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新站区管委会安全记录

液化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汇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1页¥6.00133页免费175页免费56页¥52.0023页1下载券 1页免费22页免费20页2下载券50页4下载券41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9页1下载券35页免费40页免费47页免费23页1下载券
液化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液​化​气​站​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瓶装液化气使用的安全常识(PPT)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瓶装液化气使用的安全常识(PPT),瓶装,液化气,使用,的,安全,常识,ppt,)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5:39:12|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瓶装液化气使用的安全常识(PPT).PPT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样本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9页免费39页免费59页1下载券14页免费99页免费 10页免费4页免费9页1下载券37页免费52页3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9页2下载券7页免费7页免费4页免费59页1下载券
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样本|石​油​液​化​气​站​评​价​报​告​样​本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浙江省武义县液化石油气公司贮灌站
  恐怖袭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为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贮灌站站区的恐怖袭击事件,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稳定和贮灌站的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时间应对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及《液化气石油气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一 总则 1.1基本原则
  1、国家、人民利益至上。以维护国家声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根本目标,强化政治、大局、责任意识,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国家和人民生产财产损失。
  2、快速反应,协同应对。进一步加强贮灌站的反恐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反恐内外部联动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反恐应急管理机制。
  3、服从指挥,主动配合。在公安、武警等专业处置力量到达前,应及时、迅速开展先期处置行动,专业力量达到后,积极主动配合专业力量的行动,并服从政府组建的反恐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主要领导加入现场指挥部,参与组织指挥,发挥熟悉贮灌站情况的优势,积极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高效处置提供保障。
  3、遵循法律,果断处置。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依据预案,快速反应,果断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和手段,实施处置和救援,以减少损失,降低社会影响。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做好应对各种恐怖袭击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反恐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反恐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提高反恐应急能力。
1.2 基本要求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切实把安全方针各项工作的守卫,抓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按照&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位、有效控制、高效处置&的要求,统一领导、分级指挥;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以人为本,减少伤害。提高贮灌站安全和处置恐怖袭击事件的能力,将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贮灌站站区的安全稳定,为贮灌站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处置针对液化气贮灌站的恐怖袭击事件,并作为周边区域发生恐怖袭击时,贮灌站采取的相应应急警戒措施。当贮灌站供气设施发生重大反恐突发事件时与当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体系共同响应,实施应急处置。
  可能的恐怖袭击事件主要包括:
  ⑴利用爆炸等破坏性手段,袭击燃气贮灌站供气设施。
  ⑵生产区域遭受暴力、纵火、武力挟持、强行闯入等恐怖袭击事件。
  ⑶其他类别的恐怖袭击事件。
二、危险性分析 2.1 单位概况
  浙江省武义县液化石油气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6日,其前身是1991年11月4日建立的武义县液化石油气贮灌站。公司现地址位于武义县城解放北街12号东面一楼,是武义县最大的瓶装液化石油气专业公司,贮灌站位于白洋街道百花山工业园区玉兰路1号,罐区内设有液化石油气100m3贮罐4个,50m3贮罐1个,储气能力400立方,液化石油气日常存储量为50吨。贮灌站占地约6618m2,是目前我县一家集液化气储存、灌装、供应、销售、运输之完备的单位,共有工作人员21人。
2.2 涉恐安全风险等级
  一是从威胁源看,主要威胁来自带有恐怖色彩的个人极端行为。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国内外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及境内暴力恐怖团队也可能在贮灌站制造恐怖袭击事件,威胁等级评定为&低&。
  二是从贮灌站的脆弱性看,站区拥有5个液化石油气储罐,储罐体积大,目标比较明显,易被作为袭击对象,使用爆炸手段或采取其它措施强行闯入并破坏站内设施,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或储罐损坏泄漏爆炸,必然会造成周边较多人员的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力,但是由于站区处厦门岛外围,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威胁吸引力相对较小。脆弱性等级评定为&中等&。
  三是从现有控制措施有效性看,站内各项防范措施基本落实,但由于液化气储量大,目标明显,防范恐怖袭击难度大,现有控制措施等级评定为&中&。
  四是从风险后果看,一旦遭恐怖袭击,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周边财产损失,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后果风险等级评定为&高&。
  综合评估涉恐安全风险等级为&中&(黄色)。
2.3 后果分析
  恐怖组织、恐怖分子或极端行为个人针对贮灌站的袭击对象主要为液化气储罐或设备管道,因为储存的液化气属于危险品,若储罐发生泄漏爆炸,必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员大量伤亡、站内设施及周边设施严重损坏、严重的社会影响力及周边人员的恐慌。而针对储罐及管道设备设施的袭击,恐怖分子可能采取军事武器打击、重型机械强行闯入破坏等措施。
  若站区发生恐怖袭击事故,首先事故将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并对我司的液化气安全稳定供应产生严重影响,第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贮灌站的生产活动难于恢复,第三将对政府形象、社会舆论和民众心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指挥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体系:
  贮灌站反恐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胡一平
  副组长:潘国跃
  应急办公室
  组长:潘国跃(兼)
  生产技术组
  组长:王舍祥(兼)
  应急抢险组
  组长:王舍祥
  后勤保障组
  组长:赵瑛
  现场处置组
  组长:高照明
3.1反恐工作领导小组
  反恐应急领导小组是反恐袭击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贮灌站反恐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以及发生重大反恐袭击事件时,沟通上级相关部门、公安机关等,协调公司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消除危险因素和恐怖袭击造成的后果,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3.1.1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胡一平
  副组长:潘国跃
  成员:王舍祥、高照明、赵瑛
  指挥部下设5个功能小组:应急办公室、生产技术组、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现场处置组。
  3.1.2工作职责
  ①根据发生的恐怖事件情况,迅速做出是否立即启动反恐应急预案的决定;
  ②决定采取处置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措施,负责先期处置的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抢险人员开展现场处置行动。
  ③保持与公司相关部门联络及指令、信息畅通;对超出本单位响应级别恐怖袭击事件,及时向公司相关部门报告恐怖袭击事件和先期处置情况,组织、协调部门应急力量协助公司、外部反恐专门力量和专业力量处置行动。
  ④负责善后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时调查设施破坏受损及职工、群众受害情况,指导排险抢修;尽快恢复生产,确保燃气安全稳定供应。
3.2 应急办公室
  反恐办公室设在安消科,是反恐事件应急响应的常设机构,负责部门安全保卫工作和反恐事件预防活动的组织、预案编制和演练、信息传递、应急处置协调等一系列活动。
  3.2.1应急办公室成员
  组长:潘国跃
  成员:陈小武、徐芳
  3.2.2工作职责
  ①及时接受传达上级部门关于反恐指示,恐怖袭击信息,指导、布置燃气供气设施管理到位开展有针对性反恐防范工作。
  ②负责检查、督促燃气供气设施管理单位反恐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③跟踪恐怖袭击事件发展动态,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④根据指挥部的意见,向华润燃气集团、政府有关部门报送事故动态信息;负责向外发布事态信息;
  ⑤掌握事故动态,加强内部联络,协调各功能小组开展抢险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做好与外部反恐专业队伍对接,配合处置恐怖袭击事件。
  ⑥做好伤员及家属慰问,事故损失核算、理赔工作。
3.3生产技术组
  组长:王舍祥
  成员:陈尔增、金宏斌
  工作职责:
  ①掌握恐怖袭击事故动态,根据事故处置要求,及时提供技术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测算,为反恐领导小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②对恐怖袭击造成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做好恢复生产的安排、调度、协调工作。
3.4应急抢险组
  组长:王舍祥
  成员:陈尔增、陈小武、金宏斌、邹应武、张伟文、傅广华
  工作职责:
  ①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抵达事发现场,正确判断动态,协调抢修力量,落实反恐领导小组抢险指令进行先期处置;
  ②做好现场的警戒和人员、车辆的疏散以及与公安消防机关的协同配合工作,保证抢险顺利进行;
  ③发现有伤亡人员,及时与后勤保障组、120急救中心联系,积极抢救受伤人员。
  ④做好事故现场用于事故调查取证的相关资料保全和收集工作。
3.5后勤保障组
  组长:赵瑛
  成员:杨康红、吴方琼、卢晓艳
  工作职责:
  ①负责现场临时抢救、救护伤员,为120急救中心医疗到来争取抢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程度;
  ②了解掌握抢险、生活物资储备情况,并根据指挥部指令进行调度;
  ③及时掌握事故的伤害情况,做好内外部物资转移、医疗救护力量的协调、配合工作;
  ④负责指挥部及各组人员所需车辆调度、指挥通信保障及其他应急工作保障。
3.6现场处置组
  组长:高照明
  成员:陈星、虞国妇女、余美图、斯文庆、刘安军
  工作职责:
  ①密切关注本单位反恐动态,做好本单位重点要害部位的监控和矛盾纠纷摸底、调查、消除工作;
  ②建立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机制;
  ③落实指挥部和抢险组的指令,负责本单位抢修、消防、救护、后勤队伍的调度;
  ④负责本单位响应级别反恐应急处置工作,执行本级应急预案;
  ⑤协助指挥部各个小组完成抢险和事后处理事宜。
  备注:
  1、在应急状态下,现场总指挥(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在场行政职务最高者任临时总指挥;各现场组、功能小组负责人不在场时,由该小组中现场行政职务最高者任临时负责人;
  2、各现场组的应急人员名单由各部门在部门预案中具体明确,并根据应急抢险的需求设立职责明确的应急救援小组。在特殊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临时调整下设功能小组的职责及人员组成;
  3、现场应急指挥部成立前,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具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四、预防机制 4.1预 防
  1.技防、物防、人防措施基本落实。依据要求,各项防范措施基本落实。在技防措施上,贮灌站安装并设施了周界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周界报警设防覆盖所有围墙边界,视频监控覆盖所有主要防控区域和设备,除站区值班人员外,门卫值班室24小时有人值守。若有人闯入,报警系统将第一时间拉响警报,听到警报后,值班人员将第一时间利用周边视频监控云台查看报警区域围墙情况,并通知运行人员迅速赶往报警区域查看情况,确认报警为误报后返回;所有报警情况均详细记录。
  对于站内人员和车辆出入实行进出登记制度,到访车辆需先登记后方可开门放行,同时对于外来车辆和人员还需核对身份后才可放行入内。
  2.在物防措施上,站内入口出设置第一道门,无车辆进出时,一律关闭大门,防止无关车辆擅自闯入,同时夜间时期大门关闭。站内四周设置2米高的实体围墙,所有生产设施周围均防止有干粉灭火器,可以做到随取随用,同时站内还设有消防水池1座,拥有1台自备发电机、4台消防电泵,消防水管为环状地下管网,储罐区周围还设有消防水炮3台,可在恐怖袭击发生时应急使用。
  3.在人防措施上,严格执行《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有关人防要求的项目,建立贮灌站反恐应急预案,设立了贮灌站反恐应急指挥机构,同时积极做好日常员工的反恐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积极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发现员工思想动态异常的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在值班管理上,站区门卫值班室和运行值班室设施24小时值班制度,夜间实行每小时巡查制度。在反恐应急处置上,贮灌站每年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4.2预报和预测
  4.2.1反恐办公室应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恐怖袭击预报信息:
  ⑴政府主管部门告知的预报信息;
  ⑵贮灌站周边企业预报信息;
  ⑶公司各单位上报的预警信息;
  ⑷其他渠道获取的预警信息。
  4.2.2反恐办公室应根据获取的恐怖袭击预报信息,分析相应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时做好反恐应急准备工作,并积极做好与上级部门、周边企业的信息联动工作。
4.3预警 4.3.1 预警分级
  根据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概率,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风险,预警级别划分为Ⅰ、Ⅱ、Ⅲ和Ⅳ四级。
  ①Ⅰ级(高风险):用红色表示,预计恐怖袭击事件随时会发生,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告,同时组织人员撤离并对现场进行封闭;
  ②Ⅱ级(较高风险):用橙色表示,预警恐怖袭击事件即将发生,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告并做好人员撤离的准备,同时向驻地武警部队申请武装守卫;
  ③Ⅲ级(一般风险):用黄色表示,预计预警恐怖袭击事件极有可能发生,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告,同时申请警企联防;
  ④Ⅳ级(低风险):用蓝色表示,预计恐怖袭击事件有可能发生,应立即加大自防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自防工作措施。
4.3.2预警程序
  根据恐怖袭击事件的预报预测和分析结果,按照恐怖袭击事件的预警等级,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及时向贮灌站员工发布和传递预警通告,协调相关应急处置人员进入应急准备状态,并将预警情况及应急准备情况上报公司相关部门。
  ②连续跟踪事态发展,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③重要节假日、举行重大公共活动等敏感期,贮灌站自动转入防恐戒备状态,加强站内巡查以及其他应该采取的预警行动或措施;
  ④达到预案启动条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4预警解除
  当领导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发布解除预警后,由现场应急领导小组下达预警逐步解除指令,预警解除工作不能一步到位,应按照预警要求逐步降低预警等级,直至恢复常态为止。
  在解除预警的过程中,若有发生任何异常的,应立即上报,并保持警惕。
五、信息报告与处置 5.1 信息报告与通知 5.1.1值班抢修电话
  值班电话:;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应急抢修报警电话:。
5.1.2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1、发生疑似恐怖袭击事件时,应立即向当地公安110指挥中心报警,同时第一时间报告公司领导,在接到报警后,应组织力量调查核实情况;
  2、信息报送必须快速、准确、详实。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掌握准确的信息,应先及时报告事件概况,随后补报详情。
  5.1.3应急办公室根据反恐应急小组的指示,及时将事件信息报告相关部门;若恐怖袭击事件已造成供气设施直接损坏等事故的,同时按事故信息上报程序进行上报。
  5.1.4对于因恐怖袭击,引发生产事故的,超出应急救援能力(经确认的或根据现场态势发展预判)的,应第一时间报警请求社会增援,如拨打&110&、&119&、&120&等,同时还应立即上报公司应急总指挥部,请求协助。
5.2信息报告内容
  ⑴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和恐怖袭击事件性质、种类;
  ⑵现场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⑶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经过,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⑷对恐怖袭击事件发展的动态预测及造成次生、衍生灾害的风险;
  ⑸信息报告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
5.3 信息传递
  5.3.1恐怖事件或事故发生后,对于可能危及周边单位的,事故站点相关人员应及时通知影响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
  5.3.2恐怖事件或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通知周边联防单位,请求增援,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5.4事故信息披露
  5.4.1对于属Ⅲ级及以下应急响应的,事故信息的披露由本单位现场指挥确认后,由对外信息发布人(后勤保障组负责人)或由现场指挥授权的人员对外发布。对于Ⅱ级及以上应急响应的,由公司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外发布。
  5.4.2对外信息发布人员应了解并掌握事故的最新情况,并能按照现场指挥的要求对外发布信息。
  5.4.2事故发生后,对媒体的采访应采取积极应对态度,不得抵制、生硬拒绝媒体采访。现场人员接到媒体采访请求时,应做好解释工作,引导记者找信息发布人员了解详细情况,并告知信息发布人员或现场指挥联系方式。
  5.4.3对于未经核实不允许发布的信息,严禁对外披露,避免造成信息发布混乱。
六、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根据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结合恐怖袭击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及对燃气供气设施破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分五级响应,包括社会级别、公司级别、部门级、站点级和班组级。
  应急响应
  触发/启动条件
  (满足任何一种情形即可)
  控制事态能力
  Ⅰ级响应
  (社会级)
  事故等级:一般事故A级及以上事故;较大及以上涉险事故。
  只有社会力量才能控制(以社会力量为主)。
  须启动地方政府、集团应急预案;
  由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长担任总指挥。
  影响程度:影响范围超出或极可能超出公司场站的大面积燃气泄漏,危及罐区、主要工艺装置区持续燃烧、爆炸事故(针对生产场站);需周边群众紧急撤离的火灾、泄漏事故;须实施交通管制的泄漏事故;事故、事件超出公司内部控制、处置能力。
  Ⅱ级响应
  (公司级)
  事故等级:一般事故B级;涉及员工重伤或多人轻伤或经济损失较大(超过10万元)的一般事故C级;
  险情主要由公司内部控制,必要时由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配合处置。
  不需要启动地方政府综合应急预案;
  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分管副总或事故区域责任单位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
  影响程度:影响范围未超出场站的较大泄漏或影响罐区、主要工艺装置区的火情(针对生产场站);2户及以上用户受损的燃烧、爆炸事故;重要工商用户用气场所燃烧、爆炸事故;给公司形象带来严重恶性影响的事故;大面积停气事件。事故、事件超出分公司内部控制、处置能力的。
  Ⅲ级响应
  (部门级)
  事故等级:未涉及员工重伤或多人轻伤或经济损失不超过10万元的一般事故C级;一般事故D级。
  险情主要由内部控制,必要时由其他部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配合处置。
  需启动应急预案;由负责人担任现场总指挥。
  影响程度:不影响或短时间影响主要生产区域的可控制火情,少量的燃气泄漏;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用户事故;其他部门、车间、班组可以控制的险情。
  Ⅳ级响应
  (站点级)
  事故等级:3人以下轻伤或经济损失不超过5万元一般轻微事故。
  险情主要由各站点内部控制,必要时上报请求救援力量配合处置。
  需启动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由各站点负责人担任现场指挥。
  影响程度:短时间内不会明显影响生产及供气的、小量可控泄漏和设备故障。
  Ⅴ级响应
  (班组级)
  事故等级:未涉及人员受伤,事故损失少于1万元的轻微事故。
  险情主要由班组人员控制,必要时需上报责任站点负责人或相关科室和人员。
  需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由班组长担任现场指挥。
  影响程度:对生产基本不造成影响或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
6.2响应程序 6.2.1初始应急响应
  在受到恐怖袭击的紧急情况下,值班的操作人员、保卫人员等在现场人员在进行事件报警的同时,现场其他当班人员或事件当事人应采取下列应对措施:
  ① 属于生产设施恶意破坏的,应立即组织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对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② 属于人员恶意闯入的,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阻止,对不听劝阻的,应立即报警,并及时报告相关领导;
  ③ 当发现有人员受到伤害时,在确定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紧急救护;
  ④ 若生产设施已遭到破坏,并在确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控制或排除险情。主要包括:
  &&在发生燃气泄漏时,切断泄漏源;启动喷淋系统,驱散泄漏气体并保护设备设施;
  &&在现场发生火灾时,进行初期灭火;
  &&在生产区域发生火灾时,对周围设备、管道、设施进行喷淋保护;
  &&根据应急预案内容采取其他控制措施及自救行动。
  ④当现场应急响应启动后,听从现场指挥调遣。
6.2.2应急响应的启动
  对于属公司级或社会级应急响应的启动,相关预案启动内容参照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恐怖袭击突发事件专项预案》执行。对于部门级(Ⅲ级)、站点级(Ⅳ级)、班组级(Ⅴ级)应急响应,相关应急响应的启动程序如下:
  1、Ⅲ级响应:对于内部可以控制的事故、险情,由本单位负责人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负责人在接到恐怖袭击事故报告或确认险情后,应立即通知本单位所有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到达应急岗位,组成现场临时指挥小组赶赴现场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现场应急抢险工作,并及时向公司报告事故情况,必要时公司领导也应赶赴现场。
  在出现需要外部力量配合处理的情况及征兆,应及时通知社会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协助处理:如伤员救护(120)、火情控制及泄漏气体控制(119)、人员疏散(110或居委会、物业)等。
  对于涉及外部协助进行的应急处置,现场应急处置仍由本单位内部力量为主,对事故后果及影响范围不超出Ⅲ级响应级别的,可以不进行响应等级升级。
  2、Ⅳ级响应:对于各站点内部可以控制的事故、险情,由站点负责人启动Ⅳ级响应。
  当站点负责人接到恐怖袭击事故报告或确认险情后,应立即通知本站点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并立即组成现场处置小组,由站点负责人负责指挥抢险,并及时向负责人报告抢险情况,必要时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应赶赴现场查看。
  3、Ⅴ级响应:对于班组责任区域内发生可控制的事故、险情,由班组长负责启动Ⅴ级响应。
  当班组长接到责任区域内恐怖袭击事故报告或确认险情后,应立即召集本班组小组成员赶赴现场,必要时可着急其他班组成员协助(如维修班),并立即组成现场处置小组,由事故责任区班组组长负责指挥抢险,并及时向责任区域站点负责人报告险情,同时站点负责人应及时将险情告知相关负责人和其他管理人员,必要时相关管理人员应到现场查看险情处置情况。
  4、响应升级原则: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关注事故事态的发展情况,若触发或预判事态发展将达到上一层级应条件的,应及时请求增援,并由本级现场指挥进行应急响应升级。同时在发生恐怖袭击后,发现贮灌站周边依然存在行为可疑的人员或车辆时,应进一步加强警惕,并时刻做好相应升级的准备。
  5、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必要的专业防护装备和劳保用品,并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同时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并严格履行抢修抢险程序,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6.4主要类型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处置
  当发生以下类型恐怖袭击事件时,应立即调动有关资源和力量,在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领导下,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贮灌站站内发现不明爆炸物
  ①如现场发现不明爆炸物,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同时向领导报告;关闭所有储罐紧急切断阀及其他安全范围内的控制阀门,停止生产,并对危险区域进行隔离,疏散人员集中至安全地带并保护好相关人员。
  ②严禁人员进出,加强贮灌站周边保卫、巡查工作。
  ③报告公安部门,请求派人排暴并协助其工作。
  2)贮灌站遭受爆炸恐怖袭击,导致管道设施发生泄漏起火险情的。
  ①爆炸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将现场情况向公安110指挥中心报警,同时向公司领导、反恐办公室报告;
  ②按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组织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③加强贮灌站周边的巡查,发现可疑车辆或人员的立即报警,防止恐怖袭击的再次发生,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3)贮灌站贮罐遭遇恐怖袭击,并发生破坏泄漏、起火险情的。
  ①立即关闭其他球罐的紧急切断阀,开启消防水泵和喷淋,疏散站区人员,立即向110、119报警请求支援,并报告公司领导。
  ②立即向周围单位通报事故险情,严禁烟火,对周边交通进行控制,禁止车辆通行,车辆一律熄火,110或辖区派出所到场后,由110或派出所人员接管交通管制。
  ③配合做好周边人员的疏散工作,无关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危险警戒区域。
  4)遭遇车辆或人员强行闯入的情形
  ①发现有可疑人员企图侵入场站时,保卫值班人员要极力阻止、劝说,向公司领导报警;对于不听劝说,具有强行闯入企图的,并立即向110报警,并立即组织当班人员进行阻挠,尽力拖延闯入时间;
  ②在阻挠闯入的车辆或人员时,应组织人身安全,若造成人员伤害的,应立即拨打120,若情况继续恶化,在110未到场前,在确保人生安全的情况下,可采取任何武力措施进行制止。
  ③配合公安机关制服可疑人员,做好各项记录,恢复现场。
  5)纵火事件
  ①发现恐怖分子在贮灌站周边或生产区内纵火,危及贮灌站运行安全,应立即将现场情况向110指挥中心报警,拨打&119&救援,并向领导报告;同时应立即启动消防水泵,开启贮罐喷淋,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②保护好现场,引导消防车进入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出现场。
  ③如罪犯嫌疑人在现场,应先期与其斡旋;当公安、武警到后,应配合、协助围捕恐怖分子。
  ④灭火后,注意保护好现场,检查供气设施运行情况,统计损失。
6.5应急结束
  恐怖袭击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进行分析评估。在确认事件得到控制、危害已基本消除,无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后,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七、后期处置
  7.1恐怖袭击事件处置工作结束,要及时清单人员,统计伤亡情况,为公安机关侦办案件和社会医疗机构救治提供准确信息。
  7.2积极组织力量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减少恐怖袭击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7.3反恐办公室等相关部门会同参加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恐怖袭击事件的调查、检测、损失评估等工作,并总结反恐怖工作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完善恐怖袭击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措施。
  7.4妥善安置受伤人员及其家属,如有遇难人员,需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处理。
  7.5评估事故损失(包括社会影响),办理保险索赔相关事务。
  7.6对于已造成负面影响的事故,配合上级单位做好解释、澄清、信息发布工作。
  7.7配合政府,妥善安置周边受影响的群众,包括提供食、住、行等便利。
八、应急保障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8.1.1液化气贮灌站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公司抢修部门、上级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系方式详见附件。
  8.1.2为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本单位应急救援机构的相关人员移动电话应随身携带并使手机处于24小时开机状态。
8.2应急队伍保障
  8.2.1贮灌站应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各类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队伍明确应急预案内容,明确应急步骤,明白处置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险情处置有效性。
  8.2.2根据本单位人员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应急队伍人员名单,对新增加的应急人员,及时组织预案培训和宣贯,使其明确自身职责及应急步骤和措施。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结合反恐应急抢险、抢修等的需要,配备必要的物资和设备,并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和管理机制,管理到人,做到应急物资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在应急状态下,由应急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坚决不能在物资供应环节耽搁时间。
  在预防和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致伤、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拒绝参与应急处置和救援、延误应急处置救援时机、处置不力、措施不当而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
十、附件 附件1.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所属部门
  联系方式
  应急救援小组
  胡一平
  经理室
  &&662278
  液化气现场抢险应急总指挥
  潘国跃
  副经理室
  &&687299
  液化气现场抢险应急副总指挥,兼应急办公室组长
  王舍祥
  生产技术组
  &&589210
  技术组组长
  陈尔增
  生产技术组
  &&570858
  技术组成员
  金宏斌
  生产技术组
  技术组成员
  陈小武
  安消科
  应急办公室成员
  办公室
  &&662323
  应急办公室成员
  财务科
  &&662169
  后勤保障组组长
  杨康红
  财务科
  &&667078
  后勤保障组成员
  吴方琼
  &&642737
  后勤保障组成员
  卢晓艳
  &&6301038
  后勤保障组成员
  高照明
  网点管理科
  &&611956
  现场处置组组长
  网点管理科
  &&619833
  现场处置组成员
  虞国女
  贮灌站
  &&617452
  现场处置组成员
  余美图
  &&668831
  现场处置组成员
  刘安军
  现场处置组成员
  斯文庆
  &&677491
  现场处置组成员
  王舍祥
  &&589210
  应急抢险组组长
  陈尔增
  &&570858
  应急抢险组成员
  陈小武
  应急抢险组成员
  金宏斌
  应急抢险组成员
  邹应武
  &&674880
  应急抢险组成员
  张伟文
  &&562773
  应急抢险组成员
  傅广华
  应急抢险组成员
附件2:公司及外部单位联系电话
  值班室
  抢修中心
  办公室
  安全消防科
  胡一平经理
  潘国跃副经理
  王舍祥贮灌站站长
  安监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
  住建局
  环保局
  急救中心
  公安局
附件3&&恐怖袭击事件报告登记表
  填报单位:填报时间:年月 日 时分
  事件发生地
  事件基本情况
  事件经过
  影响范围
  其它情况
  原因初步分析
  采 取 措 施
  现场处理
  其它措施
  处置建议和请求
  联系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新站区管委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