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马德堡半球证明了实验失败的原因有

(2011o南通)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发现,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冰的熔化和凝固引起的.关于冰熔化的原因.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l:冰块的厚度小.猜想2:金属丝的温度低.猜想3: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大.(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2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___.(2)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只改变冰块的厚度进行实验,金属丝都能割穿冰块.这说明猜想1是____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____;如何判断:____.-乐乐题库
& 物理学方法知识点 & “(2011o南通)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习题详情
20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4.8%
(2011o南通)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发现,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冰的熔化和凝固引起的.关于冰熔化的原因.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l:冰块的厚度小.猜想2:金属丝的温度低.猜想3: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大.(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2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金属丝挂在冰块上,温度应该相同&.(2)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只改变冰块的厚度进行实验,金属丝都能割穿冰块.这说明猜想1是错误&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控制重物质量相同,用较粗的金属线拴住重物挂在冰块上&;如何判断:冰块是否被割穿&.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1-南通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11o南通)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发现,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冰的熔化...”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研究了影响熔点和凝固点的因素,在实验室注意控制变量法结论的得出改变了什么,不影响结果时说明与该物理量无关,在探究与压强的关系时注意要改变压强
解:(1)因为金属丝和冰块挂在一起,所以金属丝和冰块的温度应该一样.故答案是:金属丝挂在冰块上,温度应该相同;(2)只改变冰块的厚度进行实验,金属丝都能割穿冰块.关于冰熔化的原因与冰块的厚度小无关,故答案是:错误;(3)为了验证第三种猜想应该控制重物质量相同,用较粗的金属线拴住重物挂在冰块上,看看冰块是否被割穿.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了解情况,需要学会利用物理语言来解释身边现象,同时要熟练掌握常见现象的产生原因.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11o南通)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发现,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由...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2011o南通)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发现,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冰的熔化...”主要考察你对“物理学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理学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初中一般有这几种:一、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控制变量法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影响液体浮力大小的因素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压强)大小的因素
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影响电流热效应大小的因素
三、转换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
四、类比法
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
五、比较法(对比法)
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电动机和热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六、归纳法
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比如铜能导电,银能导电,锌能导电则归纳出金属能导电.在实验中为了验证一个物理规律或定理,反复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的正确性然后归纳、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科学推理法
当你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说是在做出推论,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就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八、放大法
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 比如音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
九、等效替代法
比如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一个力就替代了两个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样的方法.
十、累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累积法.【命题方向】一、观察法二、控制变量法三、转换法四、类比法五、比较法(对比法)六、归纳法七、科学推理法八、放大法九、等效替代法十、累积法 这些方法的使用,尤其在实验中的使用.【解题方法点拨】找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结合例子去分析去理解.
与“(2011o南通)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发现,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冰的熔化...”相似的题目:
“曹冲称象”的故事(如图)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思想方法,其中就有“等效”的思想方法.在你所学过的物理概念或规律中,&&&&(举两例)运用这种思想.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我们用一根未点燃的蜡烛来代替点燃的蜡烛在镜中的像,以确定像的位置,这种物理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等效转换法类比法模型法
在研究电压的作用时,我们可以引入“水路”同“电路”进行类比,如图所示.将抽水机比作电源,则可将阀门比作&&&&,将涡轮比作&&&&,将水管比作导线,还可将水压比作&&&&,水流比作&&&&.
“(2011o南通)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设计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  )
2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下列过程中运用了“实验推理法”的是(  )
3下列实验中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04o安徽)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1所示的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一直运动下去.推理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如图2所示的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个结论的?
2某研究所为了研究灯丝温度对白炽灯平均使用寿命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保持灯泡内惰性气体的压强为0.1个大气压,钨丝粗细为250微米,通过改变钨丝中电流的大小来改变灯丝的温度,测得灯泡的平均寿命与灯丝温度及电流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灯丝温度(K)&电流(A)&平均使用寿命(小时)&2400260028003000&6.056.617.488.34&800037729.53.4&(1)分析实验所得数据可以预测:在上述实验相同的条件下,钨丝温度在2200K时,其平均寿命应最接近于(&&&&)A.50小时&&&&&&&&B.500小时&&&&&&&C.8000小时&&&&&&D.16000小时(2)简述你作出上述预测的理由:&&&&.
3(2002o海淀区)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例如将一个7Ω的电阻替换某支路中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支路中电流不变,说明一个7Ω的电阻与阻值为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等效的,所以可用7Ω的电阻替代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在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0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1)请根据实验电路图把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填齐.①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②闭合开关S1前,滑片P置于&&&&端.(选填“a”或“b”)③闭合开关S1.④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⑤先断开开关&&&&,再闭合开关&&&&,保持&&&&的电阻不变,调节&&&&,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则此时R0=Rx(2)在此实验中,若将电流表改为电压表,其他器材不变,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等效替代法测量Rx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在连接好后,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情况)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11o南通)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发现,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冰的熔化和凝固引起的.关于冰熔化的原因.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l:冰块的厚度小.猜想2:金属丝的温度低.猜想3: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大.(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2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___.(2)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只改变冰块的厚度进行实验,金属丝都能割穿冰块.这说明猜想1是____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____;如何判断: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11o南通)寒冷的冬天,某兴趣小组发现,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细金属丝割穿了冰块,而冰块保持完整.他们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认为这是由于冰的熔化和凝固引起的.关于冰熔化的原因.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l:冰块的厚度小.猜想2:金属丝的温度低.猜想3:金属丝对冰块的压强大.(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2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___.(2)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只改变冰块的厚度进行实验,金属丝都能割穿冰块.这说明猜想1是____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____;如何判断:____.”相似的习题。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改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2.00
&&¥2.00
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改进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你的位置:
4月1日新闻大求真期 邓男子携全国最大型马德堡半球实验 探索大气压的秘密
4月1日综艺真人网#节目预告# 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期》邓男子携全国最大型马德堡半球实验震撼来袭,今晚18:00《新闻大求真》之“大科学秀”带你探索大气压的秘密,你准备好了吗~!
高空坠落很危险 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导致学生死亡第四位的就是坠楼坠崖。高空坠落死亡率很高,造成的伤害大,轻者住院,重者长期残疾。因为儿童骨骼有薄弱的地方,肱骨的远端、耻骨的远端,这些地方很易骨折。家长应告诉孩子高处玩耍的危险性,其次,孩子没有意识到的危险,请大人一定要加强保护!
some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网络技术员,毕业于北大青鸟!!现有自己的网络工作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议初中物理课堂困境的产生及对策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浅议初中物理课堂困境的产生及对策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1:43: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议初中物理课堂困境的产生及对策.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德堡半球证明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