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足球联合会潜水联合会的由来

深海潜水(潜水活动)_百度百科
(潜水活动)
神游海底是人们由来已久的愿望,早在2800年前,米索不达文化全盛时期,阿兹里亚帝国的军队用羊皮袋冲气,由水中攻击敌军,这也许就是潜水的老祖宗了。
距今1700年前的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中,就已经有了海边渔夫在海里潜水捕鱼的场面描写。到了1720年,一个英国人利用一只定做的木桶潜到水下20公尺深的地方成功地进行海底打捞。
而今天职业潜水的前身,则要算160年前英国的郭蒙贝西发明的从水上接帮浦运送空气的机械潜水,也就是头盔式潜水。这种潜水于1854年首次在日本出现。1924年开始使用玻璃做潜水镜,并利用帮浦从水面上吸取空气的“面罩式潜水器”,这是水肺潜水器材的前身。就在这年日本人使用面罩式潜水器潜入地中海底70公尺,成功的捞起沉船八阪号内的金块,震惊了全世界。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了一种特殊军事用的“空气罩潜水器”,采用的是密闭循环式,并有空气瓶的装置。二战末期,法国开发了开放式“空气潜水器”,1945年前后这种潜水器在欧美非常流行。近几年来由于潜水器材的进步,带动潜水运动蓬勃发展,投身于潜水和喜欢潜水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潜水活动分类
主要是指水下工程、水下救捞、水下探险等方面需要有经验的专业潜水人员进行的潜水活动。而休闲潜水是指以水下观光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潜水活动,其中又分为浮潜和水肺潜水。(即使用气瓶和水下呼吸器进行潜水。)我们平常能接触到的潜水观光就属于休闲潜水,而在海滨旅游景区所看到的绝大多数是休闲潜水中的潜水体验。
浮潜是比较简单的,只需利用面镜、呼吸管和脚蹼就可以漂浮在水面,然后通过面镜观看水下景观。在国内外只要通过简单的培训,而不必一定需要取得浮潜证书,即可进行浮潜活动。
水肺潜水是带着压缩空气瓶(并非很多人认为的是使用氧气瓶),利用水下呼吸器在水下进行呼吸,是真正的潜入水底的一种潜水。全套水肺潜水装备包括面镜、呼吸管、脚蹼、呼吸器、潜水仪表、气瓶、浮力调整背心和潜水服等,潜水员在开放水域潜水时,还会携带潜水刀、水下手电乃至鱼枪等必要的辅助装备。
由于潜水运动日益流行,许多潜水组织应运而生。目前世界上的潜水组织有好几百个,由于经营策略和方法上的不同,其知名度、普及率、国际化等的程度有所差异。以下介绍一些知名的国际潜水组织。
PADI(潜水教练专业协会)成立于1966年,其教育系统普及地区为全世界各地区。PADI专注于开发与设计水肺潜水训练课程及其训练教材,详细维护并记录每一个等级潜水员的资料,期望建立具备全球公信力的潜水员资格认证体系。
NAUI(水中教练国际协会)成立于1960年,其教育系统普及地区为全世界各地区。NAUI是由众多会员组成,其会员包括:潜水长、助教、浮潜教练、潜水教练。NAUI代表了“训练品质”、“教练能力”、“经由教育落实潜水安全”。
CMAS(世界水中活动联盟)成立于1958年,其教育系统普及地区为全世界各地区;大部分潜水组织与CMAS交叉认定潜水员资格、等级。小部分潜水组织为CMAS《技术委员会》会员。CMAS设立了三个委员会,“运动委员会”负责协调各会员国、共同订立钓鱼、蹼泳、水球、水中曲棍球等的国际竞赛规则。“技术委员会”负责订立“标准化”的水肺潜水训练规则及国际认证系统;它还负责推动、改善水肺潜水安全性之相关高科技材料与潜水装备的研发。“科学委员会”提供经费执行有关“潜水科技”方面的研究计划。
YMCA(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于1959年,其教育系统普及地区为北美洲、中美洲、南欧洲、东北亚洲。依据CNCA(美国国家水中运动促进委员会)《水中呼吸器发展准则》,制定了高标准的安全潜水训练课程,简称“Y-SCUBA”。1990年YMCA在美国印第安那州Ball State University in Muncie提供潜水教练课程全额奖学金。
ADS(国际潜水学校联盟)成立于1980年,其教育系统普及地区为日本枣台湾枣之太平洋岛弧区域。其宗旨在于灌输正确的潜水知识技能和安全潜水的观念,是一个潜水教育的专门学校。
BSAC(英国潜水协会)成立于1953年,其教育系统普及地区为大英国协国家,欧洲,东北亚洲地区。其性质类似财团法人机构,组织经营获得的利润必须用于潜水安全方面的研究与发展造福潜水爱好者。BSAC于年间在英国迅速发展,成为英国水中运动政策指导的权威性组织。它还于1976年建立了“BSAC潜水训练学校系统”,“
BSAC潜水学校”是独立的商业团体,由BSAC授权训练、授予BSAC潜水资格认证。
PSA(专业水肺潜水系列)成立于1987年,其教育系统普及地区为北美洲地区。PSA运用原自于“空气水肺”技术性深潜的知识与经验,制定严密的安全准则,提供适当的技术潜水训练,以最安全的方式,延伸休闲潜水员潜水领域。
TDI(技术潜水员国际组织)成立于1994年,其教育系统普及地区为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中亚洲,北亚洲,中东地区。TDI核心管理阶层人员,在技术潜水领域的资力超过20年以上:TDI开发广泛的技术潜水训练课程,运用众多支援教材、大众化的价格,提供技术潜水领域NITROX、Mixed gas、Deep air……等的教育训练。
IANTD(国际氮氧混合气潜水及技术潜水员协会)成立于1985年,其教育系统普及地区为北美洲,英国,欧洲,非洲,亚洲。IANTD制定高品质的“标准和程序”规范EANx教育和训练。1992年IANTD着手编订系统化的技术潜水相关教材,包括:各级潜水员训练手册、各式技术潜水参考表格(PO2、CNS/OUT%、EAD、heilium、EANx)。
ANDI(美洲氮氧混合气潜水员国际组织) 成立于1989年,其教育系统普及地区为北美洲,欧洲,中东,北亚洲。ANDI最初名为“美国氮氧混合器潜水员协会”,目标在于推展“高氧”呼吸气体的标准制定和教育训练,让休闲潜水领域的潜水员,在经过技术潜水教练正确的指导之后,能够安全的运用已经发展了40余年,历经美国海军与NOAA严格考验,所研发EANx(NITROX)潜水呼吸用气体进行潜水活动。ANDI制定呼吸用EANx气体的调配程序、检验标准,并注册商标为“SafeAirTM”,依照ANDI规范产出的EANx呼吸用气体、就称为“SafeAir”。
由潜水器分为:硬式潜水、软式潜水、半闭锁回路送气式、应需送气式、自给气式;
由潜水方式分:非饱和潜水、饱和潜水;
由呼吸气体种类分:空气潜水、氮气枣氧气混合气体(人工空气潜水)、枣氧气混合气体(人工空气潜水)、氢气枣氧气混合气体(人工空气潜水)、其他混合气体。
现在世界上流行通用,并在中国获得国家唯一认可的潜水员证书是由总部设在意大利的世界潜水活动联合会(C.M.A.S.)颁发的星级潜水员证书。根据C.M.A.S.的要求,初级潜水培训都必须在泳池中进行;各等级潜水员的培训,必须由持有CMAS潜水教练证书,并经C.M.A.S.授权的资深潜水教练进行潜水培训、考核后发证。潜水执照是由世界潜联(CMAS)统一制作颁发,全世界通用。拥有CMAS证书可以为您的潜水活动提供很多便利。
潜水是一项极其强调团体精神的运动。无论潜水员甚至潜水教练的水平有多高,都必须严格遵循潜水规范中的潜伴制度,不能单独潜水,在潜伴发生危险时要及时救助,坚持团结互助的高尚品德;在潜水活动中要服从教练的指导,要有很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遵守潜水的各项技术规范,在操作中要有条理性,认真细致,遇事沉着冷静;在潜水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乱丢废弃物,不乱捕乱采水下生物等等。
相关物理知识
1.潜水人员所受的压力。
2.绝对压力=大气压+水压(一大气压=1公斤/平方公分)。
3.由于我们一出生就已经适应了大气压力,所以我们较注意的是水压。
4.计示压=绝对压-大气压。(计示压与绝对压之关系)
气体在水中的体积
1.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波以耳定律。
2.气体在水中体积的变化。(气球在水中体积的变化)
3.如果我们以水深每10公尺为一个间隔,对潜水员而言。压力变化最大是在最初的10公尺内。
1.物体放入水中,与该物体排出的水重相等的力。谓之浮力........阿基米德定理。
2.(物体)水中的重量=(物体)空气中的重量-浮力(排出的水重)。
水中视觉与听觉的变化
1.光线进入中后,会有折射现象。导致我们在水中见到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上的体积大上1.25倍。
2.视觉上也会变近。视线距离会缩短为实际距离的3/4。
3.在水中声音传达速度,比在空气中快4.2倍。
4.声音来时,几乎是左右耳同时听见,所以很难分辨声音的方位。
耳压的平衡
1.一般潜水员潜到水深三公尺处,就会感受到耳朵疼痛,那是水压变大的因素。
2.一般的耳压平衡法是,从面罩上面捏住鼻子,使鼻孔阻塞,然后用力吹气,就能将空气惯入耳管。
3.潜水老手甚至只要做吞囗水的动作或左右摆动下颚,就能使耳压平衡。
4.作耳压平衡时,保持头部朝上较易实施。
5.每往下潜一个深度,就应立即作耳压平衡。尤其是在浅水处,作耳压平衡的次数应增多。
我们都知道是受月球的影响,但潮汐对潜水人员非常重要。平时是6小时会有一次的涨或退,其中一个月两次的大涨潮(相对有大退潮)潜水员一定要小心,此时的水流会特别的强劲。
这里指的是在水中的透明程度。大体上冬天比夏天好,上午比下午好,礁岸比沙岸好,涨退潮交替之际比较好。
深海潜水:探秘未知世界
对于一些身家亿万美元的富豪来说,“上天入地”显然是极限探险的最高境界。现在,一些先行者已经开始打造深海潜水器,探秘海底世界。
作为深潜爱好者,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认为,深海中的生物造型十分类似他想象中的外层空间生物。和他一样热衷于为深潜提供资金支持的还有谷歌公司前总裁,身家几十亿美元的艾瑞克·斯密特。同时,价格在几十万美元左右的深水一日游也被一些公司看中。
不过,深潜不光是旅游,这项活动对于开发海洋也有所帮助。在被的神秘氛围笼罩着的2012年,潜入大洋深处,赴一场与异形生物的约会,一定会给人带来别样的体验。
富豪们为何热衷玩深潜
富豪们开始玩深潜,是因为技术进步。人类在材料学、电池以及电子科技方面取得的进步,不仅降低了深海潜水的成本,也提高了潜水器的性能。除了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之外,富豪们也对探索未知世界有很强的欲望。“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不仅憧憬海洋探险,也喜欢。”卡梅隆说,“我无法想到还有什么比作为一名探险者的感觉更奇妙的了。”
尽管人类在技术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面临的挑战仍然很大。深潜器最难建造的就是潜水舱,因为它必须足够厚、足够硬,以便能承载住强大的水压;同时,它还必须通透,让潜水员有足够的视角来观察海底。为此,设计师不仅要采用传统的钢板材料,还要采用一些抗压玻璃。
早在1960年,美国海军的深潜器就曾经下潜到海面10000米以下。但潜水器的一个窗户在下潜的时候破裂,而且潜水器在接触海底时激起大量水泡,妨碍了潜水员的视野,因此他们只待了20多分钟就匆匆返回。此后,人类基本上没有再进行过载人深潜活动。
至于在一些比较浅的海域,各种深潜活动不在少数。自1985年在北大西洋海底发现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之后,有数百名探险者、游客甚至是电影导演,都到过这片深度大约2英里的海域。
私人打造的“深潜利器”
现如今,人类重新燃起了对海底最深处进行载人深潜的兴趣。继巨资打造飞行器后,英国维珍公司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又将资金投入私人潜水器制造领域,实现人类探索地球最深处的梦想,比如深度超过11000米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这里被称为人类的,没有阳光照射,水温常年在零摄氏度左右。
去年上半年,由布兰森打造的维珍海洋潜水艇在美国加州纽波特湾首次亮相。这款潜水器大约有18英尺长,有点像一架蓝白色的飞机,潜水器和母船的造价一共是1700万美元。
据维珍银河公司介绍,维珍海洋潜水艇可以在中“飞行”,将玩家带到任意深度的海洋之中。从设计方案来看,这种准载一人的潜水艇可以运行于11100米左右的深层海底,实现24小时无援助下潜。完全下潜后,潜艇能够在海底“飞行”10公里以上。维珍公司的另一个“深潜利器”,名叫“崔坦”(以古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命名)。崔坦号有8英尺长,由碳纤维和钛金属打造而成,可以航行6.2公里,同样可以24小时无援助下潜。目前,崔坦号能够接近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海底,对这艘船进行近距离观察。
好莱坞导演卡梅隆的活动基地在澳大利亚。5年前他就组织团队,并着手建造一艘体积较小的潜水器,潜水员舱仅能容纳一人。这艘造价在700万美元~800万美元的潜水器,预计在今年初进行下潜测试。今年夏天,卡梅隆还计划下潜到西太平洋海底。不过,他否认了此举是为了拍摄海洋版的《阿凡达》续集。
此外,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特里顿潜艇公司此前也曾宣布,其准备打造的深潜器,能够将3名潜水员带入万米以下的海洋深处,并且潜水窗将完全采用玻璃材质的材料,可以像翻盖一样打开。
“玻璃看起来似乎很脆弱,不过它也可以变得很强大。”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布鲁斯·琼斯说。他还提到有两名身家亿万美元的富豪正在和公司接触,希望能够购买这样一台潜水器,每台的造价在1500万美元左右。
这家公司称,到万米海底旅游一次的费用是25万美元。琼斯还表示,这艘潜水器的下潜速度很快,7英里深度的下潜时间只要两小时,因此玩家在海底会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探险。
畅享深潜好去处
除了上述“深潜利器”,借助个人潜水装备,资深潜水玩家也能感受海洋深潜的魅力。
伸手不见五指的海底到底有什么好看的?对此,资深潜水玩家和专业潜水员会告诉你,危险总是与奇观并存的。“悬浮在这个没有重力的奇诡世界中,你就像一只鸟儿飞翔在空中一样。”
如果你刚好是一位喜欢在海底自由漫步的深潜玩家,一定不能错过著名的潜水圣地Dubbed Silfra。在这里玩家可以体验到让人最震撼的另类深潜方式Dubbed Silfra位于冰岛的辛格维尔国家公园(Thingvellir),夹在北美洲板块与欧洲板块中间。由于水温低,以及冰川融水被火山岩层层过滤,因此这里没有珊瑚和热带鱼,但目之所及都是鲜绿色的海草,并可以看到几百米以外的景色。如果没有升空的气泡,你一定以为自己是在太空漫步。并且即使没有阳光,这里的水底仍出奇得色彩鲜明。
对于想要挑战深潜的玩家来说,积累潜水公里数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在泳池、浅水区、陆地上反复地进行练习,直至充分掌握所有仪器的操作方式和技巧。在深不可测的海底,充分的准备可以有效地克服恐惧,而经验和信心也许能让你逃过一劫。
事实上深潜活动不只是有钱人玩的昂贵游戏。曾乘坐美国海军的潜水器潜入万米深的海底的海洋学家堂·沃什说:“它会让我们知道我们对海洋的了解是多么少。”
来自-100米的深潜诱惑
高峰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汉子,一个从血液里就带着玩家二字的男人,在采访时他轻描淡写地说:“最近比较无聊,还是去把我的潜水证再考一个星吧。”这个教练对于潜水的专业程度,已经可以不用星级来评定了。当然后来他告诉我,星级不仅是顾客选择教练的依据,也可以测试自己在整个业界的专业水准。我在一旁故做若无其事状,其实刚刚知道潜水这项运动还要考证。为了让自己不再老土,立刻准备行头跟他潜次水。
我一直以水性好为自我麻醉,不过这次潜水的经历把我的这个理由彻底推翻。首先便是学习安全知识。看起来很玩世不恭的高峰,突然非常认真地传授水下的基本手势:up,down,ok, 不舒服。还有简单的平衡压力的办法;同时他还告诫我:潜水前,一定要检查自己的装备。尤其是这几块看着很破的铅块,在水下调整它们非常麻烦,所以在地面上就要确保无误。除此之外还要检查空气瓶的压力和通气情况。我被要求必须背上青柠檬色的气瓶,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发现本人不行了之后,能很快找到位置。
接着是穿上潜水服,背上空气瓶,口含呼吸器,用上下左右四颗牙咬住,嘴唇O形包住,眼睛鼻子被封起来,埋下头练习用嘴呼吸。感觉极不舒服,我几秒钟就抬起头来。“你在想用鼻子呼吸了。我们潜水鼻子是封起来的,要习惯用嘴呼吸。然后开始跟着教练下水。这才发现,其实水下还是很恐怖的,尽管平时游泳的时候,总是敢于潜水到三四米,而潜水需要大胆的吸气,看着周围都是水,很怕管子会破,海水涌进来。教练也没有给什么适应的时间,马上开始让练习一些高难动作,什么把氧气管扔了,捡回来,扔嘴里,再把水排出,继续吸气;最讨厌的是把眼镜里面灌上水,用鼻子把水排出,难度很大,稍不注意就灌水进鼻子,这个动作切勿模仿。后来还演练怎么办,氧气管关不上怎么办,把氧气瓶和潜水服脱了又在水里穿上,难度是,你看不见自己;最后发现自己用脚蹼用得很滥,不会自由地控制平衡,也不能自由地在水中,决定好好学习自由泳;最后不知道是紧张还是确实很冷,决定申请出水… …潜水起源于哪个国家_百度知道
潜水起源于哪个国家
神游海底是人们由来已久的愿望,早在2800年前,米索不达文化全盛时期,阿兹里亚帝国的军队用羊皮袋冲气,由水中攻击敌军,这也许就是潜水的老祖宗了。距今1700年前的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中,就已经有了海边渔夫在海里潜水捕鱼的场面描写。到了1720年,一个英国人利用一只定做的木桶潜到水下20公尺深的地方成功地进行海底打捞。
而今天职业潜水的前身,则要算160年前英国的郭蒙贝西发明的从水上接帮浦运送空气的机械潜水,也就是头盔式潜水。这种潜水于1854年首次在日本出现。1924年开始使用玻璃做潜水镜,并利用帮浦从水面上吸取空气的“面罩式潜水器”,这是水肺潜水器材的前身。就在这年日本人使用面罩式潜水器潜入地中海底70公尺,成功的捞起沉船八阪号内的金块,震惊了全世界。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了一种特殊军事用的“空气罩潜水器”,采用的是密闭循环式,并有空气瓶的装置。二战末期,法国开发了开放式“空气潜水器”,1945年前后这种潜水器在欧美非常流行。近几年来由于潜水器材的进步,带动潜水运动蓬勃发展,投身于潜水和喜欢潜水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潜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潜水泵的由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潜水泵的由来
||文档简介
长沙宏力水泵制造有限公司创建于一九九四年...|
总评分0.0|
&&潜​水​泵​的​由​来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走向深海――现代潜水的由来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有一天早上,在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有一个人背上背了个像是灭火器的东西,脸上戴着潜水镜,脚上穿了蛙鞋,灵活地潜入水里,不久之后又冒了出来,手上则多了只大虾子。 中国论文网 /5/view-1355805.htm  一群渔夫们看得目瞪口呆,因为近来他们都很难捕到这么大的龙虾,但这个人却接二连三地抓了许多上来。大家不禁诧异地注视着这个人,心中好奇不已。   于是一个渔夫走上前去,问道:“古斯多先生,你背上背的是什么东西呀?”   “喔,这是我发明的潜水用具,只要带着这个东西,就可以潜到一百米深的海底!”古斯多说。   渔夫们听了大吃一惊,因为在当时,就算是擅长潜水的采珍珠渔女,最多也只能潜至二三十米深,所以听见古斯多这样的回答,一群人都瞠目结舌!   当时是一九四三年,古斯多是法国海军上尉,他所背的就是他自己发明的氧气筒。   古斯多从小就非常喜欢潜水,加入法国海军后,就以熟练的技巧成为闻名全国的潜水专家。   在服役期间,古斯多有一个想法:“海里有数不尽的猎物跟珍宝,如果可以随心所欲地到深海处捕捉、寻找,那该有多好!”   于是他开始研究各种可以自在地潜水方法。首先,古斯多想到要潜入海底就要穿方便活动的衣服,但是又不能太重,否则就无法在岩石间灵活地行动,因此他开始研究起潜水衣。但古斯多制造了很多潜水衣,却一直都无法制作出令他满意的成品。   此外,由于潜入海底,必须考虑到呼吸的问题,于是古斯多想到了巴黎的空气压力专家――佳尼扬。古斯多与佳尼扬共同研究,发明了一种潜水用具――艾可昂;只要带着这个东西,就可以潜入一百米深的海里,像鱼一样悠游自在。   实验成功之后,古斯多就把地中海当作自己的家一样,每天都在这一带潜水,到处去探险。由于古斯多和他的助手楼曼都身手矫捷,所以被当地渔夫称为“地中海的强盗”。这可不是贬抑的称号,反而是表达对两人的佩服。   后来,古斯多与楼曼组成了一个海底探险团,召集有兴趣的人一同从事探险工作,目的是对海洋做详细的调查,好为海洋科学打下根基。   一九六O年,古斯多在马耳他找到一艘合适的船,并加以改装成探险船,命名为“加里普索号”。   有一天,加里普索号正航行于非洲东部的海域上,值班的楼曼忽然大叫一声:“有鲸鱼!”   船上的人一听,赶紧将船调往鲸鱼的方向前进。他们总共看见九条鲸鱼,在海面上缓缓地游着。鲸鱼群慢慢接近船身,然后与船身保持一段距离,但突然间一只大鲸鱼撞上加里普索号,船激烈地晃动着,连海图室里的玻璃都给震碎了。   那条撞上船的鲸鱼并没有潜入水里,大家都猜测鲸鱼一定也受了不小的伤害。当那只受伤的鲸鱼因痛苦而哀号时,其他鲸鱼竟一只只地游了过来,仿佛在鼓励它,然后带着它慢慢远去。   船上的人看了,不禁感动莫名。   又有一天,古斯多与楼曼想要拍摄鲨鱼,于是两人穿上了潜水衣,背着“艾可昂”一起下水。为了防止鲨鱼攻击,所以他们把鲨鱼最厌恶的醋酸酮绑在腰带及足踝上。   两人潜入水里不久,就看见一条灰色的大鲨鱼。古斯多小心翼翼地拿起摄影机开始拍摄,楼曼则溜到鲨鱼的身后拉住它的尾鳍。鲨鱼一发现有人拉住它,立即调头离去;而楼曼则因为怕激怒鲨鱼,所以赶紧放了手。   就在这条鲨鱼逐渐离去时,另外两条更大的鲨鱼却从海底慢慢游了上来。这时的情景真是危险万分,为了吓退这两条鲨鱼,古斯多与楼曼把身上的醋酸酮倒在他们的四周,试图驱离鲨鱼。但两只鲨鱼似乎不为所动,只是绕着两人不停地打转,并慢慢缩小范围。   眼看情况危急,楼曼抽出随身的小刀,紧靠在古斯多的身边。突然,其中一条鲨鱼方向一转,朝古斯多的方向硬撞过来。情急之下,古斯多使出生平最大的力气,将手中的相机朝鲨鱼的鼻子挥过去;但鲨鱼只是“咻!”地一声向一旁游过去,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两条鲨鱼依然并列着,在两人身边打转,并没有要离去的意思。楼曼与古斯多互看一眼,知道不能待在原地等死,得把握机会逃离;于是,两人决定先浮上水面。他们不敢贸然行动,只能一边慢慢向上游,一边注意着鲨鱼是否趁机攻击他们的腿部。   终于,楼曼浮出了水面,就在同时鲨鱼竟攻击起他的脚。当时,楼曼赶紧潜回水中,直冲向鲨鱼,鲨鱼大吃一惊,反而慌忙退开。   古斯多和楼曼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最糟糕的是,氧气就快要用完。所幸鲨鱼似乎因为这突然的一击,受了些惊吓,在海面上转了几圈之后就消失了。古斯多和楼曼这才意识到自己已得救。   当两人被拖上甲板时,他们已累得无法动弹。   不久后,加里普索号来到印度洋,打算探测附近的海域。古斯多与楼曼再度潜入水中拍摄海底景观,看见了许多有趣的鱼类。例如:有一种鹦鹉鱼,平常以珊瑚为食物,不知情的人看了会误以为它们在吃石头。还有一种遍罗鱼,就像个傲慢的地主,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不准其他鱼类接近。   某天他们在海底进行拍摄时,楼曼忽然发现有一只遍罗鱼一直尾随在他身后,于是楼曼故意回头,开玩笑似的指着鱼的鼻子,和它对望了一段时间。   上岸后,楼曼对古斯多说:“其他鱼看见我们多半都不太敢靠近,只有那只遍罗鱼好像对我们很有兴趣的样子。”   古斯多笑笑说:“既然这样,我们就跟他作个朋友吧!”   第二天,楼曼准备了许多鱼饲料,想去跟那只遍罗鱼交朋友。临行前古斯多特别嘱咐他小心一点,别被鱼给咬了。不过,楼曼信心满满的,仿佛那只遍罗鱼已跟他约好了一样。   楼曼到了海里,发现那只遍罗鱼果然在等他。楼曼拿出一片肉,遍罗鱼随即衔走那块肉片。楼曼就这样喂食那只遍罗鱼好几次。   从此以后,不管潜水人员有没有带食物,那只遍罗鱼总是围绕着他们游来游去,还让他们抚摸,就像朋友一样。楼曼甚至向同伴们建议:“帮他取个名字吧!就叫做尤里西斯怎么样?”   有一天,正当潜水人员在海底喂小鱼时,尤里西斯快速地游过去,竟把整个鱼食连同袋子一起吞下去。隔天,尤里西斯躬着身子躲在海底不动,看起来似乎很痛苦。大家猜想,大概是被它吞下去的袋子开始作怪了,于是楼曼等人陆续过去安慰尤里西斯,但它依旧无精打采。   于是,古斯多与楼曼去请教船上的医师:“医生,消化不良该怎么办?”   “让我先检查看看吧!”    “不是我们,是尤里西斯。”   “尤里西斯?那可没办法了,你要我怎么治一条在深海里的遍罗鱼呢?”   为了避免尤里西斯受到鲨鱼的袭击,潜水人员都轮流去照顾它。到了第五天,尤里西斯竟突然失去踪影;所幸同一天下午,尤里西斯又再度现身。   过了一段时间,大概是被它吃下肚的袋子已经排泄掉,尤里西斯已慢慢恢复它原本健康的模样,再度回到大家的身边。   恢复后的尤里西斯甚至还想帮忙进行拍摄工作,只是这个所谓的“帮忙”对古斯多等人来说,似乎是“越帮越忙”居多。每回一开拍,尤里西斯就会突然冲入鱼群,把预备要拍摄的鱼给冲散,或是趁大家不注意时,把电线绞在一起。   由于拍摄时间有限,尤里西斯这样捣乱的情形,将使得拍摄工作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结束?正当一群人大感头痛之际,忽然有人灵机一动,说:“船长,请你把一个铁笼放到海里,我们可以把尤里西斯诱进铁笼里,暂时把它关起来,如此一来,拍摄工作就又可以顺利进行了。”   大家一听,觉得这个方法值得试试,只是他们不确定尤里西斯是否会上当。当铁笼放入海底,楼曼将门打开,一开始尤里西斯先是瞪着这个“怪物”,大家都不是很有把握地静待在一旁,此时,只见尤里西斯一溜烟地就游进铁笼里。就这样,拍摄工作又可以顺利进行了。   尤里西斯虽然被关在铁笼里,却是一派悠游自在的模样,而有人喂它吃东西,它则更是乐不可支了。   当拍摄工作结束后,想把尤里西斯放出来,尤里西斯竟然一动也不动地待在原地,最后还是楼曼硬推它一把,才把它给推了出去。   拍摄工作已告一段落,古斯多一行人终于要离开印度洋,当然他们得跟尤里西斯说再见了。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他们也只能将印度洋湛蓝的海与白沙,以及与尤里西斯所培养出的感情存放在心中。   就在古斯多等人正要离去时,看见几个岛民划着独木舟朝他们的方向行驶过去。他们手拿一条很大的遍罗鱼,得意洋洋地向众人展示着,说:“你们看,这条遍罗鱼真是大啊!”    “这条鱼是不是你们说的尤里西斯呢?”   古斯多等人听了非常难过,认为是他们害了尤里西斯,因为他们使得尤里西斯对陌生事物毫无戒心,结果它连鱼钩都吞了。   此时,楼曼说:“我觉得这条鱼不像是尤里西斯。让我到海里去瞧瞧!”   古斯多马上停船,让楼曼到海里去看看。不久,楼曼满脸笑容地浮上来,说:“尤里西斯还活着,他刚刚还很亲热地跟我打招呼呢!”   众人听后都安心了,便继续他们的行程。   在印度洋之旅后,古斯多又乘着加里普索号在世界各地的海洋进行探查,并帮忙拖吊沉船、测量海底油田、观察鱼类生态等工作。   古斯多曾经说过:“有人问过名登山家马罗利,为什么要攀登埃佛勒斯峰?他回答:‘因为山在那里。’我的答案也跟马罗利一样,我热爱潜水的原因,就是因为‘海在那里’。”   热爱海洋的古斯多,不但具有丰富的海洋知识,后来更把摄制的影片剪接成电影,其中一部叫做《沉默的世界》,还获得了坎城影展的最佳纪录电影奖。      (选自台湾《冒险故事精选集》)   插图/几 米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洲珠宝联合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