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力与小明两位同学在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两位数的十位数字看错了,计算结果是51,问正确结果是多少?

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一.班级实际情况:本班年级学生计算不够好,每班都有几个计算较差的学生,主要体现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及退位加减法不够熟练,在几次的单元测试中计算丢分较多,这是复习中所要重点强化训练的。人民币的认识及时分的认识、简单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的难度,也是复习中的一个重点。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能基本完成,也有个加别学生因智力问题、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二、复习的主要内容1.&100以内的数&的复习。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对于计算方法,根据《标准》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计算后,可以分小组讨论,这些题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引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3.&元、角、分&的复习。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复习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4.&几时几分&的复习。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在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看着钟面说是几时几分就可以了。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看钟面,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是怎么看的。可能每个人看钟的习惯不同,但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说正确即可。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即看钟面时,如果一时说不出准确的时间,可以说一说大概是几时几分。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实际多向学生渗透时间的观念。5.&位置和图形&的复习。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6.&统计&的复习。复习时,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分小组直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先不出填好的统计图,而根据全班的实际情况,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的全过程都复习一遍。7.复习的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8复习的难点:时分、人民币的认识。三:具体措施:1。认真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及时订正作业。2.加强计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四、复习的主要目标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4、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五、复习的具体设想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4、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六、复习时间安排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3课时2、总复习课时:第一课时:20以内退位减法(补充课本第99页第7题)第二课时:100以内数的读写、加减法(课本第98页第1、2、3、4、5、6题,补充。)第三课时:元、角、分的认识,时、分的认识(课本第99页8题,100页9题,补充。)第四课时:位置与图形、统计(课本第100页第10、11题,第101页,第105页)。第五课时:总复习(课本第102页第1、2、3、4、5、6、题,第103页、第104页)。练习测试3课时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小颖对小明说,你在心里想一个两位数,将十位数字乘2+4,再将所得新数乘5,最后将得到的数加上个位数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来自:作业帮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照片太蒙了
别看照片,读题
过程,我在做卷子,要过程
先睡了,明天政治测验
明天我再告诉你答案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呀
我妈要关wi-fi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明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时,把一个因数19看成了16,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少321,正确的得数是多少_百度知道
小明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时,把一个因数19看成了16,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少321,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小明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题时,把一个因数19看成了16,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少321,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107 除以3=
321÷(19-16)=107
312÷(19-16)=107
321÷(19-16)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乘数的个位数1误写成7,结果得4046,这道题正确的积应该是_百度知道
小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乘数的个位数1误写成7,结果得4046,这道题正确的积应该是
小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乘数的个位数1误写成7,结果得4046,这道题正确的积应该是2618,这两个乘数分别是多少
来自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另一个乘数为:()/6=238被误写的乘数为=11如果有帮到您,请采纳,点击【采纳为满意答案】按钮即可,如果还有问题 请发帖重新提问哦
谢谢拉#^_^#祝您学习愉快
赵相峰&&学生
罗书伟&&学生
唐滢淇&&学生
郑亚龙&&学生
郑丹苹&&学生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等(陈琴兰)
乘两(教学设计)
&&&&&&&&&&&&&&&&&& 执教者:陈琴兰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2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 2.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 3. 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2、进行活动一:
二、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1、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条件:“月星小区有15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44户,”
(2)根据这两条信息,你想提什么问题?
&& (3)要求“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怎样列式?
&(4)这道乘法算式,和我们刚才计算的两题有什么不同?
&&& (5)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结果,激发欲望。
(1)你能估出144×15的结果会是几位数吗?
&&& (2)要知道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四位数,可以怎么办?
3、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 (1)小组进行活动二:
①想一想:笔算 144×15可以(在课本上算)
②你能验证你的方法是对的吗?
③你认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2)小组汇报,总结算法:
①哪个小组给大家介绍一下,笔算144×15是怎么算的?(注意突出:十位上的1乘144的结果的末位为什么与十位对齐,帮助学生弄清算理。)
1 4 4&&&&&
1 4 4& &&& 14410=1440
2 1 6 0&&&
720②验证的方法可能有:a& 144×5×3;b& 144×10+144×5;
C& 15×144……。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③与估计结果比较,完成例题。
④与学生一起算15×144,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列竖式时,习惯上把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数写在下面计算。
⑤总结方法:你们认为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怎样算?他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怎么样?
三、有效练习,深化理解。(活动三)
1、小试牛刀:
(2)相互批改,小组交流。
3 7 5&&&&&&&& 3 0 1
&& 2 4 &&&&&&& 2 6
&&& 汇报交流时注意突出:①计算375×24中的连续进位;②计算301×26中“0”问题。&&& 2、计算门诊:(见课本第1页“想想做做”第2题)活动要求:(1)小组会诊,找出错误原因、(2)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先说说错在哪里,归纳病症。
活动要求:
计算梨、苹果、橘子和橙子的总价时,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课后复习。
1、这节课大家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获得并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老师祝贺你们!谁能告诉大家,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还记得吗,在三年级研究过用“铺地锦”的方法,求乘” 用“铺地锦”的方法求乘”
&1 4 41 5=2160
1 4 4&&&&&
1 4 4& && 14410=1440
“三位数乘两位数”导学单
学习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p1-2例题及想想做做第1―4题
学习目标:1.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 2.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 3. 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44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1、想一想:笔算144×15可以(在课本上算)
2、你能验证你的方法是对的吗?
笔算乘1、小试牛刀
&&&&&&&&&&&&&&&&&&&& 375&&&&&&&&&&&&&&&&&&&&&&&&& 301&&&&&&& &&&&&&&&&&&&&&&&&&&× 24&&&&&& &&&&&&&&&&&&&&&&&× 26& &&&&2、计算门诊(见课本第1页“想想做做”第2题)1、小组会诊,找出错误原因、2、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21&&&&&&&&&&&&&& 604&&&&&&&&&&&&&&&& 248&&&&&&&&& ×& 13&& &&&&&&&&&&×& 26& &&&&&&&&&&&&&×& 37&&&&&&&&&&& 363&&&&&&&&&&&& &3624&&&&&&&&&&&&&&& 1636&&&&&&&&&&& &&&121& &&&&&&&&&&&&128&&& &&&&&&&&&&&&&644&& &&&&&&&&&&&&&&&484&&&&&&&&&&&&& 4904&&&&&&&&&&&&&&&& 80763、小小会计师(见课本第二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计算梨、苹果、橘子和橙子的总价时,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计算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我在备课时把握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考虑到小学阶段对整数笔算乘法的要求是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我想只要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恰当的利用迁移,学生肯定会很快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1、重温旧知,学习迁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例题,我在一上课就设置了两道题: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先估后算。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把新旧知识作对比,找出新旧知识的差异与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数学课堂创设思考、交流空间。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竖式运算,有了课前的“温故”和我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并且让学生试说出算理,我适时板书。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验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 注重学生出现的错例,加深新知识印象。在课堂练习中,注重学生出现的错例,并及时展示,由学生自己评讲、纠正,老师加以点评。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清晰算理。
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了“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但是学生的计算结果却错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有写错现象。
其次,对学生的能力估计的过高,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比如:一二得一、七八六十六这种现象等;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等等,还有的看错数字。
&&& 还有在算理的渗透和交流中落实还是不到位,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评析1:陈琴兰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节课,能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和学校的“四习六步”教学法精心设计教案和导学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预习反馈、质疑讨论、引导梳理、精讲点拨、练习运用和迁移创新等流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通过变式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 这节课教师如果能敢于大胆放手,不需要讲的坚决不讲,我想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 (杨学传)
评析2:陈琴兰老师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这与她一直坚持教学改革的实践有很大的关系,本节课上,陈老师按照学校“四习六步”教学法的精神进行备课,设计导学单,指导学生自学,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注重了学习的过程,教学效果较好。只是建议以后我们在撰写教案和导学单的时候,在格式上要注意文字的表述,四习是理念,六步才是教与学的流程,当然具体到一定的教学内容,也不一定非要按照六个步骤撰写教案,只要能反映出六步的大致过程即可。&&&&&&&&&& (朱红刚)
文章录入:jdc&&&&责任编辑:zhg&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伟和小明两位同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