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叔喂猪对猪饲料粉碎搅拌机的营养成分吸收有什么影响吗

养殖户自己配制饲料,能有效降低饲养成本,更好地提高适应性。但在具体操作中,许多养殖户缺乏饲料配制方面的技术和设备,自配饲料往往营养不均衡,养殖效益不太理想。为此,笔者总结了自配饲料...
花生粕、菜子粕、棉子粕、次粉、麦麸、米糠等原料因价格不高,一般人为的掺假现象较少,主要注意其纯度、鲜度及水分含量等自身质量问题。 花生粕的饲用价值仅次于豆粕,蛋白质和能量都较高,但...
猪饲料中的油脂或脂溶性维生素、胡萝卜素及类胡萝卜素等物质,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破坏,使饲料营养价值下降、适口性变差,甚至导致饲料酸败变质,所形成的过氧化物对动物具有毒害作用。在猪饲...
饲料中添加氨基酸时要符合氨基酸平衡理论。如果饲料中氨基酸的比例不合理,特别是某一种氨基酸的浓度过高,则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降低整体氨基酸的利用率。 饲料中常添加的必需氨基酸...
一看其外包装。 包装上是否字迹清楚,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址、生产厂家联系电话。 二看标签内容。 是否有本产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字样,内容是否齐全,主要包括产品名称,饲用对象及阶段,批准...
1、氨基酸的分类及其作用?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分为必需和非必需两大类。必需氨基酸是指猪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慢,不能满足猪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猪所需必需氨基酸有10种,即...
蛋白质对动物免疫系统发育与功能的影响 蛋白质缺乏将会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和淋巴系统发育,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巨噬细胞的活性与数量。实践证明,如果动物严重缺乏蛋白质.则一...
猪的饲料是否营养十分重要,业内人士总结有4种提高猪饲料营养的方法: 1、糖化 玉米、大麦、高粱等精料,含丰富的淀粉,经糖化处理可部分转化成麦芽糖,不仅可改善饲料适口性,且更容易消化。调...
在养猪生产中,一旦猪发病后,大多数人都是从病原上找原因,看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攻击,然后开始大剂量用药。很少有人注意到营养与猪免疫力的关系。其实营养是保持猪健康和提高免疫力的根本。 1...
寒冬时节,青绿饲料缺乏,畜禽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在各种畜禽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但它是维持畜禽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的有机化合物。缺乏时,畜禽生长发育受阻,生产力降低,甚至发...
专题9:提高母猪泌乳量-减少哺乳期失重 数据研究表明,从1995年到2012年,尽管母猪的产仔数已经有所提升,但仔猪的增重并没有变化。随着产仔数的增加,每头仔猪实际的哺乳量有所下降。研究表明...
对于一个养猪场而言,母猪的投入成本(包括引种、饲料、设备等)是最大的,母猪生产效率如何是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 1、专业母猪料-继教槽料之后新的机遇 母猪提供的断奶仔猪数(PSY)越多...
一、粗纤维的概念 目前对饲料粗纤维的测定和研究已经有二三百年历史。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粗纤维主要集中于谷类的麸皮,果蔬类的表皮及其纤维组织中,它不是一个化学实体,经典的方法测定出的粗...
众所周知,在现代养殖体系下,饲料占猪肉生产总成本中的60-70%。而在饲料中,仅能量成本一项就可能占50%,甚至更多 。尽管饲料效率与整体饲料成本和盈利情况紧密相关,但是在商业化条件下,对饲...
泔水饲料发酵剂(怎样让泔水高效养猪) 泔水包括淘米水、米汤、面汤、剩饭剩菜、鱼肉残渣以及厨房下脚料。它具有品种多,营养丰富,消化率高,脂肪多等优点。餐馆的泔水含动物脂肪多,含水量也...
米糠在饲料中的比例一般为10%~30%。但是一些养猪户为了降低成本而随意加大用量,殊不知这样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一下它会造成哪些影响,以提起注意。 1、造成营养物质不能完...
在使用饲料时,要严防以下六种污染: 虫害鼠害污染。虫害可造成饲料营养损失,或在饲料中留下毒素。在温度适宜、湿度较大的情况下,螨类对饲料危害较大。鼠害不仅会造成饲料损失,还会造成饲料...
一、酸化处理 为了弥补断乳仔猪胃酸不足造成的消化不良,应对饲料进行酸化处理。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1%-3%柠檬酸或乳酸,使饲料的PH值降到5左右,也可以在饲料中加入0.3%的胃蛋白酶制剂,这样...
核心提示:以下文章给养猪户介绍,乳清粉的加工及其在仔猪培育中的应用,详情请见下文。 乳清粉是生产奶酪及酪蛋白时所得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乳糖、乳蛋白和矿物质。近年来由于乳制品工业的发...
核心提示:据猪e网了解到,越南饲料生产原料何时才能自给自足。 越南动物饲料协会副主席范德平曾指责不合理的农业发展政策导致的饲料原材料供给短缺。中部地区和中部高地明明严重缺水,农民为什...
核心提示:以下文章给养猪户介绍,猪饲料中添加绿茶可增强抗病性。 猪饲料中添加绿茶,可使猪的抗病性增强,育肥时间缩短,从断奶至育肥约100天,成本低没有副作用,是值得推广的新技术。断奶仔...
核心提示:以下文章给养猪户介绍,养猪生产过程利用酒糟正确喂猪有四忌 随着酿酒工业的发展,副产品酒糟就随之增加。酒糟干物质含量可达20%~25%左右,用其喂猪可有效降低饲料成本,但使用不当...
核心提示:以下文章给养猪户介绍,防暑饲料和中草药制剂可有效地防范猪群中暑。 进入夏季高温季节,炎热的天气会给养猪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高温会导致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猪的食欲降低...
2006年无名高热首次出现在部分猪场的时候,人们根据猪高烧(稽留热)、厌食(食欲不佳或废绝)、嗜睡等症状,初步认为猪患有猪瘟或蓝耳...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在一个集约化猪场中生长育肥猪头数约占50%-60%,其消耗的饲料占各类猪总耗料的75%左右。因此,它们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猪...
核心提示:以下文章给养猪户介绍,猪饲料中为什么要再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 现在全世界猪场中很大部分日粮采取的都是玉米-豆粕型日粮,玉米豆粕型日粮与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来说,赖氨酸和蛋氨酸...
核心提示:以下文章给养猪户介绍,生猪日粮中硼元素对生长繁育性能影响。 试验检测日粮中棚(B)元素对猪生长性能,骨的化学组成及Ca、P代谢的影响。选择36头21日龄断奶去势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
猪e网网讯:近年的研究表明,仔猪饲料中使用高剂量的维生素E,可增强猪的免疫力,降低断奶仔猪死亡率,并可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减少仔猪断奶应激。实际应用时,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每吨40至60...
核心提示:本文为大家介绍返饲可能激发其他更严重的隐性疫病,详情见下文。 仔猪腹泻病因很多,关键是要做好饲养管理和环境等基础工作。 对于本次疫情,我们研究所通过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认为其引...
核心提示:以下文章给养猪户介绍,规模化猪场仔猪养殖怎样用好油脂饲料。 仔猪具有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等特点,对日粮的营养要求较高。这样高的能量要求,若用以玉米、豆饼为主配制的日粮是难以...猪饲料中营养素的作用
维持动物生命、生长和繁殖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现以猪为例,介绍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饲料中的蛋白质在猪体内经胃肠道的消化和分解变成氨基酸被肠壁吸收,进入血液供猪体利用。当猪日粮中缺乏蛋白质,就会影响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降低生产力和产品品质;仔猪则因血红蛋白减少而发生贫血症,使抗病力下降,生长发育减慢;公猪性欲减退,精子畸形和活力不足,影响配种繁殖,使受胎率与产仔数下降;发情不正常,排卵数减少,受精卵与胚胎早期死亡,发生死胎、流产及产后泌乳力弱等。如果日粮中蛋白质过多也会使猪的肝、肾负担过重而遭到损伤,并造成公猪不育。
在猪的蛋白质营养中,常常遇到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不足,而且猪的生长速度越快、生长强度越高,需要的赖氨酸就越多。
猪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猪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在猪体内氧化释放出能量,用来维持体温、生理活动和进行生产活动。每克碳水化合物可生产热能17.36MJ,脂肪为39.08MJ,蛋白质为23.285MJ。但鉴于蛋白质在体内的特殊重要作用,在猪的饲料中一般不把它作为能量物质来利用。
猪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在猪的生长过程中,当能量饲料过剩时,猪体把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相反,如果能量饲料供应不足时,猪体内储备的脂肪、甚至体蛋白都被用来作为能量供应,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和纤维素类物质,前两种容易消化吸收,而且产热能高。粗纤维内除含有纤维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木质素。猪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极弱,如果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超过15%时,由于适口性差,会大大降低猪的饲料采食量。
矿物质在动物体内具有确切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作用,日粮供给不足或缺乏会导致缺乏症和生化变化。补给相应的矿物质元素,缺乏症即可消失的矿物质元素叫必需矿物质元素,可以按体内含量不同分为常量矿物质元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猪体内如果缺乏矿物质,轻则生长停止,重则出现矿物质缺乏症,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3.1 常量矿物质元素
常量矿物质元素有钙、磷、钠、钾、氯、镁、硫等。
①钙、磷 钙、磷是构成骨骼与牙齿的主要成分,两者加在一起占猪体矿物质含量的75%。日粮中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不当,猪就会出现各种钙、磷缺乏症。
②镁 镁参与骨骼和牙齿的组成,作为酶的活化因子或直接参与酶组成,参与遗传物质DNA、RNA和蛋白质合成,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猪对镁的需要量较低,日常饲料即可满足需要。仔猪日粮中镁的含量低于125ppm时可能产生缺乏,造成生长受阻,过度兴奋,痉挛,厌食,肌肉抽搐,甚至昏迷死亡。但是猪日粮中镁过量也造成动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昏睡、运动失调、拉稀、采食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甚至死亡。
③钠、氯、钾 钠、氯、钾广泛存在于猪体的各种组织与乳汁中,对维持机体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控制水的代谢均有重要作用。日粮中缺钠会使猪对养分的利用率下降,而且能影响的繁殖性能,可能还是导致相互咬尾或其他同类相残现象的一个因素;日粮中缺钾,猪的食欲明显变差;日粮中缺氯则导致猪的生长受阻。
④硫 动物体内约含0.15%的硫,少量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大部分以有机硫形式存在于肌肉组织和骨齿中。猪缺硫表现为消瘦,角、蹄、爪、毛、羽生长缓慢。
3.2 微量矿物质元素
这类矿物质因需要量极少,并且在猪体内的含量仅占体重的百万分之一以下,故称微量元素。常见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锌、锰、碘、硒等。
①铁 猪体内65%的铁存在于血液中,它与血液中氧的运输和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关系密切,一旦缺铁就容易发生营养性贫血症。
②铜 铜虽然不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但它在血纤素与红细胞的形成过程中起催化作用。铜除与造血有关外,还与骨髓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代谢有关,也是肌肉内各种酶的组成成分与活化剂。
③锌 猪缺锌会使皮肤抵抗力下降,发生皮肤角化不全、结痂、脱毛、食欲减退、日增重下降、饲料利用串降低等症,母猪则产仔数减少,仔猪初生重下降,泌乳量减少。
④锰 锰是几种重要生物催化剂的组成部分,与激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对发情、排卵、胚胎、乳房及骨骼发育、泌乳及生长都有影响。猪缺锰会导致骨骼变形,生长缓慢,性机能衰退。
①碘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如果妊娠母猪日粮中缺碘,所产仔猪颈大、无毛或少毛、皮肤粗厚并有黏液性水肿,大多数仔猪出生时还存活着,甚至体重大于健康猪,但是身体虚弱,经常在出生后几天内陆续死亡,成活率较低。
⑥硒 硒是猪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之一。经调查发现,我国东北、西北及山东不少地区的土壤和饲料中常有缺硒的情况。用缺硒的饲料喂猪容易发生缺硒症。
硒对繁殖猪的作用与维生素E相似,补饲可降低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并减轻因维生素E缺乏给猪带来的损失。硒与维生素正的代谢关系密切,当猪同时缺乏维生素E和硒时,缺硒症会很快表现出来;硒不足,但维生素E充足,猪的缺硒症则不容易表现出来。
目前已确定的维生素按照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2大类。
4.1 脂溶性维生素
是指维生素A、D、E、K四种,他们主要山碳、氢、氧元素组成。
①维生素A 能保护黏膜上皮的健康,保持正常的生殖机能,促进生长发育,维持呼吸系统与视神经系统的健康。缺乏时导致猪的食欲减退,发生夜盲症;仔猪则生长停止,眼睑肿胀,皮毛干枯,易患肺炎;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微弱,容易流产、生死胎、产无眼球仔猪;公猪则性欲不强,精液品质不良。
②维生素D 能降低肠道pH值,从而促进对钙、磷的吸收,保证骨骼的正常发育。饲料内钙、磷含量充足,比例也合适,但如果维生素D含量不足,也会影响对钙、磷的吸收利用。缺乏时导致影响对钙、磷的吸收,产生钙、磷缺乏症。
③维生素E 能保持猪的正常生殖机能,并有抗氧化作用。缺乏时导致公猪的射精量减少,精子活力下降,严重时睾丸萎缩退化,不产生精子;母猪则受胎率下降,受胎后胚胎发育易被吸收或中途流产或产死胎;幼猪则发生白肌病,严重时突然死亡。
④维生素K 维生素K与凝血作用有关。缺乏时导致凝血时间延长,血尿与呼吸异常,仔猪发生全身性皮下出血。
4.2 水溶性维生素
是指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①维生素B1 缺乏则出现食欲减退、胃肠机能紊乱、心肌萎缩或坏死,神经发生炎症、疼痛、痉挛等。
②维生素B2 提高饲料利用率。缺乏时导致猪的食欲不振。生长停止,皮毛粗糙,有时有皮屑、溃疡及脂肪溢出的现象,眼角分泌物增多;母猪则怀孕期缩短,胚胎早期死亡,泌乳力下降;公猪则睾丸萎缩。有时会出现所产仔猪全部死亡,或产后48小时死亡的现象。当寒冷时,猪的维生素B2需要量就会增加。
③泛酸 当猪缺乏泛酸时常患皮肤脱落性皮炎,食欲下降或消失,下痢,后肢肌肉麻痹,唇舌有溃疡性病变。贫血,大肠有溃疡性病变,心肝及体重减轻、呕吐,
④维生素C 参与氧化和还原过程,对胶原胶白、细胞间黏合质、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合成、类固醇的羟化、氨基酸代谢、抗体及红细胞的生成等均有重要作用,防止坏血病。
缺水或饮水不足危害极大,体内水分减少8%时出现严重干渴,食欲丧失,消化作用减慢;减少到10%时会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减少20%时会导致死亡。猪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获得水:一是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分解产生的代谢水;二是本身含的水;三是饮水。其中饮水占进水量的绝大部分。
(责任编辑:万骏勇)
时间: 00:00:00&来源:网络豆渣发酵饲料菌种喂猪有什么好处效果怎么样价格,供应商_百度知道
豆渣发酵饲料菌种喂猪有什么好处效果怎么样价格,供应商
提问者采纳
③打破了粗纤维的细胞结构、催眠剂,每克含有效活力菌达120亿以上、芽孢杆菌,毛皮光亮红润,可以较长时间保存,猪吃后安静贪睡。含有大约5%的酒精度。②含有大量的有益菌群,活力超强,无论仔猪还是肉猪饲喂后都不会引起腹泻、酶制剂,特别适合肉猪催肥和哺乳母猪。帝亿菌—豆渣饲料发酵剂集中了有益微生物群、糠麸等粗饲料。帝亿菌—豆渣饲料发酵剂的主要成分包括乳酸菌。发酵豆渣饲料具有以下优点,适口性很好、益生素。④具特殊的酸甜口味、助剂等。①有益菌含量增高、复合酶制剂,能够把豆渣中的抗胰蛋白酶分解转化、动物保健品,否则母猪过肥影响产仔,能够拟制有害菌的生长、促食香甜剂、除臭剂,改善猪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怀孕后期母猪不宜多用,提高了营养成分转化率,还有更好的饲喂效果、中草药添加剂的综合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降解为单胃动物和非单胃动物极易消化吸收的优质饲料、糟渣、促长剂,可将大部分农作物秸杆,生长速度快,不仅不需要煮熟,建议采用【乐贝丰牌】帝亿菌—豆渣饲料发酵剂发酵你好、真菌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发酵饲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站内搜索:
如何配制好的猪饲料配方
文章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font color="#13-06-03
配方设计是饲料生产的核心技术,也是动物营养学与饲养有机结合的结晶与媒介。饲料配方的设计水平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形象,甚至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不仅需要在微观、谨慎考虑养殖动物的营养需要、安全卫生,而且从宏观上还要考虑该地区乃至国家整体的饲料资源耗竭与不可逆转性的预防等生态效益问题。因此,只有把饲料配方的目标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点上,充分考虑品种、性别、日龄、体重、饲喂条件、饲喂方式等影响饲粮配制效果的因素,才能设计出具有合理利用同种饲料资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饲养成本的高质量饲料配方。为此,本文就猪饲料配方设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述,仅供参考。
一、注意灵活应用饲养标准,科学确定饲料配方的营养标准 饲养标准是指一定品种的健康畜禽在适宜的条件下,达到最优生产性能时,营养的最低需要量。它是对一定时期动物营养科研成果和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总结,是配方设计的主要依据。但由于试验畜禽的品种、供试饲料品质、试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饲养标准存在着明显的时间滞后性、静态性、地区性和最佳生产性能而非最佳经济效益的不足,加之由于各国和各地的饲养环境、条件、动物的品种、生产水平的差异,决定着饲养标准也只能是相对合理。如1987年我国瘦肉型猪营养标准规定仔猪赖氨酸/消化能的比0.5,1998美国NRE为0.81。以赖氨酸为100%,中国和美国标准分别为:蛋+胱氨酸65%、57%,苏氨酸98%、65%,色氨酸25%、I8%,两个标准相差很太。同时,配方中的营养指标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如蛋白质指标从粗蛋白质含量演变为可消化蛋白质、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乃至真可利用氨基酸等深层次的内在质量。在矿物质微量元素方面,不仅要满足安全用量,同时还需要充分调配不同元素之间的拮抗规律;对一些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抗营养因子的原料,还必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对营养物质的破坏、毒素的残留等因素。因此,在饲料配方设计时不能生搬硬套饲养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饲喂对象,以动物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从以下四个方面灵活应用饲养标准:
1、不同的品种(基因型)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猪的遗传基础,饲粮的养分含量和各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猪与饲粮因素的互作效应,都会对饲粮营养物质的利用产生影响。脂肪型、瘦肉型与兼用型猪之间对饲粮的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消化率方面存在的显着差异己是不争的实事。一般认为,在相同的条件下,瘦肉型猪较肉脂型猪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三元杂交瘦肉型比二元杂交瘦肉型猪又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因此,配制猪的饲粮时,不仅要根据不同经济类型猪的饲养标准和所提供的饲料养分,而且要根据不同品种特有的生物特点、生产方向及生产性能,并参考形成该品种所提供的营养条件的历史,综合考虑不同品种的特性和饲粮原料的组成情况,对猪体和饲粮之间营养物质转化的数量关系、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估计后,科学地设计配方中养分的含量,使饲料所含养分得以更加充分利用。
2、不同生产阶段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猪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对养分的需要量各有差异。虽然猪的饲养标准中已规定出各种猪的营养需要量,是配方设计的依据,但在配方设计时,既要在充分考虑到不同生理阶段的特殊养分需要,进行科学的阶段性配方,又一定要注意配合后饲料的适口性、体积和消化率等因素,以达到既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又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性能的效果。如早期断奶仔猪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饲料利用率高的生理特点,但也处于消化器管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等特点,在配方设计时,既要考虑其营养需要,又要注意饲料的消化率、适口性、体积等因素。
3、不同性别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据美图NCR-4I猪营养委员会进行的一项包括九个试验站的综合研究阉公猪和小母猪的蛋白质需要量的结果表明,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从13%o提高到16%,并不影响公猪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胴体成份也未变化;而小母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从13%提高到16%,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都有所提高,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呈线性下降。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最小为16%,小母猪的各辞生产性能达到最佳水平,而阉公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13%~14%时,即可达最佳水平。
4、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据报道,温度每升高1度的热应激,猪每天采食量下降约40克:若环境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O~400克。由于采食量的减少,导致营养不良,改变生化作用,使酶的活性和代谢过程发生紊乱,而影响了生产性能的表现。为此,不同的季节,应配制营养浓度不同的日粮,以满足其生理需要。对于炎热的夏季,为保证猪的营养需要,应注意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浓度,特别是提高日粮中油脂、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降低饲料的单位体积,并适当添加KCL、NaHCO3等电解质,以保证养分的供给,减缓其生产性能的下降。
二、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饲料产品质量的优劣,除决定于配制技术外,还决定于饲料原料的质量。为此,要设计配制高质量的饲料配方。在选用饲料原料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l、原料的营养含量。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土壤类型繁多,气候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种饲料,由于产地、品种、加工方法和质量等级不同,其营养成份含量也有差异。如同是玉米,产地、品种、等级不同,它们中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也千差万别。要选用效价高、稳定性好、剂型符合配合饲料生产要求的产品使用,因此,配方设汁时一定注意原料的养分含量的取值,尽量让原料的营养含量取值相对合理或接近,使配制的饲料达到既能充分满是猪的生理需要,又能生产出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同时也不浪费饲料原料的要求。
2、饲料原料的消化率与体积。曲于饲料原料种类、来源、加工方法等属性不同,总营养成分中能被动物消化利用的程度差异较大。同时,日粮的体积也要合适,过大不仅使消化道负担加重,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而且由于体积过大,导致猪食后的营养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尤其是在选用低成本的原料进行营养替代时,更要注意不同营养物质的适宜比例与消化率等因素,不能只顾营养物质含量的平衡而进行替代,而忽视了替代物的体积与消化率。因此,选用原料设计配方时,要注意饲料的消化率和体积,做到配方营养平衡、消化率高和体积又适中,以使所配饲料能达到预期效果。
3、原料的适口性。猪采食量的多少,主要受猪的体重、性别和健康状态、环境温度和饲料品质与养分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对于健康猪群,饲料的适口性则是决定猪采食量多少的主因。因此,在考虑饲料的营养价值、消化率、价格因素的基础上,要尽量选用适口性好的饲料原料,以保证所配饲料能使猪足量采食。
4、原料营养成份之间适宜配比。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两个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就能使饲料营养的利用率提高,改善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不合理的配比或具有拮抗作用,就会降低使用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有条件的企业最好能进行试验研究或根据积累的饲养经验修订配方设计标准。
5、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性。配方设计应从经济、实用的原则出发,尽可能考虑利用当地便于采购的饲料原料,找出最佳替代原料,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分配和多种物质的互补作用。
三、应用先进技术,优化配方成本设计 优化配方成本设计,就是根据可供选用的饲料原料的种类、数量、价格以及原料的质量,在遵循饲养标准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应用先进技术,进行最佳配方的比例筛选,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低成本饲料配方设计的总目标。因此,在遵循日粮中粗蛋白、氨基酸、电解质、钙磷和脂肪酸平衡的原则下,目前,可应用于饲料配方中较成熟的先进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
l、以理想蛋白质模式理论为基础设计配方。理想蛋白质模式理论是对蛋白质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和动物对氨基酸需要量两方面研究的结晶。以理想蛋白质模式为基础,补充合成氨基酸进行日粮配方设计,在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的同时,可节省天然蛋白质饲料资源,减少粪尿中氨的排泄量,减轻集约化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氨污染问题,据报道,在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的前提下,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可使断奶仔猪(10~20千克)日粮蛋白质水平从18%降低到16%,再添加色氨酸,可进一步从16%下降到14%。生长猪(20~50kg)日粮蛋白水平16%降到14%和14%下降到12%;粗蛋白为10%的育肥猪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和色氨酸后,生长效果与粗蛋白为13%的田粮没有差异。
2、组合应用非营养性添加剂。众多试验与应用效果证实,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低聚糖、抗生素等饲料添加剂,不仅单独添加对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科学组合使用具有加性效果,是目前国内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采用的一种有效、经济和简捷的途径。据报道,在28日龄断奶猪基础口粮加0.15%的酸化剂和0.1%的酶制剂,可提高日增重18.61%,饲料利用率提高13.5%,腹泻率降低28.58个百分点,降低料肉比10.9%。
3、应用小肽的营养理论指导饲料配方。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动物采食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后才能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但在许多的试验中,人们发现动物对饲料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按照蛋白质降解为游离氨基酸的理论使氨基酸纯合日粮或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日粮,动物并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及其代谢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蛋白质降解产生的小肽(二肽、三肽)和游离氨基酸一样也能够被吸收,而且小肽比游离氨基酸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吸收率高等优势。据报道,在仔猪饲粮中添加富肽制剂,可使饲料转化率提高1l.06%,提减仔猪重12.93%,腹泻率降低60%,经济效益提高15.63%。
4、应用配方软件技术提高配方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计算机配方软件技术由初等代数上升为高等教学,主要是应用运筹学的各种规划方法,使配方设计由单纯的配合走向配合与筛选结合,能够较全面地考虑营养、成本和效益,克服了手工配方的缺点,为配方调整、经济分析和采购决策提供大量的参考信息,大大提高配方设计效率,实现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四、注意正确限制配方中养分的最低限量与最小超量 按照饲养标准中规定的猪营养需要量平均值的最低需要量设计配方,由于原料的质量差异和加工方面的因素,产品中的某些养分指标不一定能够满足猪的实际需要量和配合饲料质量标准中规定的营养指标的最低保证值,必须超量添加一部份来满足猪的实际营养需要和饲料质量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这个超量称之为最小超量。它是根据原料的质量情况和加工因素,是产品营养指标的实测值与饲料质量标准中营养指标的最低保证值之差。因此,正确限制配方中养分的最低含量和最小超量,是有效控制和降低配方成本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证饲料产品合格的重要措施。
五、注意饲料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饲料是动物的粮食,也是人类的间接食品,同时还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而饲料安全问题不仅会产生经济问题,也会引发严肃的政治问题,是影响一个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配方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产品质量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制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标签》、《饲料卫生标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等有关饲料生产的法律法规,决不违禁违规使用药物添加剂,不超量使用微量元素和有毒有害原料,正确使用允许使用的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确保饲料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
投票:技术频道浏览人群调查:
&饲料及添加剂生产企业
&饲料经销商
&兽医兽药企业
&兽药经销商
&饲料原料生产商、经销商
【发表评论】【】
与“日粮,生产性能,饲料原料,消化率,饲粮,营养物质”相关的文章:
推荐专题:
标注“本站原创”的信息为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信息,未经本网的明确书面认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内容。对于任何侵权行为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技术热门:
评论排行:
技术论坛:
饲料通系列软件: |
内容咨询:010-29357 广告销售:010-85323 短信客服: 电子邮件:
(C)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喂猪饲料发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