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不救市呢?中国房地产崩盘怀孕的可能性有多大大

再说中国楼市必然崩盘(肖仲华)
关于中国楼市,尽管我写过很多文章,总还是有人在不断地问我相同的问题,楼市真的会崩盘么?似乎不见到最终的结果就永远不会相信。
今天在开车时接电话回答这个问题,一着急居然把前期若干观点给很好地条理化了。自己感觉很好,就把它整理并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分析楼市的未来要先搞清楚几个基本问题:一、楼价到底靠什么支撑?二、楼市真的有刚性需求么?三、央行还会印钱放水不?四、救楼市与救经济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五、楼市对经济社会的绑架会持续多久?六、政府真的救市了吗?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对楼市应该会怎么样又必然会怎么样就不难做出基本判断了。
对这几个问题,我在前期的文章中都有解答,再整理一下我的基本观点:一、楼价靠货币支撑。二、楼市只有刚性需要,没有刚性需求。三、央行不可能再超发货币。四、中国楼市不死,中国经济就难救。五、解除楼市对经济社会的绑架并非没有办法。六、中央要求楼市“去库存”的政策本质就是拒绝救市。下面逐一解读。
1 楼市天价是货币超发的恶果
有许多人不明白物价上涨的本质,总是说什么升值增值,其实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东西都只会贬值不会升值。一种商品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首先取决于商品的稀缺性,其次是不可替代性,反映在市场上就是供求关系。稀缺的东西因供不应求而且还不可替代,才会升值,反之只可能贬值。
在我看来,这世上最应该也最可能升值的东西只有古董和文物,因为古董文物如同历史,不可复制和再生,只会越来越少,所以只会升值而不会贬值,而且这种升值是绝对升值。什么是绝对升值呢?就是说,与任何货币和汇率无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都会上升,决定其升值的是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在前面讲过美元是目前唯一能保值或增值的货币,这是指相对升值,即美元相对其它货币的升值,美元本身是不会升值的。一切货币的发行都有适当的通胀率,从根本上讲只可能贬值不可能升值的。
土地资源虽然有限,但稀缺还说不上。房子则完全无稀缺性可言,随时可以盖,不仅可复制可再生,而且平房变楼房,越复制越多。这样的东西,本质上就如同种白菜,过去是农家肥,产量低,如今是化肥加转基因,产量剧增,何来升值的道理呢?
房价之所以不断上升,这完全不是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的,也不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超发货币导致的。货币放水,钱太多,又大都进了楼市,所以才会推高楼价。
货币超发导致物价飙升是普遍性的,大宗商品也都被大幅推高了。一旦货币政策开始紧缩,物价就会下降。所以你看到现在的东西都在大幅降价,钢材已经降到了1600多元一吨,回到了80年代末的水平。我多次说过,自新政府上台以来,货币就一直没有开闸放水过,市场物价的反映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可能你会问,既然商品都在大幅降价,房价为什么始终下不来呢?房价下不来,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楼市绑架了银行和地方政府,楼市降价会导致银行和地方政府破产。不降价是银行和地方政府通过价格管制强行干预的结果,不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
但是,房价是否能强撑下去,能强撑多久,这是不以政府、银行和开发商的意志为转移的。政府很自信,认为能够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争取实现软着陆,这恐怕也是一厢情愿。
什么是硬着陆,什么是软着陆呢?对楼市而言,通俗地讲,硬着陆就是崩盘,软着陆就是不崩盘。当年朱镕基总理的做法是,先把房地产对银行的绑架解套,然后让房地产彻底崩盘,这就是硬着陆。如今的政府希望楼市不要崩盘,就是希望能够避免大幅降价导致银行坏账和地方债务危机的出现。但请记住,不让大幅降价绝不是不让降价或反过来还要涨价,楼市涨价绝不是软着陆的内涵。不管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终归是要着陆,只要是着陆就意味着楼市要告别天价时代,不可能再涨价了。许多人还在指望楼市涨价,这其实很愚蠢,根本没有思考着陆二字的含意。
一些地方动不动借政策变化来炒作楼市,制造涨价的假象,欺骗大众。从我对中国各地楼市的观察看,近两年真正出现房价上升的地方,一个都没有。北京没有,深圳也没有,都是变相的炒作。许多地方通过假复式楼和送超大阳台等方式实现表面的涨价或不降价,实际上却在变相降价。比如北京地区,开发商都在做超高楼层,按单层出售,实际上可隔成两层,一个平方的面积可变成两个平方使用。表面上没有降价,实际上已经打了对折。在地方政府的胁迫下,开发商也不敢降价,只能以这种方式变相降低实际的成交价格,这就是当前中国楼市的现实状况。
楼价因货币放水而上涨,也必然会因货币政策收紧而下降,这是铁律。在货币政策收紧的大前提下,人为操控房价,可操控一时,但不可能持久下去。崩盘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
2 楼市有刚性需要,但没有刚性需求
关于楼市的刚性需求,这是许多专家学者一直在津津乐道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有13亿人,城市化也是国家大策略,人们对住房尤其是城市住房的刚性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请注意,这里讲的是需要,而不是需求。需要和需求不是一个概念,这一点我多次讲过。
需求是指有购买力支撑的需要,也就是说,你不仅需要房子,而且手里还要有钱,能买得起房子,随时可以把这需要变成购买的现实行为,这才是经济学讲的需求。要知道,经济学在讲供求均衡时,使用的是需求的概念,不是需要的概念。如果把需要当作需求,那么需求无疑是无限大的,因为需要是欲望的体现,欲望无止境,需要就没有止境。把需要当作需求,正是中国经济在过去二十多年里犯的最大的错误。我说过,在这一点上,中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经济学家和几乎全部的政府官员都犯了常识性的严重错误。这正是导致今天的产能严重过剩的根源,也是今天要强调所谓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对中国人而言,对住房的刚性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从来都不是真正的经济学需求。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人们的确购买了许多住房,但有多少人是通过自己真实的购买力来实现所谓刚性需求的呢?有多少人购买房子是利用自己的积蓄而非银行贷款啊?专家和学者们错误地把需要当作需求,强行推动楼市经济,所采用的办法就是所谓庞氏融资法,即逼迫每个人都向自己的未来透支,向银行贷款,然后用未来几十年的劳动所得来偿还贷款。
把需要当需求的风险在于把不确定性当成了确定性。所有的人都认为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今天花掉明天的钱不要紧,因为明天会更好。我们知道,美国人倒是喜欢透支未来,事实上这透支未来的把戏也正是美国人发明的。可是,美国人虽然也存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但至少美国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对未来不确定性有极大的改善。美国人至少不用考虑孩子的抚养、教育以及自己的养老和医疗等问题,未来再糟糕,只要能够劳动,能够挣钱,这就意味着未来支付能力的存在。即便如此,当两房危机发生时,美国经济照样是一夜之间坠入了万丈深渊,好几年都缓不过劲来。中国人行么?中国人能劳动、能挣钱就意味着未来的支付能力么?当然不是。一家人中,只要有一个人生病或者出交通和意外事故,全家人都会一夜致贫。这不确定性的确是太大了。
中国今天的经济危机还没有到最艰难的时候,因为普遍性的不确定性后果还没有爆发。虽然百姓的支付能力在日益下降,但政府还有钱。中国政府从来都是自己印钱,自己投资,自己消费,从而拉动GDP一路高歌,并没有指望靠百姓的支付和消费能力支撑经济,所以也不太在乎这所谓的不确定性问题。可是,不在乎百姓消费和支付能力的后果已经出现了,供给过剩已经使强大的政府自己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毕竟政府再有钱,贪官再多,也无论如何都消费不了上十亿平方的楼市库存。当反腐风暴袭来,连政府的消费也没有了。此时不指望百姓的消费又能指望谁呢?可是,百姓本来就没有真实购买力支撑的需求啊,更何况工厂纷纷倒闭,工人和农民工纷纷下岗,官员又不敢再买房了,市场需求到底在哪呢?
我多次说过,“一带一路”战略虽然好,但远水难救近火。在未来的两三年内,中国经济将越来越艰难。如果不进行大幅度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事业的改革,百姓和整个社会的消费和支付能力将越来越差。对楼市真正的刚性需求,将近乎于零。
3 央行不可能再超发货币
超发货币的恶果其实谁都知道,问题在于政府有没有勇气纠正超发的错误并承担超发的恶果。我多次说这届政府是懂经济的政府,迄今为止没有再超发货币,而是一直在盘活存量上做文章,尽管目前效果并不显著,但态度和决心是坚定的。
不超发货币不仅仅是为了消化过去超发的恶果,也是为了应对危机四伏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一带一路”战略要求人民币必需国际化,而人民币国际化又恰逢美元回归强势时代的当口,这决定了人民币必需收缩流动性,以应对人民币相对美元可能出现的巨幅贬值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挤兑风险。加入SDR虽然是好事,是人民币国际化方向的一大进步,可是加入SDR后的国际规则要求人民币必需走向自由可兑换的道路,汇率必将放开,人民币也将成为国际性的结算货币之一。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是人民币取得国际信誉,成为结算货币和各国收储货币的前提。
国内和国际形势都决定了人民币币值必须稳定和坚挺,所以,政府再度超发货币的可能性近乎为零,至少在未来三年内是不可能再超发货币的。楼市和股市的炒家们动不动就叫喊央行又开始放水了,我说过,这是自欺欺人,近三年来,央行从来没有放过水,今后三年也不可能放水,充其量是在降息、降准上做做文章,或者通过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等方式延缓还贷周期,印钱放水是不可能的了。
事实上,中央政府一直在通过多种途径回收人民币流动性。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在努力:一是控制信贷政策,严厉控制向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产业投放资金。二是控制政府项目的审批和投资规模。三是通过股市出售国资股份,进行货币回笼。四是控制政府和事业单位的消费与投资,各级政府有21万亿存款基本上被冻结,不敢再随意动用。五是清查公务员队伍、事业单位和国企高管的资产情况,清收贪占资产和过度的福利待遇。
最近清查福利住房的力度就非常大。比如我单位分有一套福利住房,我爱人单位也分有一套福利住房,现在是怎么清查呢?对不起,一家只能享受一次福利住房,有两套的必须退一套,已经卖掉了的必须退还出售差价给财政。前几天就有朋友退掉了几年前卖掉的一套福利住房的差价。如此清查,狠不狠啊?
各种作为,目标似乎都指向收钱,收钱就是回笼货币呀。现在是针对公务员队伍、事业单位和国企,下一步恐怕也不排除对私营的土豪们展开清查。知道历史上的“四清运动”吧?那时的四清是因为国家财富都被蒋介石运去了台湾,国库太空,政府太穷。现在当然不是因为这个,但对来路不明、不公的财产展开清查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不管四清及不四清,前面说了,楼市靠货币支撑,只要货币在继续回笼,房价就不可能上涨,只可能下降。
4 救楼市与救经济并非鱼和熊掌的关系
许多人说,楼市崩盘,中国经济就完了,所以政府必须救楼市。
我告诉你,这完全说反了。若救楼市,中国经济就死得更快,更彻底。如果让楼市先死,快死,中国经济才有尽快回暖的希望。
中国经济如果永远是离了楼市就活不了,那中国经济就不可能有救。也不要以为楼市与中国经济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对中国经济而言,楼市既不是鱼,也不是熊掌,而是毒瘤。救楼市与救经济也不是什么两难选择,真实的关系是,楼市救与不救都会死,救的话,楼市可能晚死几天,但整个经济就得一同殉葬。反过来,楼市死得越早越快,中国经济复苏的可能性就越大,复苏的时间就可能来得早一点,快一些。
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绑架和危害我已经讲过许多,最根本的有两点,一是绑架了金融和政府,二是绑架了所有的平民百姓。几乎所有国人都是在拼命挣钱供养楼市,而且是未来几十年都得如此,一辈子都被捆绑在房子上面了。直到政府和百姓都被压得再也喘不过气来,巨额楼市库存就成了楼市经济最大的遗产了。
如果真要救楼市,就不要讲什么经济转型,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就是楼市经济。所谓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有几家不是依托房地产业而存在的呢?真要转型,就不应该救楼市。当年朱镕基总理救经济之所以成效卓著,就是因为敢于果断地让楼市崩盘,先死掉再重生,真正做到了“凤凰涅槃”。
5 楼市对经济社会的绑架有办法解套
楼市不能崩盘,不是因为楼价本身不能下降,而是因为银行和政府均被楼市绑架,楼市崩盘会导致银行坏账和地方债的危机爆发。这也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始终转不过来的根源之一。
如何才能让银行、政府与楼市切割开,不被利益链所捆绑,这是一大难题。过去朱镕基总理改革时,之所以敢于让楼市崩盘,是因为准备好了通过资产剥离方式把银行坏账从银行中分离出来,然后让银行上市圈钱。虽然也经历了几年的阵痛,但这一招很成功。
& & 现在应该怎么办?
政府最希望使用的办法当然还是像当年朱总理那样让银行不良资产同银行剥离,以保证银行不因楼市崩盘而被牵连破产。新的办法也已经想出来了,就是所谓银行质押资产的证券化。即通过成立债市,把抵押给银行的资产打包上市,从而把风险转移给社会,这样银行就解脱了。一旦银行能够从楼市的捆绑中解脱出来,就意味着楼市的末日正式到来。所以,什么时候债市正式上市,什么时候就是楼市的末日。当然,也许等不到这一天,楼市就已经支撑不住而崩盘,这个谁也无法预料。
第二个办法当然是楼市开始自救。指望政府印钱救市既然不可能,楼市就必需得想办法自救。楼市能不能自救呢?当然能。这得看政府、银行和开发商是否愿意放弃暴利,断臂求生了。如果银行愿意放弃利息,政府愿意放弃税收,开发商愿意放弃暴利,大家都只考虑收回成本,那么房价或许能够下降三至五成,百姓的相对购买力就会上升,消耗库存或许就有出路。库存消耗了,大家都有活路。死守巨额库存不降价,虽然账面没有亏损,实际上离死亡却越来越近。
第三个办法就是楼市经营模式的创新,并因创新而重新大洗牌。这一点,我写过《万科的战略转型敲响了谁的丧钟》,就不重复了。但要强调一点,万科新模式的重大意义不只是房地产业的新生,而是实现了楼市与经济、经济与人的关系的根本性转变,把楼市对人的绑架转变成为人服务,把楼市对经济的绑架转变成为经济服务。
三个办法中,第二个办法估计很难做到,但第一个办法和第三个办法却正在酝酿和尝试当中。无论你是否愿意,改变楼市现状势在必行。办法总是有,就看代价有多大。请记住一点,政府在乎的不是楼市,而是银行和地方债。一旦找到了解决银行坏账和地方债的办法,无论楼市多么悲惨,都会在所不惜。
6 “去库存”政策本质就是拒绝救市
中央一再强调,解决房地产的问题出路在于“去库存”。许多人居然把这解读为救市信号,我不知道这到底是脑子出了毛病还是自欺欺人成了习惯。
怎么去库存啊?中央说,可以通过放宽城市户口的限制来增加楼市的需求,这也太好玩了。如今在城市买房的,有几个在乎城市户口啊?城市人口中买不起房的,又有几个会因为有户口就变成买得起了呢?
当年四万亿货币砸下去,地方再配套十多万亿,那才叫真金白银的救市对不?不管百姓有没有购买力,银行有钱可以放贷,开发商有钱可以不断地投资开发。一切都是因为有钱,所以才风生水起。
如今只强调去库存,至于如何去库存,那是你们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事,总之钱是肯定没有的。所以,不要自欺欺人了,“去库存”政策就是明明白白的不救市政策,绝不是相反。
如果我们想明白了上述几个基本问题,明白了只要不超发货币就没有楼市再涨价的可能,明白了超发货币已经没有了可能性,明白了楼市不死经济就没救,明白了所谓去库存就是拒绝救市,那么,对于中国楼市的未来,你真的看不清楚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牛刀:救市也改变不了中国房地产崩盘的趋势-苏州楼盘网苏州 &
& &牛刀:救市也改变不了中国房地产崩盘的趋势牛刀:救市也改变不了中国房地产崩盘的趋势日来源:综合整理责任编辑:fengpeipei 八面埋伏,十月围城。这是我在牛刀智库发表的对中国政府再次救市发表了看法,观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就管一个月,一线城市会被打回原型。越是救市,说明问题更加严重。君子不立危墙之侧,这是名言,也是中国人的人生智慧。
动员一切资源和力量,上下官员同忙乎,一心为在楼市上捞钱,也是中国特色。终于从地方政府救市开始,全用的是老的办法,包括国务院的住房消费,也是中国特色,老调重弹有何意义?对中国楼市只有一个新东西,那就是,美元贬值周期已经彻底告别,美元升值周期刚刚来到,中国所有的资产价格泡沫都会破灭,这才是崭新的时代。无论中国政府怎么救市,只是一时的发挥作用,不可能改变中国房地产崩盘的趋势。
我曾经说,这一次救市也是中国政府历史上最后一次,力度不可谓不强,从中央到地方都拿出许多防范和手段,不仅放水也还免税,但是,既然是壮阳药,总有失效的时候。春节长假后,一线城市热热闹闹,二三四线城市有的凑热闹基本无用,但是。节日一落幕,立马露馅。当然,我们不看几天,总体趋势基本出来。就拿深圳来说,3月6日284套,3月12日203套,3月16日189套,3月26日145套,成交每况愈下,而担心也是无处不在。
这是因为以出口导向为模式的中国经济只能引来美元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终有一天会回流。来的时候,流动性泛滥成灾;走的时候流动性枯竭。什么后果?难道需要我来再说吗?所谓走的时候,第一步就是缩减QE,这一步已经宣告走完;第二步就是提高联邦基准利率,这一步还没有开始,什么时候我当然会知道,说出来就没有什么意思,这一步就是大决战,是你死我活的时候。
中国房价泡沫会死得很惨,不是一般的,是消灭中国的一个阶层。刘邦说: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失败100次,一定要赢最后一次,我们这次泡沫破灭,就是最后一次,千千万万人会输在最后一次。 相关资讯小编推荐楼盘知道 热门关键词: 12345678910中国房地产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来源:凤凰房产综合
/rss/news/30/news_buying.xml
编译:双刀来源:《巴伦周刊》当谈及中国时,关注的焦点都放在房地产上。虽然在过去数周,中国股市的涨跌和经济放缓吸引了市场的注意,但正如笔者在上个月就曾指出的那样,中国如今最大的风险在房市而不是股市。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包括自住和商用地产)在GDP中的占比达到了15%,这足以说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过去数年里,市场都十分关注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投资在GDP的比重达到了48%,远远高于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水平(如图3所示),同时也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或许大家还不清楚的是,事实上,这一占比的提升主要来源于房地产。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投资在GDP的占比从35%提高至48%,而在这一时期里,房地产在GDP中的比重从4%提升至15%左右。数据还显示,绝大多数的增长都来源于住房投资,其在GDP中的占比达到了11%至12%。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信号,预计在未来数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持续放缓(图2所示)。这或许不会引起恐慌:在2008年和2012年房地产市场的活动都呈现出萎缩的趋势,然而这两次萎缩都引发了房地产市场新一轮的扩张,特别是在2009年,中国信贷增速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时候。但近期房地产市场下滑的持续时间会更长,房地产市场的中期前景已经十分明朗:持续多年的放缓,但不会立即崩盘。在所有钢铁需求中,房地产直接和间接的占据着50%的比例。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信贷大幅扩张,中国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依赖增强。图1所示为这一时期所出售的房屋面积增速超过了100%。同时,汽车销量紧随房地产的走势,钢铁消费也不例外,随着国内需求停滞,出口商迎来了机遇。在2014年爆发性增长后,2015年中国钢铁出口已经与日本钢铁产量相当,即便中国目前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钢铁消费国。伴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兴衰,全球钢铁市场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在中国,建筑行业在钢铁消费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如果考虑到汽车和设备等与房地产等相关市场,那么房地产直接和间接的在钢铁消费中的占比势必超过了50%。从债务的情况看也是如此。麦肯锡在近期一篇名为“债务以及去杠杆化”的文章中预计,中国近半数债务都与房地产相关。房地产市场当前面临下行趋势在2012年之前,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就已经超过了西班牙,而在过去数年,该指标进一步增长。从图1看,如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的人均住宅面积比发达国家还高。中国是少有的例外,在2012年前,中国大陆的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超过了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换言之,在居民住房市场上,中国已经不需要所谓的迎头赶超。然而,此次中国的房屋存货问题比2008年或2012年还要严重。理论上,如果中国提高人均住宅面积,可以继续维持房地产泡沫。但事实上,鉴于中国已经意识到地方政府庞大的债务规模,开发商的资金链问题,其他国家的历史路径以及致力于让中国经济朝着以消费带动的方向发展所采取的努力,上述理论假设则不具现实可操作性。在2013年前,居民住房在GDP中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国家(此后,这一占比继续提升)。在2005或者2006年前后,西班牙的这一占比更高,但居民住房投资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从12%下滑至4%,大大低于90年代中期6%的水平。这一数据可以得出这一观点:当房地产泡沫破灭时,市场活动会大大降至均衡前的水平。近期的一个事例就是美国住房销量的数据,在经济复苏后的六年,美国住房销量仅相当于2002年一半的水平。最后, 以亚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其房地产在GDP中的占比从来都没有达到中国的这一高水平。这绝非美国式房地产市场崩盘,而是缓慢的、广范围衰落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这么多的问题,那为何房地产市场不会像2007年至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那样崩盘呢?有几大理由。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中国民众的杠杆水平还不高。其次,尽管中国房地产活动已经出现泡沫,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在于其房价泡沫。因此,尽管中国房价下滑,但不会像美国那样失控。第三,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做好了引导经济重新平衡的准备,但不会允许房地产市场急剧下滑;不妨看看中国最近的救市举措,股市12个月以来上涨80%。由于政府债务较低,且拥有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政府有措施和手段来应对房市的下滑。与此相反,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陷入持续多年的放缓。随着对政府举债的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在未来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后,房地产开发商面临其自身资金链的问题,也会抑制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扩张。我们无法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发生的事情,因为房地产政策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中国建筑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将下滑数个百分点这似乎难以避免,事实上,这一趋势已经出现。在2014年,房地产投资的同比增速已经放缓至与GDP名义增速相当的水平,这较上年大幅萎缩。换言之,2014年,房地产增速首次未能大幅超过经济增速。房地产投资的名义同比增速依然达到了10%,预计该指标在未来数年会一直处于下滑趋势。这是一个下降路径,但放缓幅度会比部分投资者预期的要大。基于其他国家的历史,预计在未来3-4年里,中国住房投资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将下滑几个百分点。这对中期经济增速意味着什么?中国完全弥补这一缺口不太现实。随着进口下滑以及出口的增长,中国贸易顺差已经实现大幅增长。中国在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社会住房投资。但考虑到现有投资在GDP中的占比,中国全部债务水平已经位列全球之首,中国政府如何对那些低回报项目进行融资也不得而知。近期资本外流加剧也是另一个值得担忧的信号。另一方面,经济突然崩溃依然不具现实性。在今年,消费将带动中国经济增长。零售额实际增速有望逼近双位数。由于居民杠杆水平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储蓄率也较高,消费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预留了空间。我们意识到,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并未涉及几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包括银行账面的不良贷款数据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我们在过去讨论了这些课题,未来还将继续这样做。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已经十分重要,中期路径也已明确——持续数年的放缓,而非立即崩盘。中国经济依然处于放缓的趋势,但未来数年还将持续增长,虽然放缓的幅度可能比某些投资者预期的还要大。
楼盘价格 :
|凤凰网会员团购优惠
区域商圈 :
凤凰房产官方微信
全球华人首选置业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报名看房团有机会赢取免费游博鳌
北海3天2夜看房团免费吃海鲜大餐
2室1厅 | 120m?
48小时热文排行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楼市崩盘将导致的6大后果:产业崩溃无人幸免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Q房e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要问中国(,),想什么涨?那肯定大部分人会说股市;要问想什么跌?估计所有普通老百姓的心声―楼市!大家都想房价暴跌,明天就能成为有房一族,很多人都盼着楼市崩盘。
  如果真的有房价暴跌的那一天,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要觉得楼市崩盘与我无关,一旦楼市崩盘后果很严重,我们将无一幸免!
  楼市崩盘后果NO 1:失业率飙升
  如果楼市崩盘,在以及房地产相关行业工作的人们将无法避免的遭受降薪甚至是失业。不仅如此,房地产行业的衰退还将间接波及到更多的行业,以至于更多的人无法置身事外。
  众所周知很多的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对于土地出让的收入在他的财政收入当中是占有一个相当的比重的,所以一旦发生了楼市崩盘导致整个市场没有办法正常运营之下,他所牵连到的关联性非常非常庞大的。
  包括地方政府,包括银行,包括五十八种到六十种直接关联进而带动大量的就业困难,恐怕是如果真的发生楼市崩盘的话,会出现那一种刚刚讲的一些惨状,尤其是在失业率方面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是非常非常大的。这是中国承受不起的!
  楼市崩盘后果NO 2:经济倒退
  回顾、、香港这三次楼市崩盘的后果来看,对于经济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以日本为例,1991年后,随着国际资本获利后撤离,由外来资本推动的日本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灭,房地产价格随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企业纷纷倒闭,遗留下来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
  而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击了房地产业,还直接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受此影响,日本迎来历史上为漫长的经济衰退,陷入了长达15年的萧条和低迷,即使到现在,日本经济也未能彻底走出阴影。
  再来说说香港,年的香港,那时媒体齐呼降房价,闹得连想买房的人也不敢出手。他们说“不都说房价要降吗?等等再买吧”。结果真的造成楼市萧杀,房价六年下降70%。连无房者都因失业遭受损失。
  然而,港媒原以为楼价下降有利于民众,却没想到低收入阶层大量失业更买不起房。直闹到媒体也裁员才顿然醒悟,赶紧改唱衰为唱盛。而美国的楼市崩盘,甚至还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有学者表示,因为中国真的在城市化水平还实际上不到40%的这个阶段上,如果就出现崩盘,可能都回不到像美国和日本那样一个回调期,而是跌入中等收入陷井的问题,经济很可能一蹶不振就是几十年。
  所谓的经济三驾马车当中内需这一块的部分其实就是房地产,那么如果说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三驾马车当中出口,所谓的外贸目前的状况不理想,另外一驾马车是投资,投资长期以来是靠公部门的资金投入,也很难有办法一直持续下去。
  所以现在内需这个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而内需 里面房地产又是很重要的一块,如果说今天中国的房地产面临到所谓的崩盘这样的状况的话,对于中国的经济来讲是会形成一种灭顶之灾。
&&& 楼市崩盘后果NO 3:房地产贷款银行不会再批
  中国房产业的高速发展,当然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可以说,银行贷款的主要渠道现在已基本集中在房产业,一旦房产业崩盘,银行贷款将大部分打水漂。
  其后果当然是银行支付都成问题,这就必然导致有些银行可能会破产,虽然中国的支柱银行是国有企业,破产不易,但要恢复也不易。
  每年的银行都有一个放贷的额度。因为,钱放在银行肯定是没有任何收益的,他一定要存进来然后放出去,但是如果说是房价下降了,大家都不买地了。
  在整个房地产的投资我都都不投了,也不开工了,像这种情况出现了的话,那银行的钱也就不用往外贷了,就放着,那可能对银行收益会有很大的影响。
  而对个人贷款的影响,或许有人认为,虽然收入下降,但房价跌得更惨,可以用积蓄作个首付,买上房了,从此,不再为房子着急上火。但这只可能是你的一厢情愿,一旦危机来临,对银行来说,他首先想的是如何回收已经放出去的贷款。
  楼市崩盘后果NO 4:民间贷款或集资将消失
  现在的中国楼市不但集中了大量的银行贷款,更集中了民间主要的贷款,虽然非法,但存在是谁也无法忽略的事实。
  目前,民间集资到底有多大的金额恐怕是一个谁也无法计算的数据,但从几个非法集资大案来看,其额度似乎比银行贷给房产业的金额还要大。
  一旦楼市崩盘,这些民间集资或贷款就会灰飞烟灭,虽然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老板跑路、跳楼,都无法挽回这些民间集资,而到时候,我们或许看到的将是无数老百姓愤怒而哀叹的神情。
  在中国,房地产,银行及金融板块占了中国股市1/5以上的市值。楼市崩盘后果将直接影响这些板块股票大跌,其他板块也难以幸免,大规模的资金将造就股市的末日。
  你还能通过资产多元配置来避免风险吗?早在2010年,就有人分析认为,仅温州人投资国内房地产的资金规模达到1000多亿元。一旦楼市崩盘,这些资金将大多有去无回。
  这些,都是在房地产崩盘时将发生的事实,身在这个体系,一旦崩盘来临,我们将无一幸免。
  楼市崩盘后果NO 5:货币贬值更加严重
  一旦银行支付出现问题,国家不可能让国有银行倒闭,不可能不去拯救银行,而拯救银行政府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疯狂印钞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前几年,几度几万亿救市,其实就是印钞票,因为政府不可能生钱,除了印钞票没有其他办法。
  这样,货币贬值就会更加严重,到底有多严重,从现在楼市如此景气来看,五年时间,人民币的购买力就下降了一半,如果楼市崩盘,银行支付吃力,但救市的钱将是庞大的金额,贬值多少,也许只能靠想象。
&&& 楼市崩盘后果NO 6:财富更加集中,贫富差别更加可怕
  经济萧条,失业激增,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受伤的永远只能是老百姓,没有收入来源的老百姓,吃饭都会成问题,如此现状之下,那些财富拥有者会更加加大对劳动者的剥削,因为劳动力太多,财富会更加集中。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Q房e族
(责任编辑:张功成 HN09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楼市崩盘将导致的6大后果:产业崩溃无人幸免》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8年4万亿救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