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腐女穿越火影之腐女驾到,要一女多男,yy文

(12)镂空机芯最好不要买自动的,镂空机芯夹板强度低,支撑性差,如果上面还挂着个沉重的自动陀,还来回转悠,势必对机芯轮系传动及间隙会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出故障;所以镂空机芯只买手上弦的,特别是比较薄的机芯,更应该如此。
(13)通常认为防水性能好的以螺旋扣后盖或用锣丝拧固的为佳,如果是揿盖的,采用尼龙密封圈的要比橡胶的效果强,只是揿盖结构的,在开启后盖时,若手法不好容易造成痕迹。
(14)超薄超小型石英手表,要先确认所用电池型号是否好配,更换一粒的价格如何,手表电池是越小越薄的越贵,使用时间还短,所以在石英手表选购时,一定要看说明书,电池使用寿命是多少个月,二针的手表往往电池都是“长寿”的。
(15)不要买过大过厚和过重的手表,所谓过大过厚,是凡手表外壳超出40毫米。厚度超出14毫米的,其重量超出200克,佩戴那感觉颇为“受罪”,咯手腕不舒服的;肯定有不服帖和下坠晃荡的现象;要说手表,真的还是又轻又薄的带着才舒适,只要没有特别是要求,请尽量选择大小适合的,别太夸张的手表,因为张扬和夸张从来都不是美,有俗话说好:“鞋穿上,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手表亦然。 (11)女表要尽可能买石英的,机械女表的性能要远低于男表,养护周期还短,女性的活动量少于男性,所以你去看市场,像OMEGA、LONGINES这类瑞士品牌的手表。绝大多数女表全都石英的,就是这个原因,也在于石英手表的外观能做的种类和款式更多、也更漂亮。运动量不足和对手表精度要求比较苛刻的男士,也建议去带石英手表。 手表是精密复杂的,走时精度要受发条松紧、位置改变、温度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要准确说清楚手表的精度,需要参考和结合许多相干因素来具体说,因此它也是实验的,起码人要有这个意识和方法。见过众多的人向我反映他们自己的手表走时误差,其中很多说法都模糊不清,首先手表的走时误差是有单位的,通常是以每日来计算,因此不能把自己手表的累计误差算成日误差;手表走时误差有每天平均日误差,还有瞬时误差,平均日误差应该是个综合值,瞬时误差则是在相对很短的时间内,发条松紧固定状态下、固定位置、和环境温度下的误差,手表的瞬时误差总是在不断漂移变化中,这个有点像人的脉搏和血压。 用实验的方法测试手表的精度才能比较准确的反应出手表的真实精度,具体方式是需要上满弦后、记录下手表和标准时间的差异(或让秒针归零、再与标准时间同步进行),至少要在三个常用位置下走时24小时,这三个常用位置分别是(1)水平面上、(2)垂直把下、(3)垂直把左,也就是12点向下,分别静止状态下做实走误差测试,最后把每次结果做详细记录。
  早年的钟表店修表后,也是是这类方式来检查手表的走时精度的,校正周期比较长;现在都是在用专业的电子设备,能迅速的测出手表的瞬时误差,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其实也能比较快速的测出手表走时精度的,只需要有一个秒表。秒表是机械的还是石英的都行,石英的会更精确,精度比机械手表高出一个量级,特别是液晶显示的那种,比较专业的这类秒表,至少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面2位。用秒表来掐手表,可以在手表秒针走到12点位的时候启动秒表,测量时间可以选择30分钟或60分钟,短时间得出的误差分别扩大48或24倍,如果自己的手表本来走时精度就比较高,那建议这个测量周期还要长些,为了便于后面的计算,一定要是整小时的,用这种方式测出的手表走时误差,也是一种估算值。测量过程也需要上述那3个位置,短时间的测量还能分别测出发条满(满弦状态)和发条运行24小时后的(落弦状态)的走时精度,也就是手表的等时性能;不管是在位置改变还是发条松紧的变化下,手表的走时精度的变化都是越小越好,走时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才是手表的走时质量精髓,而要只是单提精度一项,过于粗略和笼统,不专业。
  提示一下:如果自己的手表本身就带计码功能,不可以用哪个码针来测量同一只手表的走时精度,一定要换另一只。码表的精度仰仗于细密的传动齿轮,摆轮高速摆动的振荡,另外还有表盘上分度细致和精确的刻度线,启动、停止、归零,加上指示精度高,这才能用于时段的测量,利用秒表测量钟表误差,那是早在200年前就开始的欧洲和北美钟表匠人的传统,尤其是高手都这样做,哪个时候有没有爱林瓦尔合金游丝呢,因此温度变化对钟表走时影响极大,所以实验环境还要兼顾温度条件。
  要想理解复杂精密的东西,都要具体或说相当于什么条件下,也就是说“打油的钱打油,打醋的钱打醋,一码说一码”,要搞清它的性能和指标到底如何,非通过实验不可,然后你就会对手表产生新的认识和体会,不会总是喋喋不休的纠结于它的走时精度和误差了。如何更换手表后盖防水胶圈?恩,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但凡简单问题都是没有连带和综合考虑的,而复杂的事情有;手表后盖上的防水胶圈,其材质一般是橡胶,也有叫酊氰橡胶的;另外还有尼龙类的,一般是圆形,所以也称其为“O”圈,也有矩形或异形的,横截面有圆和扁方。瑞士人做手表保养时,要统统更换防水胶圈,尤其是手表后盖上的,这是他们号称“全面保养”的内容之一,因为橡胶会老化,变硬而缺乏弹性,还有相反或变成稀软的,这都会影响到密封和防水性能。
“O”圈类型的防水胶圈最常见,只是大小和粗细的区别,更换时通常还要参照原来的规格去换,如果手头上没有完全一致的,也可以找接近的去代替,因为“O”圈有弹性,就像橡皮筋那样,能被拉长,可就是不能缩短;加入更换上去的防水胶圈粗或宽,在闭紧手表后盖,可以发现后盖和表壳框之间有胶圈外溢或露出,这不美观,微量的溢出还可以用锐利刀片切除,而明显的则胶圈根本不可用。
有些手表表壳结构是靠防水胶圈密闭和结合的,一般是揿盖的那种,如果这个胶圈被更换还不合适,就会要么容易脱开,要么就很难被压入,搞不好在压入时还容易损坏手表(玻璃或壳),比如卡地亚的“快乐钻石”款。如果你更换直径变细或被拉长的“O”圈,也有后遗症,首先是密闭性能差了,防水胶圈占用的空间或体积变小,这很难完全保证手表的防水性能;再有连带的问题,是可能出现手表后盖被过分的旋入或压入,有压迫到手表把杆或机芯衬圈之虞,表杆和机芯将会不同心,要真的是这样话,那手表的上弦和拨针都会出现不滑顺、紧皱和阻碍大的感觉,搞不好表把头还会被旋下来。异形的防水胶圈,更换比较麻烦,必须选用原厂原规格的,如果企图自己改造,那就看你的手法是否高明了,原则是必须保证密闭和防水,我看最好不要因小失大,凡使用异形的防水胶圈都是大表,这样的手表一旦进水,损失会更惨重。
日是寒冷的一天,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卡那维拉尔角,比天气更让人心寒的是“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的悲剧。爆炸是因一个O型封环失效所致,这个封环位于右侧固体火箭推进器的两个低层部件之间,失效的封环使炽热的气体点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O型封环会在低温下失效,因为密闭橡胶圈缺陷,造成燃料泄漏,包括两名女宇航员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在这次事故中罹难。
和航天飞机一样,手表里面也没简单的事,所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维修人员,还是应该重视手表的密封问题。瑞士人老是念念有词提到这个问题,而我们的消费者,也许自己佩戴手表10年、20年都还没有更换过一次防水胶圈,搞终身制。
新换的防水胶圈,如果是橡胶质的,需要均匀的在其表面涂抹上一层硅油或硅脂;凡是要下刀子才能打开手表后盖的,千万注意下手法,别切伤了防水胶圈。石英手表的维修有特点,那就是它的机芯相对简单,如果手表是数字显示式的,那几乎就没有什么机械零件,有点“看不见、摸不着”,很多故障是观察不到的;因此必须依赖于测量,否则你找不到毛病,测量本身其实上就是在修理。现在石英手表很多,传统的修机械手表的师傅,也应该学习它的维修知识和技能,微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有,一般电工测量的方法也要会;我是比较愿意修理石英钟表的,小时侯就喜欢无线电,所以搞这个维修比较“轻车熟路”。
如果你有扎实的电学基础,没有专业的设备也可以琢磨出对应的测试方法来,有个古文小段子叫《为学》,内容说的是:“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文中又举实证,说一贫一富两和尚,都想去南海云游,富者曰:“子何恃而往”,贫曰:“吾一瓶一钵足矣”。结果他成功了,这说明做啥事都要有毅力,都要路线和方法对了头才行。
大约在30年前,国内首次从日本引进石英手表,也包括石英钟,在以后又有香港生产的LCD石英手表,数量都相当大,但售后维修成为难题,为了普及石英钟表的维修技术,当时做了计划从日本买来专业的检测仪器,想当初,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还是由我制定的呢,主要包括20台精工QT-99和300台西铁城的CQT-101石英校表仪,300台美国恒温电烙铁,300台精工万用表等;这些仪器设备组成的检测单元,基本上可以用来维修石英钟表了,这些仪器当时都是由国内贸易部出资,然后赠送给全国各地商业经销单位的。那时候的日本仪器,体积都有点庞大,但测量精度都很高,仪器内部的晶振都恒温槽的,使用前还需要预热;随着石英手表的发展,瑞士出的仪器用的开始普遍了,代表型号是WITSCHI 4000和WITSCHI 6000,可以测量变脉宽的和逻辑调频的手表信号,而且它把万用表的功能和仪器做在一起了,成为一个组合测量单元的工作台。和机械校表仪不同,石英校表仪更多的是要检出信号的有无,而不是手表的精度,拾取信号方式通常有电磁和电场两种,个别的还有用超声波方式的,这个是区分故障点是在电路上还是机芯轮系上重要之处,用高灵敏度高阻抗的万用表也能做到。还有通用的检测手段,比如示波器也行,我喜欢堆砌一堆各式各样的仪器,组成一个墙,挺唬人的,随时考虑该用啥设备去测量,手段当然是多多益善为好。
我现在工作环境和条件,基本还是在用老型号的仪器,一点没有感觉不好使、不够用,AQ1倒是设备先进,可真正能炉火纯青的运用自如的人不多,很多国人在使用复杂电子设备上面,不太灵光,什么时候都要先懂的理论,面对那些晦涩的英文翻译你就能搞明白是什么意思,知道如何使,而且要善于在平时工作中发挥它的作用,否则再好的仪器那也是摆设,还是穷和尚说的有道理,“吾一瓶一钵足矣”。目前最常见的劳力士手表基本上都是在用3135机芯,这个是它主打机芯,标31钻、有自动日历功能,没有日历功能的,机芯号码3130,而双日历的是3155。所有这一类3000系列的机芯,走时精度没的挑,走时长期稳定性也好,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自动陀容易划蹭机芯夹板就是其一。(见照片4)
特别是使用时间比较长是劳力士,只要你是经常佩戴的,一旦打开手表后盖看到机芯时,夹板最外边缘上多少会有划痕,严重的看上去就跟狗啃似的,镀层丢失已经漏黄。这很不好看,影响机芯外观,更大的问题在于自动陀和机芯夹板有摩擦,还可能会用力摇晃手表时,发出擦蹭的声响,自动上弦效率因此也会降低。
这也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绝非个例;实际上3135机芯的自动陀外沿下端,与机芯轮夹板之间间隙并不小,据我估测至少也有0.8毫米,那么既然有这么大的间隙,为什么还会蹭到轮夹板外沿上呢?
原因(1)手表受到剧烈的轴向方位的震动或冲击:3135机芯自动陀是没有装滚珠轴承的,它就是一根轴,自动陀本身质量也比较大(4.2克);为了提高手表的抗震性能,自动陀陀面是设计有减震臂的,这样就有了缓解振动的作用,同时也能保护陀轴。当这个震颤幅度过大时,自动陀最外端的底沿有可能会蹭到机芯夹板上的;仔细观察,它的陀底下外沿不是平的,有一个自外向内的倾角,所以它也只能划蹭到机芯夹板(主要是条夹板、轮夹板和摆轮护板)的最外沿上。自动陀偶尔蹭到机芯夹板上,倒也没什么,但要是碰到摆轮上,问题就严重了,特别是3135机芯,摆轮位置的主夹板开口很大,大约有70~80度,为了保护摆轮,它增加了一个弧形夹板。原因(2)手表自动陀轴被磨损: 通常是陀轴的轴端头被磨损,一旦出现磨损,问题就凸显了,陀轴不垂直,它必然导致自动陀在夹板轴眼里的径向间隙增大,陀旋转时旷了旷荡,自动陀失去正常的支撑;只要自动陀一旋转,就会划蹭机芯夹板外沿,并且还发出稀里哗啦的声响。(见照片1和2)
自动陀轴被磨损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定期做保养,陀轴缺油是在干磨,而且我发现这个陀轴实际上材质并不坚硬,虽然是钢质的,淬火也不能把硬度淬的太高,否则陀轴不抗震,容易断。顺便说下,断陀轴也是劳力士容易出的故障,也包括它的女表和中型表(2000系列机芯),这也许算是劳力士手表设计上的一个缺陷吧。
所以,佩戴劳力士手表还是要注意避免受到强烈震动,再有做定期保养是必要的,经常佩戴的怎么也要每隔5-6年就维护一次,要知道即使不怎么佩戴的手表,机芯里的表油也会变质和挥发,表油一旦干枯,润滑情况就不良好了,这对于微小精密的手表机芯来讲,那可不是件好事。
留心一下你的劳力士,如果佩戴有年头了,摇晃手表检查,若能听出细小的擦蹭声响,特别是轴向的(垂直于表盘方向)晃动更明显时,就应该考虑到表店去做保养洗油了,对于已经造成严重磨损的,要坚决维修和更换残损零件,不可将就凑合。  手表是佩戴的,因此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很重要,其中就包括防震;手表的防震性能不单纯是指磕碰,也包括加速度的过载和冲击,这种情况往往在体育运动和生产活动中会出现。 从钟表到手表的演变过程,不仅仅是体积变小了,主要还是在走时精度和抗干扰性的提高上,它都用上了摆轮,因此可以携带了;但古董的钟表或怀表就非常娇气,它们都“伤不起”,外界的振动和冲击极容易使它的擒纵机构与摆轮的配合上出问题;为此,又大约经历了200年的改进,人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擒纵形式,现代的手表基本上都是在用杠杆式擒纵机构了。
  以锚式的杠杆式擒纵机构为代表,它只所以工作可靠在于它有二点:(1)机构有牵引,擒纵轮齿对擒纵叉的叉瓦切入有一个角度,会使擒纵叉的叉身靠紧限位钉处,而不会乱动;(2)有保险设计,即便有外力作用能让擒纵叉发生移动,擒纵叉叉头的保险钉与摆轮的下圆盘(保险盘)之间有保险措施,会阻挡擒纵叉的继续移动,并让它在牵引力矩作用下重新复位;另外一点是摆轮元盘钉与擒纵叉叉口之间也有保险,一旦超出它们之间的间隙,就会产生阻挡,总之,就是不能让擒纵叉逃离它正确的位置。(见照片3)
  但所有的这些保险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有些手表在剧烈振动冲击下,还是要出问题,最主要和常见的问题,就是发生“反摆”。所谓“反摆”也叫“背摆”,这些都是俗称,真正的意思是擒纵叉脱离了正确位置,跳到另一侧去了;原来它还和摆轮好的跟亲兄弟似的,可在外界干涉下,一瞬间它就翻脸“背叛”的摆轮,跟现在利比亚的卡扎菲处境差不多。能使摆轮远离擒纵叉的振动力最厉害(多数是沿表盘6~12字符方向的作用力),手表机芯里的上下防震器会产生径向移动,导致合理的保险间隙一下就没有了,举例:擒纵叉原本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左端,可它在外力作用下,没有受到保险机构的约束,它却跳到右端去了,摆轮的震荡回来也就没了接应,回旋过来时,本应该打在擒纵叉叉口内侧上,来带动擒纵叉的移动,而这回却打到擒纵叉叉口外侧上,不能再进入叉口,擒纵和振动系统没了配合,这属于经典的“梗死”,手表一下子就停摆不走了。手表在做防震实验时,也是用3KG重的冲击锤敲击手表(冲击锤臂长50CM),瞬间冲击速度可达4.43m/s,这个实验是很厉害,但是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冲击可能都比它更大。
手表发生“背摆”有一个特点,无论你怎么摇晃手表,连秒针都是“纹丝不动”的,属于“死停”,这个和一般情况下手表停走有所不同,如果是傍的原因造成的停表,秒针在晃动下起码还能走两步或前后有摆动。如果是“背透”后盖的手表,那么你不停的旋转摇晃手表,看手表的摆轮,它也基本上是不动的,或只能向一个方向小幅度摆动一下的停。
最近我刚给朋友修理了一只瑞士IWC手表,突然停走,检测后就是“反摆”,据事主称是在打完高尔夫球后出现的故障,很典型的原因,很经典的故障,据说打高尔夫球击球时的爆发力也相当了得,估计俺现在这身子骨是受不了的,俺怕扭了腰。
修理手表“背摆”的故障非常容易,拆下摆夹板重新搭摆就解决了,属于立等可取马上见效的那种,修表师傅最爱干这活。但是经常性的出现“背摆”现象的手表,可就要引起注意了,那一定是擒纵机构的保险间隙出问题了,应该换个擒纵叉或检查及缩小擒纵机构各点(主要是叉头钉与保险盘之间)的保险间隙。电脑发展的太快,新东西、新科技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原来买个U盘128M的还要200多元,现在这价钱绝对能买16G的了;想当初电脑机箱里还有软驱的时候,3吋软盘还算好东西,作为存储单元,起码它还有个硬质的塑料外壳,体积也小,那时候可是真的没少买,记得最早是15元一张,可容量只有1.44MB。现在这东西都成典型电子垃圾了,而且质量也不可靠,经常读不出数据,做格式化都不管用,只能琢磨着废物利用下,看看它还有什么价值。终于有一天,我拆解了一个盘,发现里面的磁盘非常之薄,测量下厚度只有0.09毫米,而且还绝缘;以我修表行业的敏锐眼光,发现这东西居然和石英手表里的电池绝缘膜一样(连颜色都相同),通常电池绝缘膜是放在氧化银电池负极下面的,但这个膜也会损坏,那是由于电池爬碱、漏液后给腐蚀造成的,修理上经常是凑合,拿一小块透明塑料薄膜或纸来临时垫着,看上去很不正规和不好看。
现在有材料了,就用3吋软盘里的磁片膜,它又薄又硬还光亮,是绝佳的电池绝缘膜替代品。至于形状怎么剪,做的好看不好看,那就要看你自己的工具和手法了,我感觉用手术刀去刻比较容易成型。
另外一个小修表工具,也可以用它来做,那就是给手表起针时用的表盘保护膜,表盘保护膜如果作为正规的修表工具,瑞士也有卖的,但估计会价超所值,实际上那是个非常简单的东西;在起手表指针时,无论你使用何种工具,都会对表盘施加压力,表盘是个支撑点,为了保护表盘,不被起针工具损伤,就必须在表盘和工具之间垫个膜,对这个膜的要求,就是薄和光亮、结实和干净,3吋软盘里的磁片膜就非常适合。 具体制作很简单,可把膜剪成大小适当的圆形或矩形的片,中心再冲出个大约2毫米的圆孔,从边缘到圆孔之间再剪开个三角口,大概模样就是如此。表盘保护垫能有效保护表盘不被起针器损伤,没有它时也需要找2个小塑料薄膜,垫在起针器下面,有了表盘保护垫会更方便些,起码大小它也能算是个修表工具了。
拱形或球冠状的,曲率特别大的手表,用舵轮板子更要格外留神,务必要保证它的水平放置,特别是在板子的向下大的压力时,也必须是平的;还有就是有的手表开启槽口或边角是奇数的,比如5个7个等,边角还有15个的呢不要上来就贸然把手表上板子去开,直接楞开没有不划伤手表的,凡奇数的都属于不对称,开启手表之前建议先仔细数一数表后盖的边和角,如果是奇数的,就要是三爪头的开表器。像五星排布的槽洞形式(欧米茄后盖),最好别凑合,老老实实地用厂家专用板子去开。你去看一个高明的手表维修师傅干活,和庖丁解牛有一拼,最讲究的就是做事要一板一眼,按部就班,一招一式都颇有章法,这个就叫专业科班,这个就叫训练有素。
大约在50年以前,那时手表的三防性能都是有英文标识的(国产的用中文写),印在表盘上或刻在表壳后背上,而到现在,三防性能只仅仅标防水这一项了,也就是说,防磁和防震性能,那是不言而喻,都必须要达到的,也就早不标写了。
假如你发现有现在的瑞士手表,还在表盘上、甚至同时也在表壳后盖上,不厌其烦的标写防磁(防磁英文:ANTI-MAGNETIC),这个不是画蛇添足,而它要想强调和说明一个问题,这只手表是具有高防磁性能的。 无论是机械手表还是石英手表,其防磁性能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在4800A/M强度的均匀磁场中,沿三个轴向位置,各磁化1分钟,手表不得停走,此外还有关于剩磁效应的指标规定。
有关磁场强度的单位可是不少,早年用奥斯特(Oe),手表防磁标准是60奥斯特,等同于现在的4800安/米,还有用高斯的(Gs),比如劳力士有款鼎鼎有名的“绿玻璃”,也叫“闪电针”,其最大的特点也是高抗磁性能,可以达到1000高斯。这个指标大约是普通手表的16~17倍,那么它是如何达到的呢?手表机芯里,对磁场最敏感的就是游丝和擒纵系部件,它们基本都是钢质的,属于硬磁材料容易被磁化,要命的是。恰恰手表的震荡周期要由它们决定,所以手表一旦受磁后,走时精度马上就会劣化。
几乎所有的手表,要想做到有强抗磁能力,都是采用软铁来包裹整个机芯方式的,软铁也叫纯铁,具有高导磁特性,而且是软磁材料,几乎不留什么剩磁,在电子器件里,常常用来做马达的定子、变压器铁芯等。
除了劳力士,在欧米茄手表海马款的系列里,也有高抗磁的手表,如出一辙它们都是用软铁做磁屏蔽罩,来整个包裹住表芯,这个方式的要点在于手表表壳必须密闭,防水性能要好,怎么也得100米,抗压至少10个大气压力,因为软铁极容易生锈,受潮后伤不起。
另外从结构上看,磁屏蔽被分为三个部分:(1)表盘背面多了一层底衬,是软铁的,这样做会加厚表盘,为此配合,表针的轴都需要加长才行;(2)机芯衬圈是软铁的,而在一般手表里这个东西是用铜或塑料做的;(3)机芯上面有的罩或者是手表后盖是复合金属的,其中里层还是软铁,外侧会是不锈钢。
这样由表盘、机芯衬圈和机芯子罩、或者是表壳后盖,组成了机芯的包裹,形成了防磁屏蔽,当手表遇到强外磁场时,磁力线会走软铁形成回路,而不会穿透到机芯里去,这个情形就好像地球的大气层屏蔽宇宙射线,保护了地球生命那样。
照片里的手表是BALL,过去的美国铁路表,早年也小有名气,分解后拿它做演示说明,包括修表的师傅,你要是不在意,也许都根本看不出它的表盘和表后盖是双层的,高防磁性能的奥秘就藏在里面,估计它的防磁性能怎么也能到800高斯吧?
现在磁场对手表是一大祸害、其程度超过了进水、潮气对手表的影响,杀表于无形,躺着都能中枪。
现在人们对手表三防性能的关注会比较集中在防水上,其实没有必要追求深度防水,330米-660米的深度也不是一般人能潜下去的,能在水面上冒个泡就已然足够了。相反防磁性能到需要认真考量,我见过无数的手表都让磁场给弄不准了,所以带有磁屏蔽罩的手表有必要拥有一只,如果你是学理工的,已经拥有Engineer、或Professor、或Master的职称头衔,那更有必要佩戴了,因为往往高防磁的手表在表盘上、都印有上述三个其中有一的英文。
手表维修和给人做外科手术有某种程度的相似,都会用上一大堆工具、器械,都需要有手上的技能,眼科、神经外科用显微镜,修表用放大镜,诸如此类的。但用词要得当,给人手术不能被叫做修理,可是做手表维修有时候却可以用上手术刀,止血钳什么的,“表大夫”那一定能当之无愧。
前些时候,我修理了一只受伤的K金表壳的手表,牌子是LANGINES ,堪新的表,不小心给磕碰了下,结果在表壳侧面棱角上被磕出一个坑。
纯金很软,不能直接用来做手表,我们所说的金表全都是K金的,通常用18K金最多,也就是75%的金子,剩余的部分成分复杂、一般主要是含有银、铜、镍,还有其它的微量元素,18K金硬度会增加许多,而且K金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颜色,比如:黄色、玫瑰色、粉色、白色、钢色等,18K金机械加工性能也好,成品工艺性好,可以做的非常精细漂亮,所以首饰也经常用18K金来制作。
但是18K金硬度依然不够硬,还容易被磨损,容易被划伤,我找到了它的硬度测量数值,维氏硬度是在135-150HV范围内(大约是玫瑰金的会稍微硬一点),凡表壳和表带突出或棱角尖锐的部分最容易被损伤,所以,佩戴K金手表一定要小心伺候,轻拿轻放;商品级别的,还要带上汗布手套,你要是手掌老茧多,只要一胡撸,指定能给手表蹭出毛道来。
手术刀是可以换刀片的,刀片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柳叶刀”就是手术刀的代名词,止血钳可以用于各种快速夹持,比如夹住砂纸,用于表壳的局部残损的修复,同时它也成为操作的手柄。
对于比较深的坑痕的K金表壳,在修整上,需要在双管体视镜下进行,这样看的真切,用手术刀来刮,直到把残损痕迹完全刮掉为止,坑痕越深刮的范围就得越大,否则把坑弄没了,但是凹陷出来了,完整的曲线和弧度必须保证,还要柔和、线条一致、修残如新,让人看不出来才行。 另外对于磕碰的坑恰好在表壳棱角上的,在修刮的刀法上,也要在两个面上做,那个棱角还要有,轮廓不更改变,还要锐利如初。当基本上把这些处理好了以后,还要用800号左右的砂纸进行修磨,把刮的粗糙面给搞光了,把砂纸切成小块叠起来,夹在止血钳上做,表大夫的感觉有了吧?剩下的就是抛光打磨了,打磨机要用首饰行业上用的那种,是悬挂电机,蛇皮管连接的手柄,小抛光毡轮,这里都是用于局部精细打磨的设备。
抛光皂也很有讲究,抛光什么材质的表壳或表带,要用不同的抛光皂,也分粗磨和精细打光,对于K金材质,因为毕竟软,打磨时下料快,所以一定要小心轻磨,棱角或突出的部位不能伤。精细打磨需要在放大镜下操作,就如同做微创的外科手术那样,擦净的绒布一定要用新的,不要脏了以后还再重复使用。
要注意的问题是:18K金表壳要小心白色金的那种,有一种看上去白亮亮的,其表面是镀过铑的,一旦抛光或修磨后就会露出底色,有些发黄,经过修整后还要重新进行电镀,这个比较麻烦。我收藏过几只国产军用航空钟表,其中有快艇钟也有飞机钟,当时买来的时候全是库存新货,都在原包装纸盒里封着呢,里面还有合格证,当年军代表的签名,全须全影的。飞机钟也好、坦克钟也好、快艇钟也好,都有个问题,想使用的时候都没办法摆放,这些东西虽然都带夹持的固定架,可那是用来固定在飞机或坦克仪表面板上用的,要转为民用,在生活中很难派上用场,它们都圆古隆东的,都是有把份量的铁疙瘩,上不了台面。其实,做为家里用的机械钟表,使用军用品别有一番味道,记得小时候,家住部委机关大院,经常去一个老干部家,看见他老人家用的收音机就是一收发报机,跟个电台似的,特有军旅行伍风范,心里好生崇敬啊。军用航空钟表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个是走时精度比较高,另一个是基本都长动能,大约上一次弦能运行五天以上,再有指针的夜明效果好,夜里看的真切。我一直在寻思着,怎么能艺术化、实用化这些军用航空钟表,一天终于想到一个方式,那就是可以把它们安装在烛台罩里,变成烛台钟表。淘宝网里有卖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烛台罩的,基本特征全是铁质,四面玻璃,顶部还有个大提环,这个样式非常符合古典钟表的外形制式,因为在古董钟表里就有“四明钟”和“提梁子”一说,钟的外壳特类似烛台。安装并不难,只需要把烛台最前面那块玻璃取下来(原来的玻璃是用薄铁皮卡住的),换装成一块有机玻璃(也叫亚克力),有机玻璃的加工尺寸,特别是高度要比原来玻璃的小些,这个原因是我们选的有机玻璃厚度一般要在8-10mm,为了安装时候能把它方便的进入烛台罩内,考虑到厚度增加了的问题,高度上就要相应减小。有机玻璃也是在淘宝上网购的,免费切割加工,包括中间挖出哪个放钟表的孔,你自己出个草图,把具体尺寸给商家就行。飞机钟稍微小点,只是它还带有一个卡环支架,支架拧紧后能夹紧钟表,支架有4个固定螺丝,但安装时只需要拧2个螺丝就足够了,对位安装的孔位需要自己在有机玻璃用电钻打,建议在打孔的时候,电钻转速不要太快。快艇钟体积稍大,它需要打3个孔,有机玻璃放入钟表的大孔,商家给代加工的,省大事了。当军用航空钟表被装入有机玻璃后,再装入烛台罩内,它们之间的固定可以用AB胶来沾合。我感觉这个方式改装效果很好,自己也颇为得意,即使摆在家里一角落也挺艺术的,实为一个华丽的转身,把老旧军用航空钟表变为可用民品的鲜活例子,这要是在大庭广众下给提领出来,那铁血阳刚、男人勇敢坚毅、军迷至爱的品味、全体现了,那阵势无敌了!终于可以正经八百的使用这些军用钟表了,都给它们找到了个“家”,一个有四明玻璃和提梁子的地方,这么一改造价值也会增加许多,借用现在的流行话:“特显高端、大气、上档次”。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尺子就不知长短,量具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中也有特别的、专业用的,你比如说,珠宝首饰行业里,有一种测量戒指口径的,是个锥状金属的棒,上面布满了刻度,那个是专门量戒指口圈大小的;要知道你的某个手指带多大号的戒指,就像你知道自己脚穿多大尺码的鞋一样。表带多长合适,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自制测量表带周长的量具。佩戴手表要把表带调整到适合自己手腕的长度,这样才能舒适,皮(含纤维质、橡胶质的)表带通常会有7-8的孔,就像腰带那样,自己也能随意调整,金属表带的调整一般需要专业人员来做,而有些表带需要特别注意,和表壳连体的手镯类型表带,最不好办(还有一种橡胶质的表带,需要剪去多余长度),一旦切短了也就定私“终身”了,必须从一而终;还有那种表带节每节长度都比较大的,多一节嫌肥、短一节嫌瘦的,不容易被调整到合适尺度。所有的表带最好都有能上下再调整的幅度,太靠近最里和最外的极端程度都不好,这也不美观和安全。表带多长合适?我网络上搜寻过,想找到有关中国人手腕平均周长的权威调查和典型数值,结果没找到。不过根据我个人30多年来表带测量之革命经验,表带多长合适?我感觉是男性手腕周长绝大多数在15-21CM之间,女性手腕周长绝大多数在13-18CM之间,手腕周长位置也不好准确指定,也要看手腕和胳膊的锥度大小,就怕长有那种“萝卜腕”的,锥度大,表带紧了也不是、松了也不是的。模仿测量戒指口径的锥状圆棒,可以自制一个测量手表 表带周长的量具,锥状圆棒找木质的,这个在网上也有卖的,通常是用于首饰行业的手镯加工,大约卖30-40元一个,直径为小头35mm,大头70mm,长度290mm。买回这样一根锥状圆木棒,就可以测量后画线画刻度了,用直径乘以圆周率就能得到周长,从13厘米开始,每隔0.5厘米递增,最后可以一直画到21厘米,就这样依次画线描好刻度,一把锥状圆棒尺就做好了。提示一下,买来的圆锥木棒表面是涂有清漆的,最好事先用砂纸打磨下需要画线描刻度的地方,把漆擦掉,你的黑色油笔写上去才能入木三分。还有更DIY的方法,那就是找包装箱的纸壳来卷一个大纸棒,最好卷的紧点支楞点,里面再塞些充垫物,按照上述方法测量画线,最后用透明胶带缠紧固定。大纸棒有一个好处,它测量时候就形随形,和手表之间没有空挡,不像圆锥木棒那样支撑那么硬,如果手表 表带周长短,而且是金属的、还用折叠扣或蝴蝶扣的,那么用圆锥木棒就会形成空档(棒是圆形而手表 表带被撑成矩形),测量会不准,而用大纸棒的则不会,因为它表面是软的、服帖的。其实大多数人的手腕都是扁圆的,我这次买圆木棒来做表带量具,左了!应该买那种椭圆截面的,专门用来加工“太妃”手镯的那种,效果会更好,更适用。实际测量时,应该把表头歪到侧面,锥棒刻度面对表带,再根据表带的宽度来断定实际的手表 表带的精确周长,皮表带应该把针扣栓定在表带针眼的中间部位再测,会给出一个范围值。实际在测量画刻度的时候,我发现刻度之间并不是等距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木棒锥度不直还是木棒不圆造成的?曾几何时,网络上出现“屌丝”一词,俺百度了下,说这“屌丝”这两字蕴含着无奈与自嘲的意味,后几经发扬光大,现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以至于出现屌丝男女,第一季、第二季、第N季,蔓延中。为什么石英手表洗油也要用到“屌丝”法,那是因为有些石英手表所用的机芯是不可拆卸的,也就是说是一次性的,全是塑料机芯、没有夹板螺丝,靠热压结合的;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是当你一旦用惯“屌丝”洗油法,拯救了许多不可以修的一次性机芯手表后,对其方面简洁易行的做法和良好的效果,留下深刻印象,其结果必然也蔓延到普通可拆卸的机芯上。其实,早年在瑞士就有手表机芯整机手表洗油一说,但所指的基本都是偏中心传动结构的手表,也就是没有中心轮夹板那种,它在清洗完毕后,不影响钻眼或摩擦部位的注油,但是擒纵和摆轮游丝系统以及自动、日历部分,还是需要分解出单洗的(另外条盒也要取下但不清洗),清洗的全部过程都需要用洗表机,自动洗表机有点类似洗衣机,手表零件装入小金属网的多层“笼屉”里,“笼屉”在电机控制下,做逆和顺方向的高速旋转,所不同的是,洗表机一般会有3-4缸,电机带着“笼屉”自动升降,按程序依次进入各个缸中,每个缸内装有不同的清洗液,一般是从氨水 油酸到汽油醚最后是乙醇,完成清洗最后还有自动加热烘干一道程序。用洗表机洗表,往往要比只用汽油一种溶剂,单纯靠小毛刷子手工刷洗机芯干净的多,夹板零件表面都特光亮,有些洗表机会有某个清洗缸底部加超声波震荡的,这个效果特指针式石英手表,在结构上要比机械表相对简单,只是有一个麻烦,那就是它有个磁性很强的转子,这个在装配时不好控制。“屌丝”手表洗油法就是整机清洗,它不拆卸机芯夹板,通常的作法是先将机芯浸泡在溶剂汽油里,溶剂不要放太多,只需刚刚淹没机芯就好,等待大约几分钟后,把汽油缸放在退磁器上面在强大的交流外磁场作用下,马达转子会快速的旋转(此时表把要在完全推进状态下),带动传动轮系也转,就这样保持大约3分钟就差不多了,轮子和轴眼基本上都被清洗到了,这个过程也可以重复做两次,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因为退磁器的线圈在长期通电下会发热,产生高温。如果机芯上面还带有日历盘,那就更别时间过长,以免溶剂把日历盘上面的印字弄掉。把机芯浸在溶剂里做反复拔推和快速拨转表把,做拨针和快调日历的动作,为的是要把拉档部件和拨针、日历部件也清洗到。取出机芯,放在电热烘干机上迅速加热烘干,剩下的事情就是要重新加油,包括轴眼位和杆簧摩擦位置,一次性石英手表机芯,日本产的比如PC21C,瑞士产的也有,比如ETA G10.211,这个机芯用在天梭手表上特多,还是多针复杂功能款。“死马当成活马治”,在不换机芯的情况下,“屌丝”手表洗油法实乃无奈之举措,如果是机芯内部有零件残损,那就彻底没办法 ,只能换机芯了。我修其它手表也会经常用这个方法,前提是只要机芯没太大故障、无锈蚀、功能相对简单就行,只要能保证修理质量,就不算“偷懒”。凡做工精美的,特别是有金属质感,手感厚重的小台表,都值得收藏;不管是在哪个年代生产的,无一例外全都精工细作,故也抗的住岁月的沧桑,历经几十年后留存下来,风韵绝对尤存。要是瑞士产名牌的这类小台表,价格可是不菲,即便老的放旧了也值钱,其实最好的收藏是还能经常用的上,连用带藏的,不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种。凡物品还在用父辈时代的名牌货的,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底蕴感,特传统、特大家规范、特文化传承,能被时代积累起来的斑驳,那全是故事。想来想去,钟表其实是人们对待最苛刻的东西,不愿意给它定时上弦,也不愿意经常去矫正它的误差,即要忠诚的服务,又还不需要照顾伺候你。在石英钟表诞生之前,就出现了对机械钟表的各种改良,其中动力方面都是用电池取代了发条;但是也分两类情况:一类是电池仅仅是用来上弦,钟表其它结构基本没大的改变,仍旧有个小发条;另一类是完全取消了发条,摆轮游丝震荡系统是靠电磁的,就是摆轮上面有磁石、驱动上有线圈,这就是传说中的“晶体管钟”。所有的这些改良的目的都是为了不用给钟表定时去上弦,但自古改良运动就从来不算革命,因为精度还是不够要想又不用上弦又能走时非常准确,那是在石英钟表出现以后,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钟表革命。最近我看到一只摩纹牌小台表,摩纹也是早年相对了得的瑞士手表牌子,它也有一个王冠的LOGO,劳力士的皇冠是高帽子,它的是矮帽子。在上世纪60-70年,当时摩纹算二类一级手表,现在收藏能找到品相完好的,不容易了,那时期做的手表,表盘都容易泛色。这个摩纹小台表就是电上弦的,份量非常重,表面镀金虽有几处斑驳,但整体基本完好。机芯像背着的一口黑锅,我把它拆开研究也是为了要修理下,因为这个钟表在长期收藏中,还不曾看见它真正走动过。拆开最上层机芯夹板,看见一直流小电机,还有一环形磁铁,中间是转子;下层夹板就是钟表的传动轮系,在中心轮片上面,有一很小的发条盒,那个是走时的动力,除此之外和普通的钟表结构没有什么不同,摆轮游丝、擒纵机构一应俱全。只是有个轮子上面有一蜗形凸轮,那个是让电机定点工作的,大约是每隔40分钟,凸轮就会在旋转过程中联通电池的一个接点,很短的瞬间(不到2秒钟)内,马达的转动就让发条全上满了。用的9V的层积电池,电压高而体积小,令我感到非常惊讶的是,这个钟表的走时精度居然特别的准确,运行二个月了,一直和我墙上挂的石英钟完全同步!从来没有见过走时如此准确的机械钟表,探讨下原因,我分析主要是在于动力源安装在中心轮(也叫二轮)上面,发条很小,释放中且能被及时的盘紧,基本上没有什么传动力矩落差,也就是说轮系传动力矩是恒定的;而通常手表的结构要多出一个条盒轮,动力长久的能到8天这样的钟表或手表,基本上还要再多出一个传动轮来,多一个轮就等于多了一个发条力矩落差放大器,而钟表(手表)的等时性误差大小,完全取决于发条的这个力矩的波动,没有稳定就没有精度。机械原理有时候和社会有惊人相同之处,现代社会里任何机构、任何单位、任何团队的管理,都应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领导不要只发号施令,而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施政做力直接到目标,反馈及时、补充激励到位、这样才能政通人和,人心凝聚、效率满满,全是正能量。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钟表是倾斜30度,基本上平放使用的,钟表平置一般摆轮也是平置的,这个姿态是钟表最好的位置,摆幅会高些,抗干扰能力也会好些。剩下的问题可能还有我的室内温度变化比较稳定,不像别的用电池的钟表,电上弦钟表即便所用电池电压下降了,其结果最多也就是影响上弦时间而已,它是和走时精度是隔离的。这个收藏品的小台表,可以使了,而且保证让你满意叫绝!在古董和现代的钟表(手表)里,搞了许多平衡发条力矩的方式,包括塔轮、芝麻链条、马耳它十字、秒轮蓄能平衡等等,复杂不说,还繁根孺节的,说明啥事情都原理总是简单,修正起来总是麻烦,价格上您还得为它埋单。为什么要有摇表器?如何自制摇表器?在以前这个东西是专门给万年历手表预备着的,定时给表上着发条,千万别让它停走了,要不然的话你还要操作表把,去拨针调校时间和日历,弄不好很容易把复杂的万年历结构搞错搞乱。现在需要摇表器,那是因为人们所带的机械手表,绝大多数都是自动上弦的,之所以能自动上弦,是依靠手表机芯上面的偏心重锤,也叫“自动陀”,它靠重力向下垂,靠人手臂的摆动来旋转,再通过一系列齿轮的传动和变速,最终盘紧发条。现代人的生活,特别是在大城市里,工作整天坐着的多,身体运动量都偏少,尤其是若有手臂大幅摆动的活动,估计也就是上下班时,要是自驾车的,双手握方向盘,还想靠自动上弦,没戏了!因此,手表走时长度不够,走时误差大的情况会接踵而来。如果每天有适度运动量,程度也不剧烈,带标有“AUTOMATIC”标识的手表其实也蛮爽,发条能被不断的给补弦,保持比较满的状态,这个对保持手表的走时精度非常之重要。很多消费者抱怨自己的手表,走时不准、经常停走,其实很多情况下,都特冤枉手表;而根本原因还在自己的佩戴,能量是守恒的,能量不会平白产生,也不会无故消亡,它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堤外损失堤内补,手臂摇摆不足,就要用摇表器补。作为手表的周边商品,摇表器本身就有卖的,价格吗?一般从100多到二三千元的都有,外观豪华、个体庞大跟个柜子似的也有,那就得要万八千元了。我个人感觉,商品的摇表器不管贵贱,一般都会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表仓狭窄、装入取出不方便;另一个是动力不足,现在的手表都比较直径偏大,而且也重,100多克重量甚至更重的很多,摇表器所用的电机功率都太小,不管是不是声称用了进口电机。再者,多少都带有漏磁,这个对手表也不好,很容易把手表给磁化了,从而造成走时精度上误差的增加。我做事喜欢开发东西的新用途,借势借外力、借鸡下蛋一举多得,我这里隆重推出的方式,和想要介绍给大家的,是利用一台有百叶窗的电风扇,你可以选用12-14吋大小尺寸的。在我以前的文章里,也曾有过自制摇表器的介绍,只是当时没有说具体改装方法。自制摇表器请看照片:第一步,拧下电扇前面百叶窗中心的旋盖,会看见2个螺丝,也给它用改锥拧下来。第二步,找个稍微大点的表盒子(这个网上也有卖的,很便宜),对好位置,掏出2个孔,用螺丝把它拧紧固定在电扇上,要是讲究的和搞的完美的,那么你还应该给它外面再套一个尺寸近似的铁盒子,我用的是装铁观音茶叶的盒子,表盒套进茶叶铁盒,一并给它拧上。俗话说的好,“棉裤套皮裤,必定有缘故”;之所以在表盒外面再套一个铁盒子,那是为了屏蔽当电扇转动时候,电动机所产生的漏磁。第三步,电扇前面百叶窗中心的旋盖就没用了,你自己留存了吧,当把手表套入表盒内的枕头上,合上表盒,就可以开电扇摇表了,大约是每10秒钟,表盒旋转一圈(这个具体要看电扇转速的选择) 一般的自动手表,用这个摇表器上弦,从净弦状态到上满弦,转3个小时就差不多了。一般可以每隔二天给手表摇一摇,但是,有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手表放置尽可能要表盘面垂直,还有风扇的百叶转向到底是逆还是顺,需要先做个试验,有少数的手表自动上弦结构是单向的,转向不对就不能上弦,这个必须先确认。我买的是12吋“艾美特”牌转页电扇,网购价格也公道,只有139元,动力强劲,多大多重的手表都能轻易被旋转,噪音低、转速风力可调,还可以做正反转选择,亦可定时间(在0-2小时内),弱磁性、用来兼做摇表器是一举二得,夏天不耽误您惬意的吹电扇,享受阵阵凉意。装入和取出手表也甚是方便,给手表发条补弦或是做的更专业些的,用来测试手表自动上弦效率或者动态走时精度,皆在易如反掌、囊中取物中。 七夕情人节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情人节,沉浸在爱河里的妹纸,当然想趁这个节日对自己的男朋友表表心意了,情人节礼物送男友你选好了吗,有创意的礼物有哪些呢,我觉得吧,汽车和手表是男人身份的象征,汽车我们买不起,手表还是买得起的,那就选购一款精致手表来给他个惊喜吧。 七夕情人节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情人节,沉浸在爱河里的妹纸,当然想趁这个节日对自己的男朋友表表心意了,情人节礼物送男友你选好了吗,有创意的礼物有哪些呢,我觉得吧,汽车和手表是男人身份的象征,汽车我们买不起,手表还是买得起的,那就选购一款精致手表来给他个惊喜吧。  帝舵表骏珏系列采用了创新的双外圈设计,表壳简洁的线条带给我们一种既怀旧又新鲜的感觉。双外圈包括全不锈钢、黄金和钢的组合、以及不锈钢与黑色或白色陶 质的组合。同样简洁的表面,完美融合了全新精致设计的“FEUILLE”风格指针。帝舵表glamour星期日历型采用最经典实用的12点位星期,3点位日历设计。间金表壳及表带,香槟色表盘上镶嵌钻石,实用中透着华贵。 GW-即使在恶劣环境下进行空中飞行竞赛,也能准确显示时间,是一款值得信任的手表。沿用GW-3000抗离心力构造,在表盘内部及表盘 连接处使用全新的防震构造。并开发全新的航空用机芯,在机芯周围安装吸收振动的绝缘材料,可以保护内部机芯不受振动影响,达到防振动目的。在表带和表盘的 连接处,使用特殊塑胶材料,防止螺丝在强烈振动中松动。  都知道秒表是专门用来测量时段的,但它只多见用于体育竞技运动,或者是科学实验中,但就有一款专门用于测量人的脉搏的,应该是专门给医务人员设计的;如果只是用普通手表来测试人体脉搏,那么就必须一边号着脉,心里还念着数,眼睛看着表,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分钟。 而上海钻石牌可测脉搏的秒表,它与其它秒表并无特殊之处,只是在表盘的下端多印出大约半圈多刻度,是红颜色的,数值从40到200;具体使用方法是:左手持表,拇指压住表把随时准备启动,右手去摸被测试者的手腕脉搏,然后启动秒表,一直数到脉搏跳的15下后,随即马上停住秒表,这时指针所指表盘下方对应的红色刻度数,就是被测试人的每分钟心跳数。
  用它的优点是测量时间短,快速准确,即便是现在家庭都有电子血压计了,它仍然不失为是一种最简单、最方便和便携的测量人脉搏的仪表。我现在经常拿绳栓着把它挂在腰上,每日“三省吾身”,因为我现在血压高,而心率和血压有着直接关系,作为随时监视自我身体状态,有了这个秒表我感觉是非常实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为了新中国、为了民主共和、为了民族强盛而奋斗,曾有多少志士仁人,在大声呼吁、唤醒民众、倡导科学、提倡民主,又有多少革命先烈抛过头颅洒过热血,换来的是今天中华民族的崛起。但封建意识、不民主、不科学、小生产的思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的了的,这个会反映到现在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制约生产力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因此“革命尚为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具体工作都如是,固步自封、自我标榜、不善于学习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缺乏批判和进取精神都是发展的一个阻碍,尤其是对于技术性强的工作,探索和实验意识很重要。我感觉国人比较容易被“忽悠”,做啥事都“一窝风”,以至于很多人遇事都不爱走脑子、盲目随众、人云亦云。
拿手表行业说,“世人都说名表好,唯有陀飞轮高的不得了”;是啊,手表本来就复杂,陀飞轮就加个更字,这主要是人们对它的结构原理根本不理解,所以才变得神乎其神。
钟表行业里技术高超的师傅,只要他有一定的机加工能力,仅依靠简单的车床,也能够自己做出陀飞轮手表。这我曾亲眼见过,北京手表厂有个马师傅,就自己DIY出来过一只,马师傅是昆明人,50出头,人长的瘿瘦、性情木讷而谦逊,以前他居然还不是手表行业里的人,只是个钟表爱好者。看来什么工作要干好了,前提必须是你要喜爱它、全身心地投入钻研它。比较有名的是香港的矫大羽先生,他自己已经制作出10多只陀飞轮手表了,其中还包括有“神奇天仪飞轮表”,连瑞士人都不敢小觊他,也为中国人增了光。陀飞轮其实并没那么复杂,只是把它做好做精了比较难,国产陀飞轮手表,还是与瑞士手表有差距,起码看上去明显在表面精细程度上就粗糙。陀飞轮做的高级复杂形式起来,还有3个笼架的、还有倾斜的、立体的呢,在和瑞士人拼这个技术之前,还是应该先把自己机加工能力达到完美了以后再做。 很多钟表业的老前辈,动手和钻研能力特强,那都是享誉一方的高人,爱好本职工作,对技术执著追求是他们共同特点;我曾经在杭州大厦钟表维修部见过一位老师傅,童来宝老先生,他就是这样;也算是个很传奇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很多,他很聪明很有本事的,最典型的就是老先生曾在文革时期,自己做了一辆摩托车,开到大街兜风;后被公安发现,结果为此还给抓进派出所拘了,不得已由单位出面才给保出来。当时中国民警管的事情就是多,我记得在我孩子小的时候,上下幼儿园要骑自行车接送,可那时是不能公开骑车带孩子的,只能偷着摸着,因为要让民警同志看见,肯定要管你、斥责你,当时北京的规定是不许骑车带人!童来宝老师傅,70多岁,也是个身材瘦小的人,特谦逊和蔼,热情而好交流,我还去过他家,他家住在一座老式的楼房里,楼道里黑黢黢的,家里更是杂乱的不得了,简直就像个仓库,也像一个生产作坊,里面摆满了车床和各式各样的工具,看出来了,老先生一辈子都在和发明制作打交道,对机械东西充满痴迷,那就是他的追求和幸福,是一个善于琢磨和埋头苦干的人。 在那里我看见老先生自己做的陀飞轮钟表了,严格的讲应该还算是个模型,有些是在小闹钟基础上改制的,材料尺寸选用的比较大,还有用塑料做的部件,但绝对算是陀飞轮,最起码能用来做教具。
各种形式的这样的陀飞轮钟表他做了一堆,走起来个个都铿锵有力,刷刷作响,我肃然起敬,我感觉那东西象征着他老人家对钟表真谛的追求和多年不懈努力的心血,肯定这么多年也是淡泊名利的,这挺不容易,真是个人才。希望我们国家像童老这样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越多越好,要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没有大量的产业技术群体是不行的,特别是手表行业。已经多年没再见着童老了,也不知道他身体还好否,这里忠心祝福他老人家身体健康,晚年幸福。只要是好的、美的东西都应该敞露出来让人看,手表也一样,只要是机心加工是精美的,也愿意给做成透视的;所以现在“薄、露、透”的手表很多,特别是机心夹板经过镂空、錾刻的,不但透底盖,还没传统样式的表盘,一透到底。除了精致的外观具有欣赏性,手表的工作原理、机心构造和其精密机械性对普通人也颇具吸引,大约日常贴身的东西里,数它最特殊;看上去复杂机件配合一丝不苟,真的很神奇,尤其是不停运行的齿轮、擒纵机构、高速摆动的摆轮,不可否认机械是有美感的,复杂的机械装置也是有“生命”的。
所谓“窗口摆”手表,只是在表盘上开个一个窗口,正好把摆轮给暴露出来,这个“天窗”开在表盘的6点位或12点位比较多,这个做法和陀飞轮手表一样。所以,“窗口摆”手表有时候多少也有点“蒙事”的嫌疑,不太懂行的人还可能会误以为它是陀飞轮手表呢;其实要区分二者也容易,陀飞轮手表窗口一般开的比较大,摆轮都特小,而“窗口摆”的窗口紧凑,通常仅比摆轮直径大一点点,而且它没有旋转笼架。有的“窗口摆”手表在表盘上标FLYINGWHEEL字样,居然它也叫“飞轮”?但陀飞轮手表英文字母却是Tourbillon。凡瑞士名牌大表必特殊,这点也表现在手表后盖的开启槽口形式上,比如常见的就是像劳力士、帝舵、名士这类手表,它们都是币纹状开启槽口,打开或关闭都必须要用它的专用工具。绝大多数手表后盖开启槽口都是类似的,要有区别那也是在规格和尺寸上,这样的手表容易被打开表后盖;而后盖采用特殊开启槽口形式的,如果没有专门开它的工具(表板子),肯定是束手无策,因此它增加了修理上的准入门坎,仿佛是现在物业楼里门口的“门禁”,没哪个电子钥匙不行,看你是什么“身份”了,就是不让你随随便便的就能打开“大门”。
这对于保障手表品牌的维修质量有好处,有些这类的专用工具你买不到,只有授权专业维修店里才可能有;特殊开启槽口形式的手表后盖,除了上面讲的币纹状,还有非对称槽口的,通常手表后盖开启槽口都是对称的6个,罕见的也有对称4个的,但非对称的是5个或7个的,比如有一款欧米茄后盖圆孔形槽口是五星状的,另有一款宝齐莱是7星状的,它居然还给槽口做成三角形下凹状,这样你很难用一般的开表扳子打开它。这款宝齐莱用的是ETA2892A2机心,是一种很泛泛的机心,但也把它装进“保险箱”里不让轻易动,感觉真是有点太“自恋”了。川剧里有变脸,演员一背身一转脸,瞬间脸谱就变了;手表里也有“变脸”,那就是改装。手表改装的目的是为了攫取最大“利润”,改装最多的是重新镶钻、和把原本用皮表带的改成贵金属的,常见的这类镶钻,基本上是给手表换钻字盘,或换“满天星”的表盘,在表壳前圈上加钻,甚至在表壳壳爪和表带上都镶满小碎钻。
手表和贵金属首饰不同,它的售价往往并不直接关联成本,而是制式款型,比如都是116233的ROLEX手表,一只钻字盘的要比用条子字的贵出1万多元,要是同时在表壳前圈也镶钻的,那几乎要贵出10万了。
最典型的就是伯爵手表,如果是手表的盘、壳、带上全部都布满小钻石的,售价可以在150万左右,因此这类珠宝类型的手表都是天价。我有个朋友曾经在香港买过一只ROLEX手表,当时在店家的建议下,又花了6000元港币,给他的劳力士换个加了40粒碎钻的表壳前圈,把取下的原来18K金的表壳前圈,当作备件自己留存着,他那表经过如此这般“变脸”后,“增值”了不少。
把原本用皮表带的手表改成贵金属的最为常见,特别容易被改装的都是那些薄型18K金表壳的手表,比如手上弦的或石英的,品牌比较集中在浪琴、欧米茄、劳力士(尤其是切利尼Cellini ,系列的)、伯爵、爱彼等等。  手表表带和腰带不同,腰带可以随便穿在裤子上,左穿右穿都行,而表带位置装的不对时,会让人感到拗手的,开启和栓上都别扭。除了影响佩带上的方便,对手表安全也有关系,凡是表带没有连成环状的,在一只手给另一只手栓手表时,弄不好还容易把手表给摔地上,现在让啥飞都不能让手表在“飞”;所以有些手表会在上下两段表带之间给栓上个小链条,它起保险作用,尤其是配手镯式表带的女表的,经常这样做。
所以手表表带安装位置是有一定规矩的,典型的是皮表带偏短和带环扣的那一端要安装到表壳12点位上;金属类的表带亦然,它带环圈的那一端也要按在表壳12点位上(表带类型太多,这里主要指的是表带没有连成环状那种)。
有些瑞士名牌高档手表,特人性化,比如CARTIER,它会在二段表带的端头打印上6H、12H字样,那个就是安装方位。但基本的原则是,手表表带连接折扣上的哪个LOGO标识(如果有的话),一定要与表盘上的一顺和看正,这个同时也是美观问题。 最不方便佩带的就是用那种“小折扣”的表带,可往往用贵金属的某些大表却经常采用这形式,特别是采用整体表带类型的,“小折扣”里还会生成2-3个隔断,可能在里面还有个“小舌头”,哪个是用来做表带松紧调节的;装错了表带你就不容易看到它了,同时在开启表带时,你不能再用大拇指撬开而只能改用中指扣了。对这类习以为常的“简单”问题,许多修表师傅却忽视它,安装上也特随意,俗话说“知微而见著”,小处上都不着眼,您大处上也发挥不了。 在手表技能考试上,我就喜欢专门出这类司空见惯,而又容易“视而不记”的考题,肯定是您经常见和经常做的事、摆到桌面上却又显那么“似是而非”,要不说,做技术活的什么都得搞出个手册来呢,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步骤,也要归纳进去。现在搞手表维修行业的师傅,都过于重视和强调自己的手上具体维修技能高低了,过去讲“君子动口不动手”,现在说,干活动脑再动手,连电脑都有逻辑和记忆功能,况人乎?“陀飞轮”的英文是Tourbillon ,我感觉这是除了“可口可乐”之外,给翻译成中文的最好名词,是音、形、意俱佳,那叫一个贴切。“陀飞轮”是公认的最复杂结构手表之一,制作和装配难度都相当大,价格肯定是贵,瑞士名牌大表,用贵金属做表壳的一只“陀飞轮”,怎么少说也要卖个40~50万。看现在关于“陀飞轮”手表的介绍文章,几乎无一不说,它能综合或平衡手表的走时位置误差,抵抗地心引力,给人印象似乎是应该走的更准确。实际这是个误区,把简单问题搞复杂化的事情很多,具体看你目的是什么了,作为手表确实有为了提高精度、走时长期稳定性、增加指示功能的复杂设计和结构;但手表也有其“花哨”的一面,这就是它的观赏性、工艺性、趣味性。其实手表和人一样会有“双重性格”,有时候它像个智慧老者,有时候它像个好动顽童,毕竟是人造的东西也代表了人的性格。有些甚至搞得与手表走时精度宗旨“背道而驰”,“陀飞轮”就算其一,抛去其易损性、保养修理昂贵外不说,“陀飞轮”手表非但没有提高手表的走时精度,反而会降低它。所谓“能综合或减少手表的走时位置误差”,那仅仅是一点点“顺捎附加”的好处,可早就淹没在它同时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当中了。这好比一个男人本来就秃头歇顶,而带来的“附加”好处是他可免除日常理发一样。有些外行人不明白净跟着“瞎忽悠”,非说“陀飞轮”是一种独特的擒纵装置设计,其实除了传动布局外,并无“革命”性的实质改变,还是那么多零件,只是多出个旋转支架,零件都给做小了。传统的手表(钟表)都有齿轮和夹板,夹板上有轮子的轴眼位,因此轮子彼此之都是固定死的;而“陀飞轮”手表则是在秒轮位置出奇,它生出了一个诡异的“笼架”,这个“笼架”的支撑和旋转轴实际就是原来秒轮的轴,那么秒轮以后的传递,包括擒纵轮、擒纵叉、摆轮游丝及它们的小夹板、快慢针、外桩等,全部都装入“笼架”内,秒轮片将作为一个固定了的支撑“磨盘”,这样做的结果是会形成动中之动,整个“笼架”包括它里面装的东西,都会像秒针走动哪样做整体的旋转运行,旋转周期上基本都是1分钟,产生有同时摆轮在摆动,擒纵机构在传冲、释放并和“笼架”旋转的效果;“陀飞轮”就是把擒纵机构装入旋转“笼架”里一种结构的手表(钟表)。啥东西都怕悬浮起来再旋动,这个就是一切神秘事物的特点,从磁悬浮列车到UFO。
所以,以前老北京老钟表圈子里,都叫“陀飞轮”为“鬼推磨”,大概那时北京的爷除了“鬼吹灯”外,也就是知道“鬼推磨”了,这词特有行派神秘特点。实际“陀飞轮”并不神秘,许多所谓神秘的东西都是人为渲染和造出来的,科学的使命就是要通俗简单的揭穿和解释这些。 “陀飞轮”的笼架对手表传动是个很大负载,所以一定要给它搞轻了,因此所有的部件都做的特小,或采用钛材质,基本上其整体重量也就1克左右,由数十个微小零件组成。我个人认为“陀飞轮”基本上算是个玩意,背离了钟表计时精度的本意,观赏性和工艺性才是它主要目的,这表还特娇贵呢,特奢华,有那功夫和钱,真不如用在提高精度和功能上呢。 现在国内的手表厂家,很多都能制造“陀飞轮”手表,甚至还有双“陀飞轮”的手表“闪亮登场”,比如天津海鸥和北京牌手表,北京生产的有款“陀飞轮”手表我见过,记的售价接近200万元。瑞士也一样,它的“陀飞轮”卖出都是天价;再者,能做“陀飞轮”手表的,那肯定也是自己品牌的一个“面子工程”。手表的生产装配和维修是公认的复杂技能,需要长期刻苦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学习也分理论和培训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是非常紧密的,老一代修表师傅可能手上技巧好,高手甚至可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但往往都不太重视手表理论知识,经验主义可是要害死人的。日本精工手表,早年的是7009A机心,现在改为7S26A机心了,都是自动双日历男表。早年日本人来中国,教学7009A机心的时候特苦口婆心,有中文教材、幻灯片和实物机心道具,甚至还提供必要工具,参加培训的都是从国内各地来的技术好的师傅。但都特反感日本人教学方式,感觉他们拿大家当小学生似的,于是乎不听日本老师的号令,三下五除二,早就把手表分解散成一桌子了,一时间乱了秩序。日本人是比较认真,感觉他们有点“死性”,步骤都分解细致呢,要求做的一板一眼的;而国人做事态度,比较随意和粗拉,自大和不以为然的多,结果组装完成后的检查中,确实很多“同学”都犯有装配上的错误。
我把这机心装配时最容易发生的错误,已经给编写成考试题目了,也是图文并貌的,就是去挑错误,题目里一共有5处错误,它们分别是:
1、自动陀安装角度错误,7009A和7S26A机心都是“魔杆” 式自动上弦结构,类似于圆周变直线运动,和过去的蒸汽火车汽缸和轱辘关系一样,安装要是不正确,会产生个“死角”,影响自动上弦效率的。通常是在自动上弦轮的轮片上面,打有个小圆孔,哪个就是安装标记,这个小圆孔与自动陀轴心,与自动陀面的等分中心线之间要形成90度夹角记得当年我还年轻时,有一次出差去了陕西汉中,在一家表店里看见个修表师傅正好在修理精工7009手表,旁观中发现他没有正确的安装自动陀,于是特“弱弱”的告诉他,说那个自动陀您角度好象安装有点不对吧?那师傅一下子就火了,“说你小子别蒙我,我修表都干了20多年了,这个东西没角度的,随便装”,话说的特“雷人”和铿锵有力。2、防震器的簧安装也不到位,应该横向的并和防震器开口槽成90度夹角。
3、日历部件的盖板上有2个螺丝位置颠倒了,那个有大帽的螺丝应装在有凹的盖板位置上。
4、星期历的快拨轮(图中白色的塑料轮)也被颠倒安装了,这将影响快调周历的操作,很多零件都应该在拆的时候就记下正确安装位置,要不说修表要带照相机呢。
5、星期历历盘的卡簧按反了,这东西有2处坡面,应该向下,以便在拆卸时下螺丝刀撬起。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凡涉及到手表维修方面的书籍特少,纵观国内手表技术书,最早的书籍反而都是行业外的人写的,肯定是比较痴迷手表的业余爱好者,当然内容也有从国外资料里翻译的成分,比如秦兆良写的几本书,写得不错,我年轻时从图书馆借来看,曾经“挑灯夜读,手不释卷”,抄录的手都酸了,也是我最初学习手表技术时的启蒙。瑞士名牌手表卖的还是贵,凡越是知名越卖的好的,还几乎每隔1~2年就涨一次价;话又说回来了,名牌手表从来也没便宜过,早在30年前,当人们工资普遍都很低的时候,瑞士手表还要一般卖到200元左右呢,大约够的上那时年轻人4~5个月的工资了,而且和现在的手表相比,还不带表带、也不是自动的。在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奢侈品少、但声色犬马诱惑也少,那时也就流行“三大件”的说法。所以在节衣缩食后,能拥有一只瑞士手表无疑是个长久盼望的梦想。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单位职工食堂里有个人称“小安子”的矮个子年轻厨师,摸样长得真有点像“天下无贼”电影里演傻根的演员王宝強。有一天,他买了一只山度士(SANDOZ、瑞士五类表在当时花了175元)手表,每次看见我都要拉着我讲诉说他的手表,真的是爱不释手,那喜悦之情跃于言表,以至于每天晚上睡觉都带着,压在耳朵下夜深人静时倾听手表走动声响,对他来讲那无疑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了,我发现在他眼睛里洋溢出的分明是幸福,从那一刻起我就明白了,其实幸福就是一种喜爱、就是一种满足、就是对事物的珍惜和细微深刻的美好体验;凡是人的体验、经历、感受都是最重要的,这大概与关联的物质价值贵贱无关。现在买一只手表就能让人感动的事例太少了,琢磨着买套房子能乐起来就不错,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有钱了,但像买瑞士手表还算是大件,需要仔细斟酌和调查后选定。在繁多的手表中、在铺天盖地各种广告、导购介绍、朋友推荐中,你可不能乱了阵脚、无所适从,这里有原则的!选择手表的原则   凡事没有最好的,只要符合条件和最适合你的才是真的好,这个就和找对象结婚一样,随众性和盲目认定某个品牌并不好,自己的审美和个性才是你的,由你做主。
  当然钱也是个人能力问题,要想买了不后悔、也就是手表的性价比、质量性能、佩带的舒适方便和售后服务这几个问题。
有钱没钱的都应该精打细算,也许越有钱的人越容易犯“错误”,那是因为他们比较随意、张扬、不在乎、也更容易原谅自己的“轻率和失误”。   选择手表的建议   建议买手表要先调研,怎么也得在网上“潜水”3个月,看看人家都怎么说的,货比8家。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还要有自己独立和坚定的见解,也不能人云亦云。
随便介绍一款瑞士艾美手表(Maurice Lacroix),它是所谓“五针同轴”的,也就是时、分、秒、日历、星期5根指针全都出自表盘中心孔位,其实它和俄罗斯“套娃”那样,指针轴是自里向外一个套一个的。它也是款25钻机械自动男表,表直径40毫米,厚度11.5毫米,全钢表壳鳄鱼皮表带(蝴蝶表扣),表壳前圈是18K玫瑰金的,型号AP09120。市场零售价格31300元。 现在男人流行带40毫米直径的手表,而30年前的是36毫米,“五针同轴”的实际是把窗口日历形式给改为指针形式了,这将有如下好处:窗口日历形式的跳日历时负载比较大,因为基本都是瞬时跳历,特别是对于双日历的,其结构里都有凸轮、弹簧、杠杆,这会对手表的走时精度和长度造成不利影响。 而“五针同轴”的属于“快跳日历”结构,相对窗口日历的要好的多,而且还可利用表盘外圆的圆周弧度,星期历字母都是印刷的“全息全影”的,特别一点是它的星期历指针是逆时针旋转的,为了是快速避开指针重叠的现象,在这点上特有专业计时码表或军表的风范。没有了像窗口日历爬坡那样大的负载影响,相信它在摆幅落差和等时性能上、以及走时长度上会有更优异的表现。
这表的机心是ETA 2836-2,艾美手表自己的编号是ML27,表盘下表针变化的模块是艾美自己搞的,透底的手表后盖可以看到它机心夹板的打磨一点都不含糊,夹板鱼鳞状的打磨纹路甚至在主夹板上也有,兰钢的夹板螺丝也很抢眼,包括它纤细的中心大秒针,也是蓝钢的。首先它用的是“快速发条盒”,所谓快速发条实际上就是条盒对中心轮(2轮)的传动比比较低,大多数手表这个位置的传动比是1:7,也就是发条盒转一圈为7小时;国产统一机心在设计研制时也曾考虑使用1:6的传动比,降低这个传动比有很大好处,对降低发条力矩、减少发条力矩落差、提高等时性能和走时精度、延长使用寿命都非常有利。
1020机心的“快速发条盒”是1:4的,到目前为止,我还真没见过与其相仿佛的机心,因此它的发条做的很薄、也很长,条盒直径比较大,发条工作圈数为11圈,而通常的手表都不会超出8圈的。1020机心整体制作的很紧凑,那是因此它把自动部件压缩到和传动轮系一样高度的空间内,而不是像常见的那样,自动部件在传动轮系夹板上接“二层楼”,所以这机心比较薄,机心直径也不是传统的25.6毫米的,而是27.6毫米。
当年欧米茄对它的1020机心设计和性能蛮得意呢,他们厂家在80年代曾派过一个叫“法蒂格”的洋老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授技术,培训国内欧米茄维修人员;可他对国内师傅纷纷反映的,欧米茄的1020机心并不好,还不如早年286机心的说法大为不解。他自己亲口说:“286机心那是拖拉机,而1020机心是小轿车”。看来瑞士人比较喜新厌旧,他们推崇高科技、新材料和新设计。可是到现在,用286机心(大约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机心)的复刻版手表,又做出来了,这机心确实结实耐用,特有早年手表的优良传统风范。
实际上1020机心里有好多尼龙(或塑料)件,国人最不喜欢的就是手表里有这类东西,认为它廉价,且有“偷工减料”的嫌疑,只有日本手表才爱这样搞。事实证明,1020机心里像日历拨字轮的尼龙拨桃还真的是爱损坏,还有它哪个摆夹板上防震器特容易脱落下来,在调校走时精度拨快慢针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否则一旦掉下来,麻烦可就大了去了。1020机心里的自动陀,陀轴无轴承,陀重仅2.2克,算是比较轻的,这个和它所用的发条力矩低不无关系,自动陀不需要那么大的静压力也能上弦,这个陀还是个复合金属,整个陀面居然是钢质材料做的,老旧的手表经常可以发现自动陀表面会生出锈斑。大胆使用傍的材料,那也是需要“魄力”的。有这么个实例:记得在1967年,苏联最新研制的米格-25“狐蝠”战斗机悄悄飞上了蓝天,米格-25(MiG-25)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歼击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该机在设计上强调高空高速性能,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可在24000米高度上以M2.8的速度持续飞行,最大飞行速度达M3.0,是目前世界上闯过“热障”(M2.5)的仅有的两种飞机之一(另一种是美国的SR-71)。
后来有个叫“别连科”的上尉飞行员,驾机叛逃到日本,轰动一时,美国人闻讯后跟苍蝇似的一窝风跑过去拆解研究,米格-25的秘密才大白于天下。飞机在高空高速飞行时,机身蒙皮和飞机强度要求很大,因为会因与空气摩擦产生数百度高温,解决方式一般只能选择用昂贵的钛材料,那东西只有美国人才用的起。当时的苏联却另辟溪径用了钢板做飞机蒙皮,而另一个高速飞行的秘密是用甲烷做助推剂。积家空气钟(ATMOS)号称是瑞士的“国家礼品”,当然凡大礼品都应该稀罕、贵重、精美、适合摆放、使用时间长,这几点它全占上了。积家空气钟可以说是钟表里的贵族,身份不凡且先不说,还娇贵着呢,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得了的,因为你首先要了解它、懂它、还能“伺候”的了它。空气钟这些年价格上涨的很多有那么几句形容词,叫作“命悬一线”,“气若游丝”,都说的是惊险危急的时刻和事情,就拿这些词来形容积家空气钟,也不为过之。自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积家空气钟面市以来,有一代代的机心不断交替更新和升级,但钟外观基本摸样变化并不大,现在的以机心镀铑、玻璃外壳的流行,而早期的看上去都黄灿灿的。那个缓慢旋转的巨大的摆轮,据说重量是240克,整体刻花饰镀金,现在做的比较薄些了,但都是用一根吊丝来悬起的,它是一种被叫做“爱林瓦尔”(Elinvar)的复杂镍基合金,基本和手表游丝的一样,但它做成扁平直线状,上下都有固定端是被定长了的。
摆轮质量极大,而发条动力却很小,它的摆轮是每60秒摆动一个周期,真可谓是“四两拨千斤”,这钟在玩“太极”呢,它走动起来几乎没有声音。连它的时针、分针全都是做了重量平衡的,至于积家自己说的,只要空气钟的分针上面落只苍蝇,都会导致钟表停走,俺感觉这有点忽悠了,应该没那么邪乎,但这也能反映出这钟确实是运行在微妙之间的。沉重的摆轮不能靠自己起振,因此从停到走需要人用手先帮它转一下,看积家空气钟使用说明书上讲,大约需要旋过6~7个摆轮上刻花的刻度,差不多是转半圈多一点,绝不可过量旋转。积家空气钟的使用 积家空气钟在使用上、特别是环境上有苛刻的要求,首先要求绝对水平安放,还得基座稳当,所以在钟表底座的前端都有一个带气泡的水准,周围环境亦不可有丝毫的震动,估摸着有个1~2级地震它指定能感觉出来;还有不能让阳光直射、不能温度过高、不能过于潮湿、不能有强风、不能灰尘过大、不能有油烟,不能接触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等等,要不说它娇贵呢。
积家空气钟的底座前端下面都会有一个“止摆”杆,从左侧扳到右侧时,摆轮将被锁死不动。在运输、移动、清洁擦拭和维修时,务必要先锁摆。纵观所有的积家空气钟,凡是出了故障的,多半和不锁摆就移动钟表有直接关系,如果搬运时还把钟横躺或颠倒放置,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对待这钟就是要像“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那样对待它,别说搬动了,就是略微倾斜、轻微挪动都要先锁摆,否则造成下述严重后果:
1、如果摆轮向一侧旋转超过330度时,摆轮冲击钉(这钟用的是个圆柱状金属,由一个螺旋状弹簧控制)将挤压擒纵叉的叉头外侧,这个情形类似于手表的“撞摆”,但由于摆轮质量太大,而偏偏积家空气钟的擒纵叉叉身和叉头全都是铝质合金作的,它又长又薄、好象蝎子尾巴那样高高翘起,相比之下擒纵轮片却很小,“撞摆”的结果会造成叉头向内弯曲变形,这将使摆轮冲击钉无法再进入到擒纵叉叉口里,导致钟表停走。2、过度的旋转会使摆轮那根要命的吊丝扭曲变形,这样摆轮静止中心点会漂移出左右限位钉的中心线,造成所谓的“偏摆”,严重的“偏摆”也将会导致钟表停走。这钟运行时,摆轮的正常摆动幅度也不会超过270度,一般也就200度。 3、吊丝扭曲变形的后果还会造成钟表走时精度变差(偏快的情况比较多),摆幅变低容易停走,如果拨钟顶端的快慢针不能校准走时误差的话,那只能对称的增减摆轮底下的配重片了,这很专业也非常麻烦,对空气钟的维修和校验,那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积家空气钟的维修 积家空气钟目前的维修点很少,我知道的只有北京亨得利,钟的配件都比较贵,举例子说:一根摆轮吊丝1500元、一个氯乙烷气体气包膨胀盒800元、气包也有个别漏气或慢撒气,漏气之后气包就整个塌陷了,慢撒气的气包高度和变形量随之变小,这会影响给发条上弦。正常室内温度变化情况下,气包高度变形量大约在15毫米左右,气包很轻就像个易拉罐那样,外壳估计是磷铜那种有弹性的金属薄片,形成能收缩和膨
在20世纪,PatekPhilippe(百达翡丽)成为了制表界一个著名的品牌,其以制作非常复杂而又走时精确、功能众多的特点而闻名世界。1928年当时纽约的手表收藏家HenryGraves曾经请PatekPhilippe的制表匠制作过一块举世无双的手表,其拥有900多个部件,并且能够精确走时至2100年,在1999年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会上,以创纪录的美元成交,创下了名表拍卖的世界纪录。  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一些世界名表,如百达翡丽(PatekPhilippe)、江诗丹顿(VacheronConstantin)、爱彼(AudemarsPigeut)、宝珀(Blancpain,原名勃朗派埃)、伯爵(Piaget)、萧邦(Chapard)等纷纷进入国内的名表城。其中宝珀是世界最早的手表品牌。其从来不生产石英手表及方形手表,每年的产量极其有限,每枚手表从头到尾都是由同一位制表大师以手工制成。制表师都会一丝不苟地亲力亲为,当一切完成后,他们便会在手表记录册上亲自签名,并为手表编号。这项传统自1735年以来,一脉相承至今,奉行不变。
有了刮痕怎么办?您可以到钟表行买「K金擦表布」(或称魔术布)自行擦拭,若刮痕不深即可去除,或者等到定期保养时再由维修师傅一次清理,但若受伤较重则就得交由师傅处理
  时间既然由原子振荡频率来定义。因此频率稳定度和频率准确度便成为时间测量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时频测量中习惯上把不稳定性称为稳定度,例如,国际原子时的稳定度为正负3乘10的负15次方。就是指国际原子时在取样时间内的不稳定性。
在配备了飞返式计时功能的表上,人们只须要按一次“回零”钮,就可以使所有的表针立即回到原点,重新开始测量。这本是法国海军航空兵为了节省操作时间而开发的一种特殊功能,现在只有极少数厂家在手表上配备这一功能,因此备受瞩目。|【亨时达全国连锁维修点】
上海浦东店:免费咨询热线:<FONT color=#ff-5210 咨询QQ:<FONT color=#ff1
上海浦东店:免费咨询热线:<FONT color=#ff70121 咨询QQ:<FONT color=#ff
北京店: 免费咨询热线:<FONT color=#ff11211 咨询QQ:<FONT color=#ff6
上海亨时达专业维修百达翡丽、江诗丹顿、万国、爱彼、伯爵、宝玑、真利时、格拉苏蒂、劳力士、帝舵、欧米茄、萧邦、浪琴等世界顶级品牌名表以及古董钟表和定制高端表带,并可以为您的名表提供定期保养。您的名表在这里可以获得现场透明维修、立等可取。
【服务电话】400-990-5210
【 咨询QQ 】【维修地址】上海市浦东南路1118号鄂尔多斯国际大厦20层【营业时间】AM 9:00-PM 18:30【乘坐地铁】乘坐2号线东昌路站4号出口& 乘坐9号线商城路站3号出口
【服务电话】021- 【 咨询QQ 】8872274【维修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038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8:30【乘坐地铁】乘坐2号线南京西路4号出口
【服务电话】010-【 咨询QQ 】【维修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9号富尔大厦22层【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9:00-18:30【乘坐地铁】乘坐10号线金台夕照台站D号出口
/shop/view_shop.htm?tracelog=twddp&user_number_id=本产品网址:/b2b/mingbiao2/sell/itemid-.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腐女穿越做功为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