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儿拖乌山隧道道项目指挥部”在甘孜县里吗?

您所在的位置: >>
>> 浏览文章
天路传奇写惊叹
&&我州交通三年集中攻坚建设者群像之一
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资料图
  编者按
  在我州交通重点项目三年集中建设攻坚活动中,交通建设者冒着山体滑坡、塌方等危险,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伤害,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继承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为三年攻坚圆满收官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奔波而坚毅的身影,永远印在了甘孜的山山水水之间。
  行走于甘孜,到处可见当年18军在修筑川藏公路时种下的白杨树,在秋日高原澄净的阳光下,一片金黄璀璨,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驱车行驶在这些行道树中,一种历史的穿越感油然而生,恍然如梦。而一棵棵白杨树,犹如一座座丰碑,见证着甘孜公路交通建设的沧海桑田,演绎着甘孜交通三年攻坚的传奇佳话!
  在这里,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空交错重叠。岁月峥嵘,时光静好,当历史的书页翻到今天,新时代的筑路人,继承并发扬了60年前先辈们的精神,在甘孜交通三年攻坚中放飞梦想。三年的艰苦奋斗,三年的奋勇拼搏,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赞歌!
  梦&路 人生和梦是同一本书的页子,依次连贯阅读就叫做现实生活。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吴楠 卫涛 泽基志玛 罗栋
  用梦想成就事业
  三上甘孜
  42岁的章志高,是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骨干,现在任国道317线甘孜段改扩建工程总指挥。拥有19年工龄的他,有11年奉献给了甘孜的交通建设。
  凡是在高原上有过长期工作经历的人都说,在高原上是最难入眠的,往往一晚只能够睡三四个小时,而且还是浅睡眠,大脑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而这样的结果就是白天头脑昏昏沉沉,吃不下饭,晚上想睡睡不着。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高原生活还会使肺和心脏发生器质性改变。在谈话中,记者得知章志高因为长期在高原生活,患有心脏瓣膜关闭不严。而项目部里50个人,经过三年高原工作,已经有60%到70%的人出现了这种症状。
  &已经先后两次到甘孜修路,这里的艰苦您也很清楚,为啥这次又主动报名来代建呢?&记者说出了埋在内心的话。
  &我对甘孜交通是有感情的。&章志高深情地说。2003年,年轻的章志高作为技术员第一次进入藏区,负责318国道海竹段建设。第二次进入藏区参加了318国道康东路建设。&我是发自内心想要把藏区的交通搞好!&章志高语气坚定,&作为一名四川交通人,我们有义务为藏区交通发展作贡献!&
  章志高还给记者讲了个小故事。他说,在国道317线改建现场,有个藏族老大爷每天都会搬凳子坐在摊铺机旁,看着施工队施工。老大爷说,&修路是对群众好,自己盼了一辈子的事情快要实现了&。章志高告诉记者,在甘孜,有很多淳朴的藏民,他们对于修路的愿望十分迫切,而这也是促使他留在这里的原因。
  可以说,在甘孜交通三年攻坚中,有成千上万个章志高,高原反应使这里的建设者患上了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但他们仍选择了坚守。就在国道317雀儿山隧道项目中就有两名这样的建设者。一名是国道317甘孜段改扩建工程工程处处长董超,一名是国道317甘孜段改扩建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赵阳。
  34岁的董超,刚进项目部的时候,人送外号&白面书生&,经过三年高原工作的&洗礼&,&白面书生&脸上已经泛出了高原红。
  2013年11月,董超接到医生的电话,电话里说体检结果出来了,让他过去一趟,到了再说。当时董超脑子一片空白,莫非是癌症?!于是他写好遗书,一言不发,脸色苍白。过去之后,医生告诉他是由于长期缺氧,出现脑细胞死亡症状。
  此病虽无直接生命危险,但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极有可能导致偏瘫。但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是极易加速脑细胞死亡的,如果要抑制住脑细胞死亡速度,就要离开高原回内地工作。&对自己健康的担心还是有的。但轻伤不下火线,在这里,&负伤&的同志很多,我又怎么能轻易离开呢?&董超如是说。
  赵阳的毛病出在肺部,在高原的一次感冒,让他患上了肺气肿。但最让人难忘的是他脸上一直挂着的微笑。
  身体有恙为什么不选择离开这里?赵阳说:&不能半途而废&。很朴素的一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满满的责任。
  人们对于倾注了自己心血的东西,都想看到最后的结果。梦想就要实现,如果在黎明前离开,那将是怎样一种遗憾。若论私念,或许这便是章志高、董超和赵阳们的私念吧。
  路虎拉不走我的心
  在金钱与梦想间,江城毅然选择了后者。
  江城,得荣县交通运输局工程部部长。公路工程出身的江城,虽然并非名牌大学毕业,但是多年高原公路工作经验,使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筑路专家。
  在得荣县境内,拥有1390.1公里农村公路。但在得荣县交通运输局,只有两名技术人员,江城便是其中一名。因此,江城日常工作非常繁忙,晚上九十点钟收工是常有的事。在很多公路建设项目中,因为采纳了江城的意见和建议,节约了不少建设资金,工程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保障。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江城在高原公路建设领域小有名气。
  一次,一家公司想高薪挖江城去成都工作,并许诺给他一辆路虎。可江城却拒绝了,他说:&我是甘孜人,我的家乡需要我。这里交通太差了,我真是希望能够给家乡的交通多做一点事情。目前是甘孜交通大发展时期,赶上了集中攻坚的机遇,我更不能离开,我的梦想在这里。&江城说。
  编后语:人生需要梦想作支撑。一个无梦的世界,既是残酷的、也是愚昧落后的。在我州,正是有了筑路的梦想,有着强州富民的信念,支撑着甘孜交通建设者在高原施工过程中克服病痛、坚持到底!  近日,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表彰大会上,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Q1项目部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中建五局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Q1项目部“90”后女工陈觅杭在表彰大会上作了发言。在发言中,陈觅杭以《用青春铸就巅峰之路》为题,向与会者讲述了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项目80后、90后建设者扎根雪域高原,用青春韶华建设美丽中国的感人故事。  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特长公路隧道,洞口海拔4377米,全长7.048公里,位于川西北高原藏区,是川藏北线四川入藏的唯一通道,多年来由于山高路险、暗冰丛生,令过往司机谈“山”色变,有“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的说法。隧道建成后,原本需要数小时才能翻越的雀儿山危险山路(公路垭口海拔5050米),10多分钟就能平安穿过,对拉动藏区经济、巩固边防、维护民族团结意义重大。  截至5月31日,雀儿山隧道累计完成隧道掘进2353米、平导掘进2560米,整个隧道预计2017年建成通车。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截止目前,世界第一高海拔特长隧道雀儿山隧道累计主洞开挖完成1557米,衬砌完成1346米,平行导洞开挖完成1708米。项目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63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57%。  为确保国家批复的建设工期,抢抓施工时间,国道317指挥部带领参建单位攻坚克难、科学组织、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积极主动开展好材料储备、设备保障、施工组织等相关工作,着力解决高海拔严寒地区隧道冬季施工这一世界性难题,确保冬季雀儿山隧道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同时加强隧道冬季施工经验探索和工艺总结,为以后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俄岗公司)  联系邮箱: 川北在线主页: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聚焦中铁一局雀儿山隧道工地_新浪咸阳
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聚焦中铁一局雀儿山隧道工地
新浪陕西咸阳频道_原创评论
媒体记者见面会现场
集团公司宣传部部长杨峰主持记者见面会并讲话
四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游宏生介绍企业概况
《人民日报》记者雷声代表媒体发言
德格县副县长昂翁彭措讲话
德格指挥部工程处长罗晋明讲话
观看隧道监控室
隧道施工现场采访
精心拍摄施工场景
现场采访作业工人
媒体记者与项目员工合影留念
  (据中铁一局供稿)7月27日至28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工人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团奔赴中铁一局四公司雀儿山隧道项目工地进行集中采访。&
  27日至28日,雀儿山虽说艳阳高照,但山顶上冰雪依然遥遥在望,冷风习习,强烈的紫外线刺的人睁不开眼睛,而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只有内地的一半多。&
  在中铁一局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杨峰等陪同下,两天的时间里,媒体记者分成两个采访小组,强忍着胸闷气短的高原反应走进驻地,一路对隧道掌子面打钻、二衬仰拱施工、水幕降尘、监控室、制氧站、吸氧室及项目驻地办公室、娱乐室、医务室、食堂等场景进行了现场拍摄;一路对项目施工管理情况、文化建设、科技创新及先进个人事迹进行了集中采访。&
  媒体记者细致入微地询问着职工们在高原上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用镜头拍摄记录着隧道内的每个施工场景。他们被职工们缺氧不缺精神的精神风貌所感动,被火热的施工场景所震撼,为项目取得的优异成绩所感叹。发现项目有很多感人的建设故事需要挖掘后,采访团27日上午的采访持续到了下午2点,简单吃过饭后,采访有持续到了下午7点。记者们认真负责、吃苦敬业的精神也感染了现场全体项目职工。&
  在项目部媒体见面会上,杨峰介绍了各媒体记者及此次采访议程。四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游宏生、项目经理王刘勋及总工姚志军汇报了项目施工建设及施工技术特点等。&
  《人民日报》摄影部副主任雷声代表采访团成员发言,他由衷地说:第一次到海拔这么高的隧道工地采访,每个记者的高原反应都很严重。但你们长年坚守高原,搞施工建设,这种精神让我们很感动。尤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你们的施工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更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将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让社会各界更多的人了解你们,共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德格县副县长昂翁彭措代表地方政府和人民在发言中说:雀儿山隧道建设是德格人民盼了多年的梦想,现在就要在中铁一局建设者手中实现,造福藏区人民,我们全县人民感谢你们。&
  雀儿山隧道全长7079米,是目前国内在建海拔最高的特长公路隧道,海拔4270米,为国道317线改建工程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该隧道建成后,翻越大山将由原来的两个小时,缩短至10分钟。中铁一局四公司承建隧道出口4695米线路。截止7月28日,隧道主洞掘进1500米,平导掘进1700米,路基施工全面展开。(李根学 牛荣建 贺志杰 摄影报道)
  (原标题: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记者聚焦中铁一局雀儿山隧道工地)
(编辑:xy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孜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