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课程表 倒闭注册时多了“在读”和“毕业”两个选项,有区别吗?

课程格子和超级课程表哪个好?
15:25 & 作者:小思 & 来源:本站整理 & 浏览:549 & 评论: &
课程格子和超级课程表都是针对校园网推出的一款学习软件,大家可能很难在这两个软件之间选择,这里小编为大家对比一下两者的优点和不足:
课程格子下载
超级课程表下载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款软件对于高校的收录情况,目前为止,《课程格子》收录和整理了全国3000多所高等院校的信息。而《超级课程表》同样收录了3000余所高校,虽然两款软件在收录数量上不相上下,但是在创建信息的时候还是略有不同的。
  课程格子
  超级课程表
  超级课程表
  课程格子支持学校列表
  课程格子中,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屏幕的下方会有一系列的学校列表供大家选择,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手动输入,也可以采用下拉的形式搜索自己的学校。
  课程格子支持3000余所学校
  课程格子支持3000余所学校
  然而进入超级课程表我们并没有看到下拉式的学校列表,用户只能通过手动输入进行查询,这一点课程格子要优于超级课程表。
  超级课程表同样支持3000余所学校
  超级课程表同样支持3000余所学校
  课程格子支持的科目更多
  在选择完学校院系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添加课表了,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课程格子,在添加课表的时候,课程格子会为大家显示出很多的课程,这其中除了必须课外,就连一些学生会或者是课余的选修课都能显示出来,虽然这并不是所有的课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非常全面了。
  课程格子添加课表
  课表生成后
  再来看看超级课程表,除了一些必须课的名单之外,基本上看不到其他的课程安排,在数量上明显不如课程格子,不过唯一的好处就是学生在软件中添加自身的学号后,可以自动登录到学校系统,下载课程表,简单实用,非常的方便。
  超级课程表添加课程表
  课表生成后
  当然除此之外,这两款课表都支持提醒功能,我们可以在一些比较重要的课程上设置一个闹钟,辅助我们更好的准备课程。
  课程格子课时提醒
  超级课程表课时提醒
  另外通过测试我们会发现,课程格子比较偏重社交以及外观,我们不仅可以设置课表的皮肤,还可以通过软件和身边的同学进行交流认识到更多的朋友。
  课程格子皮肤选择
  支持社交功能
  而超级课程表则比较偏重功能,除了一些基础的课表功能之外,我们可以通过软件内置的助手软件进行知识的查询,非常的有意思。
  超级课程表助手功能
通过以上对比,相信大家应该知道课程格子和超级课程表哪个好了。
顶一下(276)
踩一下(34)
&&网友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超级课程表利润有上亿吗,还是余佳文吹牛?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超级课程表可以在两个地方同时登陆吗_百度知道
超级课程表可以在两个地方同时登陆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不可以的。
不可以的呢
可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超级课程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校园用户争夺战(一):课表类App正走在下坡路上--百度百家
校园用户争夺战(一):课表类App正走在下坡路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也许本身课表类APP只适合做一个小而美的产品,专心做好课表这个产品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文章链接:http://www./1804.html
还没有人找到挖掘校园金矿的正确姿势。
这个年消费超过5000亿的大学生市场,在人人网迟暮以后,就再也没有重量级的玩家出现。近 年来出现了一系列以校园用户为目标群体的移动应用。从今天开始,思达派()专栏作者“浪矢先生”将为大家推出“校 园用户争夺战”的系列专栏,本期为专栏的第一篇,关于课表类App的发展与困惑。
1、从课表切入曾是神来之笔
目前课表类App做得比较好的有两家:“课程格子”和“超级课程表”。
“课程格子”诞生于2012年,由从硅谷回来的李天放带着4个人的团队在漓江开发了第一个版本。“课程格子”在上线初期便提出“课程表+轻社交”的概念,希望把工具和社区结合。目前,“课程格子”积累了注册用户量1700万,日活也达到150万。
而“超级课程表”(以下简称“超表”)现有2000万注册用户,日均登陆量超过200万。虽其与“课程格子”的上线时间几乎一致,但不得不说“超表”比“课程格子”要高调很多。但是,从整体表现来看,“超表”也并没有获得实质上的领先优势。
应该说,从切入校园市场的姿势来看,从“课表”这个应用切口切入确实是神来之笔。因为它足够小、足够轻,可以把触角伸到大学的每个角落。且作为大学生“高频刚需”的独有品类,“课表”类App在当年真的很容易扩展和爆发。
但是,作为工具类App,它的发展和想象空间受限也是必然的。因此,在资本的驱动下,课表类App自然不会甘于做一个小工具存在。一旦完成早期的布局,转型就势在必然。
2、急于转型,多次尝试无果
在 “课程格子”成长起来的同时,它就在推“轻社交”之路。为此,“课程格子”还推出了校园问答社区产品“Here”。但“Here”的与国外曾经红极一时的 “Yik Yak”以及国内的“叽喳”并无本质区别——基于地理位置的校园社区。随后,“课程格子”与Coursera在线教育达成深度合作、最后转型成为电商推荐 平台。
可能是环境使然,“超表”转型的第一步也是社交。到2015年8月,“超表”在其新上线的版本中升级为“社区”:在“中国最大的泡妞 平台”的社交属性上,添加了“校园资讯”、“二手市场”、“失物招领”、“兼职”等功能;并且在校内板块以“学校”为纬度划分,虽然上线了白天实名、晚上 匿名的“黑白模式”提高了趣味性。同年12月,“超表”更是与“易点到”达成战略合作,意图打造“校园超级小卖部”。
但是显然,这些努力转型和尝试都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功。
先来看“课程格子”。
2015 年9月,“Here”团队曾在北京的大学开学季做过一轮声音不小的营销:以高校人偶趣味访谈形式,通过集成病毒视频的营销形式扩大“Here”的品牌影响 力,但热闹过后的效果依旧“然并卵”。截至笔者发稿,打开“Here”—“武汉理工大学”的页面,发现最近的一个新帖在33天前。有关消息 称,“Here”团队已解散。
“课程格子”自带的“格子BBS”板块里,热度最高的两个子栏目,分别是“Ask Me Anything”和“我想找人说说话”,观察三天平均新帖数均在30左右,对于一个日活150万的APP来说,社区的活跃度的确不尽人意。
“课 程格子”还正式宣布转型电商推荐平台,并在首页引入广告位,其意图很明显——流量变现。据笔者了解,现在课程格子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两部分:APP的广告位 和每年校花大赛的活动赞助。这两者能够保证课程格子每月有接近一百万的现金收入,但这种靠已有用户的流量变现模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万一“老同学”因为反 感广告的接入而逃离呢?
再看“超表”。
以之前“超表”曾大力推广的“跳蚤市场”为例(原二手市场):同城(以武汉为例)1天(24小时)包括广告贴在内的发帖量为63个,9月份开学时的那份因为推广带来的热闹早已不复存在。
同 样,“超表”和“易点到”的战略合作,在笔者看来也是很难有机会的:前有“59store”、“俺来也”等拿了一大笔钱的老牌校园O2O,后有“宅米”等 校园O2O新贵等劲敌就不说了;单就校园O2O领域来说,学生本身不具备任何忠诚度,谁便宜买谁。如果真的想做怎么办?烧钱呗!但“超表”现在还敢这么钱 烧吗?
与“课程格子”解散“Here”团队相似,有关消息称“超表”最近也进行了裁员,团队人数缩减至80人左右。且“超表”的线下团队呈 现全面崩塌状态,而没有了线下校园渠道优势的“超表”,势必会在未来呈现“瘸一条腿走路”的状态。再加上其定位的摇摆和模式的不清晰,谁能愿意在这个资本 寒冬里做“超表”的接盘侠呢?
3、课表类App式微,到底是不是伪命题?
工具类App可以转型社交吗?我们不能断然否认,但直接硬转,还没有见到成功案例。
课表类App真的是“刚需高频”吗?这有点像假期我们背回家的书:不背回家觉得对不起时间,背回去了其实也不会用得到。
深 入分析一下:一方面,课表类APP在学生应用中受限严重:学霸们不需要课表类APP,学渣们也不需要课表类APP,而聪明一点的学生会在开学时用课表类 APP生成课表然后截图放在手机相册免去PUSH的骚扰。试想一下,除去这三类学生,剩下的学生用户还剩多少?另一方面课表类APP能一键导入课表的学校 越来越少及校方自建的课表系统带来的冲击,让课表类APP的使用场景每况愈下。
也正因为课表类APP正在走下坡路,所以“课程格子”和“超 表”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转型:“课程格子”另起炉灶、“超表”方向摇摆多线尝试。虽然它们采取的方式不同,但目的都是想要基于专属大学生的独有场景在工具的 基础上构建“用户关系链”,而这个“用户关系链”是超越“工具”本身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也有思达派(Startup- )专栏作者看好的转型尝试:“课程格子”与在线教育的结合是最正确的路。但“课程格子”与Coursera的合作似乎仅仅停留在 PR(PublicRelationship)上,根本没有接入任何能够免费听Coursera课程的入口,着实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也许本身课表类APP只适合做一个小而美的产品,专心做好课表这一个产品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思达派专栏作者:浪矢先生,85后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其创业项目A轮曾获Intel风投,现深耕校园创业领域,项目已获千万级天使融资。个人微信号:chrisyanghao,欢迎交流。
思达派()投稿,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以及原文链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5223
阅读:4072
阅读:38万
阅读:26万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司机离失业还有多近?不知道,但比你想象的可能要近。
首席发言者
首席发言者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课程表成绩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