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生明主编的杂志什么时候出杂志影响因子查询

迷信“期刊影响因子”给高等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光明日报-光明网
您想去哪里?
13版:教育周刊·高等教育
&& 往期回顾 & && &
迷信“期刊影响因子”给高等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对期刊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标准的政策有关部门也在做出调整,教育部2013年底明确提出评判高校科研能力不再过分依赖论文。 CFP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教师为论文所累开始为人诟病,不可否认,以论文发表数量尤其是所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来评定教师的职业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但是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展示出的另一面,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些集体“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力量会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从而让人们忘记了为何出发。本文有些观点给“期刊影响因子”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作用以太多的权重,看似有些牵强,然而,这种直白的表述却道出天机——在高等教育追求发展的道路上,那些看似盲目,实质却是功利追求的现状,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负面力量,这是此文最重要的意义。
&&&&现在对高校进行考核,以及很多机构在对高校排名时,均把期刊影响因子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期刊影响因子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一般来说,一家期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越多,且这些论文的观点或结论被其他研究者已发表的论文引用的次数越多,影响因子就越高,期刊的影响力越大。
&&&&在国际上,《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刊都以高影响因子而著称,目前影响因子都在30以上,这在学术期刊中是极为罕见的,三大刊也因此被视为国际上最顶尖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在国际科学界影响力无与伦比。
&&&&然而日,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诺贝尔奖得主兰迪·韦恩·谢克曼博士却在英国卫报专栏中发表了题为《〈自然〉〈细胞〉和〈科学〉这类顶级期刊如何损害科学的》文章,呼吁“科学界应该推翻顶级期刊的暴政”。谢克曼认为,现行机制使那些最时髦但不一定是最好的研究获得了最大回报,这就像丰厚的分红导致金融业扭曲一样,一些专业性的奖励,比如在著名刊物发表论文的权力,扭曲了科研界。
&&&&在对顶级期刊的诟病中,谢克曼主要提到了期刊影响因子的负面作用。他认为,影响因子是一种噱头,这种衡量方法有重大缺陷,引用与质量并不完全相关,“一篇论文被大量引用可能是因为它是好的研究,也可能是因为它吸引眼球,或者是挑衅式的甚至是错误的”。
&&&&谢克曼认为,顶级期刊喜欢接收那些容易引起噱头的论文,这导致它们在那些时髦的领域里堆起了泡沫,并且阻止其他重要的研究。
&&&&谢克曼的观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不过,《自然》杂志母公司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负责人尼克·坎贝尔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承认,目前科学界确实存在过度依赖期刊声誉以及影响因子倾向,坎贝尔说,《自然》杂志同仁也多次表达了对于过度依赖影响因子的担忧。
&&&&《科学》的首席主编麦克努特博士也没有否认谢克曼博士的观点,即影响因子的使用已经扭曲了它的原意。麦克努特博士的前任、前首席主编布鲁斯·阿尔伯特博士曾签署关于科研评价的旧金山宣言,该宣言致力于停止使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估一个独立科学家的工作。
&&&&谢克曼博士的质疑与坎贝尔等的回应承认了期刊影响因子对科学界的影响已经走向了反面,表明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标准的确有重大缺陷。笔者认为,对中国来说,以期刊影响因子为评价标准对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老牌理工类大学文科专业过度膨胀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经济学、金融、管理、法律、新闻等热门文科专业招生与毕业生数量增加了几倍乃至十几倍。但从就业角度讲,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银行、新闻等文科毕业生的主要出路,人才需求量不大,再加上地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精简力度加大,需求量更是趋减,“国考”录取率越来越低就是明证。可以说,不少文科专业就业行情已连年滑坡,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就高校而言,文科扩招幅度最大的并不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牌文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老牌文科专业,而是1999年高校扩招之前没有设置文科专业或文科专业不多的理工类大学,这些老牌理工类大学通过新设立“文科五院”(或五大文科专业)即法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新闻传媒学院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文、理、工、经、管、法齐全的所谓综合性大学。
&&&&对理工类大学来说,热衷新增设文科院系除了“迈向综合性大学”这个理想,追逐期刊影响因子评价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社科核心期刊数量很庞大,南京大学所属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所发布的中文社科核心期刊即CSSCI期刊总数多达500多种,其中多数是法律、管理、经济、金融、传媒方面的核心期刊,其数量比理工类核心期刊多得多,这意味着相关论文在社科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数量更多,被引用的更多,高校在各类社科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将因此提高,这既能作为高校领导政绩考核依据,又有助于提升高校声望与排名,何乐而不为?因此部分理工类高校不顾自己是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摇篮,也不顾就业市场的需求,一窝蜂增设这些热门文科专业,造成教育投资的巨大浪费。
&&&&这种浪费一方面表现在文科生上,不少理工类大学认为,文科专业不需要配备昂贵的实验设备,投入少,见效快,招几名教师,找几间教室就可新开一个文科专业,而这样的平台其实培养质量根本无法与老牌文科大学与文科专业相比,不少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国家与家庭的巨大投资均打了水漂。另一方面,这些学校的工科生也成了不同程度的受害者,工科生培养所需实验设备配置与运转成本很高,其培养成本是文科生的7至10倍不等,任何一个理工类高校,其教育资源(如资金、设备等)总是有限的,用于培养扩招文科生所耗用教育资源越多,用于培养工科生教育资源就会相应减少,其培养数量与质量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理工类大学片面追求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标准,转型成为文、理、工、经、管、法齐全的所谓综合性大学与由此带来的文科生激增现象,未见得是好事,如果这种转型是以牺牲理工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为代价,那更是得不偿失了。
专业畸形发展导致教育投资与人才浪费
&&&&现在一个流行的说法是“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从表象来看,这句话很诱人,而事实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国的相关产业发展迟缓,对人才需求很有限,毕业即失业成了常态。
&&&&而在科学界与高校,生物科学的确属于热点学科,《科学》《自然》两大综合性自然科学顶级期刊也格外偏爱生物科学方面的论文。据JCR(《期刊引用报告》)公布的172个学科的平均影响因子排名,位于前10位的学科全部与生物科学相关,排在第一位的免疫学平均影响因子居然达到5.792,相比之下,排在最后的船舶工程类刊物平均影响因子只有0.319。两者相差18倍之多。
&&&&与生物科学类似,计算机学科因为影响因子排名靠前,也受到各高校青睐。
&&&&在影响因子的驱动下,许多高校生物学科、计算机等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学科与专业呈现出大跃进式发展,目前,几乎所有过去没有相关专业的理工类重点大学都新设了与生物科学、计算机相关的学院或专业,然而相当数量毕业却陷入无业可就的困境之中。
&&&&各大学在追求以影响因子为代表的漂亮科研、漂亮数据的同时,却忽视了发表论文较少且不容易被引用的学科建设,使这些学科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以平均影响因子最低的船舶工程学科为例,该学科对船舶工业、国防建设、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均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斗争日趋激烈,航母的自主建设、海洋强国的建立与海洋石油开发,从造船大国升级为造船强国等都凸现了船舶工程学科与专业的极端重要性,这是倍受追捧的生物科学无法相比的。然而,虽然近几年我国造船业快速发展,但除了上世纪60年代以前就已开设相关专业的几所院校之外,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几乎没有高校新开此专业。
&&&&与热门文科疯狂扩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和社会急需的一些传统工科专业如煤炭、水力、水电、地质、采矿、测绘、铸造、核技术、铁道工程、桥梁隧道等这些艰苦工科专业与船舶工程类似,相关刊物平均影响因子均排名很靠后,加之培养成本高,不少理工类高校对这些无名无利的艰苦工科专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毕业生数量与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严重影响了这些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行业的发展。
军工技术人才培养受到冲击
&&&&军工产业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强国富民之本,与军工相关的学科专业,国内出于保密原因,国外出于对华技术封锁原因,相关学科专业刊物少,发表论文少,被引用量也少,如同船舶工程,相关刊物平均影响因子均排名靠后,但对国防与国家经济安全重要性却很突出。
&&&&以航空发动机研发为例,航空发动机技术是大国地位的体现,是现代航空技术的战略制高点,是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的比拼与较量,因此各大国在这一领域均不惜血本,投入巨资,开发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下,我国对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虽然“不差钱”,但我们航空发动机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仍不小。究其原因,我们太缺乏像吴大观这样的大师级航空发动机顶尖技术专家,目前,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仅5人,人数实在太少。
&&&&自主建造航母也是这样。我国是钢铁大国,钢铁产能占世界三分之一,但研制建造航母所需的高端特种钢材却大批量依赖进口。衡量一个钢铁强国的重要标志是看特种钢材占钢铁总量的比重,美国特钢比重占22%、日本占28%、瑞典占50%,而我国仅占3%。我国钢铁工业是典型的大而不强,其原因也是缺乏一流技术人才。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翁宇庆院士曾说过,我们现在钢铁研究队伍严重缺乏后备人才,现在的年轻人都倾向搞金融、经济,很少有人愿意学冶金,搞钢铁研究。
&&&&与航空发动机、航母特钢类似,我国在反舰导弹等军工技术研究上均因严重缺乏顶尖技术人才而困难重重。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与生物类专业大跃进式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各类军工专业可以说扩招幅度最小的专业,高校招生不多,考生报考不积极,出现这样的状况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影响因子均排名靠后导致学科与专业建设受到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不同程度的忽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在各个领域均衡发展,相应的,技术人才也要在各个领域均衡分布,各个学科专业和领域都需要一定数量技术人才和领军人物。由此来看,我们考核评价高校不能过于强调期刊影响因子,而是要将学科专业对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置于影响因子评价标准之上,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均衡发展,才能满足各个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制度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光明网版权所有汤森路透集团于美国时间发布了新一年的各杂志影响因子,新版影响因子的出炉,第一时间触动了我国科研人员关于各自学科领域期刊影响因子变化的敏感神经,并再次引发科研界关于SCI评价体系功过,以及如何建立更合理的评价体系的热烈讨论。
2015年新版影响因子出炉
2015年SCI期刊影响因子(IF)下载(JCR最新)
今天刚出的,大家关心的 scientific report 5.5。 plos one 3.2
science 35,看涨啊。nature 41 cell 32。
新版影响因子点评和感想
一、高低档次杂志分析:
在这8618份杂志中,影响因子20分以上的杂志有48份,占全部自热科学领域杂志的0.56%。进一步分析这48份杂志发现:其中22份(45.8%)是综述性杂志,18份(37.5%)杂志来自于自然出版集团,另外4份(8.3%)杂志来自于柳叶刀出版集团。影响因子高于10分的杂志有178份,占全部杂志的2.1%,其中69份(38.8%)为综述性杂志。影响因子高于5分的杂志有599份,占全部杂志的7.0%。影响因子高于3分的杂志有1654份,占全部杂志的20%。与此同时,影响因子小于1分的杂志有3010份,占全部杂志的34.9%,其中有33份杂志没有影响因子。由此可见,高档次杂志所占比例比较低,而影响因子在3分以下的杂志占80%。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发表高档次文章难度大。
二、Top20分析
根据笔者在过去的三年对Top20杂志持续分析来看,今年的分析结果与去年相似,即去年Top20中的18个杂志仍然排在今年的Top20中。经典名牌杂志的影响因子继续保持稳中有升态势,排在前三名的杂志名次没有变化。其中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以影响因子115.84,仍然独占鳌头,其影响因子比去年下降了46.66,然而由于该杂志一年仅发表25篇文章左右,所以其影响因子浮动之大也可以理解。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以55.873的影响因子,仍位居第二;Chemical Reviews影响因子为46.568依旧位于第三。Lancet杂志的影响因子为45.217;另外CNS三大杂志的影响因子分别是:Cell,32.242;Nature,41.456;Science,33.611。去年Top20中的Physics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和Reviews ofModern两个杂志今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31.427和29.604,分别排在第22和24位。Top20中两个新杂志为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和NaturePhotonics,影响因子为33.346和32.386,分别排在第18和19位。
今天一大早看邮件,收到Wiley Materials Science的邮件,告知旗下数个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我最关心的是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去年有一个稿件想投那里,学生说没有影响因子,怕影响毕业,投了Optics Letters,结果主编建议直接转到Photonic Research,也是没有影响因子,学生不同意,最后投了RSC Advances。现在,最新影响因子出来了,AOM因子4.06,如果PR因子如期刊自己预测那样也超过4,我们就亏了。瞧,我们对影响因子锱铢必较。
新版JCR已经发布,按照惯例,JCR年6月发布)继续&镇压&了一些的期刊,相关说明和清单如下。
2014年度JCR共收录期刊8618种,相比2013年度的8474种增加144种,增幅为1.7%。
本年度中国大陆(PEOPLES R CHINA )计有173种期刊被收录,相对2013年度的163种增加了10种(增幅为6.1%)。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由2013年度的66种增长至84种(增幅为27.3%)。
在这里,对所在研究领域中期刊的影响因子做一个概述。去年发表了两篇SCI,JOSAB和Optics Letters各一篇,从影响因子来看,这两个杂志的表现都很平稳,前者稳定在2左右,后者稳定在3.5左右。近几年,由于一些开源新杂志的出现,比如Nature旗下的稿费收割机Scientific Report(今年影响因子大于5),使得光学领域的老派杂志也受到一定的冲击。目前,OSA旗下的期刊影响因子最高不到4,面对出版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不知道OSA是否会对这些老派杂志做一些调整。另一方面,OSA已经开始行动了,有一个叫Optica的杂志,可能将会成为旗下有力的稿费收割机。值得一提的是,Chinese Optics Letters(OSA旗下)的影响因子升到了1.8左右,超过Chinese Physics Letters,成为我国在光学领域成功开办的一个好期刊,超越了该领域的好几个国际期刊,比如Optics Engineering, Applied Optics等。手头有文章的朋友,可以考虑把文章投过去试试。
综合性期刊总体数量只有56个,其中Nature和Science为第一和第二。值得注意的是Nature Communications已经超过了PNAS,而另一个Nature下面的开放性Scientific Reports也快破6了,而PlosOne已经跌到3.2了。排名16的中国科学通报因子为1.6。
另外今年的排名新加了一个Eigenfactor score。这个数字是衡量一个期刊在其学科中的总体贡献,而一个学科的全部贡献值是100。比如下面的Nature, Science, 和PNAS的Eigenfactor score分别是1.5, 1.2 和1.4。总体来说影响因子和这个系数是高度相关的(r2 = 0.83)。
此外,我还编排了一些其它专业学科的排名:土壤学,农学,生态学, 植物学,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
SCI影响因子反思
如果不比IF,怎么考量含金量呢?我把现在周围正在兴起的一种声音列出来供参考和讨论:
这是一种分学科分级别的简单的办法。
首先,请各个一级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经济学、统计学等等)推选出各自领域公认的最负国际盛名的五个奖项,把这五个奖项过去10来年所有获奖奖项的核心成果发表在哪些杂志列出来,获奖数量最多的前5个杂志定为该一级学科的一区杂志(top journals)。谁都知道只有真正的创新才会拿到国际上的重要奖项,拿奖最多的杂志在该一级学科创新能力最强,这个大家应该不反对吧。所以这么一处理,虽然粗暴,但是简单。
其次,按国家整体的一级学科学术实力来定位二区杂志。比如,假设数学实力世界排名前三的国家(这种排名英美很多机构都有做,借鉴一下即可,出入不大的)是美国、法国、德国(也许有俄罗斯,这里只是举例,不较真),那么就把美法德各国的数学学会会刊(一级学会)作为二区杂志。
第三,其余SCI统统定为普通刊物(三区杂志;又或者按二级学会的门户杂志继续往下分为三区、四区)。试问,都没有哪个大奖是从你这杂志出来的,你好意思自称一流杂志吗?
我赞成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用SCI影响因子进行绩效评价,但不赞成对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及教师单纯用SCI影响因子进行绩效评价,前者应纳入专利授权、成果转让、产品效益等量化指标,后者应纳入教学工作量及教学成果等量化指标。
我不反对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中以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划线,我认为一般研究生毕业只需提供学位论文即可,而要申请奖学金或成为优秀研究生就必须发表高水平论文。因此,我给本校即将出台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投了赞成票。英文综述写好了却不知道投哪一个杂志好,影响因子高一点(>2分)比较好发的SCI杂志有哪些呀?
小汐子E1E6
英文综述一般都是杂志主编找学界大牛约稿,不像国内很多研究生做课题前写一篇综述然后投出去,SCI收录的杂志一般不会接受自己投的综述.
可是有同学发表了综述文章呢!
据我所知,大部分知名的综述性期刊都是向牛人们约稿的,或者你在某一领域发过多篇SCI文章(当然影响因子和他引次数是越高越好啦)之后可以结合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撰写一篇相关综述。但也有些影响因子在1-2之间的期刊上也可以刊载综述性文章的,这样的期刊应该相对容易中一些,尤其是你写的综述中结合了自己课题组的相关工作,如果仅仅是对现有文献中所报道的工作作一个简单的整理,那样的综述质量就要低一些,类似国内期刊上的综述文章,有综无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请问RSC的EE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怎么样?(影响因子,杂志,期刊) - 论文写作与投稿 - 生物秀
标题: 请问RSC的EE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怎么样?(影响因子,杂志,期刊)
摘要: [请问RSC的EE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怎么样?(影响因子,杂志,期刊)] 是个新杂志还没有影响因子,一篇文章被CC拒了,主编建议改投这个杂志不用再审稿,我还指着这篇文章毕业的,想请问新杂志的影响因子一般什么时候可以出来,这个杂志可能的影响因子能有多少呢?谢谢 关键词:[影响因子 杂志 期刊]……
是个新杂志还没有影响因子,一篇文章被CC拒了,主编建议改投这个杂志不用再审稿,我还指着这篇文章毕业的,想请问新杂志的影响因子一般什么时候可以出来,这个杂志可能的影响因子能有多少呢?谢谢回复这个杂志挺不错的,估计IF至少有3,极有可能超过4回复呵呵,不是吹啊,这个期刊在2010年6月份推出的影响因子估计要接近6,预计在5.8左右吧。投吧,能中的话肯定不亏。回复出来了,过8了回复怎么查不到这个杂志的影响因子?回复统计出错导致今年没有公布该刊影响因子,有人问过JCR的客服,已经确认超过8了回复呵呵,我确认了下 影响因子是8.5回复Originally posted by yw__577 at
统计出错导致今年没有公布该刊影响因子,有人问过JCR的客服,已经确认超过8了 Really?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杂志影响因子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