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1mol硫酸钠铜可以氧化5/7mol的硫

江西省玉山一中2014届高三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巩固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2014届高三化学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训练题1.下列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提纯的是(括号内是杂质)( )A.CO2(HCl)B.NO2(CO2)C.C2H4(C2H6)D.H2(NH3)2.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A.CCuOFeOB.(NH4)2SO4K2SO4NH4ClC.AgNO3KNO3Na2CO3D.Na2CO3NaHCO3K2CO3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2Fe3++3Cu=2Fe+3Cu2+B.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D+2CO2↑+2H2O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Na++OH-+H2↑D.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Cu(OH)2+2H+=Cu2++2H2O4.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纸变红的溶液:Na+、ClD、SO42D、NH4+B.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Fe2+、Mg2+、NO3D、ClDC.c(H+)=10(12mol ? L -1的溶液:K+、Ba2+、ClD、BrDD.碳酸氢钠溶液:K+、SO42D、ClD、OHD5.在实验室中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氢气B.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C.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上制备氨气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7.能用右图气体制取装置制取少量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D.电石和水制取乙炔8.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洗锥形瓶B.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2Cr2O7溶液B.用pH试纸测点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溶液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10.已知反应10AgF+5Cl2+5H2O=9AgCl+AgClO3+10HF+O2。若有1mol氧气生成时反应中转移电子( )A.4molB.9molC.10molD.5mol11.已知:①向KMnO4晶体上滴加浓硫酸,产生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成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②证明Fe2+具有氧化性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I2C.上述实验证明浓硫酸不具有还原性D.实验①产生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12.ClO2是一种杀菌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A.若有1molKClO3参加该反应,则氧化剂共失去NA个电子B.KClO3被还原,是还原剂C.反应中1molH2C2O4得到2mole-D.反应中每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ClO2气体,至少需要90gH2C2O413.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H+=2Fe3++2H2O,2Fe3++H2O2=2Fe2++O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3+和Fe2+的总量保持不变D.H2O2生产过程不需要严格避免混入Fe3+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大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制氢速率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SO42(、ClO(、K+、I(可大量共存C.SO2通入溴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SO32(+2Br(+4H+D.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动力电Na+、Ba2+、AlO2(、NO3(15.在U形管中,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和石蕊的混合液,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U形管中液体总体积不变B.两极均有气体产生C.若将溶液全部倒入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显蓝色D.阳极附近溶液的颜色变蓝,阴极附近溶液的颜色变红16.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操作A.钠在氧气中燃烧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坩锅中加热B.配制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100mL准确称取氢氧化钾固体,放入到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颠倒摇匀C.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以排除气泡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剩余的上层液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1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1中含有的少量Cl2B.用图2所示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干,制备蓝矾C.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1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硫化钠溶于稀硝酸:S2D+2H+=H2S↑[来源:www.shulihua.net]B.草酸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MnO4D+5C2O42D+16H+=2Mn2++10CO2↑+8H2OC.为除去锅炉水垢(主要成分CaSO4)可先用碳酸钠溶液处理:Ca2++CO32D=CaCO3↓D.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是()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氧化碳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2NAB.25℃时,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01NAC.常温常压下,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2NAD.0.1molCl2与足量铁粉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20.对于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S2只作还原剂B.每生成1molCu2S转移的电子数14molC.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铜的物质的量比为3∶14D.1mol硫酸铜可以氧化mol的硫[来源:www.shulihua.net]21.右图是中学化学某些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C、D、G、H、K是单质,其它为化合物,G、K是普通钢中的两种重要元素,其中K含量少,E、F对应溶液的酸碱性相反,F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请按要求作答:(1)写出化合物E的电子式:。(2)写出A与J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B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当参加反应的硝酸为2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保留2位有效数字)。(4)已知在KPa时,1.2g单质K与A完全反应生成C与I,吸收了13.16KJ的能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5)①以Pt为电极,由I、D以及F的溶液组成原电池,则负极的反应式为:,②若用此电池电解500mL5mol/L的氯化钠溶液一段时间,两极各收集标准状况下气体3.36L,测得溶液的pH为(保留小数点后2位,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化,已知:lg2=0.30.lg3=0.48),若往该电解后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4.48L(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22.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3+、Fe2+和Mn2+等离子.若以它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轻质氧化镁:若要求产品尽量不含杂质,而且生产成本较低,根据以下资料,填写空白:已知:Ⅰ.250C,Ksp[Fe(OH)3]=4.0×10―38,Ksp[Fe(OH)2]=8.0×10―16,Ksp[Mg(OH)2]=1.8×10―11,Ksp[Mn(OH)2]=4.0×10―14,Ⅱ.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常将它氧化为Fe3+,生成Fe(OH)3沉淀除去Ⅲ.原料价格表:物质价格/元?吨-1漂液(含25.2%NaClO)450双氧水(含30%H2O2)2400烧碱(含98%NaOH)2100纯碱(含99.5%Na2CO3)600(1)请设计实验证明卤块中既含有Fe3+又有Fe2+。(2)在步骤②中加入的试剂X,最佳的选择是,其作用是。(3)在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Z应是,步骤⑤中发生的反应是:。(4)请写出氧化镁的一种用途:,步骤⑥如在实验室进行,应选用在(填仪器名称)中灼烧。(5)250C,往卤块对应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液平衡,测得pH=4.00,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____。2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仪器组装一套制备氮化硼晶体的装置。反应原理是B2O3+2NH32BN+3H2O。(已知:BN高温下能被空气氧化,不溶于水;B2O3难溶于冷水但可溶于热水。)(1)各仪器接口由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各仪器不重复使用)(2)实验过程分为如下操作:①提纯BN②滴加浓氨水③添加药品④连接装置⑤加热管式电炉⑥检查装置气密性⑦取出反应混合物⑧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氨气。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3)仪器A的名称为,装置D的作用是,若去掉装置E会导致。(4)管式电炉加热反应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反应结束时,继续通一段时间氨气的目的是。(5)除去产物中未反应的B2O3并得到纯净的BN固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24.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完成Fe2O3和CO的反应。(1)实验开始前,首先必须进行的操作为。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段时间CO气体排除装置中的空气,证明装置中空气已排尽的操作方法是。(2)实验时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罩一个金属网罩,该金属网罩的作用是;酒精灯对Fe2O3加热温度可达500~600°C,若要提高反应温度,还可选用的加热仪器为。(3)已知Fe2O3和CO进行加热反应的还原产物为单一产物,为探究其产物的成分,某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假设1:还原产物为Fe3O4;假设2:还原产物为;假设3:还原产物为Fe。(4)该同学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计算得出结论为假设1正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之。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硫酸、稀盐酸、KMnO4溶液、NaOH溶液、KSCN溶液。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取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入试管中,……(5)若某同学测得固体质量为48.0g,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为43.2g,试通过计算还原产物是。25.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写序号)。(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写序号)。(3)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Ⅱ.某合作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稀硝酸,发现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该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原因。[来源:www.shulihua.net](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出合理假设。该实验中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B.压强增大C.生成物的催化作用D.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3)初步探究。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表:时间/min05101520253550607080温度/℃25262626262626.527272727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进一步探究。查阅文献了解到化学反应的产物(含中间产物)可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请根据以下实验设计表将实验目的补充完整:实验编号铜片质量/g0.1mol?L-1的硝酸体积/mL硝酸铜晶体/g亚硝酸钠晶体/g实验目的①52000实验①和②探究的影响;实验①和③探究的影响。②5[来源:学§科§网]200.50③52000.526.某化学研究性小组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定产物的量来判断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电解的氯化钠质量/总的氯化钠质量)×100%甲方案:利用甲、乙装置测定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1)若饱和食盐水中滴有酚酞,则电解过程中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2)若洗气瓶a中盛放的为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测定洗气瓶a在电解前后的质量变化来计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则正确的连接顺序为连______(填A、B、C、D、E等导管口),则洗气瓶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乙方案:利用甲、丙装置测定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3)对于乙方案,有同学提出有两种方法都可测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Ⅰ.通过测定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铜固体前后质量差来计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Ⅱ.通过测定丙装置中除硬质玻璃管外的某装置前后质量差来计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①.一同学认为可以在乙方案方法Ⅱ中的装置中添加一干燥装置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干扰,则该干燥装置应与口连接。a.Ab.Bc.Dd.E②.另一同学认为乙方案的方法Ⅰ、Ⅱ测得的实验结论都不正确,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丙方案:只利用甲装置测定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4)若电解150mL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测得溶液的为pH为14,求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饱和食盐水密度约为1.33g/mL,溶解度为36.0g)。(5)若往该电解后所得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24L(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27.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人们关注。(1)氢能在二十一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二次能源。①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Ⅰ.SO2+2H2O+I2=H2SO4+2HIⅡ.2HIH2+I2Ⅲ.2H2SO4=2SO2+O2+2H2O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a.反应Ⅲ是一个吸热反应b.在该循环过程中,有副产物硫酸生成c.由反应Ⅱ可判断,HI不太稳定d.循环过程中产生lmolO2的同时产生44.8LH2②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价廉产氢率高,具有实用推广价值,已知该反应为:Ⅰ.CH4(g)+H2O(g)CO(g)+3H2(g)ΔH=+206.2kJ/molⅡ.CH4(g)+2H2O(g)CO2(g)+4H2(g)ΔH=+165.0kJ/mol上述反应所得原料气中的CO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必须除去。工业上常采用催化剂存在下CO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易除去的CO2,同时又可制得等体积的氢气的方法。此反应称为一氧化碳变换反应,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若800℃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1=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CH4)=2.0mol?L-1;c(H2O)=5.0mol?L-1;c(CO)=2.0mol?L-1;c(H2)=2.5mol?L-1,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v正(选填“>”、“<”或“=”)v逆。(2)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分析该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①一定条件下,将CO与H2以体积比1:1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上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发生变化b.CO与H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c.体系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不在变化d.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CO,同时生成lmolCH3OH②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选填“>”、“<”或“=”)K2。理由是:。③已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该电池右边的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工作一段时间后,当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L。28.某电镀铜厂有两种废水需要处理,一种废水中含有CND离子,另一种废水中含有Cr2O72D离子。该厂拟定按以下流程对废水进行处理。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处理废水的流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是。(2)NaClO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3)②中反应后无气体放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③中反应时,每0.4molCr2O72D转移2.4mol的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取少量待检水样于试管中,先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再加入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且蓝色沉淀逐渐减少。请你使用化学用语,结合必要的文字解释其原因。答案1、D2、D3、D4、C5、C6、D7、B8、C9、C10、B11、B12、D13、C14、D15、B16、C17、C18、D19、C20C21、(1)(2)2H2O+2Na2O2=4NaOH+O2↑(3)0.21(4)C(s)+H2O(g)=CO(g)+H2(g);?H=+131.6kJ/mol(5)①CO2e(+4OHD=CO32D+2H2O②13.78c(Na+)>c(ClD)>c(HCO3D)>c(CO32D)>c(OHD)>c(H+)22、(1)取样,加水溶解,将溶液分成两份,往其中一份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卤块中含铁离子,往另一份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说明含亚铁离子(2)漂液(NaClO)使溶液中Fe2+氧化成为Fe3+,便于除去(3)烧碱(NaOH)MgCO3+H2O=Mg(OH)2+CO2(4)耐火材料、食品添加剂、抗酸剂、催化剂、制造镁盐的原料等坩埚(5)4×10―8mol/L23、(1)eabcdfgh(2)④⑥③②⑤⑧⑦①(3)球形干燥管防止倒吸氨气逸出污染空气(4)除去装置中的氧气冷却反应混合物防止BN被氧化(5)向粗产品加入适量的热水,充分搅拌后趁热过滤,用热水洗涤滤渣2~3次,烘干24、(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一小试管,在装置的末端导气管口收集一试管CO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头,若只如听到轻微响声,则说明装置中空气已排尽(2)提高反应温度,确保受热均匀酒精喷灯(3)FeO(4)((5)FeO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反应后固体产物少许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并振荡,使固体完全溶解,将溶液分在A、B两个试管中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步骤3:向B试管中滴加几滴KMnO4溶液,振荡若A试管溶液变红,B试管溶液紫色褪去,说明固体产物为Fe3O425、Ⅰ.Ⅱ.Cu2+亚硝酸根26、(1)左右碳棒上都有气泡产生,左边碳棒附近溶液变红(2)B连CCl2+2OH(=H2O+Cl(+ClO((3)①c②同意,在乙方案中氢气还原氧化铜,氢气不能全部反应,误差太大(4)16.6%c(Na+)>c(Cl()>c(HCO3()>c(CO32()>c(OH()>c(H+)27、(1)①ac②CO(g)+H2O(g)CO2(g)+H2(g);ΔH=-41.2kJ/mol<(2)①ab ②>当温度由T1升高至T2时,CO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当前位置:
>>>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
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 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D.FeS2只作还原剂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主要考查你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剂:(1)定义: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 Cl2、Br2、O2等。 ②某些高价氧化物,如SO3、MnO2等。 ③氧化性含氧酸,如 浓H2SO4、HNO3、HClO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2Cr2O7、KClO3、FeCl3等。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⑥某些金属阳离子:如Ag+、Fe3+等 还原剂:(1)定义: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2)常见的还原剂: ①活泼金属单质:如 Na、A1、Zn、Fe等。 ②低价态的金属阳离子:如Fe2+等; ③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H2、C等。 ④元素(如C、S等)处于低价时的氧化物,如CO、NO、SO2等。 ⑤元素(如Cl、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氢化物:如 H2S、HCl、HI、NH3等 。 ⑥元素(如S、Fe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或酸,如Na2SO3、H2SO3、H2C2O4、FeSO4等。 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
常见的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易错易混点:(1)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金属最高价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非金属单质常作氧化剂,某些非金属单质也是较强的还原性物质,比如H2、C等等(3)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①元素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最高价只有氧化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同一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只能接近不能交叉。 例如: 氧化产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或偏移离子)后被氧化后的产物,与还原产物相对应,是发生氧化反应的产物,与氧化元素对应。例:WO3+H2——W+H2O,H2O即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产物,与氧化产物相对应,是发生还原反应的产物,还原元素对应。例:WO3+3H2——W+3H2O,W即还原产物。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
常见的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货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强弱规律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 4.转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5.难易规律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发现相似题
与“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503590085654179994720598795409学年陕西省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_满分5_满分网
当前位置: >
> 试卷信息
学年陕西省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难度:简单
已知R2+有b个中子,核外有a个电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
2. 难度:简单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电子数为0.5NA&&&&
B.1L 2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Al3+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
D.室温下,8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
3. 难度:简单
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 = Ca(OH)2 +
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4.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Fe3+=Cu2++Fe2+
&&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
C.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4++HSO3-+2OH-NH3↑+SO32-+2H2O
&& D.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
5. 难度:简单
某溶液含有①NO3—,②HCO3—,③SO32—,④CO32—,⑤SO42—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Na&2O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A.①&&&&& &&&&
B.①④&&&&&&&& C.①③⑤&& &&& D.①③④⑤
6. 难度:简单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船舶的外壳装上铜块可防止其发生电化学腐蚀
B.MnO2、FeCl3和CuSO4都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 C.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Fe2O3
&& D.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CuCl2溶液和MgCl2溶液分别得到单质Cu和Mg
7. 难度:简单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 H2O =
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 - 2e- = Fe(OH)2
&&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
- 2e= Ni2O3+3H2O
8. 难度:简单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9. 难度:简单
已知在pH为4~5的溶液中,Cu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某学生拟用电解CuSO4溶液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同学向pH=3.8酸化的、含有Fe2(SO4)3杂质的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黑色粉末X,充分搅拌后将滤液用图所示装置电解,其中某电极增重a g,另一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色粉末X是铁粉
&& B.铜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 C.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
&&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是
10. 难度:简单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单质Y和W都可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
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W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两性
&D.XW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均达到8电子结构
11. 难度:简单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1∶2,求所加入的铝粉质量为(& )
&&&&&& A.5.4g&&&&&&& &&&& B.3.6g&&&& &&&&&&&&&& C.2.7g&&&&& &&&&&&&& D.1.8g
12. 难度:简单
三硫化磷(P4S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下图所示,已知其燃烧热△H = -3677kJ/mol(磷元素被氧化为P4O10),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P4S3中磷元素为+3价
C.热化学方程式为P4S3(
s)+8O2(g)=P4O10(s )+3 SO2(g);△H =-3677kJ/mol
D.分子中存在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13. 难度:简单
有下列两个反应,当温度降低时,反应a平衡右移,反应b平衡左移。
a、C2H2(g)+H2(g) C2H4(g)&&& b、2CH4(g)
C2H4(g)+2H2(g)根据上述变化,判断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
C(s)+2H2(g)
CH4(g) △H= -Q1 kJ /mol
2C(s)+H2(g)
C2H2(g) △H= -Q2 kJ /mol&
2C(s)+2H2(g)
C2H4(g) △H= -Q3 kJ /mol
其中2Q1、Q2、Q3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2Q1&Q3&Q2&&
&&& &&B.Q3&2Q1&Q2&&&
&&&&&&&&&&&& C.Q2&Q3& 2Q1&&&&
&&&&&&&&&&&&& D.Q3&2Q1&Q2
14. 难度:简单
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物质的量相等的F2和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中的( )
A.H2&&&&&&
B.HF&&&&&&&
C.O2&&&&&& D.OF2 &
15. 难度:简单
在100 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和0.1 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加热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是(  )
A.0.15mol/L&&&&&& B.0.225 mol/L&&&&& C.0.35mol/L&&& D.0.45mol/L
16. 难度:简单
对于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硫酸铜作氧化剂&&&&&&&&&&&&&&&&&&&
B.SO42-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
C.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为3∶7& D.1 mol硫酸铜可以氧化mol的硫
17. 难度:简单
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氢气,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
& A.(a+b)
mol&&&& B.(a-b)
mol&&&&&&& C.&(a-b)mol&&&&&&&&
D.(a+b) mol
18. 难度:简单
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
;△H = 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是(&&& )
A.a+b&c+d&
T1&T2&
Q&O&&&&&&&&&&&&
B.a+b&c+d& T1&T2& Q&O
C.a+b&c+d&
Tl&T2&
Q&O&&&&&&&&&&&&
D.a+b&c+d& T1&T2& Q&O
19. 难度:简单
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ΔH =-1 025 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20. 难度:简单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 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5%&&&&&
B.17%&&&&&& C.25%&&&&&& D.33%
21. 难度:简单
向盛有50 mL 1.00 mol·L-1 HCl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最高测量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B.NaOH溶液的浓度大于1.00 mol/L
C.V=50 mL时,混合液的pH&7&&&&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2. 难度:简单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和计算不正确的是
A.pH相等的NaOH、CH3COONa和NaHCO3三种溶液,则有
c(NaOH) & c(NaHCO3) & c(CH3COONa)
&&&
B.已知25℃时Ksp(AgCl)=1.8×10-10,则在0.1mol/LA1C13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可达到6.0×10-10mol/L
&&&
C.25℃时,0.1mol/L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OH-浓度大于0.1mol/L
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OH-浓度
D.室温下,0.1mol/LNaHA溶液的pH=4,则有c(HA-)&c(H+)&c(H2A)&c(A2-)
23. 难度:简单
常温下,将amol/L的MOH(可溶性弱碱)与b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已知相同条件下MOH的电离程度大于M+的水解程度,则下列有关推论不正确的是( )
&&& A.若混合后溶液的pH=7,则c(M+)=c(C1-)
&&& B.若a=2b,则c (M+) & c(C1-) & c (MOH)
& c(OH-) & c(H+)
&&& C.若b=2a,则c(C1-) & c(M+) & c(H+)
& c(OH-)
D.若混合后溶液满足c(H+)=c(OH-)+c(MOH),则可推出a=b
24. 难度:简单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B为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SO42-从右向左移动,系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溶液中(A2+)浓度减小
B.B的电极反应为:B-2e-=B2-
C.y电极上有氢气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不久沉淀溶解
25. 难度:简单
如图是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
A.浓硝酸与铜反应制取二氧化氮
&&& B. 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 C. 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
D.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
二、填空题
26. 难度:简单
(10分)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C的电子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常见的变价金属的单质,D、F是气态单质,且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请写出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已知光照条件下D与F反应生成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
27. 难度:简单
(10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Fe2O3)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1)提出假设
①气体产物是CO2。&& ②气体产物是CO。&&& ③气体产物是&&&&&&&&&&&&&&

(2)设计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0.48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50.00g的硬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5)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判断,前面的假设_________(填①、②、③)是正确的。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填空题
28. 难度:简单
(10分)铜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若某电解质量增加16g,则另一电极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电极可收集到标况下气体____________L。
(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
(3))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一种铜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
29. 难度:简单
(10分).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B、D均能与pH=3的A溶液反应,当它们以等物质的量混合时均能恰好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前者呈酸性,后者呈中性;
②浓度均为0.1mol·L-1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
,E是&&&&&&&

(2)用水稀释0.1 mol·L-1B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填写序号)
a.&
b.&
c.c(H+)·c(OH-)& d.n(OH-)
(3)pH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和E,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A&&&&&&&&&&
b.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E
c.参加反应的锌粉物质的量A=E&&&&
d.E溶液里有锌粉剩余
(4)室温下,向0.01mol·L-1 C溶液中滴加0.01mol·L-1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0. 难度:简单
(10分)Q、W、X、Y、Z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Q与W组成的化合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W与Y、X与Y组成的化合物是机动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Y和Z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l︰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 族。
(2) 工业合成XQ3是放热反应。下列措施中,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原料利用率是&&&&&&&&&
。(填写序号)
&&&& A. 升高温度&& B. 加入催化剂&&
C. 将XQ3及时分离出去& D.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3)2.24 L(标准状况)XQ3被200 mL l mol/L QXY3溶液吸收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4)WQ4Y与Y2的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a极的电极反应是&&&&&&&&&&&&&&&&&&&&&&&&

(5)已知:W(s)+Y2(g)=WY2(g);
H=-393.5kJ/mol
&&&&&&&&&&
WY(g)+Y2(g)=WY2(g);H=-238.0kJ/mol。
则 24g W与一定量的Y2反应,放出热量362.5
kJ,所得产物成分及物质的量之比为&&&&&&&&&&&&&&

(6)X和Z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酸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