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招商银行出行易问题

骑自行车带孩子出行前该注意的情况和问题
《骑自行车带孩子出行前该注意的情况和问题》摘要:子都带了头盔护头吗? 骑车时,你和孩子都一定要戴上头盔护住头。这一点在国外做得相对比较好,不论孩子骑车多久,父母都会要求孩子戴上头盔,而中国的父母多半不会让孩子戴头盔骑自行车。 三、自行车的零部件都是好...: ◇
  骑自行车是大家普遍提倡的一种环保出行方式。骑自行车乐趣多,通过骑自行车我们还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父母和孩子一起骑车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但是父母在带着宝宝一起骑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例如父母应该考虑到孩子是否到了可以坐或骑自行车的年龄,自行车的安全状况及自己的技术能否搭载人。这些都是父母决定骑自行车带着孩子出行前该注意的情况和问题。
  一、你的骑车技术很棒吗?
  如果你想骑着车带着你的宝宝四处转,那么你应该首先确定自己的骑车技术,如果你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那么建议不要拿孩子的安全去冒险。
  二、你和孩子都带了头盔护头吗?
  骑车时,你和孩子都一定要戴上头盔护住头。这一点在国外做得相对比较好,不论孩子骑车多久,父母都会要求孩子戴上头盔,而中国的父母多半不会让孩子戴头盔骑自行车。
  三、自行车的零部件都是好的吗?
  一定要经常的定期的检查自行车,确保自行车不会中途出故障,或者出现零件脱落等问题。
  四、你是否会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呢?
  碰上恶劣的天气,建议不要骑车,更不能带孩子骑车。例如冰雪天气、暴雨天气等。另外平时骑车时,你和宝宝的安全主要取决于你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骑自行车。切莫在机动车道骑车,过马路时也不要闯红灯。
  五、你住的地方骑自行车安全吗?
  如果你住在街镇上,那么大街上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如果你所住的社区有专门的自行车道,那么骑自行车就会安全些。如果你居住在农村,那么要尽量选择光滑的水泥地,避开颠簸的泥土路和石子路。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太原市委书记多次租公共自行车出行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太原市委书记多次租公共自行车出行
  太原街头,每天上下班的洪流中,随处可见骑着黄绿相间的公共自行车的身影。每隔不远,就有服务点码放着一排排公共自行车,供市民随时租用。自2012年9月投入运营以来,公共自行车已成为太原市民出行代步的首选。
  最新数据显示,太原公共自行车单日最高租骑44.57万次,单车日均周转次数最高达22.08次,日均免费租用率最高达99.66%。无论是单车周转率,还是单日租车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创出了公共自行车的“太原模式”。目前,太原全市已开通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092个,投放自行车2.9万多辆,服务8000多万人次。
  在太原市政协“保障和改善民生问卷调查”中,公共自行车的投放和使用居首位,被太原市民评为改善民生印象最深刻的一项工作。
  国内开通公共自行车的城市有数十个,但市民使用率和满意度都高的并不多。太原公共自行车何以得到市民的认可?巨额投入与微薄营收的缺口压力下,如何把公共自行车工程这项让市民受惠的“好事办好”?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骑公共自行车出门成为时尚
  在太原市中心繁华商业街的柳巷北路桥头街口,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因还车人多、租车人少,经常“满桩”。管理员介绍,柳巷周边的几个服务点都异常火爆,特别是周末或节假日,逛街购物的人太多,还车数量要比往常高出一倍。
  公共自行车出现前,太钢东门附近有5家自行车租车摊,日租3元,生意不错。公共自行车出现后,工薪族上下班改骑公共自行车,享受1小时内免费的租骑服务,一下子“抢”了私人租车摊的生意。如今,太钢东门只剩一家租车摊在维持着。
  在政府机关云集的迎泽大街,多数机关门口都设置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现在,很多公务员上下班都改骑自行车。一名自行车管理员告诉记者,他就曾多次遇到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租用公共自行车出行。
  让山西省太原市公交集团董事长周齐当初没想到的是,骑公共自行车出门现在已成为太原人的一种时尚。他经常会接到不少开奔驰、宝马的朋友打来的电话:“老周,你们的公共自行车搞得不错,我现在一有空就骑车出行。”据推算,太原公共自行车吸引了约10%的私家车主,公共自行车已成为这些人的出行工具之一。
  公共自行车大量投入使用,极大缓解了太原的交通拥堵状况,还有效降低了公众出行能耗和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防控起到积极作用。
  山西省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协会秘书长郭晓明算过一笔账:以每次骑行两公里计算,半年时间市民骑公共自行车达3000万公里,如果按其中20%的人是放弃开车来计算,则至少可节约汽油48万升,半年减排一氧化碳约5793公斤、碳氢化合物约580公斤。这对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会起到巨大作用。
  打造独立慢行公交系统
  与其他城市为了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不同,太原公共自行车是“公交都市”战略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不少地方发展公共自行车是把它当作机动公交车的延伸和补充,但我们认为公共自行车是独立于机动公共交通体系之外的城市公交慢行系统,它与轨道交通、公交车和出租车虽有补充,能无缝对接,但又各自独立。”周齐说。
  目前,国内开通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城市中,太原是极少数24小时运行的。晚上11点后公交车停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照样运转。这可以充分发挥自行车作为绿色交通工具的独特优势,实现全覆盖、全免费、短途出行。
  要打造公共自行车独立的慢行系统,通租通还是基本前提。而要想通租通还,起步就得成网。“为此,我们起步就覆盖了62平方公里,两个月建了498个点,这样主城区就成网了,公共自行车的潜力才能发挥出来。”周齐说。
  根据前期调查,市民通勤出行距离平均不超过3.5公里。太原按照成网成系的要求,在公交站、商业中心、行政中心、旅游点、医院、学校、大型小区等周边平均每450米设一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全市所有服务点、每一个锁桩、每一辆自行车都能实现通租通还。这样既方便了市民出行,也提高了自行车利用率。
  周齐认为,“如果步行超过700米才能找到一个服务点的话,那么人们通常不太会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设点的距离应该越密越好,但不能影响城市景观。就太原来讲,点在不断加密、调整,原来一个点只有25个车桩,现在有些设置了45个,还有的设置了80个。”
  公共自行车的人为损毁、城市非机动车道不足、高峰期“难租难还”等问题,是制约公共自行车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其中,由于使用率高和借还具有早晚高峰使用量剧增的“潮汐效应”,使“无车可租、无位可还”成为公共自行车系统最突出的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采取了协调指挥调运、服务热线24小时值班、在大流量地段增加租车点等多项措施。
  在太原市公交集团公共自行车服务热线工作室,939个服务点的实时画面信息在大屏幕上交替呈现,哪些服务点车多,哪些车少,一目了然。带班组长可以根据监控画面发出实时调运指令。
  此外,根据近一年来的租骑规律,在25个热点服务点设置了专人值守,加强了过夜还车功能,使夜间还车难得到了很大缓解。今年,太原公交集团还推出了“龙城单车”手机客户端,该软件可以迅速定位客户位置,并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绿色表示可租可还、红色表示满储状态、蓝色表示零储)对站点的状态信息进行标注,从而保证市民合理有序的借还格局。
  运营缺口大,但市场潜力足
  依托公交车IC卡收费系统,太原公共自行车实现了一卡多用。凭公交IC卡,租车人缴纳200元押金(可返还),并预存30元以上租车费用后就可使用。收费模式是60分钟内免费租用,1~2小时收取1元租车服务费,2~3小时收取两元,超过3小时按每小时3元计费。
  “累进加价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催租车人还车。”周齐说,根据目前的路况,正常骑车速度是每小时7.5公里,这与调查得出的出行距离3.5公里相比,已经预留了一倍的时间。实际使用情况也表明,租车人每小时出行距离通常是平均1.5公里左右。
  数据显示,太原市公共自行车日均免费租骑为率99%。免费租骑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但同时也导致自行车服务公司投入与营收的巨大缺口。据统计,自行车服务公司2012年共收入71193.04元,月收入元,共计不超过200万元的收入,而仅公共自行车的建设投资就有4亿多元。
  “除了这4亿多元,经初步测算,每年运营的费用缺口在4000万~5000万元之间。”太原市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办公室主任李艳芳说,目前公共自行车年运营成本是经太原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后,由太原市财政给予补贴。
  捉襟见肘的财力,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太原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没有停车及保养场地,就是现在面临的一大困难。
  目前,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所在的尖草坪区小东流办公地是租用当地的3亩土地,一年的租赁费25万元。在这个所谓的“基地”里,一共有3间厂房,其中两间是组装车间,另一间是维修车间,23名维修人员每天在这里进行车辆的维修。
  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副经理左萍说,现在的“基地”放1000辆车就满了,由于地方有限,很多有问题的车辆由各站点自行解决,即便如此,每天需要保养和大修的车辆还是有很多,都得调运到“基地”维修。
  “由于每个运营车队没有自己独立的停车及保养场地,增加了调运强度和成本。”左萍说,现在5个运营车队的14辆调运车、40个司机、72个调运员,只能全天三班倒运送自行车。
  “另一个问题是,自行车使用的时间越长,损坏率就越高。目前太原公共自行车还未过保质期,好多费用是厂家免费提供的。一旦过了保质期,各种费用就会增加,届时需要很大一笔资金。”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经理赵永旺说。此外,太原公共自行车公司429名职工一年的人力成本也有2000多万元。
  赵永旺说,如何通过自身盈利弥补运营费用的缺口,不让政府背负如此大的财政包袱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相比直接吃财政补贴,赵永旺更希望政府给予相关政策,使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能积极拓展市场化运营。
  “有好多想法实现不了,如果政府能给我们点自主权,比如通过自行车锁桩做广告,就可增加收入,减少财政负担。”赵永旺说。
  山西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做公益事业未必不能用商业模式。杭州公共自行车的服务亭、车棚上、锁桩上、车身上,到处都是广告,去年仅广告收入就有3000万元。
  赵永旺也想通过自行车广告增加点收入,但目前尚不成熟。赵永旺说,他正在考虑另一种模式,“比如在一些封闭的景区放入公共自行车,这样就可以进行观光收费”。此外,他还打算在公共自行车的管理体系和软硬件开发上下功夫,争取把太原公共自行车的“模式”卖出去。
(责编:王泽、段欣毅)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频道精选|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杨强委员:杭州公共自行车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51
近年来,杭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杭州市区先后投放了5万辆免费自行车活动,倡导旅游低碳行动。随着杭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不断增多,租车人数的不断上升,不少存在的问题浮出水面,困扰着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一、杭州公共自行车旅游存在的问题
1.借车、还车难
借车、还车难是我们调查过程中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借车、还车困难,主要发生在上下班时段。上班时期借车者多,导致许多租车点出现无车可租,从而影响了借车者的正常上班;下班时期还车者多,导致许多租车点车位停满,从而使租车者还不了车。
2.车辆故障多
在本次调研中,一部分被调查者都表示碰到过公共自行车出现故障的,尤其是杭州市中心使用公共自行车频繁的4个行政区,表现在车胎没气、车链掉落、刹车失灵、零件松动、车轮变形等等。杭州现行的两万多辆车有不少已经用了两年多的时间,需要进行维修和保养。
3.部分租车点未建车棚
杭州市区部分租车点未建车棚,一些租车点的公共自行车暴露在外。夏天的太阳十分猛烈,而暴雨天气又常常袭来,滚烫或湿透的车垫,及雨水的冲蚀都给公共自行车出行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总之,车辆故障不仅给租车者带来不便,有时还会给骑车人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4.刷卡系统时有故障
杭州公共自行车刷卡系统时有故障,不能及时还车或借车,表现在有时将卡放在感应器上要么没反应,要么显示红灯;有时归还自行车后,IC卡查询机仍显示未还车;有时甚至整个公共自行车租车点都不能正常运行等,这些现象影响了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
5.租车点布局不够完善
尽管杭州市已经有2000多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但此次调查中,还是有很多租车者向我们反映租车点的布局还是不够完善,像新建地铁口、下沙等地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还是比较少,在公交终点站下车后还要再走一段路,十分不方便。而且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标识不醒目,初来乍到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近发现和找到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6.夜间还车时间过早
杭州公共自行车夜间还车截止时间为22:00,现在杭州夜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往往21:00-22:00点还是杭州主流活动时间。所以,从人性化角度来说,应该推迟夜间还车时间,同时在人流量大的区域,增设24小时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7.外地游客租车手续繁琐
目前,在杭州办理租用公共自行车是市民卡、公交卡,对外地人在杭州,需要骑公共自行车旅游的,办理上述IC卡手续繁琐,便捷的办法是到市区有人值班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提供有效证件,每人交300元钱,即可现场办理公共自行车租赁手续。归还自行车时,在任何一个有人值班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均可办理归还手续。但杭州市区部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无人值班,所以,外地人无法即时办理公共自行车租用手续。
二、杭州公共自行车旅游发展对策
1.合理布局自行车租赁点
杭州市公交、规划、城建等部门对公共自行车布点时要合理布局租车点,原则如下:
(1)公交、地铁点: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和换乘,解决公交车站、地铁站点末端“一公里”交通问题;
(2)公建点:即在人流集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布设,旨在解决居民短距离出行问题,如大型商场、大型超市、银行、医院、菜市场、重要的企事业单位、文体设施等;
(3)居住点:在主要社区和居住小区布设,重点解决社区附近的上班上学、生活购物、休闲娱乐等出行;
(4)校园点:在大中专院校、中学附近布设,解决学生上下学和短距离出行问题,尤其是下沙大学城的各院校都应设置租车点。
(5)大型停车场:方便有车族换乘公共自行车,进行短距离购物、观光游览等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杭州机动车交通拥堵问题。
杭州全市现有2000多个公共自行车布点,杭州市公交、规划部门根据人流的实际,可增设、加密或减少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如在下沙高教园区、滨江等地要增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满足当地市民和学生的出行。
2.完善电脑系统
刷卡故障除了租车者本身的操作失误外,还有计算机系统本身的问题。任何一个电子系统都有漏洞、错误的存在。在维护好现有电脑刷卡系统同时,适时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不断增加新功能。如借还车时,租车人是否增加通过IC卡查询机来查询附近的可借、还车的租车点功能,减少租还车的麻烦;通过系统,工作人员用机动车及时调配不同租赁点公共自行车数量,减少公共自行车时空供需矛盾。
3.及时调配自行车
针对借、还车困难,主要发生在上下班时段这一现象,杭州市自行车公司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需要专用机动车及时调配不同租赁点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在主要居民点、公交站点附近达到公共自行车的动态平衡。如前所述,完善电脑系统,让租车、还车人通过IC卡查询机来查询附近的可借、还车的租车点,减少租还车的麻烦。
4.及时维修公共自行车
随着杭州公共自行车规模的不断扩大,自行车的故障率明显上升。为此,需要公共自行车公司的维修人员及时检查、维修和更新,以免租车人使用了故障车带来不便,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由于杭州公共自行车遍布杭州市区,因此,要科学调配各区域的维修人员,实施公共自行车维修人员就近负责5-10自行车租赁点,以保证公共自行车时时处于正常状态。
5.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要确保杭州公共自行车每个租车点都有车棚遮挡,避免风刮雨淋日晒,保证公共自行车、锁止器和IC卡查询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降低使用公共自行车带来的安全隐患。
6.延迟还车截止时间
调研中大多数市民希望还车时间能延迟到23:00,这相比原来还车时间22:00来说,有了一个小时的缓冲时间,这也比较符合现代城市的生活时钟。同时,建议增加24小时服务点,最终将杭州公共自行车全部改造成24小时服务租赁点。
7.多渠道办理公共自行车租赁手续
杭州当地人可以用市民卡、公交卡等办理公共自行车租赁手续,针对外地人短时间来杭州旅游,不方便、也没必要办理上述IC卡,建议杭州市公共自行车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以银行卡直接租赁自行车,这样就非常方便外地游人随时租用杭州公共自行车。
8.拓展反馈渠道
如何让民众的意见传达到公交公司就需要拓宽反馈渠道。目前,杭城公共自行车系统只有一部热线电话,这显然是不够的。随着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规模地不断扩大,公共自行车热线的咨询服务压力陡增,因此杭州公共自行车公司应该增加多条服务热线,同时开通其他的联系方式,如手机短信、飞信等,拓宽使用公共自行车信息反馈渠道。
自2008年实行至今,短短4年来,杭州公共自行车达到有2000个租赁点、拥有50000多辆公共自行车,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络,这在保护杭州生态环境、缓解机动车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和游人以及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和效果,获得了广泛好评。但是作为一项城市基础公共设施,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硬件和软件还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完善杭州城市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有关部门要与广大市民和来杭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游客交流和沟通,为不断完善杭州公共自行车这一基础公共设施献计献策。来源:杭州市政协&&&&作者:杨强(教育)&&&&编辑:徐洁&&&&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 编辑:徐洁 网页设计:罗凌钢当前位置:
闵行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 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
来源:区建交委
  6月28日,闵行区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方案新闻通气会在区建交委举行。会上,闵行区介绍了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实施方案的背景、意义、目的以及制订的过程。  据了解,完善后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将定位于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补充,主要功能是作为与轨交站点衔接的“最后一公里”短距离出行方式,解决的主体应当是居住或工作在本区域内基本上每天需通过轨交出行的流动群体。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原则上设置在与轨交站点2公里之内的小区、主要公共服务机构等场所,改变项目发展初期的全覆盖发展的模式。  新政推出后,将采用“办卡预存押金、预存备扣金,收取办卡工本费和年费、实行超时还车收费”的办法,引入农行IC卡(原有公共自行车诚信卡作废),增加IC卡公共自行车租借功能,适度发展公共自行车项目,增强市民责任意识,减少霸车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将进一步提升公共自行车项目技术水平,以适应改变公共自行车运行模式的技术要求。  闵行区于2009年推出“免费租赁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实行以“诚信换成行”的机制,采取全免费、全天候运行方式。公共自行车一经推出,成为街头靓丽的风景线,居民出行支出减少,市容市貌得以改善,就业岗位适度增加。同时解决了市民短距离出行问题,有效打击了非法营运现象,对节能减排、缓解道路拥堵有积极作用。随着三年多运行实践,该项目在为市民短距离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根据区人大和多数市民的意见,结合项目审计要求,区交通管理部门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针对问题,研究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的新政。
欢迎访问“上海闵行”政务微博
一周最受欢迎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行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