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传统戏剧与话剧的区别中有男扮女女扮男,但电影话剧中不可以有这种现象

戏曲中男扮女(女扮男)的美学观_越剧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3,715贴子:
戏曲中男扮女(女扮男)的美学观
戏曲中男扮女(女扮男)的美学观&&&&&&&&&&&&&&&&&&&&&&&&&&&&&&&&&&&&&&&&&&&&&&&&&&&&&&&&
文/尘 埃&&&&&& 中国曲艺品种有400余之多,有名列在大百科全书里的也有一百多种,其实直观上比较特殊的就两种,一是京剧;一是越剧。京剧是以男扮女闻名;越剧是以女扮男著称。我一直在想,其流传根基为何?美学依据又在哪呢? &&&&&& 最近仔细学习了教授诠释的易经之阴阳理论,突然茅塞顿开。易经把宇宙万物归为阴、阳两种元素组成,生两仪,两仪即阴、阳,天阳地阴、男阳女阴。阴阳又是合一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才是自然,而合乎自然的就是对的,对的就是美的。 &&&&&& 先从古代论起,试看古代,那么几千年肯定不只四个,可流传下来为人所知的不过四大美女。、、之所以能美名传千古,决不仅仅因为她们有绝世的阴柔美,还因为都有一般男人不及的智慧、胆识、豪情和勇气之阳刚美,她们以女儿之身完成了本应由男人去完成的使命,改变了历史、改变了男人的命运。在她们身上很好的体现了阴中有阳的自然法则,堪称大美,所以留下最美的记载。有人说:那还有一位呢?,她好像没有什么刚烈的救国救民之壮举呵,非也,如果她只是一味狐媚惑主始终,而没有她在马嵬坡自缢换回大唐天下的延续,她就也不可能名列四大美人之中了。虽然这情非她所愿,不过这还真成就了她日后的美名。 &&&&&& 还有几个有趣的人物:,是个公认的大英雄,硬派男子汉,骨气一流,死不过江东,却不被后人以为美,在京剧脸谱中是个大花脸,想来不仅仅是因为“败者为寇”理论吧,大概跟他阳刚太盛阴柔不足有果。而他身边的虞姬拔剑一吻,弱女子闪现出阳刚之骨气血性,就美得让人断肠心碎。还有个,本人一度很是看不上这个极会像女人一样哭哭啼啼的人,他倒还混了个白净脸,最后美得三分天下做了皇帝。 &&&&&& 看看现在,超女超出的多是些半男不女的人,好男儿也尽是些娘娘腔的小子,却还蛮受大众追捧。我曾经一度怀疑是不是美学标准偏移,现在根据我对阴阳学说的体会,这火爆虽然媒体吹捧功不可没,实际上可能也是美学标准的回归吧,是对那些“三从四德”“高大全”形象的逆反。远了远了,言归正传,还是说戏曲吧。 &&&&&& 京剧男扮女,以最著名的梅兰芳大师为例,人说他扮的舞台形象比女人还女人还妩媚。这好像是病句呵,比女人还女人,那是什么?肯定不是女人了,这就对了。梅大师以一介男子之身来扮演女人,不管他程式化的动作再怎么女人,不管他眼神再怎么妩媚传神,他都不是个娘娘腔,他的骨血里都有着阳刚之烈,(这点有大师敢于蓄须、罢演对抗日本鬼子为证)由阳中有阴理论可知,这是一种符合自然的美,梅大师的舞台形象不是比女人还女人而是超出了纯粹女人之美,所以他创造的艺术形象魅力长存,常人难以超越。在梅大师去世时有人曾说:大师把京剧带走了。这说的有些夸张,他走了京剧依然存留,可是他在京剧史上创造的辉煌和绝美艺术至今无人能及。 &&&&&& 越剧女扮男,以王君安为例。她是当今最具人气的越剧女小生之一,如果有人评价她的舞台形象比男人还男人还威武的话,估计她连一个粉丝也剩不下。怪哉!同样的标准对京剧对梅大师那就是最高赞誉,而换作越剧和王君安它就错了呢,是呵,阴阳有别嘛。越剧女小生演的是男人形象却不是用男人的阳刚来演而是用女人的阴柔来演,而王君安就是把越剧舞台上的男子演得最阴柔的一个,不管她程式化的动作多么男性化,不管她穿多高的靴子多宽的袍子都掩饰不了她眼波中柔情似水的女人味,恰恰是这样,她的人与舞台要塑造的形象形成了阴阳相剂的混合体,符于自然而合为美。成为一种超出了纯粹男人之美的极美,这样的美男,跟梅大师创造的一样只存在于艺术舞台、和童话里,而京剧和越剧就是他们存在的最好平台和载体。 &&&&&&& 在以上刨古引今的考证中,我还意外的找到了本人对越剧一见钟情的缘由,越剧发源地浙江嵊州一带是古时越国所在地,而沿着我族家谱由上追朔,我本乃是越王勾践之后裔。原来除了那个易经阴阳理论的美学观之外,冥冥中召唤我的是血液中那远古回荡的乡音呵。 &&&&&&&&&&&&&&&&&&&&&&&&&&&&&&&&&&&&&&&&&&&&&&&&&&&&&&&&&&&
官方送出薛之谦同款神兵,更多神秘大奖相送,快来助战薛之谦,拿走你专属好礼!
好玩啊 王的成就还需要努力
现在只是继承
这是楼主原创滴?油彩啊油菜!
回复:2楼是呵,什么时候她“尹韵君味”就大成了。
王君安 还年轻
有希望吧目前 她的成绩真的很一般茅威涛 和赵志刚 和她不是一个级别的 她有点类似 郑国风吧
一直在继承老师的 钱也和郑也差不多 形象更好一些 机会更多 其实也没有真正自己能拿出的东西 随便说下 小王和单两个王派各继承了王文娟的一样本领 但在这一项上 有一定超越(程度不大) 单的林黛玉 从表演的角度 和王老 差不多水平了 形象可能更胜一点小王的唱
特别是蝴蝶梦 比王老更圆润 独撑一面 的确实是茅威涛和赵志刚茅威涛的新梁祝 很好 当然我不喜欢她的毛氏唱腔
很难听 赵对尹派小生的改造 太棒了 包括念白 不只是因赵为男他的女学生郭茜云
饰演的小生一点都女气
赵志刚的宝玉 与王君安的宝玉&&
很明显代表个人成就 闲着没事
能够继承就是最好,最怕的就是学了一点皮毛就创新去了,最后弄的一个四不像。有本事就不要学老一辈的,干脆直接自成一派,干吗非要学老一辈的。其实说穿了就是无法继承,所以打着改革的旗帜摇旗呐喊。
加油吧,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个人主页:
您已经赞过了
男子舞蹈演员黄豆豆扮演古典女子花木兰,花木兰再扮装男人参军打仗,真够曲折的,豆豆表演天衣无缝!
中日艺术家联手打造的音乐舞剧《木兰》已于日和26日在保利剧院上演。在这部戏中著名舞蹈家黄豆豆反串花木兰,而原宝冢女明星真琴翼反串将军。
正大国际音乐出品的《木兰》,由日本著名导演上田遥与中国舞蹈名家黄豆豆共同编舞,根据古诗《木兰辞》创意改编,以现代人的视角和思维叙述历史,用音乐与舞蹈讲述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这部中日联手打造的舞台大戏,不但将芭蕾、爵士、街舞、现代舞等多种舞种进行了“大融合”,音乐上也将中国传统音乐、音乐剧、传统民谣、歌剧、戏剧等相结合,同时首次集中了中日两国众多顶级艺术家进行了跨界组合。其中既有在剧中反串将军的日本原宝冢女明星真琴翼、日本著名现代舞舞蹈家新上裕也,也有旅日著名华人艺术家吴汝俊先生,此外素有“日本雅乐第一人”的作曲家东仪秀树不但担任作曲,同时还会现场演奏。
您已经赞过了
手机扫一扫:
艺龙手机客户端
用手机预订酒店,机票更划算
旅游指南手机版
查景点,找攻略,订酒店
旅游指南微信
旅行中吃喝玩乐,一网打尽
24小时机票酒店预订电话:
酒店、海外企业合作:010-1
国内景区、旅游局合作:010-9
(C) 1999 - 2013 eLong, Inc or its affiliate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您已经赞过了已有人次读过此书...
已写559字...
目前仍在拼命写作中...
最新免费章节:
本周红包排名
红包最新动态
粉丝荣誉榜
亲爱的读者朋友,非常感谢您阅读我的小说,请花半分钟注册个帐号,收藏一下我的作品吧。
个性化周会员点击榜
男生周会员点击榜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等在线小说阅读网站,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京ICP备号-5 
 京网文【-217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码:12
17k小说网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
评论、用户上传文字、图片
等其他一切内容及17k
网所做之广告均属用户个人行为,与17k无关。--【程派迷】国剧中的“男扮女”问题_程砚秋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733贴子:
【程派迷】国剧中的“男扮女”问题收藏
  《国剧中的“男扮女”问题》录自《剧学月刊》1934年第3卷第12期,作者为王平陵,王平陵() ,新闻界人士。本名仰嵩,字平陵,笔名有西冷、史痕、秋涛等。江苏溧阳人。30年代初提倡“民族主义文学”,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各派作家联合共同筹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常务理事和组织部主任。到重庆后任职《扫荡报》。胜利后一度在巴蜀中学任教。1949年赴台湾。生平著述甚多、涉及哲学、美学、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计有40余种。 
官方送出薛之谦同款神兵,更多神秘大奖相送,快来助战薛之谦,拿走你专属好礼!
 站在艺术的立场说,戏剧中“男扮女”的问题,当然应该废止,不能再延续下去了。这风气还是在英国莎士比亚时代盛行着,那时剧中的女主人常常用男人来表现的;而男人往往也用女人来表现,如在《第十二夜》的演出中,女主角Viola在爱佛顿林中假扮成男子,和她爱人相会时竞辨认不出她是个女子。又如在《威尼斯商人》中,巴沙利( Bassanis)夫人穿着律师服出庭时他也竟至模糊了她的真面目。总之,无论是男扮女、女装男,在艺术求真的意义和使命,一定要摒弃的。  中国自从话剧运动开始提倡以来,成为一般新人物无条件地攻击的目标的,就是这戏剧中“男扮女”的问题。后来,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居然得着胜利,校正了成为习惯性的严重的错误,使中国戏剧向来是一种抽象的表现,逐渐走到写实的倾向,不可谓非中国演剧史上一件革命的伟业。到现在无论是谁的心目中,都觉得“男扮女”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就是在“卫道忠君”者的眼光里,也不把舞台上“男女合演”这件事,当做是大逆不道了。在这种已成的戏剧革命的形势下,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从前所谓的京戏而现在所谓的“国剧”。    《黛玉葬花》欧阳予倩饰林黛玉  
  《贵妃醉酒》欧阳予倩饰杨玉环  朋友中有很多是曾参加过国剧运动而甚至当做是生活的职业的,现在,他们因为触犯了“男扮女”的时忌,不得不自动地改行了。就中如欧阳予倩是最反对“男扮女”的一个人,而他自己所主演的戏剧,无一不是“男扮女”;他为着要贯彻他的主张,早就脱离了国剧的舞台生活了。这空气的造成,使号称为北方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无形之中,在少数年轻的知识分子中,老实说,不免要减少了一点信仰。到如今连他们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对于他们经过十几年苦心修炼的艺术,在那里怀疑起来。今年八月中程砚秋到南京来,和他在京友人刘大悲博士说:“我不能再演国剧了,因为‘男扮女’的戏,演起来究竟不像样。”在当时听着这句话的,并不止是刘博土一位,在座有好多是懂得艺术的学者和大学教授们,他们都静默着不表示可否,意思是在嘉奖程君已有了觉悟似的。    《赚文娟》程砚秋饰苏小妹  最近梅兰芳来南京,在报纸上所登载的消息,一再声明“这是最后一次了,从此将不再暴露色相了”。姑不论这是不是一种广告作用?但在梅君的意思里,未尝不以为这“男扮女”的玩艺儿,是最触犯“时忌”的一件事,而在新闻中婉婉曲曲先向南京的观众们作道歉的表示的。  在国剧中,女角所主演的戏,是占有其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哪一出戏,都有女角的地位。自从上述的这些演员们感觉着潮流所趋,自动地灰心于自己的职业和艺术,于是,便连带使中国人所谓的“国剧”,发生了根本的动摇。    《霸王别姬》梅兰芳饰虞姬 
 我觉得在国剧的历史背景及其所以发生的条件观来,这国剧中的“男扮女”问题,实未可与欧美的话剧和电影,一概而论。我们尽管在艺术上反对“男扮女”是不近人情,但在事实的困难上,颇有使我们单单提出这个问题来再悉心研究一番的必要的。假使我们不把国剧的内容乃至国剧所以发生的条件根本改造一下,而仅仅是反对“男扮女”出演于国剧的舞台,是没有用处的。换句话说,在我们不曾对于国剧的本身,下个一番整理的功夫以前,而单是集中于“男扮女”的问题上,拼命攻击,就会使你联想到下面的一句问话:  “我们究竟要不要国剧?”  如果是干脆不要国剧,我们尽管狃于艺术的一般倾向,同样反对国剧中的“男扮女”。如果认为国剧不失为中国的一种艺术而尚有保存或发扬的可能的,那么,我认为先应该改造国剧的内容及其所赖以生长的一切条件,那“男扮女”的问题,实在还是枝节末叶,并不是我们所必须要争论的焦点。  荀慧生演出文明戏《家庭革命》剧照  在话剧和电影进展的现阶段,已到达能与国剧争取观众的时候,他们所坚持着攻击国剧的理由,那“男扮女”的问题,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种;不过,我们倘能懂得一点国剧发生的源流,及其实际上的种种困难情形,则这种理由,实未曾击中国剧的要害。  熟悉中国戏剧发生史的人,谁都知道国剧的动作、表现,和从前的傀儡戏是有密切的关系的。傀儡戏在中国发生最早,汉唐时代,已能表演具体的故事了,到了宋代,傀儡戏非常盛行,其种类有悬丝傀儡、走线傀儡、肉傀儡、水傀儡等。凡各种傀儡都能敷衍脂粉,扮演各种故事、杂剧及唐词,这是在《梦粱录》一书中,明白地告诉我们的。至于傀儡戏的表现方法,有如下列的三种:  (A)用一种中心虚空而能屈挠的小傀儡,表演者用大指、食指、中指,撮傀儡的头部而使其活动。  (B)用一种大木偶,以线系其肢体衣衿,表演者在上面提挈:所以又名提线戏。  (C)不用线索等,由表演者居舞台的底部,以手握木偶之足,而使之动作。  现在国剧的动作如跑龙套的打旋、呐喊;旦角在哭泣时所表演的手势;净丑在震怒时的须发上指;以及武生在表演全武行的翻跟斗、看海底、打旋风等等,可以说都是从前傀儡戏的动作。唐朝的教坊,两宋的杂剧,辽金的院本,元代的词曲,明初的传奇,明末的弋阳腔与海盐腔,清初的昆腔,以及晚近代昆腔而兴的皮黄腔——即现在所谓的国剧,虽然在台词唱曲方面有繁简深浅的不同,但在演出的方法上,无论如何,离不了傀儡戏的影响的。现在国剧中所惯用的术语,如“顺转线”、“倒转线”等等,无疑的都是傀儡戏所留下的遗产。国剧的动作,既已证明是由摹仿傀儡戏而来,这与欧美话剧、电影之直接表演现实和人生是绝对的不同,那么,用人物来代替傀儡与用男人来扮演傀儡戏中所欲表演的女人的动作,都是可能地允许的。  《游园惊梦》尚小云饰杜丽娘 李世芳饰春香 
 国剧的兴起全盛,以致于逐渐衰落的过程中,正当封建势力笼罩着一切,那时候,如果要用女人来饰女角,不但在道德上,人情上讲不过去,简直是国法所不能容许的事。因此,用男人来饰女角,在当时也许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替代的方法。不过在这将近百余年的长时期中,国剧中女人的动作,已失了真实的女性的面目,而完全变成审美化,艺术化,戏剧化了。我们在国剧中所感觉到的女性的动作,可以说是一种带有男性的女性的动作,同时在观众的视觉和听觉,造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事实上,如果真的用女人来饰女角,反觉得失却自然,没有男人在国剧中所表演的女性,来得够味。这就是说,假使要用女人来扮演国剧中的女性,非迫着女人完全丢掉自己本来的习性,重新开始学习,以期适应于国剧中所需要的女性的动作不可。我们为着避免这样的麻烦,以及保存国剧的价值起见,那么,对于国剧中的“男扮女”问题,不能不承认还有商榷的余地罢!  以上所云,仅是根据国剧发生的源流所得的结论;而尚有许多事实上的困难,不妨连带说出,以为关心国剧者的参考。  (一)国剧的构成,不同话剧一样的单纯,唱、做、身段、武艺等等,都得经过充分的学习,才能出演于舞台,有戏剧天才的人是例外。许多较成功的角色,都是从小吃尽辛苦磨炼成功的。在国剧本身的繁重及难能成功的情势,用女人来饰女角,未必都能胜任而愉快。到现在为止,在坤角中还没有能超过四大名旦的人,便是一个明显的好例。  (二)国剧不同爱美剧一样,它已成功职业化了。女人因为生理上常常要发生种种的变化,最普通的,如生育、经期,及情欲过度等等,这些都是坤角的大忌,而又难免不发生。在此种情形下,舞台经理不能为一个演员的生理变化而停业。为顾全营业计,这“男扮女”的制度,是无法废除的。因为国剧的歌唱,与话剧的仅用对白不同,嗓音是最重要的条件,不能有丝毫损失的。  (三)除此以外,还有一件限止女角绝对不能成名的事实。就是,在男性中心的现代,每一个较有些希望的女角,一到声名鹊起的时候,便被人量珠卖去,深锁在金屋里作为个人的玩物了。过去和现在,有的是这样的事实。如果这种风气不改变,要使职业化的“国剧”根本废除“男扮女”的制度,怎么可能呢!  (四)前面已经说过,“国剧”的动作,都是抽象的,与话剧电影的接近于写实的倾向,截然不同。话剧和电影,一切的表现,都须可能的真实;所以这“男扮女”或“女扮男”的制度,是妨害真实性的莫大的障碍,无疑地是应该废除的。不过在国剧中只须能象征出剧中的抽象的意义,它的趣味就在能合理地表现它的“虚伪”,观众并没有向它有一种“真实”的要求。因此,在国剧的表演中,能用女人饰女角,当然很好;假使男人饰女人能表现得更好,也未尝不可。  《洛神》梅兰芳饰甄宓  世界上无论什么问题,都需要我们多多地思索的,往往大家认为不成问题的问题,还有大可考虑的问题在,像国剧中的“男扮女”问题,便是一个。我所以写出这一点意见,并不是为国剧作无谓的辩护。不过我始终认定如果不把国剧的内容及其所赖以发生的一切条件,根本改造,这“男扮女”的制度,无论如何不能打倒的,除非根本不要“国剧”。  在此刻从事于国剧运动的人,实不必对于自己的艺术,发生怀疑;至少,在国剧中的男人饰女角,不算是耻辱。因为国剧的性质,与欧美的话剧和电影,是有其绝不相同的成分在。我以为“食古不化”和“食今不化”,乃真是我们不可洗雪的耻辱呢!(《剧学月刊》1934年第3卷第12期)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话剧属于戏剧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