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1-3dmax2011算号机.8.31日是一年,为什么?为什么不3dmax2011算号机到9月1算一年?

中超电缆:日至日备考合并财务报表
日 03:24来源:凤凰网财经
合并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江苏股份有限公司金额单位:元
资产附注日日
货币资金八(一)562,391,256.9,612.63
交易性资产八(二)168,000.00
应收票据八(三)96,091,406.,424.55
应收账款八(四)1,256,118,277.2,784.34
预付款项八(五)133,678,378.,880.96
应收利息八(六)
应收股利八(七)
其他应收款八(八)168,627,326.0,079.43
存货八(九)797,603,325.0,904.87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3,014,677,969.812,547,836,686.78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八(十)
持有至到期投资八(十一)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八(十二)4,500,000.004,500,000.00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八(十三)245,100,812.7,261.49
在建工程八(十四)95,526,531.,704.70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无形资产八(十五)38,276,965.,098.46
开发支出205,000.00
商誉八(十六)84,293.
长期待摊费用八(十七)1,040,012.941,887,460.86
递延所得税资产八(十八)10,530,480.615,848,767.30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395,264,095.8,585.83
资产总计3,409,942,065.672,933,899,272.61
法定代表人:杨飞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肖誉会计机构负责人:徐宵
合并资产负债表(续)
编制单位: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金额单位:元
负债及股东权益附注日日
短期借款八(二十一)840,499,829.1,000.00
交易性金融负债八(二十二)3,982,000.00
应付票据八(二十三)483,388,731.0,092.45
应付账款八(二十四)443,134,044.6,435.48
预收款项八(二十五)184,425,073.6,779.19
应付职工薪酬八(二十六)19,982,000.,599.38
应交税费八(二十七)26,731,882.,344.38
其他应付款八(二十八)89,271,205.8,637.86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2,091,414,768.041,658,011,888.74
非流动负债
长期应付款八(二十九)
专项应付款
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2,091,414,768.041,658,011,888.7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八(三十)1,075,234,899.641,065,446,714.69
少数股东权益八(四十三)243,292,397.9,669.18
股东权益合计1,318,527,297.631,275,887,383.87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3,409,942,065.672,933,899,272.61
法定代表人:杨飞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肖誉会计机构负责人:徐宵
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2010 年 1 月 1 日至 2011 年 9 月 30 日
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除另有注明外,所有金额均以元为货币单位)
一、拟实施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部分股权方案
根据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于日召开的第二届
董事会第7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以
下简称“非公开发行预案”),本公司拟采用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的方式,分别
取得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江苏远方电缆厂有限公司51%股权。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定价基准日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即2011年
12月24日。本次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
即不低于13.43元/股。具体发行价格将在本次发行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后,由董事会和保荐机
构(主承销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部门的要求,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情况,遵
循价格优先的原则确定。若本公司股票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除权、除息的,本次发行底
价将进行相应调整。
本次非公开发行方案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并报中国证监会核准。
本公司及子公司以下合称“本集团”;本集团及收购拟购买部分股权之公司以下合称为“经
扩大公司”。
二、本次重组的交易各方基本情况
1、本公司基本情况
本公司为境内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于 1996
年8月5经宜兴市计划经济委员会批准批准设立,经过历次改制及名称变更、股权转让、增资等,
截至日止,名称为江苏中超电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2,000万,股东为江苏中
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宜兴市康乐机械贸易有限公司,其中中超投资集团10,617万,康乐机械
1,383万,分别占88.48%,11.52%;
2008年6月公司以日账面净资产折股,净资产中12,000万元形成股本,每股
面值1元,剩余26,444,175.71元形成资本公积;日,中超公司完成工商变
更登记,江苏中超电缆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本公司所发行的A股股票于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日召
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以公司现有总股本160,000,000,00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本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3股,转增后股本增至208,000,000,00股。
公司经营范围:电线电缆的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技术服务;五金电器、输变电设备、
电器机械及器材、化工材料、灯具、建筑材料、金属材料、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的销售;自营
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主要产品为:低压电力电缆、中高压电力电缆、架空绝
缘电缆、钢芯铝绞线、控制电缆、通信电缆、铜绞线、布电线等。
2、本公司子公司情况
见本附注六(三)1。
3、拟购买部分股权之公司基本情况
(1)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锡洲公司”),原名无锡市锡洲电磁线厂(以下简
称“锡洲厂”),系由无锡市新区旺庄街道办事处以货币出资 100 万元设立的集体企业,法定
代表人为郁伟民。锡洲厂成立时被认定为福利企业,取得由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国家税务
局联合核发的《关于 2004 年下半年新办福利企业的批复》(苏民福[2005]5 号)文件。 2004 年
2005 年 4 月,经主管部门(无锡市新区旺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无锡新区国有资
产管理办公室)同意,锡洲厂增资 900 万元人民币,由原出资人无锡市新区旺庄街道办事处
单方以货币增资,增资后注册资金 1000 万元人民币。 1000 万
根据 2007 年 9 月 5 日的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同意锡洲厂改制为由郁伟民等 5 名自然人经营
的有限责任公司;据此,锡洲厂与出资人无锡市欣旺实业总公司(已改名)联名向旺庄街道
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提出转制报告,2007 年 10 月 24 日,经旺庄镇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关于同意无锡市锡洲电磁线厂进行转制的批复》同意无锡洲厂转给郁伟民等五名自然人私
人经营。2007 年 11 月 12 日,无锡众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评估并出具锡众评报字(2007)
第 008 号《无锡市锡洲电磁线厂全部资产及负债的评估报告》;2007 年 12 月 3 日,锡洲厂与
原投资单位(无锡市欣旺实业总公司)及上级主管部门(无锡市新区旺庄镇产权制度改革领
导小组)签订《企业产权办公室确定书》,确认锡洲厂原净资产归属于郁伟民等五名自然人所
有。郁伟民等五名自然人以经界定的净资产 2000 万元分别认缴出资,其中:郁伟民认缴人民
币 990 万元,持股比例 49.5%;徐进法认缴人民币 310 万元,持股比例 15.5%;郁晓东认缴人
民币 340 万元,持股比例 17%;郁晓春认缴人民币 240 万元,持股比例 12%;沈稚辉认缴人民
币 120 万元,持股比例 6%。 120 万元
2008 年 2 月 25 日,锡洲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郁晓东及沈稚辉将持有的股权分别对外转
让给郁林和沈甸甸持有。
2008 年 5 月 25 日,锡洲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增资 3000 万元,增资后,注册资本及实收
资本变更为 5000 万元人民币。新增资本由各股东按持股比例同比例以货币方式出资,增资后, 5000 万
郁伟民出资 2475 万元,持股比例 49.5%;徐进法出资 775 万元,持股比例 15.5%;郁晓春出
资 600 万元,持股比例 12%;郁林出资 850 万元,持股比例 17%;沈甸甸出资 300 万元,持股
比例 6%。 6%。
2011 年 2 月 25 日,锡洲公司经营范围变更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后,企业名
称: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住所:无锡新区旺庄锡南配套二期 C-15 号地块;法定代表人:
郁伟民;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5000 万元人民币;公司类型:有限公司(自然人控股);营
业期限:2004 年 5 月 8 日至不确定期限。 年 5 月
主要经营范围:电磁线、金属杆、丝、管、电工器材、电线电缆的生产销售;自营各类商
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上述经营范围中涉及行政许可的,经许可后方可经营;涉及专项审
批的,经批准后方可经营)
日,锡洲公司与郁伟民、徐进法、郁晓东、王干华、杨剑波共同出资 50万元
人民币设立无锡锡洲电磁线销售有限公司,其中:锡洲公司出资30万元,持股比例60%;郁伟
民出资8万元,持股比例16%;徐进法出资3.1万元,持股比例6.2%;郁晓东出资7万元,持股比
例14%;王干华出资1.2万元,持股比例2.4%;杨剑波出资0.7万元,持股比例1.4%;出资方式
为货币。经营范围:电磁线、金属杆、丝、管、电工器材、电线电缆的销售。营业期限:2010
年4月14日至不确定期限。
(2)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
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珠公司”),原名宜兴市远中电缆厂(以下简称“远
中电缆”),经宜兴市官林镇人民政府日《关于同意创办宜兴市远中电缆厂的批复》
“宜政批字(96)第47号”批准设立、由官林镇大田村村民委员会(60万元)、薛建英(30万
元)和刘建平(15万元)投资设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日更名为无锡市明珠特种
经日股东会决议和修改后公司章程的规定,无锡市明珠特种电缆厂更名为无
锡市明珠特种电缆有限公司,同时办理股东、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公司住所等变更。原股东
官林镇大田村村民委员会和刘建平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按账面值转让由薛建英持有,同时,薛
建英将持有的全部净资产作价105万元(评估值109.48万元)出资并增资1275万元货币、新增
股东蒋锡芝和蒋一昆分别新增出资150万元货币,增资后公司注册资金1680万元。
根据日股东会决议和修改后公司章程的规定,新增注册资本4120万元,变更
后注册资本为58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由薛建英、蒋锡芝和蒋一昆分别增加3840万元、140万
元、140万元。变更后,薛建英、蒋锡芝和蒋一昆的出资额和持股比例分别为:5220万元90%、
290万元5%和290万元5%。
根据日修改后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更名为: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
根据日股东会决议和修改后公司章程的规定,新增注册资本4268万元,变更后
注册资本为10068万元。新增注册资本由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峰公司”)和薛
建英分别增加3700万元和568万元。变更后,东峰公司、薛建英、蒋锡芝和蒋一昆的出资额和
持股比例分别为:3700万元36.75%、5788万元57.49%、290万元2.88%和290万元2.88%和
根据日股东会决议和修改后公司章程的规定,东峰公司将所持股份按账面值
全部转给其他股东。变更后,薛建英、蒋锡芝和蒋一昆的出资额和持股比例分别为:8054.4万
元80%、1006.8万元10%和1006.8万元10%和
根据日股东会决议和修改后公司章程的规定,明珠公司新增注册资本5665万
元,变更后注册资本为15733万元。新增注册资本由原股东按比例缴纳。变更后注薛建英、蒋
锡芝和蒋一昆的出资额和持股比例分别为:12586万元80%、1573万元10%和1573万元10%。
根据日股东会决议和修改后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办理了经营范围的变更并
取得由无锡市宜兴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862;
名称: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住所:宜兴市官林镇工业A区18#;法定代表人姓名:薛建英;
注册资本:15733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15733万元人民币;公司类型:有限公司(自然人控
股);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下列范围限分支机构经营:普通货运。一般经营项目:电线
电缆、塑料粒子、电缆用辅助材料、电缆用盘具、PVC管材、仪器仪表自动化设备、线缆生产
所需设备、模具的制造、销售;五金工具、低压电器、标准件、橡胶制品的销售;自营和代理
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成立日
期:日;营业期限:日至日。
(3)江苏远方电缆厂有限公司
江苏远方电缆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方电缆公司”),原名宜兴市丰义电线二厂(以下
简称“丰义二厂”),经宜兴市计划经济委员会日《关于同意办厂及更改厂名的批
复》“宜计经林字(1992)第854号”批准设立、丰义乡窑庄村创办的村办集体企业。
日,经宜兴市计划经济委员会《关于同意办厂和更改企业名称的批复》“宜
计经林(号”批复:同意丰义二厂更名为“宜兴市远方电缆厂”(以下简称“远方电
缆厂”),企业性质及行业归口不变。日,经丰义镇人民政府司法办公室鉴证,宜
兴市丰义镇窑庄村村民委员会与陈培刚签订《宜兴市远方电缆厂产权拍卖协议书》),由陈培刚
接受远方电缆厂50万元净资产。远方电缆厂与吴年俊、陈培刚和张秀娟分别签订了认股协议,
三者分别持股12万元、25万元和13万元。
根据无锡市计划委员会日下发的《关于同意宜兴市远方电缆厂更名为“无锡
市远方电缆厂”的批复》“锡计农(1998)第7号”同意:更名为“无锡市远方电缆厂”。1998
年3月31日由陈培刚、张秀娟和吴年俊分别出资100万元货币资金重新设立无锡市远方电缆厂
(日股东会议决议为增资),三人持股比例分别为:33.34%、33.33%和33.33%和
根据日的股东会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的规定,吴严骏将其持有的100万元股份
转让给陈俊磊持有,同时,无锡市远方电缆厂增资700万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人
民币1000万元,股东出资及持股比例为:陈培刚400万元40%、张秀娟300万元30%、陈俊磊300
根据日的股东会决议及修改后公司章程的规定,无锡市远方电缆厂增资4000
万元人民币并引进新股东,变更后公司股东及持股比例为:陈培刚1990万元39.8%、张秀娟1500
万元30%、陈俊磊1500万元30%、陈培余5万元0.1%、唐小亚5万元0.1%、
根据日的股东会决议及修改后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更名为:江苏远方电缆
厂有限公司,同时,对原净资产进行评估后按原出资额重新出资(未增值),并由股东陈培刚
单方增资7080万元货币资金,增资后,公司注册资金12080万元人民币。变更后,远方电缆公
司股东、出资方式及持股比例为:陈培刚9070万元(其中:货币出资7080万元,净资产出资1990
万元)占75.08%、张秀娟净资产出资1500万元占12.45%、陈俊磊净资产出资1500万元占12.45%、
陈培余净资产出资5万元占0.04%、唐小亚净资产出资5万元占0.04%、
根据日的股东会决议及修改后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新增注册资金8000万元人
民币,全部由新股东江苏红峰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峰公司”)以货币出资。变更
后,远方电缆公司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为20080万元人民币。
根据日的股东会决议及公司章程修正案的规定,原股东陈培余、唐小来和红
峰公司分别将其持有的远方电缆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陈培刚、张秀娟和陈俊磊持有,有关各方
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变更后,陈培刚出资12048万元(其中:货币10048万元、净资产2000万
元)持股比例60%;张秀娟出资4016万元(其中:货币2516万元、净资产1500万元)持股比例
20%;陈俊磊出资4016万元(其中:货币2516万元、净资产1500万元)持股比例20%。
公司于日取得由无锡市宜兴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
册号:869;名称:江苏远方电缆厂有限公司;住所:宜兴市官林镇官丰路;法
定代表人姓名:陈培刚;注册资本:20080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20080万元人民币;公司类
型:有限公司(自然人控股);经营范围:电线电缆、塑料粒子、仪器仪表自动化设备、上引
法无氧铜杆、桥架钢杆铁塔(含售后服务)的制造;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成立日期:日;营业期
限:日至日。
三、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5
号—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和发行情况报告书〉的通知》“证监发行字[号”(以
下简称“303号文”)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业务指引》的要求,本公
司为如附注一中所述的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之目的而编制了经扩大公司的备考合并财务报表。
1、编制基础
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系以经扩大公司为报告主体编制。
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系假设本次收购已于日(以下简称“合并基准日”)完成,
并依据本次收购完成后的股权架构(即:于合并基准日,本公司采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已向
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江苏远方电缆厂有限公司购买拟购买资
产),以本公司经审计的2010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和未经审计的月的合并财务报表(以
下简称“本公司财务报表”),以及经审计的拟购买资产2010年度及月(以下简称“本
报告期间”)的财务报表(以下简称“拟购买资产财务报表”)为基础,按假设本次收购已完成
进行调整后编制。
2、固有限制
除上述附注三、1中所述的调整外,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未考虑其他与本次收购可能相关
的事项的影响。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系根据假设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一所述的本次收购已于
日完成而形成的架构编制,其编制基础具有某些能够影响信息可靠性的固有限制,
未必真实反映如果本次收购已于日完成的情况下经扩大公司于日及
日的财务状况、2010年度及月的的经营成果。
3、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 2006 年 2 月 15 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
用指南的有关规定以及附注三、1 所述的编制基础并基于附注五的各项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
估计而编制,纳入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个别财务报表在报告期内均采用统一的会计政
策,不存在重大差异。考虑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之特殊目的,在编制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时只
编制了本报告期间的备考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备考合并利润表,而未编制备考母公司财务报表
及附注,亦未编制备考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备考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四、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备考合并财务报表按照备考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三所述的编制基础进行编制,在所有重
大方面公允反映了经扩大公司 2010 年 1 月 1 日及 2011 年 9 月 30 日的备考合并财务状况、以
及 2010 年度及 2011 年 1-9 月的备考合并经营成果。在进行本次收购已完成的假设和备考调
整的基础上,选用符合财政部于 2006 年 2 月 15 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会计准则、其后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以及其他相关规
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政策。
五、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
(一)会计期间
本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 1 月 1
(二)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三)会计计量属性
本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以公允
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外,均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照相关规定计提
相应的减值准备。
(四)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现金等价物的标准:指本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
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五)外币业务的核算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金额。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因资产负债
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
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
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
的负债。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六)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1、金融工具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本公司于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终止确认:
(1)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2)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符合下述金融资产转移的终止确认条件。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
2、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
本公司的金融资产于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
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初始确认时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包括为了在短期
内出售而取得的金融资产,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对于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
计量,所有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均计入当期损益。
只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才可在初始计量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该项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
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
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3)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含需单独分拆的嵌入衍生工具。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本公司有明确意图和能
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对于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
后续计量,其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
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包
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上述
金融资产类别以外的金融资产。对于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折溢价
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并确认为利息收入。除减值损失及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的汇兑差额
确认为当期损益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作为资本公积的单独部分予以确认,
直到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或发生减值时,在此之前在资本公积中确认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
当期损益。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股利或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3、金融负债分类和计量
本公司的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负债、其他金融负债。对于未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
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初始确认时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对于此类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
值进行后续计量,所有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均计入当期损益。
其他金融负债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4、衍生金融工具
本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初始以衍生交易合同签订当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其公允价
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为正数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一项资产,公允价值为负数的确认
为一项负债。
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任何不符合套期会计规定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通常指交易价格(即所收到或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但
是,如果收到或支付的对价的一部分并非针对该金融工具,该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应根据估
值技术进行估计。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
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
6、金融资产减值
本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
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
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则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
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预计未来现金流
量现值,按照该金融资产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确认
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
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或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
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
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
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本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
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
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
的摊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原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
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
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
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通过损益转回。
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
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
期损益。发生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再转回。
7、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是指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本公司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终止确认该金融
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本公司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分别下列情
况处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确认产生的资产和负债;未放
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
确认有关负债。
(七)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本公司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账
款,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
率法,以摊余成本减去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列示。
A、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金额标准:应收款项余额在 100 万元以上的应收账款和其他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于有客观证据表
明已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并据此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B、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确定组合的依据:
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指经单独减值测试后未发现明显减值风险的,并按款
项发生时间作为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应收款项。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按账龄划分为若干组合,并按不同账龄段相应的比例
计提坏账准备。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具体计提比
账龄计提比例(%)
1 年以内(含 1 年)5.00
1-2 年(含 2 年)10.00
2-3 年(含 3 年)30.00
3-4 年(含 4 年)50.00
4-5 年(含 5 年)80.00
5 年以上100.00
C、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对单项金额不重大但个别信用风险特征明显不同,已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
收款项,按账龄分析法计提的坏账准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本公司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根据
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并据此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八)存货的确认和计量
1、存货的分类
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发出商品、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
2、存货发出的计价及摊销
存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领用或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低值
易耗品在领用或发出时采用一次摊销法。
3、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
本公司存货跌价准备按单类存货项目期末账面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可变现
净值按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后确定。期末,以前减记存货价值
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原已计提的金额内转回。
各类存货采用永续盘存制,年末进行实地盘点。各类存货的盘盈、盘亏、报废等转入当
(九)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
1、投资成本的确定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或发
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其
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的面值总
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在购买日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
始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
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
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
的初始确认金额。
(3)除企业合并形成以外的:以支付现金取得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其初始投
资成本;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投
资者投入的,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
允的除外)。
2、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
权益法进行调整;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
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
用权益法核算。
3、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按照合同约定,与被投资单位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
意的,认定为共同控制;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
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的,认定为重大影响。
4、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的,
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
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收购子公司产生的商誉指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
额的差额。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损失的金额计量。
本公司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为进行减值测试,公司自购买日起将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按照合理的方法
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
在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时,按照
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
行分摊。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的,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占相关资产组
或者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
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然后,再对包含商誉的
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
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
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照如下原则确认减值损失: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
商誉的账面价值;然后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以上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作为单项资产的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后的各
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
可确定的)、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可确定的)和零。因此而导致的未能分摊的减
值损失金额,按照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进行分摊。
已确认的商誉减值于以后期间不再转回。
(十一)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有形
固定资产按其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其中,外购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买价、运输费、及
其他相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
他支出。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确认的价值不公允
2、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政策
本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
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在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情况下,按固
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残值;
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和折旧率如下表:
固定资产类别使用寿命(年)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房屋及建筑物20-.75
机器设备1059.50
运输设备5519.00
电子设备及其他5519.00
其中,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计算
确定折旧率。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
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
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每年年度终了,本公司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
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
数有差异的,调整预计净残值。
3、大修理费用
本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
条件的部分,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在定
期大修理间隔期间,照提折旧。
4、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一是本公司已经就处置该固定资产作出
决议;二是本公司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消的转让协议;三是该项转让很可能在一年内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处置组。在特定情况下,处置组包括企业合并中取
得的商誉等。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
进行计量。
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企业应当停止将其划归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计量:
(1)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持有
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2)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再收回金额。
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无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
(十二)在建工程的确认和计量
在建工程是指正在施工中尚未完工的基建、更新改造工程项目。
1、在建工程的计价
按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在建工程的工程成本。
2、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时点
本公司建造的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工程实际
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结转固定资产并于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
调整原估价,已经计提的折旧不再调整。
3.资产负债表日,有迹象表明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按本财务报表附注三(十七)1 所述
方法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十三)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1、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
无形资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量。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
本;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公
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按照研发支出的规定核算。
2、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和期限
公司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为有限的,应当估
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
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使用寿命无限的无形资产不做
摊销,但每年均对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并进行减值测试。
公司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消耗方式
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改
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公司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
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估计其使用寿命,按照使用寿命有限
的无形资产进行处理。
3.资产负债表日,检查无形资产预计给公司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按本财务报表附
注三(十七)1 所述方法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所述方法计提
(十四)研究开发支出
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项目能够证明下列各项时,确认为无形资产:
1、从技术上来讲,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
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
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
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
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本公司相应项目在满足上述条件,通过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研究,形成项目立项后,
进入开发阶段。
(十五)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包括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及其他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
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按预计受益期间分期平均摊销,并以实际支出减去累
计摊销后的净额列示。
(十六)资产减值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及
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迹象的,进行
减值测试。减值测试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并计入减值损失。可收回金额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
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资产为基础计算并确认,如果难以对单
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
是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最小资产组合。
2、上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
3、公司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
可能发生了减值:
(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
(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将在近期发生
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回报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
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其实体已经损坏。
(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
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远远低于预计金额等。
(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十七)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
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
当以下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借款费用可以开始资本化: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资产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停止借
款费用资本化,其后发生的借款费用记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
个月的,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正常中断期间的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
3、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
(1)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的计算方法
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
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
(2)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的计算方法
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
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其中: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每笔超过专门借款部
分的资产支出金额×该笔资产支出占用的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
本化率=∑(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该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所
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十八)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包括本公司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
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
本公司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并区分职工提供服
务的受益对象,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
本或劳务成本;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
本;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十九)预计负债
1、确认原则:当与对外担保、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未决诉讼或仲裁、产品质量保证等或
有事项相关的业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时,本公司将其确认为负债:
(1)该义务是本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
(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本公司;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计量方法:按清偿该或有事项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计量。
(二十)收入确认原则
1、销售商品
国内销售为公司已发货,并取得客户签收回单,国外直接销售为产品送至指定港口,公
司报关完毕后开具提单,即不再对该商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已经收款或取得索
取货款的依据;相关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2、提供劳务
在同一年度内开始并完成,在劳务已经提供,收到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依据时,确认
劳务收入的实现;如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
靠估计的情况下,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
务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应当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
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的金额能可靠地计量时。分别下列情况确
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
(1)利息收入金额,按照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2)使用费收入金额,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二十一)租赁
对于租入的资产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为融资租赁。
其他的租赁为经营租赁。
1.经营租赁的租金支出在租赁期内按照直线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2.融资租赁按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
的入账价值,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之间的差额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
期内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最低租赁付款额扣除未确认融资费用后的余额作为长期应付款列示。
(二十二)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
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
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
益。但是,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
分别下列情况处理: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
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计入当期损
(二十三)股利分配
现金股利于股东大会批准的当期,确认为负债。
(二十四)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1.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暂时性差异)计算确认。对于按照税法规定能够于以后年度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的可抵扣亏损,
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于商誉的初始确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
得税负债。对于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的非企业合并的交
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
所得税负债。于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
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
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3.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非
本集团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的情
况外,确认为负债。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
税资产,当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
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为资产。
(二十五)所得税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取得资产、负债时,确定其计税基础。资
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依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
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
产和递税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在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
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利益,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
六、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
(一)企业合并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认定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
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
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
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认定为非同一控制下
的企业合并。
购买方通过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
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通过多次
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
[责任编辑:robo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max2011算号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