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实验运动会活动总结第十六届总结

百年校史详述(十一)——国家重点建设与改革发展时期(中)
-北方教育网
百年校史详述(十一)——国家重点建设与改革发展时期(中)
百年校史详述(十一)——国家重点建设与改革发展时期(中)
1991年1月15日校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副校长束鹏程教授兼任中心主任。成立了由18个成员组成的理事会并通过了中心章程。该中心在原“西安交大万宝压缩机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1990年向国家教委申请成立,7月27日学校正式批准成立。
1月17日召开文书、档案、保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1月2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重金难买报国愿,竭诚尽智赤子心”为标题报道了侯义斌教授从荷兰留学归来后作出的业绩。3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也作了报道。
1月25日中宣部、人事部、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在京召开“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回国留学人员表彰大会”。西安交大受表彰的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殷勤业、陈思平*、万明习、刘白雁*、陈宜亨、孙军*、、谷传纲、虞烈、徐宗本、冯祖仁、卢秉恒、周芳德、席酉民;受表彰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有:尹永顺*、温熙森*(注:有*者为在西安交大毕业并授予学位,但不在西安交大工作者);获得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有:侯义斌、史耀武、郑南宁。
2月23日学校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国家教委1991年工作会议精神,报告学期工作要点。这学期学校工作主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制订学校“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95周年校庆;提高教学质量等工作。
3月11日管理学院院长汪应洛、副院长李怀祖在参加中国-加拿大管理教育项目协调会后回国。协调会共达成由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和南开大学分别开办中加联合培养博士生等4项协议。
3月15日学校决定成立学生处。
3月19日王宽诚教育基金会捐款人民币10万元设立西安交通大学王宽诚育才奖。
3月27日1991年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揭晓。共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各20项,同上次相比,这次基础课、技术基础课的建设与改革成果和中青年教师所占比率明显增加。
3月30日历时8个月的校内物资清理整顿工作通过国家教委验收。
3月西安交大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评为1990年度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4月3日召开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优胜者、中国电机工程优秀学生奖学金颁奖大会。
4月5日举行逸夫科学馆落成典礼,蒋德明校长致词,国家教委代表王复孙、陕西省副省长孙达人、邵逸夫先生的代表马临博士出席并发表讲话,为科学馆落成剪彩。
4月8日上午在体育广场隆重举行建校95周年暨迁校35周年庆祝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等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一些地区、单位的主要领导,国外一些大学的校长,国内外交大校友组织的会长及著名校友、学者等。应邀参加校庆活动的校友、来宾及师生员工共2万余人。在庆祝大会上,蒋德明校长发表题为“团结奋进,继往开来,为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而奋斗”的讲话。黄辛白宣读了国家教委的贺电并讲话,陕西省副省长孙达人、交大美洲校友总会长郑国宾、交大香港同学会会长龚元相、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会长横河正三等先后致祝词。大会结束后举行了叶恭绰校长塑像揭幕仪式。
以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庆祝活动安排了3天。
4月9日西安交大附属中学被列为陕西省重点中学。
4月15日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西安交大获奖7项,其中金牌4项,银牌奖2项,铜牌奖1项。金奖项目是考古中心李家骏等制作的“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复制品”;图像处理研究室梁德群等的“实时工业图像分析系统”;涡轮机教研室向一敏等的“轴流无叶喷嘴透平的研究”;风机教研室李超俊等的“直接反转反风双向轴流风机”。
4月17日西班牙王国科教部国务秘书兼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胡安·曼努埃尔一行4人来校访问。
4月21日校男子篮球队蝉联陕西高校男篮冠军,女篮获第二名。
4月30日在陕西省第二届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参展的11个项目获奖,其中获金牌4块。
4月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由教务处与校凯特新技术公司联合举办“凯特杯”计算机竞赛;并开设“生产技术培训”课,成绩合格者,发给国家“二级技术工合格证”。
5月3日青年教师徐文雄教授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并被团省委、陕西日报社、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联合评选为“陕西省第三届十杰青年”。
5月4日陕西省教委1991年度科技进步奖揭晓,西安交大有40项获奖,其中一等奖8项,占获奖总数1/4以上。
5月8日原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梦林同志病逝。任梦林在交通大学迁校和后勤管理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5月9日马来西亚议会代表团团长、国会上议院议长陈松德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符浩陪同下来校访问。下午,符浩同志应邀为师生作国际形势报告。
5月上旬高教所举办PFTAS-Ⅰ讲习班暨举行大学生心理研讨会。从此,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还培养研究生。
5月11日学校授予世界著名数学家、美籍华人陈省身教授为名誉教授。由陈省身教授倡导的“应用数学研究中心”即日宣布在学校成立。
5月14日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校团委为1991年度“祖国、未来与我”主题系列活动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团委。
5月15日蒋德明校长前往北京医院看望中顾委常委、校务委员会主任陆定一同志,向他汇报了学校95周年校庆和近期工作。陆老语重心长地勉励师生员工要为国争气,为校争光。
5月17日校共青团第二十一届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共青团委员会,岳华锋当选为团委书记。
5月17日校侨联召开第二届归侨、侨眷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侨联领导班子,程廼晋任名誉主席,傅承宗任主席。
5月18日校长工作会议通过“王宽诚育才奖评审委员会”组成名单,和“王宽诚育才奖管理条例”。
5月19日陕西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闭幕,西安交大以男女团体总分437分取得第一名,并分获男子团体和女子团体两个第二名;有9人次打破5项省大运会纪录,获得15个单项冠军。
5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届三次教代会开幕。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八五”计划和十年计划,动员全校教职工群策群力制订好学校的发展蓝图,明确今后十年的奋斗目标。
5月29日校党委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
5月30日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中国工程师协会主席、交大1935年毕业校友潘文渊博士回母校参观访问,并被聘为顾问教授。
6月8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开发区东区一期工程由碑林区政府组织,西安交大与陕西省建设银行等联合组建管委会,负责东区的全面规划、协调、开发建设和行政管理。
6月9日陕西省大学生体操比赛在西安交大体育馆举行。西安交大获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团体第二名。
6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一行4人来校访问。
6月21日孙国基副校长和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厂长张文义共同签发“西安交通大学彩虹奖学金评选办法”,由该厂提供人民币1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每年奖励10名四年级三好优秀本科生。
6月22日全国火炬高校技术产品展览会上,西安交大参展5项,其中凯特公司开发生产的“人人汉字输入系统”获金奖,校技术开发公司的“DTX多功能电力调度及行政通信系统”获优秀奖。
6月24日学校上报西安交大自1987年以来有侯义斌等12位获国外博士学位。有13位为联合培养获博士学位人员。
6月26日名本科生在校内开始军训,时间3周。由西安市武警总队五支队进行军训。以前几届均在部队训练。
6月由数学系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数值最优化与应用会议再次在西安交大召开。
7月1日师生员工收看首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实况。
7月6日1991届大学生毕业典礼,应届毕业本专科学生2 128人。
7月16日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揭晓,西安交大获奖二等项2项、三等奖3项。多相流与传热研究室陈听宽等研制的“高压汽水两相流与传热试验系统”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郑南宁等研制的“高性能机器视觉及车型与牌照自动识别系统”分别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7月19日早期归国定居的专家苗永淼、顾崇衔、蒋咏秋、蔡颐年、殷大钧、陈国光6人报经国家教委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7月23日国家教委发出通知,西安交大物资清理整顿工作验收合格,准予通过。
7月23日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凯特公司最近开发的新产品。
7月27日南方部分省、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为向灾区人民献上一片爱心,仅半天时间教职工捐款60
121.73元,通过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转送灾区。晚上,在文化部组织的大型义演晚会上,中央电视台播发西安交大捐款消息。
8月20日学校成立100周年校庆筹备小组,蒋德明校长任组长。
9月5日举行1991级新生入学典礼。今年共招本科生2 027人,研究生545人,夜大生306人。今年留校和新分配来校工作的教工有130人。
9月7日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向获得1991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屈梁生教授和1991年全国优秀教师马知恩教授颁发了奖状和证书。同时宣读了获得陕西省先进教师名单、获得陕西省1991年优秀教学成果奖名单、校1991年优秀教学成果奖名单、校学年优秀班主任奖名单。
9月16日校党委通过“关于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几项规定(试行)”,明确了党政职责分工。依据本规定,校长工作会议改为校务会议。
10月4日学校组织思政教师、离退休干部百人宣讲团到学生班级陆续进行学习江总书记“七一”讲话,苏联政局变化、反对和平演变等内容的宣讲和座谈活动。
10月10日由国家教委办公厅主持的高等学校档案工作会议暨高校档案协会第二次学术年会在西安交大召开。
10月11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西安交大名誉教授国尾武先生偕夫人来校访问并捐款设立奖励基金,即国尾武青年科技奖,用以鼓励勤奋工作的西安交大青年教师。
10月12日日本文部省教育行政官员代表团一行10人来校参观访问。
10月15日西安交大党校成立,党委书记潘季兼任党校校长,忻铭昌任常务副校长。
10月17日蒋德明校长致函校友钱学森,代表母校师生员工祝贺他荣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10月18日学校为参加革命工作50周年的13名离休干部举行庆祝会。他们当中有85岁的原校党委书记苏庄同志,有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的原校纪委副书记李岩同志。
10月21日中国物理学会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电介质学术会议在西安交大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115篇。
10月26日人口研究所所长蒋正华教授被任命为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今日赴京上任。
10月28日日本中国留学生导师代表团一行10人来校访问。
10月30日动力系热工教研室与制冷教研室的“冰箱新工质HFC-152a及混合工质HFC-152a/HCFC-22的研究”在冰箱系统获得重大成果,在“中美电冰箱CFC削减评估项目”技术交流研讨会上引起国内外环保界与制冷界高度重视。
11月2日在全国第六届发明展览会上。西安交大参展发明项目9项,产品项目12项,在发明项目中,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4枚。由动力系王尚锦副教授发明的“流动状态全可控扭曲叶片及离心式机泵增产节能型转子技术”获得金牌并获得国家教委耕耘杯奖。这是本校第二次获耕耘杯奖。
11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校办公司董事会成立,孙国基副校长兼董事长。
11月9日举行首届“一一·九”消防日活动大会和消防现场演练,此项活动在西安市消防工作方面是一个创举。
11月12日教务处少年班教育小组等3个单位和王小力等10位青年教师被评为“陕西省高校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和“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并受到表彰。
11月21日陕西彩色显像管厂与西安交大正式签订“关于增加投资,扩大偏转线圈生产协议书”。该厂张文义厂长被聘为兼职教授。
由咸阳偏转线圈厂投资200万元,生产校技术开发公司开发的电子镇流器和节能灯;由咸阳彩色显像管总厂和西安交大共同投资7 000万元,生产彩通中心开发的彩色显像管偏转线圈;由凯特新技术公司与咸阳彩色显像管总厂共同投资5 000万元,在珠海经济特区生产凯特公司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非键盘中外文输入技术整机产品。这3项合同均已签订。
11月29日召开1991年科技产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旨在统一认识,转变观念,认识到“科技兴则校兴”,大力发展学校的科技产业。
12月6日校第二十六次学生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生会委员会,田源连任本届学生会主席。
12月7日为31名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举行授奖仪式。孙国基副校长宣读史维祥等31位享受津贴人员名单,这是西安交大第二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
12月10日1991年全国自动化技术、应用暨高新技术成果展览会在北京结束。西安交大参展11项。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参观了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研制的“神经元仿真计算机”之后说:“西安交大实力雄厚,是西北的一颗明珠”。
12月13日校第六届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由刘志平等29人组成的研究生会第六届委员会。
12月27日由西安交大与陕西省彩色显像管厂总厂联合研制的51厘米1 024线高分辨率彩色显像管通过国家计委委托国家教委和机电部联合主持的设计定型鉴定。这是厂校双方继1988年37厘米720线彩色显像管成功之后的又一项成功合作,标志着我国彩色显像技术研究又获新突破。
12月28日信控系与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联合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相控阵超声诊断仪”通过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教委联合组织的鉴定,该成果问世将实现我国高档B超国产化,结束进口高档B超垄断我国市场的局面。
12月30日学校举行1991年度回国留学人员欢迎会。1991年,有25名学者学成回国,其中5人是联合培养的博士生,1人获硕士学位。他们当中有4人是从美国和加拿大回国的。
12月学校制定“西安交通大学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
本年经国家计委批准,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开始建设。
本年束鹏程、陶文铨、吴业正3位教授被国家人事部授予1991年度“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本年王锡凡、汪应洛被国家科委、水利部、能源部授予“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江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家荣誉证书获得者称号。
本年学校两项事业费拨款比上年增加5.3%,学校基金收入首次突破1 000万元。学校科研经费为2 095万元。
本年学校获国家及部委奖95项,其中国家级发明奖4项(三等奖、四等奖各2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分别由陈听宽等和郑南宁等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4项(其中一等奖4项,分别由陈纯正等、谢仲生等、戴德沛等、谷传纲等获得)。
本年全校教职工总数5 401人,其中校本部教职工3 500人,专任教师1 580人,在2 200名教师编制中,有正、副教授776人。
全校在校学生11 200余人,其中本科生7 600人,研究生1 726人(其中博士生349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 607人,其中夜大本科430人。
本年有60人获博士学位,有545人获硕士学位,毕业本科生1
908人,毕业专科生220人。
本年国家基建投资1 878万元,施工面积36 300平方米,竣工面积21 000平方米,造价861.9万元。竣工项目主要有:能源馆、西教学楼(甲段)及3村水池泵站等。
1992年1月4日《人民日报》公布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名单,姚熹教授当选学部委员(院士)。姚熹教授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并留校任教。他是国际陶瓷学会的首批院士,是唯一获得陶瓷科学最高荣誉奖“罗斯·科芬·帕迪奖”的中国学者,是我国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学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1月30日校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讨论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决定成立学校改革领导小组和改革办公室,蒋德明校长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范效良秘书长任改革办公室主任。
1月31日为逐步改善本科生教学基本实验设备陈旧的状况,学校决定对材料力学、电工学、机械原理及零件、基础化学、流体力学、铸造、无线电、高压技术8个实验室进行首批重点投资。
2月13日新学期开学。学校部署本学期工作主要有:召开校第八次党代会、第五次教代会及第十次工代会,积极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和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等。
3月4日经校务会议决定以“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16个字为西安交通大学校训。
3月初学校开始逐级组织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
3月6~7日中共西安交通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安启元等同志出席大会并讲话,大会开幕式上潘季同志首先传达了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代表上届党委作了题为“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改革,为实现我校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而奋斗”的工作报告。王世昕同志代表上届纪委作了工作报告,蒋德明校长作了“深化改革,艰苦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校100周年”的发言。选举产生了27人组成的校第八届党委会和11人组成的校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3月8日召开校党委第八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7名常委,潘季为书记,王世昕、王文生为副书记,王明志为纪委书记。常委会由王文生、王世昕、孙国基、毕镐钧、徐通模、蒋德明、潘季7人组成。
3月10日外交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符浩应邀来校就当前独联体、东欧问题和中美、中日关系等作国际形势报告。学校聘符浩为兼职教授。
西安交大党校干部培训班第一期开学。以学习邓小平同志著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为主要内容。
4月6日1991年首次王宽诚育才奖的颁奖仪式在科学馆举行。刘桂玉、朱均、徐国治、李宏群、徐文雄、吴百诗、陈建明、徐渝、罗晋生、毛世民等老中青三代共10位教师各获王宽诚育才奖奖金1 000元。
4月7~9日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司司长陶遵谦来校检查管理体制改革准备情况。
4月9日学校成立机关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副书记王世昕任组长。
4月19日陕西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校代表队破9项陕西省大学生纪录,夺得20个项目的冠军和10个项目的亚军,获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女子团体总分第一,男子团体总分第二。
4月20日10位教授受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他们是:谢友柏、史维祥、郑崇勋、顾海澄、蒋德明、苗永淼、徐传骧、姚熹、胡保生、汪应洛。
4月30日王尚锦副教授荣获1992年中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月2日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评选1991年度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西安交大再次荣获这一称号。
5月4日“钟兆琳奖学金”举行首次颁奖仪式,有32名学生获奖。奖励对象以电气系本科生为主。
5月6日受李铁映委托,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财政部副部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来校就高校改革进行调研座谈。蒋德明校长汇报了学校的改革思路及有关情况。
5月7日决定成立西安交通大学体育系。
5月7~22日校第五届教代会暨第十届工代会举行。这次大会主要任务是共商学校改革大计,审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选举产生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第十届工会委员会由32名委员组成,郑善维当选工会主席。
5月30日校第三批一类课程评选揭晓,这次评选的5门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原理、系统工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发电厂电气(设备)部分。
5月31日材料系孙军博士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三届高等院校青年基金13.8万美元资助,并作为代表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受到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及霍英东先生的亲切接见。
6月2日世界银行专家鉴别团在国家计委科教司负责人陪同下来校考察流体机械与压缩机工程研究中心。
6月2日校党委常委会议通过“西安交通大学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6月18日中国――加拿大管理教育项目归国青年教师联络网(NSP)第一届年会在本校举行。
6月22~25日陕西省政府组织省教委、省科委、财政厅及6家银行负责人对高校科技产业项目会审,落实贷款。西安交大18项新列产品共获省政府科技贷款3
466万元,其中贷款金额在500~1 000万元的产品有2项,100~300万元的有7项。
6月26日成立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肇民任主任。
7月5日王尚锦、王小力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7月11日本年开始大学生毕业典礼按系进行。全校应届本、专科生毕业2
427人,其中本科生2 217人,有142人已加入中国共产党。本年内,有442人获硕士学位,有61人获博士学位。
8月7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电子系合办的第六届国际超晶格微结构及器件会议在西安交大举行,与会国内外代表近300人。
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来校视察工作。
9月3日首次颁发“唐照千奖学金优秀新生奖”。
9月5日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调整部分机构:(1)成立校科技产业管理委员会,撤消校科技产业董事会;(2)成立总务办公室,撤销总务处、伙食管理处;(3)成立房屋土地管理处;(4)成立研究生工作部,在研究生院设立研究生工作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5)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划归学生处领导;(6)老干部办公室和退休教职工办公室合并为离退休教职工办公室;(7)撤销机关一党总支和机关二党总支,成立机关党总支和直属单位党总支。
9月10日学校决定在高年级本科生中开设辅修专业,本期首批开设的有计算机及应用,英语、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工业外贸、工商管理等5个辅修班。实行严格的淘汰制。
9月16~30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第八次专题研究会及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科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成立十周年大会在西安交大举行。
10月1日郑南宁等20人获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助费”61.8万元。
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潘季同志作为列席代表参加大会。
10月16日1992年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在京举行,自控教研室刘文江教授等发明的“地下输油管堵点探测仪”荣获金奖。还有3项发明获铜奖。
10月20日为迎接1993年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学校对申报的80余个项目进行严格评审,评出1992年校优秀教学成果40项,其中一等奖21项,二等奖19项。
10月23日荷兰艾因霍芬大学访问团来校参观访问,两校洽谈了进一步进行合作与交流事宜。
10月24日行政处级干部聘任仪式。校长蒋德明向72位正、副处级干部颁发聘书,聘期3年。
10月31日陕西省高校校办产业协会在西安交大召开成立大会,孙国基副校长当选为第一任理事长。
10月在上海交大举行的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第二次工作研讨会上,高等教育理论家、厦门大学高教所所长潘懋元教授称赞西安交大高教所“校史、学习学、心理素质测试3项成果尤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高教所林毓锜所著《大学学习论》,已收入《中国教育百科全书》,被肯定为中国第一本系统地研究高等学校学生学习问题的专著;学习学方向还建点培养研究生。
11月10日在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选中,西安交大获特优奖1个,优秀教材奖6个,在全国工科院校中名列第二。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编著的《半导体物理学》获国家特优奖。《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基础》、《工程优化的算法与分析》、《蒸汽轮机》、《金属塑性成形原理》、《理论力学(上、下册)(第二版)》、《电器理论基础》获国家优秀奖,分别由匡震邦、张可村、蔡颐年、汪大年、南京工学院和西安交大主编,尚振球参编。
11月17日广东省云浮市与西安交大签署协议,将由云浮市投资3 300万元,在该市建立云通电子陶瓷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电气工程系陈寿田教授等研制的高压陶瓷电容器系列产品,同时,还将投资160万元在西安交大建设相关的中试线。
11月19日毕镐钧副校长被授予全国重视老年工作领导者功勋奖。
11月20日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所举行成立大会,陈钟颀教授担任所长。
11月21日以熊志安副市长为团长的江苏省宜兴市经济技术代表团来访,双方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书。
11月25日国家教委决定,设立“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询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工作站”。该站是全国首批设立的12个工作站之一。
12月3日校第二十六届学代会召开。宋正大当选为学生会主席。
12月6日国家能源部黄毅诚部长写信给校长,对能源系林万超教授多年来为电厂节能所作的贡献深表敬意。
12月7日孔祥骝、马志瀛、王尚锦、宋正大、郑善维当选为西安市碑林区人民代表。
12月20~22日新建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计委、国家教委、陕西省科委联合组成的专家组的评估、验收。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的建设符合国家要求,其实验设备、科研队伍、学术研究等已达到国际水平,是国内多相流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实验室。
12月22日新建的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通过国家计委、国家教委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验收。专家委员会对这所国家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件的专门研制基地给予了很高评价。
12月26日潘季在校党委常委会上通报学校在扩招部分自费生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坚决贯彻国家教委教厅字号文件精神,查处招生工作中的问题。
12月30日学校扩建工程被评为A级,工程资金主办银行信誉评定为A级,设计信誉被评定为A级。
12月31日学校成立“本科考试委员会”,陆庆乐教授担任主任委员。
12月31日根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精神和校党委常委会关于校内行政机构调整精神,校务会议讨论决定,从日起,总务办公室及其所属服务经营实体正式成立,开始进行工作,原总务处、伙食管理处及所属科级单位同时宣告撤销。
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增设工业工程(五年制),建筑学改为五年制,由“流体机械与控制”改造为五年制的机械电子工程。
12月西安交大学生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一等奖12项,二等奖1项。在以后举办的4次竞赛中都获得好成绩。
12月国家教委发出通知,吴百诗等68人和沈三多等7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陈学俊、周惠久等29位教授被授予“陕西科技精英”称号。
本年成立电气绝缘研究所。
本年新校门建成。该校门正面上方为圆孤形,上书交通大学中英文名称,两侧为浮雕群,气势雄伟。
本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四等奖1项。章德安等与国家科委合作研究的“中国技术合同制度的研究”和陆文华等与陕机院合作研究的“稀土镁球墨铸铁型水平连续铸造设备、工艺及组织性能的研究”获二等奖。
本年全校科研总经费5 20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70%,学校基金达到1 603万元,比上年增长60%。
本年在校学生总数11 000余人,其中本科生7 898人,研究生1 803人(博士生390人),函授夜大生1 330人。全校教职工总数5 397人,校本部教职工3 481人,其中专任教师1 505人,师生比为1︰9.09,学校占地117公顷,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
本年基建投资2 650万元,施工面积56 200平方米,竣工面积10 600平方米,造价556.7万元。竣工项目主要有:多相流实验室、3村住宅3幢144套、教学西区锅炉房,还建成北大门、游泳池、田径运动场等,另外,集资建房154套。
年底学校下设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院、含研究生培养处和研究生工作处,教务处,成人教育学院,科研处,人事处,学生处,外事处(港澳台办),财务处,审计处,监委办公室,总务办公室,基建处,房屋土地管理处,实验与设备处,科技产业管理办公室,档案馆,保卫处(公安处),离退休办公室。
党委系统有纪委、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思政教研室、研究生工作部、保卫部、人武部,有工会、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党校等。
教学院系有: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动力机械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工程系、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机械学系、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建筑结构工程系、工程力学系、数学系、物理系、外语系、社会科学系、体育系。有重点学科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9个,博士学科专业31个,博士生导师64人,博士后流动站8个,共有专业52个。有31个研究所与研究中心。
1993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后,学校积极研究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
1月30日国家教委任命朱因远为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2月12日召开干部大会部署本学期工作,主要任务是:深化和完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改革,深化教学改革的措施,大力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开发效益,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改善教职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2月19日陈学俊、苗永淼、侯义斌3位教授当选为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月15日陈学俊、孔祥骝、徐新符3人当选为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月17日校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科研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规定”、“西安交通大学出国人员住房管理暂行规定”。
2月23日校劳动服务公司被评为全国高校劳动服务公司先进集体。
2月25日1992年度科技产业系统表彰大会召开,表彰了6个先进集体和39名先进个人。
2月26日陈学俊教授当选为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月27日校党委书记潘季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2月27日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邀请,美国科学基金会信息科学代表团一行16人来校访问。
3月6日学校决定成立日本研究中心,由科研处管理。
3月8日政协陕西省第六届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名单,王世昕等10位同志当选。
3月31日校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条例”、“西安交通大学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人员管理办法”和“在教师中实行‘资格教授’、‘资格副教授’试行意见的补充规定”。决定成立校物资服务中心,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4月2日学校举行国家级、部委级优秀教材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及优秀讲义奖、第二届王宽诚育才奖、首届国尾武青年科技奖和首届彩虹科技奖等5项奖励颁奖大会。
4月15日学校决定对选留的博士后人员除享受校内职工的待遇外,还提供一次性科研启动费30
000元等优惠待遇。
4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西安交大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的经验,并发表了“大量培养高层次的实用人才”的短评。
4月27日校党委书记潘季和副校长徐通模率访问团和大学生慰问团共70余人赴洛阳访问和慰问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全体职工。
4月30日全国田径精英赛在石家庄举行,旅游91班谈瑞霞跳高成绩1.84米,取得第二名,打破了陕西省女子跳高和全国大学生女子跳高纪录,达到国家运动健将标准。她是陕西省闯入北京决赛圈6名运动员中唯一的一名高校业余选手。
5月4日西安交大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召开,收到论文30多篇。
5月4日校博士生协会成立,该协会由300多名在校博士生组成。
5月5日陈学俊教授再次当选为陕西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兆雪当选为陕西省第七届政协常委。
5月5~8日陕西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西安交大举行。校运动队获得男女团体总分、男子团体总分、女子团体总分3项第一。破4项、平1项省大运会纪录。
5月6日顾林祥副校长荣获全国绿化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绿化奖章”。
5月6日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校党委和校长领导下成立校改革与发展委员会,校长蒋德明任主任委员,改革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由范效良兼任。
5月7日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来华访问之际,全校师生写信向他表示良好的祝愿,并以邮票长城西安交大分卷相赠。邮票长城卷长60米,缀有近2.5万枚邮品,表达了西安交大师生渴望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心愿。
5月10日应用力学1976届校友刘鹏当选为第十三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5月12~16日校党委副书记王文生出席中共陕西省第八次代表大会。
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沈辛荪(交大1956届工企专业毕业生)回校看望教师和同学。
5月18日以总工程师商镇为团长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代表团一行29人应邀来校回访,经双方磋商,确定了首批开展科技合作的7个项目,形成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具体方案。
5月28日共青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十二届代表大会召开,徐强当选团委书记。
5月25~29日由西安交大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共同发起、电气工程系电器教研室承办的第二届电接触、电弧、电器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在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英国、法国、日本、荷兰、比利时、波兰、加拿大等7个国家的31名和国内11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收到国内外学术论文106篇,其中国外39篇。第一届、第三届会议亦分别于1989年4月、1997年5月在西安交大召开。
6月初学校党政领导认真学习最近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开始讨论制定申报列为“211”工程建设。
6月2~8日受国务院和国家教委委托,研究生院和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加管理教育项目(CCMEP-II)工商管理硕士(EMBA)培养及课程示范研讨会”在西安交大举行。EMBA是以厂长、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为对象,学习工商管理课程。从1990年至1993年5月共招收了41名工商管理硕士。
6月4日《中国教育报》公布全国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西安交大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获奖总数与清华、北大并列全国高校第一。获得一等奖的为马知恩等“高等数学试题库系统”和张文修等“硕士学位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6月11~18日校第五届教代会暨第十届工代会第二次会议举行,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管理体制改革经验,讨论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发展的近期发展目标和措施,动员在校教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按照“211工程”的要求,把学校建设成具有世界较高水平的高等学府。蒋德明校长在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为把我校建成世界著名大学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211工程”的发展战略。
6月13日自动控制和电子工程专家、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沈尚贤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4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敬送了花篮。
6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陕西省考察工作期间,于今日上午8时20分回到母校看望师生员工。这是江总书记1989年9月以来第二次回母校。他对母校的发展和校园环境很满意,他勉励广大学生说:“这个地方苍松翠柏,一片青翠,环境是太好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应该出智慧,应该产生新的科学家。”随同江总书记来校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傅全有,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滕文生,以及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省长白清才等。座谈结束后,江总书记走进科学馆大厅,在汉天象图壁画前同老教授、有贡献的中青年教授、学生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合影留念。江总书记欣然为学生活动中心题写了“思源学生活动中心”的馆名。
7月6日世界银行教育组专家皮默先生和麦肯基女士来校检查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
7月7日学校积极参加国家教委上海浦东对外开放窗口建设,与凯特公司共投资入股100余万元。
7月8日校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本专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政策规定”。
7月9日学校分系举行毕业典礼。蒋德明校长在科学馆会见本科毕业的外国留学生。有8名外国留学生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8月1~7日由数学系承办的“海外中国留学生现代数学讨论会”在校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举行。
8月7日国家教委任命梁颖庄为西安交大总会计师。
8月19日与新加坡新智管理与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中新合资西安交通大学康德咨询开发公司在学校成立。
8月20日江阴市溴化锂制冷机厂向学校捐赠10万元,在制冷与低温专业及相关专业设立“双良奖学金”。
8月22日由西安交大举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赞助的“日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学校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120余人出席会议。
8月23日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来校视察。
8月23日原校党委书记苏庄同志病逝,享年87岁。9月4日举行了向苏庄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8月28日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在杭州举行,西安交大以2金6银4铜成绩荣获男女团体第二名、女子团体第二名、男子团体第六名。学生谈瑞霞以1.85米的成绩创造了全国大学女子跳高最好成绩,荣获该项目冠军;潘俊超荣获男子链球冠军。
8月由动力系主办的1993中国国际压缩机技术展示会在西安交大召开。
9月1日学校研究决定:从本月起,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周惠久教授、陈学俊教授、姚熹教授享受每人每月1
000元的校内津贴。与此同时,设立校内优秀年轻教师特殊津贴,每两年评定一次。
9月2日举行新生开学典礼。1993年共招收2 700余名本专科生,578名硕士研究生和181名博士研究生。
9月4日英国伯明翰大学冶金和材料学院伍尔夫逊(Wolfson)教授,表面研究所所长托马斯·贝尔先生应邀来校进行访问交流,被聘为名誉教授。近来,贝尔先生又与金属材料强度开放实验室共同申请到英国政府的“中英学术交流基金”。
9月9日数学系主任马知恩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姚天祥同志作为荣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的代表应邀到北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教师节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岚清等人的接见。
9月10日教师节,学校举行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蒋德明校长发表讲话,并向1992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1993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和陕西以及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及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获奖者以及获享受校内特殊津贴的年轻教师颁发了证书。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徐通模、王尚锦、郑南宁;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者是郑南宁、龚冬保;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模称号的是朱均;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是姚天祥。
9月11日来自美洲的1943届海外交通大学校友11人携夫人来母校探望,蒋德明校长、潘季书记会见来访校友。
9月11日应国家教委邀请,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主席汉斯及该联席会议国际关系局局长谬斯博士一行来校参观访问。
9月21日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来校考察参观。
9月29日凯特新技术公司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企业,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王太川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实业家,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
技术开发公司和凯特新技术公司被国家科委评为全国实施火炬计划先进高新技术企业,凯特新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黄樟辛被评为火炬计划先进个人。
10月10日学校决定,从本学年开始提高奖学金、贷学金奖励额度,其中特等奖奖学金由原来的600元提高到1000元,一等贷学金由原来的300元提高到500元。
10月10~15日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工作咨询第四次会议在广州召开。校党委书记潘季以“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些举措和思路”为题作了大会发言。
10月19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西安交大被列为自行审批增列博士生导师试点单位。经校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审核,批准25位教师增列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10月20日1966届数理系毕业生、现年49岁的徐文耀,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10月20日1993年起设立科技论文奖,以鼓励广大教师精研学术,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在国内外发表更多高质量的科技论文。
10月26日校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关于加强各类办学办班管理的规定”。
10月29日~11月5日举行1993年教学工作会议,蒋德明校长作了题为“加快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使我校办学整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的讲话,束鹏程副校长作了题为“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质量”的报告。
10月30日在第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西安交大有6项专利技术参展。王迪生教授发明的WX-7/18型涡旋式空气压缩机荣获金牌,另外获银牌、铜牌各1块。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1项,经费为20万元。
10月《中国有线电视》月刊创办,由宣传部李明德任主编。
11月3~4日中国长城火箭研究院院长沈辛荪校友、中国侨务总会会长古宣辉先生来校参观,分别作了“我国导弹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和“香港问题”两场报告,并分别受聘担任兼职教授。
11月5日学校对重大科研课题首次实行校内招标获得成功。与兰州钢铁集团公司达成协议,承担该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计算机系以施鸿宝教授为首课题组中标,标的150万元。
11月9日席酉民教授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列为“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 获得199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
11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党委副书记王世昕任主任。
11月18日由日本东京经营系统研究所所长长岛要市先生、东京共立女子学园董事长石桥义夫先生及石桥夫左子女士联袂,为纪念交通大学建校100周年而共同捐资1 000万日元在学校设立“长岛、石桥国际教育基金”。
11月30日庆安集团与学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并设立30万元奖学基金。
11月学校成立工资改革领导小组。此次工资改革至1994年上半年完成,参加工改在册教职工5 381人,人均月增127元,离退休人员1 208人人均月增119元。新工资从本年10月1日起执行。
12月3日应交通大学台湾校友会会长殷之浩先生的邀请,蒋德明校长和上海交大、西南交大、北方交大的校长同赴台湾参观访问,与新竹交大、台湾大学、东海大学、文研院、宏碁电脑等单位单位进行交流。
12月3日李长久、席酉民、孙明、韩海潮、李南5位教师获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共获得23.9万元人民币,1.09万美元外汇额度的资助。
12月3日香港前大法官、著名爱国人士李福善及夫人再次捐资29.55万元人民币,用以扩大“李福善奖学金”基金。
12月25日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科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24日下午还举行了“怀念毛泽东”大型文艺演出。
12月29日校党委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关于试行校院系三级行政管理体制的意见”,印发全校试行。西安交大在全国率先提出并试行校院系三级管理的体制。
12月30日电气工程学院成立大会在科学馆举行。薛钧义任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该院下设4个系。
12月30日交通大学美洲校友会总会主席赵锡成学长寄来江泽民主席11月18日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在下榻处与交大老校友晤面的通讯和照片。合影的有赵锡成、余瑞楚、林同琰、赵曾珏、陈棨元、沈佩章、丁枕、杨裕球、周鹤、杨天一等校友。
12月30日电子工程系元件01班被评为1993年度“国家级先进班级”。
本年在全国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在以后举办的4次竞赛中都获得好成绩。
本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系统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成立并开始建设。至此,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3个,专项实验室1个,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3个。其数量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排在前列。
本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工商管理硕士点(MBA),为全国最早设立的工商管理硕士点之一。新增博士点2个,即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新增林万超等42位博士生导师。至此共有154位博士生导师。
本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四等奖3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7项,其中一等奖2项,分别由郑南宁等和席光等获得。
本年全校有在编教职工5 357人,校本部教职工3 450人,教师2 035人,专任教师1 500人。本年末,设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有19个系,52个专业,11个重点学科,69个实验室,31个研究所,5个校办工厂,40个校办公司。全校共有33个博士学位专业,67个硕士学位专业,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占地面积117公顷,年末拥有固定资产37 663.2万元。
本年本年招收各类学生4 963人,毕业本科学生1763人,有69人获博士学位,有496人获硕士学位。年末在校学生14
100人,包括计划内本专科生7 658人(含少年班47人),双学位16人,硕士生1 440人,博士生554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2 293人,来8校外国留学生10人。
本年预算内外总收入1.3亿元,比1992年增长9.6%,预算外收入相当于事业费拨款的1.97倍,本年学校基金收入总额1 158万元,比上年实际收入有较大增长。
本年基建投资2 360万元,施工面积66 510平方米,竣工面积19 200平方米。竣工主要项目有:3村教工住宅5幢、印刷厂、3村锅炉房(使3村20幢楼1056户全部使用上暖气)等。第三批征地15.3公顷,其中远郊地12.6公顷,学校占地面积132.2公顷。
1994年1月1日交通大学美洲校友总会主席赵锡成先生应邀来校访问。
1月3日西安海星科技实业(集团)在校设立30万元基金的“海星奖学金”,同时,海星集团还向思源学生活动中心捐资10万元。
1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级科研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优秀技术依托单位会议上,西安交大两项重大科研成果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计划,这两个项目分别王尚锦教授主持研究的“全可控涡节能压缩机转子技术”和林万超教授主持研究的“火电厂热系统节能新技术”。截止1993年底,该两项计划累计效益均已3亿元。
2月19日召开干部大会,部署新学期党政工作。本学期主要是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完善“211工程”实施规划,落实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落实放宽科研政策,抓好校园文明建设等工作。
2月19~22日学校分3批组织毕业生招聘会,380多家单位与600多名毕业生签订了协议,争取企业教育资助费80万元。
2月23日材料系博士后郑茂盛副教授被美国国际科学基金会(ISF)吸收为评议员。目前,有5个国家的6名专家获此殊荣。
2月学校有5个学科、专业点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第五批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名单”。它们是:工程制图、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
3月3日教务处教材科和校出版社被评为全国教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3月8日国家教委授予孙鉴教授为1994年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3月12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在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副省长姜信真等陪同下来校视察,并同校党政领导和教师代表座谈。宋平同志对西安交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3月学校决定从1994年起实行“按系招生,按系培养”的招生培养模式。
3月国家教委批准西安交大增设会计学、精细化工、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工商行政管理、经济法6个专业。
4月3日校科技协作与开发部获第二届全国技术市场金桥集体奖,杨鸿森获此项个人奖。
4月8日举行建校98周年暨迁校38周年纪念活动。有纪念大会;“思源学生活动中心”奠基典礼;“钟兆琳电机工程实验室”命名仪式;“陈大燮热工实验室”命名仪式;化学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等4个院成立仪式等活动。应邀前来参加校庆的校友中有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刘鹏等。
4月8日学校召开课程竞赛颁奖大会,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的一、二、三等奖颁奖。同时还颁发了“工程培训”的等级证书。
4月13日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启动。殷勤业教授和郑南宁教授首批进入该项计划。
4月13~18日校教务处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
4月14日199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结束。学校共申报197项,其中数理科学部26项,化学科学部3项,生命科学22项,地球科学部3项,材料与工程科学部96项,信息科学部30项,管理科学部17项。
4月21日校审计处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
4月23日在1985年成立的技术开发公司基础上组建的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成立,王太川任集团公司总裁。
5月3日中共国家教委党组批准张光强为校党委副书记。
5月8日侯义斌、郑崇勋2位教授获人事部授予的1994年度“中青年有突出贡献贡献专家”称号。
5月9日1994年西北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西安交大召开。这次大会是西安交大和西北其他17所高校联合发起的。交易会总成交额100多万元。西安交大签定正式合同5项,合同金额58万元。
5月16~20日蒋德明校长和徐通模副校长率团访问宝钢等企业,厂校就科研合作和资助教育达成了协议。
5月20日山东九环集团出资20万元为学校研究生设立“阳光工程”奖学金。
5月20日西安交大被国家教委评为“毕业生分配工作先进集体”。
6月3日举行“五院一部”成立大会。五院指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工程与科学研究院;一部指体育部。至此拟成立的10个学院及工程与科学研究院已全部成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的格局业已形成。
10个学院及工程与科学研究院院长分别是: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朱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金志浩,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周龙保,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薛钧义,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姚熹,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陈绍汀,化学工程学院院长郁永章,管理学院院长汪应洛,理学院院长马知恩,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潘季(兼),工程与科学研究院院长孙国基(兼)。体育部主任张清瑞。
6月3日中国工程院成立。机械学家、博士生导师谢友柏教授被聘为首批院士。首批院士96名,其中高校院士24名。
6月3日举行第一届辅修专业学生结业典礼,1990级中有402名学生获得结业证书。
6月11~12日举行“专升本”考试,150名学生参加。这是西安交大试行“专升本”的开始。
6月12日在西安市出席全国第三届城市发展研讨会的26个城市的670多位市长及其代表来校参观访问。
6月12日五○五集团总公司捐款100万元在研究生院设立“五○五奖学金”。
6月21日召开教授大会。中国科学院士陈学俊、姚熹,中国工程院士谢友柏传达了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精神。
6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暨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总公司成立。董事长由孙国基副校长兼任,王松林任总裁。
6月24日学校举行庆祝研究生院建院十周年及授予学位典礼。蒋德明校长发表“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发展我校的研究生教育”的讲话。国家教委致电祝贺。
6月26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报导了西安交大按照一级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的经验。
6月30日西安交大瑞森集团批准成立。日更名为瑞森资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7月1日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来校视察。
7月12日学校上报“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八年总结。8年来先后有王子延、侯义斌、郑镁(女)、王小力、李韧之、席酉民、孙军7人获此荣誉。
8月1日学校电话模块局建成,校内所有电话由4位数升为7位号码,电话门数由原来的2500门增加到4000门,成为全国高校最大电话模块局。
8月26日原代理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知名的高等工程教育家和金属塑性成形专家庄礼庭教授逝世,享年77岁。
8月30日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签订协议,把该馆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月1日举行1994级新生开学典礼。1994年招收本科生2 213人,其中省市级三好学生近百人,获单项奖者120人,优秀生180人,高考优秀生78人。
9月3日九三学社交大支社隆重庆祝建社40周年。
9月9日“庆祝教师节10周年大会” 隆重举行,会上表彰了上学年49位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39位优秀班主任,第六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30名获奖者,以及1993年省部级以上科研奖第一完成者,彩虹科技成果奖获得者,并公布了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跟踪培养对象45人名单。
9月12日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举行成立15周年大会,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著名华裔科学家田长霖教授到会祝贺并作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的演讲。
9月13日聘任德国柏林工业大学Lutx Dorn教授为顾问教授。
9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华香港商会会长、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莅校为师生作“理想、事业、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的演讲,受到师生热烈欢迎。
9月17日召开建设文明校园、做文明大学生“双文明”动员大会。
9月19~21日第三届多相流与传热国际会议在西安交大召开,与会15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加、英、法、德、意、日、韩、以、俄、美等国和中国各地,会上宣读和交流学术论文190余篇,其中西安交大提交的论文40余篇。
9月28日校团委和校工会组织以“祖国、未来和我”为主题的迎国庆联欢晚会。
10月2~9日 蒋德明校长率团访问香港。
10月12日校长、书记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校园文明建设工作。校园文明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10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学与日本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联合建立实验室举行签字仪式。
10月17~19日西安交大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现代工业培训学术会议在西安交大举行,与会代表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59家大学及研究机构,会议收到论文93篇,其中国内代表论文67篇。
10月20日郭烈锦教授荣获中国科协第四届青年科技奖。
10月24日10名学生获“好来西”奖学金,好来西服饰有限公司王闻凯董事长来校和大学生座谈。
10月25日由西安交大组织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西北网建设座谈会在西安交大召开。西北网中心设在西安交大。
10月25日1994年光华科技奖评审结束,陈听宽教授获一等奖、王尚锦教授、万明习教授获二等奖、郑南宁教授获三等奖。
11月2日授予日本东京经营系统研究所所长长岛要市先生为名誉教授,次日又授予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教授二神恭一、日本东京经营系统研究所驻香港石峰贸易有限公司经理高野正广两先生为客座教授。长岛要市先生向学校赠送了价值380万日元的公爵王小轿车一辆。
1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钱学敏来校为师生作“钱学森和他的科学思想”的演讲。
11月10日杜邦奖学金在西安交大设立。
11月7日香港钱佳玉先生捐赠10万元人民币在学校设立“钱佳玉教学奖励基金”。
11月18日学校掀起校园文明建设热潮。校团委举行校园文明建设青年志愿者队暨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党委书记潘季为青年突击队授旗。此后,1 200名共青团员开展了以义务劳动及双文明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最佳团日活动。
11月19日1994年度宝钢奖学金教育奖在上海颁发。西安交大教师5人、研究生3人、大学生12人获此奖学金。
11月22日台湾宏碁电脑集团向西安交大捐赠电脑仪式在科学馆举行,共赠宏碁出品的微机25台,同日,“西安交大宏碁电脑培训中心”成立。
12月3日校第二十七届学代会召开,许建明当选学生会主席。
12月5日学校成立学生国旗班,并在新图书馆前广场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自此以后定于在每周一早晨举行升旗仪式。
12月9~24日校第五届教代会暨第十届工代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蒋德明校长作的“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建设‘211工程’,实现跨世纪目标”主题报告,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教职工住房调配管理办法”。
12月9日学校举行“三好”表彰大会。有174名学生获校友、企业奖学金。
12月10日校园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各学院、总支、部(处)等23个家单位领导签定校园文明建设承包书。
12月15日全国部分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会议在西安交大召开,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汇总出版“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研究”论文集。
12月《西安交通大学年鉴》从1994年起由校出版社出版。
本年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等6个一级学科所含25个专业可自行审批增列博士生导师。
本年 毕镐钧等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本年学校设10个学院,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工程与科学研究院、一个体育部。共设43个系,54个专业。全校教职工总数5 134人,其中校本部教职工3
292人,专任教师1 534人(其中教授167人,副教授395人)。学生总数14 300人,其中本科8 915人,研究生2 380人(其中博士生690人)。本年招收新生4 676人(其中本科2 248人)。毕业学生4 119人,其中本科学生1 935人,有458人获硕士学位,有77人获博士学位。本科毕业生需求比为1︰5.2,居委属工科院校前列。
本年校内总收入1.6亿元,增长20.12%。学校基金收入1 396万元。增长20.5%。
本年基建投资2 728万元,施工面积78 400平方米,竣工面积6 679平方米,造价671万元。竣工主要项目为3村2幢教工住宅。
1995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视察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时,参观了西安交大高新技术产品,听取了凯特集团侯义斌教授的介绍。
年初学校决定实行“按院(或专业大类)招生,按院管理,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按需择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月8~10日西安交大接受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委“211工程”部门预审,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出席8日开幕式的有国家教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孝文,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周远清,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勃兴,省委副书记刘荣惠,副省长姜信真,西安市市长崔林涛,“211工程”部门预审专家组成员及学校各方面负责人和代表500人。
1月10日新兴铸管联合公司与机械工程学院合作成立的新兴铸管联合铸造研究所成立仪式及赠款仪式在学校举行。新兴铸管联合公司捐资150万元在学校设立研究生奖学金――新兴奖学金。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周远清、陕西省副省长姜信真、联合公司总经理范俊和蒋德明校长出席仪式并讲话。
1月17日西安交大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研究所(简称生物工程研究所)成立,赵文明教授任所长。
1月20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芳德出席,并与来自全国的28位专家一起荣获“科技金牛奖”。
1月20日召开第十一次研究生工作会议,蒋德明校长作“总结经验,继续把博士生教育改革搞好”的讲话。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副主任谢桂华到会并讲话。
1月20日机械工业部原常务副部长陆燕荪一行来校参观访问,并受聘为西安交大兼职教授。
1月20日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学会挂靠在西安交大研究生院,蒋德明校长当选为会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姚天祥当选秘书长。
1月25日高压专业毕业生、赴美留学人员刘奕路获全美科学和工程领域最杰出研究以及教育年轻人才的“1994年度总统奖”。
1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被国家教委评为先进高校出版社。10月,又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良好出版社。
2月15日侯义斌、万明习、李长久3位教授被国家教委列为“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
3月10日学校召开国家实验室建设10周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蒋德明校长作题为“西安交通大学国家重点、专项、专业、部门开放实验室建设10周年的工作总结及展望”的报告,并表彰了成绩突出的4个先进集体和35名先进个人。
2月国家教委批准西安交大增设“汽车与拖拉机”专业。
3月18日茅以升学长的女儿茅玉麟应邀来校访问,并赠送了部分茅老的手稿真迹,专稿文件和录相带等珍贵资料。
3月19日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公司向学校赠送一辆价值10万余元的“五平柴”载重汽车。
3月20日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表彰关心下一代工作电话会议。西安交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获先进集体称号,程润田、祝玉琴被评为先进个人。
3月30日1994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评审揭晓,西安交大获奖数在国家教直委属工科院校中名列第二。获奖的25项成果中,有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5项。谢友柏等的“MW301涡轮膨胀机轴承-转子系列研制”和熊则男等的“涡旋制冷压缩机及涡线加工专用数控磨铣床”项目分别获得一等奖。
4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吴阶平来校参观考察,并受聘为名誉教授。
4月8日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与学校签订科技与人才合作协议。
4月21~22日校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专家委员会验收。
4月23日校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业实验室通过国家教委验收。
4月26日成立“中国教育与科研网西北网网络中心和中国教育与科研网西安交通大学网网络中心”。两块牌子一个班子,属科研学术机构,中心主任由张德运教授担任,西安交大校园网由计算中心领导,西北网由学校直接领导。该网于年底通过了国家教委验收。
4月28日第四届王宽诚育才奖评选揭晓,10名教师获奖。
4月29日在国家教委首批国防预研专项试点项目立项、论证和国家教委1995年第一批军品配套研制项目可行性论证会上,西安交大共有3个项目被立项,其中国防预研试点专项2项,军品配套研制项目1项,总经费84万元。
5月1日校赛尔机泵成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能动学院王尚锦教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于“五一”期间出席在京召开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5月4日接中共中央宣传部复函:“经同国家教委协商后请示中央,同意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
5月17日举行建校99周年暨迁校39周年纪念大会。香港蒋氏基金会向学校捐赠了41台计算机和1台注塑机;长江电器集团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电器技术研究所宣告成立;机械部第七设计院给学校捐赠15万元奖学金。
5月18日《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史实》一书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于4 月出版。该书由凌安谷等编著。今日举行该书的出版座谈会。
5月18日哈尔滨新中电子有限公司决定在学校设立“金龙卡特困奖学金”。
5月28日中国地下工程公司西北分公司向机械学院赠款20万元设立“基础工程奖教学金”。
5月31日材料学院硕士生严群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并获“胡楚南优秀大学生奖学金”。
5月31日~6月1日学校对第四批课程建设结果进行检查验收,结果约65%的达到优良水平。在43个建设项目中,有15项已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获校级一类课程。
5月31日~6月1日全校学生投票选举产生西安交大“十大杰出学子”。十杰中有三好优秀生标兵、优秀博士生论文获得者、国家级运动员、陕西省大运会冠军等。
6月1日学校制定“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交学杂费的试行办法”。
6月10日学校两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束,共评出教学成果40项,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20项。
6月12日包头钢铁公司在学校设立“包钢奖学金”,首批基金10万元,以奖励在校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将到包钢工作的研究生及本专科生。
6月20日学校投入30多万元人民币建成西北地区高校迄今唯一的多媒体阅览室。
6月22日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钟万勰受聘为兼职教授。
6月26~28日蒋德明校长率团对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进行访问,并向“一拖”公司取得硕士学位的20名研究生授予学位。
6月30日校务会议原则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教师职务评聘的基本条件”,“西安交通大学公用房管理办法(试行)”,“西安交通大学关于加强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暂行办法”。
6月30日根据有关规定学校提高了1995级新生入学收费标准,同时对自动控制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现代经贸管理类等热门专业收费标准定为1 600元。
6月《唐文治教育文选》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文选由刘露茜、王桐荪编注。
7月6日1995届本科毕业学生1 926人、专科生毕业学生1 019人,有456人将攻读硕士学位,30人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10个学院同时召开了由学校党政领导分别参加的毕业典礼。
7月23日由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省长程安东、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陪同,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校检查和指导工作,并与西安交大等10余所高校的负责人进行座谈。
7月31日香港东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西安交大1970届校友林瑞华应邀来校,决定在学校设立“林瑞华奖教基金”,首次出资100万元人民币,百年校庆期间首次颁奖。
7月1988年派出留美人员管晓宏学成回国,回校任教。管晓宏1993年获康涅狄克大学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美国一家煤气公司任高级顾问、博士后研究员。他提出的“管氏方法”,每年为该公司创造数百万美元计的经济效益,赢得国际同行的很高评价。
8月2日国家教委与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作出共建西安交通大学的决定。支持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在21世纪初把学校建成一所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学。
8月18日谢友柏教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8月28日1995年共招收本科生2 355人,硕士生609人,博士生311人(其中128人秋季入学),专科生560人,成人教育招生280人。各类新生总数达4 115人。
8月30日召开全校干部大会,部署了本学期工作。本学期工作重点是: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教委校园文明建设检查验收;接受国家教委的重点工科院校教学评优检查;积极筹备百年校庆。
9月10日林宗虎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在西安交大工作的两院院士已增至5人。
9月11日199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新落成的青年之家举行。
9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钱学森图书馆”题写馆名。
9月12日著名钢琴家殷承宗教授来校举办“丹尼尔之声――殷承宗钢琴音乐会交大专场”演出。
9月16日台湾著名企业家、宏碁集团董事长、交通大学台湾校友会会长施振荣来访,表示将继续扩大与学校合作,作为合作成果之一交大瑞森资讯发展有限公司将升格为宏碁西安分公司。
9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应聘为兼职教授。西安交大-松下电工PLC联合实验室在学校成立。
9月22日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明志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9月21~22日西安交大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委校园文明建设检查验收评估。
9月26日“庆祝中国博士后制度诞生10周年暨陕西省博士后学术研讨会”在校科学馆召开。陕西省副省长姜信真、部分院校领导及在西安工作的院士等出席了会议。
10月12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消息:我国首次研究生院评估工作结束。综合各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名列全国高校第五位,全国工科院校第二位。
10月19日校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教委专家组验收。
10月25日因不能参加母校的百年校庆和“钱学森图书馆”揭幕庆典,钱学森写了书面发言,题目为“图书馆与钱学森”,请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王统业同志代为宣读。
10月25日全球最大的计算机技术公司IBM公司与西安交大签订教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IBM给学校捐赠价值98万美元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并帮助学校建立科技中心。
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发明展览会上,西安交大获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2枚。获金牌的是徐友龙研制的“高比容高压电解电容阳极用腐蚀铝箔”。
10月26日我国著名指挥家、中国音协副主席李德伦先生应聘为校人文社会科学院兼职教授。
10月31日校档案馆馆长凌安谷被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授予“全国模范档案工作者”称号。
11月1日1995年西安交大自然科学基金获准经费为318.7万元。比去年增加76.4万元,增长幅度为24%,首次突破300万元。
11月3日梁颖庄同志被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11月11日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彭珮云一行来校参观考察。
11月16日召开正处级干部会议,由国家教委人事局副局长李志军代表国家教委党组,宣布了关于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成员调整的通知。调整后的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是:校长蒋德明,副校长束鹏程、郑南宁、王建华、刘志刚、梁颖庄、李玉华。免去毕镐钧、孙国基、徐通模、朱因远同志的副校长和梁颖庄同志的总会计师职务。
11月18日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调整后的校行政领导班子分工。会议还研究决定,增聘李荣科、钱德沛、岳华峰、张锋同志为校长助理。
11月18日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成立西安交通大学“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蒋德明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徐廷相任办公室主任。
11月21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表彰和奖励的通知决定:授予西安交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牌;奖励经费40万元。
12月1~4日获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总分第九名,工科院校第四名,荣获“挑战杯”优胜杯。
12月3~8日以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方惠坚教授任组长,天津大学原校长吴咏诗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柯俊院士任副组长的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专家组一行13人对西安交大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价,专家组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2月6日电信学院博士生阙文修获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奖学金特等奖,奖金为1万元。
12月8日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揭晓,郑南宁、席酉民教授分别获青年科学基金1项,资助金额每人60万元。
12月11日校务(扩大)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西安交通大学1995年出售公有住房实施办法”和“西安交通大学1995年集资建房预集实施意见”。
本年获国家级发明四等奖3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1项。学校被国家专利局评为全国5所专利工作先进高等院校之一。
本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教委“211工程”部门预审、国家教委校园文明建设检查验收和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估。
全年预算内外总收入1.77亿元,增长11.6%,其中学校基金2 389万元,增长71.1%。
本年全校有教职工4 818人,其中校本部教职工3 057人,专任教师1 366人(含教授184人,副教授413人),有教授290人,副教授525人,全校有高级职称1 099人。全校有各类学生14 72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8 884人,硕士研究生1 849人,博士生869人,当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 355人,硕士生609人,博士生311人,毕业全日制本科学生1 926人,有460人获硕士学位,有89人获博士学位。
“八五”期间获国家发明奖1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获省部级奖180项。
“八五”期间学校为国家输送全日制毕业学生14 431人,其中,本科9 749人,获博士学位者356人,获硕士学位者2 401人。
本年基建投资2 925万元,施工面积90 377平方米,竣工面积35 200平方米,造价3 988.8万元。竣工主要项目有:西一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3村教工宿舍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会总结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