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没有关系我们只是朋友吗?a.没有关系我们只是朋友b.没关系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
2.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挂钩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3.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是(&&& )。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弓箭
4.下面情况属于应用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的花纹&&&& B.旱冰鞋&&&& C.自行车上的塑料踏板
5.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和滑动的摩擦力谁大(&&& )。
A.滚动&&&& B.一样大&&&& C.滑动
6.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是(&&& )。
A.温度计&&&& B.天平&&&& C.弹簧秤
7.下列物体的运动不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
A.放鞭炮&&&& B.火车前进&&&& C.火箭发射
8.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
A.减小摩擦力&&&& B.增大摩擦力&& &&C.吸收手心的水分
9.我们知道1牛约等于(&&& )克的力。
A.10&&&& B.100&&&& C.1000
10.赛车的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
A.美观漂亮&&&& B.节省材料&&&& C.行驶稳定
11.用小车做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的比较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
A.小车质量&& B.小车的运动方式&&& C.拉力
12.滚珠轴承是一种将(&&&&&& )的装置。
A.滑动变滚动&&&&&&& B.滚动变滑动&& C.无法判断
13.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原理。
A.刹车&& B.车轴&& C.轮子
14.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原因。
A.弹力&& B.推力&&&& C.重力
15.常用的力的单位是(&&&&&&&& )
A.千克&&&& B.牛顿&&&& C.米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
2、力的大小是不可以测量的。(&&&&&&& )
3、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反冲力的作用。(&&&&&& )
4、摩擦力对我们是有利无害的。(&&&&&&& )&&&&
5、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的读数。(&&&&&&& )
7、车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 )
8、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
9、古时候,人们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后来发明了安装轮子的车,用车来运输物体就更方便了。(&&&&& )
10、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磨擦是滑动摩擦。(&&&& )
三、列举题(每题至少写出4种。每题5分,共16分)
1、列举几个重力的例子&&&&& &&&&&&&&2、举出几种在生活中应用弹力的地方。
3、人们能用什么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4、举例说明生活中什么地方要增大摩擦力?
&&&&&&&&&&&&&&&&
四、连线题。(共10分)
& 重力&&&&&&&&&&&&&& &&&&&&海绵被压扁后产生的力
弹力&&&&&&&&&&&&&&&&&&&& 小明从滑梯上往下滑时与滑梯表面接触产生的力
反冲力&&&&&&&&&&&&&&&&&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向上冲的力
摩擦力&&&&&&&&&&&&&&&&&& 小明从滑梯上往下滑的力&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有什么关系?
2怎样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方法)
3.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之间有什么关系?
4.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五、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某种因素有关的对比实验。
(1)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我们的推测:(&&&&&&& )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改变的条件:(&&&&&&&&&& )&&&&
不改变的条件:(&&&&&&&&&&&&&& )、(&&&&&&&&&&& )
实验方法:在桌面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钩码盒,记录刚好能使钩码盒运动起来的力。不断增加钩码数重复实验。
实验结论:(&&& &&&&&&&&&&),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用同一橡皮筋做动力,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吗_百度知道
用同一橡皮筋做动力,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同一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用同一橡皮筋做动力,弹力就越大,压得越紧(或拉得越长),橡皮筋在车轴上的伸长度越长,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就越长,其收缩复原所产生的动力(弹力)越大。就象弹簧,对小车的推动力就越大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 ? ? ? ? ? ? ? ?2014年秋季学期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2014年秋季学期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21年​秋​季​学​期​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杨老师在线
      您的位置: >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作者:佚名 来自:杨老师在线
   站内搜索:
   相关文章列表:
   本级分类列表:
   分类导航:
&&&&&&&&&&&&&&&&&&&&&&&&&&&&&&&&&&&&&&&&&&&&&&&&&&&&&&&&&&&&&&&&&&&&&&&&&&&&&&&&&&&&&&&&&&
用橡皮筋作动力
(一)背景和目标生活中的各种机动车几乎都是用轮驱动方式前进的,即动力使车轮转动,轮子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车身前进。本课用橡皮筋带动小车轮子转动,轮子再带动整个小车前进,这种方法就是轮驱动。认识了橡皮筋动力小车的驱动特点,就了解了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更是为后面研究车辆的摩擦力,研究自行车的设计特点打下了基础。用橡皮筋作动力也为学生认识弹力提供了条件。本课有三个活动。第一,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这是下一个活动的准备。这时,学生已经观察到“轮驱动”,但教科书始终都没有提出这个概念,这丝毫不影响学生接下来的研究,只会使活动更集中在安装和研究上。第二,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这是换一种形式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会强化有关科学概念的建立。第三,引导学生认识弹力,了解弹力的产生。安排为第三个活动是先让学生通过动手做进行感知,再认识弹力概念。这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同时突出了重点活动。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橡皮筋几根、测量距离的皮尺或绳子。教师自己准备:弹簧、橡皮筋等有弹性的物品、有关弹力应用的图片或影像。
(三)教科书说明本课从车辆需要动力导入用橡皮筋作小车动力的课题。左下插图是电力机车,是用电作动力的火车头。第一部分: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实验用的小车轮子与轴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轴转动就带着轮子一起转动。教科书用文字和插图表现了把橡皮筋绕在小车轮子的轴上带动小车行驶的方法。教科书插图中车轮轴上紧紧安装了一个车轴套(教具配套部件),使橡皮筋容易绕在轴上(在车轮轴上缠几层胶布或胶带也可以起到防止橡皮筋在轴上打滑的作用)。教科书提出的问题,一个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小车动力来自橡皮筋的弹力,这时学生不能使用“弹力”这个词没关系,只要关注到这个力在小车运动中的作用就行了。另一个是引导学生知道橡皮筋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行驶的方向是有关的,在以下的实验中会按正确方向缠绕橡皮筋。第二部分:研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本部分首先让学生对二者关系进行推测,然后设计实验来检验推测。橡皮筋弹力的大小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出来,弹力大小和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因圈数不同而有不同,所以教科书提出了“实验时注意观察”的两个问题。希望学生能观察到橡皮筋缠绕1圈时,产生的弹力较小;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弹力较大。橡皮筋缠绕1圈时,弹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缠绕多圈时,弹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这样的观察研究把学生觉得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促使他们去更好地认识弹力,更好地认识橡皮筋圈数与行驶距离的关系。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这是个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创造的火花,把探究引向深入。方法可以是多样的:想办法增加橡皮筋长度(另做拴橡皮筋的支点),想办法增大橡皮筋弹力(并排安装两根橡皮筋),如果弹力大了轮子打滑,可以适当增加小车重量……这是拓展性内容,教学中可灵活处理。第三部分了解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课文资料的要点是,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性质是要恢复原来形状的一种力;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本课只要求学生了解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就可以了。弹力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学生也并不陌生,通过前面对橡皮筋动力小车的研究,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不会太难。这个资料可由学生阅读、研讨,教师简单讲解。
(四)教学建议1.安装橡皮筋驱动的小车准备工作:(1)为了在小车轮轴上缠绕橡皮筋,轮轴要与小车的框架有一定距离。请用两根配套的两孔直角铁条,在车框架内的两个孔上安装轮轴支架,并在轴上安装一个车轴套(教具配套部件)。车轴套边上预先做个缺口,用作卡橡皮筋用。如果用的小车没有车轴套装置,轮轴又较细,绕上去的橡皮筋容易打滑,可在轴上缠上几圈胶布或胶带来解决。(2)如果用的小车橡皮筋稍稍多缠几圈轮子就打滑,可以给小车加上一些重物,如木块来增加摩擦力。对安装小车的指导:(1)橡皮筋连接起来的合适长度是:橡皮筋套在车架上拉伸后,接近车轴位置。太长了,缠绕的前1、2圈没有弹力;太短了,多缠几圈弹力就太强,车轮容易打滑。(2)如果是安装了车轴套的小车,就把橡皮筋套在车轴套的缺口上,转动车轮绕就行了。如果是没有车轴套的小车,要用绕上去的橡皮筋压住橡皮筋头。并从压住处开始计算圈数,因为压住的橡皮筋头一松开,整个橡皮筋就松掉了,第一圈是不起作用的。2.缠绕圈数与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1)可在教室里进行推测、设计实验,然后在室外做实验。实验场地要平坦但不很光滑。用尺子在地上画出表示距离的格子来测量小车行驶的距离。(2)推测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时,不要满足于学生说“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得远;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得近”。可以追问:“圈数增加一倍,小车行驶的距离也增加一倍吗?”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认真实验认真记录。橡皮筋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并不成比例。换句话说,绕4圈时小车行驶的距离并不是绕两圈时行驶距离的两倍,而是更远些,因为橡皮筋后绕上去的两圈弹力更大。但有的小车也可能会近一些,因为弹力大了轮子打滑。(3)研究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橡皮筋绕一圈时和绕多圈时,橡皮筋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橡皮筋绕一圈时和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短一样吗。要学生动手做一做,在车轮上用手感觉弹力大小。让学生感觉出绕得圈数越多手感觉越紧,或者是第4圈比第1圈力大。用眼睛看,绕的圈数不同,橡皮筋完全松开的时间也不同,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完全松开的时间越长。(4)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讨论怎样使小车行驶得更远,并实施自己的设想。比如可以用一根筷子加长车身,在筷子头上拴长橡皮筋。这样做,可以为最后一课设计制作小赛车打下一定的基础。3.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1)可提问讨论,我们为什么能用橡皮筋作动力驱动小车?橡皮筋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2)用力拉弹簧拉力计或者松紧带,再慢慢松手实际感受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消失的,拉的长度与弹力大小有什么关系。(3)阅读课本中的资料。
评论内容?还没有相关的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早泄和肾虚有关系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