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的自觉性才能让学生自觉性更高?

如何让孩子有很好的自觉性? 平时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如何让孩子有很好的自觉性? 平时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当时年龄:
1、做孩子的朋友
所谓朋友就是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伸手帮忙的人,父母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强调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并不是反对父母的帮助,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本能的,因为他实在是太弱了。
随着一天天长大,各种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2岁左右语言能力的迅速发展,社会交往增多,判断力产生,与自我意识连结在一起,开始产生自我主张,孩子常常表现得非常固执,自行其是。但从他实际拥有的能力来说,还不足以应付所有的事,不得不依赖父母。如果此时父母不能及时鼓励他,给予适当的帮助,孩子肯定会感到不安,从而放弃探索的尝试,泯灭了依靠自己能力学习的欲望。
2、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父母在面对孩子学习时,常常难以确定介入的时间和深度,既不会在孩子还没有兴趣之前就让他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也不会在孩子有了学习愿望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其实这主要取决于对孩子的了解与观察,因为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只要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弄清楚他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体会他的心理感受,就能切合实际地帮助他。
3、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从一出生起,每天都在学习各种技能,从简单的站立、行走、说话,无一不是从反复练习而来。在学习这些基本生活技能时孩子往往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中间兴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孩子的这种兴趣呢?
* 给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
美国教育专家Edward Deci和他的同事对600多名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观察,最后发现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有着极强的联系。对学生控制得越严的老师,其学生对学习越缺乏内在的动力,这些孩子更倾向于逃避挑战,宁愿选择他们熟悉的学习材料,并且依赖老师的辅导;那些允许孩子自主学习的老师,他们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更有内在动力,表现得更加愿意接受挑战,对新鲜事物更加好奇,也更喜欢尝试着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
* 适度的引导
希望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父母就要学会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孩子的行动,当孩子对什么事情表现出好奇心时,再因势利导地给于帮助,进行推进就可以了。对于0-3岁的小孩子,在教导的过程中更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选取合适的语言和方法,千万不可&成人化&和&喧宾夺主&。
* 做足父母功课
孩子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父母没事可做。从长久的培养目标而言,当孩子确实掌握了学习能力后就能解放父母,但现在还不行。相反,父母需要更加提高自身的水平,提前掌握孩子年龄发展特点及相关知识;学会观察孩子,特别是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父母的作用很重要。这样在孩子流露出发展萌芽时,才能给与正确的指导。比如当孩子口齿不清地说出&ma&时,妈咪就可以清晰地对他反复说:&妈妈。&以帮助他开始学习正确的语言。
4、了解孩子的学习通道,给与正确的训练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与爱好,有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但作为学习通道,无外乎通过视觉、听觉和运动。我们把侧重于某个通道的学习方式称之为视觉型、听觉性和运动型。聪明的父母会利用孩子某一方面的优势,帮助他扬长避短,获得更多更快的进步,树立自信心。比如,视觉型的孩子观察力极强,很早就认识颜色,想象力很强。由于其动手能力远强于语言能力,可以让他通过绘画把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也可以给他一些拼插零件,进行组装。
5、为孩子营造学习环境
就像生长发育需要合适的食物和休息一样,学习环境与孩子的学习之间有着密切的交互作用,如果不能为孩子提供满足其感觉需要的刺激,就会直接妨碍他认知上的启蒙和反应速度;但如果刺激物过多,孩子会有应接不暇的感受,特别是在他不情愿接受的时候,会造成孩子的厌学。
用生活中的小东西启发孩子 对孩子来说,一样简单的小东西可以让他玩上半天不嫌烦,一个简单的图案在孩子眼中可变成无数可能。在大人的世界,很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有另一番天地。生活中的许多小东西或 是小巧思可以启发孩子的创造力、观察力、数理以及逻辑等许许多多的能力,让孩子的生活更丰富,只不过大部分的大人忽略了。 创造力的启发 很多种能力可能有些人觉得具备了也没什么用,或是对生活、工作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事实上,多培养一些能力,也许不能在短期内看出有什么帮助或效果,不过对孩子来说是利多与弊;而且许多能 力并不需要刻意地培养,大人只要在生活中多一点巧思,就可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具备一些能力。 一、与生俱备的能力&&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生命演进过程中重要的能力,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仔细观察幼儿,你会发现孩子有无限的创造力,孩子在没有被干预的情况下,喜欢探索,喜欢创造,不过由于大人的态度通常孩子 守规矩,大人一些死板、束缚、权威的态度,会在不知不觉中限制孩子的创造能力。 如果孩子的创造力被压抑,会负向发展成具有破坏性的创造力。如一位平日严格的老师,当他在教室时,孩子会非常安静,可爱,一旦离开,孩子就马上闹成一团。 二、大人错误的观念 当父母了解创造力对孩子的益处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观念,一心一意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于是用了错误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如此一来,孩子的创造力不但无法被启发,还可能因此 被抹杀,所以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a、不要催促孩子 有的父母会催促孩子赶快想,想一些和别人不同的点子,以为这样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更有创造力的方法。其实所谓的创造力是一种随机的东西,并不是制式化的能力,只能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启发,不 能强求。 b、大人本身要有创造力 如果你是一个一板一眼的权威式父母,要如何去启发孩子呢?所以父母本身平常就应多动脑,让自己的想法灵活一点或有弹性一些,这样才能随时随地给孩子一些启发。 c、赞许孩子的创意 当父母看到孩子神来之笔的想法、做法时,要以欣赏、同理以及赞许的态度对待孩子,建立孩子的信心,孩子有信心之后,会更能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三、启发孩子创造力的方法 创造力对一个人来说是重要的,它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它可以使生活更加丰富、有变化,也可以运用在不同的工作领域中,在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多一点创意,也可增进人际关系。要启发孩子的创造 力其实不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东西就可达成,不过要启发孩子的创造力,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唯有在安全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自由活泼,变通地创造;其次,父母应记住在 教育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原本就具有的创造力流失。
尽量母乳喂养
事实证明:在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孩子具有较高的智商。另外,哺乳是妈妈与宝宝进行情感交流的大好时机。
保持视线接触
当新生宝宝睁着眼睛时,爸爸妈妈要经常与他对视。宝宝很早就能辨认人的脸,而且他最爱看的就是亲爱的妈妈的脸。盯着人脸看,能发展宝宝的记忆力。
和宝宝捉迷藏不仅仅能逗得他咯咯笑,宝宝可以从中知道物体消失后还能回来。
让宝宝区分事物
在宝宝脸上方20~30厘米处挂两幅图片。这两个图片要比较相似,但有小小的不同(如树的位置不一样)。即使很小的婴儿也能来回地观察,猜测画的不同之处。这能为后来的认知和阅读发展打下基础。
躺在地板上,让宝宝在你的身上爬来爬去。这远比专门的爬行训练有趣得多。可以激发他的协调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书给他听
科学家发现:当母亲把一个故事的一行话读上2~3遍时,8个月的婴儿就能够识别这行字的先后排列顺序。这种方法能帮助宝宝学习语言。
让宝宝玩弄自己的食物
给宝宝不同性质的食物,如面包、米饭、巧克力、蔬菜等。这可以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和发展他的感觉器官。
做家庭相册
相册里放入父母和亲戚的照片,经常翻给宝宝看,发展宝宝的记忆能力。
设置障碍物
在地上放一些柔软的垫子、枕头、盒子或玩具,教宝宝怎样从上面、下面和旁边爬过这些障碍物。可以发展宝宝的运动能力。
抱着宝宝在屋子里走动。让他的手触摸冰凉的玻璃、柔软的衣物、光滑的植物叶子或其它安全的物体,同时对宝宝大声讲出它们的名字。可以促进宝宝感知觉的发展。
给宝宝选择的权利
可能的话,一次给宝宝两个可以选择的东西,如用餐时给他两种颜色的碗让他挑。这样他就会知道自己的决定是重要的。
让宝宝做家务
小宝宝可以将衣物按深浅分开,甚至能从中找出自己的衣服。这可以发展他的分类能力。
1.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 2.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 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 3.能动手操作的题,父母不要给出答案,让孩子去操作、体验、领悟。 总之,孩子良好的学习素质一半来自家长的熏陶。给孩子提问题,也要讲究方法,让孩子积极地想,愉快地做,能激发兴趣,开发智力,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小编说 很多家长都在后台留言:孩子不自觉怎么办?孩子一练琴就要上厕所、喝水,家长不盯着就不做功课跑去打游戏,怎么办?本期我们来说说家长们都十分关心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家长们都盼着有一天孩子忽然就自觉了,不用自己盯着也能好好练琴、好好学习了,但除了打骂,似乎也不知道还能怎么让孩子自觉,甚至有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生来就不自觉,没办法好好教育。我要告诉大家:只要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就会自觉!首先家长要知道到底什么是自觉,因为只有了解了自觉的心理实质,才能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进行培养。什么是自觉?概念自觉是一种大利优先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自觉是人们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放弃当下较小利益的一种选择!比如:业务员为了获得业绩多拿奖金,放弃了当下的休息时间去争取客户;家长为了让孩子更有出息,放弃了朋友聚会来陪伴孩子学习;孩子为了考试获得好成绩,放弃了打游戏去做作业……大家会发现,自觉,一定是要忍受当下放弃小利的痛苦,从而获得长远的大利。所以,孩子为什么不自觉,就可以理解了:1、孩子看不到长远的大利;2、孩子不愿忍受当下放弃小利的痛苦。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就知道了,要想让孩子自觉,分两步走。如何做?1让他知道,做了这件事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注意,这个利益一定要是孩子想要的,而不是家长觉得的。比如有的家长跟孩子说: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就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成功,成功有什么用,而且“将来”也太模糊、遥不可及,“将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和“现在和小伙伴去玩耍”比起来,他当然会选择现在出去玩──也就是家长们苦恼的不自觉。所以,这个大利要满足两个条件:1、对孩子来说,比当下的快乐更有诱惑力;2、不能太遥远,要在他可以预见的范围内。比如,你们家孩子爱玩游戏,你可以这样跟他说:如果你这段时间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妈妈检查发现没有错误,暑假的时候就给你买一个最新款的游戏机,你可以请小伙伴来家里玩。又比如,孩子不想练琴,家长可以这样说:我们下周去爷爷家开个演奏会,还要请你最喜欢的小朋友来听,我们这周争取多练点琴,把这几首曲目练好,让他们好好欣赏欣赏我们精彩的演奏。只有让孩子明确了“自觉”地去做这件事情,意味着忍受当下的痛苦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然后,我们才能开始第二步。2培养孩子遇事去选择“大利”的行为习惯──自觉意识。我以孩子吃饭不自觉为例,来分析一下自觉意识的养成:我们经常在餐厅看见孩子不好好吃饭,跑来跑去地玩,家长追着喂,累得满头大汗,孩子也吃不了几口的现象。请大家注意:在这个场景中,孩子出现了“吃”与“玩”两个行为,该吃饭的时间,孩子在玩──因为他还不饿,这时“玩”能带给她当下的快乐,而“吃”则是长远的利益──要到下午或者晚上才会享受到“不饿”的利益。所以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吃,就饿到下一顿饭点再吃!这时候,孩子就需要想一想,是选择现在玩的快乐,过一会儿挨饿,还是现在放弃玩的快乐,免于一会儿挨饿的痛苦──这就是权衡意识的萌芽。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权衡意识要变成一种习惯性思维,我们就要从小开始,从培养孩子自觉自己吃饭开始,就培养孩子在长远利益与短近利益间权衡的思维习惯,培养孩子为了远长目标放弃短近目标的思维习惯。我建议家长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培养孩子的权衡意识:让孩子在“两难”中选择家长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为孩子设置两难情境,培养他在自己的多种需要中进行权衡、做出选择。当然家长要帮孩子一起分析两种目标的得失,引导他去选择价值更高的长远利益。一旦孩子选择了长远利益,家长就要非常热烈地鼓励、奖励这个选择,从而让孩子觉得放弃当下的小利是多么明智和值得。“三放”态度1放手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的责任意识,只有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自己承担后果时,他才会产生:我的行为我负责的意识。只有家长放手,才需要孩子进行权衡;2放心 让孩子自己去操心自己的事情,家长不去操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孩子的自我监控意识。比如有的孩子去上课不检查书包,忘记带书了,到了学校发现没法儿上课,只能回家来取,以后他就会养成自我检查的监控意识.只有家长不操心,孩子才需要操心、细心;3放架子 大人在孩子面前不要摆出长辈的姿态和领导的权威,居高临下地关心、教育孩子,而是应该用平等的态度,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倾听孩子的想法,用询问、建议和商量的口气与孩子对话。当孩子觉得我和你是平等的,他就会把自己当大人,按照大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理性、讲道理、负责任。只有家长与孩子平等交往,孩子才能够发展成人社会所要求的心理与行为模式。最后,给家长们留一次家庭作业,希望大家能理解和巩固培养孩子自觉性的知识。小编提示:更多关于自觉培养的案例分析和实操建议,详见《海宏教授家长课》第五章第四节《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你是拐棍,不是腿脚》。-------------------------------------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动动手指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或者长按下方图片关注我们的账号~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关于七耳兔品牌及儿童音乐教育的资讯~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微店购买周边产品!!!七耳兔(Qi_Er_Tu)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在前几期的家长课中,海宏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奖惩五原则中的:有效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明确性原则,本期家长课将为大家解析分寸性原则。家长们可以进行自我检测:我的奖惩有分寸吗?海宏教授受邀为央视音乐频道最近打造的《音乐公开课》栏目担任首讲嘉宾。音乐公开课,家里的大师课。届时,海宏教授色彩斑斓的夜,五光十色的街……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也成为了我们一个颇为重要的节日呢!对情侣而言有了个甜蜜的好由头,对亲朋好友而言是个欢聚的好时机,而对小朋友来说想必收礼物环节才是最最期待的吧!来看看七耳兔送上的圣诞礼物吧~很多家长在后台问:孩子爱闹人怎么办?一旦不如他的意就吵闹不停,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怎样才能让孩子懂事呢?今天,海宏教授就要告诉大家:闹人的孩子是如何被家长培养出来的,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街边的圣诞树已悄悄立了起来,小彩灯也已开始点缀城市的夜景,不知不觉中大街小巷都已充满圣诞的气氛。七耳兔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圣诞节的特别礼盒,这个圣诞节就让七耳兔陪孩子们度过吧~孩子天生就拥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他听的音乐、看的绘本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审美偏好和感性素养。所以给孩子的东西,家长一定要把关。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如何把关给孩子看的绘本。感恩节虽然是“舶来品”,但节日中传递的感恩、感谢、感念的美好是相通的。借此日子我们也一起感恩自然的恩赐、感恩家人朋友的包容、感恩生活点点滴滴的幸福……海宏教授为大家挑选了9首适合感恩节聆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欣赏吧!大雪纷纷扬扬飘落,城市变得银装素裹。雨呀雪呀,从来不是孩子们静下来的理由,依然笑着闹着,前脚踩一朵小水花,后很多家长都在后台留言:孩子不自觉怎么办?孩子一练琴就要上厕所、喝水,家长不盯着就不做功课跑去打游戏,怎么办?
本期我们来说说家长们都十分关心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过于追求标准答案的教育,让很多家长担忧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对学习的兴趣,为了孩子的当下和未来,家长们要充当起学校教育的缓冲带,巧妙地辅导孩子功课,准备好来一场戴着枷锁的舞蹈吧!有家长提出,孩子学琴常坐着不动,有性格越来越安静内向的趋势,似乎认为正是学琴导致了孩子的性格内向。学琴会不会使孩子性格内向呢?或许不少家长都有这种担忧和误区,海宏教授就这一问题为大家作出了解答。家长提问提问:周老师您好,我家孩子是学电子琴的,学了两年了,每天要练半个小时。我没让他考级,就想让他有个爱好今天是月圆人圆、阖家团圆的中秋节,海宏教授亲自为大家挑选了适合今夜聆听的经典名曲。让我们品着香茗、赏着明月、听着音乐、与家人一起度过温馨安宁的夜!今天,海宏教授来到密云,为1000多名家长讲授了关于孩子教育的话题。我们会陆续为大家分享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没能到现场的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后台留言留下你的问题哦~(演奏者:高子顺;
乐器:长号;
曲目:《田园似的牧歌》)视频中这个有着长长管子的乐器,是不是很威武、挺↑ 现场家长提问家长提问提问:周老师好,小孙子3岁多了,平时就让他背背《三字经》、唐诗宋词什么的,这个年龄可海宏教授应邀来到佛山与大家分享家长课内容,并为现场的家长们及时解答了生活中的育儿困惑。七耳兔将现场提问搬运至微信,各位家长们,这会不会也是您的育儿困惑呢?“歌剧精灵”刘珅出国深造前的告别歌剧沙龙,于昨晚在马奈草地举行,并由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倾情主持。在刘珅精灵般美妙的歌声里、在海宏教授言辞恳切的快乐教育理念中,观众们度过了难忘的夜晚……(演奏者:郭镇鸣;
乐器:大号;
曲目:《F大调小奏鸣曲》)  小朋友们,看视频里的这件乐器,像不像棵大很多家长会在孩子学琴前给孩子打“预防针”,对孩子说:“学琴可苦啦,老师可厉害啦,你要是不老实,老师就把你给治了……“孩子还没有开始学琴,家长就为孩子埋下了将来不喜欢学琴的伏笔!家长一定要知道,在孩子学琴前,这四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经典音乐伴暑假  暑假大概是小朋友们一年最为期待的好时候了,不仅可以暂时抛开学业的压力,还可以和爸爸妈【海宏教授答疑】栏目一经推出便受到许多家长的关注,每一期我们将从后台留言中抽取提问,由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亲自解答。欢迎家长们积极留言,儿童教育的难题就交给我们吧~这一期,我们将为家长们解答:孩子几岁开始学琴好?  在七耳兔寻找乐器之王的冒险中,可是圆号教会了七耳兔“温柔”!今天为大家送上圆号演奏视频欣赏——《海顿奏鸣海宏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3200多个琴童家长样本的调查:在孩子学琴的过程当中,让你最烦恼的问题是什么?结果排在第一名的是:孩子不愿意练琴!本次家长课,海宏教授就来为大家解析孩子为什么不愿意练琴,以及如何让孩子爱上练琴!七耳兔近期演出时间表  七耳兔系列儿童音乐教育教育剧在北京的首轮演出结束后,许多家长和小朋友们留言询问下次的周末音乐?推荐   周末是最最宝贵的亲子时光呢,七耳兔为大家推荐两首欢快的音乐。即使暑期炎炎,小朋友们也不要【海宏教授答疑】栏目,七月如约而至!每月我们将从家长留言的提问中筛选,由我国著名的音乐审美心理、教育心理研究专家、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亲自解答。各位家长朋友们,把教育难题都通通抛给我们吧!七月第一期,快来看看是不是你的问题被抽中了呢?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大多都娇生惯养,从小太受保护,所以才很脆弱,经不起一点打击,抗挫折能力差。他们最需要的是挫折教育!就应该让他们多受点挫折,才能培养他们坚韧的品质,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但这种看法实在太过简单,因为,挫折是把双刃剑!今天是5月12日,这一天因七年前的今天而变得特殊,在那一场大地震中,许多人失去了家园、父母、朋友……当灾难过去,生者该如何面对内心的伤痛?谨以一首曲子、一个故事,安抚受伤的灵魂。七耳兔儿童音乐教育剧第二季《拯救七彩谷》,上周末在北京青蓝剧场首演成功。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小朋友们不仅能全情投入观看演出,还能积极参与台上台下的互动,许多小朋友更是记住了剧中所有民族乐器,观众们纷纷表示值回票价。七耳兔儿童音乐教育剧第二季《拯救七彩谷》,这周末就要华丽开演啦~抢先为微信粉丝们曝光一组新鲜出炉的定妆照,大家能猜出他们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吗?儿童音乐教育剧《寻找乐器之王》让孩子认识西洋乐器,《拯救七彩谷》让孩子认识中国乐器,而这两部作品的主创正是中央音乐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很多人疑惑: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怎么去搞儿童音乐剧了? 在这里,周教授将告诉大家他的初衷。忙碌的工作日过去,又到共享亲子时光的周五晚上啦,今晚讲个什么故事呢?不如一起来看看小猪乔安娜的故事吧!这可是一只很有想法、很有主见的小猪呢!它和创造他的画家先生开始了一段火车上的旅途……七耳兔儿童音乐教育剧《拯救七彩谷》首轮演出持续火爆中……七耳兔收到了家长和小朋友们来自四面八方的点赞~点进来看,有图有真相哦!!!七耳兔重磅推出【周海宏家长课】专栏,由教育学家、音乐心理学家、美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带来《儿童教育问题的原理与策略》,从表象切入,以心理学原理为依托,深入浅出地帮助家长们分析、解答常见的儿童教育问题。篇篇干货,不要错过哦~小朋友们还记得,在七耳兔寻找乐器之王的冒险中,教会七耳兔激情的小号么?快来欣赏由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小小演奏家”林子侨同学,为大家演奏的小号乐曲《侍者》吧。看,我们激情洋溢的小号,也有它轻松诙谐的一面呢!Qi_Er_Tu讲述七耳兔与乐器们的故事,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孩子带入乐器世界,从中获得快乐,认识并记住常见的中外乐器,让孩子以探索的心情进入音乐艺术的世界!热门文章最新文章Qi_Er_Tu讲述七耳兔与乐器们的故事,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孩子带入乐器世界,从中获得快乐,认识并记住常见的中外乐器,让孩子以探索的心情进入音乐艺术的世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范文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小学阶段,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  1、边写作业,边吃东西,边看电视,一心多用。  2、写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工整。  3、没有记录作业题目习惯。  4、缺乏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丢书落本的事常有发生。  5、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总希望家长告诉怎么做。  6、家庭没有严格制定出作息时间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只要老师、家长平时严格要求,耐心引导,我想学生会克服这些不良习惯的。  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授课的情况下,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智商,二是习惯。智商的高低,先天的禀赋是关键;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却完全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对于一个学校的几个平行班来说,学生在天赋方面总体的平均水平是基本一致的,那么,决定这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就只有学习习惯了。那些学习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学生普遍具有主动预习、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好习惯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前预习  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的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的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逐词逐句阅读相关学习内容,联系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深刻理解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画出哪些地方不会,并及时做好记录,为下一节上课做好充分的思想基础。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了,需要每天坚持预习。同时,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相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要将它看作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做记号“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上课认真听讲  上课的时候,课前要准备好所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等,课上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要积极和老师配合,随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分组讨论的问题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要养成一个善于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要记录学习的要点、学习新得、以及老师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以便逐步加深和更正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三、课后复习  课后一定要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就像牛吃草后要“反刍”一样,对课上所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哪个地方会了,哪个地方还不会。课后复习一般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不同的复习阶段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平时复习: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  阶段复习:主要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对单元、章节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类,把握重点,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要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能力上一个台阶。  总复习:主要就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缺补漏,解决疑难问题,特别复习一下前面学习中的错题记录,达到全面掌握。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就遵循古人说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给人鱼吃,不如告诉人打鱼的技术。培养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时,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陪学生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我只是给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孩子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从不告诉学生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五、培养孩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做作业时,我从来不打扰学生,让他一个人静下心来做题。学生做完作业后,我的具体做法是:数学,要求孩子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要求孩子看看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让别人看了文章后得到了什么启迪和感想。   六、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记录作业题的好习惯
  一个学生如果每天能养成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意味着这位学生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例如:我朋友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就给孩子买好记事本,告诉孩子记事本是用来专门记录老师交待的事情和老师布置的当天作业题的,要求孩子每天的记事本都有记载,不能有空隙,一开始我每天都会检查孩子记事本的记录情况,看孩子记得是否认真,还是没有记,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改为不不定期地抽查一下。假如发现孩子没有记录的话,就取消孩子玩的时间,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七、 教学生会改错题,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自我检验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要求学生做题时认真仔细,独立完成,不依赖别人,不弄虚作假,做错了也要错个明白,学会真本事。但老师批改后,找错题原因,改错时可以互相研究,这样促使同学们课下互相研究,养成求甚解和对自己工作负责任的习惯。再做题时就细心多了,错题率大大降低。  八、培养孩子做完作业后,整理桌上学习用品并收拾好自己书包的习惯  要求孩子每次做完作业后,自己养成整理书桌并收拾好学习用品的习惯,从小让孩子面对生活,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九、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从小注重习惯养成
  作息时间表,其实就是给学生制订生活、学习规矩,即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休息。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孩子不玩痛快,学习时就不会很好集中思想,也不会精力充沛。  女孩:
  上午  早上 6:30-6:40起床,洗脸刷牙  6:50吃饭  7:20出门上学(步行10-15分钟)
  晨 会 8:00---8:10  第一节课 8:15---8:55  第二节课 9:05---9:45  大课间体育活动 9:45---10:10  第三节课 10:10---10:50  眼保健操 11:00---11:05  第四节课 11:05---11:45
  中午 午 餐、午 休
  中午接孩子回家 11:45---11:55  中午吃饭 12:00---12:30  午休 12:35---13:20
  下午  下午上学 13:30出门上学(步行10-15分钟)  第五节课 14:00---14:40  眼保健操 14:50---14:55  第六节课 14:55---15:35  大课间体育活动 15:35---16:00
  16:30     去学校接孩子  16:30-16:40  到家,饿了会吃点东西,不饿就写作业  17:30     吃晚饭,有时候不饿,等我下班18:00到家一起吃  19:30-20:00  结束作业,根据作业多少时间不一样,偶尔也有超级多的时候,超过20点         写完作业如果不是很晚,练30-40分钟琴         如果还有时间练20分钟舞蹈  20:40 洗漱准备睡觉,泡脚的时间看20分钟课外书  21:00 睡觉,入睡比较快,第二天没啥特殊兴奋的活动,基本上床一会就睡着。
  6:20起床  6:25至6:40出去运动  6:40至7:00洗漱  7:00至7:15吃早饭  7:20上学  7:30到校
  晨 会 8:00---8:10  第一节课 8:15---8:55  第二节课 9:05---9:45  大课间体育活动 9:45---10:10  第三节课 10:10---10:50  眼保健操 11:00---11:05  第四节课 11:05---11:45
  中午 午 餐、午 休
  中午接孩子回家 11:45---11:55  中午吃饭 12:00---12:30  午休 12:35---13:20
  下午  下午上学 13:30出门上学(步行10-15分钟)  第五节课 14:00---14:40  眼保健操 14:50---14:55  第六节课 14:55---15:35  大课间体育活动 15:35---16:00
  16:30 放学  16:30至17:00 到家  17:00至18:00 开始写作业  18:00晚饭  18:00至19:00 是否写作业,看作业多少,如果无作业就出去玩了  19:00至20:00 复习及看课外书  20:00至20:30 自由活动,周末会看电视  20:35至20:55 洗澡  21:00 正式睡觉
  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良好的阅读习惯
&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自己语文能力的获得时,说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应是“三七开”。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我们要不断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倾听、交流的习惯
&  虽然“满堂灌”教学不可取,但培养学生们学会倾听的习惯却是必要的。学生们要想参与课堂讨论或交流,就需要他们静心听取别人的发言,才可能达到充分理解,互动协作,互相提高的目的。与人交流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平时的交谈和学习中,还应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发言与交流的习惯。  3、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其中第一就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教育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吸收知识信息外,还要能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脑网络等手段来搜集信息,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4、质疑问难的习惯
&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造的过程更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孔子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5、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
&  观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基本的途径。让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这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不仅是小学生练笔的好形式,而且也是加强品德修养、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凡作家、名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可说明,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但要注意从这些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且要坚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6、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  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力求做到姿势端正,字迹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当在生活中,或是阅读和写作时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时,能勤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进而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十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而后带着疑问上课,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把上面的预习方法经常交代给学生。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指导预习,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有的教材内容,学生不易看出重点,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寻找答案,弄清算理,掌握法则。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地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的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如在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时,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表达3/5*4所表达的意义,学生一般表达为4个3/5的和是多少,但如果我们老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启发学生从乘法的运算名称、意义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1)一个因数是3/5,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2)3/5的4倍是多少?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多方引导,恰当把握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学生课前要作好上课准备,书本、文具放在指定位置,静候老师来上课;上课时,坐得稳,静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得入耳、入心,边听边思考,这都是听课习惯,应该从学生入学开始培养,听课的习惯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师反复练习,及时提醒和评判。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   5、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  审题是进行正确解题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解题方法,能提高解题的质量和速度。(一)解题时,学生首先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二)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三)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迅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6、培养学生认真独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建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至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时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尽力把作业完成的最好,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十二、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每接一个新班,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1、会听  听要入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  (1)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答案;  (2)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2、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会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由教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
  3、会想  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要求学生,老师每发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
  坚持这样做,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因为全班学生毫无例外人人都得积极动脑思考,会与不会都有的可想。提问时可让可能不会答的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要给予鼓励。
  4、会说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十三、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的作用  1、教师树立形象。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学生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用直尺画直线,自己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地写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老师不能以身作则,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要从细节开始,持之以恒。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这些细节,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3、校内外双轨并行。  除了学校,学生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家庭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学习,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4、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一旦有了自觉性,学生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了。  总之,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范文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做为初中班主任,我觉得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学习成绩好与坏,不仅与学生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  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培养自觉性,形成坚强的意志力   作为教师或家长要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要使孩子能有意识地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必须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必须让他们明确坚强的意志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条件。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由小积大,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严格要求,反复强化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给他们制定一些严格的学习规范与制度,必要时可让家长监督执行,做到持之以恒,最终实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标。   3.整体培养,相互促进   对初中生来说,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因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为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打下基础,也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   4.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要求学生自觉地抵制不良习惯,并用良好的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下决心改掉它;其次要落实具体措施;最后还要做到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明确指出:“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   二、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   1.注意力很难集中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思想浮动较大,加之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思想不集中,以至于教学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日积月累,逐渐与专心学习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拉开了差距。尤其是一些留守少年儿童,缺少家长监管,他们常常会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很难静下心来专心地学习功课。   2.学习生活很无序 这类学生的物品摆放乱七八糟,学习用具与其他东西混在一起。经常出现写作业时找不到作业本,上语文课抓出一本数学书,该交作业了才想起它还在家里,各种资料东放一张,西放一张,因而找东西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长。   3.做事拖拉,有头无尾,缺乏计划   正准备读书,突然想起有事还没有做,于是放下书本就走;学校举行学科竞赛,突然心血来潮要学习,买了好几本学习资料,结果没有看几页就扔在了一边,以后再也不提。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却毫无收获。 还有些同学在看到同桌的同学在做数学作业,自己也拿出数学书;听到后面的同学讨论一道物理题,自己也翻开物理书,猛然抬头看到黑板上写着:“明天交作文”,又开始琢磨该写点什么——于是,三心二意,没明确目标的推动,也没有单位时间里较高的学习效率。   4.抄袭作业成为习惯   有些同学从偶尔的抄袭作弊慢慢发展为经常的抄袭作弊,这种抄袭作弊习惯所产生的惯性作用又会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们逐步形成虚伪、不诚实、害怕困难等性格。学习变成了一种取悦别人的行为,虚假的成绩成了自我安慰的精神鸦片。   5.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学生对学习有恐惧心理,怕吃苦,遇到困难则临阵退缩。随着困难积累,形成不想学或无法学的状况。   三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   1.上课环节   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十分严重,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甚解的同学大有人在。   2.读书环节   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可亲自去体验、品尝读书的味道,真正认识到“书本是最好的教师”,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对于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和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 抓好以上三个环节,是提高初中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当然,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例如: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自觉预习的习惯;勤于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认真作好笔记的习惯;独立做作业的习惯;认真系统复习的好习惯等。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每个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本着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奉献的精神,给予充分的重视。  范文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指在较长时间内,由于重复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坚持不懈地、有条不紊地进行训练和强化。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方面说明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春天,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段。更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人生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在高一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高一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我国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作为课堂上的“讲师”,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牵代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往往随着老师的问、讲团团转,大多被动应付,接受性地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要想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完成由"讲"到"导"这一角色的转变,把以教师问讲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那么,如何引导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培养他们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呢?  一、引导学生按课堂规律形成系统的学习习惯  1、抓课前,引导学生课前要抓好预习,明确哪些自己可以弄懂,哪些似懂非懂,哪些完全不明白。上课时就能带着问题听课,效率更高。  2、抓上课,课中听讲要领悟学法,上课时一定要专心致志,带着自己的问题跟上老师的思路,听清老师是怎样一步步分析这些问题的。如果还不明白,课间或课后要及时问同学或老师,不要留下知识上的思维障碍。  3、课后,要科学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过的知识,最初几天遗忘的速度最快,所以当天学习的知识一定要当天复习。  4、课后作业的完成和错题整理。做业是为了巩固和消化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不要只用一种方法,要寻求别的解题方法。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是否正确,自我检查的重要性不亚于做作业,养成这个习惯将会受益无穷,这样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还要把错题及错误原因都记下来,以后复习时翻看一遍,因为这正是当时学习的症结所在。  5、及时总结,构建知识的网络体系。学完一个单元知识之后,要总结一下学了哪些基本内容、基本定理、定律,本单元知识有哪些主要特点,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并引导学生自己绘制出单元知识网络。   二、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要根据高中生学习的特点改进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引导。  1.根据高中学习的特点改变学习观念: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而高中课程的理论性、抽象性强,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以探究的观念对待每一个问题。在新课程方案的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使同学们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自学能力是这一能力的基础,培养自学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在初中大部分同学是在老师的督促检查下学习的,没有自学习惯,但进入高中后老师对学生的个别督促检查明显减少,而代之的是学法的指导。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的浓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能动性。因此,激发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一是课前激疑。上课开始,通过教师的作用,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如背景介绍式、故事引路式、悬念式、趣味实验式等等行之有效的课前激趣方法,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同时加以改造。二是课中持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自始自终兴趣盎然。三是课尾延趣。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  3、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超前教给学习方法,早学习之前先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方法、步骤,更自觉主动地进行。掌握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须的,如何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是我们教学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教师应该自己充分认识好高中生学习的特点  1、学习内容方面:知识量大、难度大,综合性、系统性强,能力要求高。整个高中课程内容几乎涉及到人类总结出来的全部知识,经过精炼、浓缩,内涵深,外延广。  2、不同学科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讲课风格不同。根据高中课程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高中教师对要讲的问题往往不是通盘端出,而是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  3、学校管理方法的不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立能力、自觉性的增强,高中学校的管理是以规章制度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与检查、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同学们要自觉遵守班级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共同创建一个团结、和谐的学习环境。  四、引导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养成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可能靠技能,提出问题要创造力、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也非常的重要,这可以培养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所以要要求学生:学会提问,要求大家每天必须至少提问老师一个问题。在提问中学习,在提问中思考,在提问中更好的的发展和成长。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磨炼学生坚强意志与良好品格的过程。让学生把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索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增强责任心,根据学生的年龄及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使高中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觉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