission_pages/hubble/multimedia/index.html)
  以及这两个星系,它们正在缓慢融合中:
  以及这个不可思议的“创生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 )(最左边的手指很大,从头到尾有四光年。也就是说如果你坐着飞机从指根飞到指尖,大概会花450万年呵呵哒)
  以及这种情况,当哈勃将他的镜头对准天空里一个似乎空着的一小块时(一小块的尺寸和月亮尺寸对比):
  发现了成千上万的星系:
  哈勃和其他太空望远镜们通过他们的视野,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告诉大家我们在哪里,我们又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它们一遍又一遍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无论是从暗能量到宇宙的起源,还是从太空的年龄和size到类地行星的数量。
  (哈勃望远镜预计在2020年退役。自2009年系统出错以来,还没有人上去将它修好,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嘛。它的航行速度在慢慢衰退,大概在之间,哈勃就将在地球大气中烧毁。也是蛮难过的,本来最初的计划是让一个航天飞机去把它接回来,这样它还可以在Smithsonian博物馆里当个名媛。但航天飞行任务终止了,哈勃也只能凄惨的去了....不过,好消息就是,哈勃有一个无敌继任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预计2018年到达地球轨道。而且,它的能力是哈勃最嗨时期的10-100倍)
  在过去的40年里,这两个目标:“向地面上的产业提供帮助”以及“观察和学习”,就是我们与太空关系的全部。
  而成功达成这两个目标的都是航天机器们。人类和太空的故事最近几章节也都是关于各种航天机,人类的戏份一般都在地球或是临近地球上:控制操控杆。
  自从阿波罗17号1972年返回地球后,人类上太空的唯一原因就是:机器没有办法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需要送人上去。在进入太空的大概550人中,有400位基本都是在后太空争霸赛时代进的太空。自阿波罗以来,人们变得实际了,科学家和技术师去太空都是为了工作。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40年,每一架载人航天飞机都只在地球附近一层薄薄的空间――近地轨道里面玩。
  国际空间站
  现在,几乎每一架载人航天器的使命都是去国际空间站里(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接送宇航员。
  国际空间站由16个国家参与建设。1998年开始动工,修建了超过十年。空间站在近地轨道的最低一带活动,高度在205到255英里(330到410公里)(一直在公里和英里间转换我也是醉了。有58%的读者来自美国,英里倒没什么,但有42%的读者都来自世界各地,大家没有英里的概念啊。美帝你也敢起用这么SB的计量系统,也不给个理由),这个高度大概有冰岛那么长,夜晚大家肉眼就可以看到。
  空间站其实比人们想象中大,大概有320辆汽车那么重,有美式橄榄球场那么宽。
(https://www.nasa.gov/mission_pages/station/main/onthestation/facts_and_figures.html
  国际空间站到底是拿来干什么的篮框
  写这篇文章前,我是真不知道空间站是用来做什么的,也不知道大家在里面干什么。每次看ISS视频,都是一些大人在里面飘着玩。
  幸好,上上个月在波士顿举行了一个国际空间站大会。是由美国空间科学发展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in Space,CASIS)举办,他们负责着国际空间站里美国的部分。我在这项会议里学到了: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科学实验室。有点像一般的实验室,只不过是飘在太空那种,大家可以在零重力下进行实验(也不是绝对的零重力,是那种微重力,microgravity,等一下会向大家解释)。
  *总的来说,空间站的实验都是为了获得零重力条件。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目的:从研究骨质疏松症,比如宇航员的骨质萎缩(因为他们不用对抗重力),到测试设备如何承受太空环境;从研究液体的无重状态、怎样受外力影响,到利用重力的变化去引诱细菌们展现出如何让基因对特定药物免疫。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每周都有十分紧凑的时间表。总的来说,他们不是在睡觉(8.5小时)、吃饭(早餐和晚餐1.5小时,午餐1小时)、锻炼(每天强制2.5小时),就是在做实验(每天9小时)。我还给三位宇航员的时间表照了一张相:
  (两位俄罗斯宇航员,一位美国宇航员。美国的那位是有名的双胞胎宇航员之一Scott Kelly,他哥哥Mark Kelly是美国国会议员Gabrielle Giffords的老公。你可以通过这个网站查看空间站里的宇航员人数:)
  宇航员们周末放假,不过也没有那么好玩,大概就在舱内四处飘一飘,看看窗外卖萌。
  *我不是唯一一个热切想要去国际空间站玩的人。要被NASA选上会经历激烈的竞争。在成千上万个申请人中,只有100名会进入最后的面试和身体素质测试,而最终只有1到2人可以上。极少数情况下,私人公司或者个人可以在空间站上买下一个位子,花费是6千万美元。
  如果你想感受生活在空间站是怎样的,这里有一个视频。(微信只能贴三个视频。感兴趣的童鞋,可以优酷搜“[拍客]美国女宇航员带你了解国际空间站内部”,第一个――译者)
  到目前为止,有15个国家的216名宇航员都去空间站玩过了:
  如何将东西送上太空
  好叻,现在太空里有些什么我们大概都清楚了,但它们是怎样进入太空的呢?大家有没有想过,像GPS卫星这种东西刚开始是怎么上去的?答案就是,现在有9个国家都可以把物体送到轨道上: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中国,印度,以色列,伊朗,和朝鲜,还有一个非国家性组织,欧洲宇航局。如果一个卫星上天了,那是因为有人给以上10个大哥里的某个大哥付了钱,他们才可以把该卫星放在一个巨贵的火箭上。(也有因为自己国家需要而发射卫星的)
  而要将人送上太空,历史上只有三个国家做到了: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一个在太空领域里急速发展的新秀)。从60年代开始,俄罗斯就开始用他的Soyuz号将人送上太空,而美国在1972年结束了阿波罗项目之后,于1981年重新使用了航天飞机项目(Space Shuttle Program) 将人送上天。
  (/vostok-3ka-up-close/)
  在接下来的30年里,美国发射了135个航天飞机到近地轨道上,其中133个都成功了。其中两次意外是美国历史上令人心痛的一章:1986年的挑战者号和2003年的哥伦比亚号。
  航天飞机项目终止于2011年。现在只有两个国家可以将人类送上太空:俄罗斯和中国。而作为曾经在世人瞩目下成功将人类送上月球的美国,现在只能借用俄罗斯的火箭送宇航员上国际空间站,还要看俄罗斯的脸色。
___________
  所以呢,人类和太空的故事就是这样的。还蛮诡异的。1970年,这个故事是:
  故事本来应该按这种节奏发展:
  但到了现在的2016年,剧情却是这样的:
  当我回顾着人类和太空的剧情时,我的心情应该是嗨的。仅在苏联第一次将人造物体送上轨道的58年后,我们现在就拥有了各种环绕地球运行的高科技设备,在观测和通讯方面都获得了神奇的力量。太空里还有一队队机器信使遍布太阳系,不断向我们传回它们的发现。地球上空还有一个巨型望远镜,告诉着我们宇宙的真实模样。我们头上250英里的地方还有一个搭载着真人的,橄榄球场般大小的科学实验室,
  这些都很牛啊。
  要是剧情是这样发展的话:
  我应该会觉得现在发生的简直都是奇迹。
  不过不幸的是,60年代发生了,你们懂的。于是画面就成了这样:
  出色的魔术表演都会遵循一个简单的道理:循序渐进。如果你不能抓住观众日渐厌倦的心,他们很快就会抛弃你。
  人类和太空的魔术表演在某些领域一直处在进步模式,例如,在对太空的求知和了解过程中,我们不停地战胜自己,每隔十年对太空的理解都会上一个显著的新台阶。人类的探索精神从未中断过,自阿波罗以来,一直都在无尽的太空中茁壮成长着。
  但我们有多惊讶于所发现的东西,就有多厌倦深藏在《我们在哪里?》背后的答案。探索发现带给了我们激动,鼓舞,和肾上腺素,却没有点亮冒险的明灯。航天探测器和望远镜可能会让我们大开眼界,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但却不能像目睹自己的物种进入从未有人到达过的领域一样,触发我们内在的动物野性。在这一方面,过去的40年让我们感到空虚。在看惯了人类登月之后,穿梭在国际空间站的各种载人项目就像Ross Andersen(美国《大西洋月刊》资深编辑)说的那样:“如目睹哥伦布在家门口的地中海里航行那样兴奋。”
  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的世界,人类和太空的故事已渐渐驶出了人们的脑海。那些本应让我们激动得下跪的大事件也变成了潘啃」适隆K姹阄饰誓闳鲜兜10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看他们是否知道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国际空间站,NASA, 或是SpaceX,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太了解。有的人甚至不知道现在还在有人进入太空。因为大家根本就不care了。因为上场的顺序,人类和太空的故事有点令人失望。这种情况下,凭直觉预测太空故事的下一章,大概会像这样吧:
  很多人会认为这并不是坏事。他们会问:“现在地球上已经有那么多问题了,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送人去遥远的太空?”。麻省议员Barney Frank,30年来在美国预算决策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野心勃勃的载人航天旅行,他认为那“顶多就是一种国家不易沉迷于其中的奢侈行为”以及“完全就是在浪费钱”以及“简直就是无聊”。于是自太空争霸赛以来,NASA的经费大幅削减。说明不仅仅是Frank一名政府官员持这样的看法。
  乍一看,Frank的说法完全是有理的。毕竟面对医保,国家安全,教育和贫困这些种种问题,我们真的应该去容纳“探险经费”吗?在这种节奏下,人类和太空的故事似乎最有可能像上图那样发展。
  我用了过去两个月的时间不断的阅读,讨论和思考这个故事未来的发展情况,现在我对未来的看法完完全全的改变了。
  我认为我们都在等待一个巨大的惊喜。
  本文版权归.cn以及所有,已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或刊登请邮件.cn联系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保护地球,探索宇宙,发现文明。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造火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