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材林成过熟每公顷蓄积量计算公式有多少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种。可分为一般用材林和专用用材林两种。前者指培育大径通用材种(主要是锯材)为主的森林;后者指专门培育某一材种的用材林,包括坑木林、纤维造纸林、材林等。
用材林(timberproductionforest)以培育和提供或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是林业中种类多,大,分布普遍,材质好。用途广的主要林种之一。可分为一般用材林和专用用材林两种。前者指培育大径通用材种(主要是锯材)为主的森林;后者指专门培育某一材种的用材林,包括坑木林、纤维造纸林、胶合板材林等。培育用材林总的目标是速生、丰产和优质。速生是缩短培育规定材种的年限;丰产指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木材蓄积量和生长量;优质主要包括对干形(通直度、尖削度)、节疤(数量、大小)及材性(木材物理-力学特性、纤维素含量和特性等)等方面的要求。集约经营用材林有可能缩短培育年限的一半,但仅在部分条件较好、生产潜力较大的林地上采用。对这部分集约经营的森林(以人工林为主)称为速生丰产用材林。经营速生丰产林的业务称为高产林业或种植园式林业。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或竹材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乔木林、竹林、疏林。主要有:短期伐期原料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一般用材林。中国福建省莆田市是中国目前珍贵用材林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目前仅厂家引进海南降香黄檀木材的成本费用就达到2000元每公斤,做成成品后,一件家私的价格往往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厂家,以檀香、降香黄檀、紫檀等珍贵木材为原料的家私或工艺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市场情况都十分良好。
其分布一般集中于中高山或深山区,多为原始林或次生林。在中国,组成用材林的优势树种为针叶树的落叶松、、冷杉、、柏木、樟子松、、、云南松、杉木等,阔叶树中的樟木、楠木、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栎类、桦木、杨树、杂木等。
衡量其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衡量用材林林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有:单位面积上立木蓄积量和出材率、材质、经济价值等。
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种。在林业中常居首要地位,一般在森林(或新造林)面积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可分为一般用材林和专用用材林两种。前者指培育大径通用材种(主要是锯材)为主的森林,后者指专门培育某一材种的用材林,包括坑木林、纤维造纸林、胶合板材林等。专用用材林通常在用材厂矿的附近营造和培育,以免长途运输,还可按所用材种的工艺要求选择相应的造林树种和技术,进行集约经营,以提高木材的产量、和利用率,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其树种的选择方法
1、生长迅速。为了尽快改变我国森林资源不足,加速解决木材的供需矛盾,大力发展速生树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树种资源异常丰富,乡土速生树种很多,如北方的落叶松、、、;南方的杉木、柳杉、水杉、马尾松、檫树、桉树、竹类等,都是比较速生的用材树种。2、具有丰产的特性。所谓丰产特性就是树干高大、通直、冠幅较小、单位面积的蓄积量高。速生与丰产既是互相联系,又是有所区别。如有些树种既能速生,又能丰产,如落叶松、杉木、柳杉、杨树;有些树种则只能速生,难于丰产,如泡桐、刺槐;还有些树种如红松、云杉等是丰产的树种,但不能够速生。3、材质优良。良好的用材树种应该具备树干通直圆满、分枝细小、整枝性能良好等特性。大部分针叶树种在这方面具有较好的性状。另外,木材的用途不同,所要求的木材性能也不一样,一般用材要求材质坚韧、耐久、纹理通直、均匀、不翘不裂、不易变形,便于加工、容易干燥等优点。如柏树、银杏、樟树、楠木、红椿、青冈栎、鹅掌楸、水曲柳、黄波罗等。在大力发展速生用材树种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适当发展材质优良的珍贵树种。
1、选择速生树种原则。 选择用材的树种生长速度越快,相同时间内生产的木材量要多,出材时间相对较短,资金回笼自然快。此类树种如桃金娘科桉属植物、枫香、等。2、选择材质好的树种。 材质好的树种用途相对较广,以制作家具或某些特殊用材为主,但生长周期相对长些。此类树种如樟科的香樟、楠木、润楠等,杉科的杉木、等,、等等。3、耐粗放管理和耐病虫害。 此类树种主要便于管理,一次性栽植就可以到收获,只要不是有特殊要求的树种,大多都可耐粗放管理,且不容易患病虫害。4、适应地方气候的树种。 主要是根据各个地方的不同,包括海拔等,选择适应于当地气候的树种,也就是说被选择的树种应以本地植物为主,在本地植物中来选择适宜的用材植物。
主伐年龄为:杉木:21年;马尾松:26年;国外松:18年;水杉、池杉、落羽杉:16年;杨树、桉树、、泡桐:14年;柏木:41年;中阔:26年;慢阔:41年。胸径是树木的胸高直径,不是木材的检尺直径。
主伐年龄表
主要栽培技术
1、选择速生良种:良种是实现农田防护用材林速生丰产的物质基础,所谓良种就是在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下表现速生、优质、适应性、抗性广泛的品种。2、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选择水土条件好,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要求土壤深厚在1米以上,有机质1%以上,含盐量小于0.3g,矿化质在3g/升以下,通气良好的砂壤、轻壤土。3、采用大苗壮苗:选用二年生苗高2.5米以上,地径2.5厘米以上的无病虫害壮苗大苗,苗木主根长不小于30厘米,侧根长不小于20厘米。4、全面整地:以全面机械整地为基础,采用大坑深栽方法,一般机耕政敌30厘米上下,植穴80×80×80厘米。5、合理密度:根据农田防护用材林的目的,条件,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及防护林的边缘效应等因子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在行数3行的情况下,单株营养面积可在4—8平方米之间变动。6、栽培技术:苗木要随起随运随栽,提倡造林前浸根,采用“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方法,埋土在根际15—20厘米,表土放在苗木根部,把苗木稍微向上提一下,使苗根展开,然后踏实,及时浇水,七天内浇水二次。7、抚育管理:施肥时间应主要在胸径高峰期之前为好,浇水在速生期内应全面加强浇水管理,大部分树种的速生期在5—7月或7月或6—7月,因此6—7月要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在80%以上,隔10—15天浇水一次。8、林粮林草间作:前三年实行林粮、林草间作,可间作低秆植物,如、紫穗槐等固氮植物,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为后期林木速生丰产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9、科学修枝:前三年不修枝或仅除去竞争枝,三年以后,实行轻度修剪,树冠高度仍不少于树高1/3。10、及时进行林木有害生物防治。
规划布局相关建议
1、纸浆林基地建设:纸浆林基地的建设目标为阔叶树年平均生长量达15-25立方米/公顷,针叶树年平均生长量达10-15立方米/公顷。10-15年后造纸原料供需矛盾基本得到解决,每年提供造纸材0.72-1.07亿立方米。其中: (1)桉树和相思树混交林(50万公顷)。桉树是著名的速生树种,在琼、粤、桂、闽四省,8年生桉树纯林平均生长量为每年15-21立方米/公顷。而桉树与相思混交林,每公顷蓄积比桉树纯增加22.4%。桉树作为纸浆用材,幼、中林优于成林,在上述地区规划50万公顷的桉树相思混交林,粗略估算10年后每年可提供木材750-1250万立方米。 (2)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林(450万公顷)。为速生针叶树种,中等立地条件下,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年平均生长量为8-12立方米/公顷,集约经营则年平均生长量达10-15立方米/公顷。马尾松与相思树、红栲等阔叶树混交,不仅提高生产力,而且大大改善了林地质量。在琼、粤、桂、闽规划450万公顷纸浆林,15年后每年可提供木材0.45-0.68亿立方米。 (3)毛竹纸浆林(40万公顷)。毛竹生长快,周期短(5-7年可采伐),为尽快解决造纸原料不足,大力营造速生毛竹纸浆林势在必行。可在中亚热带地区规划毛竹纸浆林40万公顷,5-7年后每年可提供200万吨竹浆,折合木材900万立方米。 (4)杨树人工林(70万公顷)。在中亚热带地区规划杨树人工林70万公顷,15年后每年可提供纸浆材万立方米。 2、建筑用材林基地建设:建筑用材林的建设目标为年平均生长量达10-15立方米/公顷,20-25年后,每年提供建筑用材1.21-1.65亿立方米。建筑用材林基地应建立在中亚热带。其中: (1)杉木与阔叶树混交林(600万公顷)。杉木是我国特有速生针叶用材树种,材质好,用途广,在中国商品材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标准培育的杉木丰产林,平均年生长量可达12-15立方米/公顷。初步预测20-25年后,600万公顷的杉木阔叶混交林每年可提供木材0.6-0.9亿立方米。杉木在中国栽培已有千余年历史,杉木连栽极为普遍,连栽后林地环境质量恶化和生产力下降已成人们共识,为了杉木人工林的持续发展,必须强调营造混交林,如杉木、红栲和杉木、火力楠混交林。 (2)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300万公顷)。马尾松除造纸外,也是良好的建筑用材和采脂材。在中国中亚热带,20-25年生集约经营的马尾松林,其年生长量可达10.5-15.0立方米/公顷。300万公顷马尾松人工林在20-25年后每年可提供0.315-0.75亿立方米木材。在亚热带马尾松最好的混交模式为:马尾松与栲树、苦槠、、火力楠以及木荷混交。 3、家具和胶合板人工用材林基地建设:家具和胶合板人工用材林的建设目标为年平均生长量达到15-25立方米/公顷,25-30年后实木家具用材供需矛盾基本解决,10年后胶合板材供需矛盾基本解决。其中: (1)热带、南亚热带以柚木、香梓楠、、马占相思人工林为主。柚木是世界珍贵用材树种,10万公顷柚木人工林在30年后,每年可提供木材150-250万立方米。香梓楠是优良家具用材,因少节疤,易旋刨,是理想的胶合板材。南洋楹为著名的速生树种,5年以上就可采伐利用,是良好的胶合板材,其生长速度可比桉树快2-3倍。5万公顷南洋楹速生丰产林在10年后,每年约可提供木材75-125万立方米。马占相思适宜做高质量的人造板、家具等,营造人工林5万公顷,10年后每年可提供75-125万立方米胶合板材。 (2)中亚热带以、火力楠、红椎、檫木、樟树人工林为主。楠木素以材质优良闻名于国内外,为珍贵用材树种,栽培10万公顷楠木人工林,30年后每年可提供150-250万立方米的木材。而规划15万公顷火力楠人工林,预计25年后每年可提供木材225-375万立方米。红椎也是优良速生的家具用材树种,约80万公顷的红椎人工林,预计25年后每年可提供木材万立方米。檫木是高级家具材,规划30万公顷檫木人工林,25年后每年可提供木材450-750万立方米。樟树是优良的家具材,建立人工用材林10万公顷,30年后每年可提供150-250万立方米木材。 (3)北亚热带以泡桐人工林为主。泡桐生长迅速,集约管理5-6年即可成材。泡桐是优质胶合板的面板材,该木材深受国外客商欢迎。在北亚热带培育泡桐人工林15万公顷,10年后每年可提供木材约225-375万立方米。
其资产评估的几种类型
一、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 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中常用的评估方法:幼龄林采用重置成本法,中龄林及近熟林采用收获现值法,成过熟林采用市场倒算法。在森林资源交易市场公开、活跃、发育完善的条件下,现行市价法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评估方法,适用于各龄组的林木资产评估。针对评估的基础数据的详尽程度及评估范围与精度的不同要求,有三种常用的评估模式,即:小班评估法、总体平均评估法、现行林价评估法。1、小班评估法小班评估法是在用材林资产评估中以小班为单位,充分应用二类清查、三类调查等小班调查资料,收集有关的小班经营类型、措施、及小班林分生长经营状况,结合当时当地的技术经济指标,分小班按不同的经营类型对森林资源进行评估。幼龄林采用完全重置成本法,中龄林和近熟林采用收获现值法,成熟林资产采用市场价倒算法。除上述方法之外,现行市价法适用于各龄段评估。在评估中成熟林资产经营成本、木材价格和出材率皆按各小班实际进行测算,中近熟林的生长收获预测则根据森林经营类型进行拟合。小班评估法的适用条件是各种资料与数据的收集应较齐全,主要有:营林生产技术标准、定额及有关成本费用资料;木材生产、销售等定额及有关成本费用资料;评估基准日各种规格的木材、林副产品市场价格,及其销售过程中税、费征收标准;当地及附近地区的林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出租的价格资料;当地及附近地区的林业生产,各树种的生长过程表、生长模型、收获预测等资料;使用的立木材积表、原木材积表、材种出材率表、立地指数表等有关测树经营数表资料;其他与评估有关的资料。小班评估法的基础数据是以小班二类清查数据库或三类调查数据,由于二类数据是每十年更新一次,故在这十年间隔期内的评估必须将二类数据更新至评估当年,按规定由具有相应级别调查设计资格证书的森林资源调查单位当年调查的森林资源数据,或林业资源管理部门建立并逐年更新至当年经补充调查修正的森林资源数据。应用于评估的三类调查数据实际上是落实到小班山头地块的伐区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其采伐经营及林分测树因子为全林实测或标准地实测推算的数据,一般只对待采伐的成熟林才有此类调查,故以三类数据为基础的评估关键在于木材价格的确定,其计算相对简单而结果精确。而在应用二类数据评估中应当注意的是对于评估影响较显著的测树因子,尤其是年龄、树高、胸径、蓄积等敏感数据的核查,由于按小班进行评估直接涉及到小班经营类型,不同的经营类型其经营期、主伐年龄都不一样,其生长方程也不一样,对小班的评估结果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中龄林、近熟林等需要进行生长预测的林木资产评估中应由其注意上述因子的核对。2、总体平均评估 总体平均评估模块主要用于总体资产评估,以待评估用材林资产分树种或分经营类型按总体的平均生长水平、平均价格、平均的技术经济指标等分龄段或龄组对森林资产进行评估。对成熟林采用价倒算法进行。中龄林、近熟林采用收获现值法,幼龄林采用重置成本法,选择合适的修正系数加以修正。与小班评估法相同的是现行市价在各龄段按总体平均评估中一样适用,且其各调整系数也与小班评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以各龄段或各经营类型总体平均的生长指标及经济指标代替小班评估按各小班及经营类型的实际指标。总体平均评估法一般用于评估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短期内难以提供各小班详细的资源数据,同一地区或经营管理单位的森林资产评估。应该注意的是按总体评估并非是整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仅是整体评估中林木资产评估的一种方法,两者的评估范围与对象是不同的,不能混淆。3、现行林价评估 现行林价评估模块中以现行林价代替按总体进行评估中以市场价格及各种营林及采伐成本对林价的倒算,其立木价是法定的值,其前提在于必须有现行林价为基础。以福建省为例,按闽委发[1995]21号文规定,杉木原木林价160元/m3,松原木林价90元/m3,等外和非规格材林价按原木林价的70%计算,山价为立木林价的10%~30%。它实际上是按总体进行评估的一个特例。因而对总体评估的说明亦适用于林价评估。根据各龄组的统计资料,采用市场价倒算法(评估成熟林)或收获现值法(评估中、近熟林)进行资产评估。幼龄林资产评估仍然使用完全重置成本法。 二、三种评估类型综合分析评价 1小班评估法评价 小班评估法按小班不仅分树种分龄组(或分龄段)而且按各小班的经营类型进行评估,其优点在于与二、三类调查相结合,使资源数据更趋于合理性与规范性,对木材价格与平均出材率分径阶予以确定,采伐经营成本以各小班实际地利条件判定,从其评估结果上看,由于它立足于现实林分小班的经营状况及地利条件。使得各项经营成本、木材价格更趋于市场状况,故其评估结果精度较高,结果更合理,尤其是对小班林地资产按其自身的实际立地及地利条件评估,使买卖双方在解决林分更新营造问题时便于灵活处理提供参考依据,使评估结果易于为双方所接受。但同时由于它必须以小班调查资源数据为基础,对小班数据要求较严格较详尽,而这种调查费用往往是资产占有单位所不愿意承担的,而其调查的数据范围包括一般森林资源调理中不要求调查或为调查人员所忽略不重视的地利因素等,而这些因素又恰是小班评估中林地资产评估所必需的重要依据,同时在进行小班采伐经营成本计算时要求评估人员需对各小班进行伐区预设计。因而涉及的工作范围广泛且林业的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较常规评估要大上几倍,尤其是在大规模或大面积(诸如几十万亩的森林资产评估)的资产评估中,受评估结果有效期及评估基准日的限定非一般评估所能单独承受的。这是其缺点所在。2、总体平均评估法评价总体平均评估按总体进行评估是评估工作中较常采用的一种,因为其操作相对较简单,对基础数据的要求不如小班评估法严格,却又能基本满足评估的要求,其所需的资源数据是大多数资源资产占有方所能提供的,而不必因为数据要按小班重新进行详尽调查而大费周折。特别是在目前林业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而又需对较大规模或大面积的森林资产进行评估时,对各小班进行详尽调查的费用是资源资产占有方所难以承受的,而且它所采用的是当地的平均价格、平均生长水平及经营经济指标,其评估结果的精度虽然不如小班评估,但能够反映其市场的平均水平,也能够满足大多数评估目的要求,工作量相对较小。其难点就在于木材平均价格、平均出材率及各项平均经济技术指标都必须在广泛收集当地各经营单位及市场交易状态结合各林分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而这种对总体评估平均水平确定的尺度是评估人员所较难以掌握的。3、现行林价评估法评价 现行林价评估按现行林价进行评估,是以现行林价制度为依据,虽然其评估过程大大简化,不必为木材价格、经营成本的确定而大费周折,但由于现行林价制度其实是在80年代末以当时的经济指标对整个大区域的木材价格及物价成本的平均水平倒算而得到的符合当时市场状况的平均林价,而未考虑各地林分的地利等级好坏,这对于大面积或区域较大的资源的粗略评估是合适的,但是随着日益变化的市场,木材价格及物价水平与制定现行林价时的状况均有很大的差异,故现行林价制度制定的林价与实际林价往往有较大的差距,而无法真实反映当地的实际情状,尤其是在进行单项森林资产评估时,其地利条件是直接影响林分价值量与成交结果与否的重要因素,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故以现行林价制度的林价进行评估其精度有时相当低,一般在无法收集到满意或收集的各项经济指标较零碎、地域变化较大而无法统一的情况下采用,而在多数情况下不提倡使用。其评估结果常作为粗略估价或作为其他评估方式的参考价格,但其优点在于简化评估过程,工作量小,而且符合现行政策制度。特别是在林业资源管理与市场行为不规范的情况下,其评估结果也可为买卖双方及行政主管部门所接受。
各国发展情况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世界森林面积在不断地减少。据报道,年世界森林减少约1.8亿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100万公顷。为了发展森林的综合效益,解决木材需求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发展人工林乃是世界当前的主要趋势。一方面,国际上天然林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天然林供材压力加大,使人们的目光更多地转向了人工林。美国为保护落基山区的天然林,于1969年开始在南部地区实施庞大的第三森林计划,其最终目标是以南方人工林取代天然林。巴西为减少亚马逊河的破坏和解决南方工业林的需求,制定了在南方大力发展人工速生林的政策,经过30年的努力,这些人工林现已成为该国造纸工业的最主要原料供应基地。另一方面,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的供材潜力优势明显。例如,新西兰用占国土面积5%的林地和退耕地发展人工林,生产并满足了99%的工业用材需求,并使人工林产业成为新西兰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 上述经验说明,发展人工林是世界趋势。要保护天然林就必须发展人工林,只有发展人工林,才能更好地保护天然林;木材生产应从依赖天然林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林。中国亚热带、热带地区建立优质高效人工用材林基地的优势中国亚热带、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越,是建立优质高效人工用材林基地的最好选择。研究证明,森林生产力与水热条件关系极为密切。我国各气候带的地带性森林植被的生产力与≥10℃的积温及降水量成显著的线性关系,即森林生产力随积温和降水的增加而增大,这充分说明了亚热带和热带是森林生产力最高的地区。中国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4。本带≥10℃的年积温为℃,年降水为800-2000毫米。该地区物种资源丰富,有大量稀有与珍贵的用材树种,树木生长快,成材时间短,只需15-25年;我国热带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3%,包括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和西藏的南部以及全部。本带属高温多雨、冬暖夏长的,≥10℃的积温达7500℃-9000℃以上,年降水毫米以上。本带林木生长更快,成材时间约10-15年左右。中国在该地区有大面积宜林荒山及疏林地。根据年资源清查结果,、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海南13省(区)共有宜林荒山、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疏林地分别为1841.4万公顷、136.94万公顷、34.05万公顷和431.53万公顷,分别占全国的39%、55%、57%和60%。若将上述林地充分利用,20年后每年可增加木材蓄积上亿立方米。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if list && list.length}}实验五 小班调查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森林资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实验五 小班调查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森林资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1600
内容提示:道客巴巴文档,用材林,什么是用材林,用材林树种,值得下载、打印、浏览、分享或收藏!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1:48:1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用材林资产评估范例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林业概况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林业概况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中​国​林​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公顷森林蓄积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