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正确 用德语翻译招聘

怎样正确地自学一门外语?
请以德语为例,结合德语的特点谈谈。提问者考完四级,感觉对英语这样就够了,因此没有学习英语的干扰。一直对德语有兴趣,但不知如何做起,怎样自学?
我本人是一名德语系的本科生,至于学校就先不说了,现在大四在读,而且是在德国读。算来学德语一共3年半,后边一年半还都是在德国,现在大概有欧洲语言标准框架的C1水平吧,上个学期还在这边学校的专业德语考试中考了1.0(相当于国内的95分到100分之间)。。。。哎呀呀偏题了,还是来说德语和学习外语的事儿吧= =#我们先来谈谈德语的语法。首先要说的是,所有语言都是简单的!语言最后都会变成一种习惯,而遵从习惯是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说到德语的语法,一开始我也觉得什么正语序倒语序尾语序虚拟太完成时不规则变化以及介词搭配都是扯淡呀!!尼玛脑抽啊好好的主谓宾不用啊!!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啊!!可是来德国两年之后,一说dass第一反应就是说主语/反身代词+主语啊,动词放最后再正常不过了有木有一点困难也没有啊过去真是傻逼啊,别人问Alles Klar 之后回答肯定是: Ja, und bei dir? 介词一定是bei啊为什么会是别的呢bei多么顺理成章啊过去真是傻逼啊。说本来应该用sollte啊。假设个情景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würde啊什么虚拟态不虚拟态的würde就是假如的意思啊!"如果你需要的话"也学德国人用不规范的虚拟态"Falls du das br?chtest"啊我都能造词了好么,上次跟德国人一起聊天我说Partner之间有Entscheidungsgemainschaft啊我自己能造这么长的词了有木有!!德国人都惊了我自己也惊了啊!!来德国之后我连一页语法书都没看过啊!!以上这些内容都不是自夸啊,都是为了说明,你觉得一种语言没有逻辑仅仅是因为你还没有了解他的逻辑啊,等你熟悉了以后就会发现一切其实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儿。当然这里话说得很轻巧,对于一个人来说,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的逻辑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事儿。尤其是像中文和德语这样,一个是汉藏语系分析语音调语言,一个是印欧语系曲折度相当高的综合语非音调语言,两者之间的差异又相当明显。而像“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与逻辑”这么高(wu)级(yong)的技能也只有靠自己摸索才能得到,貌似别人教是教不会的。不过既然来答题,至少就要给些实用的tipp嘛:1. 我也不知道这个tipp应该叫什么总之起个长一点的名字你们就不会发现这个名字其实完全没有内容了哈哈哈哈哈话说当初每次遇到尾语序的从句的时候都犯难,直到听到我们某年(ji)迈(meng)的德语外教说:你看你们中文里边也有尾语序,每次用到“把”字的时候都是。比如“我把那个面包吃掉了”,同样是一个语法词“把”在第二位,然后动词以及表示时态的语气词放在词尾。听到这里我真是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脑洞打开啊!!从此以后每次遇到尾语序的单词比如:dass, da, wenn, weil, der/die/das/dem/den/denen/dessen/deren(定语从句引导词)等等,我都会在心里默念:这货念“把”这货念“把”这货念“把”,然后就顺利成章地出来了嘛,Ich habe Hunger, da ich noch nichts gegessen habe.(我很饿,因为我还没把饭吃掉)。话说作为一种通过语序来表达复杂内容的纯分析语,汉语的语序比世界上的其他语言都要灵活,这一点从我身边学汉语的盆友们几乎没有一个能够写出一句语序完全正确的汉语句子就可以看出。相比之下,只有正、倒、尾三种语序的德语简直弱爆了。2. 把部分语法当成单词来记之前也提到过,现在遇到würde这个词,我已经不把它当成“虚拟语气的组成部分”了,而就是当成“假如、假设、如果”这样的意思。同样的,上边sollte也一样,不再当成是"sollen的第二虚拟的第三人称单数与第一人称”,就把它当成如果来记。Sollte dies nicht der Fall sein, informieren Sie uns bitte sofort. (如果情况不是这样,请立即告知我们)。同样的,像br?uchte这种,也不要当成是brauchen的不规范的第二虚拟的第三人称单数,而就当成是“如果需要”,“Br?uchtest zus?tzliche Hilfe, wende bitte an uns an."顺便说一句,这里举个不规范的单词的变化,是因为德国人口语会这么用,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能写到作文里,德国人书面语跟口语还是分得很清的,各种不规范的用法,甚至比如gibt's代替gibt es这样国内课本都收录的用法,被德国老师看了也是会判错的。尤其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类似的例子大家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不断地发现。3. 正确理解性数格性数格的出现跟古人的归纳能力弱是有关系的,比如古人可能觉得被打的人和打人的人当然是不一样的攻受不同怎么能用同一个单词呢,于是就有了格的概念。德语的祖先日耳曼语有8个格,每个格都有着具体的含义,具体的有: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呼格、离格、工具格、方位格。每个格都有自己的含义,而德语形成的过程中,随着曲折度下降分析度上升,格也发生了简并,变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四个格,但是也给现在学习德语的人理解每个格造成了困难,因为看起来好像格的使用更加找不到规律了。事实上规律大概是下边这样的:Nominativ: 第一格,承担了原来主格和呼格的作用,比如:Ich lerne Deutsch里的 Der student wird als Janik genannt里边的Janik原本是呼格,现在统一并到第一格里。Genitiv: 第二格,相当于原来的属格,表示所属关系,比如Die Wohnung meiner Familie里边的Meiner Familie。Dativ: 第三格,相当于原本的与格与离格。所以用第三格的地方也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间接宾语:Ich habe ihm ein Buch gegeben里边的ihm,其他不及物动词如果可以有不加介词的"宾语"的话也只能是间接宾语,所以也是要加第三格。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表示离开了什么地方。Ich komme aus meinem Büro,这里我从我的办公室那边来,所以我离开了我的办公室,因此meinem Büro就是离格,因而要用第三格。Akkusativ:第四格,相当于原本的宾格与方向格。宾格大家学过英语的都理解也就不再举例了。方向格就是比如Ich gehe in die Mensa (我去食堂)。这里去食堂(in die Mensa)是方向,因此就是方向格,也因此要用第四格。如果细心的话,可能发现少了一个工具格。工具格一般表伴随主语一同出现的事物,现代德语中已经没有对应的格了,而是使用介词mit等等来表示。用介词代替格的变化也是语言分析化的一个表现。性和数原理类似,只是找不到更好的解释方法,因此也就不卖弄了。通过词尾也可以帮助记忆。我的经验是,对于学习德语超过两年以上的人来说,大概都能自己找出规律,并且让性与数不再成为大的问题。4. 不要拘泥于现有的语法和词汇翻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让计算机来解一元二次方程,最简单的算法就是用那个万能公式来求解,真是大杀器呀只要输入系数一个公式就能求得结果。可是你在考试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会使用交叉相乘或者因式分解来解方程。万能公式有它的优点,简明,有确定的步骤,能给出答案,但是对于个体来说,有时候并不一定是时间最优方案。同样的,目前所有的语法书,都是为了能够给所有的语法现象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对于学习外语的人来说可能并不最简单,况且语法也不一定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有时候其实并不如直接背一些例句来套用来得简单。西方人有很多学语言的时候只学听说,对于语法完全不予理睬,当然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被逼无奈的,因为是下层人居多,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去学校进行正规学习。但同时,这些人的语法也没有差到哪里去。像“Ist es dir gefallen?”这样的用法对于科班学生来说至少很难第一反应能够想到(要用完成式,gefallen这个单词是不及物动词,而且与状态有关,所以要用助动词sein而不是haben,es是第三人称单数所以要用sein的相应变化Ist,因为是问句所以是倒语序,gefallen是不及物动词,要加第三格,最后才能凑成一句简单的Ist es dir gefallen?), 而对于靠实战来学习的人来说,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跟Danke以及Bitte没什么区别。而从词汇方面,最大的忌讳在于断章取义。这种例子车载斗量,几乎所有中式英语都是这么形成的,无论是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还是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都是把一些英语单词和汉语单词形成对应,而后对应到句子里边去形成了。因此学习外语,特别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看到一个句子,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句子要表达什么,然后是这个句子表达的感情以及口气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在目标语言里寻找尽可能的对应。这样的例子一时想不出来了,有时间再来补充吧。!!!经过本人查证!!!gefallen的助动词是haben!!!所以说德国人平常说话也经常犯语法错误,大家一定好好上写作课!!!原文不改了给大家当反面典型吧!!!说完语法,其他的能说也不多了,大概能补充的还有三点吧1. 德国人有时说话的时候会省略主语,比如Hast du gegessen?会只说Hast gegessen?,因为反正也不会引起歧义,回答是Habe ich或者Habe noch nicht. 总之就是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能简单就简单,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住的地方离意大利近的原因。再说一句,这样口语化的用法一定一定不能带到德语考试中。2. 读书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而且会比你想象的简单。因为一个作者往往有他用词的偏好,所以对于有一定词汇量的同学来说,最难的一般都是刚开始读的前两章,到后边生词会越来越少,同时之前学过的词又会重复出现。如果有毅力有胆量的同学也可以试试辜鸿铭的暴力拆解法,上来就背一整套的浮士德。3. 学习德语对于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其原因一是二者语法又同源性,而且英语的语法相较德语更加简单,所以学完德语以后会感觉英语的语法一马平川,正如学习日耳曼语的语法对于学习德语语法有很大帮助一样。其二是德语外来词多而且很多保留原有读音和写法,比如Komponent(component), Infrastruktur(infrastructure), Kernelement(core element)这样的单词我都是先学会了德语里的英语词,然后再记英语就完全没有难度了嘛。顺便说一句,德国的文理中学统一要求第二外语,而第二外语最受欢迎的就是法语。所以遇到德语里的法语词,比如Branche,Friseur,Chance, Champignon等,请按照法语读音字正腔圆的读出来(去学学鼻化元音怎么读先~),不然会被认为没有文化的哟~
首先,英语是最重要的外语,不是考完四级就够了。外语学到什么时候差不多呢?有两个简易的标准:一是看电影根本不需要字幕,二是能用外语读写论文。用考试衡量外语水平不靠谱,就不展开说了。四级?!少年,继续加油吧!路漫漫其修远兮。其次,外语不适合自学。其实很多学问都不合适自学,不只是外语。1、发音不适合自学。录音的语音和语调太单一了。我的德语老师高中自学了三年日语,后来上了大学,日语系的同学告诉他,他的发音问题很多。而这个时候已经积习难改了。发音是需要老师教的。有些传说和笑话说有人完全靠听广播里学到了纯正的发音,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例子。即使天分高,听力相当敏锐,有些音的差别也可能听不出来,自以为模仿对了,而实际上没有。比如德语的[e:],很多初学者都把它和[i:]混淆过。老师和同学的发音对你的发音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有可能「获得」启蒙老师发音的小毛病,但是至少不会太离谱,不会出现专业学生一听就能察觉的怪毛病。自学的话,怎么及时纠正错误的发音?如何靠谱地解决发音疑惑?2、自学不能保证学习效果。自学意味着你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帮助,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疑问,甚至无法建立靠谱的学习计划。没有帮助,在教材选择、工具选择、资源获取等方面可能就会陷入误区。虽然网上东西很多,但是真的不靠谱。作为完全的初学者,即使你有时间去筛选,你也不一定有那个判断力。否则,大学的课都不用上的,都刷quora和知乎就行了;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就会影响学习进度,进而影响学习兴趣。也许最开始阴性阳性中性就把你弄晕了,或者Wie geht es Ihnen?中的第三格就使你纠结不已,然后中断学习;自学的学习计划是不靠谱的,你打算一天学一课,也许前几天还比较顺利,突然就会出现困难,以至于越学越慢,最后不了了之。因为没有「过来人」指导,你无法预计什么时候会有什么困难出现,完全是茫然的。3、自学不方便提高语言能力。如果你想走哑巴英语或半哑巴英语的老路,也许可以试试自学,如果你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大的话。我学了两年德语之后才发现:原来外语可以这么学的!原来外语应该这么学的!!学了那么多年英语把英语学了个半死不活。学了一年发现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一切都那么顺,一切都那么有条理,学了两年,专业四级轻松考过,兴趣浓厚,动力强劲,虽然水平还有限,但是我知道我走在平坦的大道上,水平在稳步提高。不像我那半死不活的英语,好像水平还可以,但是一上维基百科一看电影,好挫败。关键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就不太对,没有role play,没有听说训练,没有presentation,听说能力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回去再打基础的话,已经对简单内容没有兴趣了。所以,真想学外语,还是得有老师,有好老师。有老师,能在教学中解决FAQ,保证学习效果;有好老师,能给你树立榜样,能达到更适合个人的学习效果。
完全赞同 的观点。自学确实是一种不靠谱的方式。要自学,也至少要先由老师带进门,达到进阶水平之后,才可行。没有人带,很多小的方面都可能会成为小瓶颈,而真正的阶段性的大瓶颈完全靠自己更是难以突破的。德语典型的阶段性瓶颈有:动词现在时变位、第三格、第二分词、形容词变化、反身用法、过去时、从句嵌套等。这还只是语法方面的,而听、说、读、写四会方面也存在阶段性瓶颈。对于只学过英语这样一种接近孤立语型①外语的人来说,跟班学习德语这种屈折语型语言都是比较困难的,何况自学。自学的时候,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都很有可能不当,也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纠正。报班或者找家教费钱,但是自学费时啊。我自学过很多东西,诸如编程、网页设计、Photoshop、摄影、速记、法语、日语……基本是在低水准上徘徊,并且已经,就像
说的,学得半死不活了。入门到进阶阶段应该是突飞猛进的(如果教学理念和方式比较正确),但是自学基本达不到这种效果。自学很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还容易半死不活,实在是一种比较低效的方式。有些钱还是不能省的。虽然有人教也不能保证学好,但是真金白银拿了出去,动力会强一些。人都有惰性,自学的话一出现困难就容易放弃,有人带着会好很多。我曾经问过「为什么顶尖运动员也需要教练」②,现在我大致明白了,有教练效果有所保证:一是埋头苦干的时候有人抬头看路(虽然自己也能看路,但毕竟有的时候「只缘身在此山中」),能保证理念和方法不至于出现大的偏差,二是能大大对抗惰性,三是有陪练。第三点对于外语学习尤其重要。Caretaker speaker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语言学习(包括母语习得)最最关键的,与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的互动(例如老师把听力内容照顾当前水平先演一遍,学生对练,进行课堂表演,等等)可以说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自学和视频教学无可替代的。当然,作为学生也要乐意在课堂演练才行,而不是以为听一听抄一抄就行了。我只是补充一下而已,请给
点赞。①②
首先需要反对在这吐槽德语难学的答案。题主问的是自学德语的建议,而不是“德语有那些变态之处?”。-首先给题主答题:
题主你有个学德语的最大优势就是你会英语。会一门外语对掌握另一门外语有巨大,注意是巨大,的帮助。而尤其你会的是和德语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英语。英语能够在你之后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帮助你记忆单词,理解语法,掌握发音。所以这个对德语有大帮助的工具,仅仅大学四级水平是绝对不够的。
语言是一种工具,也是一门艺术,但不论是学工具使用还是艺术鉴赏/创作,最根本的要素是需求。这需求可以是你只身生活在说德语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必须得学,也可以是你对德语背后的德国文化艺术政治科学历史等等方面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可以是只对语言本身有兴趣。但真正的兴趣是建立在一定的了解基础之上的。建议你在有空闲的时候去报名参加一个德语入门班,不需要学太多,A1就足够对这语言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先参加短时间的培训,另一个作用就是老师可以帮助你正音。这是很关键的。德语有些音在中国人看来非常难发准确(其中皎皎者就是r),这造成自学很难练就一口纯正的语音。
当然,如果你在完成了入门培训之后,还对德语有很浓的兴趣,那么最佳的学习方式当然是继续上课。但如果各种条件不允许,只能自学,会很艰难没错,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实际上德语算是一种自学困难程度与上课学习困难程度相差比较小的语言了(相对英语、法语、汉语、日语、粤语,其他语言完全不了解,纯个人观点。。)。其原因就在于德语有,十。分。严。格,的语法。这虽然是全世界人民吐槽德语的最大症结所在,但,这确实是一个有利于自学的优势所在。规矩虽然多,但一切都在这个框架之内,而且框架还非常整齐有条理。这其实非常便于初学者理解陌生句子意思的。
我自己学习的方法是基于上课的,课程间断的假期才靠完全的自学补上。但即便上课,也需要课后花巨量,注意,是巨量的时间来自学,以巩固上课学到的内容。不上课完全自学的话,我觉得需要克服的困难有如下几点:1. 语言环境。如果你在说德语的环境中生活的话,这不是个大问题,但如果在国内自学,没有人跟你对话,学到的语言没有实战应用的地方,这会阻挠你之后的学习。上课时可以跟老师跟同学运用,自学的话,最好找一个语伴。母语德语,学习中文,且英文流利者为最佳。网路上有不少找语伴的网站,可以google之。 2. 实用性。接着上一点,这个问题就来了。自学课本,再通俗易懂,它都是偏书面的语言。比如我最开始在国内学的时候,不管是课本,还是听力材料,里面管餐厅服务生都叫Herr Ober。之后被德国人指出在德国除了那种一杯白水卖三四十欧的逼格秀场,根本就没人会这么叫,这相当于你在中国某小餐馆吃完饭要结账时说:“侍者先生,麻烦结账。”所以这需要有这门语言的真正使用者来告诉你那些是真的实用的。3. 枯燥。德语要死记硬背的东西真的很多,这会让学习,特别是起步阶段特别枯燥乏味磨炼意志。如果你是一个人自学,没有对象来让你秀一下增加自信,则德语摧残意志的效果更显住。所以,以下是我的建议:准备两本或者更多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照着学。坚持听听力材料,不管是什么材料,只要是德语,能听懂两三成的内容,就听起来。这里大力推荐itunes上Deutsch Welle的听力教程 Deutsch, Warum nicht?,从入门到进阶的各个层次都有,内容丰富,还算有趣,缺点是太老了,我上面说的Herr Ober在这里面也有。最重要的就是多花时间和持之以恒,这跟学别的语言其实差不多。千万不要被网路上吐槽德语变态的玩笑给吓到,那些都只是为了博君一笑而吐的槽。什么词性,格,动词变位,所有这些,都是有规律,而且是很工整,充满美感的规律的。对了还有一点需要牢记:你学的不是德汉或者德英对照翻译,而是德语。想想你怎么学中文的,你懂我意思么?
第一次写长答案,好紧张。
本人大三,英语专业,二外法语,从大一开始至今依次自学了日语、韩语和德语。
目前除英语考了CET-6和TEM-4之外,其他语种都尚未参加任何等级考试,所以无法列出数据衡量自己的水平。
下面开始介绍自己的自学方法。——————————————第一次打分割线————————————————1、日语
我使用的教材是《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两本和中级两本都已学完。
首先是语音部分,日语五十音是用随书光盘和网上视频资源学习的发音,大约两个星期掌握。
其次是课文部分,这套教材在优酷上可以找到完整地教学视频(现在不知道还有不),初级上下两册是中央电视台出的,中级上下两册是新东方的某位女老师的教学视频。从最开始我就是按照视频学习了(记得要做笔记),断断续续一年半学完四本书(包括两个寒假一个暑假)。跟着视频学习完所有课程后,我从头到尾把四本书的书面内容从新过了一遍,基本掌握了所有语法点(词汇相对掌握得差一些)。辅助的语言环境练习是看日本动漫、日剧等。
最后是非课文部分,买了上交大一本语法书(N5~N2)和一本词汇书(N5~N2),把语法也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巩固了课本上有的语法点以及新掌握了课本上没有涉及的语法。词汇也是利用早读时间完整过了一遍。
目前的水平是看日剧时可以按照字幕把对应的日语原字说出八九不离十。个人自信如果花一段时间备考可以过N2.2、韩语韩语自学我选择的教材是《标准韩国语》和《无师自通韩国语》(不推荐使用后一本书籍),目前只学习了第一册书。
首先是语音部分,在我看来韩语语音比较难以掌握,尤其是其收音部分特别困难(于我而言)。随书光盘我听过几遍,感觉学习效果很差。我是看优酷上的韩玲老师的视频学习的语音知识(共14节课,每节平均半小时)。前后间隔半年看了两遍,总算入门。
其次的课文部分依旧是按照视频学习的,优酷上的李老师(易酷网),跟着他从头到尾把课文学完(他的发音确实很差,但是讲语法还是很详细的)。当然,要想熟悉韩语语音,附带看韩剧和韩国电影是很有必要的(虽然不是很喜欢看韩剧)
最后的非课文部分,我用的外研社的《韩国语初级语法100》,然后结合《标韩》从头开始学习。(目前还未学完)BTW,如果日语基础好对于学韩语有一定帮助,不论是词汇还是语法。
目前水平······啊啊啊。语法还未看完,只能说一般日常对话勉强能听懂。不过感觉除了在收音部分遇到过困难外其他都挺顺利。3、法语
法语是二外就不算自学了,不过个人觉得法语自学起来应该比日韩的语言要困难,唯一让人欣慰的是诺曼征服期间法语词汇融入到英语中,让学过英语的你看部分法语词汇会很容易猜出他的意思。4、德语好吧这才是题主重点问的,可是,可是,可是,因为网上与教材配套的视频教程至今我没有找到一个,所以只能遗憾地告诉题主,我的德语学习目前陷入停滞状态(或者是缓慢前行)。大约无法深入展开学习经验。————————————第二次打分割线——————————————————————总结:
和楼上高票答案意见一致的是我也认为学语言有老师教才能学好,老师的带领不仅可以保证入门阶段的发音更加准确,还可以确保学习的知识更加系统,同时可以克服自学时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的弊病。
但是令人头疼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条件拥有一名老师指导自己的语言学习(资金和时间安排都是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创造出最接近老师课堂教学的条件,在我看来,在网上找视频学习是最接近这种效果的。
最后,需要告诫题主英语四级的能力还是相当低的,希望题主不要中断英语学习。BTW,英德语同属于日耳曼语族,学好英语对德语是有帮助滴。同时,为题主能对德语产生兴趣而感到高兴,趁着还有兴趣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
我自学时没有熟识的人可以给出指导意见,也不知道有知乎这种东西可以提问,所以基本是自己摸索。所以如果答案有啥不妥的地方,欢迎指正!
个人经验之谈,仅供参考。
对于语言学习最大的误区就是将语言的学习划分为如下几个模块:1、发音2、语法3、词汇而其实以上的东西只要是花时间都是在正常智商下完成的,而语言学习最难的是:4、思维模式的训练!其中遇到的障碍可以分为:语序理解障碍、语法理解障碍和表达方式障碍。对于德语这种非人类语言来说,思维模式才是最难训练的部分。我的方法就是玩命的刷德语电影和德语电视剧,推荐米西德语这个网站,有很多资源。不得不说德剧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看着索然无味,不过总比死啃书本有意思。先说说背景吧,中学时一直强烈抵触英语,所以直到高二英语还是徘徊在及格线左右,后来假期无聊看了几集friends,一发不可收拾,一个假期刷了十季,二百多集,等到开学以后我突然发现听力居然能听懂了。然后当时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英语老师,恶补了语法,然后继续刷美剧,最终在高考前把英语提高到了125,相对之前的90左右真是很不容易了。所以在后来学习德语时用的还是这个方法,不过对于德语来说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德语的语言逻辑更加不符合汉语的逻辑,所以在初期花了很多时间刷剧还是没有成效,直到语法弄熟了之后才慢慢有所进步。至于其中的原因,我们进入正文来说。先举个栗子:如过你想要表达: 我去年给我妈买了块表。在德语中要如何说呢?你要说:(主语)我---(谓语)买---(时间状语)去年---(第二宾语)我妈--(第一宾语)一块表。好我们换个方式来说这句话,将手表换成代词(那个)。那么这句话就需要这么说:(主语)我---(谓语)买---(时间状语)去年---(第一宾语)那个---(第二宾语)我妈。妈蛋语序要变好不好!再来!如果要把我妈换成代词她老人家,那么又该怎么说呢?(主语)我---(谓语)买---(时间状语)去年---(第二宾语)她老人家---(第一宾语)一块表。又尼玛换顺序!!又尼玛换顺序!!别急,还没完呢!如过把两个宾语都换成代词,那么句子就成了下面这个样子:(主语)我---(谓语)买---(时间状语)去年---(第二宾语)那个---(第一宾语)她老人家。喂喂不要想歪了少年。也就是说,在语言学习中,当我们听到一句德语的时候,我们已经很难将它和对应的汉语联系起来。一个东西是主动宾语还是被动宾语,不是按照汉语的逻辑来理解,而是要按德语的逻辑,先判断词性(下文再说)再判断格(下文再说)再判断是不是代词来决定的。稍一不留神,这句话就能说成:我去年给表买了个妈。再比如让人五雷轰顶的可分动词,比如:我建议你睡觉。在德语要说成:我建你睡觉议。这种全句全部听完才能知道动词的方式中国人一上来就会感觉内存不够用,因为很多时候你要将很多无关痛痒的单词先储存起来,等到最后搞清楚动词究竟是什么才能用来处理,而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个一个词按照次序去处理分析,脑中需要一个过程来翻译转化,而且是极具目的性的。你说吃,那么我下意识就会自动在下文搜索关于食物的单词。而你却要我先记住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烧花鸭、烧花鹅,最后才说:我知道,你没钱!这就完全让人崩溃了。而这样的理解障碍只是语序式理解障碍。还有语法式理解障碍。比如德语有个东西叫做反身动词。没法翻译,但是打个比方,我很高兴,德语要说成。我让我很高兴(正确的语序是我高兴了我)这就让人完全受不了了。这样的形式在汉语里完全没有,就更加无法辨识,更甚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动词要后置的,句子就成了(我我很高兴了),孩子你卖萌啊!最后,就是表达上的障碍。再看个栗子,如过说我绝不嫁给你。高中水平:I will never marry you. 高考水平:Never will I marry you.四级水平:You are the last man I am willing to marry. 六级水平:Under no circumstances will I marry you. GRE水平:If you were the last man in the world, I would definitely remain single. 大神水平:If you were to marry me, I would go to the temple.
If the sun rose in the west, I would marry you.
I will marry anybody but you.
I can suffer anything but marrying you. 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如过我们按照母语的逻辑去直接翻译,来表达我们想表达的意思,我们会发现老外们完全不会这么说。因此语言的练习,尤其对于德语,需要一个强大而正确的背景来锻炼,不断用德式德语建立第一条件反射,跨过母语翻译阶段,真正用德语思维去思考,才有可能将德语融汇贯通。接下去的部分我将大概叙述一下德语的变态之处,想学德语的话可以看看,然后自行决定要不要学下去,忠告就是:德语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刚才关于宾语的表述大家已经看到了,这种非人类语序够变态了吧?别急,还有更变态的!!!!!!!!!!在这里,第一宾语被称为第四格,第二宾语被称为第三格,而主语是第一格。(不明真相的群众:等等,所以说还有第二格喽?)真特么有啊!干什么用的暂时不去管它好了,但是这四个格加上德语定冠词的四种形式,不定冠词的四种形式,一共就是(4+4)*4=32种变化组合啊!!!你以为自己是孙悟空吗?(不明真相的群众:等等,孙悟空不是72种变化吗?)我还没有说完啊!德语的名词是有词性的,我们暂时理解它为汉语的量词吧,比如一块表、一本书。德语一共有三种词性,阴性die、阳性der、中性das。比如桌子是男的,菠萝是女的,汽车是不男不女的。(不明真相的群众:是不是男孩是男的,女孩是女的?)错!!!女孩是不男不女的!!!毫无规律可言!纯靠死记硬背!三种格外加复数形式构成了定冠词的四种形态和不定冠词的四种形态。好了,再来看看如过我们想给名词加上一个形容词,比如一块土豪金的手表。土豪金是要变形加词尾的好吗?可以不太确切的比喻为汉语的“的地得”怎么变?要根据所修饰词的格来决定,也要根据所修饰词的词性来决定。那么别忘了,德语还有一种形式叫做零冠词,就是不加冠词的形式。所以如过你想修饰一个词,那么变化形式就有(4+4+4)*4=48种形态啊!相当于一个“的”德语就有48种玩法!!!(不明真相的群众:还是没有孙悟空多嘛!)别忘了这还只是一个名词,还有动词的好吗?按照德国人一贯缺心眼的尿性劲来看,他们对于句子的位置有着天生的执着,动词要雷打不动的放在句子的第二位。而动词的变化如下:德语一共有四种时态:现在时、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不明真相的群众:也不是很多嘛!)难道看了以上这么多字你还不懂么?要是这么简单就不叫德语了。四种时态分别对应一个动词的四种时态变化。学过英语的同学知道还有一个东西叫做虚拟式,就是用来意淫时需要的语法,用来表述不真实的情况的。而德语是一定要玩出花的,虚拟式居然搞出了两种,第一虚拟和第二虚拟。那么好了,一个动词的四个时态对应两个虚拟式,一共就有8种变化。然后!!!对的,还有然后!!!德语是个极其爱用被动式的语言,你们天生都是小受吗?怒草英格兰法兰西时的小攻性格哪去了?另外,还有一大堆的情态动词。所以一句话中的动词该长成什么样要按如下公式来确定:动词本身+主动/被动*2+一大堆的情态动词*n+虚拟式*2+时态*4除此之外,从句的无数衍生、没完没了的动词变形、国人完全无法理解的可分动词、一贯保持小受形式的可分动词都是穷尽了德国人老祖宗的智商编造出来虐其他文明的啊!!!
曾经的英专且二外是德语的给点点建议。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语言学、教育学里面很重要的分支。学习一门外语也没有“正确”的方法,只有对自己来说高效率的方法。但是主流且传统的外语教学或学习中,母语本身有很大的影响成分。也就是说,当我们学习母语时,所有实物、概念或者语言本身的指代物与我们的语言是直接关联的,但是当我们学习外语时,我们是通过母语来和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第N语言建立联系的。成熟的母语系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习其他语言的便利,比方说,在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如果家长想让我们学习到“苹果”这个词,他们必须得拿一个苹果在咱们眼前晃啊晃啊通过不断重复发音或者展示文字来强制建立一种大脑中的联系,但是当我们知道苹果这个词以后,要想学其他语言中的“苹果”就只需要查字典了。但是同时,母语本身的影响也会成为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最大障碍,因为对母语的依赖会降低我们对原语信息(source language)的积累程度,如果我们无法独立运用外语,也就是在大脑中完全不需要一个翻译的过程来理解外语,那外语程度就会卡在一个瓶颈,缺乏高级语感,缺乏感受nuance的能力,也就是陈词滥调里经常说的不能以外语来思考。所以就有语言学家、教育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想,能不能一开始就不走以母语为基础来学习外语这条路,能不能让大家像学习母语那样来学习外语。这种方法被研究开发出一套非常有名的语言学习软件,好像在其他关于语言学习的知乎问答里也出现过。关于这套软件的原理有一段精简的介绍。最快学会一门语言的方式Rosetta Stone 语言科技公司自主发明的 Dynamic Immersion Method (沉浸式强化训练法),通过模拟了母语般的环境以及学母语的自然过程。其简单的、直觉化的学习界面和所运用的先进技术,使您将已理解的和所学新语言不断建立联系,从而巩固了语言学习的每一步。软件提供的及时反馈能有效地强化学习效果。系统性的课程结构,能使您从简单的名词和动词,快速提升到复杂的概念和语句,帮助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实现语言学习的目标!学习者对外语的反应无需经过母语区的翻译,使任何年龄的人都能像孩子学习母语那样地去学习外语,有效掌握外语并能用所学外语去交流和思考。当然这是一套收费软件,以下是其中国官方网站,里面有很多语言可供选择。不过也总是能找到破解版本的,呵呵。不过也有一个非常棒的免费的alternative叫做Duolingo:它的原理和罗塞塔石碑很相似,而且也有安卓和苹果系统上的应用,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它是针对以欧洲语言(上面6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群设计的,但是我觉得达到中国大学生的平均英语水平用这个软件就够了。推荐题主试试,用app的话每天也就花上二十分钟左右,我自己觉得很棒,我推荐给丢了德语将近两年的同学,她有如获至宝的感觉。P个S:德语本身很变态。虽然我没怎么细看之前的答案,但我想已经有童鞋把德语的语法特点都总结出来了。我自己觉得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其他语言都不能算有优势,因为我感觉汉语在世界语言谱系里面就像一座孤岛。而汉语作为纯分析语(),在面对德语这种综合语()特质很强的语言时都会非常无力,不过也凸显出英语的简单,因为英语是介于分析语和综合语之间的。简单来说就是词的形态变化多导致词序灵活,汉语是压根没有词的形态变化所以词序相对固定。这种非常强烈的反母语特质大概是所有综合语对中国人来说比英语更难的原因。所以,我觉得学德语语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你不系统地梳理一下德语的语法,复杂的变形规则也会成为你继续精进的障碍。综合一下就是上面多媒体的学习软件+德语的系统语法书吧,至于通过吸收文化资源来培养更多对德语的兴趣,题主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
英语的问题我就不再说啦…我来说说关于德语的
大家都说德语难,比英语难,但是我个人不那么认为,有了英语基础相对容易学的。不过,不建议自学!主要原因(1)德语发音一定要发准,因为发的准听的对就拼的出,这是德语重要的一个特点。(2)德语格变什么的规则复杂,上手不容易,我觉得自学很容易就乱成一团,要崩溃的…当然掌握了就会发现很轻松了!
有老师教的话就能即时回答你的问题,纠正你的错误,效率倍增!
但是题主问的并不是该不该自学,所以我就我的学习经历讲讲怎么自学吧~虽然肯定不权威不正确这个没办法啦…
首先我来介绍下德语的特点:(太长了懒得看可以先跳过)
德语跟英语是有许多想通的地方的,比如很多单词外形差不多(同源),比如都有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完成时等等。英语的完成时用have引导,德语用haben引导(这两个词长的就差不多嘛~),什么时候用完成时也差不多。这些地方学起来就很轻松,跟英语几乎一样~我当初一节课就把德语完成时搞明白了…
但是德语也有很多独特且复杂的地方,这些就是德语难的地方!比如词性、格和变位。(1)词性是不同名词的分类,基本跟词义没关系,得死记,增加了记忆量,比如太阳die Sonne 阴性、月亮der Mond。(2)格。德语有一二三四格,一格主语、二格表从属关系、三格四格一般就是宾语。(3) 变位。英语里动词末尾要变,什么完成时现在进行时过去时三单啦等等,名词一般就复数加个s什么的。德语这些通通要变,但是我、你、他、我们、你们,不同人称的动词结尾都不一样…关键代词名词什么的还要变!不同的词性不同的格都要有不同的变化…最基本的3种词性*4种格就是12种变化…最坑爹的是!好多常用单词都是不规则变化,变起来真的很离谱啊!反正乱七八糟的一开始很难搞清…
同时德语也有好多比英语简单省心的地方。(1)最最好的!德语字母发音固定,会读就会拼!你可曾遇到不认识的英语单词读不出?你可曾记得发音拼不出?这些问题在德语里都不存在~(2)德语逻辑清楚严谨。语法最大的规矩叫动词二位,一般句子动词一定在第二位,没有任何例外。很多地方真的比英语省心的多。语法你学会了这个规则就是这个规则,极少有例外的。(3)还有其他细节上的不同比如德语没有进行时,过去完成进行时这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根本没听说过-.-德语将来时也不常用,过去时只用于书面语,口语中正常只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一个也可指代将来一个替代过去。多方便!
基于以上特点,自学时注意:
(1)德语第一课绝对是要学发音,一定得学好,这个最最最最重要!可以各大视频站找视频练,或者买书跟磁带什么的。总之力求每个字母发音准确。
(2)语法的话买本书吧,我看过的书不多…只能推荐我们用的教材:《当代大学德语》,如果有人推荐别的也可以试试…我们这个书每一课教一点语法循序渐进的,各种配套,跟着学就ok。
(3)我提到的容易搞的格变词性什么的应该列张表,把所有情况罗列在一起,辨析容易搞混的情况,分析不同情况的相同点,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4)广交同好,找点和你一样想学德语的或者乐意帮助别人学德语的人,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分享经验,也有人回答你问题嘛~这样可以弥补些许没有老师的不足。唉…说实在的我也没什么好的自学方法推荐= =德语语法很多地方很简单,变位的地方多搞搞也就搞清了…搞清了就特别容易~德语说和背单词跟英语一个道理,不再累述了…想到什么再补充,题主以后真要自学德语有困难可以私信我→_→
很多人都指出语言不适合自学,这一点不多赘述。所以就德语而言,需要报一个语言班,至少先学会发音。从入门说起,一般来说,中国老师会直接灌输内容,读单词一笔带过,然后学课文,讲语法,比如开始讲到简单的动词变位,会给你一张表,简单记忆并稍作练习,ok讲完了,下一课。但是德国人上课的思路会不同。他会让你说,练习对话,并不断重复。比如开始讲单词,他会连续几天指着笔、桌子等等物品问你Was ist das?(这是什么?)你回答后,又会让你反过来提问。讲到语法也是,比如动词变位,他不会告诉你规律,而是他先说,你去模仿,接着进行对话反复练习,自己就渐渐知道,遇到这个人称,动词应该怎么变了。表面上后者学的太慢,但是恰恰是这种方式记得牢、掌握得扎实。德国老师教过我的那些单词、对话、语法,即使过了很长时间,我还能记得起来,能够轻松说出来,能听到自己清晰的小舌音。但是中国老师教过的那些单词、句子、语法,即使我曾经背过,还是会在不久之后很轻易地想不起词性,记不清搭配,即使看语法表格说句子依旧磕磕巴巴。这里不是说要德国人来教德语,也不现实,只是觉得学语言,自己要创造机会多说多练习,无他尔。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在非语言环境,若又没有应试的压力驱使,很难。学德语,有时候我回想起初学英语。尤其是当老师讲到介词搭配,讲到主动变被动,讲到简单的状语从句……我会突然想起小学学过的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德语和英语的语法在这些瞬间如此相像,以致于我有一丝恍惚。现在,我看到几乎任何一个中文句子,都能够直接说出英文,曾经学过的那些单词语法搭配,就这样轻松地融入我的句子中,不需要任何记忆调出。然而我似乎因此忘记了这十余年一步步学习英语的过程,从记忆最简单的单词,到学习怎样主动变被动怎样写一个简单的从句,就在这时我会想起和菜头曾经写过的,没有一朵花能在5秒钟内开放,没有任何一件孩童能在一小时内长到18岁,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随着你的心意啪地一下完成。德国人都会点英语,若非是要留学,掌握德语的实际应用意义其实不是很大。所以学到A2B1多是要考德福,这就使国内德语教学带了些应试色彩。不可否认,用两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突击一门语言有意义。(到了德国之后你会切实地用它,并渐渐熟练掌握它)但是想起曾经学习英语一步步缓慢的过程,每一个单词都记过很多遍,每一个语法都进行过大量练习,你会发现学习任何语言都无法“速成”,没有任何捷径。若非不断应用、反复练习,又怎能轻松回忆起这个动词应该搭配什么样的介词、应该加三格还是四格,又怎能像掌握英语一样掌握一门比英语更难的语言?只凭借兴趣驱动学一门语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听德语歌,看德国电影,了解德国历史文化,逐渐对语言培养兴趣,然后坚持,像当初学英语一样坚持。像我一样,坚持不下去了,就会懊悔于半途而废,想要重新拾起了。
推荐一个神器APP——Duolingo,有IOS和andriod版本,至于效果嘛……谁用谁知道!
我认为对于一个觉得四级过了就OK没困扰的人来说,没必要学任何其他外语。
什么语言都适合自学,前提是你很有语言天赋,否则就免了,对于大家普遍认为简单的英语而言,私以为,英语差不多考出上海市的高级口译,就可以了。如果以你四级为起点,半年考出(非全日制),私以为这样的人适合自学任何语言。再说自学,首先发音,发音最好有人教下,否则中国式发音真的很可怕,当然你一定要自学就多跟读,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再对比。语法,题海战术,不懂的提放论坛去问。比如LS举的例子:3.die ganze grosse Familie. / die ganz grosse Familie 问:这两句有什么区别?其实就是ganz在这里是否当形容词还是副词。其实不难拉,如果原理掌握。词汇,大约10000个需要掌握。 就背,德语比较复杂,需要同时背介词和及物或不及物动词。私以为,动词是德语的灵魂。听从听写开始,到后面简单的都能听写出来了,才能开始练泛听,否则出不了成果啊。虽然到现在我一听德语小说就睡觉。说比较麻烦了,自言自语吧,最好能找个人一起说。听说读写,这样排比较好。我是英语八级和高级口译,看片老忘了看字幕,帮美国朋友代写N多期终论文。这样算英语还可以吧。德语C1, 不多说,德语到现在还不能完全看懂德语片,完全听懂德语广播,所以说环境很重要。晕晕晕。现在还在准备法语考试。所有语言都没有自学,起码都上过发音课,不上发音课,就是不放心。
我一年自学德语后到德国留学(考试前参加了一个德福强化版,发音有人教过),现在自学日语准备考级中。自学德语的攻略参见如下回答:
德语入门非常不适合自学,首先要掌握发音,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发音很难正确,众所周知德语很难,所以基础阶段很重要,各种语法词性以及变化都需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建议如果真的想学的话还是报个德语课先把初级学起来。
手机码字。首先想要说题主勇气可嘉居然还要学德语。不知道题主学德语的目的是什么,要是没事装个x秀给妹子看的话,还有法语西班牙语日语etc,或者英式口音也行啊。要是楼主准备来德国留学的话,个人建议死了这条心吧,要不你有可能以后和我一起来吐槽当年脑子喂了狗…进入正题。先说英语。1.英语四六级和考研英语个人认为根本就是个渣渣好嘛…当年雅思听力阅读7分的时候口语才5啊!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脸红。当然这仅仅只是我个人的能力不行,但是口语不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吧。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个人认为能听能写能看不能说的英语不算成功,还不如去学拉丁文。题主请先找到自己的弱点,然后补齐。2.四级考完还有六级,六级考完还有雅思托福,雅思托福考完还有G!R!E!啊!当然还有GMAT等等很多考试,题主自行挑一个准备准备就清楚自己的实力了。3.个人认为,学其他语言以前,请先精通英语,或者至少流利熟练掌握英语。要不下场挺惨的,就和我一样…再说德语。1.看见楼上有人说了德语。没细看但是也差不了太多。德语好学的是发音,学会了任何文章都可以念出来。当然能不能理解就看单词量和造化了,反正我脑子是已然喂了狗,摊手……2.德语语法是要比英语复杂很多,看佐藤先生以前的回答好像是因为德语还未进化?(记不太清先生具体怎么说了,如有错误还请谅解)德语名词有三个性(阴阳中),和代词一样都有四个格(一二三四格…我不是在敷衍你但是它们真的就叫一格二格三格四格),动词根据不同时态语态和人称代词而相应变位etc…总之在刚入门的时候会比较难。后来习惯了觉得其实还挺简单。3.个人建议语音这块还是找个老师教教吧,毕竟这万一开口说出来的东西德国人听不懂,语法再好词汇量再大也只能耸耸肩和德国人说一句“Can I use English?”这要万一英语说一半也卡壳了…哎…不说了这就是活生生的我,一把泪…
语音熟练以后就开始学语法吧,多看书多背多问其实就够了。祝题主学习德语…愉快….………………………………….............................................................................................................又看了下楼上那位大哥的回答,瞬间觉得自己level好低(为什么刚刚还在我楼上的答案现在就已然排到了第一了?瞬间藐视我这依旧是0赞同的答案啊,sigh)。坦言那种通过影视作品来建立对应思维学语言的方法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方法,可惜没怎么尝试过…个人觉得(因为没用过只能是乱猜)那种方法在初期学习的时候会比较困难,因为可能别人都开始学二格了你还没有搞明白什么是静三动四(当然静三动四这个概念也是不完全正确的,只不过不少情况下可以直接拿来用)。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会抹杀掉部分积极性。但是!!!一旦你掌握了那种很奇妙的叫做语感的东西以后,瞬间秒杀一切。让什么语法都去死好了,你只需要凭自己感觉说出来就行了,或许你解释不清什么时候用哪个定冠词用什么格,但说出来的是对的就行。综上,建议楼主多听多看多说多背书。
英语四级就够了?!让朱彤们情何以堪。。。外加德语不适合自学,说了七年德语的人给你的建议。
楼上好多德语大神……德语入门渣本不该乱入的,但基于长期学英语和短期学德语的经验,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学一门语言,首先要搞懂它的【逻辑】,其次才是基于【理解】了【逻辑】的【记忆】(发音什么都往后放……这些真的不重要)举个例子,为什么是Guten Tag而不是Gute Tag?有些人会说这就是个短固定搭配,记住就行了,但我在记这句话的时候是真的把它还原成了Ich wünsche dir einen guten Tag. 好吧我知道这样很麻烦,但至少对于我, 还原后的句子让我对四格和不定冠词后的词尾的印象又加深了一点。肯定会有人觉得我这样是死扣语法,但我觉得把每句话都搞得通透在让记忆时感到很轻松,因为你知道了句子背后的逻辑啊!!【语法】是死的,【逻辑】是活的,是你大脑中对于这门语言的理解,是你自己的东西。再提一下【语感】,有人会觉得语感比语法重要,的确不假。但语感是怎么来的?【大!量!记!忆!】没有别的方法。中学时因为喜欢,自然而然地记了很多歌词,电影,文章,还有细细碎碎的表达。而这些记忆也是基于理解了英语的逻辑而来的。只不过英语的逻辑相比德语简单多了(就比如语序,和汉语差别不大)所以对于英语逻辑给人的shock不如德语那么强烈。所以我的原则就是对于每句话,都要搞清楚它是怎么来的,我随身有一个小本子(从学英语时候养成的习惯),好的句子和表达都会记在上面。
学个语言都有那么多恩怨,居然有两位答案提供者就这个问题给我私信,要求我别赞某个答案,真是……让我怎么说好呢。不理恩怨,我就随便说说我的观点。作为各位德语专业人士之外的补充。个人意见,未必正确,谢绝转载。首先,这问题提的有问题,什么叫做“正确”?沐浴更衣脑无邪念?我不知道什么叫正确,事实上若不是为了金发长腿的日耳曼妹子,我才懒得学这种“约、希、黑、根”之类各种古怪发音的语言呢(不过如果说多了,也会觉得德语挺性感,尽管语法的确是坑死人)其次,既然不能确定什么是“正确”,那我就可以胡说八道了。是啊,谁规定了怎样学一门语言是正确的呢?我就乐意不正确的学,好用就行,你咬我啊?嗯,所以,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你学德语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去德国旅游的时候能问个路,点个菜,买个东西,那其实很简单,你买个德语手册,照本宣科,只要有英语基础,死记硬背,现炒现卖,不到两周,你就可以去德国玩了,当然,前提是你要有钱。如果是为了能认识个德国的帅哥美女,改善自己的生活幸福指数,嗯,其实也不算难,在前面以shopping为目的的学习基础上,买本德语入门,背下德语字母表,以此为手段接近妹子或者帅哥,天天对话提升感情,相信你的语言能力会飞速增长的。当然过程中你如果比较认真,需要注意区分德语中性别用法的区分,别和妹子或者帅哥学了一口异性用法。不过如果你只是为了勾搭,那就不要管那么多了,最管用的是肢体语言……最后,如果你是为了到德国去学习或者工作,就别自学了,效率太低,而且不系统,老实去报班学吧,这个诸位专业人士已经说很多了,感兴趣的可以去咨询。不过我始终认为,学语言并不是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事情,这应该是一个有趣的尝试,也不一定非要遵循某种固定的方法,每个人的天资不同,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试试,说不定更有效呢,我就是从英语角度跟着德语学的,中间用了罗塞塔,很好用,因为我懂英语所以可以,不过不懂英语的怕就要找别的办法了。所以有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但是真没必要说只有某种方法才是对的。我知道你们学德语的人思维严谨,性格认真,但尼玛我们面对的是中国人好么,别学的和德国人一样古板,这是要逼着很多人去荷兰、瑞士或者奥地利学德语么?摔!
1.题主这里提到是如何正确的自学一门外语,而没有问自学好不好,是吧?2.接下来应该是结合德语的特点谈谈如何自学,没有问德语适不适合自学,是吧?3.题主感觉英语考完四级,觉得够了,所以题主的意思是学德语不会受到英语干扰,所以题主应该希望我们不要再吐槽他关于英语学习的认识了,是吧?好吧,我还是先来说下如何自学,当然最后还是要说下题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局限于自学。目前自己在某高校留德预备部上暑期德语课程,这个月初刚考了日语N2。首先,我理解的是除了报班上德语课以及在学校里上德语课之外的所以关于德语的学习都称为自学,包括你看一些网络教程或者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始的时候,我说你去学语音阶段,这个时候尽量找些网校课程来,千万别拿一本书听着MP3就开始干,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国内资源分享这么热,稍微勤快点,不觉伸手党可耻的就多多伸伸手,如果嫌麻烦不要忘了万能的某宝。这样子跟着一些语音课程把这关过掉,多练发音,切记要尽量准确,不要急于求进,不要想着一个礼拜自己就能跟德国小朋友简单绘画了。语音课程结束后,你需要一本教材,这里说下,特别是对自学的来说,你就找个国内编的教材吧,德国人编的教材看着高上大听着有逼格,绝壁不适合自学的玩。这里主要是因为语法的关系。推荐新标准德国语或者大家的德语(好吧我承认这是日语COSPLAY卖萌来的)当然如果你能找到初级的一些网上视频或者课程,你就跟着上面推荐的教材来吧。在初级阶段,我觉得你主要接触的是语法,有了语法你才能造句去,是的,我这里就是推荐你用每天学到的语法造句,不要觉得这个语法我看懂了就行了,实话说关于初级语法你一个礼拜就能学完,但是看懂不一定会用,特别是德语这种反人类的语法结构,另外只有多造句你才会用单词,用了单词你才会不断接触那些难点,比如形容词词尾,比如格,而在这个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你才会发现原来课本上的好多例句都值得背下来,自己说的那些句子简直太low了。还是要来提下词汇,如果你想挑战下自己,好的,我建议你多看单词看的越多然后自己总结规律,比如为什么一些单词词尾很像,性别也很像,为什么有些形容词单首字母大写就是名词,其他变化跟形容词一样,提醒一句如果不看总结秘笈,德语Bug特别多,挑战需谨慎。初一上单词书就不要买了,老老实实把课本出现的所有单词记住,把规律总结好,然后才考虑去背单词书。否则越背越没兴趣,最后连学德语的激情都没了,本人亲测如此!关于听力,你们猜猜我会推荐你们像小学生那样玩听写练习吗,就是放着MP3,你按照听的一字一句写下来啊,哈哈,别开玩笑了,多浪费时间啊。初级阶段,如果你能找到NHK的德语广播教程(DW表示,NHK你个小日本COSPLAY还TM的没玩够吗),这里只是作为辅助学习,目的是培养对德语的情趣。初一学完,如果觉得自学还没玩过瘾,初二想继续,好吧,这里主要提一下几点:1.你现在的水平相当于德国3岁及3岁以前儿童的样子;2.语言是拿来交流的,当然你不对这句话有深刻的认识,因为你自学啊,你跟别人说过几句德语啊,你甚至都不会预见自己一年后还是一句话也不会说;3.语言学习只要你花时间你总会有收获的,花的时间越多收获越大,(满满的正能量啊)4.这里提一下,网上可以找到的资源有音频及视频相关有:Alles GDeutsch HMichel.Thomas.Learn.GSlowG德语会话通;德语发音通;Hallo.aus.B广播德语初级教程Radio.D;Germanpod101;德剧相关有:老友记德语版;退休也疯狂;我们的父辈;德语长寿剧:Verbotene Liebe;当然还有屌丝女士(这些一半都可以找到中德双字幕版的)5.请知道有个网站叫沪江网关于自学暂时提这么多,后面有必要再补充。-------------------------------------------------------------------------------------------------------接下来,哈哈,我想表达表达!首先,英语考了四级就觉得够了是完全错误的,然后如果你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其他语言的学习,我想你还是不要开始的好。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算你把德语学的多好,就算你以后在德企工作,你如果英语不好,那么你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外语学习者,但是反过来,如果你英语很好,其他不管,那当我前半句没说。题主以过了四级为标准然后又说想学外语,好吧,我只能理解你很喜欢德国或者关于德国的一些东西,或者说德语发音好听(摔),然后才觉得要去学德语,而不是单纯的对外语的兴趣。我之前也一直坚定站在自学为王道的角度上的,但最近在德语课堂上发现到这种想法是有点偏,至少可以说如果不去上课当靠自学的话你不会认识到这种想法,不说愚蠢,至少不以为对。还是举个例子吧,为什么德语不适合自学,更多的还是吐槽下这么语言,见谅!现在开始一本正经聊德语1.汉语中你说“亲爱的父母”对吧,哈哈,在德语中你得说:Lieber Vater und liebe Mutter. 抱歉这里的两个liebe-不能嫌啰嗦而省掉一个。2.die Jugendliche(年轻人女), der Jugendliche(年轻人男), die Jugendlichen (年轻人),你们听说过有一种名词是形容词名词吗(注意词尾的不同)3.die ganze grosse Familie. / die ganz grosse Familie 问:这两句有什么区别?答:区别在于前一句可翻译成整个大家庭,后句翻译成非常大的家庭。 为什么? 因为前一句的ganz修饰的是名词Familie,所以有词尾变化,后一句ganz修饰的是gross这个形容词,没有词尾变化。好吧,关于德语我不多说了,以免待会有女生(女汉子的女)出来吼一声“请不要黑我大德意志”,(其实画面没那么美,大家不要想了哈,来个二次元版的吧,亚美爹 苦搭撒依啊)如果题主觉得这些东西你一个人自学可以轻松搞定的话,那么祝你在扛起那枚自学为王道的大旗的路上,越走越宽,这里敬上小弟那微薄而热泪盈眶的祝愿吧!其实上课学德语的话,是一种不错的体验,比如你能想象一个慈祥的阿伯在课上怎么解释sich langweilen 吗,“我一个人寂寞寂寞就好了”,嘿默大妈,这里发现有人卖萌啊!----------------------------------------------------------------------------------------------------------------------推荐一个视频,大家乐乐吧
语言是种工具,不是一门学科,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兴趣或者是动力,不能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且就学而学,语言学习是会显得枯燥和乏味的。综上所述,要解决这种问题,我们不能从语言本身入手,而是要通过一个载体从而学习语言积极性的耐久性,也就是俗话说的“为什么而做什么”,你可以找个德国女朋友,而且要不会中文的,这样你就能事半功倍,学习生活两不误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语在线翻译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