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怎么回事

燕京大学什么时候拆掉了_百度知道
燕京大学什么时候拆掉了
提问者采纳
最好明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燕京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司徒雷登:他把燕京大学从烂摊子变成了世界一流【3】
&&&&来源:&&&&
&&&&&&字号
司徒雷登像乞丐一样 四处拉赞助
他看中了清华大学堂对面的一块地,然后显示出自己非凡的交际能力。
司徒雷登在老朋友哈利?卢斯博士的帮助下开始募捐资金。募捐资金难免遭逢尴尬和白眼,但是司徒雷登觉得,即使募捐不成,也要和对方交为朋友,以便之后燕京大学的道路能够更加顺利。不过,他内心深处的感受,则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他曾经感叹:“我每次见到乞丐就感到我属于他们一类。”
如今美丽的燕园还在,只不过已成为北京大学的校园。司徒雷登是怎样找到了这个地方?又是如何把它变为燕京大学的新校址呢?在他的回忆录中,司徒雷登记载了他寻找校址的过程:“我们靠步行,或骑毛驴,或骑自行车转遍了北京四郊也未能找到一块适宜的地产。一天我应一些朋友之约到了清华大学堂,其中一位朋友问道:‘你们怎么不买我们对面的那块地呢?’我看了看,那块地坐落在通往颐和园的公路干线上,离城五公里,由于那里公路好走,实际上比我们察看过的其他地方离城更近,因而十分吸引人。这里靠近那在山坡上到处集簇着中国旧时代一些最美丽的庙宇和殿堂,并因此而著名的西山。”
司徒雷登看上了这个地方,他找到了这块地当时的主人―――山西督军陈树藩。
在和陈树藩交涉的过程中,司徒雷登显示出一如平常的那种非凡交际能力,结果,这位督军仅以六万大洋的价格把这块地让了出来,不仅如此,他还把其中三分之一的款项作为奖学金。
(责编:杨箫含、周斌)● 看完此文终于知道中国大学教育为啥失败了
【超级震惊】一老人在湖边钓鱼,一男人问:鱼这么干净,湖里没水草吗?老人:我钓鱼30年,从没见过水草。然后,男人就投湖自杀了。请问:为什么?点击本文标题下蓝字司马谈史,关注后回复&水草&二字看原因。1949年前中国有许多大学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会创办的,其中有几所称得上当时的世界级大学。在1952年院校大调整中,这些教会大学逐渐融入其他大学,它们的名字也随之成为时代的记忆和历史的一页。他们是——燕京大学燕京大学(YenchingUniversity)是20世纪初由四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环境最优美的大学,创办于1916年,司徒雷登任校长,曾与哈佛大学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学社,在国内外名声大噪。在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被撤消。中国大陆国民政府迁台后,燕京大学在香港被并入香港中文大学的崇基学院。在中国大陆,其资产由中国政府接管后被整并,文科、理科多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校舍由北京大学接收,现在其建筑仍为燕京大学古迹。辅仁大学辅仁大学(Fu Jen CatholicUniversity)1925年由罗马教廷创办,20世纪初与北大、清华、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并驰名于海内外华人社会。创始人之一同为复旦大学的马相伯先生。1952年在中国高校调整过程中被撤销,其校舍划入北京师范大学的北校区。人员与系所编制则分别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现辅仁大学旧址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齐鲁大学齐鲁大学(CheelooUniversity)正式校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为1904年至1952年在中国山东省办学的一所教会大学,由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14个基督教教会组织联合开办。鼎盛时号称“华北第一学府”,与燕京大学齐名,有“南齐北燕”之称。大陆许多知名学者如老舍先生、历史学家顾颉刚、墨学大师栾调甫、戏剧学家马彦祥等纷纷到此执教。齐鲁大学是当年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十三所教会大学之一,在1952年的院校大调整中被撤销,原校址今为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其各学科分别被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东吴大学东吴大学(SoochowUniversity)20世纪初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于1900年由基督教监理会在中国苏州创办,其法学教育在当时饮誉海内外,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1951年在台湾复校,也是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1952年中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会计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SaintJohn'sUniversity)中国首个全英语授课的大学,以“光与真理”为校训。有“东方哈佛”和“外交人才养成所”之雅称,创下了民国教育的多项第一,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上遥遥领先。上海圣约翰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879年的圣约翰书院,1905年升格为圣约翰大学,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1952年,圣约翰大学被分拆至上海各大名校后解散,圣约翰大学原校址给华东政法大学,一代名校就此消弭于历史长河。该校培育了林语堂、张爱玲、邹韬奋、顾维钧、宋子文、荣毅仁、刘鸿生、贝聿铭、施肇基等一大批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震旦大学震旦大学(AuroraUniversity)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中国上海创办的著名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著名高校。由中国神父马相伯于日,在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所设学科有语文、象数、格物、致知四门。震旦是印度对中国旧称,英、法文校名分别为Aurora和L'Aurore。1952年中国院系调整,将震旦大学各院系分别归并上海市各有关高等学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之江大学之江大学(HangchowUniversity)是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和美南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中国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在中国高校中有一定历史地位,林汉达、金仲华、朱生豪(翻译家)等知名人士都是之大校友。1951年被浙江省文教厅接管,美籍教员离校回国。1952年因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解散,院系拆分至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之江大学宣告结束。金陵大学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Nanking)是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教育家陶行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哲学家方东美、文学史家程千帆等著名校友均出自于此。是第一个向中国政府请求立案并获批准的教会大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对外人在华所办大学编类中,金陵大学是教会大学中唯一的A类,持有金陵大学学位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是当时社会评价为“中国最好的教会大学”,享有“江东之雄”、“钟山之英”之美誉。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金陵大学撤销建制,主体并入南京大学,其余院系参与组建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高校。其历史档案划归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将校址从四牌楼旧址迁至金大鼓楼校址。岭南大学岭南大学(LingnanUniversity)前身为格致书院,开创了中国华侨教育的先河,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于1888年在广州创办,当时以钱树芬为首的一批爱国校友倡议接办学校,同年7月经广东政府批准,学校收归中国人自办,并正式改名私立岭南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南方著名的大学。1927年4月学校宣布停办。1952年岭南大学在院系调整中与国立中山大学及其他院校的文、理科合并,组成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一切有特色的大学,通通被消灭,以党化教育取而代之。这就是1949年后中国大学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来源:网络)如果你想打赏下勤劳的司马君,戳一下最底下的广告吧,不花钱。↓ 点击 “”有更多精彩哟?↓燕京大学——一所被北大遮蔽了光芒的顶尖大学
燕京大学——一所被北大遮蔽了光芒的顶尖大学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北大的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先贤首先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1919年燕京大学创立,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蔡元培先生主政北京大学时提出“兼容并蓄,学术自由”。这三句话,其精神、内涵是相通的。
蔡元培先生为燕京大学题写了校匾(1951年2月,毛泽东主席曾应学生制作新校徽的要求,重新为燕京大学题写了校名)。1952年院系调整,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原北大从沙滩迁入燕园,校名为“北京大学”。原燕京大学的办学方针是秉承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精神的。两校璧合不仅是校园的合并,更是精神内涵的合一,是兼容并包,自然融合。追溯历史,在历次爱国民主运动中,两校师生曾一直并肩战斗,互相支持。
燕京大学曾被一些人说成是“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因为燕京大学是美国人创办的私立大学,曾设有宗教学院;校长司徒雷登是美国人,他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作过传教士。其实,在燕园内,学生、教职员工都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也有相信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思想的自由。各种进步民主的社团活动,包括基督教的活动,都是自愿参加。宗教学院规模很小,设在校园边缘的一座小楼里面,学生人数也极少。
司徒雷登一生最主要的经历是办教育——他以最大最多的精力创立和建设燕京大学,致力于燕京大学的中国化与现代化,并且得到切实的成功。在我国医学界、新闻界、外交界、教育界,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工科学乃至国家领导人中,都可以看到不少燕京大学历届毕业生的名字。他们是专家、学者、教授和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拔尖人才。燕京大学一共存在33年,规模不大,在校学生从未超过1000人。但是如今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就有50多人,加上各学科的学部委员、学术带头人、专家、教授就更不胜数了。若以院士数目与学生人数相比,恐怕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燕京是比例最高的。燕京大学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历史的事实;岂能用一句“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或堡垒)”就能否定燕京大学,歪曲历史真相?
还有人以为,司徒雷登是被毛泽东主席作过否定结论的人物——“毛选”上有《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因而对燕京大学也持“凡是”态度。
司徒雷登在1946年-1949年8月间出任美国驻中国大使,执行的是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支持国民党反对共产党。也因此,司徒雷登在此期间有一次回到燕京大学时,学生曾打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持日本!”的横幅,表达了燕大师生对这位美国大使的愤怒批判和坚决反对。
但是,历史还有不容抹杀的另一面:司徒雷登在主持燕京大学的30多年中,对燕大师生的爱国民主运动基本上是一直支持的。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多次帮助师生进入抗日的大后方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军人封闭了燕京大学,司徒雷登和一批进步的教职员工及学生被日本人关进监狱达3年多。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逃亡南迁广州,司徒雷登作为美国大使,拒绝将美国大使馆南迁,并私下与……方面联系,准备与新中国建立联系。后因美国政府持反&共立场等复杂原因,他被命令立即回国,致使中美关系的接触错失良机,司徒雷登无奈地离开了中国。美国政府继而规定他不得会见记者和发表谈话。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毛主席批判美国的对华政策,写了《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显然不能作为对司徒雷登个人一生评价的盖棺论定,更不是对有着追求真理和民主斗争的崇高精神的燕京大学所做的结论。
燕京大学广大教职员工、莘莘学子所表现出的爱国民主精神绝非偶然。这是因为首先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教育,第二有许多爱国民主、为人师表的老师(包括一批外籍教师)的身教和言教。我想举一点自己亲历的事:
1948年初,我受命带几位燕京同学和校外两名进步青年通过天津小王庄国民党的封锁线到河北沧县进入晋察冀解放区。其中有位已经考上哈佛大学研究生的汤富廷,坚决放弃去美国哈佛深造的机会,要去解放区参加革命。他身体较弱,美籍教授夏仁德(R·Sailer)知道后,给我40美元,要我转交给汤富廷。他说,到那边可以到银行兑换成边区票,让汤富廷随时买点鸡蛋、红枣等补充营养。
夏仁德教授一贯同情支持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学生示威游行,他总是加入到游行行列中,与学生们并肩行进。那时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和各进步社团要开秘密会议,都是到这些进步教授家里。夏仁德、赖朴吾(E·Ralph Lapwood)、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吴路义(Louie Wood)等外籍教授家都是常用的理想的开会地点。
抗战期间内地各大学纷纷迁往西南,燕京大学迁到成都。1946年2月,国民党在国统区掀起反共高潮。国民党、三青团利用青年学生和群众对苏军拆走工厂设备及苏军军纪问题不满的爱国情绪,在重庆组织了反苏大游行,实际用意在于反对共产党。成都的国民党、三青团秉承指示也要筹划组织一次所谓的“工会、农会、学生联合的反苏大游行”。燕京大学里的国民党、三青团分子于是大肆活动,制造舆论。
我们学生自治会通过“民协”、“创社”等地下外围组织,广泛联系群众、发动群众,针锋相对,揭穿中央通讯社的造谣,告诉大家重庆游行实际是被国民党当局和坏人操纵,他们抢砸新华日报报馆和新华书店并打伤许多人等情况。
在全校同学大会上(许多教师也参加了),经过3个多小时的讨论和激烈辩论,最后进行表决。表决结果,会议决定拒绝参加被坏人操纵的反苏游行。第二天,未得到燕京大学响应的反苏游行队伍,绕道来到我校舍,竟砸烂了我校校门和学生自治会的办公室。
对这次否决参加反苏游行,我们以民主方式进行斗争,最后以反动派的失败告终,广大师生进一步认清了反动派的阴谋。郭沫若、黄药眠等社会知名民主人士特别致函慰问,民主同盟的秘书长梁漱溟亲自到校并在全校大会上发表愤怒谴责反动派的阴谋与暴行,并坚决支持鼓励燕京大学师生的演讲,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共产党中央南方局)也给予表扬。
1948年8月,国民党军队包围了未名湖畔的燕京大学,拿着几十个人的人名单和照片要入校逮捕
“共谍学生”。校长陆志韦出面严词拒绝国民党进入校门,直到把名单上的几十个师生,或隐藏于外籍教授家里,或设法趁黑夜越墙逃出校园,全部妥善安排后才允许国民党入校,但还有条件:不准逮捕名单以外的任何人。结果当局一无所获。说到这,记得当时也在黑名单上的同学刘适(石泉),因为他鼻子比较大,皮肤也白,于是戴上墨镜穿上西服,由一位美国教师陪着,两人骑着自行车,讲着英文,竟大摇大摆地从拿着名单和照片的国民党眼皮下出了校门,想起来至今让人捧腹。
以上仅是点滴,但都不是偶然的事情。
1941年燕京大学被日本人封闭,司徒雷登校长等师生被捕入狱。1942年初燕京大学在校师生惜别未名湖,撤到大后方成都,借用华美女中的校舍复校继续学习,直至抗战胜利又迁回美丽的燕园。
我是1942年在成都入学的。华美女中的校园与燕园相比很小,校舍也破旧,但就是在这简陋的燕京大学校园里,一进校门,就会看到校园内所有房屋建筑的墙上都贴满了各个社团的墙报、漫画、标语、活动通知等等。有政治的,文学艺术的,也有各种报道、评论。真是琳琅满目,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生气勃勃,仍能使人体验着来自未名湖畔那民主、自由的浓郁氛围。
1946年夏,燕京大学自成都复员北平。未名湖水依旧,民主自由之风又回荡在燕园。燕京大学师生作为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与北大、清华、师大等院校的师生肩并肩手挽手,一起积极参加爱国、民主的学生运动。1952年院系调整,燕京与北大合并,有着光荣传统的北大从沙滩来到未名湖畔,北京大学的民主自由传统融进燕园。燕京、北大精神珠联璧合于未名湖,继续推进民主自由运动和向攀登科学高峰进军。
祝愿北大传统、燕京精神相得益彰,发扬光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重庆洋人街一水上乐园众多游客扎堆水中如“下饺子”。
事件造成1死1伤。老虎袭击游客现场监控视频曝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1923年,这一年,杨绛才12岁,开始进入苏州振华女子中学读书。
  苏州振华女子中学,现在叫“十中”。
  这是一所在陶行知心中,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蔡元培是校董,隔三差五,就有章太炎、胡适这样的大咖来给学生上课。
  有一种三姑六婆,叫做别人家的三姑六婆。杨绛的三姑杨荫榆,显然是属于别人家的那种。
  我们现在熟悉的杨荫榆,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抨击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但这位不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让学生只读书不要关心政治的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却在日寇占领苏州后,因为保护妇女,数次去日军司令部抗议,而被日军残忍杀害于盘门外的吴门桥。
  三姑杨荫榆,给杨绛介绍的不是相亲对象,而是振华女中。
1927年在苏州老宅内照了一张全家福,后排左二是杨绛
  当时杨绛的父亲让杨荫榆推荐一所学校,杨荫榆原本的是自己的母校景海女中。但恰巧杨荫榆去振华女子中学讲演,觉得振华女中在办学和学风上更好,杨绛从此就进入了振华女中。
  杨绛家当时住在庙堂巷,位于苏州养育巷西。而振华女中在带城桥下塘,位于苏州城东。很明显,杨绛家,并不是重点中学的学区房。
  1928年,应届毕业生杨绛,要参加高考啦。
  和许多苏州学霸一样,杨绛的第一志愿,是清华。
  以她的成绩,上清华应该没什么问题。
  而且,那时高考是大学自主招生,没有全国统一卷,大学自己出题。没有什么3+2,科目少,题目少,基本不用复习迎考,完全看平时积累。
  比如1932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题,就是一道对联。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出这道题的,叫陈寅恪。而且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按照陈寅恪给出的答案,是“祖冲之”或“王引之”,但偏偏有考生对出了“胡适之”,一样拿了高分。
  这样的题目,应该是难不倒杨绛的。但那一年,杨绛最终还是没能读上清华。
  因为那一年,清华根本就不招收南方女生。
  第二年,无锡人钱钟书,参加了清华组织的高考。
  钱钟书实在太过生猛,国文、英文考试,简直到了连考官都给跪了的地步,但偏偏,他的数学只考了15分。
  数学不好的,伤不起啊……
  但钱钟书不怕,因为当时的清华校长,叫罗家伦。
  我只说一件事。
  1917年,北京大学在上海组织了一场自主录取考试。当时的国文课阅卷老师是胡适。有一位考生的作文,胡适给了满分,但他的数学卷子,却是真真正正的零鸭蛋!(全部选C也不会啊!)
  胡适在招生会议上,强烈推荐这名考生,偏科算什么?应该破格录取!而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你觉得他会选择拒绝吗?
  这位作文满分、数学零分而被北大录取的童鞋,就是罗家伦。
  数学15分的考生钱钟书,遇上了数学0分的校长罗家伦,情不自禁,惺惺相惜,两眼泪汪汪!
  进清华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就在钱钟书参加高考的同一年,杨绛已经成为了苏州东吴大学的校花,享受着小师妹可以享受到的一切待遇和呵护。
  1930年的《申报》有一条体育新闻,报道苏州女子运动会,其中一篇花絮是这么写的:
  “开幕之前,举行运动员与职员总摄影。东吴、成烈女生完全裸跣及F,其前日之穿灯笼裤,已略改前态。摄影时,并坐场地,酷似一肉腿比赛会。其间以东吴杨季康之腿最白。”
“东吴大学女子篮球队”的合影,杨绛为前排第一人
  那个年代,光天化日之下,敢露大腿的女生真不多,除了运动会。而根据报道,在露大腿的这些女生中,以杨季康的腿最白。杨季康,就是杨绛的名字。
  而且,这记者居然叫得出杨绛的名字,只有一种解释,杨绛很有名。如果那时候有微信,这篇稿子,阅读量一定是100000+。
  清华不招生,杨绛就在本地的东吴大学读书。本来,安安稳稳大学毕业就OK了,但是偏偏出了一件事。
  需要说明的是,东吴大学成立于1900年,比清华大学的历史,要早11年。
  但是成立时间早,并没有什么用。
  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由中央政府教育部直接管理,校长由中央任命,经费由国库拨给。毫无疑问,成为了国家拨款的重点大学。
  而东吴大学呢?还是一所教会大学。虽然教会大学也很不错,而且感觉非常洋气,但是,教育部直属,国家级重点大学,这样的名头谁不想要啊?
  比我们晚11年的清华都国立了,我们东吴凭什么不能评国立学校?!
  于是,大家就开始闹学潮。
  闹学潮的结果,东吴并没有像清华一样国立,但东吴校花杨绛,为逃避学潮,却去了清华……
  21岁的杨绛和朋友四人一起考上了燕京大学。
  但就在准备入学的时候,杨绛临时变卦,她还是去了清华,即使是做一名借读生。杨绛的妈妈后来说,“阿季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订婚后的家庭大合照
  当年3月初,杨绛去看望老朋友孙令衔,而孙令衔恰巧要去清华看望表兄。
  这位表兄的名字,叫做钱钟书。
  第一次见面。
  钱钟书说:我没有订婚。
  杨绛说:我没有男朋友。
  不是520,没有微信红包,却虐杀了所有的单身狗。
  1932年,那是一个春天。
  文/华小岳
  来源:微信公众号Markthem授权转载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燕京大学现在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