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郑利用法语你好怎么读怎么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辅导(二)(&16:06:37)
  高考文言文阅读辅导(二)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 学案一
  考点例释
  《考试说明》明确提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是“常见文言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这是所给条件,即我们常说的“语境”。综合这两点,既是考查考生把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是考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题目,或者说看懂一篇具体的文言文的能力。这些文言实词是“常见”的、一般的,不是偏难险怪的;这些文言实词中的重要词语列在新教材的附录上,可以查看。另外,也可翻查给中学生用的文言实词解释的工具书。“在文中的含义”,要求通过一定的文言实词的积累,学会在语境中“看文生义”。温习文言实词不要往背字典和词典的实词义项,而是通过一定文言实词的学习,培养具体?**龅哪芰ΑS斜匾盐栈靖拍睿&匚陆滩暮透隼迕恳桓鲋兜愕幕竞濉?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见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见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见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尽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命题猜测
  比较而言,文言实词的考查是稳定的。题型稳定——多用单项选择;考点稳定——尽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温习时在夯实基础的条件下应根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说明,结合上下文来判定词义。但稳中有变,上海卷近几年在考查实词的含义时都是采用了主观题型,或许这种变化反映出命题的趋势。
  文言实词词义巧推断方法点拨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篇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上词类活用、语序颠倒、内容跳跃和成分省略等,更增加了词义理解的难度。因此,在答题时就要有较强的推断词义的能力。
  基本方法
  1、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例(1)径造庐访成。造:到
  例(2)若少屈,冀得一回觐。 觐:拜见
  “造”形旁为“走 ”,而
“庐”是处所,不难推断与此相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往”,“造”字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等)显然与句义不符合。“觐”的形旁为“见”,“回”是回荚冬故而可判定“觐”释为“拜见”是正确的。
  2、运用声训,找到通假关系,用本***释假借义。
  例(3)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例(4)伯王之业,不从此也。
  “翼”与“翌”字形相似,读音相同,“翌”的含义是“次于今年、本日的”,则“翼日”就是“翌日”,即“第二天”。“伯”与“霸”声母相同,古音接近,本句中的“伯”就是“霸”的通假字,“伯王之业”即称霸称王的功业。
  3、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
  解释文言实词时,假如能联想到含有这一语素的成语,理解词义就省时省力了。
  例(5)在官清恪,未尝闻私。 恪:谨慎而恭敬。
  例(6)吾亦看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例(7)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给:满足自己。
  例(8)善才绳之。绳:***。
  今有成语“恪遵功令”,“名副实在”,“自给自足”
“绳之以法”。以上成语中加点词的词义,我们平时相对熟悉。借助它们,可以做出判定:例(5)、例(6)、例(7)正确;例(8)对“绳”的解释有误,应释为“依法处置”。
  4、借助句内语法结构来推断词义。
  例(9)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
  例(10)其罪当与童贯等。 等:(童贯)等人。
  例(11)自放驴,取樵炊爨 . 樵:打柴。
  例(12)登辞疾不受。疾:急速
  “信”可以作名词(如释为“信用”)、动词(如释为“相信”),也可以用作副词(如释为“确实”)。分析例(9),句中“难求”是谓语,而“信”修饰“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再结合语境就轻易判定“信”是“确实”、“实在”之义。分析例(10),句中主语为“其罪”,
“与童贯”是状语,而“等”应该是句子的谓语。所以它是“一样”、“等同”之义,而非“等人”、“等等”。再看例(11)句中的“樵”作“取”的宾语,应该是名词,所以解释为“打柴”明显有误。同样的道理,例(12)中的“疾”也是名词,应释为“疾病”,“辞疾”即“称病”、“托病”。
  5、借助较整洁的句式来推断词义
  古人为文讲究展陈对偶,留意节奏***,经常使用一些结构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或相对的句子。把握住相关句子的结构特点,推测词义的正确性就会明显进步。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对文、互文来释词。
  例(13)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
  解释:“圣君治国”,必须发现它与“亡国破家”之间的对应关系,弄清它们有相同的语法结构,才能明确这不是主谓短语,而是并列短语,才能正确地回答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亡国破家”与“圣君治国”是对文。另外,文言文中互文也很常见。互文多为的近义词并用,前后联系起来考虑,可以顺利地理解词义。
  例(1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本句中的“以”字本来较难理解,但借助与之对应的“用”字,我们可以推知“以”也作“被任用”讲。
  6、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义,即“因文定义”
  例(15)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例(16)人灾,尽食者千余家。 尽食;断尽饮食。
  例(15)前文写“开封仪同三司高俅死”,尽管此人罪大恶极,但并没有被砍头,他得以保存全尸,所以“全首领”当指“保全头颅”。例(16)考查对“尽食”的理解,现代汉语中“尽食”指断尽饮食,以示坑议或自杀;而本句前文已交代“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下文又写太守苏琼“贷粟以付饥者”,那么这个“尽食”当指水灾后断了粮食。今义是主动地断尽饮食,此处则是***无奈断了粮,古今异义。
  重点实词回纳一(过、恨、及、见)
  ①过失,过错。《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走过,经过。《阿房宫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③胜过,超过。《促织》:裘马过世家。
  ④犯有过错。《左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⑤责备。《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⑥造访,探看。《信陵君窃符救赵》:愿枉车骑过之。
  ⑦过于。副词。《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①名词,怨恨。
  ②动词,遗憾。《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③复合词,恨恨。《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①动词,追遇上。《屈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②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接近。《〈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④遭受。《谭嗣同》:卒不往,故及于难。 ⑤连词,和、与,表并列。《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⑥介词,等到,趁着。《论积贮疏》: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①动词。看见,会见,拜见。
  ②名词。见识、见解。《失街亭》:汝真女子之见。
  ③代词。放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表示对我怎样。《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看君来。
  ④介词。表被动。《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⑤通“现”。《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例题分析」(2004年天津卷)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蛮夷,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戒之!”彰北征,进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往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看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大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大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回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大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大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课彰读《诗》《书》 课:督促。
  B. 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属:连接。
  C. 一日一夜与虏相及 及:达到。
  D. 召彰诣行在所诣:前往。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文言实词在上下文语境中应选取的义项的判定能力,四个选项实词均为单音节词语。其解答方法是将各个解开释进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往贯通文意,正确而无滞碍处即为正确答案。ABD三项的解开释进文中都合适,只有C项的解释分歧适。
  C项中的“及”的常见义有“追傅“到”“比得上”几种,这里根据语镜推断是“追赶”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一天一夜追遇上了胡骑”。
  「跟踪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
  田契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驼癸契,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契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回,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回赵,燕人士卒忿。田契又纵反间日:“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冷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看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契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契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契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回田契,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王未附 附:回附 B.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C.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D.及燕使乐毅伐破之齐 及:等到
  2、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
  (1)①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②即墨人从城上看见,皆涕泣
  (2)①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回田契 ②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3)①城中相与驼癸契,立以为将军 ②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①使老弱女子乘城 ②千乘万骑西南行
  (5)①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②小学而大遗
  二、分别解释下列各句中的“恨”。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
  (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回鸿
  (5)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年龄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遗矣。”
  遭王莽略冬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略冬惟河西独安,而始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进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奋免费,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思,如何今往,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奄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奄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奄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看,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信用命焉。郡多氏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遵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后汉书。孔奋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盈:满
  B 不以官屑礼之礼:礼节
  C.奋谢之而已谢:拜谢
  D.氍壅京师,除武都郡丞 除:授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八年,赐爵关内侯
  B.孔君清廉仁贤
  C.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
  D.见有美德,爱之如亲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性刚毅,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将。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军中大扰。赵贵建议迎大祖①,诸将犹豫未决。达曰:“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本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诸将或欲南追贺拔胜,或云东告朝廷。达又曰:“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贵于是谋遂定,令达驰往。大祖见达恸哭,问故,达以实对。太祖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令达率骑据弹筝峡。时百姓惶惧,奔散者多。有村民方扶老弱,驱畜牧,欲进山避难,军士争欲掠之。达曰:“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不如因而抚之,以示义师之德。”乃抚以恩信,民皆悦附,于是迭相晓语,咸复旧业。太?**哦沃T闷剑悠蕉L***街罱唬骸暗本凰谟龌鲋保刃悦谠羰郑溆锤妫渎肺薮印6潘分堍勖巴蛩乐眩独醇埃斓霉残е医冢┏鸪堋K浣逯谌酥Γ道刀抛又Α@投怀辏我匀吧疲 蹦舜吐矶倨ァ4锕倘茫娓バ怼?
  六官初建,授左遂伯。出为陇州刺史。保定初,迁大将军、夏州总管、三州五防诸军事。达虽非文吏,然性质直,遵奉法式,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性又廉俭,边境胡民或馈达以羊者,达欲招纳异类,报以缯帛。主司请用官物,达曰:“羊进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命取私帛与之。识者嘉其仁恕焉。寻进爵乐川郡公。建德二年,进位柱国,薨。子迁嗣。
  (选自《周书。赫连达列传》)
  [注]①太祖:此指宇文泰,当时任夏州刺史。②净水公:即贺拔岳。③杜朔周:赫连达曾祖因避难改投杜氏。赫连氏,匈奴姓氏,东晋义熙三年勃勃自称大夏天王,改日赫连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此公不济济:成功
  B.虽藉众人之力藉:凭借
  C.劳而不酬,何以劝善 劝:劝解
  D.识者嘉其仁恕焉嘉:褒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
  B.有村民方扶老弱,驱畜牧
  C.君等性命悬于贼手
  D.性质直,遵奉法式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题。
  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破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拾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看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拜武威大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
  (《后汉书。循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署议曹祭酒署:签署
  B.每致困乏致:招致
  C.履正奉公履:实行、做
  D.皆令诣学受业诣:往、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
  B.修书记,致医药
  C.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
  D.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
  参考答案
  一、1.D「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把握,其解答方法是将各个解开释进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往贯通文意,正确而无滞碍处即为正确答案。
  A项中的“附”一是附着,二是允从、依附,三是靠近。试题中解释为“回附”是第二个义项“依附”的引申,与文意相符,正确。B项的“拔”字为“攻取”义。古时攻城必拔敌方的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对方城寨,试题中将“拔”解释为“被攻取”,是与文意相符的,正确。C项的“北”指败逃者是正确的。“北”古时可表示“背”,打仗逃跑时总是背对着追击的人,因而逃跑又可用“北”来表示。“北”字表示逃跑者是一种借代用法,所以考题中表述为“指逃跑者”。D项是错误的。“及”字应是“到达”的意思,根据上下文推论,讲为“等到”是不妥的。只有解释为“到了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全部的齐国城池都降服了,只有莒城、即墨没有攻下。”才符合文意。
  2、(1) ①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②见: 看见,看到
  (2) ①过:走过,经过 ②过:责备
  (3)①相与:一起 ②相:辅助
  (4)①乘:登②乘:一车四马的总称
  (5)①遗(w&i):送给、给与 ②遗:舍弃
  二、(1)恨:悔恨(2)恨:怨恨⑶恨:遗憾⑷⑸同(3)
  「参考译文」
  田契,是齐国田氏的远房本荚冬担任治理临淄市政的佐理职员,不被人所知。到了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全部的齐国城池都降附了,只有莒城、即墨没有攻下。燕军向或进军包围了即墨,即墨大夫出城迎战,战败而死。城中的人驼癸契为首领,拥立他为将军,带领即墨人抵抗燕军。不久,燕昭王死了,惠王即位,他与乐毅不隔阂。田契听到这个情况后,就派人到燕国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王已被杀死,没有被攻克的齐国城池只有两座。乐毅怕被国王诛杀,而不敢回国,以攻齐为名,实际上想联合兵力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未回顺,所以暂且缓攻即墨以等待人心回附。齐人怕的,惟恐别的将军到来,即墨被攻破无疑了。”燕王以为对,让骑劫代替乐毅,乐毅于是投回赵国,燕军士卒心中忿忿不平。田契又派人使反间计说:“我怕燕国为挖我们城外的祖坟,欺侮我们的先祖,这最令人冷心了。”燕军全部挖开城外的宅兆,焚烧死人的尸骨。即墨人在城上看见了,都痛苦流滋,都想出城作战,愤怒的情绪上涨到***。田契知羽士卒们的战斗意志调动起来可以作战了,就命令士兵都埋伏起来,让老弱士兵和女人登上城墙,派使者往与燕军商量投降之事,燕军士兵都高呼万岁(庆祝胜利)。田契以收集百姓的黄金,得金千镒,让即墨城的富豪送给燕国将领,燕军更加松懈。田契就收集城中的千余头牛,制成红绸衣(给牛披上),衣上画了五彩的龙文,在牛角上绑上了兵刃,在牛尾上绑上了灌满油脂的芦苇把,把它点燃。在夜里从城墙上凿出几十个洞里放出牛往,壮士五千人跟在牛的后面。牛尾烧热了,牛愤怒的奔向燕军,燕军在夜间惊慌失措。牛尾的火把光亮闪耀,燕军看到它都是龙文(而更加恐惧,以为天神),触到牛的都不死即伤。(即墨的)五千人伺机衔枚(不出声)击杀燕兵,而城中的人都呐喊助威,老弱之人,大败而逃。齐国人于是斩杀了他们的将领骑劫。燕军自扰自略冬纷纷败逃。齐国人追击逃兵,所经过的城邑都背燕而回田契,齐国沦陷的七十多座城池又都回回到齐国。
  三、1. B “礼”用为动词,应译为“礼待”。
A项中“关内”古义指函谷关内,今义指山海关以南地区;B项中“清廉”,古今同为“清正廉洁”;C项中“妻子”,古义为妻子、儿女,今义为妻子;D项中“美德”,“德”名词,有德之人,今为名词,美好的品德。
  四、1. C劝:勉励。
  2. B畜牧:句中义为“牲口”,今义为“饲养牲口”。
  五、1.A署:任命。
  2. C 书记:书信;医药:医生、药品;轻薄:名词,轻薄之人。)
  文言实词重点突破: 学案二
  方法点拨
  (一)分析语境
  假如是人物传记,要对语言环境中的时间、地点、官职、人物(关系)、事情(因、过、果)、语言(关系、感***彩)及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态度等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假如是散文,要对人物、事情、景物、物象、感情、义理等内容和有关的表达技巧等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以便正确推断一个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要明白,一个词具体表达什么意义,具有什么语法作用,不是词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语境决定的。所以,要正确把握一个词的意义,非认真分析语境不可。
  (二)留意一词多义
  1.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把这“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这时词的本义也就是字的本义。
  另一种解释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谈到本意是指后者即词的基本意义,也就是常用的意义。这种基本意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总是作为词的第一个意义。把握词的基本意义是了解多义词的好办法。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意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间隔大。如:“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海”、“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意义。从词的基本意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①深奥,深刻,深进;如:道理很深。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深、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比喻义,也属于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但由于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如: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躲在敌人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活动或变动。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2)了解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
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展开。如“冷”本义是冷,引申为严冷季节,再引申为缺乏冬衣而受冻,又引申为贫冷,进而引申为恐惧、害怕。例如:
① 冰,水为之而冷于水(《劝学》)
  ② 冷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③ 一女不织,或受之冷(《论积贮疏》)
  ④ 大渡桥横铁索冷(《七律。长征》)
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节”的本义是竹节,由其辐射产生的引申义有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等。例如:
  ① 一节复一节,千枝破万叶(《咏竹》)
  ② 盘根错节(《虞诩传》)
  ③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④ 清明时节雨纷纷(《七尽。清明》)
  ⑤ 单于壮其节(《苏武》)
  ⑥ 钿头银篦击节碎。(《琵琶行》)
  不丢脸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借助这些规律,有利于我们以简驭繁地对多义词进行系统得梳理。
  1 了解一次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a) 类似联想。采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形成一词多义。如: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b) 接近联想。应用接近的事物来代替。如: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c) 对比联想。由正面意义的词,联想到反面意义。如:往(本义“躲”—离开—废除—舍弃。
  懂得一词多义演变时不同的联想方法,可以从看似孤立的一词多义之间找到一定的联系,以便根据上下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当然,光凭以上方法来把握一词多义还是很不够的。养成平时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十分重要。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
  重点文言实词回纳二(解、就、举、克)
  ①解剖;分开;***、涣散。《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土崩瓦解。”
  ②解开,脱往。《中山狼传》:“解衣以活友。”
  ③解救,消除。《荆轲刺秦王》:“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往,遂救邯郸,存赵。”④道家的“羽化羽化”。《梅花岭记》:“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悟大光明法蝉脱。
  ⑤Xi&松懈,懈怠。通“懈”。《李将军列传》:“胡虏益解。”
  ⑥解释,解答。
  ①靠近,接近。《劝学》:“金就砺则利。”
  ②趋,赴。《隆中对》:“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③上(车、路)。《荆轲刺秦王》:“荆轲就车而往。”
  ④赴任。《季氏将伐颛臾》:“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⑤成就。《谏逐客书》:“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⑥完成,成功。《活板》:“瞬息可就。”
  ①举起,抬起。《中山狼传》:“肩举驴上,引避道左。”
  ②拿。《赤壁之战》:“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③举行,施行。《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④飞。《吕氏年龄》:“兔起凫举。”
  ⑤推荐,选拔。《出师表》:“众议举宠为督。”
  ⑥攻占,占领。《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
  ⑦合,全。《促织》:“大喜,笼回,举家庆贺。”
  ①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引申为担当、胜任。《周易》:“子克家。”
  ②成功,完成。《中山狼传》:“三纳之而未克。
  ③战胜,攻下。《曹刿论战》:“彼竭我盈,故克之。”
  ④克制,约束。《论语》:“克己复礼。”《后汉书》:“克己奉公。”
  ⑤能够。《赤壁之战》:“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⑥限定,约定。《后汉书》:“与克期俱至。”
  ⑦通“刻”,刀刻,雕刻。《史记。李斯列传》:“更克之,平斗斛度量文章。”
  「例题分析」(2005年高考重庆卷)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进京,里中醵金赆行②。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回,则彼死矣!”遂留不往。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回。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驰至富荚冬发椟出券回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往。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首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③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回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莽之。方天冷,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试冬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回,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可恻然,计橐中装④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选自《宋史。列传》)
  「注」①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予礼物。③熟羊:
  地名。④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求
  B. 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间:间或
  C. 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
  D. 颜无子,不克葬 克:能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把握,其解答方法是将各个解开释进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往贯通文意,正确而无滞碍处即为正确答案。
A项中“责”的常见义就是“索取”“索求”的意思,放在文中合适。此项解释正确;B项中“间”的本义是“夹缝”“间隙”,以后引申为“间或”,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就是取此义,把它代进,正符合文意;C项中的“质”是“典当”“抵押”的意思而并非“质问”,由于无法质问田券,这种解释不符文意;D项中的“克”的常见义是“攻克”“战胜”之义,如《韩非子》“秦战未尝不克,攻未尝不取”和成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都是此义,后又有“能够”的意思,这里就是选用这种义项。本句的意思是“有的富人在田籍上并没有登记他们的土地数目,却让别人抵押田契给他达上万亩”。
  「跟踪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目。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往。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进,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着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看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回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回后土,不听子不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荚冬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举:推举
  B.视事三年,以疾自乞。 视事:考察事情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身。
  D.皓送至亭次,看尘不及。 及:赶得上。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往。
  因请为设食,谢曰:
  ② 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君既若见录,不久看君来
  ③ 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持就火炀之
  ④ 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①之论,固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释」①险诐(b&):不正
  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茅焦解衣危论 危:正直
  B. 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致:达到
  C. 此理而谕之也 谕:使……明白
  D. 周衰,游说炽于列国 炽:兴盛
  三、阅读下?**难晕模瓿上旅嫣饽?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式。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回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式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回,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谓:“是可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①,谓不能行,诚不至尔。”豪民秦琥武断乡里,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②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往。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船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③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回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减)
  注:①蛮貊(m&),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②摭(zh&),拾取。
  ③丞相,指秦桧。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错误的一项是:( )
  A.士民丐留不获——丐:乞丐
  B.登条十余事告之——条:分列项目、条目
  C.谋中以危法——中:中伤
  D.属登母死船中——属:适逢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羞,珍贵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日:“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①,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悦②,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回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日:“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往之。刘表壅荣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③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俊杰,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国内转意,看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④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日:“卿能暗诵乎?”日:“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节选自《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注:①扰略逗指董卓乱长安朝政的情况。②通悦:马马虎虎,不拘小节。悦,同“脱".
  ③西伯:周文王原来的封号。④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西京扰略冬皆不就 就:就任
  B.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典:主持
  C.善属文,举笔便成 属:连缀
  D.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垂:流传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范)春仁字尧夫,始出仕,知襄城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凡牧地隶县,自纯仁始。
  拜同知谏院,奏言:“王安石变祖宗法式,掊[注]克财利,民心不宁。《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图不见之怨。“神宗曰:”何谓不见之怨?“对曰:”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是也。“神宗嘉纳之。曰:”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乃作《尚书解》以进。富弼在相位,托病家居。纯仁言:”弼受三朝眷倚,当自任天下之重,而恤己深于恤物,忧疾过于忧邦,致主处身,二者胥失。“其所上章疏,语多激切。
  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卧冬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移齐州,齐俗凶悍,人轻为盗劫。或谓:“此严治之犹不能戢,公一以宽,恐不胜其治矣。”纯仁曰:“宽出于性,若强以猛,则不能持久;猛而不久,以治凶民,取玩之道也。”有西司理院,系囚常满,皆屠贩盗窃而督偿者。纯仁曰:“此何不保外使输纳邪?”通判曰:“此释之,复紊,官司往往待其以疾毙于狱中,是与民除害尔。”纯仁曰:“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尽呼至庭下,训使自新,即释往。期岁,盗减比年大半。
  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谓:“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君子,何必知出于我邪?”
  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平民至宰相,廉俭如一。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宋史列传第七十三 范纯仁》)
  [注]掊(p&u):搜括。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善论事,宜为朕条古今治乱可为鉴戒者 条:分条列举
  B.致主处身,二者胥失 致:交还官职
  C.报至无及矣,整形当独任其责 任:担当
  D.法不至死,以情杀之,岂理也邪 情:主观愿看
  参考答案
  1、B 做官
  2、①推辞;道歉 ② 拜见:“见”字用法,放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 ③到任,就职;靠近 ④ 升职;降职
  「参考译文」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赵畅,曾做过博士。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举为孝廉,他都不到任。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越咨极孝敬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幅巾为头饰进出(官署),请他参与讲论经典。被举荐做***,几次迁升做了敦煌太守。由于多病免职回荚冬亲身率领子孙种田养家生活。盗贼曾经夜晚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了母亲,于是先到门口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预备饭食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休养,家中贫困,无隔夜之粮,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妻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要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理了,真不该侵扰贤良。”说完都跑出门往,赵咨追出往送给他们东西,但没有遇上。从此赵咨更加出名。朝廷征召他做议郎,以病推辞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往应召。赵咨又被封为东海相。上任时,途经荥阳,县令敦煌人曹暠,是赵咨过往举荐的孝廉,在路旁迎接,赵咨却不停留。曹暠送他到长亭,看着车辆过后的尘土没有遇上,对主簿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丢掉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赵咨后,辞职回家。他被当时的人推崇到了这地步。
  赵咨作官时清廉俭朴,计算时间领取俸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征召为议郎。带病到了京师,临终时,告诉他的旧吏朱祗、萧建等,让他们采用薄殓素棺,用黄土垫底,想使尸体迅速腐朽,早回后土,不要听任子孙改变计划。朱祗、萧建送丧到荚冬(赵咨的)独生子赵胤不忍心父亲的尸体与黄土并合,想更改殡葬之法,朱祗、萧建让他领会赵咨的临终遗命,于是照办,当时人称赵咨为明达之人。
  3.B(致:辅佐);
  4、A(丐:乞求)
  5.D.(垂:接近。“功败垂成”)
  6.B(致:表达忠心,报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语晚安怎么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