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考前指导填报志愿是怎么填的?考前还是考后?家长填还是学生填?在哪里填?如果家长让学生上的学校,学生不喜

助力学生及家长共同成长
400-880-5286
【志愿】华师附中主任教你如何填中考志愿?
  大洋网:
  5月31日下午3时,大洋网中考站&20所名校校长支招中考填志愿&系列访谈推出第十七期,做客的嘉宾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邱嘉峪主任。更多广州中考消息请登录 。
  大洋网:
  因嘉宾在赶来直播室路上,访谈将推迟20分钟后进行。欢迎参与。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关注今天的节目,今天由广州日报和大洋网联合举办20所名校校长系列访谈为大家支招中考填志愿,今天请到是关注度最高的学校,同时也是所有高中学校中一哥的华师附中,今天请到的是华师附中教导处主任邱嘉峪,您好。
  邱嘉峪:
  您好。
  主持人:
  华师附中在初三所有人的心目中的位置是最高的,大家都想考,您觉得华师附中跟别的学校比有什么样的教学特色?除了分高之外,还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包括从各方面优于其他学校的?
  邱嘉峪:
  华师附中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说是百年老校,已经有122年的历史,名字几经辗转,开始是引进西方的理念打破传统之气,从华师附中的传统来说是有开风气之先的历史传统,在1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也很好的秉承了这个传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也比较深厚,考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判断很容易被学校的宣传所吸引,在形形色色的宣传中,应该要看重什么?应该从两方面看?培养什么样的人,跟怎么培养人?一所学校的魅力就在这两个根本问题上体现出来。培养什么样的人由课程决定,怎么样培养人关键要素是学校的师资队伍,基于这两个问题,华师附中的特色就体现在这两方面。
  一个是华师附中的课程除了开足国家的课程,学校还积极开发形成自己特色的课程,每年开发的课程有近100门,这些课程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学科特长选这样的课程,从而提升自己全面能力,第二华师附中的老师都能形成自己教学特色,积极开设校本课程,另外华师附中还善于借鉴周围的师资力量请专家、学者一起开设校本课程。
  主持人:
  他们是做讲座还是常驻?
  邱嘉峪:
  做讲座。华师附中还有一个特色是:华师附中讲坛比较丰富,在学生中的口碑很好,很多毕业学生对华师附中的讲坛颇有印象,甚至有学生说跟大学衔接,很有北大的风格,所以进入大学之后很容易适应大学生活。
  主持人:
  有那种风范,包括学校的习惯能够及时的转换到大学上来。大学更多是自主的学习,咱们是不是也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邱嘉峪:
  对。华师附中有三种类型的学生比较符合报考,一类是自我管理比较严格的同学,第二类是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第三是敢于挑战自己的学生,华师附中提供很多这样的平台给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
  主持人:
  三种同学适合报考华师附中。大家可以参考你是看重这个学校的哪些方面,接下来请邱主任给大家介绍今年华师附中招生的政策,包括规模。
  邱嘉峪
  华师附中招生政策基本跟广州市的政策是一致的,规模跟往年保持稳定,广东省华师附中是唯一没有扩招的学校,它在广州市的招生规模是382人,7个班。
  主持人:
  择校呢?
  邱嘉峪:
  择校有60个。
  主持人:
  大概320位左右是公费的。
  邱嘉峪:
  主持人:
  今年招生有一个小变化,学籍在广州市的,户籍在番禺、增城也可以报考?
  邱嘉峪:
  对。今年政策上稍微放宽了一点,但是这对报考华师附中不大,学籍是很重要的依据,广州市的招生政策中表述很多,但是提炼起来还是以学籍作为依据,学籍在老七区,户籍在十区二市都可以报考。
  主持人:
  往年出现择校比公费高,今年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邱嘉峪:
  华师附中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公费和择校的差距有时候大,有时候小,08年高中招生择校和公办公费相差11分,去年相差4分,所以比较接近。
  大洋网友:
  依据今年广州市以及华师附中自身的政策,户籍学籍都在增城的学生是无法报考华师附中吗?
  邱嘉峪:
  对。主要看学籍。
  大洋网友:
  我是一位家长,我孩子珠江中学在初中阶段有三分之二排在前10名,三分之一多排在前20分,他有可能考上华师附中吗?
  邱嘉峪:
  我印象中珠江中学前10的同学都有这个实力。可以到学校问考上华师附中的多少人,考上华师附中线的有多少人?
  大洋网友:
  能否将贵校2009年高考学生被录取学校的资料在网站上公布进行参考?
  邱嘉峪:
  2009年高考的成绩我们已经在校园网上曾经以高考喜报的形式做发布了,请考生和考生家长可以上华师附中校园网查喜报的消息。
  大洋网友:
  我孩子在广东华侨中学初中阶段保持在年纪的排名前五,请问能否考上华师附中?把握大吗?
  邱嘉峪:
  这个没有数据很难进行回答。
  主持人:
  这个问题最好是在自己学校查,往年前多少的人能有能力考上华师附中。
  邱嘉峪:
  对。其实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会提类似的问题,我有一个比较好的判断标准:比如说学生本人报考华师附中成功率多少?要参考三个条件,一个是有实力,看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绝对分数,比如说每一次大考学生或者考生在六科的绝对分数加起来,如果在670分以上,在命题的难度跟中考相近的情况下,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第二个依据是相对的名词,你在年级中的位置,这个参考意义更大,今年广州市没有组织统一模拟考,考生和家长很难判断考生在区里面的位置在什么层次,在这种情况下,要看在年级中的位置。第三依据是看历年这个学校稳定状况,比如说升学质量、办学规模都比较稳定,这三个指标很能够判断你的实力,结合起来八九不离十。
  主持人:
  我多少名才可以报考华师附中,究竟是多少名才比较有把握?
  邱嘉峪:
  这就看它的学校历年的办学质量,像天河区的某一所试验初中,一年接近40个能考上华师附中,上华师附中线有60位左右,你可以判断前50名考华师附中是有把握的。第二是要有信心,信心是对自己实力的真实判断上,信心就是真实的心态,不自卑也不自傲,他很清醒我的实力可以上华师附中,在最后冲刺中把水平发挥出来,心定下来能力就能知道充分的发挥。第三个条件是状况,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有时候有起伏,如果你的孩子一直往上走就不用担心,如果你的孩子在大考中大部分都稳定发挥都不用操心,如果你对孩子的状况能够判断就可以鼓励他考华师附中,据我观察考生发挥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属于正常发挥,第二种是属于超常发挥,第三种是属于发挥失常,这个比率一般都比较稳定,正常发挥占80%,超常发挥和发挥失常各占10%。家长可以进行判断,判断之后报考华师附中就没有太多的忧虑,我们接受家长咨询的时候,来这里也经历过几次咨询后,我发现家长都会有很多的顾虑,充分考虑这三个方面之后我觉得应该打消顾虑,有实力有信心有状况就大胆鼓励孩子报。
  主持人:
  您刚刚说到的状况,是不是可以分析自己的孩子,它是不是属于比较有自信的?而且平常发挥不怎么失常的。
  大洋网友:
  文化科一模670分可报考贵校,孩子一模是673分,孩子的体育只有50分,影响大吗?是否可以考到贵校?
  邱嘉峪:
  如果体育是50分,孩子要在正常发挥的基础上超常发挥,不过有时候考试很难说。
  大洋网友:
  听说华师附中偏理科,我是偏文科,怎么办?
  邱嘉峪:
  如果有这样的偏见就大大误解了华师附中,在我的印象中,我在02-08年一直在高三,对高考的成绩很清楚,华师附中的文科高考成绩基本在广州市排在第一,实力相当强。为什么外界会有这样的观点?理科的竞赛机会太多,把文科的光芒给掩盖了,其实文科很优秀,而且华师附中的人文底蕴也很深厚,请这位考生跟家长可以看一下我们的招生特刊中有一个从化工附中考过来学生一篇感想,本来他也以为华师附中以理科见长,后来进来之后发现当初的选择对了。
  主持人:
  您觉得如果单列开来,甚至华师附中的文科更强?
  邱嘉峪:
  更强说不上,但是有它的的一席之地。
  大洋网友:
  奥校是什么时候公布?是进去之后会选一批同学?
  邱嘉峪:
  奥校是单独考试的,初中和高中已经公布的。可以上华师附中的网站看。
  主持人:
  我们进去之后有没有所谓的重点班?
  邱嘉峪:
  这个问题很多考生跟家长都问到,我也回答的很多次,我们的分班原则是均衡的,分差相差不到一分,从这个意义讲,每一个都是重点班,因为学生都很优秀,都是最高分考进来,而且我们的师资队伍很整齐,没有必要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这更能体现华师附中的教学雄厚的师资力量。没有分重点班,但是各个都是重点班。
  大洋网友:
  我是番禺华师附中的家长,孩子在初三学校是排名前20,四校联考是715分,是否有能力考上华师附中?
  邱嘉峪:
  在年级前20是有实力考上华师附中的,欢迎考生大胆报考。
  大洋网友:
  华师附中编班有几类,我的孩子一模是673.5分,不含体育,考入贵校可能性多大,能否进创新班,能否要填择校,很多人推崇贵校的理念,和省实有什么不同?
  邱嘉峪:
  奥数班一个,全省招收,还有两个创新班,从11个地市招,由各地的教育局送档案进来,逐步审查再录取。其他都属于普通班。这两个班是单独招生的,这位考生家长提到能否有机会进入创新班?如果创新班的招生名额还有个别的空缺,我们归吸纳广州市的生源最优秀的充实进去,但是数量很少。
  填报志愿的技巧,这位家长的小孩如果在学校文化科有670分以上有这个实力,如果填华师附中择校被录取的可能性增大,也许会圆了小孩进入华师附中的梦想,如果不填在择校分数线也无法录取,填了择校录取可能性会大一些,华师附中跟其他学校不同,我很喜欢用一句诗来形容,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面是华师附中很独特的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之下形成的独特的气质、文化底蕴叫东风面,万紫千红在办学理念之下所取得教育教学各方面成绩,华师附中的特点,在节目开始时已经说了。
  大洋网友:
  我是增城的考生,是否可报贵校的公费生?
  邱嘉峪:
  如果学籍跟户籍都在增城是肯定不行。
  大洋网友:
  邱老师很厉害,带出21位高考状元,您有什么秘诀吗?
  邱嘉峪:
  这已经成为过去了,秘诀就是华师附中这样的环境,独得办学的理念,还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所形成宝贵的经验以及所形成的活力,整个校园办学理念、师资队伍、课程设置。
  主持人:
  您有什么杀手锏?
  邱嘉峪:
  没有吧。(笑)我也是一心扑在教学上,做好学生人生的名师。
  大洋网友:
  我是初二生,想明年考HF的奥班,(数学科),一年时间应该作数学方面什么准备?
  邱嘉峪:
  有相关的规定,尤其在学科竞赛方面有资格的限制,请这位考生也可以登录我们的校园网看看广东奥班的相关规定,可以多留意我们的网站。
  大洋网友:
  有人说初中的奥数生男生语文学得很差,面对中考时很难考到华师附中的分数,对此说法您有何看法?这种情况在华师附中的初中奥数是否存在,另外,对这些被称学科&跛脚仔&的初二奥生想考HF的话,还有一年的时间备考中考,您有什么建议给这些孩子?
  邱嘉峪:
  能够考上华师附中初中奥班的人知识非常好,学习能力超强,我想作为学校的老师也会很注意学生的学习,学生资质好,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学生一定会在所有学科都会有所长进,所以不同意家长有这样的看法。初中学习语文的潜力很大,因为初中生比较好奇,精力比较充沛,老师在引导时多让学生广泛阅读,提高他们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我觉得奥班学生应该都潜力无限。
  大洋网友:
  我们学校有类似于月考的东西吗?
  邱嘉峪:
  月考在其他年级没有,高三会逐渐收紧,考试的训练会多一些,月考在高三是我们采用的制度。
  大洋网友:
  每天作业多吗?压力是不是很大,作业一般要到几点钟?
  邱嘉峪:
  从华师附中总体说是轻负担高质量,这两年接触高一、高二的学生,从各个学校考进来,有不同的体验,共同的有一点,很多学生来到华师附中,觉得华师附中的作业很少。
  主持人:
  一般作业做到几点钟?
  邱嘉峪:
  一般不会加班加点到11、12点,很少。作业在重点中学中华师附中的负担会是比较轻的。
  大洋网友:
  上高中之前需要自学什么内容?
  邱嘉峪:
  如果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在英语的词汇量方面可以加大一些,华师附中英语教学内容比较高,是属于全英教学,所以我们有些学生跟华师附中的衔接感觉有一些吃力,所以我建议你想报考华师附中,并且有这样的实力,如果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尤其是考试完之后,在英语方面略微加强是可以的。华师附中的学生都是知识视野比较开阔,在学有余力情况下,扩大阅读,传记。
  主持人: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家都是优秀的同学,在各个环节都不能拉下。我之前有一个疑问,大家都想着考华师附中,我的人正好是分数线上了,对于他来说考到华师附中,原来在别的学校在前几名,进华师附中反而考后的,会不会打击学习自信心?比如说全英文上课跟不上,这样对孩子反而是不是不好呢?
  邱嘉峪:
  华师附中在5月22号举办了高中招生开放日,在开放日上,我们跟考生和考生家长都提了这方面的情况,考生考进来之前也要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这是高手云集的地方,不像在原来初中学校受宠,往往你会觉得自己受冷落了,在原来初中的时候你是掌上明珠一样,老师、同学都很关注你,上高中之后大家都对你不理不睬了,有失落的,提前要做好思想准备,进来之后就要有这样的思想。同时不必以分数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为什么?一次考试不可能衡量出一个学生全面的素质,往往你在这次考试中排在分数线上一点,勉强进入华师附中,可能这个学生如果三年高中生涯规划得好,作华师附中也会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领域,有一番作为。这个我觉得完全有可能,初中还没有定型,高中还有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就看你怎么面对,怎么思考,怎么去实践,怎么提升。我觉得因为一次考试而对自己没有信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华师附中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和发展的科目。我想这是一些学校所不具备的。你有哪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不是学习能力是一切,当然学习是很重要,我们提倡高素质高分数是可以划等号。
  主持人:
  既然能考上华师附中一定有长处,到了华师附中让你的长处更好的发挥。
  邱嘉峪:
  主持人:
  考生也不用太担心。
  邱嘉峪:
  对。会有别一样的体验。
  大洋网友:
  华师附中是否组织课外活动,大家觉得参加有没有意义?
  邱嘉峪:
  课外活动华师附中特别丰富多彩,也会占用同学很多课余时间,我们也特别提醒新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很大,但是精力和能力有限,要找适合发展的项目参加,而不要面面俱到,这样会疲惫不堪。所以选择也是一种智慧,你选在众多选择中选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有所取舍才有所长进。
  主持人:
  先参加一项、两项
  邱嘉峪:
  主持人:
  能介绍一下办得特别好的社团活动吗?
  邱嘉峪:
  比如说通讯社,文学社、志愿者服务队,外联部、联合国模拟辩论活动都很有吸引力,华师附中还有一些活动是必须每个学生都要参加,比如说高二都要下乡一周,这个活动是实践活动,在下乡同时开展研究性的课题。
  大洋网友:
  我是非政策照顾的异地借读生,只能在第二志愿考贵校的择校。
  邱嘉峪:
  这个政策要仔细看报考指南,广州市对这个有什么特殊的规定。如果经过批准是可以报考的。
  大洋网友:
  中大附中有多少人可以考上华师附中?
  邱嘉峪:
  30名之前没问题的。
  大洋网友:
  请邱嘉峪主任现场来一段功夫表演。
  邱嘉峪:
  这个考生怎么对我这么了解呢。
  主持人:
  可能是华师附中的校友,由于时间关系有一些留言没有念,比如说一些留言说支持母校。估计都是校友。
  邱嘉峪:
  有可能。
  主持人:
  学校可以学功夫吗?
  邱嘉峪:
  学校课间操有一个太极拳,体育科有一个武术老师,也有一些武术的选修。
  主持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确定说你肯定行,或者是你肯定不行,你只能是在综合参考,值得参考的数据下,包括你对孩子的了解度,然后进行综合的估计。
  邱嘉峪:
  考生和家长在抉择的时候,如果有实力,有信心,有状况,如果家长有一点顾虑,也要在孩子面前冷静,用信心的态度表现出来鼓励孩子。
  主持人:
  最后有没有填报志愿方面的建议?
  邱嘉峪:
  填志愿之后,重新开始把自己的状况发挥到最佳,千万不要把志愿成为包袱。你只要睡好,身体状况保持好,你就能把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考前的紧张,担忧是无谓,只会把原来的水平耗掉,我建议现在有什么状况,完全不用担心,填志愿就把志愿忘掉,轻装上路。
  主持人:
  今天非常感谢邱主任。
责任编辑:不详
119人看过85人看过68人看过136人看过102人看过
中考家长QQ群
高分网中考微博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考前考后报考各有利弊 高考填报志愿四大技巧
来源:  8:19:59 【】 
整理“考前考后报考各有利弊 高考填报志愿四大技巧”供广大考生参考使用!
  (一)考前考后填志愿各有利弊
  1、考前填志愿是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模拟考试、考生平时成绩和高考前的状态来确定。通过模拟考试让考生明确当前自己在本地区所处的位置,再根据这个位置来选择相应水平的学校。这种根据现在预测未来的方式不仅仅是考学生的硬件――分数,还考学生的软件,如自信、冒险、自我评估能力。而且,每位考生判断是不同的,机会是相等的,因此某学校某专业的报考人数就不会产生过于集中或过于稀少的现象。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能录取到满意的新生。但心理保守和发挥超常的学生可能会吃亏。考前填志愿有两个弊端。一是影响最后阶段的复习。因为志愿填报事关个人前途,同学们愿花工夫分析、研究,不可避免地对复习造成影响。二是盲目性大,失误较多
  2、考后估分报志愿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来估分,再由教育部门划定估计分数线,考生依据估计分数线填报志愿。由于,考生估分存在误差,估分划的线又有偏差,那么估分填报的志愿相差就较大了。但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干扰学生考试前的复习。这种方法对于学习成绩中等尤其是平时成绩不大稳定的学生较为有利,但估分后填志愿,一般会为自己留有余地,把志愿降低一点,且对估分过高或过低的考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使不少考生错失自己心仪已久的学校。
  3、分数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量体裁衣填报志愿。高分生与低分生都有明确的方向,报考志愿与实际录取悬殊不会很大,风险减小。但容易出现志愿扎堆儿现象,冷门专业更冷,热门专业更热,使某些院校(或专业)录取分数线猛涨,落榜率增大。另一个可能是造成“断档”,即由于某校上一年录取分数高,因而一些高分考生不敢报考,以致造成该校几个分数段没有考生。使这些高校招生压力加大,招生计划与实际填报人数差距拉大,导致调配生增多。
  由于不同填报志愿时间各有利弊,靠感觉、估考分、凭成绩填报志愿,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二)估考分报志愿特别技巧
  除稍后再作评述的填报志愿所应遵循的通则通法以外,估考分报志愿有其特别的技巧。估分填志愿,不仅要依据估计的分数,还要参考前两次的模拟考试成绩和名次。因为即使估分很准确,但没有整体排位,不了解其他考生的情况,而一模、二模可以弥补这一点。
  估分填志愿的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一模考试后,各校对考生在群体中的位置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多年的实践证明,他们的分析与考生在高考中所处的位置,基本是吻合的,可以作为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适当参考二模考试发挥的情况。
  2、认真分析高考中发挥的情况,是正常发挥还是超常发挥,或者是发挥失常,估出自己高考可能所得的分数,再与周围同学交流,将高考成绩与前几次模拟考试相比,自己感到是位置相同还是前后有所变化。
  3、简易推算自己的录取段位。一般说临考前3次模拟考试的平均成绩可以看作是考生的基本实力,并以此估计自己在班上、在全校的排列名次。再根据本校近3年的录取率,取3年平均数,再考虑本届考生的学习水平与上届相比有无明显的波动,通过比较可大致知道自己处于哪一个录取分数段上。如全校有考生200人,A考生近3次模拟考试平均成绩在全校排名为第30位,即30/200。本校近3年平均录取率本一10%,本二为25%,专科30%,即10%的考生录取到一批本科院校,25%考生录取到二批本科院校,本一本二=35%,即35%的考生可上二批以上的本科院校……A考生排名为30,说明上本一的希望不大,而上二批本科院校的竞争力很强。
  4、考生志愿起点很难把握,尤其是处于在本科一批和二批位置附近的考生,因事先不可能知道同层次同意向的考生集中或分散在哪些学校,要有起点算高了或算低了的思想准备,切记不要盲目乐观选高的起点。
  (三)凭成绩报志愿的特别技巧
  凭成绩报志愿,决定考生能否如愿顺利进入所填院校的最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考生志愿的集中与分散情况,二是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后一个可相对准确地推算出来。前面介绍了考生在本校排名位置的简易推算方法,再考虑到一个重点中学的中下等学生可能会和一般中学的上等生处于同等地位,那么大体可推算出自己在省市招生群体中的位置。实行标准分的省市,考生从成绩单中便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全省、市中的准确排位,无须去推算了。但是前一个因素的不确定性很大,如果同水平的考生、同志向的考生,志愿集中在一个学校或几个学校,就会将这些学校的分数抬得很高,即使知道了分数但很难确定所报志愿是否集中,可能造成局部的竞争更加激烈。根据这些特点,公布成绩后报志愿应注意:
  1、处理好搜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关系。搜集信息包括招生形势、招生政策、当年的招生规定,心仪的高校及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等,越全面越好,然后运用这些资料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
  2、一般来说,二本边缘分数考生可考虑报外地院校;一本的边缘分数考生报本地重点院校的机会大些。无论高考成绩如何,每个考生都一定要对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大体排名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太近或颠倒顺序。
  3、“量体裁衣”。公布高考成绩后报志愿,考生完全凭高考成绩说话,在选志愿时是名校优先还是“热门”专业优先?大体上可参照这样一些原则。
  (1)高分考生,奔名校。指60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报考任何院校,但要考虑北大、清华某些专业的录取分在630以上。这些考生可考虑选报其他名校的特色专业。
  (2)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这是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属比较优秀,成绩在560分~600分之间。若填报北大、清华感觉把握不大,分数在这两所学校所选专业往年录取的平均分(不是最低分)之下,为稳妥起见,可考虑其他重点院校的特色专业为第一志愿首选。
  (3)考分中上等的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考分在重点线以上,560分以下。志愿范围是多数重点本科院校,选择余地大。在开设相同专业的高校中可选综合实力强、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
  (4)一般成绩考生,奔专业。考分在本科线和重点线之间,普通高校实力、声望差别不大,而专业差别对就业和其后的发展关系较大,这个分数段的考生,以选好专业优先,但要注意不要人云亦云,应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专业。
  (5)成绩较低的考生,先确保有学可上。成绩较低,虽上了录取线,但未到本科线或在本科线附近,这时选报志愿首先考虑有结合实践紧密且需求量大的专业,有利于将来就业;偏“冷”的专业避开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录取。
  4、考试成绩达到或接近的学校没有符合自己志趣的专业,可以考虑降低一个批次,报考自己喜欢的学校的专业。着重注意的是报志愿学校时避免盲目拔高或过于保守,一般说就低不就高比较保险,同时要切记在填报每批次的几个志愿学校时,一定要拉开学校的的档次,形成合理的“梯度”。
  5、考虑扩招的学校和专业,注意扩招部分是否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尽量避免高分低报,失去了更好的深造机会。
  (四)利用好一切机会,提高高考成功率
  1填报提前录取批志愿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一部分招生类别、性质、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学校和国家批准提前录取的一些学校集中起来,在大规模招生之前进行提前录取。这部分提前录取的院校主要有解放军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音乐艺术类院校(专业)及少数经批准参加提前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填报了提前录取院校(专业)的考生,即使在提前录取时落选,也不影响其在以后第一批、第二批……的录取。也就是说,这部分考生多了一次录取机会。凡有意就读提前录取院校(专业)的考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增加被录取的成功率。
  2关注受鼓励专业
  有人形容说,高考像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些片面。对于许多“热门”学校、“热门”专业,像前两年的经济和计算机类,的确是这样一种情况,报考人数非常多,招生人数有限,便造成了许多考生落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许多学校、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较多,报考人数却非常少。过去如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石油和师范类便属于这种情况,纵观历史,横看世界,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某几个专业的人才,她需要的是各个方面,各个专业有用的人才。俗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的不是一行一业的状元,而是各行各业,三百六十行的状元。(农业、林业、地质、矿业、水利、石油、师范,每一类专业的人才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国家大力鼓励广大考生踊跃报考这几类学校,这类学校师资较好,考生上线率高,录取容易。作为考生志愿填报的建议者,我们同样希望立志于这几方面的考生,踊跃地报考受鼓励的学校和专业。)
  3选报定向生
  1989年原国家教委作出了《普通高等学校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为了保证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能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国家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就业”。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7:47:11)?&&( 10:56:00)?&&( 10:00:27)?&&( 10:26:46)?&&( 16:37:22)?&&( 21:11:35)
在线名师:  
新东方在线特聘教学专家,北京重点中学特级教师,全国著名物理教...[]
在线名师:  
北京师大实验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兼任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
在线名师: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北大《纵横》杂志主编,《北大研究生学志》副...[]
在线名师:  
北京新东方学校资深英语老师。长期在新东方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培...[]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期中考家长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