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 材料硬件测试工程师师怎么样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的背景,小弟是交大資工系+交大多媒體工程所(這裡不是PTT我們就不用113這種代碼了),擅長領域是影像資料處理。我大概面試了台積電、聯發科及瑞昱。
面試前請準備
除了履歷之外,建議準備一份簡單的簡報,內容包含自己的基本資料和經驗介紹、論文介紹和作品集。像作品集這種東西,我覺得就是要實際秀出來給別人看,面試的時候可以demo出來,才不會讓主管覺得很空洞,沒有內容,也可以讓別人了解你確實是擅長這個部份的。
面試問答的基本題型請務必準備好,比如:你在論文研究上遇到的困難?要怎麼解決?有沒有一些團隊合作的經驗等等。專業領域的白板題也請盡量準備,比方說:一些簡單的OS、計組或是程式語言問題的解法等。
面中經驗談
首先就是英文測驗和性向測驗,這部份台積電、聯發科都會要求。
主管面試的話,台積電和瑞昱比較走聊天的路線,聊聊論文,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 這題目有趣嗎?同時也會問你的一些修課狀況,為什麼這科那麼高分?又為何這科那麼低分?感覺主管是要了解你的人格以及對問題的思考模式和組織能力,並不是真的想問倒你。聯發科就有問到一些經典的技術問題,像是mutex semaphore、繼承、array處理等等,而且通常你回答出來了,主管就會繼續追問,一直到把你問倒為止。但這方面也不需要擔心啦,因為達不出來主管也會笑笑的說沒關係,這比較深入的細節問題。不過根據你回答問題的深淺,的確也看的出你的程度,所以coding的基本概念還是要準備好啊!
面試後請記得
除了耐心等offer或是下一關面談機會之外,不要忘記每次面試完可以把當天主管問的問題和自己的答案紀錄下來。不會的題目請上網google,認為自己表現不好的地方再反覆練習較順的表達方式。如果主管有給你他的名片,也不要忘記寫一封感謝信給他唷!祝大家面試順利啦!
瑞昱半導體面試全攻略!
因為我對於三個部門都滿有興趣的,所以HR有先幫忙喬好,將各個部門的主管都約在同一天,也就是說一天可能會有很多場面試。當天是在一個小辦公室中,照表定時間等待3個部門共4個主管來面試我,全部花了將近6小時&&基本上每個部門的面試都差不多1~1.5個小時,也都是自我介紹完後聊一下論文跟專題,再進行其他的問題。
●多媒體數位IC工程師:
一開始先簡單的自我介紹,介紹到目前為止的研究方向之後,就開始問一些基本邏輯的問題,包括setup time、hold time&&大致方向跟網路上找到得差不多,但沒有問到傳說中的機智問答(笑)
至於白板題的部份,主管態度很客氣,如果問題答不出來也會適時的給予提示,不會讓你被釘在白板上。最後有接到意願詢問電話。
●網通數位IC工程師:
這個部門的主管說他比較在意問題解決的方式,並沒有多問一些專業上的問題,只是聊一下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再看一下成績單,修過那些課、做過哪些專題。不過後來就沒有下文了。
●電腦周邊數位IC工程師:
這個部門裡有兩個分屬不同team的主管分別來面試,分別是偏音訊處理跟篇影像核系統層面的。第一位有問到在DSP方面是否熟悉,還問了一些FIR/IIR的區別之類的,第二位大都專注在對論文方向的提問,主管的態度都很不錯,不會讓你有很大的壓力。後來也有接到詢問前往的意願電話。
  這次的研發替代役面試,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與人資的對談,另一個是與主管的對談。在與人資的對談部分,因為突然被要求用英文自我介紹,雖然有點令人措手不及,但也讓我看到企業對英文的重視程度。此外,人資也希望了解為什麼你願意加入他們的公司,還有去過哪些公司面試,以及最後會傾向選擇哪裡。同時,他們也希望你能夠自己表達出自己的能力。這些問題最好能夠事先想清楚,可以事先了解面試公司的文化和發展方向,來強化自己的回答跟公司目標的一致感。另外,也可以在提問中明顯感覺到人資對於應試者積極度的重視,一直有一些感覺是評估你主動性的問題,所以最好能在回答中展現一些積極度跟企圖心。
  與主管對談的部分,雖然是從履歷出發,但主管感興趣的不見得是你的研究內容(除非研究題目真的與他們非常相關),所以最好能夠以最精簡的方式呈現重點。主管對於分析問題跟解決問題的過程更有興趣,所以會問到一些計畫中遇到的困難之類的問題,這個時候要是當時沒有認真投入計畫就很容易漏餡了。當然,主管也可以從你的說明中了解你是不是真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主管會詢問你會用哪些分析儀器,以便日後對工作上有幫助。因此,多學一點分析儀器是很重要的。
要講面試技巧?算了吧,帶著你的真誠的心去就對了,要先搞懂那間公司再幹嘛,搞懂你要去的部門再幹嘛,然後再假掰一點的穿著西裝去,基本上應該就夠了。像我那天去面試整個就是怪異倒了極點,只有我一個人穿西裝,其他人都穿著牛仔褲短T的,那我換來的是什麼呢?其他人就各自被小頭帶開,獨留我一個人在會議室等主管親自跟我面試!
拿到聘書請確定你們當時談的金額,最好上面寫清楚內政部給多少+你公司給多少,因為第二階段你還是會領到內政部的兩萬塊(從明年1/1開始會變成23000)+公司的錢(例如你談好薪水是40000,那公司就會補給你20000),有些公司會有補滿也有可能不會補滿(補滿=第二階段薪水=&內政部+公司給你的錢=全薪{第三階段的全薪}),這些問題請在面試的過程一一提出,過程中主管問你有什麼問題可以盡量問,那你就給我把握的問,把你所有的疑問一次問清楚,你也可以寫筆記之類的,包括放假、輪值、薪資結構、有無補滿、加班與假日輪值的薪水是如何計算?是用全薪去試算還是用補滿的金額試算、甚至有人期間還想順便修博班的也可以問問可行否。切記一定要自己留下合約書與服勤契約書的副本甚至是你跟對方公司mail的往來紀錄(有的人會用mail問新資結構,這也是證據。),到時候有問題你可以投訴內政部。
大學-&113電子物理系光電組
碩班-&113電子研究所系統組
碩班論文題目 3D影像編碼
成績 一直都不怎麼樣...大概平均之上而已(前40%)
--------------------------------
由於研發替代役需要綁三年 又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因此我只丟了我比較有意願的四家公司要是都沒上就打算去當兵了XD 以下心得就依照我第一次面試的時間排序吧~
1.原相--演算法開發工程師
由於我的碩論是和影像相關 因此原相是我的前二志願 且公司是走菁英制 所以我面試前超緊張的... 面試一開始會先和HR單獨聊一段時間 我覺得這個機制很好~可以消除面試者的緊張情緒 而且HR又都很好聊XD 所以當面試開始時我就完全不緊張了 一次面試有四位主管進來和我聊 演算法部門主管們都超風趣的 主要只會問論文相關的問題以及給建議(&-非常受用!!!) 之後就是聊天了~(我這個人比較皮一點所以就跟主管打屁很久...) 二次面試是和副總 副總非常的厲害雖然是做數位IC的但問起演算法問題倒是拳拳到肉QQ 給了我許多寶貴建議當我報到影像處理的專題時還會跟我說如果是他他會怎樣做這個專題 副總五分鐘內講的方法我覺得比我和同學花了五天做的方法還威 @@& 真的很好玩的面試經驗XD 結果錄取
2.瑞昱--系統設計工程師
找我去面試的是LCD MONITOR部門前後面試了三次 第一次只問論文問題 第二次問了Sampling Theorem和一題機智問答 第三次問了一題C和兩題機智問答 我的回答狀況還算不錯 所有問題全部都有答對(不過白板上的C code寫錯一行XD)
機智問答大致內容如下
(a) 有九顆看起來一模一樣的球 但是有一顆不一樣重 也不知道它是比較輕還比較重 用一個天秤最少要量幾次可以&確保&找出這顆球?
(b) 從1數到100 喊到100的人獲勝 每一次最少喊一個數 最多喊七個數 先攻的人喊到幾時便保證必勝?
(c) 就是FB上有出現過的假錢問題 有個商品賣30元 成本25元 客人用100元紙鈔跟商人買了商品 商人沒錢找所以拿了這張紙鈔去跟隔壁攤販換零錢找給客人後來隔壁攤販跑來說那是假鈔 所以商人又賠了100元給隔壁攤販 試問商人總共虧多少錢?
以上三題我都在一分鐘內回答出來 我想是最後關鍵吧 因為主管說他是想看每個人的邏輯能力和臨場反應主管人都很親切!!! 結果錄取
&&&&&&&&話說,小弟我就讀於台大資管所,這一次能夠得到聯發科研發替代役的面試機會,是因為今年聯發科有一個活動,叫做駐校球探。你只要登錄球探,或是被推薦,那你就有機會獲得星巴克隨行卡。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星巴克卡換個資的活動啦!報名完活動之後,接著HR就立刻打電話過來了,我覺得實在有點受寵若驚,小魯如我竟然可以受到公司主動打電話來邀約!而且,我還只是想參加一個騙隨行卡的活動XD
在此請讓我引述一段原文
xxx先生您好: 主管在看過您的履歷後,覺得您的學經歷非常符合職缺所需,希望能邀請您前來面談
敬請協助提供以下資訊,以利面談時間安排 ...下略
但是,我有一點不明白,就是職缺是IC設計工程師,這個領域我還真的是連一點點基礎都沒有,電路完全不熟阿。結果HR說IC設計工程師只是他們徵人的title,詳細要做的其實很廣。但是我問他到底是做什麼他也是說不清楚,只說面試的部門是&可測試(還是可驗證)IC設計&。不過我還是被說服了,想說既然是主管看履歷選的,相信有他的理由(而且人家是聯發科耶,!!)。另外,人家來找你就是看的起你,我覺得應該要親自去現場跟主管討論了解一下狀況,於是我就從容赴會了。
出發前,還要先填寫線上的性向測驗。聯發科在竹科,我花了近兩小時下新竹去,從台北搭客運去清華大學,再從清華大學轉1號公車到關東橋站,然後步行近20分鐘終於抵達聯發科。(順帶一提,回程我才知道有免費的園區巴士會通過清大前的國光客運站,需要去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可以搭到非常接近聯發科的地點,而這條路線google map沒有顯示。)
面試的部份,直接進入主管面談,主要是問知不知道IC設計實際在做什麼呢?然後,問我為什麼會想要來投IC相關的工作啊?我開始耐心的解釋,我的確對電路學完全沒有涉獵,然而基於貴公司的邀請,我也詳細做了一下跟IC有關的功課,我不太清楚實際上是不是有適合我的工作,於是我開始介紹我研究所主要在學什麼和我論文打算走的方向。我們還討論了一下聯發科的發展,跟Data Mining相關的職缺或想法,過程上都是滿輕鬆的聊天模式,主管人也很好,不過他以前住國外,對於一些中文詞不太知道怎麼對應(像是演算法、Insight),所以英文應對的能力對於這次面試還是十分重要的。最後主管認為我比較適合他們公司的IT部門,或是可以去開發一些Software。這個部門是有DM相關的工作,但是主管還是比較希望是有相關Domain Knowledge的人來擔任。
在離開的時候HR給我填一個表格,說今天面談過後,如果確定不打算進入的部門,請幫他打勾,這樣就不會再收到該部門的下一階段面試。然後我只能說今天這場面試大概是我跟該主管互相看對方的履歷以及介紹就可以確認我們彼此無法配對了,其實是一場誤會。但還是覺得企業應該對職缺有多一點的說明,並且面試前盡量和求職者做好溝通。因為當初我在電話中就有提到我不會IC設計,不應該把人千里迢迢找過來面試,再發現不合,這樣做只會浪費彼此時間而已。雖然說IT部門如果之後要面試我,那也會是個非常好的機會,就當做我先交一點點學費跟時間來這了解環境。另外,看到有一個人今天一次面是五個主管,建議以後要來聯發科面試的,可以跟人資討論一下這樣安排,避免舟車往返。
作者/Hategold is Serious
嗨大家好, 分享一下我找研替的心得, 希望可以對各位有所幫助
簡單介紹一下, 我的背景是交大資工系與交大多媒體工程所,成績普通,系上排名約40~50%。因為我的偏好, 所以投履歷的時候只選擇純軟或是品牌廠,沒有投代工。 而我還滿幸運的,第一家就去面試我的第一志願,而且也如願以償錄取了(灑花) 所以本篇只會介紹一家公司面試的情況,也就是「Mozilla」(美商謀智) Mozilla在台灣主要針對Firefox OS做開發,公司在信義區101對面, 內部裝潢走簡約路線,配色就是火狐橘(咦)
[第一階段]
一開始會有座談會, 依序介紹公司歷史、產品、研替職缺還有請兩位工程師做心得分享。座談結束後,會請現場的人隨機分組, 四到五人一組,組員自己找, 接下來公布一個討論題目,題目是「十年後網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討論時間是十分鐘,會計時, 每組的道具會有一張貼在牆上海報大小的白紙、便利貼和色筆,討論時他們會在旁邊觀察討論的過程,並且打分數。 計時結束後,每組有兩分鐘的時間報告,形式不拘 最後現場投票,投給你最喜歡的組別,並說出原因。 獲得最多票數的組別可以得到小禮物。結束討論後會請大家寫調查單, 分別是感興趣的職缺、座談會的感想等等... 結束後就請大家各自解散, 通過審核的可以進入下午的面試。
[第二階段]
面試有三關,每關都是一對一, 第一關是技術,問了滿多OS相關的問題, 例如virtual function的實作技術、mutex、memory access等等... 因為我以前的東西都忘的差不多,所以我這關被電得滿慘的(倒) 第二關是程式,紙筆測驗, 時間是五十分鐘,有兩題,都算是簡單的問題,第一題是實作出stack,並且做出O(1)的findMin(), 第二題是字串處理,input是一串用空白分隔的字串,將字串分隔完後依照長度排列,找出前n段大小的字串,這題還有一些額外的限制,但是我忘記了(昏) 第三關是人格問題, 會問一些你對於事情決策的看法,像是當在團隊中碰到意見相左的人你會怎麼做?你碰過最困難的決定是?
[第三階段]
一星期內接到下一階段面試的通知, 最後這階段的面試就是跟各部門主管面談,主要會問你的論文與大學專題, 我也會問部門內的工作狀況, 這關算是滿輕鬆的,就當作在跟主管聊天。 最後還會跟交大教授面談,應該是他們的顧問, 也是聊研究居多,這關是唯一有被檢閱成績單的一關(羞)因為 Mozilla 的願景是讓網路能夠變得更好, 一切原始碼都是open source, 所以他們很注重面試者是否認同這樣的理念。 以上就是我的面試經驗, 希望能給以後想去 Mozilla面試的人一點幫助囉 )
文章作者: PTT Alastor
&&首先先介紹一下我的背景,我大學就讀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主修控制系統,研究所畢業於台大工科所的光機電組,主要研究領域是超音波檢測系統的設計。而面試時,主管最常問我的問題也是我的學歷部分,研究所的系所名稱有些特殊,而我會念這個系所的真正原因如下,因為我是透過考試的方式考取研究所,台大電機所與工科所都是考我擅長的工程數學、電子學、控制系統這三科組合的組別,而我兩個系所都有應考,但很遺憾電機所落榜了。但主管們並不會想聽到這些,雖然是事實的描述卻普通的答案,因此我通常介紹我的研究所學歷時,會著重在研究領域上的描述,例如我在研究時所學到的技能、設計軟體或是研究成果等等,抑或是在研究的過程中碰到什麼問題並且解決方法是什麼,而這些能力或技能對於這份工作會有哪些正向的影響等等去做介紹。
一般人大約在10月至11月左右會開始聽研替說明會、投遞履歷與面試等工作,而當時我由於計畫的loading偏重,導致我大約在12月中才開始有時間撰寫履歷、投遞履歷與筆試面試等等,而剛開始尋找公司投遞時也非常的茫然,不知道該投遞哪些公司與哪些職缺等等,在這裡建議大家可以上&台大批踢踢&裡面的《Tech_Job》或《RDSS》看板去尋找有用的資訊,裡面通常是一些科技業的前輩甚至是主管或人資(HR)等等在參與討論,當然這其中的真實性還是要自己多方去判斷。
有位科技業的親戚跟我說新鮮人在挑選工作時,必需先選擇產業,再選擇公司,而最好先從大公司先著手,大公司可以學習其經營與管理人才的制度,當你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後再到小公司發展。而我當時投遞了數間所謂的&大公司&,而有參加筆試與面試的分別有NVIDIA、華碩、和碩、鴻海、環鴻、核研所、404,以下會一一分別作介紹。
NVIDIA為人詬病的是媲美超級星光大道的萬人海選,HR似乎是在做業績似的給各個碩士班應屆畢業寄發筆試邀請函,會這樣說是因為連我化工所、日文所等非相關系所的朋友都有收到此信件。我應徵的是硬體工程師的研替職缺,筆試地點是位於一個容納上千人的大禮堂,而硬體工程師考試內容是電子電路設計與C++,題目難易度與研究所考試比起來更難一點點,因此完全算是去裸考的我,大約兩個星期後收到HR的感謝函。
2. 華碩(手機部門:硬體研發工程師)
華碩面試前先寫了邏輯測驗與電子電路設計的考卷,寫完後才開始面試,當時我面試的主管年約30多歲,但已是頂上無毛。該主管一進小房間的第一句話劈頭就問:[你耐不耐操,我們這裡常態是10點左右下班],而此時也只能表情鎮定的說我算是工作狂,平常在做研究時常常都忙到凌晨才離開。剩下的面試時間幾乎都是在閒聊居多,大概就是聊聊怎麼會想來華碩上班,或是剛剛筆試的考題對你來說難不難,等等類似的問題。總而言之,華碩這次的面試算是一次蠻特別的經驗。offer get。
3. 和碩(硬體研發工程師)
和碩與華碩的企業總部位置是連在一起的,就連員工餐廳也是互通刷工作證付帳的,基本上兩間公司的建築都相當氣派。而和碩的面試流程基本上與華碩差不多,一開始HR介紹公司的福利與制度等等,再來是寫邏輯測驗與電子學(專業科目),題目偏易大約是普考左右的程度。而和碩各個部門挑選新人是分開進行的,各部門主管根據你的筆試成績與履歷等方面來判斷要不要找你進行面試,而我當時由於筆試成績是所有考電子學中考最高的(HR說的,算是有點意外),總共有12個部門對我有興趣,而12位各部門主管中分成三批進行面試。第一批面試約有六位主管,一開始主管分別作自我介紹並且提及該部門所負責的產品與部門規定等等,再來就是自己的自我介紹,由於當時接到通知必須要多位主管進行面試,這次我開始準備面試的PPT,PPT的內容順序為中英文自我介紹、大學與研究所專題、學習過的軟體、技能或操作過的儀器等等。利用簡報的方式可以把主動權拉回自己,盡量把自己的優點部分突出,而面試時主管幾乎必問的就是你的缺點是什麼,當然不能自大的說我沒有缺點,若以我為例子的話,主要都回答,信心方面比較不足,在多人聽我做簡報時會特別容易緊張,但我未來會盡量改進這些缺點,畢竟未來會有非常多的機會要推銷自己的Idea。Offer get。
4. 鴻海(CNSBG:硬體研發工程師)
鴻海有分為許多事業群,各個事業群也是分開收人的,CNSBG全名Communication & Network Solution Business Group,網通事業群,其前身是國基電子。這個部門在鴻海集團十二個事業群裡算是前三賺錢的事業群,因此薪水與分紅都相當不錯,但鴻海對於新人的培養較不注重(這是據在內部工作的親戚所說的)。鴻海的面試過程,一開始是用電腦上機考比TOEIC簡單一點的英文題庫,聽力與閱讀測驗,接下來才是各自帶到小房間裡與主管個別進行面試,而這次面試的主管是位台科的學長,當我簡報完畢後,就是一陣閒聊,聊學校、聊教授或是聊修過的課等等,最後就很輕鬆的氛圍下結束了這場面試。而鴻海據說內部招收一位新人必須簽署到很高的層級才算完成,因此通常一個流程跑下來必須花兩個月以上。Offer get。
5. 環鴻(可靠度測試工程師)
環鴻是日月光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公司地點位於南投草屯,考英文也跟鴻海一樣是仿多益,感覺比其他間的簡單些,最後會叫你用英文寫一些類似對公司期望以及為何要錄取你的理由。環鴻雖位在中部,但薪水有北部的水準,工時比起一般科技業來說正常,大約是9:00至18:00左右。步調也相對其他公司慢一些,我記得當時我早上接近十點時,還看到有些人在員工餐廳徘徊,給我的感覺是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是生活可以過得很愜意。Offer get。
核研所位於桃園縣龍潭鄉,由於離我家大約二十分鐘以內的車程,所以才選擇去報名面試。一開始是所有面試者集合在大禮堂內考英文,大約是考單字片語、文法與閱讀測驗,而核研所的面試方式較特殊,一個房間內約有五位以上的主管,然後面試者分批進入,一次約五位左右,然後面試者分別做自我介紹,然後就是主管對各別同學提問題。而我很幸運的剛好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與該部門相輔,因此就拿到offer了。核研所是公家機關,雖然上下班時間非常正常,且事情不多且有許多利用公費在外上課的機會,但由於是公家機關的關係,因此第二階段是沒有補足你薪水的,也就是說你會有一年的時間領政府補助的兩萬多的薪水。Offer get。
7. 404 (硬體工程師)
404科技是批踢踢科技版上許多人推薦的公司,基本上薪資方面保障十八個月,對於新鮮人來說相當可觀,該公司的福利制度相當完善,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曾經周末包下美麗華內的電影廳,讓員工下班後包場看電影,令人覺得不可思議。關於404面試流程方面,首先會有主管透過電話先進行第一次談話,內容大致上是為何想來404工作與如何得知404這間公司,再來是介紹該部門所做的產品,最後是主管邀請進一步至公司進行面談。到達公司後會先寫邏輯測驗,邏輯測驗的題目大致如下,有A及B兩種條件,如果要得到某結果要A或B哪種條件才能得知。再來是兩位未來直屬主管進行面試,先問了制式問題,再來談成績單的部分,問得相當仔細。一個禮拜後,接到二次面試的邀約,第二次面試變成一位經理層級以上的主管與一位人資進行面談,剛開始也是制式的問題,似乎是為了確認是否與之前說過的內容或人事資料表上互相吻合。最後人資有提到一點,公司會培養讓你去進修或是進到管理職位,甚至如果你非常優秀,公司會支持你創業,讓你開分公司,假如無法勝任現在的工作,公司會盡可能幫你安排其他的職務,如果是技能問題公司會安排輔導課程。總而言之,這間公司嚴格來說算是中型公司,但是對於員工的福利制度相當完善,甚至是有點像是照顧家人般的感覺,雖然最後沒有通過面試,但是未來有機會可能還會想再去試試。
背景為大學113(交大)工管系,碩士114(清大)工工所,研究領域為系統模擬 & 模擬最佳化,懂VBA、C/C++、SQL,精通Plantsim、Flexsim等模擬軟體,有矽品營運規劃部與台積FPC部門的暑期實習經驗。
版上對於工業工程背景找研替之資訊與分享不多(實際上機會真的也不多),故分享此次面試經驗及心得給大家參考。 10/04在網路上填寫完台積研發替代役暨預聘制式履歷 & 教授推薦信,工作地點只勾竹科並寫明不接受輪班工作。
1.台積電竹科IE部門(10/31面試)
由於今年四月才經歷實習面試,英文和性向測驗就免再考,直接依序跟主管和HR面試。
與主管應答大致如下:
Q1:請先自我介紹(中文)。
A1:簡述學經歷、研究領域、個性
Q2:這最近一次工作(實習)或研究上最有成就感的事件?
A2:舉了實習競賽得獎的例子,是一個經由團隊合作而成的成就。
Q3:(續Q2)那最感挫折的事件?如何解決?
A3:曾與教授發生意見不合的事件,透過廣納他人意見,選擇中庸之道再想辦法進行溝通。
Q4:簡單介紹你的家庭背景
A4:家鄉、父母職業、父母教育方式等等。
Q5:除工作(實習)或課業上,經歷過讓你最感痛苦或挫折的事件?
A5:不講課業的話還真的有點難,反射性地講了第一次失戀的經過。
Q6:(開始討論研究領域,問很多細節)
A6:這部分最輕鬆,畢竟自己的東西自己最了解,另外舉了很多自己透過系統模擬幫助公 司解決生產規劃問題的實例,也討論到履歷表上寫的程式工具到底有多熟等等(至少都拿來獨立完成過大型Project)。
Q7:(考邏輯題與假設情境題)
A7:邏輯題就是一些版上都找得到類似機智問答的問題,但我都是第一次聽過所以想得有點久,情境題就是在工作上遇到不合理的狀況時會如何處理。
Q8:向我推銷一件東西,說服我購買他,這房間內的任何東西都可。
A8:主管本來是指定桌上的礦泉水,可能看我表情有點為難就改成隨便一個東西都可,我就改推薦衣服,自己對打扮也蠻有興趣的所以講得算溜,主管還提到他覺得我的打扮跟其他他面試過的人都不一樣,雖然我不知道這「不一樣」是好是壞就是了&&(當天是穿比較合身的襯衫+卡其褲+尖頭皮鞋)
Q9:你知道我們IE部門的工作內容與涵蓋範圍為何嗎?就你所知的講給我聽。
A9:需求預測部門決定分配給客戶的產能,把規劃結果給IE,IE決定各廠的產能分配,目標是讓利用率最大化,再把規劃結果給PC&&
我講到後來他覺得我講的只是IE的其中一部份,順便機會教育了我一番,應該還有設施規劃與成本分析等。
Q10:你工作之後對於自己的生涯規劃如何?三年、五年、十年後各有什麼階段目標?想要在工作上扮演什麼角色?
A10:這題開始有點抖了,目前的想法就是想一直待在台積然後努力拚升職等&&但覺得這樣答太敷衍就講了一堆發展性、學習管理能力等等的屁話,講到後來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講啥,WTF。
Q11:(拿著我的成績單說)我們部門有一半以上都是台清交或海外碩一路上來拿書卷獎的,你有哪些特質會比這些人強?
A11:正中致命傷,我大一~大三完全沒在顧成績的,研究所是大四開始準備用考的,成績排名慘不忍睹,研究所雖然挺認真的但我都故意去修硬課,成績沒有好看到足以編造出這是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剛聽到時愣了一陣子&有想過直接回答我覺得拿書卷獎跟做研究或工作未必正相關,但這樣講好像挺冒犯的,就舉了一些實例闡述自己的優點與特質,答得有點卡,但幸好主管也沒有再度刁難這點。
總計聊了一小時結束,主管也很貼心的送我去坐廠車,路途中才終於放鬆下來自然地聊聊天~面試過程實在蠻嚴謹的,主管會不斷從我語句中再次提問要我馬上能夠反應,也強調IE部門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的邏輯與推論,自己應答進退方面還算有穩住吧,但自覺很多細節做得不夠好。主管面試完說在目前的面試者之中覺得我算是還不錯的,但還是要等所有面試結束,經主管們共同討論後決定,約一個月內會有通知。
結果: 11/20從人資那得知被轉介去APC面試,從此無聲卡。 --
2.台積電竹科APC部門(11/21面試)
人資打來說要再面試此部門時讓我愣了一下,直接反問了是不是IE部門確定沒上才會再面試別的,她說結果都還沒出來所以也不清楚。&&後來事實才證明我的猜測應該沒錯。 一次與四位主管面談,大致應答如下:
Q1:(先講了一堆APC部門的工作內容和發展讓我了解,並問我還想知道什麼)
A1:問了會不會需要常與客戶見面、出差、部門氣氛等等。
Q2:來個正式的自我介紹(英文)。
A2:本身英文不算好(多益750上下的程度吧),自我介紹是硬背的,講完之後主管繼續用英文提問&&我撐了一下之後還是改回中文。
Q3:實習歷程及與主管相處感覺。
A3:就當閒話家常,APC和FPC是蠻近的兩個部門,提及的主管他們也都認識,陸續討論了實習時的Project最後進展與後續延伸。
Q4:若給你機會選擇上司,你會選擇何種個性的上司?
A4:會選擇善於激發出部屬潛力,充滿熱情,有自己想法的主管。
Q5:當初選林老師當指導教授的原因?
A5:完全只因為興趣,大學修過模擬學激發出我對系統模擬的興趣,才決定報考研究所,放榜完隔天就確定進入此實驗室(雷不雷會不會留人等因素我當初還真的完全沒想過,畢竟此研究領域就是我們教授最有名了&&)。
Q6:(開始輕鬆的聊天~問說還有投哪些公司?真的喜歡APC的工作內容嗎?若IE和APC都沒給你Offer你會怎麼辦?)
A6:只投台積;雖起初尚有疑慮但與主管們聊過之後也蠻喜歡;去當兵,當完再繼續投台積。 整個過程比面試IE輕鬆多了,主管都很和善親切,面試完後某一位主管跟我說我是最後一位面試者,所以結果馬上就會出來,得知能很快脫離這等待的煎熬是大大鬆了一口氣。
結果:隔天11/22口頭Offer,12/7紙本Offer。 --
一、面試千萬別得失心放太重,我面試IE時就有點太在意自己的回答合不合主管的胃口導致答得沒有很順,直截了當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最好,畢竟研替是要綁三年的,挑到一個與自己想法不投緣的主管想必會比沒上還痛苦。
二、要能說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特質與表現,我因為大學成績很差,上研究所後就想了一些努力方向去補救,除了最基本的把研究做好,選修全部都去選程式相關的課,有空閒就練練幾題ACM以增強自己程式基礎能力,並積極參與產學合作計畫與實習,增加實務經驗與拓展人脈。
三、強烈建議大學/碩士是是工業工程背景的同學,若是沒有繼續走學術的打算,一定、切記要想辦法在求學期間去找實習機會,真的對以後加分很多,即使忙研究忙到不行了,也要說服教授可以兩邊兼顧,我能去台積實習有一大半是因為有矽品的實習經驗,研替能順利拿到offer也有一大半要歸功於台積的實習經驗。
四、工業工程的路很廣,也不一定非得從工廠端開始走起,曾查過以往學長姐任職公司就有Qualcomm、MTK、IBM、HTC、聯合利華、P&G等等,即使目標只放在台積,新人有機會進的部門就有MFG、AMHS、CIM、PC、IE等等,千萬別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五、IE部門把我擠掉的那個人他大學四年同時在外面上班、在學名次皆&5、研究所有TI的暑期實習經驗、台積英文測驗考九級,可能可以給想進IE部門的人參考。
目前已服完研替的林學長提到,三年前秉持著可以提早進入職場工作的念頭,而選擇了研發替代役這條路。
當時共面試了三家公司,衷心的建議學弟,選擇公司前,多向學長多打探業界現況。若是身邊沒有人可以詢問,可以多上
在bbs討論區或是1111研發替代役專區,了解業界、公司或部門的以林學長任職的工業相關產業而言,若公司公安設備不夠完善,對個人安全來說,是很危險的,這點是每位學弟們在選擇企業前一定不能輕忽的要點。
雖然第一年進公司後發現,工作內容與所學出現落差,一切得重新學,但我把這一切當是「自我挑戰」,現在工作已無任何不適應,工作已駕輕就熟。
或許,研發替代役被綁住了新鮮人最精華三年,會覺得時間漫長,只要換個角度想,在所愛中選擇最愛,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也把工作變有趣,生活充實才會愉快,所以當在選工作面試的時候,要記得找到自己最想要的工作內容,才會將工作做得有價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测试工程师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