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跑步打一四字口语

灯谜-4(上)
怎样猜灯谜
灯谜是一种文字游戏,它和一般谜语的不同之处前已述及。灯谜的猜射方法和谜语也有很大不同,不能像猜谜语一样,从谜面暗示的谜底的形状、形态、功能等方面入手去推测谜底。猜灯谜要纯粹从谜面的文字出发,从文字的音、形、义入手,去寻找与谜面相扣的谜底。根据汉字音、形、义的变化,可以把灯谜分为会意体、增损离合体和象形象声体三类。有的谜则是以上三类的复合体。猜谜时要针对不同的谜体,采用不同的猜法,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命中率。以下分别举例说明这三种主要猜法。
(一)会意法。灯谜中最大量的都属于这一类。它是根据谜面暗示的含意、情节、典故去寻找谜底。初看似乎比较接近一般谜语的猜法,其实不然,因为作为灯谜,必须有别解,这就和一般谜语大不相同了。会意体灯谜又分以下几种。
正面会意(正猜):根据谜面的意思直接去联想谜底。这又是会意体中最大量的灯谜。例如以“元旦放假,明天上班”为谜面打一常用语。猜法(会意)是:元旦是“一月一日”,放假不工作,可扣合“一不做”;元旦的“明天”是“二日”,要“上班不休息”,可推出“二不休”,整个谜底“一不做二不休”就出来了。请注意这个谜对谜底是作了别解的。又如以“无限风光在险峰”作谜面打中国三个少数民族名。谜底是“高山、景颇、壮”,谜面是毛主席的诗句,非常优美,谜底连起来读紧扣谜面,是一则文章天成,浑然一体的好谜。又如以“山水甲天下”为谜面,打一中国地名,谜底为“汕头”。谜底拆开读作“山水的头”与谜面相扣,这条谜如猜做“桂林”之类,那就是不懂灯谜基本常识,把它当成谜语来猜了。
反面会意(反猜):是根据谜面暗示的意思,从反面或侧面去推测出谜底。如“东西南北皆是”为谜面,打一国名。谜底是“中非”。又如以“金银铜铁”为谜面,打一中国地名,谜底是“无锡”(金银铜铁锡通常合称“五金”)。又如以“轻的丢掉”为谜面,打一常用语,谜底是“重要”。以“不见阳光不发芽”为谜面,打一成语“来日方长”(这里的“长”作“长大”解)。以上都是反面会意的典型例子。
分段会意:又称分扣体灯谜。这种谜从谜面整体上看,与谜底的意思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将谜面分成若干段,分别以各段的意思去扣合谜底的各部分而组成完整的谜底。例如以“云母”为谜面,打一个三字常用语,谜底为“一言堂”,就是把谜面分成“云”和“母”两部分,分别扣谜底的“言”和“堂”(“云”别解作“说话、言”讲,“堂”即“高堂”,“令堂”的堂,作“母亲”讲)。意为“一个言字和一个堂字”。又如,谜面“异乡风味”打一常用词,谜底为“客气”。以“异乡”扣“客”字,以“风味”扣“气”字。再如以“发信”为谜面,猜一常用四字口语,谜底为“毫无疑问”,这里用“发”扣“毫”,用“信”扣“无疑问”,从字面意思上看,谜面和谜底毫无关系,也是典型的分扣体灯谜。
(二)拆字法。是根据谜面的内容,对汉字的笔画、部首、偏旁进行加减或位置变化,从而求出谜底。拆字的方法有增、损、离、合等情况,于是这类谜便称为增损离合体的谜。
增损就是笔画的增加减少。例如谜面“只要底下一点”,打一字,谜底为“六”。谜面是说,“只”字要底下,再加上“一”和“点”,组成的不就是个“六”字吗?又如以“喜上心头“打一字,谜底为“志”。有很多谜面带有“半”的字谜,就是这种典型的增损体灯谜。例如,半推半就——扰,各取其半——职,半放红梅——繁,半把斧头——爸。
离合就是把笔画或部首分离后重新组合,成为谜底。如“其中多一点”打一字,是把“其”、“中”与“一”、“点”合起来,谜底为“蜞”。又如,“上山下厂参加劳动”打一字,谜底是“岸”。有时,增、损、离、合等手法同时并用,这就需要猜谜者根据具体情况去审度。例如有条很有趣的字谜,谜面是:“诸君来猜谜,不要走,不要说话,且站在一旁,对着细想”。意思是,大家来猜这个“谜”字,去掉(不要)“走之”,再去掉“言”旁(不要说话),剩下个“米”字,再让“且”字站在旁边,不正好是个“粗”字吗?更有趣的是,如果你还猜不出,制谜者要你对着“细”字去想。这则谜虽然不难猜,却是趣味十足,回味无穷。使你猜出后不禁产生会心的微笑。
拆字法的谜,通常用在字谜最多。即使谜底是由几个字组成的物或词,也是以谜底的几个字分别经增损离合而和谜面相扣的,谜底的整体和谜面并无意思上的直接联系。例如以“他们人不在”作谜面打一国名,谜底:“也门”。又如以“亚”
作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有口难言”(“亚”字有了“口”旁,就变“哑”字,不能说话了)。以谜面“亏”打一成语,谜底“同流合污”也是这种例子。
(三)象形象声法。象形法是利用汉字象形的特点,将汉字某部分的形状比拟成物,用在谜面或谜底上相扣。比较常见的,有把“干”比作蜻蜓,把“巛”、“人”比作雁行,把“亦”比作蝴蝶,把“个”比作竹叶,把“虫”“巾”比作孤帆,把“心”的下部比作船,把“丰”比作远树,还有把“厶”比作三角形,把“冖”比作桥的。而象声法则是利用相似的读音来揭示谜底。
猜这类谜,需要发挥自己高度的想象力。例如,字谜“新月伴孤帆”,谜底为“币”字。是把“币”字上面的一撇比作一弯新月,而把下面的“巾”字比作木船的帆,非常形象。又如,以“八字眉毛鹰钩鼻,两眼圆睁大口开”为谜面打一字,谜底是“笞”,也是一则纯粹的象形谜。
纯粹使用一种手法的谜比较少见,多数的谜,是综合使用以上各种手法制出的,使得谜条更加丰富多彩富于趣味,同时也增加了猜射的难度。这类谜有人称之为复体谜。例如,以“边境雁双飞”为谜面打一字,谜底为“坐”字。“边境”是指“境”字的一边,即“土”,“雁双飞”想象成两个“人”字,为“从”,合起来扣谜底“坐”字。这条谜就综合了增损离合和象形等多种手法。这类例子很多。下面再举几个:“瞧是母鸡蛋,听是公鸡声”打一拉丁字母——“O”(形若鸡蛋,声如鸡啼);“一道小桥南北架,两行斜雁东西飞”打一字——“巫”;“破帽遮颜过闹市”打一字——“买”;“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慧”,都是综合多种手法的好谜。
(四)灯谜的用典和假借。灯谜既然是汉语特有的文字游戏,不可避免地要经常使用汉语的各种修辞手段,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用典和借代。可以说,不懂得用典和借代(特别是借代),就无法真正跨进灯谜的大雅之堂。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流传于史书典籍和民间的典故很多,这就为灯谜的制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我们在猜谜时,应该随时注意灯谜中使用典故的情况。例如,以“郗鉴选东床”为谜面,打一外国科学家名,如果你不知道《世说新语》中“坦腹东床”的故事,就不可能猜出谜底“爱因斯坦”(爱的原因是他坦腹)。又如,以“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求全责备”,就是用《三国演义》白门楼吕布被擒时,央求刘备说情遭拒时责备刘备的典故,如果你没看过《三国演义》,不知道这个故事,就猜不出这条谜。再如以“叶公失色”作谜面打一动物名,如果你知道“叶公好龙”的寓言,就不难猜出它的谜底是“恐龙”。又如以“刘备闻之大哭,刘邦闻之大笑”为谜面打一字,如果你知道刘备与关羽和刘邦与项羽的故事,就不难猜出这个字是“翠”字(羽卒)。
“借代”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手段,它是用与原事物有关的另外事物的名称、特征、别称、外号替代所要说的事物的一种方法。这是灯谜中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手法。说“不懂得借代就不懂得猜灯谜”,这话并不过份。灯谜中使用的借代种类繁多,无法一一枚举。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天干”、“地支”的借代。“天干”即“甲、乙、丙、丁、……”,常与方位和五行相借代。由“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可用天干替代方位或金木水火土。例如,以“太白出东方”为谜面打一字,谜底是“子”,初看似乎很难理解,实际上,“太白”是李白的字(不是指太白金星,谜面在这里是作了别解的),替代“李”字,“东方”则以“东方甲乙木”的方式扣一“木”字,“李”字去(出)个“木”字,谜底就是“子”字。
“地支”即“子、丑、寅、卯……”它和传统的“十二生肖(鼠、牛、虎、兔等十二种动物)”相对应,可互相借代。例如,以“未入灯谜之门”为谜面,打一四字俗语,按地支,“未”对应羊,灯谜古称“灯虎”、“文虎”(以“虎”扣“谜”,也是借代),找准了“羊”、“虎”两个字,再结合谜面的意思,就不难猜出谜底是“羊落虎口”。“地支”还经常和时辰相借代,例如谜面“赤子”,打一四字常用词,谜底是“红极一时”,就是用地支“子”替代“一时”(半夜一点)而成。
人名与称谓的借代。某人的姓氏、名、字、号、绰号、官职之间互相借代。如以“黛玉垂泪伴明月”打一字,谜底是“潸”,就是用黛玉的名去替代她的姓(林)。以“孔子墓”为谜面打一地理用词,谜底“丘陵”,是孔子和他的名字“丘”之间的借代。又如以“莽翼德”为谜面打一三国人物,谜底“张鲁”,是以张飞的字去替代他的姓。又如以“荐贤于平原君”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引人入胜”。这里则是以官职(平原君)替代他的名(平原君名“胜”)。还有以朝代、年号与帝王的姓氏、名讳相互借代的。如以“唐代瑰宝”扣“李时珍”,是朝代(唐)和帝王的姓氏(李)之间的借代,等等。
地名的借代。如以首都暗示国名,以地名简称暗示全称,以当地著名的河流、山脉、风景名胜暗示某个地名等等。例如以“巴黎产品”为谜面打一常用词“法制”,就是以首都借代国名。
时间的借代。在四季、节日名、节令名之间互相借代是很常见的,例如,农历初一——朔,农历十五——望,,国庆节——“十一”,儿童节——“六一”,妇女节——“三八”等等。如,以“十六成亲”打一成语,谜底“喜出望外”。喜事办在十五之后(外)的十六,以“望”代“十五”,谜底“喜出望外”就出来了。又如以“三八二十四”打一体育用词,用“三八”代“妇女”,“二十四”乃“两打”(两个十二),谜底就是“女子双打”。
物名的借代。这是利用物品或事物的别名或简称之间互相借代。例如以“银盘”代“月”,以“金鸟”代“日”,以“梅花”暗扣“鹿”,以“赤兔”、“千里”“桃花”暗扣“马”,以“君子”暗扣兰花等。如以“千里相逢”打一字,不能简单地猜作“重”字,而是以“千里”扣“马”,谜底为“骤”,是“马聚”之意。又如以“白兰花”为谜面,打一四字口语,谜底是“君子一言”,这里就是以“兰花”暗指君子,同时把“白”字曲解为“说话、发言”的意思。
其他借代。如古今字、通假字之间的通借、词曲名(一个词牌往往有多个名称)之间的通借、数量词的通借、符号的通借等等。例如,“然”和“燃”是一对古今字,于是可用“岂能釜底抽薪”为谜面打一口语,谜底是“断然不可”。
总之,灯谜中借代的种类繁多,无法一一枚举。但要注意,在制谜时使用通借,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不能出现前已述及的“倒吊”现象,即必须保证以小概念放在在谜面,大概念放在在谜底,符合“以小扣大”的原则。例如只能以人名扣姓,以年号扣朝代,以首都扣国名,而不能反过来,造成“倒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谜题: 1、千里之行为做官 猜一四字常言 2、低保金发放对象 猜一五字口语_百度知道
谜题: 1、千里之行为做官 猜一四字常言 2、低保金发放对象 猜一五字口语
我有更好的答案
1吃喝玩乐2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俗语谜语_谜语大全
QC99谜语大全分享俗语谜语,俗语谜语大全,俗语谜语答案
随机谜语推荐账号 电子邮箱地址
记住登录状态
还没有33IQ账号?
通过社交网站直接登录
11:20 提供
不。(打一)
您也可能感兴趣的题目
登录33IQ,提升智力水平,让你越玩越聪明!
33IQ v4.26.73.1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1岁打一口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