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处斩什么动物结伴散步

章凝[美国]对动物三国演义的点评 - 文学书画 - 文学书画国际展交中心
文学展厅您当前位置: <
< 详细内容
地址:文学书画国际展交中心手机号:(0)邮箱:
版权所有:文学书画艺术国际展交中心秋 敛(三)-文章中心-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
=== 欢迎光临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 ===
情系天水武林社区..关爱生命,促进健..
&&您的位置:
秋 敛(三)
编辑:柯健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时间: 10:00:53
秋季睡眠“八忌”:秋季气候凉爽,人
们睡眠的气象条件大为改善,但如果不适当加以注意,睡眠质量将会大受影响。所以,秋季睡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忌睡前进食――这将会增加肠胃负担,易造成消化不良,有害身体,还会影响入睡。睡前如实在太饿,可少量进食,休息一会儿再睡。
忌睡前饮茶――茶中的咖啡碱能剌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兴奋,睡前饮过浓的茶会因之而难以入睡,饮用过多的茶会使夜间尿频,影响睡眠。
忌睡前情绪激动――睡前情感起伏会引起气血的紊乱,导致失眠,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睡前应力戒忧愁、焦虑或情绪激动,特别是不宜大动肝火。
忌睡前过度娱乐――睡前如果进行过度娱乐活动,尤其是长时间紧张剌激的活动,会使人的神经持续兴奋,使人难以入睡。
忌睡前时多言谈――卧躺时过多说活易伤肺气,也会使人精神兴奋,影响入睡。
忌睡时掩面――睡时用被捂住面部会使人呼吸困难,身体会因之而缺氧,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忌睡时张口――睡眠时如果张大嘴巴呼吸,吸入的冷空气和灰尘会伤及肺脏,胃也会因之而着凉。
忌睡时吹风――人体在睡眠状态下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降低,易受风邪的侵袭。故在睡眠时要注意保暖,切不可让风直吹。
(摘《扬子晚报》;存益1030-4)
“多事之秋”如何养生: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之急,地气以明”。
时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气清肃,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季节。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
“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秒”。
由于种种原因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增长率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调和情志& 远离悲秋――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宋代养生家陈直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可见,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正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的:“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因此,对中老年人来说,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已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所以,中老年人要结伴去野外山乡,登高远眺,饱览大自然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等胜景,一切忧郁、惆怅顿然若失,愉悦和谐的情绪焕发出青春般的活力。
秋冻有节& 和用强身――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养生之道。但对“秋冻”要有正确的理解,科学领悟其中真髓。
自“立秋”节气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会不断入侵,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如果到了深秋时节,遇天气骤变,气温明显下降,阴雨霏霏,仍是薄衣单裤,极易受到寒冷的剌激,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感冒等病,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病的中老年人,若不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一旦受凉感冒,极易导致旧病复发。
寒凉剌激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寒冷剌激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栓形成,危及生命和健康。
因此,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地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方为明智之举。
(摘《科学生活报》;存益1138-10)
名医谈秋季养生:湖北省中医院养生名
医沈永政教授说,秋季养生在一年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秋季养生得当,人们就能健康地度过冬天。
燥是秋季的主气。因为秋燥,很多人就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秋燥还容易伤肺,引起呼吸道感染。此时养生,充足的水分不能少,一天饮水量不能少于2斤。饮料应该以滋阴、去火的为主,如菊花茶、银花露、枸杞等清肝明目,降压去火的东西。
此时最好能多吃些梨,生吃能清火,熟吃能滋阴。有条件的不妨吃些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滋阴润肺的中成药。蜂产品:蜂蜜、蜂花粉、蜂王浆等有益无害,但要适量。
秋天阴气上升,代谢不旺盛,毒素易储存。为了促进代谢,适量的运动不能少。但要防太过剧烈和劳累,以免阴气外泄。过度剧烈的运动会使人大汗淋漓,致使津气耗散。运动以微微出汗为最佳。
多吃果蔬和杂粮,少吃盐和糖。尤其是晚餐,盐分摄取多了,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硬化。所谓“早上的盐汤赛参汤,晚上的盐汤像砒霜”就是这个道理。
(摘《家庭主妇报》;存保5后)
秋季养生防肺燥:秋季久晴无雨,人们在夏季发泄过多,体内水分不足,容易出现肺燥。这里介绍几则防肺燥方。
配方一(温散风寒,宣肺化痰)苏叶10克、半夏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枳壳12克、生姜12克、橘皮10克、大枣4个、杏仁12克;
配方二(温燥外袭,肺阴受灼)桑叶10克、沙参20克、杏仁10克、浙贝10克豆豉10克、桅子10克、梨皮10克;
配方三(温燥伤肺,干咳化痰,气逆而喘)桑叶15克、生石膏20克、党参20克、甘草6克、麻仁10克、阿胶10克、麦冬20克、杏仁10克、炙把叶15克。
每日多饮水、豆浆、牛奶,多吃萝卜、蕃茄、银耳、梨、香蕉、葡萄等,禁烟酒、辣等燥热作物。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球、游泳等,可提高肺功能和机体耐受能力,更好地抵御秋燥的侵袭。
(摘《天津老年报》;存保5后)
疾病也〖秋后算账〗:夏季高热所带来的烦躁、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活动减少以及贪凉受寒等,均可使人体健康受损而背上“夏债”,到了秋季就表现出来了,即表现为夏日“欠债”,秋后“算账”。
关节痛、颈椎病――天气转凉,关节疼痛、颈椎病患者愈来愈多,这是因为在炎炎夏日里过分用空调、电扇或夜晚过分贪凉,而使关节、颈椎受损导致的秋后发病,其症状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有的还伴有眩晕、恶心、上肢麻木、视物模糊等症。局部热敷、保暖、按摩可缓解症状,但关键是夏季不要图一时痛快而过度贪凉。
过敏性鼻炎――在夏秋季节转换之时,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加大,身体处于夏亏状态,有过敏体质的人,对这种明显的改变一时便难以适应。一到秋天,不少人便频频打喷嚏,直打得头疼、胸疼、肚子疼……这是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难言之苦。此时应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消除主要诱因,再注意饮食清淡及尽量远离过敏原。
脾胃损伤――夏季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在高温下,消耗又大,身体处于透支状态。入秋后气候凉爽,各脏器的生物钟也转入内向性积蓄期。此时加强营养可一补夏亏,但要注意,此时切不可恣意猛吃猛喝,一来可能伤了脾胃,二来可随着秋季“肥胖开关”的开闸而导致体重剧增。秋季,坚持吃八成饱对控制体重很关键。
(摘《健康生活报》;存益1145-15)
入秋进补莫忘“忌:俗活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但起码应分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
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忌凡补必肉――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过量食用,会引起消化不良。肉类消化过程中产生的脂类,又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的诱发因素。
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许多食物都是有治疗作用的。如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佳品。
忌重“进”轻“出”――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时,亦应重视排便。
忌恒“补”不变――长期专服某一种补品,对健康是不利的。要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补益方法,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忌重“贵”轻“贱”――价格昂贵的燕窝鱼翅之类,并不比廉价的萝卜白菜具有更高的食疗和营养价值,不能以贵贱作为评价补益效果的标准,应根据需要确定如何进补。
(摘《中国医药报》;存健秋1)
秋季养生三要:秋季早晚凉爽,中午燥热,温差较大,空气干燥,易伤肺阴,皮肤,口鼻干燥,咽喉肿痛,大便不畅,发病率较高。身体虚弱或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要适应气候的变化,适量运动,调理好饮食,注意自我保健。
1,起居应早卧早起,忌贪凉熬夜,清晨起床后闭目养神20分钟,不宜过量活动。
2,饮食一是宜清淡,忌辛辣,二是宜温热,忌寒凉。如萝卜(青、白、胡萝卜等),秋季萝卜小人参,“吃萝卜喝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藕,生吃凉血散淤,熟食滋阴养血;大白菜、豆芽菜、清热利尿;鲫鱼,通血健脾,增强记忆;银耳,润肺止咳;梨,清热解毒;花生,软化血管润肺补钙等温热平和食品,以及蕃茄、芝麻、菠菜、蜂蜜、糯米、牛奶等柔润性食品;少吃绿豆、冬瓜等寒凉性和葱蒜、三椒(胡、花、辣)等辛辣食品。
3,在日常饮食中可食用一些润肺生津,养阴除燥,汤粥类食品。如:银耳冰糖粥,百合莲子粥,黑芝麻粥、糖醋藕片,萝卜梨汁,三鲜汁(梨、南荠、藕、白糖)等。
(摘《天津老年报》;存保7)
秋燥防伤肺:秋高气爽,全在于地面水分能迅速蒸发,从而使空气中的湿度下降,令大气压给人的负荷降低,人就觉得轻松。但在大量蒸发地面水分时,也会把人体(尤其是呼吸道)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出去,使水分丢失过多(阴津受损),造成局部抗病能力下降而引起病证。这就是说空气过于干燥也能成为伤人的致病因素,这叫“燥邪”。中医说“秋燥,易伤肺系”就是这个道理。
每逢入秋或久晴不雨之际,许多人会因为阴津受损而出现大便秘结、眼睛干涩、鼻干咽燥、频作干(燥)咳,甚至舌干唇裂、皮干毛枯等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燥咳,初起为口鼻干燥与咽痒,继之则为痉挛性的频咳,无痰或极少痰。久之则在咳时见胸痛或头痛,还会伴有畏寒发热。由于人的体质对病袭击后的反应不同,在具体表现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燥咳又有寒热之分。
温燥(偏热)型――包括机体生理功能亢盛,产热量过多或对病因的反应强烈,还可能是交感神经反应亢进等。此时,除具备上述共同的要点外,发热多为骤起,还有心烦口渴与怕热等,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轻微剌激,也能激起咳嗽发作。通常这种情况多属呼吸道的急性感染性炎症。
凉燥(偏寒)型――包括机体生理功能减弱,热能不足,或对病因的反应能力迟钝,或是副交感神经反应亢进等。属后者的咳嗽则多在夜间发作。所以民间常说“日咳多属心经火,夜咳常是肺家寒”。凉燥所致之证,也会引起发热,但在发热前多以畏寒为主,而且病人喜欢盖被及爱卷曲而卧。患有慢性炎症或由其引起急性发作时,多呈这类表现。
被秋燥所伤而致的疾病,因为轻重不一和属性不同,应当先请医生检查诊断明确之后再行用药,并按照下述要点调理:
1,到室外活动时随身带水,频饮润喉,可提高全身(尤其是呼吸道)的抗病力。
2,入秋后昼热夜凉,要适时穿衣,袒胸赤膊或穿得过厚都会引起感冒而致咳。
3,膳食要妥善调配,烹饪要防惹燥。食物被爆、炸、烤、煎之后,不但会丢失原有的结晶水还会反过来夺取其所接触之黏膜的水分,而且食物在高温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助燥邪为虐。故在秋季应取能保持原有水分的蒸、炖、煲、煮等烹饪方法为好。
4,常吃能润燥的食物可防燥邪伤害。如蜂蜜、雪梨都能润咽,萝卜切片拌蜂蜜可防治燥热咳嗽,常饮豆浆或鲜奶能滋阴润燥,吃香蕉、红薯或磨烂芝麻煮糊能润肠,有表里同润之功,常食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更是预防秋燥的重要措施。
5,中药的沙参、玉竹、怀山药、百合等,能够促进呼吸道和胃肠道的腺体分泌,所以是典型的润燥之剂,将其与肉类一同煲汤是明智之举。年老或体弱者,可适当选用红参或西洋参炖服,可收生津润燥之功,但必须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6,秋燥之证常有明显的“表里关系”,治疗时应该互相兼顾。
中医治咳效果较好,所以凡止咳糖浆多含中药。但在服止咳浆时应注意:①最好在餐后服用;②用量要足;③不要冲得太淡且要有适当的温度;④喝糖浆后不要立即喝水,要让它在咽喉里多停留一段时间。
(摘《健康报》;存益929-14)
秋季养生的要点:随着秋天的到来,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雨水渐少,秋风萧瑟。特别是白露后,气候变化较大,稍不注意便容易患病,一些人的旧病也容易在此时复发,因此要注意衣、食、住、行的养生保健。
衣――“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天早晚温差悬殊,体质较好的人衣着应以轻薄为宜。适当受些寒凉。民间素有“秋冻春捂”的说法。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宜逐渐增衣,但切不可骤增骤减,以防寒气侵袭,使疾病复发或诱发新病。从秋天起加强耐寒锻炼(如用凉水洗鼻、洗脸、擦身),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干性皮肤在秋季要少用或不用肥皂洗手。洗脸洗手后要涂少许油膏,使皮肤滋润,可预防或减轻皮肤干燥、皲裂。
食――秋季燥,食宜润。秋季以后降雨减少,空气干燥,易引起咽干、鼻燥、肤涩等“燥症”。宜少食辛辣之品,可多喝开水、淡茶、菜汤以及牛奶等饮料。可选用滋阴降火润燥的食物进行调养,如萝卜、青菜、豆腐、银耳、柿子、梨、青果等。
秋季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补品吸收藏纳,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可适当吃些鸡肉、牛肉、猪肝、鱼肉以及大枣、莲子等。秋季宜喝红茶。红茶是经发酵炒制成的,品性温和,冲泡后味道醇厚,不似绿茶清寒,所以老人和胃寒的人适宜喝红茶。红茶也可和生姜片泡饮,其功效为收敛、止呕、止泻,还可治疗肠炎。
秋季饮食以清淡为主。
1,黑米――是一种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品。《本草纲目》早有黑米能健脾开胃的记载。黑米还含的人体不能自然合成的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具有滋阴补肾,明目聪耳之功效;
2,菊花粥――能清热降火,除毒消炎;
3,核桃粥――能养颜美容,益精生血;
4,香梨粥――能生津止渴,清咽润肺;
5,萝卜粥――能消积化滞,通便利尿;
6,黑枣粥――能滋阴补气,健胃益脾;
7,莲米粥――能清肝亮目,消烦解燥。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搭配食用。
住――深秋季节,肺气收而气神敛。睡眠宜早睡早起。不宜整天闭户或夜间蒙头睡觉。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等症。
气候干燥,会发生头痛、恶寒、发热以及大便秘结等疾病。秋天居住要防“秋燥”。秋燥可分为“凉燥”、“温燥”两种类型。温燥多发生于初秋。暑气未消,天气干热,民间称为“秋老虎”。“久晴无雨,秋阳似曝,感知者多病温燥”。主要表现是发病不重、不恶寒,或发热、微恶寒、头痛、头胀、干咳无痰,咽干鼻痒、口渴。可用银翘解毒片治疗。咳嗽较重、大便坚涩不畅者也可用食疗方“百合粥”或“百合银耳羹”调养。
“凉燥”多发生于深秋。深秋初凉,西风肃杀,感知者多病凉燥,易生病。主要表现为恶寒、不发热,或微恶寒、身微热、头痛、无汗、鼻塞、干咳、少痰。可用参苏理肺丸治疗。皮肤脱屑,瘙痒为主者,用食疗法“胡萝卜粥”或“当归生姜羊肉汤”调养。另外须勤习吐纳,宜早睡早起,使意志安逸,神气收敛,保持肺的清肃功能,抵御燥邪侵袭。
行――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光,适合此时的锻炼项目有太极拳、慢跑、散步、做早操等。锻炼时,要注意增减衣服和保持肌体水分,以适应气候多变和干燥的特点。运动时,可酌情穿单薄些,以避免多出汗。中老年人因人而异,以强度舒适为宜。不论选择哪种耐寒锻炼方式,都应做到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摘《扬子晚报》;存益1036-4)
寒露养生要点:寒露,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这一天,太阳运行到黄经195度,时值公历10月7日或8日(2005年为10月8日)。此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称之为寒露。
防感冒――寒露以后,气温不断下降,感冒是此时最易流行的疾病。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当环境气温低于15℃时,上呼吸道抗病力则下降。因此,着凉是伤风感冒的重要诱因。所以,为预防感冒首先要适时更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此时,伴随自然万物萎黄干枯,人体也反应出“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由于干燥易伤肺,而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则毛发不固,以致在此时节脱发相对增多。此时,哮喘病会越来越重,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引起咽痛。
防心脑血管疾病――对于老年人来说,此时真可谓是多事之秋。由于气候开始明显地变冷,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从这月开始成了多发病。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或有病史的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合理饮食起居,并保持良好心境。
防气管炎复发――此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复发,以及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而这些病都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及秋燥密切相关。据统计,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老年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此节气会骤然升高。所以,在这个节气中,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摘〖科技日报〗;存健秋1后)
秋露可治秋燥:吴健生在《老同志之友》第9期上撰文说,过去我老伴每年秋冬季节就会口干舌燥,浑身起鸡皮疙瘩,眼睛绯赤,伤风感冒频发,医生诊断为秋燥综合征,吃药打针效果不显。后有位朋友告知,用芋艿叶子上的露水,日日饮服可治愈。进入初秋,我每天凌晨拿着可乐瓶去乡下田野芋艿种植处,或去公园、庭院美人蕉等阔叶子上一滴一滴收集露水,量约5~10亳升,用消毒纱布过滤后让老伴空腹服下。随秋露水天天饮,秋燥症天天减轻,50天后一切秋燥症状不药而愈,至今5 年未复发,也不伤风感冒。
(摘《天津老年报》;存健气1)
麦冬煎茶除秋燥:秋季气候干燥,人们易出现口渴、咽干、皮肤干燥、大便秘结等秋燥之疾。
麦冬甘寒,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麦冬30克,煎水代茶饮。常饮此茶滋阴清热,除秋燥。凡胃脾虚寒、大便溏泻或有湿者忌用麦冬。
治秋燥鼻炎方――秋燥最易侵犯肺,常因津液被灼而致鼻腔黏膜干燥萎缩,出现鼻塞、嗅觉迟钝、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等症,即萎缩性鼻炎。
治疗秋燥鼻炎宜养阴清肺,运用芳香通窍法则。处方如下:生地12克,玄参12克,白芍药12克,丹参9克,麦冬9克,川贝母6克,甘草6克,白芷、辛荑(包煎)、薄茶(后下)各3克。水煎服,每天1剂。
秋燥咳嗽怎么办――秋梨1个,桑叶12克,川贝母10克,百部9克,蜂蜜适量。
本方对轻型燥咳患者施治,一般药到症减,重型要服3~5剂。
(摘《上海中医药报》;存益1137-3)
“蜡烛理论”老人更适合静养:今年73岁的陈章豪是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主任医师,四十多年服务于国家队,不仅对运动损伤有独到的诊疗方法,而且对健身和养生也自有一套理论。他说:“生命在于运动,这话固然不错,但对于老年人来讲,静养比动养更重要。”
陈大夫有一个“蜡烛理论”:如果一个人能活100岁的话,七八十岁已没有多少身体能量了,不能玩命地“燃烧”,激烈运动后,身体能量消耗尽了,新陈代谢跟不上,新的细胞产生不了,就会逶支体能,这个年纪的人,身体还有多少“本钱”可用来透支呢?所以说,少林拳对老年人不合适,太极拳合适。
陈大夫认为,运动量以不喘、不难受为最好,喘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能保证运动量,不断地提高体能,坏处是造成了缺氧,使一部分身体细胞坏死,其实这就是新陈代谢。训练学就是破坏学、不平衡学。锻炼不是把人体内好的、坏的细胞都破坏掉,锻炼的根本目的是把老的细胞去除掉,促使产生新的细胞,如果将好的细胞、坏的细胞都破坏,这种训练是失败的。成功的训练是要掌握好细胞破坏与细胞重建的平衡关系,过紧张、过度训练、过度疲劳,都是有悖科学的。
(摘《健康时报》;存健总4后)
秋季养生以和为贵:秋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体内双方也发生变化。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远离悲秋――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
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对中老年人来说,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已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中老年人可结伴去野外山乡,登高远眺,饱览大自然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等胜景,一切忧郁、惆怅顿然若失。
秋冻有节――立秋后,“一场秋雨一场寒”,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但对“秋冻”要有正确的理解,科学领悟其中真髓。
寒冷剌激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寒冷剌激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栓形成,危及生命和健康。因此,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地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
(摘《健康时报》;存健总4后)
秋季性生活注意事项:秋季对女性来说,会出现性欲减退的现象,常常表现在性交时出现阴道干燥的现象,这是秋季燥气当令所致。因为燥气干涩易于伤津,故有“燥胜则干”之说。
秋令之际,阴道干涩不仅影响行房的情绪和欢悦,还可带来阴茎与阴道摩擦的疼痛和损伤。为能预防发生阴道干涩所造成性交中不愉快之情,在秋季行房前可适当延长性前嬉的时间,以充分调动激发女性的性欲,也可使用一些润滑剂。
在这时女子不可因此而情欲消沉,否则会更进一步抑制阴道分泌腺的分泌,造成恶性循环,使欢愉的房事不欢而散。
总之,秋燥当令,房事性交应有所收敛,以养神气,对阳事渐衰、阴道干涩等对房事不利的因素应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要自寻烦恼,而要处之泰然。
(摘《周令军/文》;存益1145-5)
二,&&&&&&&&&&&& 调食
秋食新藕养身:“刀头韭,谢花藕”。入
秋面市的新藕,洁白而鲜嫩,烹调格外味美可口。
藕还是一种补养食物,《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它能调中开胃、补髓益血、解热生津。另外,清煮藕,加白糖吃对心脾最有益。藕还含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及钾、钙、镁、锰、锌等生命元素,尤其每500克鲜藕内含钾1215亳克,居菜类中之前茅。所富含的钾,能增强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能力,并促进钠的排泄,防止血压增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常吃藕可平稳血压。藕中含微量元素锰也居菜中前列,所以调吃藕还可促进骨的钙化及成骨作用。
(摘《天津老年时报》;存益1136-12)
秋天吃什么: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沟吃辛辣、煎炸食品。适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消余暑、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入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鲜丝、黄鳝粥等均可。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胡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花生――深秋后花生成熟,可用鲜花生仁研末冲汤服或水煮煎服,不宜炒吃。
红枣――红枣是秋季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此外,秋季还适合食用梨、荸荠、海蛰、胡萝卜、荠菜、平菇、海带、番茄、兔肉等;中药进补则适宜食用黄芪、人参、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
(摘《当代健康报》;存益1147-12)
秋食药粥好处多:秋季气候干燥,儿童易受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便秘等燥热病症,如食用一些药粥能起到健脾和胃、润肺生津的作用。
1,银耳粥――银耳10克,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适用于肺虚咳嗽、阴虚低热、口干津少等症,尤其适合儿童在秋季久咳少痰者。
2,雪梨粥――雪梨2只切成片,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待粥煮好后放入冰糖30克,吃梨食粥。有良好的润肺、化燥、止咳作用,可作为秋令儿童常食保健品。
3,胡萝卜粥――胡萝卜50克用素油煸炒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胡萝卜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具有维护、更新呼吸道上皮的作用,适用于呼吸道感染及皮肤干燥的儿童食用。
4,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将芝麻炒熟磨成细粉,待粳米煮成粥后拌入芝麻同食。适用于儿童干咳无痰、大便干结者。
5,菊花粥――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取汁再煮成粥。菊花具有散风热作用,对秋季儿童风热感冒、目赤咽痛者有较好效果。
6,山药粥――山药1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山药有健脾养阴作用,适用于儿童脾胃虚弱、久泻不止者。
(摘《家庭导报》;存益1149-12)
入秋女性防燥食疗方:
一,&&&&&&&&&&&& 青春期女子食疗方――柿饼3个
、红枣10枚、山萸肉15克。先加水适量煎山萸肉,取汁一大碗,再与柿饼、红枣同煮熟即成。月经期每日1剂,连用3~5日为一疗程。本方具有补肝益肾,养血润燥之功。适用于青春期女子腰膝酸冷、崩漏带下等症。
二,哺乳期妇女食疗方――桂圆肉30克、鸡蛋1个、红糖适量。桂圆肉中加水少许,再放适量红糖,然后打1个鸡蛋放在桂圆上面,置锅内蒸10~20分钟,以鸡蛋熟为宜。将蒸好的桂圆鸡蛋汤一起服食,每日1~2次,连服7~10天。本方含铁、维生素B2较多,可减轻宫缩及下垂感,有润燥防燥、养血安神作用。
三,更年期妇女食疗方――猪蹄2只,刮洗干净,放入锅中煮至半熟;黄豆100克,提前用温水浸泡12小时,淘洗干净,加水过豆半寸,旺火烧开,撇去浮沫。文火翥至七成熟时,连汤倒入半熟猪蹄锅内,放进去壳鸡蛋5个,加水、佐料,炖至蹄豆酥烂。分2天连汤食用,每7~10天服用一剂,本方含高蛋白、高钙质,有润燥养血,预防骨质疏松之效。
(摘《医药养生保健报》;存益1028-12)
入秋食梨正当时:已经进入秋季,人们经过漫长夏季的炎热,身体需要滋润,特别是有气管炎的人,更应该早些进行防治。吃梨能健胃润肺,而入秋食梨正是时候。
介绍几种吃梨的方法:
生食――最好削皮后食用,如果甜味不够,可蘸点白糖。
熟食――去皮后蒸煮均可,也可与大枣、萝卜、绿豆等一起熬汤,又吃又喝,治病养生的效果更好;买几个梨,把梨儿周围镞下来作为盖,掏出种子后,灌上蜂蜜,再把盖盖上,放盘里上锅蒸熟,一早一晚各吃一个,治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制作罐梨头――削皮、切瓣、去籽,装进瓶内,加糖制成罐头,不但可做零食用,还可上餐桌作酒肴,清香甜美,从青睐。
(摘《生活报》;存益1138-12)
入秋火锅你可换样吃:天气逐渐凉快下来,人们经过了一个夏天的折磨,终于有了胃口大开、想好好补补的冲动,火锅又钩起人们的食欲。今增新口味。
传统火锅补营养& 新鲜火锅吃特色――了解到火锅有北京传统涮羊肉、东北正宗的酸菜白肉锅、四川发明的麻辣锅、河南红焖羊肉锅及台式海鲜炉,还有药膳锅、鱼头锅、素食锅等。新增有韩式、日式、泰式的火锅。
韩式火锅(“酸菜白膘”为标准,熬的汤为海参汤,吃时再配以血肠、蛤蜊等,十分爽品。另一种韩式“石头火锅”这种火锅的底部放的净是辣椒油和辣椒粉等辣味调料,上面盖满了肉块和肥鸡块,呀时辣得你大汗、眼泪直流,真可谓“辣死人,乐死人”。
日式火锅(则以清淡而最适合女士食用了。名迥虽有肥牛、羊肉,但汤料看上去却很清雅。食用时,再佐以日式特有的小菜,真是既上档次。也不用担心发胖。
泰式火锅(“咖啡火锅”,其所用作料是本土的特产咖喱、番叶、椰子粉以及香料等,涮的东西有鱼头、草虾、鸡肉和牛肉等,锅底还有米粉浸汁,有尽吸原汁之雅趣。
秋天进补不宜急& 火锅两周吃一次――据医生介绍,进入秋季以后,天气逐渐转凉爽,人体很适合进补,略微吃一些牛羊肉很适宜。但在漫长的酷热夏季里,人们由于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这时候如果突然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导消化器官功能紊乱。
所以医生建议,秋季进补之前首先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其次要注意节制,火锅一两周吃上一次便可,吃多了容易上火,同时还要注意多吃绿色蔬菜。
(摘《家报》;存益1033-12)
秋日养阴用百合: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是老幼咸宜的药食佳品。《本草纲目》言其“利大小便,补中益气”。临床观察发现,百合清心安神,对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疗效甚佳。秋季燥邪为患,肺阴不足,而百合甘寒,有润肺之功,对秋燥有明显治疗效果。
从营养成分上看,每百克百合鲜品含蛋白质4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8.7克,钙9 亳克,磷91亳克,铁0.9亳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药理研究表明:百合含微量的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生,故临床上常用于白血病、急性痛风、皮肤癌、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的辅助治疗。煮粥服食,有补益润肺之功,临床上常用于肺结核咳嗽,痰中带血,秋燥咳嗽等。但百合为寒润之品,风寒咳嗽,脾虚便溏者不宜选用。现介绍几则百合润燥食疗方:
1,百合雪梨汤――百合3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将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次日将百合连同清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再加半碗多清水,煮一个半小时,待百合已烂,纳入去皮核切块之雪梨及冰糖,再煮30分钟即成。可滋阴润肺。
2,百合莲子银耳汤――百合30克,莲子15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将莲米、银耳发开,与百合、冰糖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汤浓即成,每日1剂。可润燥养阴。
3,藕百枇杷汤――鲜藕100克,百合、枇杷各30克,白糖适量。将鲜藕去皮、节洗净,切片;枇杷去皮及核,与百合同放锅中,煮沸后,大火炖至烂熟,白糖调味服食。可滋阴润肺,清热止咳。
4,百合二汁汤――百合100克,甘蔗汁、萝卜汁各半杯,蜂蜜适量。先将百合洗净,加水煮烂后纳入二汁及蜂蜜,煮沸即可,睡前顿服。可润肺止咳,生津止渴。
5,百合猪肉汤――百合50克,瘦猪肉200克,食盐少许。将猪肉洗净、切块,与百合加水同煮至烂熟后,以食盐调味,顿服。可清热润肺、宁心安神。
6,百合枣仁汤――鲜百合50克,生熟枣仁各15克。将鲜百合用清水泡一夜,取生熟枣仁水煎取汁,纳入百合煮熟,连汤食下。可清心安神。
(摘《老友报》;存益1046-12)
秋燥食疗新方:燥为秋季所主,称为秋燥。当久晴未雨。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下降时,自然界六淫之一的燥热病邪就趁虚入侵机体。燥邪首先犯肺。先伤肺津,次伤胃津,如继续发展可耗伤肝肾阴液。由于秋燥致病主要原因是耗伤津液,故治疗主要是滋阴润燥,透解燥邪。
燥在肺部――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口鼻干燥,咳嗽无痰。咽痛而干。治以辛散甘润。可用以下食疗方:
1,桑杏饮(桑叶10克,杏仁5克,北沙参15克,川贝3克,梨皮15克,冰糖3克,煎水代茶饮);
2,宁嗽定喘饮(山药50克,甘蔗汁30克,酸石榴汁15克,生鸡蛋黄4个。先将山药煎取清汤,再将另外三味汁调入汤中,分3次温服)。
燥伤胃津――口干、尿少、饮食不佳或有干呕。汉以养胃润燥。可用以下食疗方:
1,梨浆(以甜水梨1个,切成薄片,于凉开水中浸半日,时时频饮)。
2, 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
麦冬汁、藕汁和匀凉服)。
3,郁李仁粥(郁李仁10克,大米60克。以水100亳升研郁李仁,滤取汁,加水至1000亳升,加入大米煮粥食之)。
4, 芝麻粥(白芝麻10克,大米30克,
砂糖或白蜜适量。先将芝麻炒出香味,研碎,另煮米成粥,临熟调入芝麻、砂糖或白蜜)。&&
燥伤肝肾――形体消瘦,皮肤干而无泽,盗汗,五心烦热,低热或干咳痰中带血。洽以滋阴养血。可用以下食疗方:
1,& 乳饮(鲜牛乳一杯,加热后服之)。
2,天门冬粥(天门冬30克,大米50
克,煮粥食用)。
&&& 3,海参粥(海参20克,大米50克。将海参与大米同煮粥食用之)。
(摘《健康报》;存益1029-12)
秋季养生粥谱:
沙参银耳粥――
〖原料〗沙参50克,银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
〖制法〗沙参洗净,放入陶器罐内,放入清水,先煮30~40分钟,去沙参,放入银耳、粟米(均洗净),再煮1小时放入冰糖,继熬10~15分钟,即可食用。
杏仁川贝百合粥――
〖原料〗杏仁30克,川贝母15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将杏仁、川贝母、百合洗净,装入纱布袋内,先煮1小时,捞去药渣后放入粳米(洗净),再煮20~30分钟,即可食用。
桑菊粥――
〖原料〗霜桑叶30克,菊花30克,川贝15克,粳米50克。
〖制法〗将桑叶、菊花、川贝母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放入陶器罐内,注入清水,先煮30分钟,捞去药渣,放入粳米,煮30分钟 ,粥成即可食用。
黄芪淮山药粥――
〖原料〗黄芪30克,淮山药4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黄芪洗净,切成片,与淮山药装入纱布袋内,放入陶器罐内,注入清水,先1小时,将药渣袋捞去,放入洗净的粳米,煮20~30分钟,即可食用。
芝麻花生猪肝山楂粥――
〖原料〗芝麻50克,花生50克,猪肝40克,山楂4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花生去壳,与芝麻放入陶器罐内,注入清水,先煮1 小时,花生熟后,放入粳米(洗净)煮30分钟后,再放入猪肝、山楂,煮5~10分钟,即可食用。
(摘《卫生与生活》;存益1139-12)
秋季吃鱼四类人不宜: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多吃鱼:
1,痛风患者――因为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
2,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因为鱼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3,肝硬化病人――肝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4,结核病人――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腹痛、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等。
(摘《家庭周末报》;益1145-12)
多食水果防秋燥与金秋谨防“水果病”:
中医认为,新鲜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功效,是秋季养生保健之佳品。同时,在品尝美味中,要注意水果吃多了,会引起不适甚至生病,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水果病”。
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类以及钾、钙等元素,食后被人体吸收,促进食欲,还能增加血管弹性,对肝炎病人的肝脏也具有保护作用。梨中果胶的含量很高,能帮助食物消化,促进大便排泄。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以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梨属寒性水果,过量食用引起腹泻、儿童应少食。
柑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E,能促进消化。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等症,榨汁或蜜煎,可治疗肺热咳嗽。吃多了,也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由于桔子温燥,多吃之后容易“上火”,患口舌生疮、皮肤脓肿。桔含有叶红素,吃得过多易引起皮肤上有黄色素沉着,称“叶红素皮肤病”,很像肝炎病人的黄疸;人的牙齿也会被染黄,称“果汁黄”。
柿子――含有大量的水分、糖、维生素C、蛋白质等,能有效地补充人体所需的养分和细胞内液。柿子有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热痢等症。其性寒,易致虚寒症,体弱多病不宜吃柿子。柿肉含有大量的单宁,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食用过量易致口涩、舌麻、大便干结。另外,空腹吃柿子或吃蟹后食柿子,容易使胃压升高,引起胃胀胃痛。严重时还会造成胃结石、胃溃疡、胃出血、胃穿孔等症。
石榴:石榴性温味甘、有生津液、止烦渴之作用,是食疗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不休者之佳品。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
葡萄――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还能滋阴去烦。经常食用,对治疗神经衰弱、过度疲劳等均有裨益。
菠萝――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有健胃、止泻、利尿的作用。但是,菠萝含有蛋白酶,一次吃菠萝过多易过敏,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四肢及口唇发麻、多汗及荨麻疹等症状。所以,在食用前应将菠萝切成片放在盐开水中浸泡约20分钟,以分解这些物质,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另外,吃菠萝过敏者和患有消化道溃疡、严重肝肾疾病者应禁食。
(摘《中国老年报》;益1035-12
《健康周报》;存;1039-15)
五饮伴君度〖傻〗秋:
一,菊花蜂蜜饮――菊花50克、麦冬20克、加入清水2000亳升,煮沸后保温30分钟,过滤,另加入适量蜂蜜,搅拌溶解后即成。有明目养肝、生津止渴、清心健脑之功效。
二,荷叶三鲜饮――鲜荷叶、鲜竹叶、鲜薄荷各30克,加水2000亳升,煎煮10分钟,过滤,再加入适量蜂蜜,此饮料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之良效。
三,&&&&&&&&&&&& 银花解毒饮――金银花、菊花、淡
竹叶各20克,加水2000亳升,煎煮15分钟,纱布过滤取汁,加入适量蜂蜜,此饮料有清热解毒,明目除烦,清心利尿之功效 。
四,山楂麦冬饮――山楂、炒麦芽、麦冬各15~30克,水煎后晾凉饮用,有开胃健脾、生津止渴之效。此饮对中老年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适用。
五,骨皮清凉饮――地骨皮、麦冬、竹叶各10克,加水适量煮30分钟,每日一剂,分3~4次服,此饮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凉血祛暑之功,对患有低热症之五心烦热、口渴多汗适用。
(摘《辽宁老年报》;存益1031-12)
秋季的饮食原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
践中,不但知道食物具有五种不同的味道,并且认识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五味归五脏之说。
《内经》戴:“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这是根据食物对人体生理上,病理上所发生的影响而作出的归纳。因此利用五偏,以调正脏腑之间的偏性,是有科学道理的。
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因证、因人、因地、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
秋天,气候凉爽,这时五脏属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散肺气之郁,应当“平补”。可食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茭白能降低血脂、解热毒、利二便;南瓜能润肺益气,止痛安胎;莲子益脾养心,固精止泻,开胃安神;桂圆治贫血、神经衰弱、产后血虚;黑芝麻补肺助脾、润肠通便、益肌肤;红枣养脾平胃、安中益气、补血益阴;核桃补肾养血、润肺润肌,防治神经衰弱和腰腿痛。
秋三月气候干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患有有慢性疾病的人可以进行食补食疗,没有病的健康人也可以进行食补,但应该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从中吸取营养,输布全身,保持旺盛活力,减少疾病,推迟衰老。一般可常用豆蔻镘头、玉兰油鸡、山楂肉干、牛肉汤、虾仁等。
(摘《健康导报》;存益1027-12)
孩子秋咳如何护理:
1,鼓励孩子多休息。睡觉时可用几个
枕头把孩子后背和头撑起,以防止分泌出的黏液滴落到他的喉咙;
&&& 2,让孩子有一个无烟的环境,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等剌激;
&&& 3,孩子病时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使血液循环旺盛,于安静不利,且会再受凉。痰多的孩子会因洗澡而增加分泌物,只能在患病一周后,早晨稍有咳嗽,食欲也好,能玩、不发烧时,可在入睡前洗一次澡,觉睡得好,以后就可以隔一天洗一次;
4,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5,对于反复咳嗽生病的孩子,平时应该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6,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冷暖,做到及时增减衣服。
(摘《家庭生活报》;存益1157-5)
“秋燥症”防治:秋燥症是秋季人体因
受凉引发的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
秋燥症有外燥、内燥两种。秋季晴朗之日,空气十分干燥,人们会感到口渴,唇干、舌燥,这是轻度的“外燥”。外燥严重时,会出现皮肤皲裂、大便秘结等病症。外燥一般从口鼻而入,初秋季节,夏火未尽,多半为温燥症;深秋季节,天气转凉,多半为凉燥症。内燥多由高热伤津或亏汗、腹泻过多引发。
预防秋燥症,应注意锻炼身体,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
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润”为宜。多饮些淡茶、豆浆、牛奶等饮料,多吃些萝卜、蕃茄、豆腐、银耳、梨、柿等“润肺生津”的作物。
秋季气温变化频繁,应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预防外感风寒,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燥邪”外侵。
(摘《天津老年时报》;存保5后)
秋季让中成药调养你的肠胃:立秋过后,虽然气温没有明显下降,但在节气上,已经进入了夏秋交替的时节,其中较多见的一种就是胃肠疾病。
据介绍,从现在开始到真正进入秋季的一段时间内,患有慢性腹泻、胃肠功能不适、消化道出血、溃疡等病的人多了起来。
有关专家介绍说,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剌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因此,这个季节,你要注意养护自己的胃和肠。
除了饮食养护胃肠外,使用一些中药、中成药来调理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方一:和胃降逆冲剂――含有柴胡、枳壳等中药材,主要用于理气化湿、调理胃肠功能低下。
由于夏季气温较高。胃肠抵抗力下降,等天气渐凉后,胃口增加,反而增加胃肠负担,导致胃肠功能不适,出现嗳气、腹胀等症。此方可调理胃肠功能,一般一至两周可见效。
方二:保济丸――由钩藤、菊花、厚朴、苍术、藿香、茯苓、橘红、白芷、薏苡仁、谷芽等组成,具有解表、祛湿、和中的功效。
夏秋季饮食不当,很容易出现胃腹胀满,不想吃饭等症状,保济丸能消食祛滞,治胃胀嗳酸,是家庭常备的一种药。
方三:克痢痧――含有细辛、苍术、白芷等中药成分,有散热解毒、理气止泻、燥湿健脾、和胃止呕、消暑辟秽的功能。
秋季如吃了一些不结的食物,造成轻度腹泻,可服用此药,儿童酌减。但须注意力的是,如果腹泻不止,最好上医院检查。
(摘《健康人报》;存益1042-3)
秋季应防〖烂嘴角〗:口角炎俗称“烂
嘴角”,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脱屑等。患者张口易出血,连吃饭说话都受影响。口角炎在北方地区多见,诱因是干冷气候使口唇、口角周围皮肤黏膜干裂,病菌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引起口角炎。另一种情况是,若膳食中摄取的维生素减少,体内B族维生素缺乏,也会导致维生素B缺乏性口角炎。
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冬李兰博士指出,为避免“烂嘴角”情况的发生,应注意几点:
一,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做饭时注意防止维生素流失,米不要过度淘洗,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后尽快下锅,炒菜时可加点醋。以利于维生素的保存和吸收。
二,保持口唇清洁卫生。如口唇发干,可以涂少许甘油、油膏或食用油等。防止皮
三,患了口角炎,可服复合维生素B,局部可涂用硼砂末加蜂蜜调匀制成的药糊;用冰硼散或青黛散局部涂抹也有效。若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用5%克霉软膏外搭,数天后即可痊愈。
(摘《深圳商报》;存健秋1)
中老年人秋季须防风湿:秋季,天气凉了,容易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老年风湿性关节患者,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常会出现关节疼痛或疼痛加重的症状。
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宋孝瑜介绍说,初秋季节,湿度增大,气压降低,是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症状加重的主要原因,其中湿度的改变起着主要作用。湿度的改变对关节周围组织影响很大,可使血管扩张,关节囊充血,关节神经的敏感性增强。气压降低时,可便关节组织间隙液体积聚,导致细胞内压力升高,出现关节疼痛剧烈和肿胀。气温下降时,会使血流缓慢,血中或关节滑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多及血内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球蛋白凝集等,导致滑液的粘度增高,加大了关节活动时的阻力,使关节疼痛加重。
秋季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首先要预防感冒、发热、咽炎、扁桃腺炎等疾病,有轻度风湿热活动时,应及早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 ,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而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复发。其次,要注意根治病灶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慢性胆囊炎、慢性中耳炎、子宫附件炎等疾病,加强抗炎治疗,对抗炎无效者可采取手术治疗,以免留下引起类风湿病的祸根,第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抵抗力。第四,避免受凉、受风、受潮;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失眠、出汗后受风等,以及注意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摘《医药养生保健报》;存健秋1后)
老人入秋当防〖五更泻〗:“五更泻”,是指发生在黎明前五更时腹泻,又名晨泻、鸡鸣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此症多见于由炎夏转入股秋凉时期,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症状是,每到黎明的时候,肚脐周围腹部就会不会发生疼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中医认为,这种慢性腹泻多由肾虚引起。这里介绍几种食疗方法:
1,取3至5个核桃仁,生食或炒食,每日2至3次,服用数日后,晨间腹鸣、腹痛及泄泻会逐渐好转,连服20天左右可望痊愈。对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尤其为适宜。
2,取适量生姜,洗净切成薄片,用米醋浸腌24小时即可,使用时,每次用3片生姜加适量红糖,以开水冲泡代茶,经常饮用。
3,取芡实、百合、粳米各50克,加水适量煮粥,或用荔枝肉50克,山药、莲子各10克与大米煮成稀粥。经常于每晚配餐食用,有止泻之效。
“五更泻”应以预防为主,老人入秋后要注意保暖,尤其应注意腹部及下肢的保暖。饮食要规律,不吃生冷不洁食物。要心胸宽广、情绪乐观、性格开朗、遇事豁达。要注意加强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
(摘《人民日报?海外版》;存健秋1后)
秋季滋补选中药与良方巧用于秋:从气候特点而言,秋季之风性属燥,从人体脏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响,秋季为收藏季节,人体也宜收敛。故秋季药物保健法应以清润为主,辅以补养气血。
清润秋燥药――秋燥有湿燥、凉燥之别,在用药上应予以区分。现将常用润燥药介绍如下;
沙参:性味甘,微寒,功能润肺止咳,养胃年津。
天冬:性味甘、大寒,功能养阴清热,润燥生津。
麦冬:性味甘,微寒,功能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百合:性味甘,微寒,功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养阴滋补药――在秋季,应养阴滋补肝肾,因为秋为肺所主,肺盛而肝弱,滋补肝肾,调理脏腑之间的平衡。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功能滋肾益肝,乌须明目。
胡麻仁:性味甘、平,功能滋养肝肾,润燥滑肠。
干地黄:性味甘、苦,功能清热,凉血,生津,滋阴。
玄参:性味甘、苦、寒,功能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黄精:性味甘、平、寒,功能补脾润肺。
玉竹:性味甘、微寒,功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燥热伤阴之证。
益肺润燥剂――
枇杷膏:由枇杷叶制成。功能清肺润燥,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燥咳。
雪梨膏:由大雪梨制成。功能养阴润肺,清燥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二冬膏:由天冬、麦冬制成。二冬均为甘寒清润之品,都具有养阴润肺之功,但天冬功在肺肾,麦冬功在肺胃,二药合用,互相协同,相互补充,功能养阴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等肺阴虚等证。
(摘《健康报》;存益1132-14
& 摘《保健时报》;存益1041-3)
秋令燥咳食疗方:金秋之际,燥气当今,倘若摄生不慎,则容易罹患感冒而引起燥咳之症,其表现为干咳不止,无痰或痰少,痰中带血丝,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等症状。下面介绍几则食疗方,对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等见燥之症的患者颇为适宜,可以选用。
杏仁炖雪梨――取杏仁10克,去皮打碎,雪梨1只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开水适量,然后置锅内,加盖炖煮1小时即可服用,早、晚各1次。
银耳炖冰糖――取银耳5克,漂洗后用冷开水浸泡1小时,撕碎,加入冰糖30克,炖煮至熟,每晚睡前食用。
川贝炖雪梨――取梨1只洗净,横断切开,挖去核后纳入川贝末10克,然后将两块梨并拢用竹签固定,放碗中加冰糖20克,水适量,隔水炖煮1小时即可。吃梨喝汤,每晚1次。
蜂蜜萝卜汁――白皮萝卜适量,洗净去皮、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榨取汁,每取50亳升,加蜂蜜20亳升调匀顿服,一日三次。
雪梨白藕汁――雪梨洗净,去皮核,白藕去节,各等量切碎,绞榨取汁,不拘量,代茶频饮。
贝母冰糖汁――川贝母(研细)5克,冰糖20克,同放碗内,加水150亳升,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早、晚各服1次。
百合杏仁粥――鲜百合50克,(干品30克)杏仁10克去皮,打烂,粳米50克,同煮为稀粥,调蜂蜜适量温食,一日1次。
玄参麦冬粥――玄参、麦冬各20克,煎汤取汁备用。以粳米50克煮粥,熟后加入药汁至沸,调蜂蜜食用,一日一次。
蔗浆粥――新鲜甘蔗适量,去皮后榨汁备用。以粳米50克煮粥,熟后加入蔗浆汁50亳升至沸,调蜂蜜食用。一日一次。
(摘《健康生活报》;存益1136-12)
秋天吃苹果有益前列腺:前列腺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尤其在青壮年男性中更是多见。专家认为,多吃苹果对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疾病有好处。
有一们旅居日本的王姓华侨,在日本期间患了慢性前列腺炎,前后治疗两年多,也没有彻底治好。后来,他回到国内静养,每天漫步徜徉在苹果园中林间小道上,随手摘来的苹果清脆、香甜。不知不觉中,王先生原有前列腺炎的症状完全消失了。后来,医生总结出之所以发生奇迹,是因为自然环境的优美,人际环境的和谐亲善,使精神心理状态得到了良好的抚慰与调理;同时,每日又有新鲜苹果食用,而苹果中含有较丰富的锌元素对前列腺极其有益。
(摘《北京娱乐信报》;存健秋1后)
秋燥防肛裂:肛裂患者十分痛苦。患者常试图通过减少排便次数来减轻痛苦,结果反使粪便更干硬。尤其是在秋季气候干燥,且饮水减少、加之吃的新鲜蔬菜、水果不足,更易导致便秘或粪便干结,发生肛裂。饮水疗法是预防便秘最有效而价廉的方法。每天摄入的液体量应达到亳升,这在秋燥时格外重要。可饮用白开水、淡盐水、蜂蜜水和饭前饭后的汤水。不宜过多饮用浓茶或含咖啡的饮料。茶中的鞣酸可收敛大便中的水分;咖啡可利尿、加速水分的丢失。
宜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甘薯、麦片等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粗纤维食物能软化大便,增加排粪量,并剌激结肠蠕动。部分肛裂患者通地上述方法症状即能缓解。
排便时间在起床后或早餐后。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粪便已潴留在乙状结肠。起床所产生的“起立反射”早餐后产生的“胃结肠反射”可使结肠蠕动波增加,内压增高,产生便意。此时可不必用力增加腹压,便可顺利地将粪便排出。
(摘《老年保健》;存益1042-15)
秋补话人参:人参是一百多万年前的残留植物,人参,又称“棒槌”,是因为靠一种叫棒槌鸟来传播而生长起来的。棒槌鸟吃了人参果实,种籽在体内不能消化,随粪便排泄出去。参籽落地生根,经过18至22个月才能出土生芽,长成一棵参苗。我国人工栽培人参有四千多年历史,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和题达上人药圃》诗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移栽人参的情景。
据说公元前6世纪的老子李耳,首先发现了人参的医疗作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列为上品,历代医书对人参的医疗作用均有详细记述,主要肯定其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调荣养卫、强心安神的功效。
用颂滋补具体的方法有:
1,蒸服――每次用人参5至10克,切碎,放冷水中浸一晚,第二天加适量红枣或桂圆,隔水蒸半小时,服汁。然后加水再蒸,备下次服用,可连蒸三次,最后将汁和参渣一起服下。
2,炖服――用人参5至10克,先用冷水浸泡后,加水煮沸,用慢火炖一小时,温服。也可与鸡肉炖熟服用。
3,嚼服――将人参切片,放口中细嚼,连渣一起咽下。
4,吞服――将干燥人参研为细末,每次吞服1克,一日两次。
人参虽是补品,滥用却有害,因此要按医嘱科学使用。
(乓《健康时空》;存益1039-14)
秋凉时节少蹲马步防骨剌:秋凉时节,骨关节疾病将呈现。膝关节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软骨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退行性病变,随之而发生关节及周围韧带松弛失稳,关节滑膜萎缩或增生,分泌的滑液减少或增加,引起关节肿胀、疼痛等。有时骨关节面下骨质疏松或有小的囊性变化,这种变化可使软骨深层营养中断,使骨关节炎发生或加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因此 老人到了秋寒风凉之际应特别当心,注意膝关节的保健。
膝关节的保健除注意发病部位的保暖防寒外,还要注意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练太极拳、慢跑、做各种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有些老年人经常以半蹲的马步姿势做膝关节前后左右摇晃动作,进行锻炼。因半蹲时髌面压力最大,摇晃则更会加重磨损。致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所以,这种锻炼方式是不可取的。一旦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立即到医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摘《健康周报》;存益1036-7)`
秋风阵阵当心溃疡复发:许多老人到了秋凉时节溃疡病易复发,医学专家认为,这主要是胃酸在作怪。溃疡病与胃酸分泌量的多少明显有关,胃酸分泌过多,发病机会就多。
由于冷空气的剌激,胃酸分泌增多,过多的胃酸剌激胃黏膜,使胃发生痉挛,引起溃疡病发作。老人应警惕胃溃疡病的复发。生活要有规律,应有充足睡眠;饮食应定时定量,食物应为易消化,含丰富营养、维生素及适量纤维素;尽量避免服用对胃肠道有剌激的药物;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另外,患有其它疾病的老年人注意对原发病的治疗,也会减少溃疡病的发作机会。
(摘《家庭保健报》;存益940-15)
秋高气爽当健身:秋天的气温、湿度和
风力对人体都比较适宜,是旅游健身的大好时光。下面介绍几种比较适宜秋天的健身锻炼方法。
临水垂钓――秋天是垂钓的黄金季节。垂钓能起到调节神经、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特别是对脑力劳动者更为有益。
登高远望――登高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秋日登高,由于气候、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登山时,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质和红细胞数。
慢跑――慢跑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跑步还能有效地剌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和肥胖症;减慢心肺功能衰老;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助于延年益寿。
骑车郊游――久居喧嚣的都市,有机会骑车去看看田园风光,去呼吸新鲜空气,一定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车到田间、地头、村庄去观赏五谷丰登的景象,橙黄的南瓜、金黄的玉米、通红的辣椒,既可大饱眼福,又可大饱口福。
(摘《健康咨询报》;存益1037-7)
秋季健身两原则:保温,适量:炎热的
夏季退去,秋风送来阵阵凉爽,人们的身体机能也在外界环境变换的剌激下,进入了兴奋阶段,于是伴随着从事健身和体育活动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人们都开始准备乘着秋意好好大练一场。运动科学专家提醒大家,不同的人群应该针对自身的实际状况有选择地进行锻炼,秋季健身的关键是保温和适度。
人患上各种疾病的根源在于自身免疫机能的下降,而运动健身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通过身体活动提高心肺和循环功能,从而增强免疫力。在一年的四季当中,春季和秋季由于温度适中,因此人们的身体机能逐渐调节到最佳状态,正是从事体育比赛容易出成绩的黄金季节。根据这一运动科学的研究结果,运动员们的比赛往往被安排在这两个季节进行。普通的百姓也和运动员一样,能够感受到身体兴奋的作用,于是踊跃地投身到运动健身中来。但是如果在秋季的运动当中忽视某些可能导致身体免疫机能下降的因素,则可能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中国有句俗话,春捂秋冻。许多人却在健身和运动当中简单地理解为“秋季受点冻没有大碍”,然而往往在运动中大量出汗之后,如果不及时保暖招受风感冒,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大大增加感染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几率。在锻炼中和锻炼后,第一要务就是注意身体的
保暖,不能只图一时痛快,给健康埋下隐患。
其次,尽管秋季节人们的身体处于运动的黄金阶段,但是由于每个人年龄和身体状况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从事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的时候,每个人也不能仅凭兴趣爱好“一刀切”,北京体科所的樊志军所长说:“超过身体负荷的过度锻炼会使身体产生极度疲劳的感觉,这个时候人的免疫力就会下降。甚至有时由于锻炼者并不了解自己身体潜在的疾病和问题,还有可能在锻炼当中出现危险。”一般来说,老年人的新陈代谢比较缓慢,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已经逐渐衰退,而且许多人存在心血管疾病,如果不是平时一直坚持适度的锻炼,只是在秋季天气适宜的时候采用突击锻炼或突然增大运动强度锻炼方法,那么轻则出现严重疲劳,甚者则可能出现危险。近些年也经常出现老人在登山途中昏迷、休克甚至猝死的病例。因此,老年人秋季还是应该更多地选择在公园中进行强度适中的步行锻炼方法,同时辅以早晚在街头巷尾健身器材上的锻炼,大剂量的运动并不适合绝大多数老年人。
中青年人日常的职业环境多在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公司的办公室中,每天活动不多,还经常要面对电脑,再加上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导致他们当中有8%的人患有骨质疏松,有近20%的人患有高血压。攀所长说:“中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于老年人比较旺盛,但是由于力量、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度已经下降,因此运动也不应过于剧烈。秋季阳光不是很强,可以多到户外晒晒太阳,这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此外到健身房中练练力量和柔韧性也是不错的选择。”至于青少年,攀所长说:“青少年各方面都处于巅峰状态,只要没有慢性疾病,就都应该到户外去尽可能地参加一些健康的体育活动,绝对有益身心健康和抵御疾病。
(摘《北京晚报》;存益941-7)
秋季锻炼需〖四防〗:秋季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剌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须注意以下四防:
一,防受凉感冒――秋天清晨气温低,不可空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 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感冒。
二,防运动损伤――由于人体的肌肉和韧带在气温时凉时热的环境下会反射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的伸展度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因而极易造成肌肉、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三,防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好时节,但此时人体阴精阳气正处于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较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四,防秋燥――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淡盐水,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原则。
(摘《老友报》;存益1043-7)
运动清肠健康度秋:秋季,人们需要关注肠道的健康。时下,很多办公族和老年人都面临着便秘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怎样运动清肠。
缺乏运动易便秘――一般说来,健康人的“肠道年龄”与其生理年龄是基本来行的,相差不大。可实际上,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当多的人“肠道年龄”会不同程度地提前衰老。办公族常常一工作就是五六个小时,还要面临精神压力,极大影响了肠道的消化、吸收、蠕动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形式成便秘甚至痔疮。老年人则因为脏腑功能衰退,精血不足。肠道失润,而导致老年性便秘。适度而规律地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机能,增强肠道的消化、吸收和蠕动功能,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率,同时帮助放松心情,能有效防止直肠癌的发生。
哪些运动能缓解便秘――运动可以增强胃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久坐者每隔1至2小时就应站起身活动一下,还可试着进行下面介绍的方法:腹部按摩坐姿,以左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右手从胃部开始向左下方擦揉,经小腹、右腹还原于胃部一次,共按摩36次。然后以右手叉腰左手按摩36次,方法同上,方向相反。也可取仰卧式按摩(手不需叉腰)。按摩时自然放松,轻重适度,过饱、过饥、极度疲乏或情绪不稳定时都不宜进行按摩。长期坚持腹部按摩。可增强胃的消化功能,促进肠蠕动,防治便秘的发生。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徐徐鼓起(上腹随之而起),呼气时小腹慢慢收回。行、立、坐、卧,随时随地均可练习。通过腹部的一起一伏,可以达到按摩内脏的作用,增强胃肠的蠕动功能,避免消化不良和便秘的发生 。此外,做仰卧起坐运动,也可增加腹肌力量,提高排便功能。
痔疮患者常做提肛操――一旦得了痔疮,也不要紧张,每天练习提肛操,能促进肛门直肠附近静脉血液回流。
1,踮脚收复肛站立,双手叉腰,双脚交叉,踮起脚跟,同时肛门上提,持续5分钟,还原,重复10至20次。
2,坐立提肛坐姿,双足交叉,然后双手叉腰并起立,同时肛门收缩上提,持续5秒钟,再放松坐下,重复10至20次。
3,夹腿提肛仰卧,双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肛门用力上提,持续5秒钟左右,可逐渐延长提肛的时间,重复10至20次。屈腿提肛仰卧,屈膝,双足跟尽量靠近臀部,双臂平放体侧,以脚掌和肩部支撑,骨盆抬起,同时收缩肛门,持续5秒钟左右还原,重复10至20次。
(摘《家庭保健报》;存益1139-7)
秋季宜莼养肺功:
1,躬身撑体。端坐,全身放松,调匀呼吸,然后,两脚自然交叉,躬身弯腰,两手用力支撑,使身体向上3~5次为1遍。可根据个人体力,反复做3~5遍。两臂支撑用力时,不呼吸。身体上抬时要尽量躬身,这种方法可疏通肺脉,具有调养肺气的作用,对风邪伤肺及肺气虚损均有调理作用。
2,捶背。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反捶脊背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然后,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各捶3~5遍。捶背时,要憋气不息。同时,叩齿5~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这种方法可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还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3,摩喉。一身端直,坐立均可,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双手交替按摩2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注意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着咽喉部,自颏下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摘《中国妇女报》;存健总2)
= 校 内 导 航 =
====================
====================
党委、校长办公室
校友办公室
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纪委、监察审计处
勤工助学网
人事处办公网
招生就业指导处(招生)
招生就业指导处(就业)
离退休工作处
教学评建网
计划财务处
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学报编辑部
继续教育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电教网络管理中心
院报编辑部
后勤发展总公司
====================
二级学院、部门: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音乐艺术学院
政治经济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临床医学院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基础医学部
====================
====================
有机硅重点实验室
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
杭师院微流控研究所
古代文学与文献中心
====================
学生社团联合会
青春健康志愿者协会
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
叶帆戏曲社
繁星文学社
= 友 情 链 接 =
====================
中国护士学习网
护理学院学科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后处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