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到可以通过搜一串奇怪的数字数字搜到一段自己写的话?

搜索下载地址给的是一长串混合的数字加字母该怎么下
搜索下载地址给的是一长串混合的数字加字母该怎么下
把下载地址复制到新建下载任务
复制了,说:请至少输入一个合法的URL。╮(╯▽╰)╭,我是电脑白痴,我承认,表拿东西砸我。。。
一长串混合的数字加字母
那就是文件的种子
你重新换个种子试试
那个过期或者有错误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互联网领域专家  10~15、19、20,14:4:1一串蹊跷数字折射韩寒补赛背后的无耻  牛鬼鬼   10~15、19、20,14:4:1,你会想到什么?  10~15是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征文启事的【奖项设定】中关于获奖名额的划定范围。原文是【优胜奖10至15名,入围奖30至45名】。  19是韩寒补赛前已经评定出的获奖人数,20是加上补赛的韩寒实际获奖人数。  14:4:1是除了补赛的韩寒外A、B、C三组得奖人数比例。  这些数字能看出什么呢?  我们先看赵长天接受网易采访的一段话:【我们一等奖不是一个人,不是第一名的概念,我记得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是有20个一等奖,本来没有韩寒就只有19个,一等奖的数字不是定死的,所以不存在加韩寒一个就把别人挤掉这个问题。】  奇了怪了,虽然一等奖的数字不是定死的,但范围却是定死的!赵长天,请你睁着眼睛来解释,19也好,20也罢,究竟是在【10至15】之内,还是【10至15】之外?!  10至15,这是一个范围。而且本来就是一个弹性很宽松的范围,给了5个浮动名额,占下限10的50%。  即便如此,实际获奖人数在弹性外又多弹性出5名,取了20!20,与大赛启事的设定相比,取上限15超额33.333%,取下限10超额100%!  如此这般地大范围超额,是谁如此胆大妄为程序违规?  我们来看赵长天的另一段话:【我不认为程序上属于违规,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所有的程序和规则都是通过一个我们的“工作委员会”和“评委会”在一起开会(决定的),这是我们理解中最高的一个决策机构,之后定的所有规则也都是这个委员会定下来的。然后我们最终定奖项也是通过这个委员会来定的,这个委员会一致都同意给他(韩寒)这样一个复赛补考的机会,我觉得程序上还是公正的。】  好吧,我们抱着最大的善意理解赵长天把责任推向所谓最高的“决策机构”这个集体(这决策机构的人,货真价实的“临时工”),但决策机构儿戏一般的对待评奖规则,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评19就19,想评20就20,完全忘记了《启事》中的【10至15】的范围,出尔反尔,完全践踏自己制定的规则,却是铁打的不争的事实!不是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是大赛时如李其纲所言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初定的19人都是出类拔萃到了“非你不娶”的地步?真的就是到了“决策机构”哪怕食言违规推翻自己启事的【10至15】名,也要不拘一格践踏规则大范围扩大获奖名额到19的地步?   真的吗?真是这样吗?  答案是,不,绝不是这样!  再看看赵长天的第三段对话:【事实就是前一天晚上我们评委都把它(复试的文章)看完了,分数都已经统计出来了,统计出来以后,一般评委第二天开会就是把之前统计的分数讲一讲,然后我们评委定一定有几个人(能够获奖),比方说4分以上就算(得奖),看看有多少人,比如说19、20个人,或者掐到4.1分或者3.9分,就把这个(得奖名单)定下来。】  这话不难看出,评委要掐分,4分、4.1分、3.9分。掐分的目的就是【定一定有几个人(能够获奖)】,就是【看看有多少人】——问题就在这:既然还是要靠“掐分”看有多少人,还要来回掐,那就坚决不存在因为文采出众到“非你不娶”而不拘一格从上限15破格到19的理由!  同时,几个分数来回掐,更没有掐不出【10至15】这个范围,而只能无奈地必须象金鸡百花双黄蛋那样掐出19的理由。  如果一定要较真,那我们就从概率上看看掐出19的三种极限可能性:  第一种A:假设最高分4.1,而4.1分者恰好共19人。这可能吗?赵长天自己也说了19到20人的分数再上下浮动0.1掐,所有没有这种可能!  第二种:假设4分及以上共8~9人,而3.9分恰好共10~11人,合计19人。相对优劣的对比为9:10或8:11。参照“10至15名”范围,若取19则超额4,超出上限26.67%,更别说加上韩寒就超出5、比例33.33%;而若取9则差额1,只差出下限10%,即使取8也差额2,差出下限20%。明显更接近《启事》的设定。显然此时应当取消3.9分获奖资格,一等奖取9或8名而非19名。所以这种可能性也没有。  第三种:假设4分及以上共1~7人,而3.9分共12~18人,合计19人。那么有可能不得不类似双黄蛋一样取19。暂且允许这种极限有存在的可能。  但是,别忘记了,这19个一等奖是分组的:A组(应届高中毕业生)14;B组(高三以外的初高中生)4;C组(中学生以外30岁以下青年)1。暂不评说各组名额的14:4:1的奇怪分配(A组超大比例),单就A组的14人再分析极限可能:  因为B、C组已经占了5个名额,再加上韩寒共6个,所以综合以上各种假设分析,要满足上面的第三种可能性的,总人数为7差额严重,才会取19。那么7-6=1,也就是说,A组要满足取19的可能性,获奖名额只能限定在1名。而实际A组取14名,又要满足限定人数1,只能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这14人同为一样的最高分,铁板一块不能分伯仲,必须同进同退!这种可能性,参考赵长天的话,再参考其他B、C组获奖人数,可能性为零!  当然我从BC组入手推演A组比较片面,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结论都只有一个,“决策机构”若要遵守《启事》的规则,定出【10至15】人的获奖名额,是完完全全可能的,而不是必须双黄蛋般地必须超额到19到20人!  而恰恰他们这样做了,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机构”不仅肆意践踏自己制定的【10至15】规则,连暗箱都不需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更视规则于无物,连个解释都没有。整个评奖过程,没有不拘一格看文采的选拔,有的只是莫名其妙蹊蹊跷跷的获奖人数的暴增。还居然无耻地声称“我觉得程序上还是公正的”!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更没有无缘无故出尔反尔和食言。尤其事关利益的比赛,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践踏规则和蹊跷,有,就必然有猫腻。A、B、C组的14:4:1就是猫腻。从10至15到19,就是大猫腻。有了19这个大猫腻,再从19到20,韩寒无数机缘巧合地“不严谨”地来补赛、获奖,是在是太小意思了。  以上分析,还都是基于相信赵长天的话的基础上,那再看看李其纲是如何说的:【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评委们注重的主要是初赛作品,复赛作品仅仅起一个鉴别真伪的作用,即考量初赛作品是不是出自参赛者本人之手。但从第二届开始,实行了可量化的评分制,初赛作品与复赛作品各占一定的比重。】  你们一个说是4、4.1、3.9地掐分定人数,一个说是第二届才量化评分。那么,你们俩,究竟谁在无耻地说谎?  假如李其纲所说为真,那就更不存在从【10至15】强取19名额最后定在20的任何践踏规则的理由!  总之,10~15、19、20、14:4:1,这一串蹊跷的数字,不仅照出你们的无耻,更让你们的阴暗猫腻无可遁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从获奖人数和比例,再说一串蹊跷数字折射韩寒补赛背后的无耻  牛鬼鬼   我为的上篇博文《10~15、19、20,14:4:1一串蹊跷数字折射韩寒补赛背后的无耻》,指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征稿启事中“奖项”设定为“10至15名”,结果却是19+1=20名。大大超出设定范围,而且没有任何必须超出启事中设定人数的理由。】  如果上篇文章还没有对“文章太好,实在不能割舍,19都要录取”这一牵强的“感性、不可量化、文章只有文人才懂”理由进行批驳的话,那我们看看文人兼当时评委兼韩寒补赛提议者叶兆言是如何让说的:  叶兆言《也算多余的话》:【其实无论作文大赛,还是高考作文,很少有什么好文章。这赛那赛就是矮子里挑将军,得奖不是说你好,只是你比别人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差,韩寒最后能成名,是为新概念作文增了光。我当过多年评委,大家真要想听肺腑之言,只能说接触到的大多数作文都烂,都让人想呕吐,会让你感到人生的无趣。语文老师一定明白我说的话,有过参赛经验的网民,你们也不妨想想自己这个年龄段的作文。】  这段话明白无误地从参赛作文质量方面,直接否定因文章太好而无法割舍、必须严重超额増奖到19人的理由。  那么,还有其他什么任何见得了光的违规理由呢?显而易见,没有!  是评委们疏忽大意,完全忘记了有【10至15】这样的设定?不要说我们用屁股都能认清这是不可能的,就算退一万步,我们愚蠢到相信评委真的忘记了究竟要设多少名奖项,那来看看数字常识:韩寒补赛前定的获奖人数是19。19太奇怪了,忘记究竟要取多少人的评委们,按常理更应该录取20!这个20无论从心理、美感、平衡以及确需增加的任何一方面,都比19更加合理。而事实上,经过蹊跷的韩寒补赛,19更象魔术师手里被撕掉拐角的扑克,等待那个掉落的拐角1,和1结合成20,就圆满了,这个魔术就完美无瑕了!(此点更犀利论述请参见@青春不再出发即@九州处处奔雷的文章【《韩寒的手稿,照出中国文坛的羞耻》第十六回 赵长天是如何安排“韩寒补赛的程序”的?】)  上段论述说明,假如评委忘记【10~15】的设定,初定19,合理的结论只有一个:等待韩寒补赛,共同完成19+1=20的大圆满。那么这个前来补赛的1,早就被安排内定好了!  我们都是善良的人,那么我们就再次宽容和善良地先将19和1的魔术般神奇圆满放在一边,回头再看。但前提当然是评委们不会忘记有【10~15】的限定。那么,是什么促使评委们明知有设定,偏要违反设定呢?  这时再来重点看看奇怪的ABC三组获奖分组比例吧: 14:4:1。我没查到启事以及评委关于分组比例的设定和说明。分组的意思,是相同量级选手间的较量,按常理,应当均衡地将获奖总人数,平均分配在每个组。奥运会选手可以设金银铜牌,残奥会的选手就只有金牌?重量级的拳手难道一人一条金腰带,轻量级拳手满脸是血地战斗结果只能打酱油?  14:4:1,诡异的比例,不言自喻,一目了然:C组打酱油;B组来掩护;只有A组,才是要冲锋占领的高地,才是要攻克的碉堡,才是千军万马争抢要过的另一座桥!A组是干什么的?A组参赛选手是应届高三学生。这本没什么稀奇,但稀奇的是它有一个异常重要的标签——【获奖者有可能被保送进协办的重点大学】!  假如没有这个金子般的标签,即使A组选手再多,水平再高,既然分了组,三个组的合理获奖名额分配应该是5:5:5。即使再有偏重,也应当是7:5:3。在【10至15】范围内,合理的比例应当很多,但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结果竟是14:4:1,严重不合常理到畸形!这,没有蹊跷吗?再联系到补赛的韩寒获奖后,奇怪地分到C组。本应当是14:5:1,变成14:4:2。这两个比例相比,当然14:4:2更好看更合理,至少A组是C组人数的14倍锐减一半到7倍。C组孤单的敷衍的1人也变成了看似有经过一番竞争认真评选的2人。  这时候,你还相信“排版错误”说嘛?这时候,就算相信“排版错误”,你还能相信这只是失误,而不是确实比例自己都看不过去,故意“排版错误”,以最大程度减轻畸形蹊跷的分配比例呢以掩盖那些小猫腻呢?  当然相关人员都澄清了,我们也还是相信他们的澄清,那就是A组获奖选手究竟能不能真的保送协办单位的重点大学?别管那时是如何地不确定,但无可辩驳的事实是:有可能,这是一个机会!!!所以请别再用不知道究竟能否保送来糊弄大家。只要有这个机会,就是有巨大利益:或一夜暴富般进入大学,或板上钉钉上道保险,或锦上添花多些选择。所以,再次提请不要去被他们轻描淡写的“不确定”迷惑,应该看清这实实在在“有可能”的诱惑!  究竟这种“有可能”的诱惑,在评委心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荡起什么样的涟漪呢?我们再看看叶兆言的话《也算多余的话》是如何说的:【说白了一句话,第一届大赛就是个征文比赛。一等奖竟然可以直升大学,实在是太占便宜,我们都在背后议论,将信将疑,这玩意到底靠不靠谱,结果各大名校还就真录取了。】  叶兆言的话传递三个信息:  第一:【就是个征文比赛】——这句话再次佐证,获奖人数分组比例本应没有特殊处,当正常均分。  第二:【一等奖竟然可以直升大学,实在是太占便宜】——太占便宜,太占便宜,听听,这里的诱惑有多大。有便宜占,谁不想占呢?  第三:【我们都在背后议论,将信将疑】——将信将疑,说明不否定,说明有机会。而重点的是“我们都在议论”,这个都在议论,说明了一切:在普通再普通的“就是个征文比赛”中,大家早就稀松平常,这个不同以往的“太占便宜”一出来,实在是匪夷所思的新鲜事。这种都在议论的新鲜事,能不在评委心中激起千层浪吗?能象忘掉【10至15】那样轻易忘掉吗?唯一的结果是,这个“太占便宜”,深深地在脑海中烙下一个印。有意地、无意地、一直地、不时地浮现和徘徊。就象一群人突然得到了传说中的藏宝图,沾边的,不沾边的,一下子全来了精神。不论是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有宝藏、都想攫取宝藏,但宝藏被人惦记着,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我们还能再相信“不确定能否保送”这样轻描淡写的话吗?叶兆言、赵长天、李其纲这些相关人员,都在各自回应中提到这样的话。这没有“记不清” 的出奇一致,不过是用一种真,来掩盖某种伪罢了。就象一个高明的说谎者并非句句假话,反而在某些无关紧要的地方,用真的不能再真的真话,掩藏他的谎言。这样不仅看起来是真,更重要的,让你顺着他“真”的思路跑偏、走远、忽略,而不去注意“真”的阴影下,还藏着另一面不易发觉的、不想让你发觉的黑暗。  拿起火把把这黑暗照亮,就发现这个事实:“有可能会保送大学”,这个“太占便宜”实实在在地在评委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结合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地违规将【10至15】的得奖人数暴增到19人,以及严重畸形的14:4:1三组分配,我们不难得出这个结论,解开这个猫腻,那就是——因为有了“可能保送大学”这个巨大利益,评委才不惜违规暴增得奖人数,并抽调其他组名额,全部塞进A组!!!  赵长天早就将责任推到“决策机构”了,那么,这个决策机构,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违规呢?韩寒那个神奇的1,又是如何凭空飞来和19圆满的呢?  下回接着分析。
  与文科生@张扬zf讨论19的概率 三说一串蹊跷数字折射韩寒补赛背后的无耻  牛鬼鬼   在倒韩先锋网,没猜错的话,是@张扬zf在我的文章《10~15、19、20,14:4:1一串蹊跷数字折射韩寒补赛背后的无耻》认真讨论。找到并浏览他的微博,看到了这一条,内容如下:  【我一段研究在不改变公告规则的前提下新概念一等奖名单增加到十九人的概率的文字有误,事实应该是满分十九人,或者满分一人,次十八人,满分二人,次十七人,满分三人,次十七人,等等,次可再次,可能性非常多,而且这还是在不改变规则的情况下,而且竞赛不是博彩,竞赛人数增多可适当增加获奖人数】  那个有误的不去说了,先指出你的笔误:十七应该是十六。不用谢!  和文科生辩论,有个头疼的地方,那就是文科生思维的天马行空,思维跳跃。比如这条微博,刚刚还在研究“不改变规则”的概率,又在后面提到“可适当增加获奖人数”。对这样一脑子浆糊的文科生,我觉得有十分必要,也只能彻底分析。否则,囫囵吞枣地一带而过,看似道理满满,却是实实在在地掩藏住重要细节。而细节,往往是发现重大问题的关键。  @张扬zf的微博,其实讲了两个问题:  一 分析出不违规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 违规也是有道理的。  且慢且慢,饭要一口口吃,话要一句句说。“而且”这个转折词,硬是将还没弄清的问题进审视透,就被你一带而过忽略了。所以,我们得把这段话钉死在墙上,详加分析,不能轻易让“而且”带走我们的探究、思索。  先看第一个问题。不违规的可能性。也许你的归纳学的不好,我文章里的三种可能,你没看懂,我就详细说说。  不违规最正常的录取,应当是从最高分、次高分、次次高分往下排,到某一分数段,人数加起来正好在【10~15】范围内,那这个人数就应该录取的人数。  而录取19人,同时又满足录取【10~15】规则,必要条件是:要么最高分就是19人(我文章的第一种情况),要么从最高分、次高分、次次高分往下排。在排到某个分数段,累计人数不超过规则【10~15】的下限10,即小于等于9,少于设定范围,怎么办?那就再降一个分数段,而这个分数段的人数加上前面累积的分数,得正好是19,才能说的通。具体如下:  我们设定少于等于9的分数段累计人数为Fn,降一个分数段的人Fn+1,则去除最高分共19人,又满足取19不违规的情况如下  Fn
Fn+1  9 10  8 11  ----分割线-----  7 12  6
18  只有这9种特定情况!但这里要提请注意,这9种情况是不得已而与设定人数不符。但同样是不得已,本着尽量减小误差的精神,偏差越轻微越应当采用,所以,这里的分割线前的两种情况(9
11)因为偏差情况更轻,更应当被采用,所以获奖人数更应该取9或8(我文章里的第二种情况)。  因此,不违规的只有7种特定情况(我文章里的归纳的第三种情况)。7,是非常多吗?你有没算算能符合【10~15】规定的排列组合是多少?别说参赛选手几百上千名,也别说复赛人数,单单给你实际获奖人数的20,你用来排列组合,算算符合【10~15】的有多少种情况?  在符合规定的排列组合天文级的数字面前,7,实在是渺小到极点的数字。再加上这7种情况,又恰巧每组都涵盖(A组14、B组4、C组1),这样的概率,比DNA鉴定是父子,实际确实不是父子的概率还低。这,能是你说的“可能性非常多”吗,文科生?  或许有人不服,认为这Fn的7、6、5、4、3、2、1的数字还可以排列组合很多,结果是非常大。呵呵,恭喜你,说明你懂得排列组合。那太好了,就请你具体算算,看看违规和不违规可能性之间的比率,给大家一个明确的数字。  再退一万步说,还真的事实就是这7种情况之一,无巧不成书嘛。那很好,请萌芽和评委出来证实,只要他们出来证实,我们甚至不需要去问具体情况,只要他们证实确实是根据这7种情况之一,不得已评出19人,就足够了,我也就此打住。他们敢吗?他们敢吗???  正是因为他们什么也不说,才有必要深入分析。去除所有不可能,看看这可能性究竟有多大。看看这一个又一个的极小概率事件,相乘后的概率究竟有多小。只有这样做,才能再零口供的情况下,去伪存真,一步步逼近真相。  你的第一个问题,我分析到此。我的目的很简单,无论给出什么解释和理由,都可以。但是,但是,不要一带而过,既然讨论,我们就必须讨论出结果,那就是,请你就这个问题,给二个二选一的选择:  一 评奖人数确实违规了  二 你若认为没违规,请你再次明确没违规的可能性到底是非常大,还是极度小。  假设你已选择,我们再来看看你的第二个问题“竞赛不是博彩,竞赛人数增多可适当增加获奖人数”是何其荒谬。  首先,我强调的还是那点,这话只要萌芽或评委证实,我也立刻承认!他们敢吗?他们敢吗???  荒谬一:既然启事有获奖人数的设定,而你的“人数增多”作为设定的一个“非常”考虑因素,应当在启事中体现。体现了吗?  荒谬二:既然是因为竞赛人数增多而违背了启事设定,那一定有设想的参赛人数和实际的参赛人数这两个重要数字。这两个数字在哪?什么都可以忘,结果与启事不符,这是重大变故,这样的数字能健忘丢失?就算数字忘了,这样的前后不符,有一个出来解释的吗?集体失忆?  荒谬三:你的“竞赛人数增多可适当增加获奖人数”不说,我帮你找个更加合情合理的理由——“好作品多可以适当增加获奖人数”。这理由,从启事奖项设定的数字分析看,已经完全体现和满足。看清楚【10至15】,这是一个范围。为什么没有框定死具体人数,给了50%的弹性?正是因为有了包括你所想的种种考虑。所以那些“好作品实在太多”的解释以及你的荒谬理由可以休矣!  荒谬四:全先进世界,你能找出任何一个竞赛,因为参赛人数多而增加获奖人数吗?今年欧洲杯16个队,冠军1个。4年后24个队,弄几个冠军啊?貌似你还是中文系的,竞赛的竞字,能麻烦你解释解释吗?竞赛的赛字,你能解释解释吗?新概念,就是一个赛,互相比。就是把专业作家把李白杜甫把钱钟书鲁迅全弄一起,既然是赛,也得按规则比,分个高下啊!  荒谬五:“可适当增加”的“适当”是啥意思?玩模糊数学吗?有比例约束吗?有最高限制吗?在给出了【10至15】范围后,你再度的“适当”,恰恰是“非常不适当”。如果你一定要“适当”,20要比19更“适当”,不是吗?  荒谬六:恰恰相反,博彩,有不少倒是根据比例设置奖项。比如福彩体彩,根据买彩数额,按比例返还到奖池。只要猜中号码,都可获奖,分摊奖金。说道福彩,想到了福利。而新概念,作为一个比赛,却更象是发放福利,大把大把散发奖项,反正,掏的不是他们自己腰包,不是吗?这要在科举里,评委以后可都是举子们的恩师呢!  这时,你还坚持说“竞赛不是博彩,竞赛人数增多可适当增加获奖人数”吗?这时,你还再想讨论讨论【14:4:1】的概率问题吗?  所以,请不要鄙视理科生好吗,思维清晰的文科生@张扬zf?
  楼主,恶心人  
  一个号称“中文系”、“能解释一切质疑”的韩粉的真实水平  牛鬼鬼   起因是这样的:我发了一个帖子《10~15、19、20,14:4:1一串蹊跷数字折射韩寒补赛背后的无耻》,被“倒韩先锋网”转了。我浏览了一下回复,发现一个跟帖者提了些问题,我也回复了。感觉这样的跟帖者很认真,我让他留下新浪微博名,希望和他认真交流。  他留了,新浪微博名叫@张扬zf。  我浏览了一下@张扬zf的微博,原来这是一位“执着追求真相”的韩粉。正以“文科生”“中文系”自居,以“来看看我们文科生最擅长的校勘学研究”的凌人气势,意气风发地批判着某位质疑派网友的质疑。原来是高人啊,我肃然起敬。  忽然发现首页里正好有一条关于我帖子的内容的微博。显然,和在我帖子的回复一样,这位“文科生”没搞懂概率的问题。同时,排列组合和概率可能把“文科生”的脑袋弄昏了,他的逻辑也混乱了。为了帮这位“文科生”普及数理知识,当然更为了让位中文系先生能认真严谨地讨论问题,我写了一篇帖子《与文科生@张扬zf讨论19的概率 三说一串蹊跷数字折射韩寒补赛背后的无耻》,以期能和韩粉共建一个辩论平台,心平气和地探究真相。  发帖后,我们“煽风点火围观派”四当家@xmwz2012对我说,这位@张扬zf是个人物,因为他号称能解释所有质疑派的质疑。网友@迷途De小马对我说,这位@张扬和多数到倒韩派都纠缠过了,话痨、没逻辑、说服不了就拉黑骂人。但又说他至今不信韩寒写给石述思的短信是真的。后面的话倒引起我的兴趣了,我就再度浏览他的微博。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微博的文字水平,真的是“中文系”先生吗?当然,也可能是一时个别的口语化,我没做太多的评论。但看到这样一条学韩寒装逼的微博:  【@张扬zf:目前我们正在收集整理的有关韩寒的资料可能有上百万字,都汇总在一个网站里边,几乎我们的对手的任何一条质疑我们都做了反驳,结果是几乎每一条质疑都能成为韩寒没有作假的反材料。在这点上我倒是要谢谢构陷派们。】   好大的口气!呵呵,显然,他对我文章的认知是有先天的知识结构缺陷的,所以才会以为“每条都能反驳”就是构陷。同时,为了提醒他辩驳要严谨,我回了一条:  【@牛鬼鬼:(0.1x0.1x0.1x0.1x0.1......x0.1=?)中文系、文科生 @张扬zf 你知道()里的算式什么内涵吗?你能解释你短短的一句话里连续两个(几乎)是什么意思吗?】   回复完,我又注意到一条微博:  【@张扬zf: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连傻逼都不能骂,那么还能有什么意思 】  我感觉这太趾高气扬太过装逼,就调侃地回复了一条:  【牛鬼鬼:《红楼梦》中有这一段:刘姥姥去贾府路上,板儿顽皮撞倒一人,看那傻得好欺负,就骂人家。刘姥姥怒斥:“瓜娃,人家傻你就能骂人家吗?狗屎还臭呢,你咋不吃狗屎?”后来脂砚斋有批“凡是喜欢骂傻逼的,都是爱吃狗屎的娃”。】  今晚上网,本准备就我的《《与文科生@张扬zf讨论19的概率 三说一串蹊跷数字折射韩寒补赛背后的无耻》以及回复,与@张扬zf交锋一番。不料,让我极度失望的是,没见到这位“人物”、“中文系先生”韩粉来与我纠缠。他的反应是,拉黑了我,留下三段话圈了我。  第一段话的意思是莫名其妙的说了什么“看着自己的大腿开始撸”,不明白撸什么?为什么还要看自己的大腿?  第三段话的意思说在他那里辩论最好不带任何情绪,不然拉黑谩骂。还顺带骂一句傻逼@牛鬼鬼@无风即风。又说交流别用胃袋说话,要相互之间报纸(保持)绅士。呵呵,这又是很莫名其妙啊:你已经拉黑和谩骂了,还用“最好”二字干嘛?应该说“只要、就”。或者你后面用了“不然”,前面应该说“请不要”。如果你一定要说“最好”,后面就应该加上“可能”二字。对不对,中文系先生?再说了,你哪里看出来带着情绪了?有情绪还会写专为你一大篇文章?再再说,即使带着情绪,带情绪与拉黑谩骂,哪个更绅士?还有一个名词,我真不懂,胃袋是啥?  莫名其妙倒也罢了,看了第二段话,我惊得蛋子都要掉了,笑得腰都岔气了。看看中文系先生这段话操蛋的话是怎么说的吧:  【张扬zf :@牛鬼鬼 你用红楼梦里的典故骂我,却不知当年方舟子教主将图书馆里边三分之二的红楼梦里程已本称为文革罕见版本你如何解释,你们都不读书么,顺便提醒@无风即风 ,你的染色体是二十六块,不是四十八块,杯中窥人再去数数,真没有两千字,儿童安全座椅标准和推广你分的清么】  “红楼梦里的典故”???哈哈哈,实在不行了,我的腰真笑得直不起来了。刘姥姥穿越到天府之国说瓜娃了,又和脂砚斋一起穿越到现代学韩寒说傻逼了!这、这、这,中文系先生@张扬zf,请问,你这中文系,是三闾大学的,还是三重门大学的?这荒谬得不能再荒谬的胡乱编纂的调侃小段子,你竟认为是红楼梦里的典故?  尤其还理直气壮地谈论红楼梦程乙本,还理直气壮地教训“你们都不读书么”。 就这样的水平还大言不惭质疑派所有的质疑都能解释?就这样的水平还“来看看我们文科生最擅长的校勘学研究”?服,我服,我真服了!呵呵,套用韩寒的话说,你真那啥的让人心酸哪!
  美分、JY们最终也都会落得韩寒一样的下场,韩寒的倒下恰恰是这个美分集团内部自相残杀的结果。
  又提及染色体,不知你的26、48是什么物种。但中文系先生,染色体不是蛋糕,量词是不是用“块”的,是要用“坨”的,或是用“捆”的,也或是用“碗”“壶”“打”“群”“窝”的。总之,恰恰除了“块”和“对”不能用,都能用的。不信,你查查你们三闾大学的生物课本:P  真是中文系里的奇葩啊,我带着怀疑的态度,又去中文系先生的微博认真看了看。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中文系先生的一条条微博,在遣词造句文法语意逻辑关系上,竟是触目惊心的满目疮痍。随便挑两条讲讲。  【@张扬zf:我一直觉得我才是唯一一个在追求真相的人,你们不觉得你们早设定好韩寒是骗子,然后搜集“证据”,再然后宣称自己在求真十分滑稽么。】  “我一直觉得。。。追求真相的人”是一个肯定句,“你们不觉得。。。十分滑稽么”是一个反问句。这两段话毛的关系都没,应该句号隔开。就算句号隔开,毛关系都没的话放在一起干吗?前言不搭后语!倘若是想做一个对比,对比的对象是行为,对比的结果是滑稽与否。这两段话的对象和结果都不具备可对比性。应当写出“我”如何追求真相的行为,来对比“你们”早设定后搜集的行为;写出“我”不滑稽来对比“你们”滑稽——话都不会说,遣词造的水平何其低下。  如果一定要把这当成一句完整的反问句。前面的话就成了后面反问句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表述,就成了后面反问的依据。通顺的语句应该是:【因为】“我一直。。。追求真相的人”,【所以】“你们不觉得。。。十分滑稽么”——神一样的逻辑思维啊,凭什么因为你觉得你怎样,别人就那样?  如果一定要把这当成一句完整的话,当成不是辩驳的日常感叹,主语应当是“我”,谓语应当是“觉得”,后边的全是宾语。这句话应该这么说:“我一直觉得我才是唯一一个在追求真相的人,你们都是设定好韩寒是骗子,然后搜集证据,再然后宣称自己在求真这样的十分滑稽的人!”  【@张扬zf:我每一个例子我都下去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对这些现象的本质分析解读,通过和别人交流和阅读补学常识,在拥有足够的证据知道韩寒没有代笔之后,再试图解读你们那些铁证里边提到的事实,我得到的结果是,韩寒没有任何问题,几乎每一个铁证里边涉及到的事实我通过解读本质都能得到对韩寒有利的结论】  “我每一个例子我都下去收集资料,整理信息”——“我”字多用了一个。  “对这些现象的本质分析解读”——按前后文关系,应当是对“资料信息”分析解读。“这些现象”是什么?从哪飞来的?  “通过和别人交流和阅读补学常识”——是通过“和别人学习交流”和“阅读补学常识”,还是通过“和别人‘交流和阅读’”补学常识?语焉不详。另外,这句话应该提在前面,和“资料信息”放一起,因为这都是“分析解读”的对象。  “在拥有足够的证据知道韩寒没有代笔之后”——分析解读后,应当承上启下地说得到足够的证据,而不是突兀地说“在。。。之后”。另外,针对证据应当用“证实”二字,而不是“知道”。“知道”二字,更多的内涵是你们常说的“心证”。  “再试图解读你们那些铁证里边提到的事实,我得到的结果是,韩寒没有任何问题”——你如果认为那不是事实,应当给“事实”二字加引号。另外,这个“事实“,不就是前面说的例子吗?不然你去收集什么资料?整理什么信息?补学什么常识?这和“韩寒没有任何问题”一样,前面已经表达清楚,再次罗嗦,不是多余的废话吗?  “几乎每一个铁证里边涉及到的事实我通过解读本质都能得到对韩寒有利的结论”——解读本质的对象是思想行为现象,对于铁证事实,这个词要改成“有效证据和合理解释”。最关键的是,前一句说“没有任何问题”,这里紧接着又说“几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没有任何”是根本没有,“几乎”是指虽然很少很少,但还是有的。一句话里竟有此重大矛盾。那么,你到底谁想说没有呢,还是想说有呢?  这样的例子不想再举了,和看韩寒的文字一样让人哭笑不得。尤其,这还是一个据说是个“人物”的韩粉,是个“执着追求真相”的、“最擅长校勘学研究”的、“文科生”“中文系”先生!那么,我请这位中文系先生或任何一位挺韩者和我辩论以下问题。  这位中文系先生,真实水平是不是太臭,名不符实?  如果不是,请开贴讨论。如果是的话,是不是又两种可能:一是中文系先生根本就是冒牌的假货,二是中文系先生确实是货真价实的中文系,但因没学好或是其他知道不知道原因,现在的水平就是臭不可闻。  不过对于这位水平臭不可闻的中文系先生,我们实在没必要去怀疑他是否假冒,只要知道他语焉不详、思维混乱、逻辑不清、一脑子浆糊就可以。既然如此,他的什么“能解释一切质疑”的鬼话还能相信吗?  看,这才叫解读。中文系先生@@张扬zf,要么,拿出你的勇气和力量与我辩论,要么,收起你那一套的胡搅蛮缠、拉黑谩骂、装逼学油的德行,做一个货真价实的脑残粉。  当然,我更希望你能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加入到真正追求真相的队伍中来。我们欢迎你!
  韩仁均呢,貌似给杀得再也不敢上天涯了
  一切皆有指向,四说一串蹊跷数字折射韩寒补赛背后的无耻  牛鬼鬼   前文论证了这么一个不争的事实,大赛的奖项,大大地超出了设定。即使设定的【10至15】是一个范围,就是有“好作品太多”的考虑才给出了50%的弹性,结果依然是大大超出。不仅把一等奖从(原优胜奖)【10至15】增加到20,还把二等奖从【30-45】增加到120,更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奖项(事实上的入围奖)192。  设定的获奖最多人数为15+45=60,实际的获奖人数为20+120+192=332。实际超额的人数为332-60=272,实际超额比例为272/60=453.33%!【453.33%】!你见过任何比赛有这样的超额比例吗?  即使只算一二等奖,超额的人数为140-60=80,超额的比例为80/60=133.33%【133.33】!这是什么概念?  再参照叶兆言说的“二等奖实际等于没获奖”,和大赛启事只设了优胜奖和入围奖两个奖项,我们假设一等奖为启事的优胜奖,二等奖和实际的入围奖都是设定的入围奖。则一等奖超额20-15=5,超额率5/15=33.33%。而实际的入围奖则超额到惊人的120+192-45=267,超额率达到267/45=593.33%。【593.33%】——你不觉得触目惊心吗?  【453.33%】【593.33%】都是让人触目惊心让人匪夷所思的触目惊人数字。但因为实际多出了192这个奖项,所以这两个比例都是隐性的,不易被察觉的。唯一能前后对比的,只有一等奖超额【33.33%】和二等奖的超额(120-45=75,75/45=166.67%)【166.67】。  有了【166.67%】,你还会觉得【33.33%】突兀吗?有了【166.67%】,你还会觉得【453.33%】和【593.33%】匪夷所思吗?  这个时候,我们就明白了当初的两个奖项,为什么变成了三个:二等奖超75人,为一等奖超5人打掩护,凭空多的入围奖192人,为二等奖超出的75人打掩护。实际的两个奖项设置,本质并没变。那个实际产生的所谓入围奖,不过是从启事里挪来掩人耳目罢了,充其量不过是个参赛安慰奖。  看看大赛启事的参赛形式明确说:【分初、复赛。】【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复赛设立考场举行。】——很明确,只有参加复赛才有资格角逐包括入围奖在内的奖项。初赛优胜者,只不过是第一次的选拔赛通过者。所以初赛就象世界杯的外围赛,只有过了外围赛,才能入围打十强赛,才有资格复赛。没参加复赛的,入的什么围?凭什么就能拿到入围奖?  再看看《新民周刊》记者沈嘉禄的文章《让孩子们写点真的》是如何说的:【复试后的第二天,获奖名单就出来了。一等奖20名,入围复试的百多人全部是二等奖。获奖的人数,比大赛启事中承诺的多出许多。】看到没,只要复赛的,除了一等奖,“全部”是二等奖。二等奖,按说也是重大奖项,怎么就象发放福利?怎么就象撒胡椒面一样,见者有份?答案只有一个:这二等奖,其实就是大赛启事中的含有“鼓励安慰”意思的【入围奖】!  所以,有了上面对二等奖实际性质的判断,就可推知,大赛事实上的192名入围奖,完完全全是莫名其妙的画蛇添足,从常理上无法解释。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以掩人耳目的“好作品太多”为由头,将启事中的“入围奖”名头移花接木,以阶梯状的超额递增,来削减大量增加获奖人员的突兀:  第一、大量增加的二等奖120人(超75人)和移花接木凭空飞来的入围奖192人,集中为一等奖20人(超5人)打掩护。  第二、凭空飞来的入围奖192人(超192人)为二等奖120人(超75人)打掩护。  这种阶梯状的超额递增掩护,又体现分组人数上。以一等奖为例,A、B、C三组获奖人数,无论是韩寒补赛前的【14:4:1】还是事实的【14:5:1】,都是以C组极小,B组接近适中,来掩护A组的超大。这里有人会说A组高三投稿比例多,事实上,进入复赛的A组选手为81名,只占复赛总人数146的55.48%,而实际上,一等奖A组获奖人数为14,占到(韩寒补赛前确定)总人数19的73.68%。又有人说,A组学生年长经验多,是按成绩分组,那C组仅仅1名就无法解释。  所以,这两类阶梯状递增(减)的数字排列,都毫无例外地彰显出明确的指向:  人数超额的阶梯递增,强烈指向和保护一等奖超额,次强烈指向和保护二等奖超额。  分组比例的阶梯递减,强烈指向和保护A组超大比例。  综合一下,这个明确指向就是:重中之重,尽其所能先将一等奖A组人数最大化,在此基础上保证一等奖B组不减少;其次再尽量将二等奖A组人数最大化,在此基础上保证二等奖B组不减少;最后再尽量保证入围奖最大化。至于C组,无论是一等奖还是二等奖,都玩儿蛋去吧!  这种明确的指向,都和本届大赛的特色,叶兆言说的“太占便宜”——【保送大学】——十二万分的契合!!!指向越强烈,保送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太占便宜”的机会,被各种“不严谨”的违规、“好作品太多”的借口、“记不清”的遮盖,给掩藏起来,而事实却是实实在在地被萌芽大把大把“慷国家之慨”铺陈开来,铺出一条条通往各种利益和陈仓的大路、小桥、栈道、古道。  那么这数字分析的明确指向,是如何与【保送大学】十二万分的契合,入围和复试以及获奖的数字,还有什么蹊跷呢?下回接着说。
  全国的新概念,还是上海的新概念?五说一串蹊跷数字折射韩寒补赛背后的无耻  牛鬼鬼   上回说到获奖人数严重超标,ABC三组获奖人数比例严重畸形,这种畸形比例有强烈的指向性,那就是与【保送大学】这一【太占便宜】的特色契合。  能证明这种强烈指向的还有一个例证,那就是实际上的二等奖,A组获奖人数为61人,占到二等奖总人数120的【50.83%】。按萌芽公布的A组复赛选手81人(这个数字还有蹊跷,后面解析)所占比例相差不大,按理,一等奖也应如此。但是到了关键的、被【强烈指向】的目的一等奖A组,这个比例瞬间跳跃到【73.68%】  那么这些指向怎么就与【太占便宜】契合的呢?  先看主办单位的相关人员如何说的:  赵长天:【新概念作文大赛之所以有复赛就是因为有大学参与,并且大学会重点关注,其实当时大学也没有讲明一定会保送或者加分,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个大赛的作品到底水准如何,结果会怎么样。】  李其纲:【坦率地说,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征文启事上表明的仅仅是大学予以重点关注,原因是参与新概念作文大赛组织的各大学及《萌芽》杂志社对参赛者的内在水平毫无把握,所以仅仅是一个具有很大弹性的“予以重点关注”。】  这两个人的话都一个关键词语来表达作者意图,那就是【也没有明讲】和【仅仅是】,其表达的意图无非就是说【未必保送】,所以不严谨是情有可原的。为了支持【未必保送】,赵李二人给出了支撑条件——“水准未知”。  但我们不要被他们模棱两可的话忽悠了。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辩证关系:没说一定是,并不是说一定不是!只要条件满足【水准高】,就是是,就是可以保送加分!对作文来说,水准高与不高,水平行与不行,完全是说不清道不明,毫无严谨评判标准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这部分的话语权,垄断在初评复评的评委手里,以“文坛”“艺术”地名义,将监督质疑拒之门外。所以,以完全可以拿不留痕迹人为操控的“水准”作为借口,强调【未必保送】。这实在是一个大忽悠!  而实际参赛者的“水平”如何呢?不说李其纲的“喧哗”,单看沈嘉禄《让孩子们写点真的》这一段:【拿傅星的话来说,深圳中学的参赛稿子“篇篇精彩,真不知该筛掉哪一篇”。斟酌再三,最终确定7人(参赛70多人)入围。】仅仅一个参赛队的水平都高到无法取舍,只入围十分之一,而且从获奖名单看,深圳中学选手还只获得二等奖,而且还是B组的,可见参赛者的水平“真不一般”。不正因为“好作品太多了,评委们不得不放宽尺度”(沈嘉禄语),,才有了300多人围,100多人复试?  且慢且慢,问题就在这。当确定300多人入围100多人复试的时候,参赛选手的【水准】问题已经明确解决了,那就是水准高到满足了【保送加分】的条件。至少从这一刻起,【没有明讲】就变成了【明讲】;【仅仅是】就变成了【确定是】!  而这个时候,复赛都没开始,评奖也未发生。也就是说,已经先具备了可以【太占便宜】的前提,然后再有复赛,然后再有严重的获奖人数超标,然后再有了严重畸形的获奖比例分配,然后再有韩寒补赛!!!  赵李二人只能忽悠老实头@叶兆言。老实的叶兆言说:“一等奖竟然可以直升大学,实在是太占便宜,我们都在背后议论,将信将疑,这玩意到底靠不靠谱,结果各大名校还就真录取了。”叶老师啊叶老师,你和@陈村、@方方一样,都是最后几天用自己的身份名头,来帮人家的“货真价实”镀上“真金白银”的。你是来【打酱油】的,是【被利用】的,你当然只能和一帮子【酱油朋友】【背后议论】,只能和一帮子【练习摄影朋友】【将信将疑】!你没数,人家心里有数,结果当然是【还就真录取了】!  这个【还就真录取了】,岂止是【还就】。看看再沈嘉禄的《让孩子们写点真的》,不仅详细描写了颁奖一结束,各大高校就立即开始对获奖学生的“争夺战”,还有如下饶有趣味的描述:  【复旦招生办副主任董雪君对记者表示。。。。。。一是应届生(A组)只要在高考中填写复旦的志愿,就优先录取。二是对获得一等奖的高二学生(B组),进行跟踪。】  【此时,复旦又领先一步,将获得一等奖的四名高二学生(B组)一网打尽。并选择一部分考试成绩优秀的二等奖获得者,定期安排在复旦文科基地班旁听。】  看到没,【太占便宜】,不仅A组一等奖当场兑现,B组也“一网打尽”,甚至二等奖也被“选择”。这顺序,是不是和上回说到的【强烈指向性】严丝合缝地契合?是不是???  而韩寒,是一等奖B组的唯一“漏网之鱼”。既然复旦一降再降地放下身段,降到B组甚至降到二等奖,为什么就漏掉了其文被李其纲惊为天书的韩寒呢?仅仅以为韩寒是高一?按说这唯一的最低龄一等奖获得者,更应该被“新概念”地关注啊!难道忘记钱钟书的破格?这且放下。  我们要注意到,对获奖者的“争夺战”是当场进行的,尤其复旦的【一网打尽】和【选择一部分成绩优秀的二等奖获得者】,也是当场进行的。【保送大学】时一个极其严肃的事情,能象哄抢紧俏商品一样随意吗?显然不是。事先,必定对这些作品有所了解,对“成绩优秀”有所了解。更何况,他们本身就是“发起暨主办单位”,他们之间难道不沟通?具体主办的萌芽不了解?叶兆言们可以【背后议论】,各高校具体经办人,尤其是萌芽,尤其是萌芽主任赵长天、具体办事的李其纲,必然是【心知肚明】!  再结合前面论证的【至少入围选手出炉时,保送大学就板上钉钉】,哪怕再退一步,就当成不确定的机会。机会,同样是利益的一种!而这利益,不正在评委评分前,就已经可以形成趋向最大化的分配布局吗?这种分配布局,就是推翻启事设定,严重超额获奖人数,匪夷所思调配各组比例!!!  【这匪夷所思的畸形超额和比例,是和利益趋向完全无误地契合!】“最高机构”不过是“法不责众”的挡箭牌,“好作品太多”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匪夷所思的畸形违规一旦与利益匪夷所思地契合,畸形违规与利益挂钩无疑!  这种匪夷所思的超常比例,还体现在复旦上。看看敢于“打破规则”,将希望之手不断降格伸向B组,伸向二等奖。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倒韩事件上,复旦人为何频频为韩寒辩护,频频为萌芽辩护。对了,复旦,我想问一问:你们一网打尽的B组,和成绩优秀的二等奖,他们的大学,去了那里?  提起复旦,我们再看看一望打尽的B组四名高二选手是哪里人:【无一例外的上海人】!这也许是小概率的巧合,我们再全部摊开看:  一等奖:  A组:14人,上海9人,占64.29%!  B组:5人,上海5人,占100%!  C组:1人,上海0人,占0%!(C组和利益无关,瞬间变0)  二等奖:  A组:61人,上海51人,占83.61%!  B组:50人,上海34人,占68%!  C组:9人,上海3人,占33.33%!(C组和利益无关,瞬间骤降)  一等奖中上海人的比例:14/20=70%!  二等奖中上海人的比例:88/120=73.33%!  一、二等奖总人数中上海人的比例:102/140=72.86%!  这些比例,亮瞎了地在那,还有什么好说呢?想想深圳70多“篇篇精彩”的作文,只留了10%,安排在可怜的二等奖。这里面的门道,不言自喻。  如果说上海选手就是多,所以比例高没问题,那就看看可怜的C组选手上海人的比例吧。  如果说上海人精明于全国,我赞同;如果说上海人的文笔胜于全国,我不苟同。而事实上,在上海的萌芽举办的占用全国教育资源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上,正精明地办成了【上海人的新概念作文大赛】!  正是:夹带私货借口多,利益当头变规则。哪管他乡才子苦,近水楼台先得月!  那么入围和复试,还有哪些数字上的蹊跷,又揭开了什么样的真相?下回再说。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人发给我一串数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