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在学习上要困难些进步扩充c盘空间和完善了语

当前位置:
>>>书面表达(本题20分)假设你是Maria, 你的英语成绩很好。你的朋友L..
书面表达(本题20分)假设你是Maria, 你的英语成绩很好。你的朋友Lily在英语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请你写信告诉她告诉她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语言学习者(language learner)。内容包括:1. 重点谈谈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2. 学习英语的想法; 3. 学好英语的建议(至少4点);&& 4. 同时希望她取得进步。要求:1、60~70词;2、内容完整,语言规范。Dear Lil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ours,Maria
题型:写作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略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在要点中指给出了写作的要求,需要自己发挥的地方较多。动笔前要先认真阅读要点,然后围绕要点适当发挥,确定时态主要词汇等问题。写作中,应注意描述的全面性,内容上注意从四个方面进行描述,不能遗漏要点;语言的表述应该符合语法的结构,造句应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另外,在描述时,应该注意人称的变化。点评:本题给出的材料较为简略,可发挥的空间较大,所以自己可以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发挥,利用自己熟悉的单词句式等。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书面表达(本题20分)假设你是Maria, 你的英语成绩很好。你的朋友L..”主要考查你对&&图画作文,提纲作文,图表作文,小作文&&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图画作文提纲作文图表作文小作文
图画作文:就是根据给出的一幅或几幅图画所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此类题的体裁较广泛,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也可以是议论文。图画作文的注意事项:1. 认真读图,把握中心。一般说来,所给的几幅图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它们讲述的通常是一个小故事或小事件,这个小故事或小事件就是这组图画所要表达的中心。2. 初步构思,考虑用词、短语、句型和时态。在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后,应在内心构思一个基本的框架,并考虑使用恰当的词语、短语和句型,以充分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所学的短语或句型来表述具体的内容。这是体现自身能力的重要一环。3. 连词成句,然后再连句成文。运用适当的单词或短语正确表达各图的意思。然后再将各图的单个句子串连起来。串连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过渡性语句,不至于让读者觉得文章中出现跳跃现象,更使上下文更为紧凑、自然。4. 反复审核,修改错误。一篇文章写好后,应进行检查,看短文中是否有错,如拼写、用词、时态、语态及表达方面的错误。5. 宜详则详,该略则略。对于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如果是文章必不可少的,在写作过程中是不可将其忽略的。如果是可有可无的细节,则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增删。据此,我们在读图时一定要注意阅读各图中的一些细节内容,看其是否影响文章的内容。6. 注意所给的汉语提示。一般说来,看图写话中的汉语提示往往给定了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相关的信息,有的还规定了文章所采用的体裁,如使用书信、留言、日记等。因此,在审题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所给的汉语提示。7. 文章中少用复句,多用单句;少用直接引语,代之间接引语。写好看图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看图作文通常有一定得提示,所以在动笔前一定要通读提示,弄懂写作要求,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地的先后顺序等。&2. 图画是作文的依据,要仔细观察分析图画的画面,弄清画面所反映的真实内涵或蕴含的某种哲理。 3. 找出图中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多幅图画,就要分析画与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画中人物、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要根据画面情景展开联想。 4. 反复阅读所给的关键词,并以此为线索从中悟出试题设计者要阐述的中心思想。 常用句型: ①I was walking in a park when…happened.&② I find it hard for me to…&③ In my opinion, I think…&④ The picture tells us… 看图作文就是要求根据图画(或表格)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写出文章的一种写作方式。看图作文应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读图,弄清大意:读图时要充分理解图画所表达的内容,弄清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弄清图画背景与人物之间的联系,弄清事情发生的经过。(2) 理出要点,拟定提纲:读图之后,要根据图画表达的主要内容,理出表达的要点。列出要点时要注意分清主次,不能看到图中有什么就认为什么要写。看图作文时描述图画内容是不可取的,应充分展开想像使图画活起来。理出要点之后,就可以根据要点拟定提纲,即把整个图画中要表达的内容先用一句话写下来。(3) 紧扣要点,扩写成文:在列出要点后,依据已经写出来的话语扩写成一篇短文。扩写时,可运用想象适度发挥,紧扣图画的内容,进行适当叙述,连贯通顺即可。(4) 通读短文,修正错误:写好文章之后应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在检查时,应着重看短文是否扣住图画的内容,要点是否有遗漏。同时,还要注意有无语法错误,如时态、人称等,是否符合文体特点、格式等等。提纲作文:即是对作文要求中有提纲限定或叫做提纲提示,要求作文内容中包括提纲内容的一种作文形式。提纲作文注意:1. 仔细阅读有关提示,弄清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明确有哪些要点。 2. 提纲是文章的总体框架,要在提纲的范围内进行分析、构思和想象。要依据提示情景或词语,&& 按照一定逻辑关系来写。 3. 根据要表达的内容确定句子的时态、语态;语言表达要符合英语习惯。 图表作文:就是用文字结合表格、数字或图画作为写作信息提示的一种写作形式。 图表作文常用词:一、主章开头图表类型:table; chart; diagram; graph; column chart; pie graph描述:show; describe; illustrate; can be seen from; clear; apparent; reveal; represent内容:figure; statistic; number; percentage; proportion二、表示数据一般:have 10%; at 10%;over 10%最高(低)点:peaked; reached a peak/high(point);bottomed out; reached the bottom变化:recover 略有回升; increase; jump; rise/rose; climb;decrease; fall/fell; drop; decline; reduce fluctuate 浮动,摇摆不定:remained steady/stable; stay the same; little/hardly any /no change变化程度:sudden/suddenly 突然的,意外的rapid/rapidly 迅速的,飞快的,险峻的dramatic/dramatically 戏剧性的,生动的significant/significantly 有意义的,重大的,重要的sharp/sharply 锐利的,明显的,急剧的steep/steeply 急剧升降的steady/steadily 稳固的,坚定不移的gradual/gradually 渐进的,逐渐的slow/slowly 缓慢的,不活跃的slight/slightly轻微的、略微地stable/stably 稳定的表示范围:from…to… between…and… for …to …多长时间直到表示程度:almost adv. 几乎,差不多nearly adv. 几乎,密切地approximately adv. 近似的,大约about adv. 附近, 大约,转向,左右,周围just over 刚超过over adv. 结束,越过,从头到尾exactly adv. 正确地,严密地precisely adv. 正好 精确地;清晰地比例:20 percent 20%one in three 1/3one out of every four 1/4三、常用词significant changes 图中一些较大变化noticeable trend 明显趋势during the same period 在同一时期grow/grew 增长distribute 分布,区别unequally 不相等地pronounced 明显的average 平均no doubt 无疑地corresponding adj. 相应的,通讯的represent vt. 阐述,表现overall 总体上讲except 除外in the case of adv. 在…的情况下in contrast 相反,大不相同in conclusion adv. 最后,总之in comparison 相比之下inversely adv. 相反地,倒转地in general 通常,大体上,一般而言rang from excessive adj. 过多的,过分的,额外lower v.降低,跌落elapse vi.(时间)过去,消逝category n.种类government policy 政府政策market forces 市场规率measure n. 尺寸,方法,措施 v.估量,调节forecast n. 先见,预见 v. 预测1.有用的词上升:increase rise ascend core surge go up climb mount level up下降: decrease fall drop descend decline reduce lessen level down平稳:stable steady remain/maintain/keep/be the same as/similar to波动:fluctuate fluctuation rise and falls up and down占:occupy take up account for gain而:while however whereas on the other hand actually/in fact相比:by contract on the contrary likewise compared with最高点:the highest the top the summit the peak the most最低点:bottom less least rock bottom平均:mean average趋势:tendency trend inclination预见:prediction达到顶峰: mount to在***中占***:***gain the percentage of***有一个稳定的过程:a stable period can be seen原则:A.不可能写的很好,关键是要很稳地写清楚。B.概括一些内在关联性或原因推测作为总结图表作文写作把握几点:1. 要认真解读图标,切勿疏漏重要数据信息和细节提示,不必每个数据都涉及,但重要数据必须提到。&2. 对图表中的内容分析、数据说明一定要简明扼要,尽量使用简单句,因为复杂的句式往往起不到清晰表达的效果。 3. 结论性的表达要从图表信息分析或数据归纳而来,这样才能使得语言有说服力,切忌主观判断,更不能主观臆造。&常用句型:& 1. Here are the results of my survey. 2. According to the graph, we can find… 3. The chart reflects several trends.& 4. We can find many important changes in…& 5. From the diagram, we know that... 对于线性图表的描述:上升1. 对于上升趋势的描述:a. 可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词组:to increaseto go upto riseto growto jumpto leapto soarto shootto pick upb. 可以使用的名词:an increasea growtha jumpa soaran upward trend2. 对于上升到某个位置的描述:a. 1. a. 中的动词+to+具体数据。b. 1. a. 中的动词+to+the peak of+具体数据。c. 1. a. 中的动词+reaching the peak of +具体数据。d. 1. a. 中的动词+reaching + 具体数据。e. to peak at + 具体数据f. to climb to + 具体数据3. 对于上升的程度的描述:a. 1. a. 中的动词+by + 具体数据。b. 1. a. 中的动词+副词。下降1. 对于下降趋势的描述:a. 可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词组:to fallto decreaseto go downto slideto collapseto declineto dropb. 可以使用的名词:a collapsea decreasea falla declinea drop2. 对于下降到某个位置的描述:a. 1. a. 中的动词+to+具体数据。b. 1. a. 中的动词+to+the bottom of+具体数据。c. 1. a. 中的动词+reaching the bottom of +具体数据。d. 1. a. 中的动词+reaching + 具体数据。3. 对于下降程度的描述:a. 1. a. 中的动词+by + 具体数据。b. 1. a. 中的动词+副词。(见对于平稳的趋势的描述:可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词组:to hardly changeto have little changeto keep steadyto level offto remain constantto stay the same表示程度的副词:1. 程度较大:considerablydramaticallygreatlymarkedlyobviouslyquicklyrapidlysharplysignificantlysuddenly2. 程度较小:slightlygraduallyslowlysteadily时间的嵌入嵌入时间时所使用的介词和介词词组:infrom……to……between……。and……during……and……at the start of ……by the end of ……over ……at the end of ……throughout ……时间's + 具体数据上升和下降趋势的组合描述:(嵌入了时间和程度之后)1. 先上升后下降的句型:…… increased slowly& during…… and …… but fell sharply in ……。A steady fall in …… during …… and …… followed the sharp increase in ……。2. 先下降后上升的句型:…… fell before …… began to make a recovery ………… continue the recovery, climbing to ………… dropped during …… but increased again in ………… fell and then pick up during ………… collapsed before rising to ……at the end of ……3. 起伏波动的句型:…… fluctuated sharply all through ……4. 波动不大的句型:…… hardly changed through the period between ……and ……柱状图形的描述转换为线形图形的描述饼状图形的描述对于百分比进行描述所使用的句型:…… % the …… is/has/have/are ………… accounts for ……% of the total…… takes up ……% in the whole chart趋势的比较:1. 表示相似的句型 (实例) :Both share prices rose sharply in January.Neither company has made a profit yet.Like X, Y fell in June.X rose just as sharply as Y.2. 表示差异的句型(实例):X fell sharply whereas/while Y remained steady.X fell quickly compared to Y.Unlike Y, X rose by 10%.X rose far more dramatically than Y.3. 表示倍数的句型:the …… doubled/tripled in …… compared with those in ……4. 客观比较的句型:…… is …… in contrast to ……数据的修饰:1. 表示不足的词或词组:up tobelowunderalmostnearly2. 表示超过的词或词组:overmore thanjust over3. 表示大约的词:about小作文:多指便条、请假条等,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文章的格式(称呼、正文、签名、日期)。初中便条、请假条格式:一、便条1. 便条一般指简洁的书面留言,常用于朋友、同事或家庭成员之间,内容包括:提供信息、安排活动、表示抱歉、提出要求或咨询等。邀请发言、请假条也属便条之列。行文用词简洁明了、目的明确。2. 便条内容简单明了。不写与要转达的口信无关的内容。同学们经常易犯这方面的错误,写一些多余的话。3. 格式与书信类似,但是称呼只写对话的名字,不必加客套词 dear 之类,除非对年长者。结尾只签自己的名字或称谓。4. 经常用简略句。省去主语、宾语、助动词等。如: Thanks for the repair. Back at 8 p. m. Not milk today. Called round to see if you could come out tonight, but no one in. 不注重文字的推敲、句子的顺序,也不拘于写作形式。
二、请假条:1、要求:开门见山,内容简短,用词通俗2、写请假条的时间一般位于右上角。3、称呼写在日期下一行的左上角。一般以Dear开头。4、正文简洁明了。只需把请假的理由和请假时间说清楚即可。5、为说明请假事由是真实的,要在正文后另起一行写上:I enclose a doctor’s certificate. (我附上了医生证明。)6、署名写在右下角。名字上一行写上Yours,或Your student, 或Yours sincerely 等。
发现相似题
与“书面表达(本题20分)假设你是Maria, 你的英语成绩很好。你的朋友L..”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183783177293347256645284974293534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学生评语精选语录(一)-学生评语-文书中心_5746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学生评语精选语录(一)-学生评语-文书中心_5746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6|
上传日期: 22:52:32|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学生评语精选语录(一)-学生评语-文书中心_5746.PDF《如何成为更加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导读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您的位置:-&-&-&《如何成为更加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导读
《怎样成为更加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导读
作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If you give a man a fish, you feed him for a
if you teach a man how to fish,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在西方学术界被广泛引用(Hedge 1, Hutchinson and Waters
1987: 39),并被尊为经典理论。由Rubin和Thompson两位博士撰写的《怎样成为更加成功的语言学习者》(Rubin and Thompson
1994)一书,并不是纯理论性的语言学论著,也不同于英语语言教学领域中的一般学术著作,它是一本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成功语言学习的经验、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专门为有志于学好外语的人而编写的一本学法指导的书,其目的是教语言学习者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语言。
  本书分析了语言学习者自身的特点,描述了语言学习的复杂过程,明确了如何确立语言学习的目标,区分了语言学习的不同环境,探讨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交际活动,剖析了语言的根本属性,指明了可供语言学习者利用的资源。以上述论述为基础,作者说明了学习者自身的职责及学习者自身已有知识的作用,评价了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学习策略,强调了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的基础作用。最后,作者介绍了听、说、读、写4项基本技能各自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学习者如何培养和发展这4项技能的各种应对策略。
  在语言教学界,从研究如何教(how to teach)向研究如何学(how to
learn)转变的今天,相信本书对增强学习指导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进课堂外语教学模式和评价手段等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对我国的英语语言学习者和外语教师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全书结构和总体评价
  全书结构
  本书1994年出版,英文正文除前言外共120页,包括后记、附录和作者介绍。正文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7章,第二部分共8章。主要探讨学习的两个阶段:学习之前和学习之中。
  总体评价
  本书有3大特点:
  一、内容丰富,知识覆盖面广。本书全面论述了许多复杂的语言学习问题,内容涉及到的领域极为广泛,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现代语言学习理论、学生中心论、多学科方法论、社会情感过滤理论、文化适应理论、心理动态监控理论、创造性建构理论、人本主义课堂理论、个体学习风格理论、学生需求论和语用学理论等等。
  二、讲解简明,语言浅显易懂。本书吸收了上述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含有深奥哲理的理论,以简明的语言介绍呈现给读者,旨在为所有语言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指导,以期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如作者在第二部分中分为8章对开始学习所面临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论述,内容涉及到学习者自身因素、已有知识的作用、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词汇和语法学习、4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的培养策略等。为了说明以上问题,作者使用了较为浅显、简明的语言进行了论述。
  三、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指导系统严密。本书作者不仅注重对理论知识的阐述,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密切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并能够结合自己亲身的语言学习经验,站在理论的高度,对众多复杂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探讨。
  但是,也正是因为上述特点,致使对有些问题的论述往往是点到为止,难以开展深入、细致的探究。
  2. 各章节主要内容与导读
  第一部分& 开始学习之前
  第一章 你,语言学习者
  本章共分5个方面对语言学习者本身进行了论述,内容包括一切依靠你自己、年龄与外语学习、语言学能、心理语言学特征和过去的经验。
  首先,作为语言学习者,你本身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你自身的努力。当最后在自身找到不能获得成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时,很多人往往责备老师、环境和教学材料。就外语学习而言,其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如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兴趣、时间投入、学习目标和自我要求、学习习惯、认知能力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学习。好的语言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特征。许许多多的学习方法都可能有益于成功的语言学习,因此没有固定模式,尤其是对于长期的语言学习来说,没有结论性的证据表明哪一种方法更重要。可以说是学习有方,但学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要学会能够扬长避短。
  第二,关于年龄与外语学习的关系问题,本书简明地论述了年龄的优势与弱点、外语口音,并探讨了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时间。有的人认为开始学习外语的年龄越小越好,最好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外语。当然,开始学习英语时间越早,学习的时间就会越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研究表明,成年人比儿童在外语学习上表现出许多优势。如,他们的记忆力强,能够更好地、更为有效地组织信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往往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有更强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认知能力;他们比儿童具有更加明确的学习动机,他们把外语学习看成是自己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成年人对语法的正确性和词汇的适当性极为敏感,而大多数的正式语言课堂教学都极为关注这两个方面。对于词汇学习和语法的掌握又是外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打个比方来说: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框架,在这两个方面,成年人表现出色。但是成年人也自身的弱点,那就是他们害怕出错、担心表达不清楚,而且特别不愿让人知道自己的无知。另外,也很难像儿童那样轻而易举地就练就地道的口音。因此,成年人学习外语既有明显的优势,也表现了一定的弱点。作者最后强调:学习外语最好就是在你学习需求最为明确而又有足够的时间的时候。如果你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又有时间去学的话,那么,最好现在就开始学习。
  第三,语言学能是学习一门外语的认知能力。在课堂上,学能较高的人通常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外语材料。一些研究显示了语言学能和外语成绩密切相关。然而,尽管外语学能测试可以预测正式学习和分析学习的能力,但是却不能可靠地测量下意识和直观性学习的能力。语言学习的成功最终取决于持之以恒。一个具有学习潜能的人,如果不付出艰辛的努力,也不可能获得成功。天赋和毅力的结合对于一个好的语言学习者来说是最为理想的条件。
  第四,成功的语言学习与许多心理语言学特征有关。其中动机尤为重要,作者安排第三章专门论述。作者在本章中论述的影响语言掌握的心理语言学特征涉及到以下3个方面:态度、个性和学习风格。如果说语言学能是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态度就是情感特征。情感对于外语学习尤为重要。研究表明,积极的态度通常可以帮助学生长时间地保持兴趣以达到学习目标。如果你发现某种语言和讲此语言的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或你在学术上或事业上纯粹出于语用需求,你都可以卓有成效地掌握一门语言。真正的交际需求对学习者来说比明确的态度更为重要。作者认为学习者个性影响学习者语言学习。一般认为,外向型性格是一种积极的个性特征。在同等条件下,好交际的性格比较容易获得成功。而腼腆和避讳都会阻碍外语口语能力的进步,并且可以使人们不敢冒险或不敢争取机会训练和学习。害怕犯错误、担心被误解使人们难以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和创造的方法来从事语言学习。只有持有开放的心态、接受的态度、敢于运用、乐于在外语语境中学习的人将更有可能从自身的语言体验中学到真本领。对于含糊的容忍度可以调节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与自己认识不符的东西,有了一定的对含糊的容忍度,随着语言知识的增加,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学习和认识语言自身的规律和矛盾。关于学习风格,有的人是分析型的和反思型的,他们总是非常在意句子的语法是否完善。第二类学习者,他们更多地依赖于直觉、例句的收集和模仿,愿意冒险。有的学生更多地依赖于耳朵的听属于听觉型;还有的学生更喜欢用眼睛看来获取信息,属于视觉型的语言学习风格。
  最后,作者强调过去的学习经验十分重要。过去成功的外语学习经历对将来的外语学习将产生重要影响,一门语言学习获得了成功的学习者便乐于学习另一门语言。如果学习一门语言不成功,学习者往往在学习另一门语言时就会感到压抑,觉得学习没有成果。作者认为,在此情况下,学习者应该寻找学习不够成功的原因,这些原因也许是学习者不喜欢老师,也许是教材不符合学习者的口味,也许是教学方法不合学生的爱好等。正是建立在对过去外语学习的经历的基础上,学习者应该学会如何学习。
  第二章 语言学习过程
  作者从以下4个方面对语言学习过程进行了论述:1)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语言学习是一个连续的临近过程。3)语言学习会影响你的情感。4)对一些人来说,学习一门新语言可能特别困难。
  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你设定什么样的目标,语言学习都会占用你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比想象的都要长。这是因为语言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语音、词汇、语法、意义的表达方式等都不同于你的本族语,学习的过程中每个方面都要求你能够重新组织思路、进行大量语言接触和从事大量语言练习。将新语言与本族语建立准确的联系就需要花费大量的功夫,若能够达到运用自如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效,你就得连续不停地、一点一滴地学习,每天都不可放弃学习新的东西。要想使新语言的内化过程更为有效,你就必须规范自己的学习习惯。
  语言学习是一个连续的临近过程。每当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你就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并采用一套新的规则进行语言交际。每次学习新语言,你都必须考虑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察,调整你对这一系统的理解。作者举例说明了儿童建立新体系过程就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修正假设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连续的临近(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语言学习会影响你的情感。成年人开始学习外语时总会感到自在。一方面是因为再像孩子那样学习这些难以表达复杂想法的语言,成年人会感到自己非常幼稚;另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学习的复杂性又往往使他们感受到一种挫折感。他们对学习外语所花费的时间缺乏忍耐力。但是,儿童在这方面表现较为轻松,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必表达复杂的思想。
  对一些人来说,学习一门新语言可能特别困难。作为成年人,你需要记住的是有效的学习语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假设的形成、假设的修正,并且整个过程伴随着错误。让这个现实帮助调整你的情感,更好地对待你自己。
  第三章 明确你的目标
  本书作者在本章就如下几个方面作了论述,讨论了学习外语的目的,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包括说的目标、读的目标、听的目标和写的目标。
  为什么要学习外语?任何人开始学习外语都是有原因的,但原因或许相同或不同。但是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1)职业发展。如出租车司机学习外语、工程师学习外语、科学家学习外语等。2)教育需要。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等学习外语等。3)社会需求。如为了迎接2008年“新奥运、新北京”北京市民学习外语等。4)个人兴趣。为了欣赏异域文化、文学原著如Harry
Porter等。如作为中学生,大家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要接受教育,一方面要迎接新奥运、一方面还对阅读Harry Porter怀有浓厚的兴趣。
  作者认为,学习外语的理由越多,学习外语的动力就越强。而强大的动力又转化为长期追求语言学习的坚强意志。坚定的意志使你能够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帮你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同时,你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外语知识的幼苗就会逐渐长大,“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你学习外语的目标是什么?决定你学习外语需要能够干什么。如果你想学外语,你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就提高了。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不仅能够帮助你选择合适的语言课程、调整现有的课程,还可帮助你选择适当的材料和活动。如果你要扩充词汇量,你该怎么办?如果你要训练听力,你该怎么办?作者提醒人们,目标可以随你的外语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工作变更、生活方式的变化、态度的转变、原先难以达到的目标现在可能变得容易实现了。
  对于外语学习来说,不仅制订明确的目标十分重要,而且制订的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这样,目标实施起来方能奏效。那么,如何才能够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呢?我认为制订切合实际的目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原有的基础;2)现有的条件(资金、教材、学习资源等);3)允许的时间(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作者认为,目标符合实际,你才能更加容易地保持兴趣、维持动机。作者还讨论了有些语言学习起来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并讨论了不同的技能需要不同的目标。制订目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能够帮助你选择重要的活动,促使你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作者认为学会说是一项复杂的技能,人们应该为自己设立步进目标(step-by-step
objectives)。而这一目标的设立应该科学合理。作者介绍了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和美国政府的评价系统。并用倒金字塔图示分析了6种语言水平目标,它们分级是初级(novice)、
中级(intermediate)、高级(advanced)、 出众(superior)、
杰出(distinguished)和有教养的本族语者(educated native
speaker)。针对读的目标、听的目标、写的目标,作者设立类似的5
级目标,并对各级目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明确提出了要达到各级目标的要求,并简要分析了达到预定各级目标后所能具备的能力。
  第四章 计划你的语言学习
  作者认为,一旦确定了学习目标,你就必须找到获得预定目标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他们提出了两种基本的语言学习环境:非正式环境和正式环境。当外语学习主要是浸入到外语社区中时,作者称之为非正式的学习。而当外语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教材和课堂家学渠道来实现时,则称之为正式环境。作者紧接着分析了非正式环境、正式环境、正式和非正式环境的结合、独立学习、选择合适的语言课程和锁定合适的语言课程等议题。
  作者认为,非正式环境的确提供了大量信息。它通常提供了会话意义的线索,参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明确的话题。尤为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个学习的重要动因,就是交际需要。而在交际的过程中,表达和理解是交际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非正式环境中,语言学习者通常要经过一个沉默期,他们只是听而不说。在早期阶段,会犯大量的错误,严重地依赖于他们的母语、手势和会话方的帮助。再通过大量的训练,大多数人犯的错误越来越少,对母语的依赖和对会话方的依赖减弱。有一小部分人可以掌握流利的口语,但仍然会犯语法错误。
  而在正式的环境下,课堂学习活动通常是分级安排,内容简化,围绕话题,专门呈现语法结构和词汇知识。这种环境提供了对学习程序的控制机会,老师常常可以通过纠正错误和强调规则的刻意学习为学生提供反馈。作者继续分析了正式环境下学习的其他特点,认为正式环境的确有其一定的优点:强调准确性,并允许学生关注语言规则。这将有助于学生注意到各自的错误并培养自行纠错的能力。但是,作者强调两种环境对语言学习都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老师教英语,你就要找到自学教材进行自学。而独立学习对于自律(self-discipline)和自励(self-motivation)要求很高。
  本章中,作者花了较大篇幅对选择合适的语言课程进行了论述。其中对于课程是否能够帮助你达到学习目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认为选择合适的语言课程需要阅读课程介绍、咨询参加学习的人员、如果允许的话参加试听课等。另外,要考虑以下4个方面:1)如果你想学说外语,课程是否能够帮助你达到这一目标?2)考察所使用教材。3)考虑课堂进度。4)看你对授课教师和授课方法的感觉。除此之外,作者对选择合适的语言课程还提出了需要考虑几个重要方面:你的学习风格、语言项目的包容性、项目提供的语言练习量、你学习语言的经验、所要学语言是否常开设、辅导老师的情况、国外学习语言的可能性和学习语言必须投入的时间等。
  第五章 交际过程
  在本章中,作者重点论述了交际的概念、明确了两种信息(包括指示信息和社会信息)、具体探讨了3项交际活动(即表达意图、解释信息和切磋意义)、指出了发送和接受信息所存在的问题。
  关于交际,作者认为信息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交际。交际的本质是有效地发送和接受信息、切磋意义。为了学习另一门语言,我们需要在发送和接受信息的时候,意识到所使用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明确和意识到我们所知道的东西,我们可以更为有效地指导学习,并且可以找到捷径或者意识到我们在表达自己和解释别人信息的哪些地方出了差错。
  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在语音、语法和词汇上的区别远比类似大的多,因此,词对词的翻译可能会导致我们对交际中真实信息的误解。作者认为,找到可以使用的适当的表达法并关注表达方式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这些表达法和表达方式是人们发送和接受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找到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通常比正确的语法和好的语音更为重要。表达方式的适当性,与对人的社会价值的基本态度和对人们之间如何开展交流有关。发送信息不仅仅是涉及到信息共享,它还涉及到发挥某种社会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建立和维护某人的社会地位;建立和维护社会群体成员资格;表示尊重或顺从;表示亲密关系;表示不同于某一群体。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必须意思到误解往往来自于对某种形式的运用不够妥当,或者是错误地解释了所要表达的意图。这是因为信息的表达形式多是由社会意义决定的,学习者必须学会如何将信息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和真实意图正确地表达出来。
  作者认为,在交际过程中,有3种基本的交际活动:表达意图、解释信息和切磋意义。学会使用新的语言表达意图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学会如何表示同意、学会什么时候和怎样隐藏感情、学会询问、学会建立友谊、学会给予称赞、学会接受或拒绝邀请。解释别人的意思也是很复杂的,因为对意思理解依靠的是人们使用的表达法形式。可能产生误解的地方太多。作为外语学习者,要注意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当本族语者生气、困惑或取笑我们所讲的话时,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妥当,而不是语法有问题。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我们有可能误解了他人。切磋是交际和交流的重要部分。讲话人的意思并不总是特别清楚,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极为含糊,因此,就是本族语者也需要经常通过提问进行切磋。讲外语时,我们需要发现什么时候陈述是可以切磋的和如何显示我们所作的陈述是可以切磋的。表达、解释和切磋意思是正常交际过程的全部内容。外语学习者需要确保信息解释的正确无误,面部表情和话语的情感反应是帮助我们理解的一个重要侧面。
  很多东西可以阻碍意图表达和信息解释,本书作者重点分析了两种误解的主要原因:表达法的地区变体和社会变体。首先,语言一个地区不同于另一个地区;其次,社会区别造成语言变化。作者还重点论述了非口头语形式,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手势、沉默等等。因此,有效地交际光靠仅仅知道单词、语法和句法是不够的,懂得什么时候不说与懂得要说什么同等重要。社会语言的得体性、地区差异和非口头语的作用都是人们在表达意图、解释信息和切磋意义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尝试(trial)和犯错(error),学习者的交际和理解能力将会得到很快提高。
  另外,外语学习和其他任何课程一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这些差错还被一些专家认为是学生智商高、动机强的标志(如Scovel
143)。出现差错是学生学习进步的表现。如果学生不敢犯错误,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外语的。学习就是在不断的纠正错误中进步和提高的。因此,有人把学生学习外语时所犯的错误看作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一扇窗口(Scovel
2001: 50)。只有敢于参与、不怕出错、大胆尝试,你才能最终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第六章 语言的属性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了语言的3个基本属性:创造性、系统性、相似性和差异性。作者认为语言可能是人类最具创造性的发明。既然语言的首要功能就是为了传递意义,并且人们互相交际的意义是无限的,因此语言一定是有效的,其有效性是通过几个特征来实现的。利用单个单词和单词组合,一个人可以造出以前从来没有说过和写过的句子。根据语言规则,词汇可以用许多种方式来搭建句子。而这些规则限制了对不能理解的句子的创造。另外,创造性还可以由原有的单词部分造出新的词汇。这样,创造性使得语言能够通过创新性地运用现有的成分表述新的意义和信息,但是语言规则又限制了许多可能的创造。
  语言有许多规则,学会这些规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一旦学会这些规则,它们将保存在大脑中,使讲话者能够生产出无穷的信息。了解某种语言的每个人都有一套规则,这些规则使人们能够理解和造出句子,并且意识到一个句子是否符合语法。尽管如此,并不是所有的规则都是有意识学得的。我们常常通过上下文来推断规则,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某些东西听起来是对还是错,但却不能解释其原因。既然语言有规则管理着,学习者必须掌握语言的系统性。语言的每个层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如语音规则、构词规则、句法规则、语法规则等。通常我们所说的“不合语法规则”就是通过我们现有的语法知识预测到句子中缺少了某些成分。如Mary
wore a red …, 你就可以预测所缺少的单词是一个名词。
  语言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因为人的能力是相似的,但不同的地方就更是千差万别。从广义上来讲,所有语言都有一些共同的属性,但语言学习者感到吃惊和不解的是,一种新的语言与母语表达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当然,如果能够发现新语言与自己的本族语之间的相似之处,学习者总会感到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而语言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语音、语法、词汇、惯用法等方面。
  第七章& 语言学习资源
  作者重点论述了语言教师、语言教材、词典、语法参考书、各种媒体(包括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辅助指导、交互式影碟或多媒体)。语言教师在学生的语言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选定教材、确定教法、设定进度、创造课堂气氛。当然,教师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学习者的积极输入和参与。作者认为,教师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典范,还是语言知识的重要来源。他们不仅可以提供解释、纠错、给予评语等,而且还可以为如何学习外语提供建议。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设定进度,并且他们的鼓励和奖励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来源。但由于大多数语言教师都是非本族语者,有的人外语口音的确也是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多听录音、寻找与外教交流的机会。
  作者认为,外语教材提供分级输入、语言技能训练活动、解释语言如何使用等。不同的教材反映了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旧的教材一般是通过阅读和翻译练习来呈现语法。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通常集中在记忆对话和语法项目的大量机械操练上。到了70年代,教材开始折衷,综合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而现在所使用的教材,一般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强调语言在各种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无论是何种教材,它都不可能完全包含这门功课所有的内容,因此需要补充许多内容,如学生的笔记、教师的讲义和其他材料。就补充内容而言,可做的工作有:
   在教材适当的地方补充例子、解释和教师重点澄清的东西。
   时常复习语法表,根据知识发展情况增加、更改或找到有效的方式来组织信息。
   充分利用好课本后面的词汇表,包括经常复习词汇并查找对应的词汇运用的语境。
   注意学习使用对话和故事中好的表达方式、一定语境下使用的惯用法等。
   重新组合教材中的材料,便于今后复习与参考。
   教材附录中的内容十分重要,一定不要放过。
  教材是很重要的信息来源,但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自身。当你有了一定的基础,一定不要忘了利用报刊杂志和简易读物来训练阅读能力、利用广播和电视来训练听力、利用现场会话来练习口语。
  作者接下来论述了词典的种类、何时使用词典、如何使用词典和词典的局限性。双解词典(bilingual
dictionary)和原版词典(monolingual
dictionary)分别适合于不同的读者群。词典的种类还有语音词典、惯用法词典、地理名词词典、缩略语词典。另外,专业词典有体育词典、音乐词典、医学词典、法律词典、航天词典、外交词典、经济学词典等。在购买词典之前,应该请老师推荐适合自己使用的词典。作者明确了使用词典的意图,对使用词典的原则提出建议,并告诫我们不要过于依赖于词典。不要一遇到单词就查词典。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往往比通过查词典获得词义更好些。具体到如何使用词典,作者介绍了一般的词典都是按照字母的先后顺序编排的,这不同于汉语词典。无论是双解词典,还是原版词典,你总会发现几条解释。哪条是你需要的仍然需要你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做出判断。要找到准确的等同词,有时并不容易。词典对帮助我们理解词句发挥着很大作用,但它又有自身的局限性。关于参考语法,作者明确了语法书的重要性、语法书的编排方式、不同水平的读者对语法的不同需求等。
  随着过去20多年技术上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出国门便可领略和接触外国语言。其主要媒介包括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辅助指导、交互式影碟或多媒体等。好的音带尤其是为教科书配备的音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课堂所讲内容,而且包括的附加练习还可帮助学生提高语法的准确性、改善发音的质量、增加语言的流利度、发展听力理解能力。听音带极为方便,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找到听的机会,这样,“随身听”的概念便产生了。观看录像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训练听力的方式。录像带提供的真实的语言场景对学习者理解相关内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者进一步论述了选择录像带的原则并介绍了使用录像带的方法和策略。此外,作者还简要地论及到计算机辅助指导和交互式影碟或多媒体的特点等。
  第二部分& 一旦开始学习
  第八章& 对你的学习负责
  找到自己的路子。作者一开始就提醒说,“除非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否则很可能不会成功地掌握这门新语言”。学习者对自己最为了解,因此,应该用自身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学习。人们学习的方式不同,如有的人是分析型的,干什么都需要一条规则,而又有的人是知觉型的,更喜欢收集例子并模仿。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因此,要掌握一门外语,就需要个人的参与,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必须成为学习者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外部的机械系统。
  计划。很好的计划包括以下4个方面:设定明确的目标、建立规范的日程表、计划每天学些新东西、评估每个学习任务的难度。明确目标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确定奋斗的方向、衡量学习表现。任何人的学习都是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正如英语中的一句谚语所说,“罗马非一日建成”。要建立规范的日程表,并能够坚持每天学习,甚至在周末学习。做作业如果沉不下去是做不好的。学习也有最佳的时间。如果你满脑子的其他事情,或者是你已经筋疲力尽,这时你不要学习。在学习时,大脑必须要能够接受所学的内容。除了课堂作业外,每天学点新东西尤为重要,尤其是词汇学习。除了课堂所学词汇以外,坚持每天学些新的词汇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第一天记表示颜色的词,第二天记表示蔬菜的词,第三天记表示职业的词等等。另外,为了估计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来完成每天的作业,你还必须通览一下确定其难易程度,调整学习时间。研究表明,人们通常会低估记忆单词所花的时间。因此,如果你想记忆某些东西,就要多留出一些时间。
  监控和评价。学习过程中进行信息处理时,要关注自己的成功尤其是要关注是怎样做才获得成功的。如学习词汇,就要关注是大声朗读还是默读单词记忆效果更好些。对于效果较好的方法在学习时要多加利用。关注他人学习成功的经验也有助于自己的学习,包括了解别人学习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如何组织日记、如何总结规则、如何进行课前准备等。对自己的学习风格也应该心中有数。哪些学习策略凑效而哪些策略无效也应该给予关注。要想发展语言技能,就必须进行尝试。如果你想尝试一个新的惯用法,你就可以注意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让你澄清或看上去困惑不解,你就很可能没有用对。
  第九章&& 已有知识助你学习
  每个人在学习外语时都有很丰富的知识。根据“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规律,这些知识如果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将使我们的外语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因为我们可以将新的语言信息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而原有的知识包括文化知识、语言学知识、背景知识、文本知识、世界知识等。文化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解释和理解所遇到的语言,如针对“巴塞罗那当前享有奥运会东道主的盛誉,奥运会从7月25日至8月9日举行”这一句子,学习者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可以帮助理解如下一些问题:1)巴塞罗那在哪儿?2)奥运会是什么?3)这断时间天气情况如何?4)举办奥运会包括什么?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地理知识(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的一个城市);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历史知识(奥运会是一个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的一个主要的国际运动比赛);回答第三个问题可以帮助缩小体育运动的种类(因为北半球7、8月是夏季)。第四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程序知识或礼仪知识(举办奥运会包括提供体育运动设施、运动员住房、游客食宿等)。在学习外语时,现有的各方面的知识对语言学习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人是社会的一分子,要了解人们通常如何交谈和如何解释他们所讲的内容,均涉及到社会语言学知识;平时讲话的得体性和适当性,也依赖于讲话人现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语言学知识。在表达感谢、问候、拒绝等社会意图时,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既相类似又有所不同。
  语言学知识包括语义、语音和语法知识等。在语义知识方面,许多语言由于历史的关联,尽管发音不同,但具有相似性,如英语与法语就有一半的词汇写法是相同的。另外,语言词汇之间的相互借用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似性既有有助于学习的一面,又有不利于学习的一面。语言之间的不同也是明显的,如在英语中,表达人的高大用tall,而表示建筑物高大用tall或high都可以,但在汉语中仅使用一个字“高”来表示。语音规则、语法规则和词序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时应该关注的事情。
  背景知识主要指的是自然背景(physical setting)、手势(gesture)、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行动(action)和交互反应(interaction)。为了理解故事、会话或者是段落,这些背景知识总是能够帮助寻找主题、语气或背景,并且能够帮助你猜测其他的重要信息。如果说会话是在商店里进行的,很可能谈的是买卖的事情;若是在饭店,会话可能是在谈论定餐的事;若谈话是在医生和病人之间发生,很可能谈论的是关于健康和医药的话题等等。
  另外,文本知识和世界知识也对促进外语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文本知识指的是在阅读和听力训练时来自于文本自身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或听者理解所听到或所看到的语言材料。通过考虑所讲的内容的背景、时间、人物和事件,可以缩小事情的范围,从而得以更好地理解相关信息。世界知识指的是普通逻辑知识和文本框架当面的普通常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语言,提高学习速度和效率。如在西欧文化中,神话故事中通常有一个英雄、一个恶人、故事冲突、冲突的解决、道义原则的说明。又如,为了表达逻辑关系,英语中通常使用一些逻辑标示,如however,
if ... then等等。读者或听者所具备的逻辑知识可以帮助自己的理解和学习。
  第十章&& 策略运用评价
  本章中作者提出了为什么要进行评价、指出了如何进行评价,并为评价各个相关方面提供了两分问卷。作者在解释评价的原因时谈到,学习评价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学习者能够评价是什么因素促进了学习的成功,那么,他或她就能够更好地设定学习目标(计划)、明确出现的问题(监控)、发现适当的解决办法(评价和修正)。这样,学习者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并将此充分考虑进去,以改进自己的学习。
  在论述如何评价时,作者列举了如下4个方面:1)记日记。日记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记录学习的成功和问题。对问题的记录可以包括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的尝试、这些办法是否奏效、成功与否的可能原因等。2)与同伴交谈。如果发现同伴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做得成功,你就可以及时询问是怎样做的。同伴的回答可能会给你提供一个很有用的学习策略。3)与老师交谈。很多外语老师不仅对学习策略感兴趣,而且还具备很多有关的知识。你的老师没准就是这样的老师,可以为你提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指导你如何应对语言学习中的各种问题。4)评价自己。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设计两份问卷进行自我评价,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更为熟悉自己的学习策略。第一份实施控制问卷主要涉及到学习计划、学习监控和学习评价;第二份策略问卷涉及到语言知识(词汇和语法)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对于每个方面都提出若干的问题,通过对问题回答得分可以断定学习者自身学习的优缺点。
  总之,作者认为,学习者越能够控制自己,外语学习的成绩就会越好。结合本章的问卷设计,作者在以后的各章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相关的问题。
  第十一章&& 词汇和语法
  词汇和语法被认为是发展各种技能的基础,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都离不开对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和知识扩展。
  词汇学习策略包括直接法、运用记忆法和间接法。直接方法包括:1)努力掌握。2)把单词和其定义写在单独的卡片上。3)大声读单词或一遍一遍不停地写单词。4)用所学的词汇编造句子。5)将单词及其定义录音并不厌其烦的听。6)用颜色标示单词等。运用记忆法包括:1)运用押韵。2)运用头韵。3)将单词与自然界相联系。4)将单词与其功能相联系。5)运用词汇的自然联系,如反义词。6)分类学习词汇。7)学习相关词汇。8)按照语法将词汇归类。9)将词汇与其语境联系起来等。间接方法包括:1)针对一个相关话题阅读一系列的课文。2)借助语境猜测词义。3)将词汇切分成小的成分等。
  语法学习策略包括:1)主动自找语法规则。2)学习语法规则。3)组织语法知识。4)实验语法规则。5)为掌握语法去做语法练习。6)避免犯同样的错误。7)关注附加练习是否影响你的语言表现。8)有语法学习的耐心等。
  第十二章&& 听力
  作者认为,听力很可能是最为重要的语言能力。因为人们60%的时间花费在听力上。而且,学习外语最为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努力去听,听了很长时间之后才开始说。另外,听还有助于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听包括交互的听和非交互的听。典型的课堂会话属于交互性的听力训练,在会话的过程中可以打断会话,或者要求澄清、重复或解释等。但光靠课堂上的听力训练是不够的,现实世界中的交谈不同于课堂教学,人与人的谈话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学习者还需要大量的附加练习来训练自己。这些练习往往是非交互性的听力训练。如听报告、听演讲、听收音机、看电影或看电视等。这时,学习者无法打断讲话、无法询问问题和寻求澄清。
  本书作者就如何训练听力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经常进行听力训练。如听本族语者之间的会话、听外语广播、听外语讲座、看外语电影和电视等。2)选择适当的材料。对于很多人来说,最为容易的方式是在交互式的、面对面的会话情景中训练听力。如果没有机会在这种场合下训练,选择专门为讲授听力理解而编写的材料。3)找到合适的难度。如果你是初学者或中级学习者,就从录像而不是从录音开始,因为录像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视觉支持,从而使理解变得更为容易。4)选择喜欢的材料。令人喜欢的材料可以使人们学习起来更加专心,也更有助于理解。
  针对发展听力技能策略,作者列举了一些与训练听力有关的普遍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实际的、策略型解决方法。
  问题1:人们讲话太快。解决的方法有:1)让讲话者知道你跟不上。2)请求重复。3)要求会话者对方放慢速度。4)寻求澄清。5)重新解释句子。6)重复不明白的句子。7)注意语调和声调。8)重点关注疑问词。9)假设与此时此刻有关等。
  问题2:我不能从外语电视和电影中获得什么东西。解决的方法有:1)运用直观线索(如面部表情和手势等)。2)运用背景知识。3)运用部分片断信息。4)决定片断的文体。5)听熟悉的成分。6)听声音熟悉的单词。7)听并记下重复的单词或句子。8)学会识别数字。9)学会识别适当的名字等。
  问题3:听到一个不熟悉的单词或句子时我往往停止听力训练。解决的方法有:1)集中精力于所熟悉的成分。2)继续听下去等。作者认为理解一些也比什么都不理解强。如果继续坚持听下去,至少可以明白一部分信息。或许没听到的东西并不是太重要。否则的话,那就是你听的东西太难了。
  第十三章&& 阅读
  阅读是一个积极的信息获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读者将文本信息与现有知识联系起来,这些现有的知识将帮助读者明确印刷文字的基本形式和意义。同时,借助于现有的总的世界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人们通过与大脑中现存知识相比较,能够理解这些单词和句子。好的阅读者是为意义而阅读,而不是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解读个别单词上。他们在阅读时,往往大段大段地吸收理解,并依赖于现有的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预测、推断和解释。而这些预测、推断和解释随着阅读的进行而被确认下来。如果读者的语言知识足以做到这一点,并且能够将文本信息与现有知识相联系的话,那么这种阅读就算处在了最佳状态。作者针对不同的语言学习情况,明确了阅读开始的时间,并强调一旦开始阅读就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哪怕每天阅读10分钟也再好不过了。
  在阅读时如何选准适当的阅读材料是很重要的。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往往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词汇和语法,因此提倡的是逐词阅读,这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训练阅读策略的机会。尽管许多新教材包括一些真实的阅读材料和策略指导,但光靠课本是不行的,还要选取一些适合阅读的材料。作者就如何选取这些阅读材料提出了如下3条建议:首先,选难度适当的材料。难度适当的标准是所选材料在阅读时很少需要查词典,这样,阅读起来就不至于很快厌倦。作者进一步为初学者和中级学习者提供了具体建议,并告诫说,不必为不能完全理解而担心。第二,选取熟悉话题的材料。熟悉的话题使人们更容易猜测不熟悉的词汇从而弥补语言知识的欠缺。第三,选取感兴趣的材料。如果对材料感兴趣,你就更愿意继续读下去,这实际上就是阅读成功的一半了。作者认为报纸和杂志对培养阅读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针对发展阅读能力策略,作者提出了3个重要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现列举如下:
  问题1:不熟悉的词汇太多。解决的方法如下:1)运用先前的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包括浏览标题、看插图和看形式等。2)运用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3)运用有效的词汇进攻策略(word
strategies),包括注意同源词和借入词、寻找生词中的熟悉成分、考虑可能性、不要求每个单词的准确意义。4)看大的情景,包括阅读整个句子、看更大的语境。5)坚持阅读下去,在语篇中寻找生词的定义等。
  问题2:我读得太慢。读得太慢往往是因为在阅读时将精力放在对词汇的理解上。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必须学会阅读理解段落大意,把词汇理解放在更大的语境中。解决的方法如下:1)明确文体。2)以现有知识来处理课文。3)多读。4)默读。
  问题3:句子太长或读不懂。解决的方法如下:1)注意“小”词和词尾。2)一些语法分类很重要。3)学会词汇规则。4)分解句子成分。5)学会介词。6)寻找语篇标示(discourse
marker)。7)弄清指代词的指代关系等。
  第十四章&& 口语
  针对发展口语能力策略,作者提出了9个重要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现列举如下:
  问题1:我的发音很差,本族语者不明白我的讲话。改善发音的方法:1)模仿所学语言的节奏和发音。2)将你的发音与磁带发音比较。3)仔细听并大声重复老师或本族语者的发音。4)询问老师一些音是如何发的,并观察训练。5)先单个训练语音,然后逐渐使用单词或句子练习。6)将你发音有困难的语音列出一个单子并逐一训练等。
  问题2:我不断一次又一次地犯同样的错误。其解决的办法是:1)可能的话,区分偶然的说滑嘴与重复出错。2)努力弄清楚为什么持续出现某一类错误。3)注意所犯错误的相对严重性。4)诚实地接受一些纠错。5)决定某种具体的语言在多大程度上错误是可以容忍的等。
  问题3:在句子中间打断和纠正我的错误,使我失去了节奏忘记了我在说什么。学生讲外语时不应该打断,哪怕他们出了错误,否则将会打击他们讲外语的兴趣。评论可以在讲话之后发表。只有那些最为严重(影响理解或多次重复)的错误应该纠正。关于对待错误的态度可以参考第五章内容。本书作者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建议,即当你需要纠错时请与老师协商。
  问题4:我很少有机会讲外语。解决的方法如下:1)参与每一项课堂活动。2)与操本族语者和外语流利者包括老师进行交流。3)和同学或者其他学生交流等。另外,与外语学习者交朋友也是促进和提高外语口语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问题5:我讲得不多,因为我没把握该怎么讲得正确。解决的方法如下:1)做准备。2)用外语默默预演。3)学会生活在不确定中。4)避免因害怕出错不敢讲而训练不够再导致更不敢讲的恶性循环。
  问题6:有时我在会话中间停顿不能摆脱困境。解决的方法如下:1)获取帮助。2)运用自己的资源。3)变通解释。4)使用同义词。5)寄希望于同源词。6)使用手势。7)避免问题等。
  问题7:我在会话中讲得很慢,对方通常接过话茬。解决的方法如下:1)使用犹豫填充词。2)警告对方。3)借时间等。
  问题8:我发现操本族语者根本不懂我的意思。解决的方法如下:1)从对话或文本中学习表达方式。2)学习惯用语或表达法,以备将来使用等。
  问题9:我觉得操本族语者不喜欢与我讲外语。解决的方法如下:1)学会一些开始或结束会话的短语或句子。2)学会一些表示你在关注和跟随会话的表达法。3)学会如何表达你的反应。4)学会让你的会话方发表看法。5)学会管理会话的方法。6)学会用一些日常惯例来表达拒绝和接受邀请等。
  第十五章&& 写作
  作者首先论述了几个与写作有关的问题,涉及到使用自己的语言写作、人们所要写的内容范围、不同的书写体系(如拼音文字和方块字等)、口语与写作两种能力的特点及区别、通过写作来学语言和学会用书面语交际、准确性的重要意义、经常使用外语写作等。
  针对发展写作能力策略,作者提出了5个重要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现列举如下:
  问题1:我看不出我的错误。解决的方法如下:让别人看你写的东西。
  问题2:有时人们不明白我写的是什么。解决的方法如下:1)使用你知道的东西写。2)避免过分地依赖词典。3)模仿。4)写前计划。5)修改等。
  问题3:我的语法很糟糕,该怎么办?解决的方法如下:1)检查你的语法。2)列出老师的合作及反馈等。
  问题4:我最为头痛的是外语的单词拼写。解决的方法如下:1)寻找规则的拼写形式。2)避免重复出现同一个单词的拼写错误。3)使用计算机检查单词拼写。
  问题5:我根本不知道外语如何加标点。解决的方法如下:1)弄清楚外语和母语的类似和区别。2)学习规则(如大小写规则或标点使用规则等)。3)弄清楚操本族语者对标点的态度等。
  结束语
  总之,本书专门论述语言学习方法,其目的是在“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语言简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全书论述了众多的语言学习因素,如语言学习者自身的特点、语言学习的复杂过程、语言学习的奋斗目标、语言学习的不同环境、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交际活动、语言的根本属性、语言学习资源、学习者自身的职责、学习者自身已有知识的作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学习策略、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的基础作用以及听、说、读、写4项基本技能各自的特点和学习者发展这4项技能应具备的各种策略。
  因此,本书对增强学习指导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教师教学成绩、改善课堂外语教学模式、推动语言教学创新和改革等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本书对开展语言教学评价和升学考试改革等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书目:
  Hedge, T. 20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Language Classroo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tchinson, T. and A. Waters. 198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ubin, J. and I. Thompson. 1994. 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Scovel, T. 2001. Learning New Languages: A guide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作者简介:孙平华(1964―),山东单县人,中学高级英语教师。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英国华威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硕士。主要研究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论和课程与教学论。先后在《课程•教材•教法》、《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国英语教学》、《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国外语教育》、《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菏泽师专学报》、《中小学英语》、《基础英语教育研究》、《英语考试向导》等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并先后在明天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外文出版社、九州图书出版社、专利文献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华龄出版社等出版外语类图书20余部。
文章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扩充c盘空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