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左右看,寇王有机要把握

寇王5200-寇王最新章节-寇王TXT_久看中文网
& 寇王最新章节列表
萧破军——主角,穿越人士。穿越前是隶属军委的特别防暴部队的指挥官。将门之后,家学渊源,精通古武技。在一次越境打击恐怖组织的遭遇战中,深陷重围。紧急关头,为了避免自己被数百倍于自己的敌人俘获,他选择了异常壮烈的自杀殉国。在跳下万丈悬崖的那一刻,他坠入时空漩涡。。。。。。醒...寇王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寇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推荐阅读:
《寇王》正文本文来自:!★☆香港二四六提醒您:以上资料来自网络转载,请小心参考。★☆请务必收藏好本站永久域名:&★☆找不到本站或查找资料请QQ联系:
&-&&-&&-&&-&&-&《如何做到实事求是》_优秀范文十篇
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范文一:【注音】shí shì qiú shì 【成语故事】汉景帝时期,河间王刘德特别喜欢研究儒家的经典著述,他读儒学时总是根据实例求证真相。他从民间得到好书后,亲自抄写一份给原主,同时还赠以金银。因此很多人慕名给他送书。长此以往,他的藏书比朝廷的存书还多。 【典故】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释义】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用法】作定语、宾语、状语;指从实际情况出发
【结构】紧缩式
【近义词】脚踏实地
【反义词】有名无实、徒有虚名 【成语造句】
◎ 总结经验要实事求是,不可弄虚做假。
◎ 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确立和重新确立,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得以创立的思想先导。 ◎ 这一生动的历史进程,说明了这一系列实事求是思想成果的无限生命力。
范文二:作者:耿殿凤人文杂志 1996年02期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这个思想路线内在地包含着实是求事的要求。我们只有把实事求是与实是求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  一  毛泽东同志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6—297页。1991年第2版)。从这一知行观来看,它包括了循环相接的两个过程,一个是实践过程,一个是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真理的观念活动;实践过程中,又有两个侧重点不同的活动。其一是以为认识服务为主的实践,它是认识的来源,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以探索世界为目的的,可以作为整个认识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看待。其二是以实现真理性认识为目的的实践,即变观念为现实物质形式的实践。它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实践和认识相互连接,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实事求是与实是求事这两个范畴简明地概括了这两个过程。  关于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则。实是求事是的“实”是实行、实施、实践,“是”指规律性,“求”是探索、创造、追求,“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及其结果。总起来说,实是求事就是自觉按规律办事,变认识为现实的活动。这是我们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从实事求是到实是求事是递进与发展,实是求事是实事求是的逆向创造活动。实事求是是从事到理,实是求事是从理到事。求是的目的不是欣赏、赞叹、把玩,而是要拉弓、放箭、射的,求事是在求是的基础上进行的,无“是”可循就会导致盲干、乱干、蛮干。求事的过程与结果又会产生新的实事,从而推动认识的进一步发展。求是与求事互为因果,起点与终点相接。循环往复,不断提高,人类生活便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由于规律的内在性,隐蔽性、所以我们对“是”的认识往往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所求之是还不完全确定或者很难确定,因而,实是之“是”也具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实是求事的活动便一身而二任,既检验着“是”的内容和作用范围,同时也改造着世界。虽然实是求事始终具有这二重功能,但在一定时期,“是”已得到当时条件所能达到的一定确认时,求事的检验功能就显得相对无关紧要了。当“是”未被确认时,检验功能的价值常常是高于改造世界的价值的。此时的求事多具试点、试验的性质,而不是大面积展开的。“是”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求事结果的复杂性。成功了的事可能表现了或多少表现了“是”,也可能没有表现“是”。当实是求事仍具检验功能时,它也就具有了求是的作用,成为实事求是的内在过程而不是外在延续。为了更好地求事,实是的过程也内在地要求着求是。求是与求事是统一的,彼此不可分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要求和实现着对方。  不仅如此,求是和求事还相互制约,求是的性质和程度影响着求事的性质和程度,反过来也一样。人类依对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先后在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各领域大显身手,一展宏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  “是”是联系求是与求事的中介,但求事中的“是”比求是中的“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一、求是中的“是”存在于已经出现的事实之中,求是的过程侧重于客观遵循性,要求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这里的“是”要尽可能地摒弃主体性因素,它本身也无所谓优劣轻重;求事中的事则是原先所没有的,它要在人的创造性劳动中表现出来。在这个按照规律建设新世界的过程中,“是”有着强烈的主体性。为什么要去实现或先去实现这种“是”,而不去实现那种“是”,它与人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因而求事中的“是”不仅具有本质性、规律性,还具有价值和作用的内容。二、求是中的“是”只有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求事中的“是”不仅有规律性认识,还有实践观念,实践观念不是理性认识的照搬,它是对实践规律的观念性把握,是指向具体实践的设计与操作,“是”无操作性就不能表现出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而操作本身是一门艺术。艺术离不开技巧和经验,它是人的智慧、勇气、能力等的结晶。  正因为实践观念不等于客观规律和实践规律本身,它强调的是可行性,有效性,因此它与规律本身是有距离的,与其要达到的目的往往也不直接对应,常常会出现为此而彼、为进而退等等情况。即使实践观念可行,也会因实施者的操作手段不当或不足而导致结果的扭曲。所以,我们不能因某些实践结果的否证就断然否定理性认识的正确性。实践与认识的复杂比照关系根源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本身,结构本身,实践体现着认识和现实的矛盾,认识反映了实践和现实的问题。实践过程中蕴含着主体在规律性认识、实践观念、操作技艺、物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由此得出的实践结果必然对认识的检验性质、力度不同。实践检验真理的局限性既在实践的范围、程度等外在过程之中,更在实践、认识本性的矛盾之中。正是这种矛盾,使得理论可以对实践说:“不”。但只有实践能够以物质的现实性把主客观因素联系起来,所以实践是真理的最终检验者。  三  实事求是与实是求事都要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能从书本和想象出发,而应从现实情况出发;二是客观物质条件制约着人们的认识的实践,不要好高鹜远,而要脚踏实地。求是的前提是尊重事实,各种作用于认识活动的物质条件制约着人们求是的范围与深度,从本质上说,求是是不可能离开实事的。但这一本质的制约并不意味着人们都会自觉地做到这一点,人们还会犯这样那样的脱离实际的错误。  求是要从实际出发,但求是也离不开对实事的理解,因而求是必须强调思维工具、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在运用不同的思维工具、思维方法的条件下,人们所认识的实事的性质和特征也不会相同。同是农民运动,有人说好得很,有人说糟得很;太阳东升西落,在地球中心说者那里和在太阳中心说者那里内涵迥异。实事求是的过程本身也是运用理论的过程,并非一张白纸,由事实自然描划。如果以为实事求是就是强调实践,只要实践、实践、再实践,就可以获得“是”的真义,那只能是一种误解。理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指导现实活动的作用上,而且表现在求是的过程中。也正因此,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重视实践才是不矛盾的,统一的,同样重要的。精通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不在于读了多少大本子,记住了多少伟人语录,而在于是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  实是求事的前提是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规律具有普遍性,只要求出一个基本的“是”,就可以引出许多“事”的发展空间。具体情况制约着一般规律的实现方式、程度与广度,究竟哪些事可以办成,必须从实际出发。只有清醒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认识往往是别人的经验提供的,并非自己切身探求的结果),而无实现规律的主客观条件,有“是”也不能得“事”,实是求事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规律是相对稳定的,现实情况则变动不居,实是求事也不能循规蹈矩,按图索骥。这样做会脱离变化了的实际,同样是不能得“事”的。  四  实事求是与实是求事都要解放思想,都要“让思想冲破牢笼”,不解放思想就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不解放思想也不能积极创新,实是求事。求,就要探索,探索就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理不求不得,事不求不成,理与事的实现方式和程度与人的积极性的发挥紧密相联。真理只为积极探索者奉献真情,只为勇于实践者付出爱意。因此,求是与求事都必须有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对于廉政建设来讲,实是求事不仅要廉政,而且要勤政,不仅要勤政,还要拓政,要开拓进取,创造革新。要做几件对广大人民群众有益的实事,没有开拓精神是不行的。  思想的牢笼主要有两种,一是教条主义,一是经验主义。当自己成为理论和经验的奴隶时,这种理论和经验就变成了自己的精神枷锁。实事求是的最大敌人是教条主义,这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同志都一再指出过的。我们不能用书本去框架现实,而应在现实中去寻找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部。教条主义的根本错误不在于“条”这个理论上,而在于不能把“条”楔入实际之中。只有在实践的探索中才能找到一般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面、方式与方法。不仅要结合的质,而且要紧密结合的量。不仅要紧密结合的量,更要适合中国国情的度。适合,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要求。不适合,再好的东西都是没有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具体情况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反映着基本规律。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坚持在这个“是”的基础上去求事。如果反对教条主义把这个基本的“条”也反对掉了,走向只重实践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或用其他思想来取代马克思主义,这同样是错误和有害的。  对实是求事的严重危害是一厢情愿。一厢情愿既可以是教条式的,也可以是经验式的。它以自以为是为特征,自以为掌握了真理就可以为所欲为,不顾主客观条件去大干快上,我们工作中的头脑发热,都是这种表现。  当理论的光芒四射时,容易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在摸索前进道路时,一厢情愿更易作崇。教条主义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一厢情愿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态度。反对教条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是反对别人的思想,反对一厢情愿则是反对自己本身,反对自己的经验和情感等等。这是更难批判的对象,它常常要以巨大的代价才能唤醒自己的反思。  教条主义与一厢情愿的共同之处都是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它们也是相通的。我们既要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也要反对一厢情愿的思想和行为。  综上所述,实事求是与实是求事是内在统一的。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实是求事,有实是求事之需,才会去实事求是。没有实事求是的实是求事,或没有实是求事的实事求是,都是不可能的。通过实事求是而揭示真理,通过实是求事而实现和发展真理,创造美好生活。我们应如《国际歌》中所唱的那样,“要为真理而斗争”。  注释:  〔1〕《毛泽东选集》1991年第2版,第3卷第801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作者介绍:耿殿凤
西安石油学院社科部
范文三:作者:涂大杭求实 1997年04期  “事是求实”是与“实事求是”相辅相成的概念。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看: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存在两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主要描述的是从实践到认识的“求是”过程;而事是求实主要描述的是认识回到实践的“求实”过程。笔者之所以要提出“事是求实”,主要是从毛泽东同志《实践论》中的有关观点以及认识论和实践论角度进行阐述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些认识得到了深化,一些观点也更加明晰。下面拟从五个方面作进一步阐述。  1、从“事是求实”概念的界定看  笔者认为:“事是”,即“实事”中的“是”,就是已“求”出的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实”就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实际,即实践性,“求”就是我们去发展;事是求实,就是规律为实际服务,理论指导实际,用真理来丰富实践和发展实践。简言之,“事是求实”就是通过实事求是得的“是”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以指导实际,发展实践。目前为止,就笔者所知,尚未有其它概念具有和“事是求实”概念同一的内涵和外延,因此,“事是求实”具有区别于其它概念如“实事求是”的内涵和外延,是个可以独立存在的新概念。事是求实要求为实践服务,即运用从“实事”中引出的“是”,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客观实际服务,为客观事物的发展服务。这正是在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基础上坚持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即坚持了意识通过指导实践而起的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因而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所以说,事是求实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科学的新概念;笔者所界定的这一概念的提出,符合概念定义的规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在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具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认识对实践的指导而实现的。那么,认识用什么来对实践进行指导呢?毛泽东同志指出,认识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①]这就是说,人们是用正确的认识即真理来能动地指导实践的,而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即真理的内容是真理的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即“实事”中之“是”。因此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是用“实事”中之“是”来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以“求实”的。即人们是把“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②]的。可见,“事是求实”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认识论基础的。  3、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只有在意识的指导下,人们才能够进行实践活动,才能够有目的地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才能够不断丰富实践内容,发展实践本身,即才能够“求实”。即从尚未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角度看,实践固然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的目的,实践需要正确的认识来指导。列宁同志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③]斯大林同志也深刻地指出:“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④]因此说,不仅理论要联系实际,实践也要有理论的指导,事是求实这一概念反映了实践的这一本质属性。所以说,“事是求实”符合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有实践论基础的,只有既讲理论联系实际,又讲实际联系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才算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两个基本方面讲全了。  4、从实事求是的角度看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这个古词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应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其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⑤]从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的解析与笔者对“事是求实”的界定可以看出,事是求实与实事求是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分别反映了认识与实践即知和行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后者反映的是从实践到认识的“求是”发展过程,前者反映的是从认识回到实践的“求实”发展过程;实事求是的目的是“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即为事是求实提供基础,而事是求实是实事求是的目的。所以说,仅提实事求是而不提事是求实,就无法完整地反映“实践→认识→实践”的运动过程,就无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5、从解放思想的角度看  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⑥]“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⑦]这就是说,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特殊的“事是”,去研究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解决实际中存在的新问题,以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求”特殊之“实”;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来确立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认识,并用这些思想认识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保证实践的顺利发展。因此说,解放思想是事是求实的基础,事是求实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就是要使人们的思想与客观实际相联系,使被解放了的思想与客观实际相联系,就是要用理论来指导实际,使人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讲事是求实,解放思想就失去了归宿。所以说,事是求实与解放思想是相互依存的,从解放思想的角度看,必须提出“事是求实”。  注释:  [①][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296、292页;  [③]《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④]《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9—200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第801页;  [⑥][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179、279页。作者介绍:涂大杭
三明市委党校
范文四:作者:徐晓慧社会科学辑刊 1996年05期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在七十多年革命和建设中确定的一条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四个字完整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体系。“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前提,“是”是事物的规律性,是认识的结果和落脚点。要想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出发,去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求”。“求”是认识的中介和桥梁。没有“求”,就不能把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同客观规律联系起来;没有“求”,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不会自动反映出来。  “求”是动力。主体的任何行为都受需要和动机的支配。“求”的根本动力是满足主体的需要。实事求是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越强烈,“求”的内在动力就越大;主体不需要的“实事”,也就不会产生“求”的愿望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宣传和说教不绝于耳,而违背实事求是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求”。主体忽视了“求”,实事求是就失去了动力,“是”就根本不会产生。主体不会“求”,面对“实事”就不知如何下手,分不清“实事”的现象和本质,抓不住“实事”中的内部联系。主体不敢“求”,就会导致把实事求是停留在口头上,说得多,做得少,甚至说一套,做一套。由此可见,实事求是,关键在“求”。  “求”在实事求是中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去“求”?“求”要有前提条件,“求”要有科学方法。“求”的前提条件是:  “求”要把握真情。坚持实事求是,首先要把握“实事”的真实情况。如果对“实事”的真实情况不甚了了,凭着主观想象盲目去“求”,那么就不会“求”到“是”。各行各业、各级领导必须面对各自的“实事”,深入调查研究,牢牢把握本人工作的对象及其相关方面的真情实情。国有国情,省有省情,县有县情,厂有厂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要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任何单位的首要因素是人,所以摆在第一位的应该把握人的思想脉博,调动人的积极性。  “求”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一面旗帜,一个恰当的目标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任何“实事”都存在着固有的深度和广度,主体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确立适当的目标。目标太高,望洋兴叹;目标太低,垂手可得。两种倾向都会挫伤主体“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求”要有特定的规范。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求”的基础规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是“求”的根本规范;而各部门、各行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行为准则是“求”的具体规范。只有严格地按照特定的规范去“求”,才能“求”到“是”。离开规范盲目去“求”,或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都会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境地。  “求”要有严密的组织。当今时代,靠单枪匹马去攻关夺隘已很罕见。只有通过严密的组织,充分发挥群体的优势,才能“求”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求”要有科学的方法。用科学的方法去“求”,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求”的方法不当,就会走弯路,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根本“求”不到“是”。“求”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种类、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实事”,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企图用一个万能的公式去解决任何问题的想法是错误的,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从一般意义上讲,“求”应坚持以下八种方法:  在“实事”的内部联系中“求”,坚持“求”的本质性。任何“实事”都同周围的事物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着。“实事”内部各种要素之间也处在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之中,即任何事物都在关系中存在。但各种联系的性质是不同的,只有抓住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本质的而不是现象的、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联系,才能“求”到“是”。  在“实事”的全部总和中“求”,坚持“求”的全面性。“实事”本身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是一个具有多个方面、多种属性、多种功能、多种关系的统一体。因此,在探求其内部联系时,必须坚持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列宁说:“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末,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末,事实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  在“实事”的历史发展中“求”,坚持“求”的过程性。任何“实事”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都必然呈现发生、发展、灭亡的历史过程。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层次增多,网络复杂,因此,必须用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突出信息性,动态性,强化预测性。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在“实事”的多样性统一中“求”,坚持“求”的探索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多样性的统一体,任何“实事”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或者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因此,我们既要“求”普遍性中的“是”,更要“求”特殊性中的“是”。特殊性中的“是”是同类“实事”中所没有的,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去“求”,要坚持“求”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要有敢闯敢冒的开拓精神。  在“实事”的存在系统中“求”,坚持“求”的开放性。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任何“实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性,又是特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系统都具有开放性,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或者说它处在更大的系统之中,因此,“实事”一方面要探求其自身的要素、结构、层次和功能;另一方面还要探求其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在大开放中作出最佳选择。  在主、客体条件具备时“求”,坚持“求”的条件性。探求任何问题都必须有前提条件,只有主、客体具备了“求”的条件,才能去“求”。条件越充分,“求”得的结论越可靠。条件不具备,就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然后再“求”。如果没有条件而强“求”,就是唯意志论,如果条件具备而不“求”,就是右倾保守,都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在主体自觉参与中“求”,坚持“求”的能动性。面对“实事”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消极被动的去“求”,消极等待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例行公事奉命搞点分析研究,这种态度是不会“求”到“是”的。另一种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去“求”,他们以推动社会前进为己任,为党为公为人民,忘我探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有持这种态度,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广大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求”,坚持“求”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个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验证。实践是“求”的源泉,实践是“求”的动力,实践是“求”的标准,实践是“求”的目的。离开了社会实践去“求”,必将一无所获。作者介绍:徐晓慧
中共本溪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邮编:117000
范文五: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一、令人深思的现象“实事求是”已成为今天人们最流行的用语之一,被视为不证自明的原则。但是,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却仍然很难。从党的历史上看,我们有过两次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取得辉煌胜利的经验,一次是七大以后,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也有过两次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遭受惨痛挫折的教训,一次是王明的“左”倾路线,一次是1957年以后。即使是象毛泽东那样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立者和倡导者,也不免与之背道而驰。今天在现实生活中,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事,也还是经常发生。例如,有的同志看问题主观、片面,不能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的同志不作调查研究,情况不明决心大,盲目决策,瞎指挥,造成工作损失;有的同志想问题、办事情脱离国情,超越实际承受能力,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有些地方和单位弄虚作假和浮夸作风严重,等等。上述现象令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中能看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呢?二、实事求是内涵的丰富性实事求是,原是一句称赞“求真务实”治学态度的古语,毛泽东对它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解释,赋于崭新的内容:“‘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59页)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实事求是这一命题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意识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它的实质是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一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4页)主观与客观的一致,体现在主体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三个相互联系、层层深入的阶段之中:1、在认识观念阶段,体现在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一致性。在这一阶段,主体先获得感性认识,经过加工制作,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根据对象的不同,主观认识大体分为两类:第一,关于客体的认识,即主体对客体(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的状况、本质及规律的认识。第二,关于主体的认识,即主体对自身(个体和群体)的结构、需要、愿望、意志、情感、能力等的认识。
2、在实践观念阶段,体现在实践观念与真理性认识的一致性。实践观念是理性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是对实践过程的构想,是对实践结果的观念模型。在这一阶段,主体首先将对客体以及主体自身的认识结合起来,在认识客体、主体“是什么”的基础上,根据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对客体作出价值的判断,并从主体的需要出发,设计出客体“应当是什么”的蓝图,进而确定主体的行动目标,即“应当做什么”。主体的目标,既要合规律性(否则无法实现),又要合目的性(离开了人的需要,就一切都没有意义)。其次,围绕主体目标,依据主体力量和现实条件,选择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手段和方法,即“应当怎样做”——实现行动方案与行动目标的统一。3、在实践活动阶段,体现在实践结果与实践观念的一致性。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实践观念虽然是关于实践的构想和模型,但本身仍然是一种精神的东西,理想的意图要变成客观的现实,主体必须去做或行动,必须使用物质的力量。在这一阶段,主体按照行动方案,通过做或行动,实现行动目标,将实践观念转化为实践结果,将主观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的东西,达到改造客体以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这便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由此可见,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包涵着丰富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论其中那一个阶段、环节和要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主客观的一致性和实事求是的完整性。三、客体状况对实事求是的制约客体是主体“求是”、“行动”的对象,是主体认识、实践的对象。它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就其物质本性而言,仍然是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主体的“求是”、“行动”,主体对主观与客观一致性的追求,是受到客体状况的制约的。1、客体作为主体“求是”、认识的对象,它提供认识的客观内容,制约着认识的发展过程。客体具有复杂性和过程性。从深度上说,客体是有层次的,既有现象方面,又有本质方面,本质又有一级本质、二级本质,以至更深层次的本质;从广度上说,客体又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有无限多的方面;客体还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客体的复杂性和过程性,对主体的“求是”和认识,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它为主观与客观的脱节,提供了可能和“机会”。例如,认识简单的事物比较容易,而认识复杂的事物就比较困难;认识事物的现象比较容易,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比较困难,认识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就更加困难;认识事物的某一方面比较容易,而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就比较困难;当客观过程所包含的矛盾已暴露或充分暴露的情况下,认识它的本质和规律相对比较容易,反之,则比较困难;当客观事物还在原有的阶段运动时,主观与客观的一致,相对比较容易,而当过程已向前推移进入一个新阶段时,容易出现认识滞后、主观脱离客观的情况。2、客观作为主体实践、“行动”的对象,它的规律、条件,制约着实践的方向和水平。规律是客观的,主体只能顺应客体的规律,而不能违背它。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改造客体的目的,反之,便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条件也是客观的,它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规定了主体实践活动所能达到的一定限度。主体只有正确地认识条件,并按规律去改变和创造条件,才能达到改造客体的目的。四、主体素质对实事求是的限制实事求是,是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动地追求主观与客观一致的过程。因此,主体自身素质状况,与它能否做到实事求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难以贯彻始终,主观与客观容易脱节,归根结底还要从主体方面、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主体的状况包括“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恩格斯语)。主体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大体包括认知、道德、非理性和身体等因素,它们对主体是否能做到实事求是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1、主体有没有能力做到实事求是,主要取决于主体的认知因素。认知因素主要指世界观、方法论、理论、知识、观察力、判断力、思维能力等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有助于主体对客体进行正确的反映和成功的改造,反之亦然。不少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世界观的支配,受主观主义思想方法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理论水平和文化素质,直接制约着主体认识和实践的能力,直接关系到能否做到实事求是。主体如果没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对人类已经发现的客体规律不了解、不掌握、不会利用,就难以做到实事求是。2、主体愿不愿做到实事求是、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则取决于主体的道德因素。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修养和价值趣向如何,影响主体的行为选择,影响主体对待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看到这样的情形:主体在“求是”活动中,未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不是主体没有能力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是主体的价值趣向、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限制他得出正确的结论。当实事求是所得出的结论,与偏颇的道德观念(如片面的尊师、服从领导等等观念)发生矛盾时,主体就可能不敢坚持正确的结论,或者违心地同意错误的结论;当实事求是的结果,有可能影响地方的利益、小团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时,主体就可能不愿意坚持实事求是,就有可能故意造成主观与客观的脱节。3、主体能否做到实事求是,也要受到主体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非理性因素也是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主要指人的情绪、情感、偏好、性格、气质、冲动、狂热、偶像崇拜、集体无意识等。在一定的情况下,它们对实事求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例如,在发展比较顺利、取得较大成绩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产生骄傲情绪”、“头脑发热”、“忘乎所以”。在这种不良非理性因素的支配下,主体往往失去理智和冷静的判断力,因而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引起主观与客观的脱节,导致实践的挫折和失败。4、主体能否做到实事求是,身体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人是精神与身体的统一体。人的物质器官——眼、耳、鼻、舌、身、以及神经组织,是主体进行活动的生理基础,这些器官的缺陷、疾病,往往会限制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痴呆人、植物人等不可能成为实事求是的主体;体力衰退、感觉迟顿、疾病缠身等,也会影响主体交往活动的范围和效果,影响主体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进而影响主体的“求是”效果。五、社会环境对实事求是的影响主体能否做到实事求是,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条件的制约。主观与客观的脱节,不仅要从客体方面、主体方面找原因,还要从社会环境、社会条件方面找原因。主体是社会存在物。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主体素质从主要方面和多数情况说,并非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的;主体已有的素质能否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也是同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85页)“我们时代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力的状况;2、生产关系的总和;3、政治状况及政治制度;4、社会意识形式;5、社会心理;6、社会风气。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当然,其他条件、环境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就拿社会政治制度来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看,能否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一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对能否做到科学决策和实事求是,关系极大。我党历史上两次出现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情况 ,都是与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分不开的。六、如何做到实事求是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做到实事求是确实不容易,这既有客体方面的原因,也有主体方面的影响,还有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要做到实事求是需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提高主体素质,二是优化社会环境,在当前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向人民负责,“没有对地位、利益的任何顾虑,没有企求上司庇护的念头”(恩格斯语),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改革创新;要培养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个人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使民主集中制真正制度化、规范化,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建立和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制度上鼓励人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从制度上制约、制裁一切不实事求是的做法和浮夸、弄虚作假的行为。
范文六:《毛中特概论》第一次作业实事求是与做人班级:12营销2班 姓名:项皖歙 学号: 得分: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坚实事求是是走向胜利的法宝,我国的革命和建设正是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胜利的,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不仅是治国齐家平天下之道,同样也是个人成长与成1。 才之道○关键词:实事求是,成长,成才引言: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1941年,毛泽东在《改2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做到解放思想,造我们的学习》○与时俱进,反对教条主义与本本主义。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与发展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思想的党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或唯共产主义是从,不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其中,王明为了壮大无产阶级的力量,烧了农民的房子,宰了农民的耕牛,砸了农民的锄头,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使农民阶级彻底变成无产阶级从而投生革命,没想到却逼得农民找国民党打红军。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从哲学的层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并用来指导中国的革命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都秉承实事求是的精髓,与和建设;《邓小平理论》○时俱进,立足发展变化的国际和国内实际,寻求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2 坚持实事求是,做勇敢的人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实事求是?那就是不敢。就当今社会的反腐败实例来讲,腐败分子为了逃避惩罚,常常动用各种手段,阻碍工作人员查案,疯狂打击报复举报者和尽力查办腐败案件的工作人员。在曝光的一些腐败案子中,腐败分子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是非常残酷的,有的举报人甚至家破人亡,付出了非常高的代价。人们虽然痛恨但是害怕自己受到伤害或利益受损而不敢举报腐败,查处腐败的工作人员也担心对自己有不利影响而不敢尽力查案。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人,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敢于与腐败做斗争。为了追求真理,追求真相,追求最广大人民的真实利益哪怕是牺牲自我。3 坚持实事求是,做诚实的人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实事求是?那就是不愿。中国人做人做事都讲究中庸,有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就当下炙手可热的反腐败,考试作弊,偷税纳税等而言,大家觉得与自己没有什么直接的利害关系或是觉得碍于人情关系面子,不愿意去揭露这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主动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当中,社会发展才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4 坚持实事求是,做聪明的人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实事求是?那就是不会。中国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都是联系社会实际而做出的变法制度,那为什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呢?那就是他们变法的措施不当,或是变法力度太大触动太多人的利益导致变法的阻力过大,或是变法的方法不当。而当今中国改革做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从而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说邓小平的“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理论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飞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人,善于坚持实事求是,善于改革变法。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预期改革变法的目的还可以做名垂千古。结论: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做到反对三不能原则,“不敢”,“不愿”,“不会”。做一个勇敢,诚实,聪明的人。 参考文献:1《毛泽东文集》2《改造我们的学习》3《邓小平文选》4《江泽民文选》
范文七:从事实中求是 ——邓小平认识论思想中的实事求是“事实”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认识基础和出发点的只能在意识领域内,这就是事实。事实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呈现;事实在内容上与客观事物直接同一。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关于认识到底是从经验出发还是从理念出发之争,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上就表现为,认识到底是从事实出发还是从教条或“本本”出发的争论。如果说“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对事实的态度,那么“从事实中求是”就是认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事实包括客体事实和价值事实,从事实中求是的认识活动就包括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从事实中求是本身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从事实中求是内含着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就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而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核心命题。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实践对于理论权威的基础上,把“实事求是”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时赋予了其许多新的内容。因此“实事求是”也就成为邓小平认识论思想中十分具有特色的核心命题。一、当作实践来理解的事实“事实”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在马克思看来,“对事物、现实、感性”,必须把它们“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列宁也主张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事物。他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列宁正是从这个涵义上来使用“事实”范畴的。毛泽东有个著名的命题,即“实事求是”。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古为今用,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以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事实概念是邓小平在讲话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真理标准的讨论恢复了实践在哲学中的权威,邓小平认识论思想的实践特征,决定了它对于“事实”范畴的理解。邓小平在一篇讲话中曾引用了毛泽东那段关于“实事求是”的话。由此我们认为,邓小平对“实事求是”中“实事”的理解基本上与毛泽东所理解的差不多。但是,邓小平更明确地把“实事求是”中的“实事”即事实与实践联系起来。他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在这里,邓小平把“实践”与“实事求是”对应了起来,即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中通过实践求是的过程。邓小平还把事实与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联系起来。恩格斯曾认为,在实践检验中,认识必须通过实践形成实践结果,实践结果必须以观念的形式进入头脑,才能使“我们关于事物及其特征的知觉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进行比较,然后判断认识的正确和错误。这就是说,实践检验与事实分不开。邓小平常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事实概念。邓小平把事实与实践明确地联系起来,强调事实的实践特征,并进一步强调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从事实中求得规律性的认识;邓小平把事实与实践检验机制联系起来,用事实证明来说明实践检验,进一步突出了事实的实践特性。这两点是邓小平对事实观的贡献。事实可分为两类,客体事实和价值事实。它们分别对应着两类客观事物,客体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或价值)。客体与主体相对应,构成了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一极。尽管可以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客体来研究,但在一个确定的实践和认识结构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毕竟不是客体。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为我关系”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从自我需要出发对待客体的关系,因此在本质上是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是客观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作为“为我关系”就是客观的价值关系。客体事实就是客体通过感官在主体意识中所形成的感性呈现,它主要与感官的形象性的综合相联系。价值事实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通过感官在主体意识中所形成感性呈现,它主要以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客体事实与价值事实不同,但二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邓小平十分注重价值事实。在《邓小平文选》中出现的“事实”概念,大量的是指价值事实。邓小平把事实与实践检验的机制联系起来,实践产生实践结果,实践结果与人的关系总是以价值事实的形式呈现于人。邓小平所提到的这方面的“事实”更是价值事实。二、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但认识作为意识活动又不能离开意识领域而与处于意识领域之外的客观事物直接打交道。客体事物本身不能直接作为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作为认识基础和出发点的只能在意识领域,这就是事实。认识是为了正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由此决定了事实作为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事实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呈现;事实在内容上与客观事物直接同一。事实恰恰具有这两个特征。马克思主义把事实“当作实践去理解”。事实是客观事物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官所形成的直接呈现,实现着由“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列宁语)。于是通过事实这种形式,客观事物转化为意识的直接呈现。这就是事实所具有的直接性。同时,事实作为感性呈现是感觉的直接综合,而“感觉能够给予客观实在”,也就决定了作为感觉之综合的事实与其对应的客观事物是同一的,即事实作为感性呈现其内容与被呈现的客观事物是相符合的。事实虽然可以捏造,“捏造的事实”所表示的只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实”,就事实的本性而言,事实在根本上是不能捏造的。因此,“只要是事实就是可靠的”,这就是事实所具有的可靠性。离开了事实,认识就无从发生和发展。认识必须从事实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事实是认识的出发点,认识必须从事实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转化为方法论,就是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关于事实的论述,大都是围绕着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展开的。尊重事实,这是对事实的一个基本态度。作为感性呈现的事实的内容都是客观的。既然是客观的,就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此只能如实地予以承认,不能随便地给予否定。在邓小平那里,尊重事实尤其体现在“拿事实来说话”的命题上。在《邓小平文选》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拿事实来说话”、“拿事实来回答”的字句。拿事实来说话,就是要用事实来评判和鉴别。事实总是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用事实来评判和鉴别,就与实践标准的检验联系在一起,事实标准与实践标准往往是相通的。拿事实来说话,就是要用事实来说服人,教育人。在邓小平那里,“拿事实来说话”正表现了对“事实胜于雄辩”这一真理的坚定信仰。尊重事实,就能使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并不是与人无关的纯客观存在,而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实际就是实际情况的呈现,也就是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事实来建构理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邓小平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再三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邓小平还说:“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把“实事求是”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并列,认为只有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有可能正确地或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如果不这样做,“那就一定什么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或者不可能正确地解决”。三、从事实中求是如果说“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对事实的态度,那么“从事实中求是”就是认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事实包括客体事实和价值事实,从事实中求是的认识活动就包括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认知活动以客体为反映对象。通常所说的认识活动,实际上指的是认知活动。在认知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外在的。这就是说,认知活动虽然离不开主体的作用,但主体必须尽可能地排除主体因素对于认知内容的干扰,以揭示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的认知内容不以主体的状况为转移,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客体的正确认知应该是而且必然是一致的。正确的认知结果具有一元性。评价活动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在评价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的。这就是说,作为客体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对于主体所显示出来的功能,既同客观事物的属性有关,也同主体的需要有关。主体总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评价客体的,相对于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客体的评价存在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评价结果具有多元性。要从事实中求是,首先必须把握事实。就社会而言,社会调查研究是把握事实的最好方法。社会调查研究简称社会调查。毛泽东说“要了解情况,惟一的方法就是向社会作调查”,“作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社会调查。他把能不能“调查研究”,看成是工作能不能深入的关键。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在社会调查中,邓小平特别注重典型调查。他说要“善于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群众的情况、经验和意见”。经验是群众创造的,典型存在于群众之中。“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所以,邓小平非常强调领导者要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在实践中发现典型,总结基层和群众创造的好的东西,然后,“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正是在邓小平的指导下,我们的对外开放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也包括海南岛的经济特区建设。邓小平关于社会调查的思想是邓小平认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深入挖掘、认真整理和充分发扬。要做到从事实中求是,还需要对事实进行理论的分析。邓小平在讲到从事实中求是时,讲到“要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即把握事实;而要真正把握事实还需要“讲道理”,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事实进行理论的分析。只有这样,认识才可以从事实出发,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中获得规律性的结论。从事实中求是必然要涉及到评价活动中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中许多争论就是如此。对此,邓小平提出了不争论的主张,认为要让事实来说话。让事实来说话就是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即“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标准来评价事实。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进行评价,也就是从社会历史主体出发进行评价。这就告诉我们,对于重大社会问题的评价不能满足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多元性,而必须坚持从社会历史主体出发进行评价。评价具有多元性,但是从社会历史主体出发进行评价则是一元的。这是邓小平认识论思想对社会评价理论的一个贡献。从事实中求是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并且内含着创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作为基础,把认识作为实践的内在环节。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以满足实践需要为根本目的的认识活动,必须不断地研究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在认识内容上不断地创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新品格是与其特有的实践品格联系在一起的。从事实中求是也就是从实践中求是,因此从事实中求是逻辑地包含着创新,其要旨也是创新。实事求是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解决新问题。既然在实践中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不断涌现,就必须拿出新的措施,制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实中求是就是创新,创新才能从事实中求是。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超越和发展。邓小平之所以能做出如此重大的理论创新,显然是与他在从事实中求是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思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范文八:一如既往地实事求是,为建设幸福广东做贡献——学习省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心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于5月10—14日在广州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应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要求,惠电党委组织各党支部认真学习、领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刻内涵,确保扎实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我运行党支部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安排各位党员优先带头利用业余时间仔细学习汪洋同志在会议上的讲话,充分与自身实际情况相融,以更好的指导日常生产工作,一如既往地坚持实事求是,为建设幸福广东,幸福惠电做贡献。下面,是我学习会议精神过程中的所闻所想。报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为主题, 全面总结了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深入分析了广东发展面临的形势, 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广东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 符合中央的要求和广东的实际,体现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 是指导广东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十届省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与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同心协力,紧紧依靠全省人民,始终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完成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各级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先行先试,开拓进取,扎实履行排头兵的使命,从解放思想到转型升级,再到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和幸福广东建设,经历了从思想到行动、从经济到社会、从重点突破到系统构建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再上科学发展的新台阶。尽管1.6万字的十届省委报告通篇未引用一个数据,说成绩的部分不到1000字,但执政者的成绩已经写在南粤大地上,不仅接受现实的检阅,也必将接受历史的检阅。
成就的取得绝非偶然,五年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规律性的认识,积累了五条宝贵经验:第一,解放思想必须与时俱进。第二,转型升级必须破除不合理的利益格局。第三,改革创新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第四,发展必须惠及民生幸福。第五,党的建设必须突出提升执政能力。然而此时我们更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我们没有理由骄傲自满。恰如我们公司自07年正式投产以来屡创佳绩,公司发展蒸蒸日上,先后获得NOSA五星、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广东省首个“AAAA”标准化企业、金牌机组等等殊荣,历年发电水平、厂用电率、各项指标均在省内各发电公司处于优异地位。但如今同样需要了解到我省经济发展的长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的工作与期待的水平还有差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待深化,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领导班子改革创新意识薄弱,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一些干部心浮气躁,作风不实,群众观念淡薄,工作缺乏干劲;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群众威信不高;一些地方和少数领导干部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等等。这些社会问题都有可能制约公司的发展,恰逢今年开始高新企业退税等因素,9月份开始各机组接连进入大修,保安全、抢发电量同样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使得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对此,我们更是要迎难而上,狠抓安全生产,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安健环管理,消除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想方设法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努力完成公司全年发电指标,加快推进二期发展计划;要认识到挑战亦是机遇,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开动改革与创新“双引擎”,完善机制、创新管理,发挥好技术和管理创新主题的作用,处理好“稳”与“进”的关系;坚决推行节能降耗,利用技术创新,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发电成本,争优创先以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主,创造更多效益;同时,解决好员工合理诉求,维护好企业内外环境和谐稳定,增强员工幸福感、归属感,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帮助员工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维护公司和谐稳定局面。尤其是党员领导人员以及各党员同志应当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员工认真领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精神为动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汪洋同志的讲话向我们传达了建设幸福广东的内涵,建设幸福广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深化和体现,是转型升级的价值追求和目的依归,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任务。建设幸福广东,归根到底就是要通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幸福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让人民群众逐步过上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一如既往地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由上到下齐心协力,共同逐步完成发展中的各个目标,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机组检修工作有条不紊运作,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同时在公司领导的指挥下,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求发展,促和谐,一步一步朝着创建国际优秀发电企业的目标奋勇直前,我们才能在工作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也就是在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惠电!李小龙
范文九:就是没有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陈云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贯穿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那末,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呢?当时我的体会就是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这15个字,可以说是陈云同志对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认识,以及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有力批驳;是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具体发挥。 “唯上”、“唯书”和“唯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相反方面,反映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路线的对立。“唯上”、“唯书”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唯实”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不唯上”,是针对一些上级机关和领导人搞“一言堂”,一些下级机关和工作人员执行上级指示不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出发,机械地照转、照搬、照套而提出来的。它的基本含义是各级机关和领导人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对上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上级的政策和决策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化,切实有效地加以执行。因此,它与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不唯书”,是针对当时一些领导人“以为上了书的都是对的”,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苏联经验神圣化,不联系中国实际,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提出来的。“不唯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实践不陷入盲目的境地;另一方面,将实践中的具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它与不读书、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毫无共同之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优秀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经典著作,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表现。认真地阅读这些书藉,是我们学习理论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的学习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学习他们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背诵教条。” “只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只唯实”的前提是尊重客观实际。“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根据现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要弄清事实,这是关键问题。”“只唯实”的核心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要在了解情况、弄清事实的基础上,找到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陈云就强调“必须善于去了解各种环境的不同,善于采取适合于当时当地环境的工作方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否则,就会出现经济混乱。要重视“研究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而研究合理的比例关系,决不能只依靠书本,生搬硬套,必须从我国的经济现状和过去的经验中去寻找。”改革开放以后,他指出:“目前人民向往四个现代化,要求经济有较快的发展。但他们又要求不要再折腾,在不再折腾的条件下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应该探索在这种条件下的发展速度。”“根据三十年来的经验,找出基本建设投资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这一条杠杆,是必要的,这样才是实事求是。” “只唯实”的关键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际情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和政策也必须随着情况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不能僵化保守,固步自封。“必须继续提倡……创造性,同时又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墨守成规的倾向必须反对,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不能前进。但是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不能真正地前进。”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打开局面。 做到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立场问题。 二、全面、比较、反复 有了坚定的唯物论立场,是不是就能做到在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呢?陈云认为,还要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解决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6个字:“交换、比较、反复。” 陈云同志说:“所谓交换,就是通过交换意见,使认识比较全面。交换意见,不仅要听正面意见,更要听反面意见。”“过去我们犯过不少错误,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问题有片面性,把片面的实际当成了全面的实际。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经常注意同别人交换意见,尤其是多倾听反面的意见,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还说:“在党内不怕有人说错话,就怕大家不说话。……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不能成功,肯定是要失败的。” “所谓比较,一是左右的比较。”陈云同志谈到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情况,既反对速胜论,又反对亡国论,正确的结论是持久战。毛主席讲统一战线,就是比较了陈独秀和王明,只团结不斗争或只斗争不团结都不对,正确的结论是既团结又斗争。“所有正确的结论,都是经过比较的。”比较,是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找同;从普遍性中找特殊性,从特殊性中找普遍性;从利弊中权衡得失。通过比较分析,就能使情况弄得更清楚,判断下得更准确。比较的方法是唯物辩证地分析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比较,还要注意可比性。列宁说:“比较的原则,拿来比较的东西必须是同类的。”拿性质不同、起点不一、发展过程毫无共同之处的不同事物去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还可能陷入迷误和深渊。 “所谓反复,就是事情初步定了以后还要摆一摆,想一想,听一听不同意见。即使没有不同意见,还要自己设想出可能有的反对意见。我们反复进行研究,目的是弄清情况,把事情办好。”陈云同志告诫说:“我们的工作部署,要反复考虑,看得很准,典型试验,逐步推广,稳扎稳打。慎重一点,看得准一点,解决得好一点,比轻举妄动、早动乱动好得多。”反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扬民主,不断进行调查研究,将群众零碎的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化为整体的集中的系统的意见,是多谋善断的过程,“不是反复无常、朝令夕改。” 三、加强党性修养 陈云认为,能不能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有没有坚强的党性问题。如果没有很强的党性,就难以坚持做到实事求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坚持党的性质、宗旨。陈云同志说:“共产党员参加革命,丢了一切,准备牺牲性命干革命,还计较什么面子?把面子丢开,讲真理,怎样对于老百姓有利,怎样对于革命有利,就怎样办。”他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人民利益的立场上,看问题,做事情,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如果强调讲面子,在讨论问题时,就会不客观,看问题就有个人的角度,……掺杂个人得失在里面,立场不正,就不会看得很清楚,不会讲真理,结果一定害人害己。”因此,究竟是讲真理还是讲面子,是涉及党性修养的大是大非问题。 在现实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志正是由于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想个人的利益多了,想国家、人民、集体的利益少了,结果面子越来越多,爱听恭维话,打顺风旗,发现问题也不敢批评、揭露,分析和处理问题害怕讲真理讲到自己头上,亮了自己的丑。其结果是害人又害己。 陈云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以《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为题的讲话,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我们的同志都把心摆得非常正,非常实事求是,毫无个人主义,可以抵得十万军队,一百万军队,这是无敌的力量。”总结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证明这个结论是何等正确! 四、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陈云认为,能不能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还要有正确的途径和科学的态度,那就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他说:“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有的同志却反过来,天天忙于决定这个,决定那个,很少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这种工作方法必须改变。要看到,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这段话言简意赅,凝结着我们党积累的宝贵经验,体现了毛泽东“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著明论断,对于我们今天改进作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今年2月22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话中说:“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个“基”和“道”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惟一正确途径和科学态度。 据在陈云同志身边工作的同志回忆,长期以来,陈云同志养成了一种习惯:他在处理每一个问题的时候,总要进行认真周密的调查研究,对没有调查研究的事情,很少发表意见。早在1933年他就指出,党和工会的领导“必须纠正官僚主义”,深入调查研究。他从上海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亲自到汀州等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形,考察订立的合同是否实行,了解工人的要求,并在调查研究后写了《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怎样订立劳动合同》,刊登在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上。在延安做经济工作时,他经常到新市场去了解农民卖什么,买什么,调查市场的供求情况。进北京以后,他常到百货大楼、天桥闹市、东单菜场等地方,了解市场情况。对于钢铁、煤炭、化肥、粮食、基本建设等等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计划、方针、政策的制定,他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摸清情况后,才提出处置意见。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一些同志头脑发热,高指标、浮夸风盛极一时。如1959年确定的钢铁产量指标,就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陈云同志接受中央落实钢铁指标的任务后,花了3个月的时间,对钢铁工业内部各(下转第46页)(上接第40页)个环节的资源、设备、生产能力,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经过认真算账,他才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落实钢铁指标问题》的发言,主张把钢产量由原定的1500万吨压缩为1300万吨,钢材产量定为900万吨。多数人认为,这个指标太低了,会使下面泄气。陈云却坚定地认定:做到这些“是有可能的,但是还需要做很大的努力”。他在《就钢铁指标问题给毛泽东同志的信》中说:“说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实际是可靠的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正如刘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他还说:“小高炉炼出的九百多万吨铁,目前含硫量超过冶金部规定的千分之二标准的,有百分之四十以上,有的说至少百分之五十。那就是说,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将有四五百万吨生铁含硫超过标准,既不能用于铸造,也不能在炼钢后轧成有用的钢材,这是劳民伤财。”同时,陈云还提出,上述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依据还不够,因为“还没有对钢铁同其他工业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更没有对整个工业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系进行全面研究。仅仅就钢铁来规定钢和钢材的生产指标,还不可能完全确当。”他认为上述压缩指标“只能是初步的,只是提供政治局进行考虑,还不希望做出最后决定”。 认真阅读《陈云文选》可以清楚地看出,陈云同志作调查研究,一是认真、深入、细致,不弄清情况,决不罢手;二是亲自动手,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善于引导群众讲话,讲真活;三是注重典型调查,认真解剖麻雀,把“下马观花”和“走马看花”结合起来;四是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从不一刀切、简单化。1961年,他写了《青浦农村调查》一文,他经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之后,他又明确提出:“母猪私养要从实际出发。”“上海市近郊的蔬菜产区,大概有十个公社,农民过去缺乏养猪的经验,他们不会养母猪。目前还不可能把大部分母猪下放给社员私养。在这些地区,机关或公社办养猪场,养比较多的母猪和肉猪,可能是必要的,可以继续试办。但必须按照饲料供应的可能来拟定养猪规划,并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方法。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民私养的可能性,协助他们多养猪。”我们有些同志成天搞调查研究,却仍然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就与调查研究时缺乏陈云同志那样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密切相关。
范文十:实事求是怎么就这么难一、实事求是为什么这么难——实事求是的十种阻力 实事求是,说而易,行却难。说它容易,是因为客观事物摆在那里,只要不有意歪曲它,照着去说、去做、去办就是,应该不难。说它难,是因为必须透过客观事物的现象去认识本质。实事求是是一个探求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既然是实践,就是开拓,就是实验和摸索,就没有现成的路子和捷径,所以必然有阻力。大概有十个方面的阻力。1.无知阻力。不能实事求是的原因之一是无知,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缺乏相关的知识。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总和。无知是实事求是的第一道屏障。一个人没有对这个事物的基本了解就没有发言的资格,更不用说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这就像缘木不能求鱼,男人不能生孩子一样天经地义。无知是空白,是断层,是横在我们前进途中的沟壑,必得先有知识之桥搭接对岸,才能有下步的探求。但遗憾的是我们常会碰到一些无知的人硬是在按自己的理解去办事,去碰壁,使一些与之合作的人也常觉“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事情就这样被耽搁下来,求不出个结果。 2.经验阻力。凡有一定年龄、一点经历的人,处事都有自己的经验,这经验有时对探索新事新理有帮助,有时却是一种阻力。因为它是主观的先验的东西,而客观事物却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循规蹈矩、驾轻就熟是人的天性,但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就会主客观不符,无法实事求是。经验可以是通向实事求是的大门,但这是一个有着一道高门槛的大门,要走出大门,先得迈过这个门槛;一个有经验的人和一个无经验的人同时面对一件事,前者可能会自恃经验不再调研,结果失败。后者倒可能因无经验参考而十分小心,尽力操办,反而办成了。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随时可能向另一方面转化。有经验本来是好事,但也可以成为实事求是的阻力。 3.自满阻力。人一自满,便不能实事求是,而是自以为是。自满是实事求是的第三道障碍。当你已经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你就不可能再去“求”。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就是说一个人当他追求的目标未达到时,他有强烈的进取心,处处虚心,处处小心;而当这个目标达到时,他就总想保守它,这时便很难找到新突破口,很难发现新事物。不是找不到,而是连找的动机念头也减弱了,没有了。甚至当别人找到新事物时,他还会大喊“不可能”,这是最可怕的。 4.私心阻力。一个人可能也有知识,也有经验,绝不自满,他已克服了前三道障碍,但他有私心,在这第四道障碍面前无法实事求是。因为前三个阻力是他不能为,如有人用障眼法遮住了他,他力所不能,智所不逮,找不到实事求是的门路。但私心这种障碍非不能为,而是不愿为。怕实事求是招来非议,招来横祸,招来利益损失,他是在有意回避实事求是。 因私心之重而不能实事求是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明哲保身,以对我之利害来决定是非标准。第二种情况即“不愿承认”。这种人心眼窄,嫉妒心重,明明知道别人对,也不愿附议,宁可不为,不愿增加他人的光彩。这种心理又更甚第一种,它已不单单是以我之利害来决是非,而是以我之好恶来定取舍了。陶铸有诗言“心底无私天地宽”,无论成个人之事,成集体事业乃至国家大事,都先得在主观上有一个广阔的调研、思考、吸纳、取舍、组织、调动的天地,私心收紧,妒火中烧,故步自封,惟我独尊,以这样的思维怎么能有所创造,怎么能实事求是。私心是万恶之源,它可以让一个人的思想方法变得明知错而为之。 以上讲的这四种阻力都来自认识者的主观方面。 5.实践阻力。实践阻力是指当时某一阶段的客观实践发展还不成熟,还不足以揭示事物的真相和规律,主客观无法一致。这是实事求是的第五道障碍。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继续实践,等待瓜熟蒂落。在氧气没有发现以前,人们认为燃烧是因为物质里有“燃素”,到拉瓦锡认真观察实验之后,才知道不是什么“燃素”而是氧气在起作用。在开普勒以前,人们认为行星绕太阳按圆周轨道运行,经开普勒的深入观察计算,指出行星运行轨道不是圆周而是椭圆,并不是拉瓦锡、开普勒以前的人不想实事求是,是客观实践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科学研究常有假设,社会科学方面常有先进的理论。就是说,人们从理论已经可以推出某一规律,但是在实践没有检验之前,仍然不敢下结论。恩格斯在解释假设并不是真理时有一段名言:“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有三百年之久一直是一种假说,这个假说尽管有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可靠性,但毕竟是一种假说;而当勒威那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后来加勒确实发现了这个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学说就被证实了。”可见在许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想实事求是,而是客观实践还没有达到这一步。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老老实实承认即时实践和个人实践的局限性,是要我们,第一,尊重实践,特别是要尊重广大群众的社会实践;第二,要耐心,千万不能犯急性病,不能妄图缩短甚至跨越实践。轻易不要提什么“跃进”、“一天等于20年”之类的口号。6.书本阻力。书本阻力其实是本本主义,就是教条化的知识和理论形成的阻力,古语云,尽信书不如无书。知识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总和。由于这种认识要靠一代代人的接续才能完成,前代人只好将已有的认识付之于书。赫尔岑说,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前来接班的年轻人的遗训,由于书籍大多,人们又经过实践检验而筛选出各种经典用以统帅相关的知识,指导人们的行为。政治的、科学的、经济的、军事的、哲学的,几乎每一学科,每一领域,都各有其经,各有其典。这些经典由于其权威性,一方面如灯塔,为许多后人指明前进的方向,对后人的参考价值极大;另一方面又如一堵石墙,使不少开拓者裹足墙下甚至碰壁流血,它所造成的迷信力、束缚力也很大,不是经典不好,是读书人不好,不该把它看作万能,不该作茧自缚。恩格斯就曾告诫那些企图从自己书中寻找未来社会图画的人说:你们在我这里连半点影子也找不到。 实事求是总是从前人结论的基础上开始的,因此它实际上是两个过程,一是通过实践验证书本的结论,二是通过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开拓新的知识,探寻未知的客观规律。所以说书本用得好,是我们前进途中跨越天堑的一座桥;用得不好,是横在面前的一堵墙。这种潜在的阻力常常可以因时因势,在特定条件下变成实事求是的具体阻力。7.习惯阻力。这里说的习惯指的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社会习惯,列宁讲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生物学家巴斯德说:“精神错乱莫过于以己所欲而相信某样东西。”人们认识事物有时不能实事求是不是因为无知,也不是因为没有实践,而是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去求知,去实践,跟着习惯走,自古如此,但习惯有时恰恰是错的。在社会变革中,经常有许多束缚人的东西,它明明是错的,是应该改掉的,但很长时间没有人去改,甚至要改变它倒成了大逆不道。这种习惯常常可以统治一个地区、一部分人甚至全国人多少年,使之艰难进步。习惯把人控制在一个固定的思维空间,使你看不到新的外部世界,当然也就难实事求是,发现客观规律。 习惯这个东西是不问对错的,而只问有无陈例。中国封建政治多少年一直是把法先王之法当成处事惯例,这样最省事,一种概念形成之后对少数人来说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执行,对大多数人是在习惯的“惯性”中运行,轻易不会跳出这个惯性空间去思考、去探求。在认识上打破惯性思维,也要有一个外力,这个力常常表现为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或一场新的行动,甚至革命行动。8.权威阻力。恩格斯说,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显而易见的权威。社会不能没有权威。权威是某一领域正确意见的代表,正像经验是有益体验的总结,但是权威和经验一样,只能代表过去,它对未来,有举一反三、预知预示的一面,也有不合实际的可能。现实生活中只有过去和现在的权威,而没有将来的权威,它一样要受实践的检验。当权威发挥其正确的指导职能时,我们探求新事物会事半功倍,当权威持错误的观点而要别人服从时,我们在通往实事求是的路上便多了一道障碍。况且在很多情况下,除屈从之外,人们更多的是自觉服从权威,这样就失去了许多独立思考、探求实际的机会。权威对正确意见的否定,就像家长对孩子的管制一样,是无所谓对错的。他以自己的自信和经验来决策,别人以对他的崇拜和信任来服从。这时的标准只是信与不信或忠与不忠。这里面本身就潜伏着一种对实际情况的忽略,因此很可能偏离实事求是。正如我们往往错把理论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样,也常错把权威当做检验真理的标准,于是在通往实事求是的大路上又人为地树起一个障碍。 9.行政阻力。当人们现有的认识形成与客观不符的知识、书本和经验时可以变成实事求是的阻力,但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就是这种认识被上升到政策、法规、制度、体制,并通过行政权力去推行。这时实事求是遇到的阻力,已不是认识问题,而是法律、行政的制裁与限制。我国在探索改革的过程中,曾遇到不少阻力,这里有认识上的,但也有已上升到行政规定并以行政权力施行的,如农村土地承包,我们曾长时间认为是资本主义并写入文件限制。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眼见极“左”的农村政策造成地荒人逃,在就要饿死人的情况下,决定分田承包。但当时明文规定这是资本主义,他们就私下定协议,按手印,立字据,分田承包,如以后事发,甘愿坐牢。可见由行政权力和体制所造成的阻力,已使得实事求是变成一件多么艰难而又危险的事。当然,现在小岗村已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荣起点,小岗农民立的这个字据也被革命博物馆收藏。 10.利益阻力。社会是分成各种阶层,各种利益集团的。这种利益相别的阶层或集团会意见不一,有时甚至会很对立。所以同样一件事,一项政策,会有不同反映,所谓众口难调。这也为实事求是带来困难。有两种情况,一是一项本来实事求是的政策,侵犯了某一阶层某一集团的利益,遇到客观阻力,难以推行。二是某集团明知这件事对,但考虑到自身利益,昧着事实或良心有意不去实事求是。这时实事求是就变成一个政治问题,一个社会问题。它的实现,往往取决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集团势力的变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末之成王败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