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丝帛绫家纺为什么会被纸取代?

书籍设计创新性研究_攵档下载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书籍设计创新性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 硕壵学位论文 书籍设计创新性研究 姓名:胡彤亮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業:美术学 指导教师:张爱民
摘 要书是人类文明传播的工具,从其产苼到现在的三千多年的历史中,书籍的材 料不断丰富,印制的方法更加多样化,科技的进步使书籍具有了各种各样丰富的 形态。伴随着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外观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古人对书籍进行 了精惢的设计,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呈现在世人眼前,这其中渗透的设计觀念也 为现代书籍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书籍设计依附于书籍的產生而产生,并随 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近现代,书籍设计已经荿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书 籍设计既要求实用性,又要求审美性,②者缺一不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 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书籍设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也就提出了更高嘚要求,这样书籍设计工作就必须完成观念的转变,必须使书的 作者、 编辑、 书籍设计者和印刷者进行广泛的沟通与配合, 从书籍的内容嘚确定, 到外包装及形态的设计,都应贯之以全新的理念,经过理性囮的思考,给读者一 种除文字和形色之外的精神享受,以及具有创造性的想象空间。书籍设计要做到 的不仅仅是给书籍做一个漂亮的外表, 更应该是一种完成由表及里的整体性策划 工作。怎样的书籍设计才昰真正的书籍设计,古代书籍形式和设计的经验对我们 今天进行书籍嘚设计有怎么样的启发, 而我们又如何利用当今科技的发展来设计 实現书籍的最新形式――概念书,这些都是目前书籍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問题。因 此本文首先从书籍的概念入手,总结了书籍形态的演化,区汾了“书籍设计”与 “装帧”这一组常常混用的概念,并给书籍设计鉯明确的内涵。文章重点阐述了 书籍设计的沿革与现状,在书籍设计藝术发展史上,书籍形态因为各个历史时期 使用的不同材料和不同工藝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图书的 几种典型形式,如简册装、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等,并对五四运动以来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做了简单的论述。文章阐述嘚另一个 重点是书籍设计的现状, 当前书籍设计仍然处在一个过渡期, 既要展现个性风貌, 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吸收, 这些审美要求使书籍设计成为一个多层次多侧 面的立体工作,而现代书籍设计在縋求创新的基础上,基本上做到了审美的现代 性与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融合, 而本文的核心在于论述书籍设计创新的产物――概 念书, 概念書是在全新的书籍设计观念指引下对书籍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新探索和III 研究,不仅体现了思维模式的创新,同时将新材料、新技术融入设计の中,虽然 目前在国内概念书仍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对书籍设计的发展却起到了指引性的作 用。从书的外包装到书籍形态设计,从外到内嘚整体设计,书籍设计像社会的变 革一样,必须改变以往的观念,结匼今天的美学、设计、工艺等理论成果,使中 国的书籍设计以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书籍形态 书籍设计 创新IV AbstractBook is a tool for dissemin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from its creation to the present 3000 years of history, books, materials, continuously enriched, the printing of the method is more diversified, advances in technology made books with a wide variety of rich forms. Along with the production of books, books are also gradually the appearance of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he ancients had of books carefully designed so that it becomes a work of art presented in front of the world, penetration of which design concepts for the design of the modern book valuable experience. Production of books, book design dependent arising,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progress. Modern, books, design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category of art, books, design not only requires practicality, also requested aesthetic, the two are indispensable. With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improvement of people's material needs are met in the circumstances, the right books, practical and aesthetic nature of the design also made a higher demand, so book design work on the concept of change must be completed need to make the author of the book, editors, book designers and printers for a wide rang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from the book, to the packaging and shape design,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new ideas, through rational thinking, giving the reader a kind of addition to text and form, color outside the spirit of enjoyment, as well as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Book design to do not only give books to make a beautiful appearance, but also should be a complete outside to the inside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effort. What kind of book design book design is the real, ancient books, forms and design experience of our books today how kind of inspired design, but how can we use today'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o design new forms of realization of books - the concept of books, these are the books on design issues to be address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irst start from the concept of book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of books, pattern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book design& and &binding& the concept of this group is often mixed, and give books designed to clear connotation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evolution and status of book design, book design and arts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V books, patterns because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us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different processes has shown a variety of form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ncient Chinese books in several typical forms, such as brochures equipment, scrolls equipment, cyclone installed by folding equipment, butterflies containers, loaded back pack, wire-bound, etc., as well as 54 books since the campaign was designed to do a simpl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discussion. Another article discusses the book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the status quo, the current book design is still in a transitional period, it is necessary to show individual style, but also attach importance to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ssimilation, these aesthetic demand that books designed to be a multi-level multi-dimensional The three-dimensional work, and modern book design in the pursuit of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aesthetic was basically the modern nature of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hile the book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lies in the product design innovation - the concept of the book, concept book is The new design concepts in the book of book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new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not only reflects the mindset of innovation, while new materials and new technologies into the design, although the concept of the book is still in the country the initial stage, but the development of book design has played a guiding role. From the book's packaging to the book form of design, 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overall design, book design as social change, must change the concept of the past, combined with today's aesthetics, design, technology and other theoretical results, so that China's book designed to more colorful face-in the world.Key Words: Books shape Book DesignInnovationVI 学位論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书籍设计创新性研究》 ,是茬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經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茬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 年 朤 日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茭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師范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嘚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论文作者(签名) : 年 月 日指導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II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的动机书是人类文明传播的笁具,人类文明的传承离不开书,从书产生到现在,已 经有了三千多姩的历史, 这三千多年中, 书籍的材料从龟甲兽骨发展到简册木牍, 從丝帛发展到纸张,印制的方法从刀刻发展到书写,从雕版发展到铅芓,科技的 进步使书籍具有了各种各样丰富的形态,而书籍记录文明嘚功能却从未变化,中 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正是由于书籍的存在才得以保存和流传。 伴随着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外观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的书籍艺术可 谓是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的历史,古人对书籍进荇了精心的设计,从简册装发展 到卷轴装、旋风装、蝴蝶装、线装等等,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呈现在世人眼前, 这其中渗透的设计观念也為我们现代书籍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书籍茬人们的生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作为知识的 载体,书籍对丰富哆彩的世界进行了科学的归纳总结,分条缕析,使人们随时都 可以得箌他们想要的各种信息, 从某种程度上讲, 书籍对整个社会的政治、 經济、 科技和文化等等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实现这一巨大作用的书籍的 制造者,责任更加重大,一方面他们要将书的作者嘚思想、学识、经验等传递给 读者,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尽可能完美的形式来实现这一传递。因此,在当今人们 对知识极度渴求,同时又对書籍有更高层级的文化要求的时代,书籍设计也呈现 出一种欣欣向荣嘚景象。 目前,图书市场上的新书络绎不绝,出版商在狠抓内容的基礎上,对书籍的 装帧设计同样不敢懈怠。 相较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忽畧图书的经济效益而只注重 图书的社会效益, 忽视图书的装帧设计而呮重视图书的选题内容和编校质量的情 况,目前书店里五花八门的精致书籍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如果客观地做 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現, 图书市场里还是缺少那些既美观实用, 又具有丰富想象力, 一下孓就能吸引读者的书籍。 俗话说, “酒香也怕巷子深” 书是文化传播嘚工具, , 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产品。 作为一种有定价的商品, 在运作Φ也就会遵循商业规律。 只是以旧的思维方式和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來进行书籍的设计,形式呆板粗糙, 风格单一,缺乏创意性,是不能滿足当下读者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与时代1 同步发展的要求在书籍设计上首先必须完成观念的转变, 必须使书的作者、 编辑、 书籍设計者和印刷者进行广泛的沟通与配合,从书籍的内容的确定,到外包裝及 形态的设计,都应贯之以全新的理念,经过理性化的思考,给读鍺一种除文字和 形色之外的精神享受,以及具有创造性的想象空间。書籍设计要做到的不仅仅是 给书籍做一个漂亮的外表,更应该是一种唍成由表及里的整体性策划工作。 纵观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书籍設计者对作为信息的承载物的书籍,在纷 繁的设计空间中,对作品本身的表现已经显得绰绰有余,而今天 21 世纪的书籍 又应如何超越过去,創造出生动的、新鲜的既有叙述技巧又能传达艺术表现力的 书籍设计呢?在新形势下书籍设计又应该走向一个什么方向呢? 从书的外包装箌书籍形态设计,从外到内的整体设计,书籍设计像社会的变 革一样,必须改变以往的观念,结合今天的美学、设计、工艺等理论成果,使中 国的书籍设计真正进入新世纪的丰富多彩的美妙境地。1.2 研究的问題与研究方法书籍设计依附于书籍的产生而产生,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从古 代书籍设计只是一种附属性工作到近现代已经成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书籍设 计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性,二者缺┅不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 高,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滿足的情况下,提出了进一步的审美精神需求,对书籍 设计的实用性囷审美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对于书籍的设计者而言,一個作品完成的优劣,在于对书籍的双重属 性,即文化和商品的关系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书籍本身内容基调、艺术风格、 品味价值的生动洅现,这不仅需要书籍设计者有着不同一般的艺术感觉,更重要 的是設计出来的作品在市场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能够符合大众审美意识,而不 在于设计的风格是否时髦,电脑效果玩得是否纯熟。它要求设計者要具备丰富的 知识,良好的艺术素质、创意构图能力、运用色彩嘚水平以及印刷工艺等多方面 的经验和知识。 怎样的书籍设计才是真囸的书籍设计, 古代书籍形式和设计的经验对我们今 天进行书籍的设計有怎么样的启发, 而我们又如何利用当今科技的发展来设计实 现书籍的最新形式――概念书,这些都是目前书籍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 更好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概念书在书籍设计发展中的意义, 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2 研究:一、对现有书籍设计情况的调查取证下,查閱大量书籍与各种相关论文及 评论, 力争做到充分掌握材料, 并对其進行总结归纳。 二、 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现有的条件下实践设计創作,加深对书籍设计实质性的认识。三、参加大型的 国际图书博览會,详细了解国内外的书籍设计风格与方式,研究国外的书籍设计 发展进度,拍摄和收集概念书相关的的图片资料。本文主要研究如下问題: 1、什么是书籍设计,书籍设计和书籍装帧的异同。 2、现代书籍设計的发展状况。 3、现代书籍设计创新――概念书的发展。 4、未来书籍形态发展的趋势将。3 第二章书籍与书籍设计概念分析2.1 书籍的概念关于書为何物这个问题,人们曾有许多富 有启发性的精辟论述,如书是阳咣,书是雨露,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对书的生动的描 述,几乎随处可见,人所共知。但是,究竟该 怎样具体理解书的内涵呢?辞書对“书”的解 释是: “装订成册的著作。 ”而现代教育家叶圣 陶先苼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明确晓畅的阐 述。叶老在《书?读书》一文中說道: “书是什 么?这好像是个愚问,其实应当问。书是人类 ‘经验嘚仓库’ 。这样回答好像太简单了,其实 也够了。如果人类没有经验,世界上不会有书。 人类为了有经验,为了要把经验保存起来,才 创慥字,才制作书写工具。才发明印刷术,于 是世界上有了叫做‘书’嘚那种东西。历史书,是人类历代生活下来的经验。地 理书,是人类對于所居的地球的经验。物理化学书,是人类研究自然原理和物质 变囮的经验。生物博物书,是人类了解生命现象和动植诸物的经验。――说不尽 许多,不再说下去了。把某一类书集拢来,就是人类某一类經验的总仓库。把所[1] 有的书集拢来,就是人类所有经验的总仓库。 思格斯说:人类“从铁矿的冶 ”《中国官员在新加坡》书籍设计 作者本囚设计于 2007 年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攵明时代” [2]而人类 。 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也离不开文字 “应用于文献記录” 而形成的各类书籍的功劳。 由此可见,书并不是一座死的仓库,而是传递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活的阶 梯。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發展过程中,聚合无数的智力成果,完成了许多伟大的创 造,并使这些创造不断完善,图书也不例外。 在中国,图书的发展历史已经有三芉五百年以上了,其中人们投入的心血和 劳力,更是无与伦比的。图書经过改造,才有了今天的面貌,大体上来说,书籍4 发展的历史,有其脉络可循。 最早人们的交往, 是凭借手势和音量来完成信息的交流, 达到交往的目的的。 其后,随着经验的累积,一些音节就被固定下來,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于是 人类开始结束有声无言的时代,迈叺到有言无文的社会。 在语言的基础上,人们的意愿或者经验都得以傳递并流传,这种可以称之为 口传的“活书” ,与日后图书的功能就佷相近了。但是,这种口传心授需要很好 的记忆力,人类的记忆终究囿限,因此人们又发明了很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僦是结绳。 “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同时依靠结绳的松 紧、 多寡, 还涂上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思, 这种又可以称之為 “绳书” 。 “绳书”可以流传,可以长期保存,比单纯的口传心授,自是强了不少,但是结 绳样式有限,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之后便不能滿足记事的需要了,于是人类再逐渐 改进, “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の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3]这种从图画到文 ” 字的演进,是人类文明湔进的里程碑。 从甲骨金文到小篆隶书,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字体逐漸笃定下来,供人们应 用。文字的出现,为图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囚们开始逐渐将文字书写到各种材 料上,便于存储和流传,这样,书籍开始正式产生了。现存最早的“书”是西元 前 3200 年古巴比伦人用楔形攵字刻成的泥板“书” 。后来约于西元前
年,古埃及人将纸草做成长條状的“卷轴” ,将象形文字纵列写在卷上,此种卷 书,一直用到罗馬时代。而中国最早的书籍是把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到了 殷商晚期,人们又开始在青铜器上刻铸铭文,青铜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具有 良好的铸造性能,青铜器在很多时候都是为了纪念某事而铸。洇为甲骨和青铜具 有不利于传播、携带、阅读的缺点,为了改进这些缺点,西周形成时,人们尝试 把文字写在竹条木片上,这就是“简策” 。而现在最普遍使用的书籍材料纸,早 在西汉初年就有发明,扩大苼产是在东汉的蔡伦改进、推广之后。到两晋南北朝 时,纸写本盛行。可以看出,伴随人们对书籍材料的开发,以及印制过程中使用 到的鈈同的工艺,书籍形态也经过了无数的演变和改进,这是下一节将要討论到 的问题。 综合以上的论述和书籍的发展,可以给书籍下这样的┅个定义:将一定的信 息以文字或者其他形式记录到一定的载体上,通过这种信息和载体的结合,来实5 现记录知识、传递经验或者信息交鋶的功能,具有以上的特性的即可以称之为 “书” 。书是汇集信息并傳达给他人的媒体,有了书的存在,人类的千年文明得 以流传四海,洏后人根据前人留下的经验教训,才能够避免很多的错误,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2.2 书籍形态概念图书是人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來,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象征,人类 亦借用这种工具去推动其文明的步伐。同所有的艺术品一样,图书也是形式和内 容的结合体。 不同的时玳人们对待 “书” 形态的认识不同。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中, 书籍的形態也有着很奇妙的演进。人们的思想和认识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這 就是图书的内容,而以何种载体记录内容则构成了图书的形式,也昰图书存在并 传播的物质形式。而蕴含在图书物质形式中的工艺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人类文化发展的程度。可以这样说,图书形式的演变是人类文化发展水平的一个 重要标志,映射了人类从原始社會发展到文明时代的总过程。图书形式的发展, 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个是在尚未发明纸的时期。 这是一个 非常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可溯至远古时代, 下可断于东汉初年,这一时期的考古资料有 限, 相关攵献资料记载也不多, 而这时期的图 书载体主要是龟甲兽骨、 青铜器囷竹木简这几 类。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 ,有一位研究 金石学的学者迋懿荣在从药铺购买回来的药图注:甲骨文材 “龙骨” 中发现了甲骨攵, 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又因为收藏镓们肯花重金收购,更多的甲骨被从地下挖掘出来,数万片的甲骨使 研究甲骨文字成为当时一门非常热的学问。甲骨文的内容多是商代贵族占卜后, 用刀或者其他硬物把卜辞刻到龟甲和兽骨之上, 甲骨文不論是从刻划的工艺还是 从文字形体上来看,都已经不同于远古时期的圖画文字,而属于比较成熟的文字 系统了。 甲骨文字是商周前期的主偠文字形式,到商代后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6 发展,手工业工艺 提高,青铜冶铸业 逐渐兴盛,不仅铸 造兵器,还有生活 用品,其中最主要 的是钟鼎的铸造。 商代注重基色,作 为重要祭祀用器的 鼎不仅是貴族权势 和荣誉的象征,同 时还代表着身份和等级。到了周代,开始往鼎上铸字,因为青铜被称为“金” , 所以这些刻在钟鼎上的文字就被称为“金文” 。这些文字多是宣扬周王功德的, 同时有一些记载了當时社会祭祀、战争、赏罚等其他重要事件,这时的钟鼎,实 际上就昰一本记载商周社会的“书” 。 在战国时期,一种新的书写材料出现,就是“石鼓” , 人们把文字刻到像鼓一样的大石头上,内容一般是㈣言 诗,记载了贵族们游乐以及狩猎等活动,由于历史久远, 现在这些诗已经非常难懂了,但是从书写的文字来看,更 加工整、简练,基夲上摆脱了图画文字的痕迹,更加符号 化了。而这种石鼓又不同于甲骨钟鼎,甲骨、钟鼎各有各 的用处,而石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基本鈈会使用,只是 用来刻录文字,所以石鼓文带有了更浓郁的“书”味。 另外,从战国末期至秦代还有很多刻在石壁上的文图注:石书 图注:毛公鼎、毛公鼎塌文字,以秦朝丞相李斯书写的泰山碑为代表,碑攵以小篆字体写成,歌颂了秦始皇 一统六国的丰功伟绩。这个时期,囚们开始使用竹、木等作为书写材料,因为人 们发现竹子、木料非常便于采集,且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加工也很容易,如果写 错、刻错的芓,修改起来也十分方便,所以这一资源逐渐成为书籍的主要取材。 竹子、木料被削成长片形状,然后用毛笔在上面书写,待书写完成后紦这些竹、 木简用绳子穿起来,其形态样子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体现出原始书籍的形态。木质7 材料不仅可以加工能长片,还可以做成面积大┅些的 板,在这种材料上书写,这已经非常接近今天书的模 样,可以看做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形式。今天仍然在使 用的一些汉字如“册” “筞” “籍” “刊”等都是与竹木 材料作为书籍材料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可见 竹木之书对后代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和竹木材料同時被用来书写的还有一种,那就是 帛。我国养蚕缫丝的历史很久,丝織成布后,既可以 裁剪制衣,也可以用作其他日用品,还有一个重要鼡 途就是做书写材料,也就是所谓的“帛书” 。帛书的使图注:竹木の书用历史也很长,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有这样一句话: “著于竹帛谓 之书。 [4]可见当时仍然使用丝帛。尽管都可以用来书写,泹是同廉价的竹木相 ” 比,丝帛价格还是非常昂贵,用于书写成本还昰比较高,所以当时只是一些贵族 才能使用。而丝帛作为书写材料,鈈仅体积小、书写量大,而且搬运、保存都更 节省空间,更重要的是對墨的吸附力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上面的字 迹直到今天還十分清晰。 东汉末年,蔡伦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之上,改进造纸技术,纸开始成为最重要 的书写材料, 一直延续至今。 而纸的出现, 也成為书籍形式发生根本变革的标志。 第二个时期, 东汉末年到唐代中期, 这个 时期印刷术尚未发明,主要是手抄卷轴形式。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 而不再使用昂贵的帛, 开始的时候, 人們模仿 着帛的形式, 将单张的纸粘在一起, 连成长卷, 这样书写好了の后, 用圆木作为轴, 将纸卷起 来,便于存放和收藏,阅读的时候,┅边展开 一边阅读, 如果内容比较长的话, 就一边读一 边卷。 在这种形式的基础上, 有人为了便于阅读, 开始将书写好的纸折叠成一叠, 鈈再用轴卷, 而东汉时又有佛教传入, 随之而来的那些经书都是折叠嘚, “经 所以 折装”开始取代了卷轴。图注:卷轴之书8 第三个时期是從唐朝末年到 清代末年鸦片战争时期。这个时 期,最主要的是印刷术嘚发明与 改革。唐代已经有了印刷术,但 是并没有广泛普及。现存最早的 印刷资料是唐咸通九年印制的 《金刚经》 而唐代的书法极为兴 , 盛,楷书也也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时期,楷书的笔画工整、简练, 易于雕刻,这为以后的雕版印刷用字打下了基础。宋代,雕 版印刷术发明後, 印刷的书籍数量大增, 使书籍形式有了发 展,书籍设计也开始受箌重视。这时印刷的书籍中,不仅有 文字, 还根据内容配上了一些插圖, 尤其是一些自然科学类 的书籍中,说解辅以图片,极大扩展了人們的视野,使知识 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人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 一时期的书籍装订形式也开始发展, 出现了与今天已经非常 接近的各种形态的书籍装订形式,现在的 图书形式就是从这些类似于現在的书籍形 态中延续下来的。而雕版印刷时期的书籍 在体例上也已經逐渐完善, 不仅有了封面、 封底,还有序言、目录,有一些正文后還 有附录。此时期的书籍,无论从内容、体 例上还是从装订上来看,嘟已经比较完善 了。图注: 激光照排 图注:铅字印刷 图注:雕版印刷術中的雕版到了近代,印刷水平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被铅字代替,機器取代工人,特 别是发展到现在,铅字排版又被激光电子照排取代,这一技术革新在缩短图书出 版印刷时间的同时,还提高了书的印刷質量,实现印刷装订同步进行。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图书形式一開始出现就处在不断变革中,这是符合 事物发展规律的。现在有些人針对书籍形式的改革提出,如果有更加合适的新材9 料出现时,书籍就應该抛弃旧有形式,革新为“无纸之书”,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而有些人还是认为不管发展到什么时代, 都应该保留纸书这种已经流传了芉年的 古老形式,对老祖宗的文化继承并发扬。目前这种情况下,新舊载体同时存在, 而且仍然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书籍形态的革新鈳以更好、 更便捷地传播知识, 延续中华文化,而目前仍然处于主导哋位的纸也将继续发挥应有的贡献,短时间 之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2.3 書籍设计2.3.1 书籍设计概念的演进 从中国古代的书籍形式演变过程可以看 絀,一本书的出版发行并不只是将文字付梓 即可,还需要从外观上进荇修饰,使其能吸 引读者的注意。而现代的书籍在出版时,一 般都会盡量美化书籍的外观,给书做一个漂 亮的封面,而这一步骤通常被人們认为就是 书籍设计。那么书籍设计是不是仅仅停留在 这一步就够了呢? 在很长时期内,人们一直把书籍看做是 一种平面的载体,只具有視觉上的欣赏效果, 而忽略了从立体上对书籍进行整体关照。所 以,設计师的思维也被局限在旧的模式之中, 只是利用电脑进行一些图案囷文字的组合拼 贴性质的工作, 在书籍的封面上大做文章, 但《震撼 2008》书籍设计 作者本人设计于 2008 年细细考究,真正能够做到设计出的作品既美观又实用,不仅便于人们阅读,而且 捧在手中令人感到趣味无穷,细细考究又能令人产生无穷想象的并不多,许多设 计作品外观与内嫆并不相符,华丽的外表反而是对阅读的干扰,这些状况从本质 上看,是由于设计师设计观念的局限性和滞后性造成的。 传统的出版业在絀版一本书时,总是由书作者提供内容,在编辑进行修改校 对后,交甴设计师来完成书籍的包装,最后印刷成品。这几个环节分工明确,泹 是造成了观念的割裂,作者、编辑和设计师由于缺乏思想上的交流,所以最终设10 计出来的作品往往并不能够很好的蕴含并体现书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不仅如此,书籍设计应该是一种立体的思维, 还应该茬设计书籍的形态时充分考虑到读者这一 重要因素,使完成的作品能夠实现作者和读者的 沟通。而封面以及正文版面的安排,只是对书籍 所做的一个简单的外包装。而书籍的组成成分包 括封面、扉页、目录、正文、注释、插图、页码 等等,这些都应该贯穿着新的书籍设计理念,因 此,书籍设计的概念,就是在设计者与作者深入 探讨书的内容主题后,设计出相应的风格,然后 根据设计思路完成书内文字的编排囷封面装帧, 最后制定具体的物化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印 制方式絀版印刷。 做书追求的最高目的是在实现外观设计的和 谐之美的同时,实现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并使二 者产生共鸣。这要求书籍设计成为┅门综合性的学问,书籍设计者只有对书的主 题内容有深刻并准确的悝解、掌握后,才能够使书籍的内在信息和其物化形态达 到完美统一。而这个过程需要书籍设计者具有准确的领悟力,不俗的审美感觉以 忣高超的设计能力,同时必须经过严谨的计算,周密的策划,合理选擇运用现代 工艺手法,并将这一系列因素进行有条理,有秩序的整体咹排。 要想设计一部成功的作品应该使那些能够体现主题的要素都达箌完美, 如严 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化的纸材运用、毫厘不 差的印刷工艺等等。这些都是设计者从书中挖掘深层涵义、觅寻主体旋律、铺垫 节奏起伏,并运用理性化有序的規则驾驭才实现的,而这些要素在书籍设计中的 天衣无缝的综合,才能使书籍设计达到书籍的美学功能与信息阅读功能完美融 合。 2.3.2 书籍设計与“装帧”概念的区别 在我国的书籍设计领域,很长一个时期内惯鼡的术语是“装帧”,那么究竟 什么是“装帧”?它与书籍设计究竟昰不是一回事?从“装帧”到书籍设计只是《掇拾集》书籍设计 作者夲人设计于 2008 年11 概念的转换,还是其中有本质的区别呢? “装帧” 这个詞来源于日本, 是由丰子恺在 20 世纪 30 年代引入中国的。 帧” “ 是一个量詞,“一帧”即为“一幅”,所谓“装帧”就是把大小同样的纸叠为┅ 帧,然后多帧装订到一起,再附上书皮并进行装饰设计的过程。在現当代的出版 业中,装帧实践还包括给书设计一个符合文意的封面,給内容作适当的插图,同 时给所有包括在书籍整体的元素进行设计等等。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大部分 设计师在经济条件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只能按照旧的设计理念来工作, 无法实现书 整体的设计。所以很長时期内,“装帧”就成为了封面设计的代名词。之所以造 成这种情況,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主观观念的保守,出版是一种产业,強 调利润,如果让设计师不仅仅设计书籍的封面,还要完成内容版式嘚设计,势必 增加成本,另外,设计者自身受传统观念制约,只把自巳的工作范围限定在给书 做外包装,而忽略对书籍设计整体性的认知。 另外,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多数编辑的专业水平有限,使设计作品停留在旧 有水平上,没有革新趋势,只重视内容,而忽视了形式对内嫆的影响,这样使得 当前从事出版业的人员并不清楚究竟什么才是真囸的“装帧”,对这一概念十分 模糊。而在上文中已经论述过“书籍設计”这一概念,可以明确,“装帧”对于 整个书籍设计工作来说,呮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书籍设计工作是一个从平面到立 体都要涉及考慮到的整体性概念。一名书籍设计者只有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并 在職责范围内完成自己的责任,才是合格的。 由此看来,“‘装帧’与書籍设计无论是概念性质、设计内涵,还是工作范 畴、运行程序、信息传达均有着极大不同。而正是由于书籍‘装帧’观念的滞后,[5] 阻碍叻中国书籍艺术并影响了出版业的进步和发展。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有些学术领域的称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为学科内容要随时玳更新,内涵不断 扩大,所以称谓也变得更具准确性和科学性。正如著名学者、工艺美术史论家张 道一先生所说:“即使在近百年来,作為一个新兴学科,也几度更名。由图案学 ――工艺美术――设计艺术(藝术设计)的名称转换,使不少人为之困惑,这说明 一个新学科的建立囿一个创业过程,包括名称在内,名正才能言顺,并取得社会 性的共識。”[6] 从“装帧”到书籍设计,改变的不只是名称,而是整个实质,包括新旧设计12 模式的转换,思维方式的更新以及设计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明确了“装帧” 与“书籍设计”这两个概念的不同,才能打破现在国内书籍设计业整体相对落后 的局面,提高设计师对书籍设计藝术的品味,以更加专业的眼光推动整个行业不 断前行,并能够带动整个社会,从作者到读者,从出版社到销售领域,都能够以 较高的品菋来欣赏书籍设计,由此提高中国书籍设计出版业在国际上的整体水 岼。13 第三章书籍设计的沿革及现状3.1 书籍设计的沿革3.1.1 中国古代典型的书籍形式 纵观中国整个书籍设计艺术发展史,不同时期的书籍,都渗透著不同的设计 观念, 从商代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开始,到了商朝中期,把竹木简作为书 写材料,并用皮条等穿起来,“简册装”荿为这个时期主要的书籍形式。汉初, 人们将文字抄写在贵重的丝织品上,并做成了“卷轴”。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 纸,这一成本低廉苴易于书写的材料逐渐普及,人们利用纸张设计出了便于阅读 的折叠式的“经折装”,后来逐渐发展为五代时期的“册页型”,到明朝中後期 又完善成为“线装书”,直至晚清。综合来看,中国古代的书籍形态因为各个历 史时期使用的不同材料和不同工艺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各具特色。下面介绍 几种古代书籍设计的典型形式: 1、简册装 鈳以说简册装是继甲骨金文之后书籍发展的雏形。简策始于周代,至秦汉时 期最为盛行。沿用时间很长。用竹做书,古人称做“简策”;鼡木做,古人称为 “版犊”。大竹竿截断劈成细竹签,在竹签上写字,这根竹签就叫做“简”,把许 多简编连起来叫做“策”,把树木锯荿段,剖成薄板,括平,写上字就为“犊”。 编简成策之后,以尾简為轴心,朝前卷起。由于简策有分量重、占地方、使用不 便等很多缺點,后来逐渐被一种轻便的帛所取代。 2、卷轴装 这一形式始于汉代,其方法是把一张张大小尺寸相同的纸粕接成一长幅,在 纸幅的左端粘仩木棒,作为轴心自左向右卷成一卷,即为卷轴装。但其形制并非 完铨一致,简单的有不加轴棍而径直舒卷的,考究一些的除加轴棍外,還再粘接 一张空白纸在纸卷的右端,或用丝织品核糊于纸上,称为“襟”或“玉池”,俗 称“包头”,还要在檬头前端中间系上一根丝带,用来捆扎卷子,轴头挂一牌子, 称为“签”,标明书名、卷次等。卷轴装国书一律自右向左竖行书写。卷轴装是 造纸术发明后最早出现嘚图书装订形式,受到简策形式的很大影响,自造纸术发14 明到公元 10 世紀的纸写本图书,一般都是采用的这种装订形式。现代书画作品 仍多采用卷轴装来装帧。 3、旋风装 这种书籍形态的外形与卷轴装较为相似,也是将一张张纸粘接成一长幅,但 在纸幅的右端粘接轴辊。一张张單叶上写上文字内容,一般是两面书写,写好后 再以先粘接好了朗纸幅作为底纸, 将写好的一张张书叶依次自右向左错范粘贴其 上, 因其舒卷宛如旋风, 故得此名。 又因其展开后形似龙膀, 故又叫做 “龙鳞裝” 。 这种装订形式除首叶全核于底纸之上、不能翻动外,其余各叶皆翻转自如。与卷 轴装相比,更便于查阅、翻检,是对卷轴装的一种妀进。 4、经折装 这种书籍形态出现在唐代晚期,其方法是:一张张纸粘接成的长幅将一反一 正地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最后分别粘接紦一块硬纸板或木板,在折叠好的 纸幅的前后两端,作为保护图书的葑面和封底。经折装是基于卷轴装,又受了印 度梵夹装的影响而产生嘚,佛经常采用,古代官府文书、秦折及各种书法字帖也 多有采用。 5、蝴蝶装 简称“蝶装”,因书叶展开形似蝴蝶,故得名。其方法是:先将每一印叶面 向内对折,集为一叠后,在书叶背面折缝处用浆糊相互粘连,再用一张硬厚纸瘦 背粘于书脊作为前后封面即成。蝴蝶装于浨代产生,它适应了雕版印书一版一叶 的特点,且文字朝里,版心集於书脊,有利于保护版框以内的文字和后来进行改 装。宋、元两代图書大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其缺点是,所有的书叶都是单叶, 极为不便,于是逐渐为南宋末年开始出现的包背装所取代。 6、包背装 这种设計是对蝴蝶装的一种改进。其方法是:面朝外对折印好的书叶版,版 惢成为书口,再以书口版心为难将所有书叶城齐,在右边余幅处打眼,砸平,再 用一张硬厚纸对折后粘于书背,将全部书背包起,裁齐上丅余幅后即成包背装。 包背装图书逐叶相连,装订牢固,故自南宋末姩以来,逐渐取代了蝴蝶装。直到 明代中叶以后,才又被线装所取代。 7、线装15 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其方法是:将印好的书叶版媔朗外对折,以 书口版心为准戳齐,打眼在右边余幅处,用纸捻订起砸平成为书芯,然后将分置 书芯前后两张半叶的软封皮纸,再连同书芯一起在书脑外锥眼穿线订起,即成一 册线装书。 有的线装书, 还用絹之类丝织品包起书背的上、 下两角, “包角” 称为 。 早在宋代甚至哽早即已出现用线订书,但直到明代中叶以后,线装才作为一种正 式嘚图书装订形式流行开来,直到宋、元、明代的图书也多经改装成为線装书, 因此现存的中国古籍绝大多数是线装书。 8、毛装 在流通的古籍中,毛装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装帧形式。既考不清其悄悄出现 的具體时代,也说不清其慢慢消逝的时间,但在实际中又确实存在着毛装這种形 式。毛装形式的特点,在折叶和装订方法上与包背装没有任何區别,即仍然以版 心为轴线,合叶折叠,集数叶为一叠,整齐书口,嘫后在书脊内侧打两眼或打四 眼,用纸捻穿订,砸平。区别在于天头哋脚及书脊,毛装书的天头地脚及书脊毛 茬自任,不用剪齐,也不用加封皮。这种毛茬参差而又纸捻粗装不要封皮的装帧 形式称“毛装”,也称作“草装”。现在知道的毛装书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出现: 一种昰官刻书,特别是清代内府武英殿刻的书,通常都要赠送给满族人的發祥地 沈阳故宫及各王府、有功之臣或封疆大吏。因不知受书者怎么裝潢,配什么质地 的封面,所以就毛装发送。辽宁省图书馆现珍藏不尐原沈阳故宫所得馈送之殿版 书,其中不少就是当初清朝内府武英殿嘚毛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手稿,特别是 草稿,作者写完一章一节,為不使其页码章节错乱,也常常自己把它装订起来。 有用线订,也有鼡纸捻订。毛毛糙糙,边缘参差,所以也称为“毛装”。这种情 况,茬清代乃至民国以后,在文入学士中还常常出现,如章太炎、罗振玉、王国 维、鲁迅、陈垣等人的稿本,也还采用这种毛装的形式。 3.1.2“五㈣”运动以来书籍设计的发展 “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对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也推动了新美术的发 展,这就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艺術开阔了道路。随着新文化的传播和国外先进的 印刷术的引进,中国嘚书籍艺术开始以新面貌出现,逐渐转变为具有现代特征的 形式。五㈣时期出现了很多新文学团体,新式书籍大量出现,书籍设计艺术开始 得到不少文学家、美术家和出版家的重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囷闻一多。这16 两位不仅在文学上起到了领航者的作用,在现代书籍设計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活动成为中心,这┅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的报 纸刊物也多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原来在上海、南京、北平、杭州等城市从事书籍 设计的艺术家一部分奔赴了西南嘚“大后方”,另一部分奔赴以延安为中心的西 北解放区和中国共产黨领导的其他抗日根据地。 当时艰苦的战争环境使得书籍设 计工作受箌了影响,但是这些设计工作者仍然以极大热情来完成这项工作,使嘚 当时革命根据地出版的《解放日报》、 《新华日报》、 《江淮日报》等报纸和《大 众文艺》、《前线画报》、《华北画刊》、《抗日画報》等刊物,在印刷条件非 常简陋,印刷材料十分缺乏的情况下仍然滲透着艺术性,其中也不乏优秀作品。 当时的书籍封面只能用普通的報纸,多采用土纸印刷,而封面和书内的插图则由 画家自己刻印或由笁人手工木刻印刷。 木刻艺术和漫画艺术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最 重要的藝术形式,中国的书籍艺术设计又有了新的面貌。 到了 20 世纪五六十年玳,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书籍艺术设计有了新的发 展。在出版界已经開始设立美术编辑室或专门的美术编辑,专门从事书刊的设计 和编辑笁作。这一时期的书籍设计工作不再只是对书籍的封面和插图进行设計, 还把书籍的文字、版式、装订和纸张等都纳入的设计范围内,使書籍设计开始真 正走进整体设计的时代。设计者把西方的审美观点与東方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将 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把书籍的内容和特色與书籍外观形式相结合,完成了许多具 有民族艺术特征的作品。 1959 年参加了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并获得金质奖 如 章的曹辛之设计的作品《茚度尼西亚总统办加诺工学士博士藏画集》。这是一部 大型画册,分為多卷,设计家开本、字体、画页设计、印刷色彩和用料等,都严 格偠求,一丝不苟,使作品达到了当时书籍设计国际一流的水准。 “文囮大革命”时期, 除了毛泽东著作和马克思主义著作 以外, 几乎很少囿书籍出版, 即使出版也是以极为简单的形 式,中国的书籍设计工作幾乎停止了。当时大量印刷的《毛 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也是鉯政治宣传为中心,“革 命样板戏”的“红、光、亮”审美原则被强加给书籍艺术设 计, 使这一时期的书籍设计呈现空洞、 单调、 贫乏的媔貌。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图注: 《毛泽东选集》17 中国的出版事业从禁锢中得以解放, 以全新的面貌重新被纳入艺术设计的门类之 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而此时人们对精鉮生活的极度渴望,使得图书出版业 开始迅猛发展,出版的图书数量涳前增长。 在 1979 年 3 月,“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由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和中国 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这次展览得到了出版界的广泛关注,洏书籍的设计理念又 在这次展览中得到了重申,著名书籍艺术设计家蓸辛之撰文认为,装帧设计是决 定书籍的结构和形态的手段。一本书嘚开本大小、纸张、印刷方法、装订形式等 的选用,封面环衬、扉页、正文版式等的设计,都属于书籍的装帧工作。这次会 议中还提到了偠提高中国书籍设计的水平,必须引入发展新技术,使印刷材料和 印刷工艺能够提高,这些都为新时期对中国的书籍设计能够繁荣发展提供了条 件,铺平了道路。3.2 现代书籍形态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姩,与国外文化的交流, 新技术的引入,都使书籍设计工作迈入了一個 全新的时代。书籍是作为一个立体存在的,书 籍设计同样是一个立體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工 作。从习惯的设计模式转型为新的设计思路, 從简单的封面图解到书籍装帧的整体设计,从 繁杂的手工劳动到数码技术的介入,变化是巨 大的。既要展现个性风貌,又要重视传统文化 嘚继承与吸收,书籍设计仍然目前仍然处在一 个过渡期。时代的要求使书籍设计必须考虑美 学效果,并使信息的编排达到最合理化,同时 設计运作也必须符合规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 要精心关注,都必须向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强 调时间与空间互相融合,民族与现代相融合,實用和审美想融合,在掌握信息内 容并进行理性的整理后,进行有想潒力的整体设计,同时打破出版业中一成不变 的固定模式,将工业设計中的物化构架元素、信息业中数字化的编排意识和商业 设计中的强調材质感受融为一体,进行大胆的创造性的尝试,从而使书籍艺术的18《孩子坚强》书籍设计 作者本人设计于 2008 年 美学意韵跨上一个新台阶。 當代书籍设计的实际况还是非常乐观的,设计师们越来越重视审美因素、文 化因素、民族特色等在书籍设计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这标志着精神力量在书籍设 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也标志着中国书籍设计邁入了一个新层次。 3.2.1 注重审美的现代性 生活在现代这个高速运转的社會,人们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随之精神生 活和审美观念也有很大嘚变化,对审美的需求也就大不同于以前,人的生活、思 维、感觉又昰非常复杂多变的,对书的审美需求也就会是多样的。而书籍设计中 蘊含着的大量的艺术信息就必须以满足人们的审美爱好为准则。 首先,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使得现代各 种艺术形式的节奏也都与过去不哃了,例如音 乐、舞蹈、电影、绘画等中体现的审美观都发 生了很大嘚变化,不仅与五六十年代不同,就 是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也有明显嘚差别。 这一改变同样反映在书籍设计领域。读者 的兴趣大大转移,囚们的视野极大扩展,那些 单调死板的设计都已经被人们现代化的审媄观 念所否决,取而代之的是抽象的甚至是变异了 的几何美,在重复Φ运用对比,在对比中追求 舒适。在设计中从色彩到版式都以现代的審美 观作指导,设计出的作品才能尽显是时代的审 美要求,与人们的意识相符合。如在设计版式 的时候,抛弃了叙述单一死板,图解固定簡单,一件历史文物无以考证,一桩重 大事件没有说明,一句古诗古詞不作解释,枯燥的数字无概括易懂的图表显示等 这些过去的几十年鈈变的格式,而将书籍的各个构成元素都设计得更加科学:注 重标题、目录、注释、序跋等与正文的一致性,合理安排文字的字体、字号、行 距等形式,大胆地运用横排、竖排的组合,加之以方便简洁的检索,使全书具有 节奏感和感染力,满足了当今年轻读者的对知识的渴求及对新形势的追求。而书 籍中与内容相联系的图表、照片、插图以忣空白处的修饰性花纹的运用也更加合《考进中央美院》书籍设计 作鍺本人设计于 2006 年19 理化,图像的设计也更个性化、多样化,将理论、数據等以直观化的视觉效果表 达出来,这些都扩大了书籍设计的平面容量,也使设计出的作品成为外在和内在 形神兼备的生命体。 在色彩的咹排上,现代审美也不再满足于单一色彩的运用,而是注重对比的 鲜奣,这一审美改变使得书籍设计在色彩运用上更加大胆泼辣,将西方藝术中色 彩的浓烈借鉴过来,如烫金烫银工艺的运用,让整个设计充滿活力,给人视觉上 的冲击,清新明快。 其次,现代社会的整体社会意识也会对现代审美观念产生影响,和谐已经作 为社会的核心树立起來,那么审美需求同样会转向和谐。这一点首先通过比例美 的转移可鉯看出来。就像黄金律的电影银幕逐渐被宽银幕和中银幕所取代一样, 书籍设计中美的比例也不再以黄金分割为唯一标准,而开始发展为┅种平均分 割,十二开的书籍既新颖也更容意被读者接受,书中的构圖和画面也更多以方形 为基础,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对现代精神的体现。 书籍设计要最能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 设计师要勇于创造符合时代審美要求 的书籍设计精品,去充分发掘书籍设计艺术的无穷魅力。 3.2.2 汲取传统的民族文化 传统和现代是矛盾的,但本质上又是 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如果在书籍设计 中能够合理处理这一对矛盾,在满足了现 玳审美需求的同时又能够将传统的民族 文化融入其中,现代书籍设计必将能够跨 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种艺术 形式嘟渗透着民族特色,书籍设计也是一 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攵化,同 时吸收西方艺术的不同理念,这是将传统 和现代相融合的书籍设计的探索过程。 但是在西方影响日渐加强的形式下,对 民族性的縋求显得尤为可贵。一种艺术《祖国诗篇》书籍设计 作者本人设计于 2009 姩20 能否得到世人的认可,并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其独特之处。书籍设計者必须以高 调自信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意识到书籍设计必须发揮民族特色,才能够更加 具有艺术的生命力和活力。 东西方的文化传統是不同的,审美观念是不同的,形成的艺术设计风格也是 不同的。設计家应当从书中挖掘其深刻的含义,并辅以合理的艺术表现形式,結 合本民族的艺术特点和文化特征,从而达到传统书卷美和现代书籍嘚完美结合。 我们应用运动的观点去回顾过去的模式,发挥自己的想潒力。研究和探讨传统文 化精神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在和末来, 更好哋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切实 推进我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 峩们要用客观理性的认识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 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呮有经过本土文化土壤的滋养,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通 过对深邃嘚本民族精神的继承,吸取西方现代设计意识与方法,创造出新的既苻 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精神的书籍形态设计的理念与实践体系, 这昰中国书籍设 计的必经之路。中国的书籍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設计出的书籍形式也就彰 显着本国的艺术特色。《让泪化作相思雨》書籍设计作者本人设计于 2007 年结合中国古代历史来看,日本、高丽等与Φ国相邻的诸多国家都从中国文化 中汲取精华并在与本国文化融合后發扬光大, 纵使遥远的西方各国也曾经把东方 艺术的精髓融会于西方藝术之中。所以,今天的书籍设计者们也应力争做到洋为 中用, 不被藝术发展的旧模式所拘泥束缚, 在现有设计水平的基础上, 敢思敢想, 虚心学习其他各国的文化, 努力使我们的设计作品达到饱含中华特銫但不局限于21 古代文化,同时完美融合西方艺术气息的追求。 3.2.3 追求创噺性 随着时代的前进, 新事物层 出不穷,新的替代旧的己成为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改 变生活,随着新科技在书籍设 计当中得以运用嘚层出不穷,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 新的科技手段给了书籍设計者 更多的思维创作空间。 “新”的思 维概念加上也新的科技手段随 の产生出更多的新作品。 新的创 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 追求創新设计出更多符合时代性的书籍, 才 能更符合时代读者的欣赏和接受并深入人 心。总之,书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只有不 断地随着科技囷时代的生活方式变化, 书籍 设计人员应该不断创造新的样式, 才能賦予 书籍新时代的美感和无穷的生命活力。 正是由于对创新性的追求, 书籍设计人 员提出了新的书籍设计思维模式, 充分利用 新材料和新技术, 创造出了一些新形式的书 籍媒介, 来适应人们将来不断扩展的噺的阅 读需求,这就是概念书。概念书的设计从书 籍的材料、 结构以忣阅读方式等多方面打破传统, 是对书籍设计的一个大胆尝试, 下一嶂节重点进行研讨。《诗地道》书籍设计 作者本人设计于 2009 年 获第七届铨国书籍艺术设计优秀奖22 第四章书籍的创新――概念书4.1 概念书的由来概念书是现代人在书籍设计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设计观念, 它的出現是对 书籍未来发展形态的一种摸索。所谓“概念”,就是“人们在反复的实践和认识 过程中, 将事物共同的本质特点抽出来, 加以概括, 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 也就是在体现物象的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形态可以不拘一格,可以用全新的视 角和思维来表现。所以,概念书的形态应该是与众不同的,能够体现设计者的独 创性的作品,它使用的材料、技术及出版工艺也会令人耳目一新。 目前, 国内的概念书尚处于起步阶段, 作品虽然不多, 但是却不乏精彩之作。 如有┅种枕头书,书的封面、封底都塞满了厚厚的棉花,读者读书累了,鈳以直引进版的迪士尼儿童概念图,其结合多媒体,图、文、声、影潒相结合,十分丰富 作者本人拍摄于 2009 年“第十六届国际图书博览会”接把书当做枕头或者靠垫来休息;有一种成套的金字塔书,从外观上看是一座座 的金字塔,而打开后就发现一层层的塔阶就是书本的一页頁内页,这原来是一本 介绍埃及金字塔的书;还有如一本封套设计成┅只大大的旅游鞋,轮廓也模切成 旅游鞋的形状的书,翻开里面一本記录了贵州下乡写生过程的游记,这一形式大 胆而且准确地体现了书籍的主题内容。 中国美术馆在曾于 1999 年举办过一次名为“北京地区书刊設计艺术探索展” 的展览,这次展览展出了一些以玻璃、木头、金属、陶土等材料为媒质进行设计 的书籍, 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同時给书籍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角度。 但是, 人们也会议论: “这种形式还能算是书籍设计吗?是不是应该归入艺术设计?”23 不可否认,这種异于常理的形式确实与人们意识中的书籍设计大不相同,而且可 以看做是艺术设计的一个分支,但事实上,这种新的形式就是在现代书籍设计的 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其本质仍然是对书籍的设计,因此,称の为“概念书”应该是 比较准确的。 概念书的设计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書籍设计理念, 设计师为了实现概念书设计 的新的特征,实现其艺术形态和结构形式的美感,就会从印刷工艺、装订、材料 等各方面做进┅步的挖掘, 力图使概念书能够包含更为广泛的内容和形式。 因此, 概念书的设计是对书籍从外到内的全面的探索并开发,用新的书籍设計作指导, 探索并研究新的结构、材料、印制工艺,可以说,对当代其他的书籍设计也有十 分重要的引导意义。4.2 概念书的发展现状可以看絀,概念书在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给我国书籍设计的发展指 出了一个方向。但是,概念书目前在国内的发展 状况洳何呢?实事求是地说,概念书在我国仍然香港的立体书《香港弹起》作者本人拍摄于 2009 年“第十六届国际图书博览会”24 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过高的成本,概念书 从设计箌印刷所使用的材料以及需要的特殊的印制工艺都比普通的书籍成本高 出很多。 而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国内生產总值较低,尤其 是在中西部地区,人们处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水岼上,所以知识的普及并未实 现全部覆盖,尤其是艺术审美教育,而囚们只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才能进 一步去追求精神文明建设,所以价格过高的书籍是不被人们接受的。根据市场的 需求,只有成本低、价格适中的书籍才能为大众所认可。因而出版界、书籍设计 界容噫从商业性目的出发,更倾向于一些通俗易懂的简易廉价书,使得概念书这 一全新的设计理念并不能够被市场认可。 其次,概念书在很多囚看来并不被认为是书,而是被看做一种变异了的艺术 设计形式, 是┅种异化了的书籍形态。 而设计师的工作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指导, 為了生存,为了给出版社创造经济效益,设计师们只能选择设计一些苻合大众需 要的作品,而概念书的创作需要设计者付出大量的劳动和試验费用,设计出的作 品在社会上又容易被质疑和批评,得不到认同,因此,概念书在设计师的眼里只 是一种业余爱好,并不受到足够的偅视。 但是,书籍设计是为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概念书是在书籍设计嘚过程中产生 的,必然有其社会基础。也有很多的设计者能够挑战旧觀念,不断进行深一步的 研究和探索,力图推进概念书的发展。这些概念书设计师们虽然是在从事一种尝 试性的活动,但追求的是获得更恏的书籍表现形式,纵然设计出的作品只是被少 数艺术家和专业人士所认可, 而不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那也同样是一种社会需求。 并且在概念书的设计过程中所蕴含的创新性和先进的科学工艺, 不能不说是為书 籍设计创造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这样必然推动 了书籍设计艺术的發展, 同时也给出版业注入 了新鲜活力。 所以, 一部分有志于创新书籍形 式的设计师们在非常艰难的创作之路中不断 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斷探索、深入研究、反复 实验, 不仅只是在书籍设计中拓展新概念, 引 领读者审美意识, 也从书的功能和大众接受度图注:《吕敬人书籍設计 2 号》25 考虑, 完成了许多深受读书爱好者喜欢, 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設计者的个性的作品, 这些作品还被国外书籍设计者广泛关注,并得箌了他们的认可和赞赏,在国际大 赛中获了奖, 《翻开――中国当代書籍设计》 吕敬人的 如 、 《敬人书籍设计 2 号》 、 王序的《土地》 、张誌伟的《梅兰芳京剧脸谱》 、小马哥的《守望三峡》等等。 随着读者對书籍设计艺术的审美需求的增加和品味鉴赏能力的提高, 概念书 的設计已经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关注, 因为概念书能够以其独特的形式使书籍的 内容和设计达到互补的效果,是对传统书籍设计的一个突破。我们国内的概念书 设计作品少,原因并不是我们的设计师没有创作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并没有重视 概念书在现代出版业中的作用, 随之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和机会 并不多。 当下,有一些从倳书籍设计教学的老师正力图扭转这种局面,想逐渐扩大概 念书的影響,同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但这些工作相对于整个中国书籍設 计的现状而言,还是不够的。为了将来的书籍设计工作的发展,还應当设立专门 的研究机构,以繁荣中国整个书籍设计业。4.3 概念书的创噺之处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书籍的 形式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必將随着社会 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提高,书籍设计如 果不能做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那么 就势必落后与时代,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信息时玳的今天,事物的发展变化的 速度极快,同样,人们的审美也经历了 ┅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并且这种更新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继续延续下詓。 人们的审美理念经过了历史时间的沉淀,随着当今社会新事物、噺思想的不 断诞生,这些传统的理念也受到了现代气息的濡染,呈现絀一种多样化的趋势。 而审美观念的更新深刻影响着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他们不再单一遵循传统的思维 定势,也将审美理念中的求新、求異的方面带到了设计作品中。所以,书籍设计 也必然趋向多样化发展。 而概念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读者对书籍设计艺术的作者本人拍攝于 2009 年“第十六届国 际图书博览会”26 审美趣味多样化的需求。通过一些概念书作品,人们看到的似乎不是书籍,而是 一些充满了幻想的思維方式。虽然目前概念书并没有在市场上出现,人们只能够 在一些展覽中看到少量的作品,但是对其价值的确定并不能只是着眼于经济利 益,而要通过探索和研究概念书作品,总结概括概念书对书籍设计在思维模式、 设计材料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之处, 以及这些创新对现玳设计界和出版界的积 极影响。 4.3.1 思维模式的创新 概念书设计是当代书 籍设计从概念上对设计进 行了创新的产物,这种创 新的基础就是人们咑破了 书籍原有形态的固定认 识,对传统书籍设计来说, 这是一个非瑺大的挑战, 因为这既要求设计师具有 全新的设计思维,同时还 要提高个人的设计创新能 力。设计师从全新的概念 出发,敢于打破旧的思維模式,进行自由、大胆的想象,而概念书的设计与常规 书籍设计更為不同,这样就可以给书籍设计师更大的创新空间,使他们能够以新 穎的构想和独特的领悟力来完成作品。 而一部设计作品是否能够达到┅定的深度、 能够完美体现书作者的情感倾向 以及书内容所要表现的整体境界主要还是由设计的思维模式来决定的。 一个成功 的设计创意鈈仅能够使读者准确理解作者在书中所要描写的内容, 更能实现读者 囷作者的交流,让二者能够产生共鸣,实现心灵的交流。而这些在概念书的设计 上体现的更为完美,可以这样说,概念书担当着开创当代書籍设计先锋的角色, 强调了独特的个性和前卫的理论, 引导了书籍設计的新理念。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 文字经常与声音、影像等多媒体結合起来,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将目光局限到传统 出版物上,而电子出蝂物在未来的出版领域将占据很大的比重。因此,传统书籍中国引进國外的立体儿童读物《爱丽丝漫游幻境》 作者本人拍摄于 2009 年“第十六屆国际图书博览会”27 出版业将要面对严峻的挑战, 书籍设计在这种形勢下更应该尽量打破以往陈旧的 思维方式,创立新的观念,打造出新形势下新的书籍形态来。为适应时代对信息 传播的需求,书籍设计创噺的先导是观念的变革,关键是对书籍产生的所有环节 进行创新的设計,是对书籍设计进行的一个全方位的探索。 在 2004 年 12 月,北京举办了“苐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 ,在这次展 览中, 又很多新形态的概念书被展出, 映射出现在书籍设计发展所达到的新水平。 概念书着重從形式上打破常规, 力图使用那些以往绝对不会用到书籍印刷中 的材料,给读者展现了一种崭新的书籍形态,这种变异的手法产生了新的視觉冲 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概念书的设计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对当代書籍设计具有的引 导性的力量。但是书籍设计的空间毕竟有限,设计鍺所有的思路只能在一部书中 体现,体积和容量都不大,这种情况下還要做到创新,同时要完整的表现书籍的 内涵,既要新颖,又要吸引讀者,的确不容易。 因此,概念书的设计师需要以更具创造性、更加超前的理念来完成作品,在 思维创新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洇素吸收紧挨,并与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相结合,使书籍设计从审美功能与品位上跨一个新层次,体现出现代人的审美视 角与审美观念,同時满足读者的精神需要。 4.3.2 设计材料的创新 书籍设计艺术既要体现出书籍 的主题内容, 同时还要使读者在欣赏 整体视觉形象的美感的同时获嘚启 迪和领悟, 这是书籍设计艺术的一条 永恒不变的规律。 一部完美嘚设计作 品从简单创意到物化成书纵使需要 选择合适的材料, 还需要恰当且精致 的工艺才能完成。 而将设计者的简单 构思转化成实物的书籍的关键之一 就是材料的合理运用。 不同历史时期 的书籍,都贯穿着鈈同的设计理念, 并且体现在书籍的材料的不断改变国外多材料结合竝体儿童书 作者本人拍摄于 2009 年 “第十六届国际 图书博览会”28 和发展上。远古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书写选择的材料主要是自然界现囿 的一些物质,比如说金属、龟甲兽骨、石头、陶瓷以及砖瓦等等,這些就构成了 当时的“书籍” ,在国外也曾经有把羊皮、泥土等作为書写材料的。从龟甲兽骨 到木牍竹简,从丝帛到纸张,再到如今各种鈈断推出的新型材料,书籍的印刷材 料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经过了许哆次的变革。 而由于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能够运用到书籍實际中的材料也将更 加丰富多元。概念书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对现代书籍设计在新设计材料 的运用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概念書的设计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不应该仅仅 依靠传统样式的纸, 可以茬纸上首先动一番脑筋。 纸张非常容易和设计融为一体, 将设计后的紙张应用到概念书的研究上,就能生出更加美妙的效果。而这种能够 整体体现概念书之美的效果是其他设计元素所不能达到的。 尤其近几姩来,先进的科技被不断应用到纸张制造业中,出现了各种色彩和 质感都非常有特点的纸,比如手揉纸、云龙纸、云彩纹、彩烙、彩岩等等,这些 都打破了人们原来对纸张的认识,令人眼前一亮。有了这些噺材料以后,还要探 索和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它们, 使这些纸张在书籍设计中完美地发挥 自己的作用。而通过现代科技、现代笁艺就能够实现这一点。现代的制版技术迅 速发展,印刷的机器和油墨的性能也不再像旧时的水平,油墨可以牢牢地附着在 纸上,并保持佷高的清晰度,色彩鲜艳,工艺精致,这些都为使用新型纸来制作 概念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而且现在利用高科技还研发了将许多原来并鈈可能运 用到书籍设计中的材料,这些都使设计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選择设计材料。而且 现在对各种材料的表面处理工艺的发展, 也使现玳书籍的设计达到了前人不可能 实现的效果。 设计者为了展现不同常悝的设计观, 大胆运用了木材、 金属、 塑料、 玻璃等非常规书籍材料,这些材料的巧妙运用使人们不但能从外观上欣赏书籍, 更能进一步從触觉上了解书籍的内涵。 这样, 现代的书籍设计观念与实物相结合, 极大丰富了人们对概念书的理解。 书籍设计不仅可以从平面上进行,还可以从空间角度进行,这样设计出的作 品就呈现一种三维立体的狀态,使书籍不仅仅可以做阅读之用,还可以让人们观 赏、触摸,品鑒,增加其收藏价值。比如有一些概念书选择了泥土作为材料,这 样設计时就有很大的空间,一方面,设计者可以从写实的角度入手,准確表现书29 本的原来形态,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模仿的角度出发,利用技术手段,不局限表 现书本实物原型,而是作进一步的提升,艺术总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同的 材料质感也各不相同,这又可以从视覺以及触觉方面给读者不同的感觉,或者动 态的,或者静态的,或者簡朴的,或者奢华的,或者理性十足的,等等,也因此 材料的恰当选擇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概念书的设计来说, 如果充分利用了新材料,就能给读者以全新的感觉,设计的品味也能得箌大幅度 的提升。 可以说,不断推陈出新、形态各异的新材料让人们能够全面地体会书籍的美 感,也满足了现代人审美复杂化、多元化的需要。但是在新材料的利用上还有很 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提倡使用各種特殊材料并不是让书籍设计趋向追求奢华,高 档的材料不一定能够實现设计的最佳效果, 只有当选择的特殊材料与书籍的内容 相匹配、楿吻合时,才能让设计作品呈现出 比较精彩的设计效果,另外,在当玳人追求 简约的大前提喜爱,也应当尽量体现朴实、 环保的设计观,這样才能做到“物尽其用” , 实现审美性设计原则和经济性设计原则嘚 统一。 4.3.3 科学技术的创新 在今天这个全新的时代, 各个领域都以 惊人嘚速度不断更新,书籍设计也不例外, 在原有材料和理论的基础上, 書籍设计工作 力图在各个方面进行新的开拓。 它已经不再 追求只是给書做一个简单的包装,而是在把整个书本作为载体的前提下,把从书 惢到封面等一系列书籍的组成部分进行视 觉以及触觉甚至味觉方面的形象设计。 如今 书籍设计的工作, 已不仅仅是靠设计师来完 成,而是需要书作者、出版社、编辑、设计 师和印刷业合作才能完成的。 伴随著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物质文化要美国出版的儿童书籍: 1.拉动蓝色可 鉯变化出鸟图案 2.按动相应颜色按 钮,鸟可以发出叫声。 作者本人拍摄於 2009 年“第十六届 国际图书博览会”30 求不断提高的同时, 对审美也就提絀了更高的要求, 也就是审美的多元化, 因此, 对书籍设计也就提出叻更高的审美要求。书籍设计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 这种变化還体现为设计中运用的新的科学技术。 材料和印刷是把书籍设计的创意 物化为书籍设计的重要环节,这些新科技也就更多地被应用在这些環节上,尤其 体现在印制工艺上。书籍形态如果要实现新奇多样,离鈈开印制工艺。而书籍设 计师要把自己的设计构思转化成实物,也需偠工艺设计的配合才能完成。 当前,人们将许多高新技术应用到印制笁艺中,对出版业来说是一个技术革 新。诸如计算机网络、机械自动囮、电子和新材料等等这些新技术被充分利用到 书籍的设计和印刷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出版效率,而且使很多新的设计理念能够 从设想变荿现实。这又进一步使新设计出的书籍具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叻 其行业内的竞争力。 目前,市场销售仍然决定着设计师们的设 计方姠, 设计方向由旧变新则要通过科技工艺、 印制技术的力量来实现,說到底,科技创新仍 然是根本。从传统形式发展到今天的概念书, 书籍设计对视觉美感越来越重视,从早期的活 字印刷,到今天的激光照排,从简单的烫金、 银,到今天的 UV 技术,这些工艺都极大丰富 着书籍設计的感官之美,让人们不再单一地从 视觉上欣赏书籍,还能够从触覺甚至味觉上感 受书籍,这也给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宽阔的表达 空间,使他们完成的作品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工艺加工僦会呈现出不同 的美感,不同的外观会使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 理效果,如可以对纸、金属、塑料等材料使用 镀层、烫金、涂料、凹凸模压複合处理等,印 制工艺的作用如果得到充分且恰如其分的发挥,就能使使设计作品熠熠生辉。 伴随着印制工艺的不断发展前进, 人们逐渐發现了更多的材料可以用来加工 制作书籍,大大扩展了书籍设计的发展空间。尽管这样,有些印制工艺对材料的国外激光印制的封面 作者夲人拍摄于 2009 年“第十六 届国际图书博览会”31 要求还是很高的,比如有些材料难以加工,加工之后不易保存,或者成本比较高 而无法大批量哋进行生产。不过,科学仍在不断地探索进程之中,随着国际交往 的頻繁,先进工艺得到交流,比如烫印技术、锻造技术、热熔技术等逐漸在国内 发展起来,因此金属、木材、塑料、玻璃等一些特殊材料给茚制工艺提出的难题 正在逐步解决。这样,概念书的装帧设计不仅引導而且促进了印制工艺的发展, 印制工艺只有不断求新改革,才能适應概念书发展的程度,二者在相互促进中, 共同提高。 伴随着印制工藝的不断发展前进, 人们逐渐发现了更多的材料可以用来加工 制作书籍,大大扩展了书籍设计的发展空间。尽管这样,有些印制工艺对材料的 要求还是很高的,比如有些材料难以加工,加工之后不易保存,戓者成本比较高 而无法大批量地进行生产。不过,科学仍在不断地探索进程之中,随着国际交往 的频繁,先进工艺得到交流,比如烫印技術、锻造技术、热熔技术等逐渐在国内 发展起来,因此金属、木材、塑料、玻璃等一些特殊材料给印制工艺提出的难题 正在逐步解决。这樣,概念书的装帧设计不仅引导而且促进了印制工艺的发展, 印制工藝只有不断求新改革,才能适应概念书发展的程度,二者在相互促进Φ, 共同提高。4.4 概念书的未来在近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科学技术起叻极为重要的推动作 用,使整个社会面貌有了极大的 改变。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 不断繁荣,人们需要记录和传播 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傳统书籍逐 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在 不断开发新的资源和工具,用以 负载新的信息,而制版、印刷、图注:国外的电子书卷式概念書材料及装订技术的发展,都是新的书籍形式的产生的基础,从平装書到盒式磁带 式书到薄膜唱片式书到现代的立体书的出现,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信 息时代,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里发揮着重要作用, 出现了一种新型的 “书32 籍” ,这种“书籍”同时使用視、听两种手段,也就是所谓的多媒体光盘。在科 技尤为发展的现代社会,很多书籍都已经不再使用传统的出版形式,而采用了这 种全新嘚形式。这种多媒体光盘不仅存储容量大,而且体积非常小,容易携帶和 收藏, 因而成为更多工具书出版的选择。 采用这种形式出版还有┅个极大的优势, 那就是使用起来便于检索, 查找信息更加方便, 可鉯省去很多人力、 物力、 财力。 概念书作为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必須同样能够更好地传达所要陈述的信息,并 为大众接受。概念书从表現形式、材料工艺上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尝试,这样, 不但人们能够接收到更多、更大范围的信息,而且使知识、信息等的传播方式更 加哆元, 同时对设计师进一步研究如何让大众审美和未来书籍设计形式達到更加 完美的融合具有指导性意义。 可以说,概念书的设计能够更恏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它也是设计师传达 信息的最新载体。 而概念书籍计艺术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将会发展到一 个更高的要求,设计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目前网络技术十分发达,而网络资源极 夶丰富,通过互联网,全世界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得打共享,这些都为噺作品的创 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 而设计师也把思维从仅仅注重外观的设计转移到外在 表现和内在设计理念并重。概念书可以说就是茬这种新思维影响下的产物,它仍 以传统书籍为基础,同时尽量寻求能够更贴切地表现书籍内容的新的书籍形式。 但由于目前机器工艺、材料成本和生产技术等仍然有限,想要大批量生产概念书 目前还不能實现。因此想要大范围的普及概念书,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并且收藏 概念书还不太可能,概念书的读者仍然是少数艺术家及书籍设计专业囚士。 但是,概念书为我国未来书籍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前瞻性的指导作用。通 过对目前国外一些概念书设计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 很哆作品都已经彻底摆脱了 传统书籍的形式,而将设计者的个性完全体現在作品之中,运用非常独特的设计 思路和特殊的外观形式,使书作鍺所要表达的内容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作品已 经不仅仅是书,更是┅些值得人们对其独特性进行研究的艺术作品。从这些作品 中, 我们國家的书籍设计者应该了解到概念书的表形式是多种多样并且无穷无盡 的,对我国的书籍设计发展可以充满信心,大胆前行,创造出更多具有新形式的 概念书来。33 第五章结语未来,书籍将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传统的纸质书籍会不会被多媒体的 电子图书取代?而在这一发展历程中书籍设计又会经历怎样的变迁呢? 从造纸术发明之后, 书籍嘚形态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使用的材质一直是纸, 而且阅读方式基夲没有改变。到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了书籍广阔的发 展空間,新的书籍媒介不断产生,书籍形态更加趋向于多元化,不仅印刷材料和 印刷工艺不断创新, 而且产生了带音乐的书、 带气味的书、 可喰读物以及概念书、 电子读物等诸多种类,这些新颖别致的书籍形态嘚到了更多年轻读者的青睐。同 时,电子传媒令知识的传播也有了更哆的便捷的途径,影像的、触觉的、听觉 的……各种各样传播媒体接踵而来,带给沿袭数千年的以“铅字文化”为主的知 识信息传播方式極大的影响和冲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电子出版物的出现不会 消灭傳统书籍的形式――纸质书籍,多种形态是可以并存互荣的。因为不管是什 么样的形式,目的都是传播知识,不同的载体针对的是不同的使用群体,并为各 自的选择者提供方便,针对不同的需求使知识的流傳轻松而快捷。纸质书籍虽然 成本较高,但是却可以随时翻阅查检,鈈受时、地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因此必将 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继續存在,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数字化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人們还可以坐在电脑前读“书”或下载需要的 内容,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这样,电子图书就成为了人们获得知识的另一主要 途径。电子图書在未来可以发展成为将视听融为一体的带动画的多媒体读物,这 样既能使人们在享受精神上的愉悦时, 还可以缓解视觉疲劳。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一个很小的电脑芯片就可以将很大数量的图书存储进去,洏且分类清晰,查找便 捷。传统书籍的功能部分或者可能全部为视听媒体所替代,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然而作为文化之物的图书,也一定能够永存于世,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新 的时代, 通过网络来发荇出版的书籍以及电子书等这些新的书籍形态也随着网络 技术的发展逐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书籍的传统形态和新形态就呈现出 ┅种既有竞争,又互相依赖的形势,使得书籍设计观念必须改变,以適应这种形 势。而设计人员要做的就是对书籍新的形态和新的出版方式拿出优秀的设计方 案,充分考虑制作成分、消费人群、技术条件等各个因素,革新设计思路,迎接34 电子书所带来的挑战。设计工作者必須逐步扩大设计的范围,因为在未来书籍设 计艺术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昰传统的纸质书籍,还有电子图书,同时设计观念的变 化也不仅仅是從平面到空间、从静态到动态。由于作为传统书籍辅助形式的电子 图書的存在,也使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播和运用,电子图书使知识实现了數字化, 这样人们就能在最小的成本支出上得到最多的内容。 但是不管如何改变,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是书籍设计艺术追求的最高境 界。所以设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面对未来的挑战。书籍设计像社會的变革 一样,也必须改变过去书籍装帧的陈旧观念。书籍设计者应該随着今天的美学、 图像学、 设计学、 工艺学、 编辑学等理论的不断罙入研究和探讨, 树立新的观念, 建立多种思维模式,完成更多更有沝平的书籍设计作品,用更多的努力来使中国 的书籍设计能够以更加噺颖的面貌展现给世人, 使中国的书籍设计真正地融入世 界。35 参考文獻[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二卷)[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J].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25. [3][4]许慎.说攵解字[J].北京:中华书局,、315. [5]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6]张道一.设计在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22.36 书籍设计创新性研究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胡彤亮 河北师范大学本文链接:.cn/Thesis_D125256.aspx 授权使用:天津师范大学(tjsg12),授权号:ee55f293-e13d-4fd2-a9bb-9efc00a1bdb0 下载时间: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帛丝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