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一个人工微型森林生态系统统,并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练习题
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专题概述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学的基本理论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0高考备考试验复习系列之课本实验与实习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生态系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5.4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2013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二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
2013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二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
地区:重庆
上传人:FphZ****@
版本:新人教版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已有5110人下载该资源
2013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二生物课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
6.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其中:甲图表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乙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小,原因是
。 (2)甲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
。 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C~D
①合理确定载牧量,防止过度放牧。
②发展季节性放牧。 ③提倡划区轮牧。 (3)适宜的放牧量控制在乙图的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乙图中c点以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5)请举两项合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
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高的畜牧产量 草原退化,严重时会导致草场的沙漠化 7.如图是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该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 比森林生态系统要强。 (2)猫头鹰和蛇的关系属于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成分中未表示的成分有
。 恢复力稳定性  捕食、竞争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广东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雷州半岛和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也被列为广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八大工程之一。
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死亡十多万人,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172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遇难。 (1)红树林属于
生态系统。 (2)红树林的
稳定性较强而
稳定性较弱,原因是红树林
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
(3)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
都是有限的。 (4)在海啸中被海水浸泡过的农田为什么不宜直接种植农作物?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原因。 自我调节能力
被海水浸泡过的土壤,无机盐浓度过高,使农作物无法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9.请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用品建立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并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材料用品:小鱼、水藻、水草、池泥、池水、广口瓶、橡皮塞、培养皿、吸管、小鱼网和凡士林。请完成下列各步并回答: ⑴方法步骤:
第一步:在广口瓶底部铺上一层约10mm厚的池泥.
第二步:向广口瓶中加池水至瓶口40mm处。
。 ⑵此生态系统分解者存在于
向广口瓶中加几根健壮的水草,适量水蚤,一条活动能力强的体型相对小的鱼;
将广口瓶用橡皮塞塞紧后用凡士林严密封口;
将广口瓶放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适宜的地方培养 池泥和池水 9.请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用品建立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并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材料用品:小鱼、水藻、水草、池泥、池水、广口瓶、橡皮塞、培养皿、吸管、小鱼网和凡士林。请完成下列各步并回答: ⑶在小鱼大小的选择上应选择体型
的,原因是
。 ⑷该生态系统能建立起物质和能量的暂时平衡,原因是
⑸若要证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的作用,应如何设计试验?
设计一个广口瓶内无水草,其他条件均与上述广口瓶条件相同,观察水蚤、小鱼存活时间。
小 可减少氧气和养料的消耗,容易建立起生态平衡
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产者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能量、氧气,消费者、分解者为生产者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矿物质等。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适度捕捉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鱼类,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小,更不会灭绝。
指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 草增多 兔增多 草减少 兔减少 食物 充足 大量吃草 食物 缺乏 少量吃草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负反馈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负反馈 作用: 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稳态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有一定限度:
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复杂,结构
越稳定,功能越健全,其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 资料:
话说乾隆下江南时,到了苏州。苏州—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看到水乡人家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可是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这番景象让乾隆大为惊奇。 1.水乡人在河流中淘米 洗菜、洗澡洗衣,河水 为何仍能保持清澈?
存在抵抗力稳定性
可是,他也发现苏州虎丘外围的河流被众多染坊流出的废水污染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于是他立即下令严禁商贾平民在虎丘一带开设染坊。迫于官府的法令,虎丘一带原有的数十家染坊不得不搬迁至远离虎丘的苏州远郊,从此以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 2.虎丘外围河流在染坊废水污染下,还能保持稳
定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染坊停止排污后,虎丘外围的河流出现了什么
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1.概念: (一) 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与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三、内容:抵抗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2.特征(抵抗力稳定性高) 抵抗力很强 抵抗力较弱 生物种类
多 营养结构
复杂 强 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高 (二) 恢复力稳定性 1.概念:
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2.特征(恢复力稳定性高) 三、内容:抵抗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生物种类
稀少 营养结构
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森林生态系统 人工林生态系统 低 抵抗力稳定性较 高 抵抗力稳定性较 低 恢复力稳定性较 高 恢复力稳定性较 判断两个生态系统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强弱?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稳定性 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关系 三、内容:抵抗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走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一个适宜稳定的环境。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活动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如合理捕鱼、合理放牧、合理砍伐等。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植物造林,对农田施肥、灌溉、除虫等。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小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投放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 要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免破坏食物链。 小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 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为容器的4/5。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将小生态缸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 防止水温过高,而使水草死亡。 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减少对O2 的消耗以免破坏食物链。 制作: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生态缸  右图是美国科学家于1984年开始兴建的“生物圈Ⅱ号”实验室,1993年1月建成后8位科学家入住里面欲通过自己生产各种生存所需在里面生活两年,结果才过了一年多一点就因里面O2减少、粮食减产不得不撤出。   该实验说明,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要在生物圈之外建一个适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困难的。 生物圈Ⅱ号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三、内容 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在图中,小方格代表不同的环境因子(空间、温度等),4个不规则的图形代表了Ⅰ、Ⅱ、Ⅲ、Ⅳ4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子的情况。如果资源是有限的,最有可能被排除的生物是( ) A.Ⅰ
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它们可以形成下面几种营养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最稳定的是(
)?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甲 乙 丙 丁 甲 丁 乙 丙 A B C D B 课堂练习 3.下列哪种措施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 A.减少寄生生物和捕食者的数量
B.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物种的数目
D.对生态演替进行限制 C 4.2002年底“食人鱼”的报道随处可见,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使入侵地食物链破坏
B.会破坏入侵地的非生物因素 C.未认识其价值所以人为干扰少
D.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生态平衡更稳定 A 5.(双选题)“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最早于1935年作为观赏值物引进,上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到河滩、路边。它的根系极为发达易连接成片,一棵“一枝黄花”能结两万多粒种子,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形成强大的生长优势,对绿化灌林乃至棉化、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并能改变道路、宅旁、荒地的景观。下列有关“一枝黄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枝黄花”属于外来物种,进入我国后可以增加
我国生物多样性 B.“一枝黄花”成灾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缺乏其天敌 C.为控制“一枝黄花”可以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D.为控制“一枝黄花”应从本地寻找其天敌(1)第三步:往试管中放一根健壮的水草、适量的水蚤和一条活动能力强、体形相对小的鱼;第四步:试管口加橡皮塞后用凡士林严密封口;第五步:将试管放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适宜的地方培养;(2)池泥和池水;(3)小;可以减少O2和养料的消耗,容易建立生态平衡;(4)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有机物、能量和O2;消费者和分解者为生产者提供光合作用所需要的CO2;(5)设计一个试管内无水草,其他条件均与上述试管内的条件均相同的实验,观察水蚤和小鱼的存活时间。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建立人工微型生态系统的前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建立的联系,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总渠道。平衡的生态系统主要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它们之间的营养结构一旦被破坏就会打破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的改变和破坏,所以微型生态系统内的动物不宜过多、过大,以免破坏食物链。制作好的人工生态系统应放在温度适宜、光照强度适宜的地方培养。这样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供需氧型生物呼吸之用,产生的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同时吸收消费者、分解者呼出的CO2,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使其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转。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生物教研室
1①→②“”______________④→⑤_____________⑥→⑦_________________
2“”D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阅读理解
978年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然后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了人胰岛素,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在上述基因操作中,由①→②过程所用的基因“剪刀”是&& &&& &&& ;由③→④过程的实现是通过与①→②过程相同的&& &&& &&& &&& 切割的结果;由④→⑤过程需要&&& &&& &&& 连成重组DNA分子;由⑥→ ⑦过程是通过细胞的
&&& &&& &&& 实现的。?
(2)不同生物间基因可以“移植”成功的基础是DNA的 &&& &&& &&& 结构。大肠杆菌可以生产出人类的胰岛素,说明它们和人类作用一套&& &&& &&& &&& &&& ,大肠杆菌合成人胰岛素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 &&& &&& &&& &&& &&&
(3)形成的重组DNA分子是否真正转移到了受体细胞,必须对受体细胞进行检测。?
请根据下面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选择运载体-质粒,探究质粒的抗菌素基因所合成的抗菌类别。?
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须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是抗菌素抗性基因。故凡有抗菌素抗性的细菌,其质粒才可能用作运载体。?
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1、2、3号,在酒精灯旁,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 mL蒸馏水、青霉素、四环素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
第二步: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燃烧用来灭菌,并在酒精灯火焰旁取种,然后对三个培养皿接种。?
第三步:培养。将接种后的三个培养皿放入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 h。?
预期结果分析:?
①设置1号的目的是&& &&& &&& &&& &&& ,出现的现象是& &&& &&& &&& &&& &&& 。?
②若3号不存活,1、2号存活则 &&& &&& &&& &&& &&& &&& &&& &&& &&& &&& &&& &&& &&& 。?
③若2号不存活,1、3号存活则 &&& &&& &&& &&& &&& &&& &&& &&& &&& &&& &&& &&& &&& 。?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阅读理解
(08雅礼中学月考)(22分)自然界中的高等植物,较容易形成多倍体,特别是一些环境条件剧烈变化的地方,如帕米尔高原的高山植物,有65%的种类是多倍体。形成多倍体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植物的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受阻,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我国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培育出了原来自然界没有的物种,如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等。(1)(12分)已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只能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倍一次,之后秋水仙素失去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减数分裂是否有影响,请选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试剂进行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一)材料A1、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花粉未发育成熟)A2、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花粉已发育成熟)A3、豌豆植株(二倍体2N=14,幼苗、生长着大量完整的幼根)(二)试剂B1、蒸馏水&&&&& B2、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B3、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三)实验结果检测C1、未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C2、发育成熟的花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C3、根尖→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显微镜观察(四)实验结果预测根据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不同进行分类并统计,绘制坐标图(假定100%的花粉都发育成熟)&请将所选答案填入下表组号实验组对照组所选材料A1A1所选试剂B3B1实验过程用试剂处理材料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的时间所选实验结果检测C2C2所选实验结果预测D2D1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并说明理由&(2)(10分)有人假设这些高山植物形成多倍体的原因是幼苗生长期遇低温[约4度]一段时间后,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致。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此假设是否成立。(只要求写出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具:花药离体培养产生的豌豆幼苗多株、有光照并可调节温度的温室2个、铁锹、植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科目:高中生物
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用打孔器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
(1)叶圆片y比叶圆片x_________。
(2)(y-x)g可代表在这段时间内_________。
(3)叶圆片z比叶圆片y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g/小时。
(5)写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反应简式: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家们发现C4植物合成淀粉的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叶肉细胞中不能合成淀粉的原因是缺少暗反应所需要的三羧酸酶系。为证明C4植物叶肉细胞中因缺少暗反应所需的三羧酸酶系而不能合成淀粉,请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A液)、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B液)、三羧酸酶系稀释液(C液)、ATP、〔H〕、蒸馏水、碘液、试管、吸管、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①     &&&&&&&&&&&&&&&&& 。②& &&&&&&&&&&&&&&&&&&&&&&&&&&&&&&&&&&&。
③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ATP、〔H〕后通入适宜浓度的CO2,且在25℃水浴中保温。
④&&&&&&&&&&&&&&&&&&&&&&&&&&&&&&&&&&&&&&&&&&&&&&&&&&&&&&&&&&&&& 。
实验结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系统的结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