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了一辆山地车2500元 老板说是狼主出品奔驰的 这车怎么样 跪求型号

本人新买了一辆本田佳御,去加油站加97号汽油,结果加油工给我加成了93号了,我这车压缩比是11:1_百度知道有奔驰山地车吗?多少钱一辆?_百度知道  3月15,央视曝光了包括奔驰在内的诸多豪车质量问题。奔驰厂对此的回应是抵赖,说什么奔驰车用料全世界一致,言下之意是:其他国家的奔驰没问题,中国的当然没问题。结果,虽然众多中国奔驰车主备受车内臭味煎熬,但都奈何不了我们的奔驰厂。颇有“撼山易,撼奔驰难”的架式。我这里讲述自己前几天的亲身购车经历,并不是不自量力敢撸奔驰的虎须;而是心中不平,忍不住弱弱地发出一位中国消费者的声音。  (一)签霸王合同,擅加合同条款逼人当天缴完款  我身在广东省,前几天于奔驰中山市4S店中山仁孚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购买了一台E260L时尚型奔驰车。谈妥价格后,该店销售李小姐(我叫她阿凤)拿出了两份该店的格式合同让我签名。这份奔驰4S店的格式合同,对卖方如何收款备极详尽,但对买方至关紧要的提车细节只字不提,极具中国霸王合同特色。虽然如此,但我除了要阿凤注明车款包牌税、保险外,也很爽快地签了。我在合同上签字后,阿凤也签了,然后说拿上二楼找老板盖章。她盖好章后,下楼交了一份合同给我。我之后依她的指示到其财务刷卡缴交了定金15000元。  听说我买奔驰后,我几个朋友也过来了4S店凑热闹。此时已近中午,我们便一起揣着合同去吃饭庆祝。到了饭店,刚一落座,阿凤就来了电话:“何生,你要今天下午就交清全部车款”。我颇奇怪,不是讲好3月底交清尾款吗?现在外面大风大雨怎去银行划款?但阿凤下午又继续来电催促我交款,说“何生啊,你一定要今天下午划款”,她态度坚决,根本没有商量余地。我想搬出合同规定来讲理,但摊开合同后大吃一惊,赫然见到这份格式合同中多了一句手写的话“必须于本月内办理好购置税方能享受此价格优惠”。我回忆了上午签约的经过,肯定这句话是阿凤拿合同上 楼盖章过程中偷偷加上去的。这句话可厉害啊!我不但得在月底前缴款,而且在月底前我就算缴齐款也可能沦为违约。盖这车是包牌包税,我缴了款后,是他们去上牌去买税费,若他们迟买甚至不买,岂不是照样可以拿这句话赖我违约、逼我加价加钱?!不得不讲,奔驰4S店在这点上很不厚道。  但气归气,我去电指责阿风私下擅改合同后仍冒着大风大雨到银行划款。此时已是下午4点多,到得银行,办妥柜台划款手续后,人家银行职员说:“现在是五点了,到人行关网时间了,今天划不了款了。”我无奈让银行出具了“人行关网时间到”的文件,生怕日后惹上麻烦时有个依据。  (二)提车时竟然发现一部新车配两种不同品牌轮胎  以上讲了签合同和划款,现在讲提车。  正如我上面所讲,这车是包牌包税卖给我,车款之中已包含新车上牌所需全部税费和保险。所以,我车款交清后,就坐等4S店去上牌去买税费。4月3日,清明节前一天,阿凤电话要求我到4S店提车。  看官,提车时,我不是一人去,而是还约了一个朋友。我这朋友是中山当地中国一汽某4S店维修技术总监。我对汽车一窃不通,我这朋友却是专家,是行内人士。大家都知道4S店啥都干,旧车当新车交换零件偷机油等新闻屡有披露。俺不懂车,还是留多个心眼。俗话都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没”嘛。  且讲阿凤指挥同事开进一台闪亮的黑色奔驰后,笑迷迷地对我讲“何生,这是你的新车,”然后去大厅接待台上摊开一大堆资料,忙着填写交接手续。此时,我带来的朋友发现了问题,天啊,这台新车有两种品牌轮胎!(具体为:其中三个是“倍耐力”,一个是“YOKOHAMA”)。阿凤不以为然,很淡定地说“台台车都系咁啦”(粤语,意即每台车都是这样的)。我朋友正色地说“不可能。每种品牌轮胎性能不同,新车是不能混用的”。这时,阿凤转口了,说“厂家搞错了,我们给你更换”。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莫非这车维修过?莫非这车给人用过后退回?....我于是拒绝换胎,要求解释为何这部新车使用了不同品牌轮胎?  这时,围上来了该4S店值班经理,他与阿凤都异口同声立即说“是厂家搞错了。厂家有两条生产线,可能装轮胎时搞混淆了”。须知道,奔驰可是百年品牌,怎么可能犯这么低级错误?面对我的质问,阿凤和大堂值班经理又齐声说“我们可以让奔驰厂出证明、出报告证明”。我想也好,虽今天提不了车心里不舒服,但也只有这么办了。就明天再跑一趟吧。  (三)言而无信,推诿搪塞的事后处理  焉知我次日(4月4日)到4S店,她们就改变了说法。因阿凤回家作清明不上班了,其主管林先生接待我,林先生说:“问过奔驰厂大区经理了,他们不会出任何报告”。我说:“哪怎办?退钱或换车可以吗?”他斩钉截铁地说“肯定不可以啦。车都上牌了,怎么退钱?怎么换车?”。天啊!这车包牌税,我提车前碰都没碰过车,是他们4S店自己去办理的上牌手续,怎么这也拿来赖我?但林主管对此不置一言。面对我“那怎么办?”的再三追问,他竟说“老板说当时谁验收车让谁赔”。他还告诉我,这车从厂家送过来时他们4S店过去验收的是个实习生,“啥都不懂”。  我虽然惊诧于4S店让“啥都不懂”的小实习生去验百几十万的豪车,但却也总不能真如林主管建议那样去找他索赔吧。结果我一无所获,在4S店与林主管谈了两个小时、依其建议打了电话给奔驰厂家客服后,两手空空离去。  次日(4月5日)一早,我与阿凤联系反映问题,她此时才知奔驰厂不肯出证明(报告),在与我当面商谈了两个小时后,说:“何生,厂家推卸责任,不肯出报告,我们4S店来出可不可以?”车是厂家生产的,按4S店的说法是厂家弄错了,那当然是厂家来证明。但现在厂家远在北京,不这样我又提不了车,所以我最后还是无奈之中答应了,只要求阿凤在其起草的证明上加上:“保证该车是新车不存在任何质量问题,只是厂家生产时配错了轮胎”的文字。老实说,这样一份东西是不能洗刷掉我心中对这台车的疑虑和担心。但众看官,这时候我还能怎样?有这样一份东西,聊胜于无吧。  但就是这样一份聊胜于无的东西,阿凤当日下午又告诉我:“对不起,何生,我总经理不同意出这一份证明”。我大吃一惊,问那怎办?她也表示不知怎么办好,说“只能等厂家下步处理”。这样,我第三次一无所获、两手空空离开4S店。此时是4月5日,正当清明节。  次日,4月6日,我第四次主动到4S店找阿凤。看官,我不是皮厚纠缠,而是心理难受。毕竟我钱已交清,车却提不了,给一天一个说法来糊弄好受吗?但结果仍一如所料,阿凤她只是一味说“何生啊,真没办法,厂家还没回复”,我再次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离开4S店。  回来后,我越想越委屈,便向《南方都市报》记者反映。他亦觉搞笑 :一台奔驰新车两种胎,有这事?大家约好7日早上到4S店采访,去实地看个究竟 。  当着记者的面,4S店的市场推广部经理吴生向我表示了歉意。这是我第一次从4S店人员那儿得到道歉。但道歉归道歉,实际问题一点也没解决。阿凤、林主管、吴经理都异口同声说“现在只有等厂家处理”。于是,我再次从4S店双手空空一无所获离开。  不过,这次记者实地采访,揭开本次事件的另一搞笑之处:4S店为证明他车没问题,拿出了验车单,这份验车单赫然记录着该车的轮胎品牌是“邓洛普”。天啊,事件添加搞笑性的同时,更加让我心中忐忑不安:这台车四个轮胎当初是“邓洛普”,那之后又怎么变成了三个“倍耐力”一个“YOKOHAMA”?!这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所以,我之前虽曾想迁就4S店一纸聊胜于无的证明(外加一些客户关怀)来解决事件,但在此之后我坚持的首要一条是奔驰厂应该出报告(证明)解释事件。我想,面对出尔反尔问题多多的4S店,我还是选择相信奔驰生产厂家稳妥点。它是百年老店,世界品牌,大概还不至于糊弄甚至坑骗我这样一个普通的消费者。  可惜奔驰厂在这点上让我极其失望,可讲伤透了心。我自4月5日起,每天三番两次拨打客服电话(每次都有录音),他们每次都满口承诺解决,甚至说“让厂家立即联系”我。但至今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奔驰厂连个电话都没打过我。看官,只有这时,你才会深深体味到什么叫店大欺客和严重不负责任。  (四)一些让人笑不起来的花絮  以上就是本人购买奔驰车的经历。其实,在交涉过程中,除了前面提到记者发觉4S店验车单写的是另一种轮胎品牌(邓洛普)外,还有一些离奇的插曲,下面摘要介绍几个作为本文的花絮。  4月3日,阿凤在遭到我拒绝提车后,向我嘀咕过“我早发觉轮胎不一致问题了”,惜我起始不注意。后我朋友问她,“4S店交车客户前要做BID,你谁做的?”她才抱歉起来:“唉,我做BID时就发觉这车轮胎有问题,我报上去了,但上面没人理,没人处理。我也没办法。” 4月8日,当着我及三个朋友共4人的面,她再次说“我做BID时,已发觉轮胎有问题,但报上去没人理”,把我三个朋友惊得目瞪口呆:你4S店这不明摆着欺诈消费者吗?  前面说到4月4日,我提不了车,只好跑到4S店交涉。林主管会见我时,把昨天阿凤和大堂值班经理的承诺(奔驰厂出报告)推翻后,告知我自行去电厂家客服。他用便签写了厂家电话,我本就不满于他们的推卸责任,但电话一通更火。盖对方那头报号:“欢迎致电德州医院”。问题不给我解决,害我大清明节回不了家扫墓,还让我去电医院?!林主管后来向记者解释说是给错电话,我但愿确实如此。  其实,4月8日那天,我还曾去了4S 店进行第六次交涉。在与阿凤、客服、主管谈了2个多小时都没有结果后,我终于见到了销售经理周小姐。这周小姐一落坐就劈里呱啦地数落我们,说什么她的车没问题,“我们4S店交车标准就这样”,“我什么都不会出给你们的”,云云。我同去的朋友实在忍无可忍,与她争吵起来。事后,我朋友都慨叹:“奔驰4S店就是牛,连请的人都是李刚的女儿”,调侃我“认栽吧你”。我不知道周经理她老爸是不是李刚,但就算是,也总不能将一台配有两人种轮胎的新车交付客户吧?!  (五)弱弱地向奔驰品牌呼吁  大家或者会问,那事情的现在怎样?这里告诉大家,事情的现状是:事件到目前为止都没解决,我钱交齐了,却提不了车。于是,一台漆黑锃亮配有两种不同品牌轮胎的奔驰E260L引人注意地摆放在4S店销售大厅。该车驾驶位置前方的挡风玻璃下面,放着一条红条幅,上书“欢迎何生提车”。  众看官,奔驰厂和4S店准备将一台配有两种不同品牌轮胎的新车交付给我!你们说搞不搞笑?  以上就是我购买奔驰车的曲折经历。大家可以看到,在奔驰厂和4S店的推诱搪塞下,我成了冤大头。4S店说等厂家处理,厂家却一声不吭,连屁都没一个!  冤大头在这里撰文,目的并非讨伐谁人,而是心里难受,忍不住向广大人民诉说。此外,我亦想充当回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希望广大人民,尤其是众车主、准车主能够从我的购车经历中学到什么。当然,如果我们伟大的奔驰品牌肯屈尊,回应一下消费者的千呼万唤,无疑更好。  事情久拖不决,我亦有请教过行内人士。包括我上述朋友在内,他们都说:“奔驰厂家不可能出报告证明自己生产时搞错了轮胎,因为这错误太过明显、低级,非常丢面子”,“但厂家也不能明说自己没责任,因为这样责任就落到4S店身上。你就可以要求退款或换车,这样问题更棘手更不好解决了”,“所以,面对你的追问,他们抵赖不成,就只有作缩头乌龟回避。你就只好当给他们踢来踢去的皮球,4S店踢给厂家,厂家踢给4S店”。他们还进一步断定厂家和4S店都在赌我拖不起,因此将宝押在拖字诀上,让问题拖过去。拖到我烦,拖到我放弃追索,直拖到问题不了了之。  在每间奔驰仁孚4S店,都显眼地张贴着“十年品牌”广告招牌,而奔驰车最爱挂在嘴上的广告台词是“百年品牌”“风靡全球”。但我想,品牌强大的力量在于品质,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不在于多少年风靡全球。况且,再强大的品牌也要小心呵护,注意每个产品的质量,倾听每个消费者的呼声。否则,再强大的品牌倒塌也只是迟早的事。我们知道,奔驰品牌发源于日耳曼德国,它强大得过希特勒的纳粹军队?想当初,纳粹军队歼灭波兰、迫降法国、闪击苏联,铁蹄踏遍欧洲,其强大其意气风发哪是今日的奔驰仔能比!但也就短短三五年,它一样鸡飞狗散、灰飞烟灭,只给历史留下笑柄。为啥?原因就在于人心向背。这里,在下弱弱地希望奔驰品牌吸取老家的这段历史教训,居安思危、正视问题,能多少倾听一下消费者的呼声。  附录:  (一)涉事车辆资料  1、品牌:奔驰  2、型号:E260L时尚型  3、车架号:LE4HG4HB9DL097855  4、四个车轮品牌:右前轮为YOKOHAMA,其余三个轮胎为倍耐力。  (二)厂商资料  1、生产厂家: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  客服电话:  主要涉事人员:(4月4日~4月10日值班)客服电话接听人员。  2、销售商(4S店):中山市仁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六路170号  电话:(88  主要涉事人物:阿凤(销售),销售主管林生、销售经理周小姐、 客服经理吴生、客服人员杨小姐、  (三)、事件梗概  1、3月28日在4S店签约买车。  2、4月3日4S店通知提车时,发现该车有两种品牌轮胎。4S店先是解释说“台台车都系咁”(每台车都是这样),后来又推给厂家,“肯定是厂家搞错”,并主动提出让厂家出报告来证明。  3、4月4日,4S店改口说厂家推卸责任,不肯出报告证明;让我自己致电奔驰厂家客服电话;还说“老板说,当初谁验收这台车,就找谁赔。”  4、4月5日,第三次到4S店交涉。4S店提出由其来出报告证明这台车没问题。为尽快解决问题,我无奈应允。但4S店下午即来电反悔,说总经理不同意出任何东西。  5、4月6日,第四次到4S店,以为终于可以取车。但4S店再次翻悔,说“总经理不同意出任何东西“。我问那怎么办,4S店说只能等厂家处理。 至于“厂家何时处理不好讲”。  6、4月7号与&&南方都市报&&记者到4S店。4S店首次表示歉意,但仍说:“还在等厂家处理”。  7、4月8日,第六次到4S店交涉,其下层人员(销售、主管)均态度和谨、积极协商,但其最后出场的周姓销售经理态度骄蛮,不但不承认问题,还叫嚣“车没问题,问题是你自己不提”、“四个轮胎不一致也可以交车”。她还与我同去的三位朋友争吵了起来。最后,她迫于无奈才授意出具了一份《保证书》。但该保证书回避实质问题,一点没解释为何一台新车配有两种不同品牌的轮胎。我再次无法提车。  8、 4月4日起每次去电奔驰厂客服电话,均应允3天之内处理,“立即让厂家与你联系”,但截至4月14号,11天过去了,厂家和4S店都无人处理,亦无任何人给我电话。  (四) 事件证据材料  1、4S店图片  2、该车图片  3、该车轮胎照片  4、4S店验收该车的验收单  5、4S店出具的《保证书》  6、购车合同  7、“人行关网时间到”银行资料  8、(4S店主管抄写给我的厂家投诉电话)便签纸条。(第一个电话是德州医院电话,第二个才是奔驰厂客服电话)  9、证人:我这边3月28日签约时有朋友黄某仨人;4月3日验车时有朋友何生;4月8日交涉时有《南方都市报》周记者;4月9日和13日交涉时,有朋友余某等仨人。  (五)现状  事件到目前为止都没解决,我钱交齐了,却提不了车。于是,一台漆黑锃亮配有两种不同品牌轮胎的奔驰E260L引人注意地摆放在4S店销售大厅。该车驾驶位置前方的挡风玻璃下面,放着一条红条幅,上书“欢迎何生提车”。  (六)郑重声明  1. 以上叙述全是事实,若有杜撰虚构,甘领一切法律责任;  2. 欢迎各类媒体报道、披露。  3. 联系人:何生 联系电话: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帮顶!支持维权!  
  楼主实名举报,强悍啊
  谁叫你买北京奔驰的货、、、、、
  百余车主维权遭遇“奔驰式傲慢”  日17: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中国经济网6月24日讯 据深圳晚报报道,“几乎所有的维权奔驰车主,都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奔驰的傲慢,几乎所有的维权车主,都面临这样一个结果:尊严的受损。”5月28日,奔驰C200消费者——深圳网友@网眼八分斋愤然发表千字长微博,正式向奔驰下“战帖”维权。  在国内,奔驰中国对于第三方检测报告的不认可、对于“毒气门”的漠视,直接催生了一批开着豪车的维权车主。“别人说你开这么好的车,怎么还会有问题!”有车主苦笑,面对奔驰,他们称自己是“弱者”。  4S店  解决车里异味就是换换地毯  早在2008年,便有媒体曝出奔驰“毒气门”问题,然而在此后三四年时间里,奔驰方面对此一直采取漠视态度,任坊间言论流传。今年“3·15”期间,央视的一组报道彻底把此前隐蔽的奔驰“毒气门”摆上台面,也让全国各地零散的维权群体开始更集中地团结到一起。  在央视《豪车里的怪味》这篇报道中,曝光了奔驰、宝马和奥迪等豪车常年存在异味,致使车主抵抗力下降。相关内容随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圳奔驰车主李先生也是在看了这个报道后,才确认自己车里常年散发的怪味并非个案。  贺先生称,原本他选择奔驰,一是看中品牌、二是看中质量,可当问题彻底暴露后,大家对奔驰品牌的信任感随之一点点消散。  在购车的奔驰经销商那里,对于涌来的车主提出的怪味疑问,4S店多数以换地毯即可解决来搪塞。贺先生称,有的车主甚至前后更换了两三次,都没能把问题解决。对于一些不依不饶的车主,4S店则通过全车清洗或保养等方式来稳住车主情绪,在不少车主提供的照片中,4S店对车厢内异味的处理方法是将车辆拆得只剩下车架,然后用大风扇对准车架狂吹。  “全都是没用的!”李先生向记者抱怨,明白方法纯属徒劳后,越来越多的车主试图找到奔驰中国区总部了解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一车主表示,他们打通奔驰中国客服部的电话,对方却一直称会向上级反映情况,随后便再没消息。  奔驰车主  艰难维权让尊严受损  无奈之下,深圳车主只能通过其他途径为自己遭遇“毒气门”维权。今年5月16日,深圳160多位车主委托授权5名车主代表,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提交书面抗议和诉求,车主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中包括召回、退换严重危害车主身体健康的产品,并提出奔驰必须为此道歉。  据车主讲述,面对他们的质疑,奔驰方面回应称,车内异味是个别地区个别车主反映的问题,他们会根据反映的情况回去进行调查。令车主气愤的是,一方面是奔驰对于车主们的“闻到异味”一说的不认可,一方面却是来深的德国专家同样鼻子一闻,便认为没有异味。“是德国人的鼻子比我们好使吗?”车主们对此只能苦笑。  6月8日早上,50多名深圳奔驰C200车主到深港澳车展奔驰展台前维权,举着“奔驰有毒”的大字标语,统一的T恤上则表明了诉求“拒绝毒气,还我健康”,而奔驰的LOGO被凸显在一个硕大的“毒”字中间。  “几乎所有的维权车主,都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奔驰的傲慢。也几乎所有的维权车主,都面临这样一个结果:尊严的受损。” 5月28日,深圳网友@网眼八分斋发表针对奔驰的讨伐檄文,将自己购奔驰赠人的前后感受及维权收到傲慢与蔑视一一道出,正式向奔驰维权。三天后,他再次贴出长文《奔驰,我们选择尊严!》,抗争中的无奈一览无遗。  奔驰中国  至今未有任何回复给市消委会  在多名车主前往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投诉后,深圳市消委会正式向奔驰方面发出调查函并举行双方协调会,然而会上并未达成任何结果。车主提出的退车诉求未获对方认可,而同时对于奔驰方面提出的“最新工艺清洁”也没有信心。  据深圳市消委会介绍,5月16日上午,15名奔驰车主代表160多位深圳奔驰车主前往消委会进行群体投诉。反映于2008年至2010年间购买的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产奔驰C级车,车内异味严重,多位车主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市消委会称,后收集投诉车主共计64位,反映情况基本相同。  随后,市消委会正式向生产厂家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发出调查函,要求其给予书面反馈意见。  6月5日,奔驰厂商部分全国客服部高层领导、德国技术专家一行5人,来到市消委会就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前期沟通。据市消委会方面介绍,当时奔驰方面带来了专家和全国客服总经理,表示这次将采用最新仪器和工艺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车辆室内空气问题进行处理。  6月5日、6日两天,部分车主受邀来到市消委会,在消委会工作人员的协调下,与厂商代表和德国技术专家就车内空气问题进行商讨。部分车主表示已经更换过地毯、进行过清洁处理,但是效果并不满意,所以不接受厂商的处理建议。  经过两天的协商,奔驰方面口头同意:1、奔驰公司将根据消费者车辆的实际情况对消费者的车辆进行最新工艺的清洁;2、请示总部之后与消费者签署书面保证协议,确保在处理之后一段时间内车内空气达到消费者的满意程度;3、请示总部之后就维护过程中消费者代步车或交通补贴费用与消费者商讨具体事项。  不过,据当时参会的车主黄女士介绍,这个方案当时并未获得大部分人认可。“从2008年到现在,如果他们有能力处理,早就处理了,何必等到现在!”市消委会称,奔驰方面与会的人员当时表示回去后会向上级汇报,之后再给出一个答复。但据记者了解,截至记者发稿,奔驰方面至今未有任何回复给市消委会。  消委会  将通知厂家来深商讨检测事宜  6月14日下午,消委会召开小范围会议,商讨对奔驰群体投诉的下一步工作部署,其中包括通知厂家,消委会将依照《深圳特区实施消法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投诉的奔驰车辆进行检测,并公布检测结果。  对此,有车主向反映,市消委会牵头检测是好事,但目前问题在于谁来承担10万元的检测费用。而消委会则坦承,目前尚未走到这一步,如果最终决定检测,他们可能会以公益性支出来承担这笔费用。  市消委会同时表示,希望奔驰厂家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尽快提出详细书面解决方案,他们也将通知奔驰厂家尽快来深进行下一步协调工作,商讨检测标准及方式。  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车主一个知情权,本报记者于6月20日、21日两天连续三次致电梅赛德斯-奔驰官网上公布的客服电话,向对方提出采访请求,并提议接收本报拟写的采访函,了解记者采访意图。电话中,奔驰方面的客服人员称他们将把事情进行记录,稍后再转给公关部人员。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奔驰方面仍未有任何人联系本报作出解释。  关键词  奔驰C级车  作为梅赛德斯-奔驰品牌最畅销的车型,C级车以“年轻奔驰”文化,自诞生之后的25年中,全球售出高达600余万辆。2005年9月,在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基础上重组新生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成立,主要生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和C级两大系列轿车产品。北京奔驰随后引进生产梅赛德斯-奔驰C级轿车生产线,该车国产版C200于2008年3月正式上市。根据网上报价,奔驰C级车多款车型指导价在30万~40万元之间。  网言网语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眼八分斋的千字“战帖”发表后引来众多评论,大家艰难的维权经历更是成为吐槽焦点。  @宝贝小思子:我就是这款车,检测超标4倍,奔驰不认可检测权威性,现在还维权,长沙奔驰仁孚说他们只卖车,你要找北京厂家。  @牵手的幸福123:哪怕是山,喊一嗓子也总有回音。但就算车主喊破嗓子,奔驰大山始终沉默以对。请问@梅赛德斯-奔驰,你们为什么这么牛逼?!  @艾斯是我的:很多品牌车企,同一款车型,国内国外两个标准。一方面是行业标准的缺失,一方面是政府监管的不作为。  (来源:中国经济网)
  百余车主维权遭遇“奔驰式傲慢”  日17: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中国经济网6月24日讯 据深圳晚报报道,“几乎所有的维权奔驰车主,都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奔驰的傲慢,几乎所有的维权车主,都面临这样一个结果:尊严的受损。”5月28日,奔驰C200消费者——深圳网友@网眼八分斋愤然发表千字长微博,正式向奔驰下“战帖”维权。  在国内,奔驰中国对于第三方检测报告的不认可、对于“毒气门”的漠视,直接催生了一批开着豪车的维权车主。“别人说你开这么好的车,怎么还会有问题!”有车主苦笑,面对奔驰,他们称自己是“弱者”。  4S店  解决车里异味就是换换地毯  早在2008年,便有媒体曝出奔驰“毒气门”问题,然而在此后三四年时间里,奔驰方面对此一直采取漠视态度,任坊间言论流传。今年“3·15”期间,央视的一组报道彻底把此前隐蔽的奔驰“毒气门”摆上台面,也让全国各地零散的维权群体开始更集中地团结到一起。  在央视《豪车里的怪味》这篇报道中,曝光了奔驰、宝马和奥迪等豪车常年存在异味,致使车主抵抗力下降。相关内容随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圳奔驰车主李先生也是在看了这个报道后,才确认自己车里常年散发的怪味并非个案。  贺先生称,原本他选择奔驰,一是看中品牌、二是看中质量,可当问题彻底暴露后,大家对奔驰品牌的信任感随之一点点消散。  在购车的奔驰经销商那里,对于涌来的车主提出的怪味疑问,4S店多数以换地毯即可解决来搪塞。贺先生称,有的车主甚至前后更换了两三次,都没能把问题解决。对于一些不依不饶的车主,4S店则通过全车清洗或保养等方式来稳住车主情绪,在不少车主提供的照片中,4S店对车厢内异味的处理方法是将车辆拆得只剩下车架,然后用大风扇对准车架狂吹。  “全都是没用的!”李先生向记者抱怨,明白方法纯属徒劳后,越来越多的车主试图找到奔驰中国区总部了解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一车主表示,他们打通奔驰中国客服部的电话,对方却一直称会向上级反映情况,随后便再没消息。  奔驰车主  艰难维权让尊严受损  无奈之下,深圳车主只能通过其他途径为自己遭遇“毒气门”维权。今年5月16日,深圳160多位车主委托授权5名车主代表,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提交书面抗议和诉求,车主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中包括召回、退换严重危害车主身体健康的产品,并提出奔驰必须为此道歉。  据车主讲述,面对他们的质疑,奔驰方面回应称,车内异味是个别地区个别车主反映的问题,他们会根据反映的情况回去进行调查。令车主气愤的是,一方面是奔驰对于车主们的“闻到异味”一说的不认可,一方面却是来深的德国专家同样鼻子一闻,便认为没有异味。“是德国人的鼻子比我们好使吗?”车主们对此只能苦笑。  6月8日早上,50多名深圳奔驰C200车主到深港澳车展奔驰展台前维权,举着“奔驰有毒”的大字标语,统一的T恤上则表明了诉求“拒绝毒气,还我健康”,而奔驰的LOGO被凸显在一个硕大的“毒”字中间。  “几乎所有的维权车主,都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奔驰的傲慢。也几乎所有的维权车主,都面临这样一个结果:尊严的受损。” 5月28日,深圳网友@网眼八分斋发表针对奔驰的讨伐檄文,将自己购奔驰赠人的前后感受及维权收到傲慢与蔑视一一道出,正式向奔驰维权。三天后,他再次贴出长文《奔驰,我们选择尊严!》,抗争中的无奈一览无遗。  奔驰中国  至今未有任何回复给市消委会  在多名车主前往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投诉后,深圳市消委会正式向奔驰方面发出调查函并举行双方协调会,然而会上并未达成任何结果。车主提出的退车诉求未获对方认可,而同时对于奔驰方面提出的“最新工艺清洁”也没有信心。  据深圳市消委会介绍,5月16日上午,15名奔驰车主代表160多位深圳奔驰车主前往消委会进行群体投诉。反映于2008年至2010年间购买的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产奔驰C级车,车内异味严重,多位车主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市消委会称,后收集投诉车主共计64位,反映情况基本相同。  随后,市消委会正式向生产厂家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发出调查函,要求其给予书面反馈意见。  6月5日,奔驰厂商部分全国客服部高层领导、德国技术专家一行5人,来到市消委会就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前期沟通。据市消委会方面介绍,当时奔驰方面带来了专家和全国客服总经理,表示这次将采用最新仪器和工艺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车辆室内空气问题进行处理。  6月5日、6日两天,部分车主受邀来到市消委会,在消委会工作人员的协调下,与厂商代表和德国技术专家就车内空气问题进行商讨。部分车主表示已经更换过地毯、进行过清洁处理,但是效果并不满意,所以不接受厂商的处理建议。  经过两天的协商,奔驰方面口头同意:1、奔驰公司将根据消费者车辆的实际情况对消费者的车辆进行最新工艺的清洁;2、请示总部之后与消费者签署书面保证协议,确保在处理之后一段时间内车内空气达到消费者的满意程度;3、请示总部之后就维护过程中消费者代步车或交通补贴费用与消费者商讨具体事项。  不过,据当时参会的车主黄女士介绍,这个方案当时并未获得大部分人认可。“从2008年到现在,如果他们有能力处理,早就处理了,何必等到现在!”市消委会称,奔驰方面与会的人员当时表示回去后会向上级汇报,之后再给出一个答复。但据记者了解,截至记者发稿,奔驰方面至今未有任何回复给市消委会。  消委会  将通知厂家来深商讨检测事宜  6月14日下午,消委会召开小范围会议,商讨对奔驰群体投诉的下一步工作部署,其中包括通知厂家,消委会将依照《深圳特区实施消法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投诉的奔驰车辆进行检测,并公布检测结果。  对此,有车主向反映,市消委会牵头检测是好事,但目前问题在于谁来承担10万元的检测费用。而消委会则坦承,目前尚未走到这一步,如果最终决定检测,他们可能会以公益性支出来承担这笔费用。  市消委会同时表示,希望奔驰厂家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尽快提出详细书面解决方案,他们也将通知奔驰厂家尽快来深进行下一步协调工作,商讨检测标准及方式。  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车主一个知情权,本报记者于6月20日、21日两天连续三次致电梅赛德斯-奔驰官网上公布的客服电话,向对方提出采访请求,并提议接收本报拟写的采访函,了解记者采访意图。电话中,奔驰方面的客服人员称他们将把事情进行记录,稍后再转给公关部人员。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奔驰方面仍未有任何人联系本报作出解释。  关键词  奔驰C级车  作为梅赛德斯-奔驰品牌最畅销的车型,C级车以“年轻奔驰”文化,自诞生之后的25年中,全球售出高达600余万辆。2005年9月,在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基础上重组新生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成立,主要生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和C级两大系列轿车产品。北京奔驰随后引进生产梅赛德斯-奔驰C级轿车生产线,该车国产版C200于2008年3月正式上市。根据网上报价,奔驰C级车多款车型指导价在30万~40万元之间。  网言网语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眼八分斋的千字“战帖”发表后引来众多评论,大家艰难的维权经历更是成为吐槽焦点。  @宝贝小思子:我就是这款车,检测超标4倍,奔驰不认可检测权威性,现在还维权,长沙奔驰仁孚说他们只卖车,你要找北京厂家。  @牵手的幸福123:哪怕是山,喊一嗓子也总有回音。但就算车主喊破嗓子,奔驰大山始终沉默以对。请问@梅赛德斯-奔驰,你们为什么这么牛逼?!  @艾斯是我的:很多品牌车企,同一款车型,国内国外两个标准。一方面是行业标准的缺失,一方面是政府监管的不作为。  (来源:中国经济网)
  坏了良心啊,广州仁孚奔驰4S居然把事故车当新车卖给我!!!!!9月6号更新  广州仁孚奔驰同和店  我6月29号下午全款购买全新的奔驰C180K,销售员去查了下车架,告诉我车子是2012年3月份生产的,我就全款定下,6月30晚上听到广州限牌,庆幸自己的决定很英明,7月1号开出了发票,这时销售告诉我车子还没有到广州,等到7月中,销售告诉我车子到了,我就在路过时去看了,看到车子生产日期是2011-9月,我提出质疑,但销售再三保证车子是全新的,从别的店开过来的,没有问题,上完牌我提车时才发现里程表开了580公里了,再加上销售保证是新车,又因广州限牌,我想是新车也就算了,8月上完牌就开回来了。  8月28号在路边有台车倒车时撞烂了车尾灯,就一起去4S店维修,维修部在调资料时居然说这个车修过了,我当时就说,这个车怎么可能修过,看我们不信,就把购车发票复印件,修车单子拿出来给我们看,我仔细对了车架号,没错,当时就傻了,在我们签合同之前就修过2次了。  证据图片如下,车友们说我该怎么办?  下面是我的发票跟合同,没有任何地方说明这个车开过发票及维修过  9月5号  今天下午他们经理过来了,把事情的经过跟我讲了,说这台车4月29号被那个女士买走了,因合格证问题,那个女士上不了牌,在那个女士开了一个月,出了2次事故以后退给4S店换了一台别的车,然后4S店搞定了合格证,维修好,检测好没问题就当新车卖了。  那经理跟我讲,只要没上过牌的都叫新车,我说那这个你得跟律师或者法官讲才可以,我提了双倍赔偿的要求,他们这几天给答复。  9月6号  南方都市报介入报导此事,准备让更多的媒体报到,明天律师会上4S店登门送律师函,启动法律程序。  南方都市报关于此事件电子版请点开下面地址  /6/49/2f11/Blog/9f0/0cfcba.html  ================================  转载自.cn/bbs/viewthread.php?tid=
  近期,大部分主流外资豪华车品牌上半年销售数据都已浮出水面。从总体情况看,在已公布的豪华品牌中,除了奔驰以外,上半年都实现了销量同比增长,并且增幅均达到两位数。  奥迪继续稳居在华销量最高豪华车宝座,而宝马则借此扩大了全球销量冠军的领先优势,保时捷、沃尔沃、凯迪拉克上半年在中国市场销量也大幅提升。而奔驰似乎始终与中国市场保持“距离”,上半年销量甚至不及奥迪的一半。  梅赛德斯-奔驰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汽车品牌,对中国市场似乎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一直义无返顾地特立独行,似乎没有人对奔驰品牌有过丝毫怀疑,更没有人否认奔驰文化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相比之下市场销量的节节萎缩,加上一直风波不断的“毒气门”事件,奔驰从一个漩涡卷入另一个漩涡。仿佛一夜之间,奔驰成了一个“糟糕”的企业。  对于奔驰在销量方面与奥迪、宝马拉开的差距,最初有人说,这是因为奔驰车型的产品引进不足影响了产品力;后有人分析,奔驰的渠道整合实在是过于乏力了;而从日本区调任过来的新中国区新总裁倪恺则抱怨,经销商太懒了!然而他也应该知道,经销商并非导致奔驰销量不佳的直接原因。  从业界观点来看,奔驰在中国的市场困境乃是内外交困的结果。  首先,从外部环境看:一是去年底十八大召开以后,政府出台各项政策主导“厉行节约”。从公务车采购转向自主品牌,到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倡轻车从简,再到军车更换牌照,十多个豪华品牌不得悬挂军车牌照,豪车市场销量增速明显放缓,奔驰这样的豪车当然也风声鹤唳不例外。二是宝马、奥迪与奔驰的三足鼎立争霸也大大挤压了奔驰的市场空间。捷豹、路虎、凯迪拉克、英菲尼迪等也纷纷宣布“国产化”进程,奔驰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也开始逐步回归理性,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三是12年初央视3·15晚会上,奔驰C级车车内异味问题被首次曝光。多名车主控诉奔驰车内存在严重污染源,车主及家人出现头痛、咽喉痛、鼻塞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今年6.8深港澳国际车展50名车主在奔驰展台高举标语维权,再度将奔驰“毒气门”事件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而纵观近几年奔驰对于小规模集体投诉、小毛病的应对机制,无一不是给人留下反应迟缓、态度傲慢的坏印象。经销商与生产商互相推卸责任,往往闹得满城风雨之后才匆匆发表简单声明和解释,但这时已显得“力不从心”,非常容易失去公信力。让潜在消费者心理有疑问,老客户不断的失望。  其次,奔驰中国外部风波不断的情况下,内部也貌合神离。痛定思痛后,奔驰于去年开始对其双轨制的组织机构进行了改组和合并。它先是在去年10月换掉了原奔驰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尔斯,由原奔驰日本公司总裁倪恺接任。随后去年12月17日,又成立了北京奔驰销售服务公司,将进口及国产车两大在华销售业务整合,并且还在戴姆勒公司的董事会设置了专门负责中国业务的董事席位,由唐仕凯出任。  从大刀阔斧的人事变动,到北京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CEO的倪凯怒斥中国经销商“不作为”,再到传言已启动调查公关服务公司,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种暴露出奔驰中国目前已存在着深刻的管理漏洞。  人无完人,汽车也是一样,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没有百分百完美的车,谁都不敢夸口说自己的车毫无瑕疵。奔驰的挫败在于高估了自身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让其在处理公关危机时态度傲慢,销售渠道也屡出问题,最终使其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同时也低估了竞争对手的能力,直接导致其产品创新能力低下、设计陈旧,前期盲目的国产化则让其产品品质大打折扣。奔驰下一步境况如何,也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  =============  天涯汽车周刊  /features/qichezhoukan...
  坏了良心啊,广州仁孚奔驰4S居然把事故车当新车卖给我!!!!!9月6号更新  广州仁孚奔驰同和店  我6月29号下午全款购买全新的奔驰C180K,销售员去查了下车架,告诉我车子是2012年3月份生产的,我就全款定下,6月30晚上听到广州限牌,庆幸自己的决定很英明,7月1号开出了发票,这时销售告诉我车子还没有到广州,等到7月中,销售告诉我车子到了,我就在路过时去看了,看到车子生产日期是2011-9月,我提出质疑,但销售再三保证车子是全新的,从别的店开过来的,没有问题,上完牌我提车时才发现里程表开了580公里了,再加上销售保证是新车,又因广州限牌,我想是新车也就算了,8月上完牌就开回来了。  8月28号在路边有台车倒车时撞烂了车尾灯,就一起去4S店维修,维修部在调资料时居然说这个车修过了,我当时就说,这个车怎么可能修过,看我们不信,就把购车发票复印件,修车单子拿出来给我们看,我仔细对了车架号,没错,当时就傻了,在我们签合同之前就修过2次了。  证据图片如下,车友们说我该怎么办?  下面是我的发票跟合同,没有任何地方说明这个车开过发票及维修过  9月5号  今天下午他们经理过来了,把事情的经过跟我讲了,说这台车4月29号被那个女士买走了,因合格证问题,那个女士上不了牌,在那个女士开了一个月,出了2次事故以后退给4S店换了一台别的车,然后4S店搞定了合格证,维修好,检测好没问题就当新车卖了。  那经理跟我讲,只要没上过牌的都叫新车,我说那这个你得跟律师或者法官讲才可以,我提了双倍赔偿的要求,他们这几天给答复。  9月6号  南方都市报介入报导此事,准备让更多的媒体报到,明天律师会上4S店登门送律师函,启动法律程序。  南方都市报关于此事件电子版请点开下面地址  /6/49/2f11/Blog/9f0/0cfcba.html  ================================  转载自.cn/bbs/viewthread.php?tid=
  作者:半个椰子 时间: 21:09:41  奔驰拥有国内最乱套的经销商网络。然后加上北京奔驰呼叫中心外包,所以这样的服务水平正常
  不评论
  [转帖]奔驰新车行驶一个月轮胎就鼓包 维权遭遇潜规则  10993 次点击  2 个回复  吸溜猫 于
11:28:1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消费观察  ??? 豪车品牌奔驰来到中国时,承诺提供全球标准统一的产品和服务,然而在一些车主购车仅一个多月遭遇轮胎鼓包时,奔驰经销商、厂商却以轮胎不在质保范围内、车主自行造成为由拒绝提供售后服务。专家认为,消费者面临的维权窘境涉及行业的一些潜规则,几乎所有的整车厂都将轮胎质量列在整车保修范围之外。  奔驰新车轮胎鼓包  小陈今年1月20日在杭州东星行奔驰4S店购入一部奔驰CLS300,驾驶不到两个月轮胎就出现鼓包“后轮的包像可乐瓶盖大小鼓出来,前轮有两个指甲盖大小的包连在一起。”  当小陈找到4S店讨说法时,却遭遇了前后不一的说辞。小陈事发第二日找到经销商东星行询问,被告知是开车时碰到异物所致。对这样的说法,小陈并不认可,要求4S店进一步拆开检测“才开了50天,两条轮胎就坏了。一条轮胎3800元,一下子7600元没了。”拆开之后一名员工拍了两张照片说去检测,就此再无音讯。  记者联系到杭州东星行4S店,售后服务人员以档案保密为由拒绝出示车主小陈的维修记录,但承认:“驾驶过程中轧到台阶或其它原因引发的轮胎鼓包,把轮胎拆下来能看到内部的痕迹,而质量问题引发的鼓包轮胎内是没有痕迹的。”一名员工说“其中一个轮胎明显有痕迹,是受外力作用起的包,但拆开第二个轮胎时,里面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小陈对奔驰4S店销售前后两重天的服务态度很无奈。经销商先是在不了解具体问题的情况下盲目下结论、推卸责任,后来同意检测却只提供自行检测,而非第三方检测,再之后将责任推到轮胎厂商身上,称自己只负责汽车销售,不负责轮胎问题。如此服务如何取信消费者?  记者还了解到,奔驰中国就轮胎鼓包问题通过汽车投诉网回应,拒绝承认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认为均是由外力原因所导致。  类似的遭遇也发生在湖南常德某房产开发公司总经理肖先生身上,日,他在经销商湖南仁浮海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得一部奔驰S350轿车,约一个月后,发现行驶过程中车内有异响,两条后轮胎出现鸡蛋大小的鼓包。多次沟通维权后,4S店针对车内异响安装消音包但异响仍存在,而轮胎问题则根本未解决。  记者致电处理肖先生车辆问题的4S店柳姓工作人员,对方拒绝发表任何看法,把问题转给客服部解答。记者联系到客服部时,对方却以保护客户隐私为由拒绝透露任何与客户车辆有关的信息,问及当客户与4S店关于轮胎问题的原因发生分歧将如何处理时,对方表示不会对任何假设问题作出回应  举证、检测仍是难点  据汽车投诉网负责人陈坚斌介绍,从投诉的情况看,大多数投诉人均是买后不久发现鼓包,理所当然认为是产品质量问题。然而,从实际处理结果看,大部分用户最后得到的结论均是轮胎不存在质量问题。奔驰将责任推给轮胎制造商,让轮胎制造商自己给自己鉴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从而引发用户怨声载道。  “这个问题涉及行业的一些潜规则。”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产品质量法律事务部负责人胡永鑫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整车厂都将轮胎质量列在整车保修范围之外,一旦轮胎出问题,都会将责任推给轮胎供应商,这其实并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因为消费者购买的是一辆车,而非汽车的零配件,汽车厂商理应承担责任。  胡永鑫指出,厂商通常也会将轮胎责任推给消费者,认为消费者使用不当,但法律上厂商应当对此承担举证责任,比如销售时告知消费者轮胎的使用限制。此外,对于轮胎质量的鉴定,应该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单方面鉴定消费者有权拒绝认可。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消费者投诉轮胎问题的难点,恰恰在于检测。我国虽然有能够提供检测的第三方机构,但并不对个人开放,在责任认定的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汽车检测应由不以盈利为目的、有评级机构认定其检测能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在美国、德国分别是由国家和汽车俱乐部出钱。”  轮胎背后凸显制度缺失  记者了解到,目前汽车因轮胎问题产生的纠纷有递增的趋势,但由于单个轮胎价值不大,我国现行体制没有鼓励消费者维权的基金支持,因此,当有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件才有可能诉诸法律,获得赔偿,而有产品缺陷的产品,消费者难获赔偿。  专家指出,我国轮胎的生产和检测标准严重滞后,目前国内轮胎行业通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为1991年原化工部橡胶司制定的《子午线轮胎工艺技术若干规定》,各项数据标准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准,给轮胎业的质量保证埋下隐患。贾新光说,目前能够为汽车消费者提供帮助的《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对轮胎和汽车玻璃部分都未涉及。  北京市律师协会汽车与交通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张维云建议,消费者遇到轮胎问题,首先应该及时更换轮胎,以保证自己的行车安全;其次,对鼓包轮胎作为证据进行保留,以便维权时作为证据使用;再者,消费者选择的投诉理由应该是产品缺陷而非产品质量“产品缺陷的投诉理由对消费者的维权更为有利,质量投诉会让消费者的举证更为困难。”  张维云说,投诉产品缺陷,举证证明的事项是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而投诉产品质量,需要消费者举证的是产品质量不合格,但即使质量合格也不能说明产品没有不合理危险。  陈坚斌认为,出现轮胎故障,奔驰作为用户信赖的公司应该积极释疑解惑,并各方协调,而不应仅仅让轮胎制造商自己检测。一旦认定轮胎的质量有问题,奔驰公司应责成轮胎生产商给用户更换,并对其加强监督管理,杜绝劣质的轮胎流入奔驰公司。只有如此,才能保持住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作者:流虻 时间: 11:50:00  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有人偷换了轮胎。  人的问题。  是德国人的问题,还是中国人的问题?
  天涯爆料第22期:奔驰公司根本不管顾客死活,态度极差
  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有人偷换了轮胎。  人的问题。  是德国人的问题,还是中国人的问题?
  北京惊现牛拉奔驰啦  楼主:淡淡的紫色 时间: 12:36:00 点击:2528 回复:27
  化悲痛为力量,将购买北京奔驰车的上当受骗经历娓娓道来
  南京一市民新买奔驰问题频繁 要求退车遭拒   08:51  打印
  买来一辆奔驰轿车,总是件高兴的事,但南京的乐女士怎么也高兴不起来。8月初,她到南京宁星奔驰4S店,花了26万多元买了一辆奔驰B200轿车。店方称,她买的这辆车是“P类车”,相当于新车,但价格要比普通新车便宜些。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车子开动后车身抖动厉害,不久又出现挂不上挡的问题。乐女士要求退车,但店方表示只能维修,不能退换。   合同之外另有约定  昨天,在南京宁星奔驰4S店,乐女士向记者出示了购车合同,合同显示,车子价格是26.35万元。乐女士说,店方是按照卖新车的做法卖给她这辆车的,但实际上,这辆车并不像普通的新车。“因为这辆车上过牌,上牌时间是今年2月27日。”乐女士说,当时她看中了这款车,但车子已经上牌,车主是4S店。对此,4S店销售人员向乐女士承诺,保证这辆车不是大厅展车,也没有试乘试驾过,车况与新车并无区别。  在购车合同之外,乐女士还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客户乐女士购买的B200型车为我司的P类车”,纸上有店方人员的签名。4S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乐女士买的这辆车已经上牌,所以价格低一些。目前该款车的市场价在29万多元。  店方:P类车和新车没区别  什么是P类车?工作人员解释,P类车指的是试乘试驾体验计划的车。乐女士所买的这辆车是总公司奖励给店里的,店里将它拿出来卖。实际上,这辆车并没有进行过试乘试驾,她拿到车时,车子里程只有60多公里,这与普通新车的里程差不多。  在合同附件中,还有4条规定:合同价包含该台车第一年车辆保险;购置附加税和过户费由客户自理;合同价包含该台车辆A保壹次;质保期自日起三年内有效。工作人员解释,虽然乐女士买的这辆车与普通新车并无区别,但毕竟已经上牌半年了,所以双方做了这些约定。  昨天下午,乐女士致电奔驰中国公司客服,但客服也不清楚“P类车”是什么意思。乐女士说,她怀疑该车的质量有问题,要向店方讨个说法。  接连出问题,要求退车遭拒  乐女士怀疑车子有问题,有她的理由。提车后第二天,她发现,车子开动后,车身抖动得很明显,特别是在时速超过100公里时,抖动很厉害。“我就把车开到4S店,连技师开了之后也说,车子抖得就像坐按摩椅一样。”乐女士说。  工作人员解释,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车子放置时间过长,车胎会有轻微的变形,但奔驰车的车胎都是原厂的,质量没有问题,“车子开到3000公里左右时,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了。”店方当时就将4个轮胎全换了。  车身抖动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可9月11日,乐女士发现挡位挂不上,打电话到4S店,按技师的要求,挂挡好多次,终于挂上了。后来,技术人员检查后表示,变速箱的一个控制单元出了问题,“更换了部件,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但乐女士很担心:“万一我开到高速上,突然挂不上挡位,那不是非常危险吗?”  乐女士提出退车,但店方表示车子并没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可以免费更换部件,但不能退。另外,店方还愿意支付修车期间的打车费,标准是100元一天。对此,乐女士没有同意。  业内人士:问题严重又有证据,应退换  针对乐女士遇到的情况,江苏省汽车交易管理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徐士刚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店方卖的是一台上过牌的车,与普通新车不一样。不过,双方在签合同时,店方已经将车辆的相关情况告知了乐女士,乐女士是认可的。店方并没有隐瞒情况,现在乐女士以车辆有故障为由,要求解除合同,退回车辆,显然不太合理。乐女士怀疑车子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如果有相应的证据,店家应处理,如果问题严重,店方甚至应该退换。国家关于汽车的三包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实行,其中就有关于车辆的退换规定。  就乐女士的车辆已经出现的两个问题,店家愿意按照保修期内的规定免费更换部件。徐士刚认为,店家的做法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  律师:店方不违法,但有打擦边球之嫌  北京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左迎春律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店方在售车时,已经告知乐女士车辆情况,也就是说,乐女士对车辆的状况、价格等各方面都是认可的,目前再对合同提出质疑,不太合适。如果当初店方隐瞒了该车已经上牌、停放时间比较长等情况,则涉嫌欺诈,但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  不过,左迎春表示,乐女士买的这辆车已经上过牌,店方声称乐女士提车时车子只跑了60多公里,相当于新车。严格说来,这辆车只能算是二手车,应该按二手车的买卖流程交易。店方之所以在正式合同外,另有约定,实际上是避免日后发生纠纷。也就是说,店方是按照出售新车的手续,卖出了一辆二手车,有打擦边球之嫌。  左迎春说,乐女士的车子出现了两个问题,但店方进行免费维修,这是应该的。如果乐女士怀疑车子质量有严重问题,要求退车,应该有更确切的证据才行。(顾元森)  来源: 新华社—现代快报
  找有关部门投诉呗、、、
  何先生,看到你这篇文章我为您的遭遇感到不值,因为类似的事情我也碰到过。也知道心里是多难受的。去年我在东莞塘厦丰田4S店预订了部逸致,也是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我预订的是一台豪华版的逸致,可交车的时候4S店却给了部在基础版的车型上改装了些像一键启动功能、真皮座椅啊什么的。最后交车的当天我没空,让我父亲去帮忙提车,当时心里也没多想那么大个4S店也不至于会糊弄人吧。当时我父亲也没多留意就直接把提车手续签了。一打电话一问才知道我这车是被4S糊弄了,我当时就打电话给负责销售的人叫她把我这交车的手续暂停下来。气得我当时就拉了帮朋友去看是怎么回事!  哎,一去看了才知道这4S水是多深啊,既然拿部基本款的车自己改装了下内饰当成豪华版来卖。当时一去到我就直接找他们销售部经理谈,气得我快飞起来了。当时他们4S看我跟我这帮朋友来者不善就把我们都叫到会议室去谈了。这一谈的,他们怎么都不承认他们的车没问题,就硬说我这个交车手续都已经签字什么的,硬是不给我换车或者退钱的。因为当时商量得很晚了,都七八点钟了。他们就是在那拿什么合同在那赖着,也没办法,我就回去了。回去之后我就请教了我那些卖车的朋友,他们也就给我出了个主意,说不给换车或者退钱就再找帮朋友去他们大堂闹(这要注意啊,千万别动手什么的。我这闹事需要理智的,不能砸别人东西和打人的)其实当时我也没想过去闹什么的,期间自己也去跟4S协商了几次,可4S根本就不理。也打过电话去投诉什么的,连投诉都没人理会!呵呵,我也是出于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交车手续都签了。我买车的那朋友说啊,说他们4S店最怕别人到他们大堂闹了。所以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是挑了个周末,那天正好是星期天的。然后带了四五个朋友去闹了下,一开始啊,我一进4S店就很大声说叫你们老总出来见我!那些接待的人一看我们这阵势就吓到了。我等了一会儿他们销售部的负责人就出来了,当时还是跟我死赖是我的错什么的。还是硬不给我换车或者退钱的,实在商量没结果我就看人多的时候就在那闹了下,谁知道真有效果了。4S全额退款!
  不是一台宝马两种轮胎就OK啦
  店大欺客
  在中国,你还能怎么样???
  我擦,原来奔驰这么垃圾!
  楼主实名举报,强悍啊
  11天过去了,厂家和4S店都无人处理
  店大欺客
  近期,大部分主流外资豪华车品牌上半年销售数据都已浮出水面。从总体情况看,在已公布的豪华品牌中,除了奔驰以外,上半年都实现了销量同比增长,并且增幅均达到两位数。  奥迪继续稳居在华销量最高豪华车宝座,而宝马则借此扩大了全球销量冠军的领先优势,保时捷、沃尔沃、凯迪拉克上半年在中国市场销量也大幅提升。而奔驰似乎始终与中国市场保持“距离”,上半年销量甚至不及奥迪的一半。  梅赛德斯-奔驰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汽车品牌,对中国市场似乎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一直义无返顾地特立独行,似乎没有人对奔驰品牌有过丝毫怀疑,更没有人否认奔驰文化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相比之下市场销量的节节萎缩,加上一直风波不断的“毒气门”事件,奔驰从一个漩涡卷入另一个漩涡。仿佛一夜之间,奔驰成了一个“糟糕”的企业。  对于奔驰在销量方面与奥迪、宝马拉开的差距,最初有人说,这是因为奔驰车型的产品引进不足影响了产品力;后有人分析,奔驰的渠道整合实在是过于乏力了;而从日本区调任过来的新中国区新总裁倪恺则抱怨,经销商太懒了!然而他也应该知道,经销商并非导致奔驰销量不佳的直接原因。  从业界观点来看,奔驰在中国的市场困境乃是内外交困的结果。  首先,从外部环境看:一是去年底十八大召开以后,政府出台各项政策主导“厉行节约”。从公务车采购转向自主品牌,到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倡轻车从简,再到军车更换牌照,十多个豪华品牌不得悬挂军车牌照,豪车市场销量增速明显放缓,奔驰这样的豪车当然也风声鹤唳不例外。二是宝马、奥迪与奔驰的三足鼎立争霸也大大挤压了奔驰的市场空间。捷豹、路虎、凯迪拉克、英菲尼迪等也纷纷宣布“国产化”进程,奔驰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也开始逐步回归理性,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三是12年初央视3·15晚会上,奔驰C级车车内异味问题被首次曝光。多名车主控诉奔驰车内存在严重污染源,车主及家人出现头痛、咽喉痛、鼻塞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今年6.8深港澳国际车展50名车主在奔驰展台高举标语维权,再度将奔驰“毒气门”事件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而纵观近几年奔驰对于小规模集体投诉、小毛病的应对机制,无一不是给人留下反应迟缓、态度傲慢的坏印象。经销商与生产商互相推卸责任,往往闹得满城风雨之后才匆匆发表简单声明和解释,但这时已显得“力不从心”,非常容易失去公信力。让潜在消费者心理有疑问,老客户不断的失望。  其次,奔驰中国外部风波不断的情况下,内部也貌合神离。痛定思痛后,奔驰于去年开始对其双轨制的组织机构进行了改组和合并。它先是在去年10月换掉了原奔驰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尔斯,由原奔驰日本公司总裁倪恺接任。随后去年12月17日,又成立了北京奔驰销售服务公司,将进口及国产车两大在华销售业务整合,并且还在戴姆勒公司的董事会设置了专门负责中国业务的董事席位,由唐仕凯出任。  从大刀阔斧的人事变动,到北京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CEO的倪凯怒斥中国经销商“不作为”,再到传言已启动调查公关服务公司,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种暴露出奔驰中国目前已存在着深刻的管理漏洞。  人无完人,汽车也是一样,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没有百分百完美的车,谁都不敢夸口说自己的车毫无瑕疵。奔驰的挫败在于高估了自身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让其在处理公关危机时态度傲慢,销售渠道也屡出问题,最终使其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同时也低估了竞争对手的能力,直接导致其产品创新能力低下、设计陈旧,前期盲目的国产化则让其产品品质大打折扣。奔驰下一步境况如何,也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  =============  天涯汽车周刊  /features/qichezhoukan...
  奔驰的负面新闻,从来没见过改正
  今天不帮顶,明天就是我
  今天不帮顶,明天就是我
  遇到这样的事情谁都会悲愤
  路过_---------------------------------/wvlyTRip
  四个轮胎不一致也可以交车?
  上当受骗
  坚信在偶有生之年必然会有更多象楼猪一样的猪来八卦畅所欲言、发表高见,不管明天会是如何,今夜梦中,偶会笑容灿烂
  哎。。。。。。。。。。
  mR焦9uW犊3kE春1a8居9qc攘7gP屹3n9辞5dn镜3  一个优秀的驾驶人,应该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生命心存敬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规则。因为,活着才是生命的一切。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  更多安全驾驶技巧查看:/anquan
    tZ任1j9液9zf庇7pR涣5f8刨3vq锨5m8河9b8肝1
  化悲痛为力量,将购买奔驰车的上当受骗经历娓娓道来
  外商不好  买办更恶劣
  真是奇葩,比米其林的问题还奇葩---
  外商不好  买办更恶劣
  @TSB667   汽车之家有个车友买了15款思铂睿,轮胎生产日期是2013年38周(2013年10月份)。  2015年4月份提的车,按理说最起码这轮胎还没出保质期,用用也没什么问题。  该车友打电话到厂家,  处理结果是:四轮全部换新,连轮毂都一起换新的了。  这是链接:  质疑贴:.cn/bbs/thread-c-859-.html  处理帖:.cn/bbs/thread-c-859-.html
  何生,不知道你的奔驰车现在怎样了?拿到了新的没有?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崎山地车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