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博士通知书成绩不及格会通知家长吗

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男生高考170分谎称470 得知父母回家坠崖身亡发布时间: 点击:1847父亲说生怕儿子吃得不好穿得不够,却从来没问过娃娃在想啥。我除了能给他打点钱外,根本没有及时关心他和了解他。老师说这个孩子虽然成绩差,但是从不捣乱,最经常的状态就是沉默地坐在教室后排,看上去有点孤独。成都商报记者 梁梁摄影报道他曾提到“死亡”却没有人“听见”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在尚飞的微博里,发现了一些他留下的信息,他曾提到过“绝望”“寂寞”甚至“死亡”。遗憾的是,他的声音没有人听见。2013年中旬,他在微博中感慨:原来我孤身一人。好绝望……好绝望……一步错,满盘皆输。人生于我之悲是无知,因为不知输在何时,如何改变。总以为能掌控自己,失利也不以为意,在迷茫的路上盲目乐观,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自己的梦,一场繁化(繁华)一场空。日,尚飞第一次提到死亡,“能直面生死,就能无所畏惧。”21天后,他发布微博,“他寂寞的(地)活着,他寂寞的(地)死去。死带走了全部……包括人们对他的记忆。”日,之前,他写道,“高考之后,再也没有什么理由了。”“我悲哀的(地)发现,我与这个时空脱节了。”7月1日,尚飞最后一次更新微博,“你们的记忆里会有我吗?”在隐瞒了一个暑假的高考真实成绩之后,在父母从北京赶回旺苍等待贺喜之时,旺苍中学今年高三应届毕业生尚飞(化名)在父母前面大哭一场。其实,他的高考成绩是170多分,并非他在7月31日向父母报告的“470多分,超过重点线20多分”。8月10日,18岁的尚飞从自家后面200多米高的山崖坠下身亡。此前,他最后一次更新了自己的腾讯微博:你们的记忆里会有我吗?没有存在感的少年沉默内向,成绩很差但很乖在尚飞的班主任杨老师眼中,尚飞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成绩很差,但很遵守课堂纪律和校园秩序。他第一次对尚飞有印象,是源于一次摸底考试。那次考试中,尚飞总成绩100多分,排在年级1000名以后。杨老师留意观察发现,这个孩子虽然成绩差,但从不捣乱,最经常的状态就是沉默地坐在教室后排,下课时,其他同学都闹成一团,他还是静静地坐着,不看书也不做题,也不跟人打交道,就是一个人发呆,看上去有点孤独。有同学跟他说话时,他的表情看上去也并不欢喜,还是保持一种很平淡的状态。尚飞高三会考成绩只有200多分,杨老师曾问他,这个成绩参加高考,恐怕很难获得一张满意的录取通知书,未来有什么打算?尚飞回答:“不想再读书了,也不想再参加高考了。会考既然已经结束,就想去工作。”但后来他又告诉老师,因为家里不同意他去工作,还是会坚持参加高考。高考结束后,6月底成绩就出来了。尚飞只考了170多分,没有收到任何录取通知书。他的唯一好友兼同学小文(化名)和他是同村发小,高考结束后,两人一起把所有的书都卖掉了。小文回忆,当时两人的心情都比较轻松,觉得上学的“苦”日子总算是过完了。小文说,尚飞沉默但不冷漠,平时有什么忙,绝对会帮。但小文也表示,尚飞因成绩太差,全校都皆知,他为此似乎一直很介怀,偶尔提起一两句,总说自己上不成大学,也不愿复读,不晓得还能做啥子。尚飞的姐姐婷婷今年24岁,刚从川内一所大学毕业。在婷婷眼中,小时候的弟弟乖巧懂事,只是弟弟上初中后,她就去外地读大学了,父母也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时,一家人才得以团聚。旺苍小山村中的家中,常年空落落的,只剩下弟弟一个人。似乎就在这时,弟弟渐渐地与姐姐疏远了。“我给他打电话,想问问他的生活情况,可他往往只有两三句话,之后就没话说了,我只好把电话挂掉。”婷婷说,“弟弟若是主动打电话给自己,那么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钱不够花了。”谎报考了470多分在外地的父母开心难眠尚飞的父母,今年50多岁,常年在北京各建筑工地打工。尚飞的父亲说,自己和老婆在工地上挣的都是血汗钱,他们虽然老了,可是盼儿子将来能过上城里人这样干净体面的生活。在工地打工时,尚父与儿子通电话的频率基本上是1个月1次。儿子需要用钱,他就立刻把钱打到儿子的卡上。“不多问,要钱就给钱,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尚父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之所以在钱上对儿子从不吝啬,是因为盼着娃儿好好学习有其他的出路,将来别过自己现在这种日子。等到7月份,尚父听工友们说,高考成绩出来了,但儿子并未将这一消息主动告诉自己,他在疑惑和焦虑中给儿子打去电话。7月31日晚上的这个电话,让距家千里以外的尚飞父母,在工地的工棚里开心得彻夜难眠。电话中,尚飞声音平和地告诉父母,自己的高考成绩是“470多分,比重点线高出了20多分。”尚父当晚就决定,和老婆一起请假回家。想想这么多年一直远离儿子,让儿子孤独一人留守在家中,他还想对儿子有所补偿:“用打工攒下的钱把儿子住的老房子拆了,盖成新房子。”父母赶回老家他痛哭一场后坠崖身亡得知父母要赶回家,尚飞打电话告诉父亲,自己要去县城等录取通知书,需要在外面吃住,需要钱。父亲开心地给他打去几千元,嘱咐他吃好住好,不要心疼钱。在回家的火车车厢里,坐了许多大学生。尚父看着别人,觉得儿子很快也要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忍不住开心了一路。8月3日,尚飞父母赶到老家,但尚飞表示,还在县城等通知书没法回来。尚父把儿子住的老房子拆了,还拉来砖头准备盖新房。经过反复催促后,8月9日,尚飞返回家中,然而面对父母满心期待的欢喜,他却嚎啕大哭。此时,父母才知道,儿子的高考成绩并非470多分,而是170多分。询问之下,尚飞告诉父亲,家里给的钱也花完了。此时,远在成都的婷婷,突然发现弟弟的QQ名字改成了真实姓名,腾讯微博则改成了“你们的记忆里会有我吗?”很少见到儿子这么激动的尚父,失望之余只好调整心情,让妻子安慰儿子,并表示:想读书就去复读,不想读书就跟着爸妈一起打工,没得好大的问题。尚飞情绪逐渐平复,点头说“好的。”8月10日一大早,尚飞就出门了,他告诉父母:“出去耍。”时间接近中午,尚父突然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婷婷告诉父亲,弟弟给她打了一个奇怪的电话。电话里,尚飞说:“姐姐,我在后山崖上耍。”村里的后山崖有200多米高,在她的记忆中,弟弟上中学后就再也没去过那里了。她连忙追问:“没得啥子事情吧?”尚飞平静地回答:“没得啥子事。”随后,他向姐姐道了一声“再见”,挂断了电话。感觉情况不对的尚父找遍了整个村子,终于在后山崖的山腰处找到了坠崖后气若游丝的儿子。尚父把儿子搂在怀里,放声大哭,同行的村民拨打了120。“在救护车到之前,娃儿就已经没得气了。”尚飞父亲回忆说。父亲懊恼儿子去了才发觉并不了解儿子“儿子去了,才发现并不了解娃儿。”把儿子安葬后,陷入深深懊悔中的尚飞父亲向成都商报记者讲述了一家人十多年来的经历。自己和老婆一直在工地上打工,唯一的盼头就是希望儿子将来不要过自己这样的生活,所以生怕儿子吃得不好穿得不够,却从来没问过娃娃在想啥。昨日,52岁的尚飞父亲坐在自家屋檐下,茫然地望着远方,双手握在一起,大拇指和食指指甲上都留着紫黑色的淤斑。安葬了儿子以后,尚父大部分时间就是坐在走廊上,沉默地望着门前的残砖碎瓦,心里不停地懊悔。“我的娃儿长到18岁,我和他妈妈根本就不晓得他到底喜欢啥子,讨厌啥子,成绩咋样。也从来没跟班主任打过电话。儿子是个内向的人,自己根本不晓得儿子交了哪些朋友,平时成绩如何,日子里有哪些愉快不愉快的事情。”尚父说,自己并不了解儿子。常年不在家的生活,实际上就是儿子一个人在过日子。“我除了能给他打点钱外,根本没有及时关心他和了解他。”悬崖边上只有尚飞一个人的脚印,他的父亲双眼失神地回忆道:“我看见我的娃儿,崖边的脚印转了好几圈,我现在也不晓得他最后在想着啥。”每一个沉默的孩子,都有自己歌唱的方式。他们用这种歌唱对抗外部世界,只是大多数时候没有人听罢了。他们最终认定,世界聋了,于是铤而走险。听他们唱歌□ 张丰18岁,正是一个生命正式开始绽放自我的时候,但这位少年却选择了放弃,一个生命就这样凋谢了。我们关注尚飞的坠崖,不是因为他是高考的失败者或留守少年,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沉默者。尚飞生命中最后的呐喊,“你们的记忆里会有我吗?”他要用死来刺痛大家,证明自己的存在。在此之前,他苦苦支撑,走过漫长的路。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城市,像尚飞一样沉默的孩子肯定还有不少。其实,用“沉默”来形容他们,说明我们在逃避责任。他们的悲伤没人听到,不是他们的责任,而是我们的社会一直习惯选择性倾听,也选择选择性遗忘,我们生活其中的话语体系就是这么残酷。我们喜欢成绩好的乖孩子,我们喜欢成绩好而调皮的孩子,甚至,我们也会喜欢成绩不好却又调皮的孩子,因为那至少也是生命力勃发的表现。我们唯独不会注意的,是那些成绩很差却又很乖的学生。我读高三时,班上有100多人,第一次考试,我的同桌是倒数第一。让我非常震惊的是,看上去他几乎和我一样刻苦。他沉默寡言,好在他的乒乓球打得特别棒,在班里没有对手。每个课间,他都飞速占领乒乓球台,等着大家的挑战。在我们心中,他不止是班里的倒数第一,也是乒乓冠军。对他而言,打乒乓是一种歌唱,也是一种存在。每一个沉默的孩子,都有自己歌唱的方式。他们用这种歌唱对抗外部世界,只是大多数时候没有人听罢了。他们最终认定,世界聋了,于是铤而走险。他们就如同山谷中寂寞的野百合,他们也会有春天。他们只是需要帮忙,才能抵达春天。专家分析父母冷漠严酷 易养成孤独型儿童孤独的利刃 伤己也伤人●22岁美国大学生 杀死3名华裔室友 今年5月23日,22岁美国大学生、孤独症患者埃利奥特·罗杰用刀杀死3名华裔室友后,又驾车前往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附近开枪扫射致3人死亡,随后自杀。此前,罗杰曾发布视频称:“我22岁了,还是处男,甚至都没吻过女孩。大学期间,所有人都寻欢作乐,但这些年我却在孤独中腐烂。这不公平。女孩子从来都不觉得我有吸引力,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13岁沉默少年 掐死同村8岁女孩 2004年11月,因同村8岁女孩骂骂咧咧,13岁的小宝将其掐死。小宝和女孩都是北京大兴郊区人。小宝内向不爱说话,也从不骂人。父母天亮就出门卖菜,也更偏爱哥哥,小宝沉默地承担了所有家务。村里人都说,“谁也看不出这孩子会杀人。”广州日报、南都周刊缺少关爱、找不到存在感孩子易形成孤独型人格四川省心理卫生协会执行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刘婷表示,从跳崖少年的成长经历分析,他从小缺乏父母、爷爷奶奶的关爱,生活中也应该没有关系较好的同学、朋友;而在学校,因为表面上“很乖”,也缺少老师的关注、关爱。长期以来,他一直游离于社会之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存在感,形成了孤独型人格,这种性格多形成于12岁之前。拥有这种性格的孩子,往往敏感多疑,当压力无法释放的时候(高考失利只是少年跳崖的诱因),就会走向极端。而这种极端方式会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内归因现象,人们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一种是外归因现象,遇事总在自身之外找原因。前者表现为自责,一旦过度容易引起自杀、自残;后者表现为怨天尤人,甚至形成反社会人格,产生伤害他人、报复社会的行为。冷漠严酷型父母容易养成孤独型儿童有些父母在情感上稍显冷漠,对孩子非常严厉,缺乏良好的情感疏通渠道,对孩子的反应也是冷漠相待。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被塑造成孤独型儿童。孤独儿童往往惧怕亲密接触,因为依恋父母的渴望经常落空,并由此认为:我没有需要。孤独儿童的内心里,可能隐藏着一个不真实的自我,看起来独立,实际上却是否定自我的需要。孤独儿童通常性格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他们通常对物质需求淡薄,独立并富于忍耐。然而,他们未来的婚姻生活通常充满曲折。常见的被配偶抱怨成冷血动物、冷酷无情的人,多半是孤独型人格。该如何避免悲剧老师家长别遗忘沉默的“乖孩子”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刘婷表示,即便不在孩子身边,父母也应当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学会与孩子亲近,哪怕只是思想上,不能让孩子产生被遗忘、甚至是遗弃的感觉。另外,在学校里,一些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孩子,因为表现很乖,往往容易被老师们忽略;但这并不能表明,这些“乖孩子”就没有心理问题。如果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这些孩子都保持沉默,更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就说明这些孩子个性上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就应该去关心这些孩子,去肯定、表扬他们的某些特质。还比如,可以让这些孩子担任课代表、组长等班级的某项职务,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存在感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看看各国家长会都怎么开:瑞典边吃边聊发布时间: 点击:955家长会是学校、家长、孩子沟通的重要平台。国内过分注重成绩的交流方式,不仅让学生们谈“家长会”色变,也令一些学习成绩平庸的学生家长避之不及。而在欧亚一些国家,家长会不与成绩挂钩,形式多样,氛围轻松,甚至成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渠道。看看各国家长会都怎么开 瑞典边吃边聊  法国:强调细节与民主  法国家长会十分强调细节。一般而言,每年开学的家长会最为重要。学校需要向家长介绍情况,让他们与孩子熟悉学校的环境、场地、运作方式以及新学期的各项信息与变动。会上有大量时间讨论各种细节,如学生人数、如何分班、学校食堂情况、学校教师情况、教育部新规定、课程设置、新学期时间安排、假期时间等。会议往往需要半天时间。  法国家长会就各问题提出看法,与校方的对话很多。总体上,气氛比较民主和平等。无论是校方负责人还是老师,均实事求是地与家长对话,而家长也毫不客气地提出各种疑问并要求回答。家长协会代表会将普遍性意见与诉求向校方提出。此外,家长与老师还会通过练习本的方式相互交流信息。双方可以随时在本上留言,孩子每天带去学校,没有问题则不留言。  与中国的家长会不同,成绩不是焦点问题。老师会指出学生学习的方向,要求家长配合,但不会因为成绩要求家长抓学生学习。法国学校也不以学生成绩来评判教师。法国中小学规定不布置作业回家,教学是学校的问题而非家长职责,这样家长会则不会变成表扬、批评会。&&&&  《环球时报》记者多次亲历法国家长会后发现,这不仅是了解学校信息与情况的重要渠道,也是家长积极参与学校运作和管理的一种方式。这主要通过全国性的家长联合会来实现。  瑞典:喜欢边吃边聊  在瑞典,老师和家长一直保持互动,而且形式多样。安妮今年7岁。她上幼儿园时,老师至少举行3次家长会,第一次在学期中间,第二次是家长应校方要求组织的,第三次则是学期末的汇报演出。  第一次家长会,家长一般都会带蛋糕、饼干、糖、水果等,学校也会准备饮料、咖啡(如图)。这种聚会是自由和非正式的,家长到了就喝茶、闲聊,孩子们在旁边吃喝或玩耍。活动目的是让家长们能够互相交流经验,同时和老师自由交流。  学期中间,校方会要求学生家长自己研究开展一项活动。《环球时报》记者参与了幼儿园家长们在学校附近的瓦萨公园的一次野餐及游戏活动。现场有热狗、面包、饮料、咖啡等食物,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玩耍,而家长们则边吃边聊,氛围很轻松。  期末,学校老师们会向家长汇报教学成果,同时举办汇报演出。家长则分成几个小组提意见和建议。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某次家长会上,有一名家长因孩子从台阶上摔下来受伤指出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学校随后在台阶两边装上护栏,而且把幼儿园重新规划成几个隔断,方便老师看管孩子。孩子们的汇报演出,通常在附近的公园或者学校里。汇报演出主要是唱歌,老师还会安排很有意思的活动,比如钓鱼,其实钓上来的是糖果。  日本:家委会管理有序  日本中小学一般在开学和期末召开家长会,主要是妈妈参加,很少能看到爸爸的身影。家长会一般由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比如暑假里的安全注意等。对于孩子的个别情况,班主任不会在家长会上公开点评,而会在平时和家长具体沟通。一方面是保护隐私,一方面则避免攀比。  家住东京文京区的钱女士有个正在读初中的儿子,她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日本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主要通过家长委员会来实现。当年儿子所在小学规定,每个学生家长在6年里必须担任一年的家委会委员。家委会会长由家长们选举,一般由当地有闲有势的家长担任。会长负责组织家长开展活动,并将家长对教师和学校的意见反馈给学校。如果对学校的处理不满意,还可以直接上报教育行政部门。  钱女士曾担任家委会的卫生委员,负责收集“印花”。这是日本战后一种特殊的学校支援方式,企业在某些产品包装盒上印上特别标记,学校可凭标记到企业兑换现金,购买体育用品等校园活动设施。每个月固定日子,班上的同学就将各自家中收集的印花交给她,由她负责清点计算。  运动会、汇报演出等例行活动也由家委会和学校共同组织。从活动议程、道具制作及场面调度,家委会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这些活动非常重视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比如运动会上每个孩子都必须参加比赛,而不是挑跑得最快的。就连那些残障孩子也会由老师扶着或抱着参加比赛。学校还会设计一些亲子项目,让家长和孩子们互动起来,增进感情。  印度:强调一对一面谈印度中小学教育“外松内紧”,上午8时30分上课,下午2时放学,看似大把的时间留给学生,但实际上“课业负担”并不小,老师会把很多“实践型作业”以及“合作型作业”留给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作业是需要家长引导或指导学生做的。老师对这些作业的评判不仅根据作业质量,很大一部分还要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来了解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过程,这种定期的“一对一面谈”是印度家长会的主要形式。  印度中小学每学期有数次家长会,老师会在某个上午或下午预约数位家长来学校,然后依次与学生家长面谈。这种面谈一般会在老师、家长及学生本人3人中进行,老师会当面就学生的学科成绩、课堂表现、沟通能力、课外活动能力等多个方面与家长及学生交流。这种交流一般会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老师会尽可能鼓励学生以及家长共同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老师会当面鼓励学生及家长迎接更多更大的挑战,比如加入学生社团组织,承担更多公益任务等。  印度中小学家长会强调老师和每个学生家长的“面谈”,目的是为了尊重每个孩子的隐私,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个孩子,而不是给他们增添更多压力。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80后独一代的育儿战争:学习做父母 病急乱投医发布时间: 点击:1809随着80后独生子女登上父母的舞台,新的育儿观念也层出不穷。从蒙台梭利、麦格希到华德福,各种教育理念在和中国式父母思维的碰撞中,进行着本土化的调整。然而,方法虽多,困惑更多。很多家长开始盲目的追求各种早教途径:交流、看书、上课…这些途径真的能有效解决他们的育儿问题吗?育儿的本质是什么?早教应该怎么做?我们随机访问了一些80后父母,他们热衷为孩子的教育各种尝试,却依然头疼不已。80后独一代VS独二代的战争米宝妈妈是一个典型的80后,高知、时尚,辣妈一枚,米宝宝10个月,长了8颗牙,热衷学习走路。米宝妈妈和很多80后一样,平时工作很忙,但是闲暇的时间却不知道该和米宝玩些什么,“我就把米宝放在爬行垫上,然后给他一些玩具,一边看着他一边用电脑工作,他就爬过来使劲敲我键盘”,也不知道怎么和米花交流,就觉得米花越来越闹腾。“米花非常不听话,让他坐着他就乱滚,不管他就哭闹耍赖,乱扔东西。怎么说也不听,每天我让他往东他往西,还没办法生气。他这么小,又听不懂话,完全没办法沟通,只能哄。有的时候连饭都没时间好好吃。”结果就是“我下了班,和老板斗完了还要跟他斗。”宾果的妈妈也是一名80后,工作忙碌,没时间管宾果。宾果已经4岁,进入了一家私立幼儿园。平时全天托管还感觉不到什么,一到周末宾果在家就好像齐天大圣,把房间搞得天翻地覆。宾果妈妈说“帮他整理,还反复跟他不要乱丢东西,根本没接收这个信号似的,继续胡闹,这还是在家里,在院子里和小朋友一起玩,为什么不高兴了,就把小朋友抓伤了。害的我要一个劲的跟邻居道歉。就这么一个孩子,也不敢打,爷爷奶奶都护着。”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好父母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2000万新生儿,0-4岁的儿童为9000万左右,很多爸妈为了不让孩子输掉人生这场战争,从起跑线上就开始了教育工作。可是像米宝和宾果的妈妈一样,困惑烦恼诸多,管孩子好像打一场仗似的。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关颖说“一些父母不顾自己孩子的特点、自身的条件盲目效法,最终很难避免失败的结局。”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却显得束手无策。说到对米宝的教育,米宝妈妈更是叹气“为了孩子花钱在所不惜,买了很多书没时间看,上课感觉也没什么效果,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针对这些问题,伊顿教育集团的王伟意识到“大家从来没有站在父母角度上思考,谁又能教他们做合格的父母。很多父母自学成才,通过网络或者朋友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是这些方式没有得到系统的指导,造成了很多问题。好的家庭教育不是帮孩子做得越多就越好,而是家长要去了解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教育发展,在有原则性的情况下让他自己能够自发的发展。”东方爱婴的贾军则认为“很多家长本身对教育有一个期望,就由着自己内心的潜意识对教育的梦想,建立一个心目中的儿童成长环境,这种潜意识在慢慢影响他的育儿方式,而缺乏对宝宝的需求真正的倾听。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父母对孩子本身尊重和理解,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走进早教机构,其实是让家长系统的学习做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能力。”80后父母教育参与度提高要解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金色雨林的认为切勿跟风“多元的时代,就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个体,要守住他自己的价值观,守住他的教育观念,守住他的教育方法,他才能够给孩子一致性的教育。”80后的父母也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努力实现着自身的转变。金宝贝的陈炜就看到了80后父母的决心“ 70年代的父母带着孩子到我们教育中心来上课,特别是爸爸这个角色很少会参与跟孩子的互动,基本上是站在一边,但是80后不但是妈妈,爸爸也非常开放地跟孩子做很多互动。所以我觉得80年代的父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社会赋予他们的阅历也好,认知也好,视野也是在进步,如果给他们一些引导,他们就会很快速的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此外,爷爷奶奶做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成员,也应该是被沟通的对象。陈炜说“遇到老人比较溺爱,小孩子很聪明,就意味找到靠山,父母就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如果把老人家一起带进来接受我们的方式、方法和理念,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家庭非常一致的理念和观念去对待整个孩子的生理、心理或者是未来学习方式方法的教育观念,实际上对于孩子他也是很舒服的。”早教要适应孩子个体特质4岁的宾果现在就读一家双语幼儿园,从小就接受双语教育。宾果妈妈对于外来的教育模式非常认可“给孩子搭建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对未来他学习语言应该会更有帮助。”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市面上的早教课程从班到情商班、财商班也是让家长们眼花缭乱,无所知从。东方爱婴的贾军认为“家长一定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你在一个机构看的时候,你不用看它叫蒙台梭利叫华德福,而是为什么用这样的课程来设计,我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孩子的需求是首选的。”而对于双语,贾军则认为意义不大。把教育机构的教育主张运用好比双语环境更重要。至少在两岁之前这个阶段里面,语言可以去渗透。但是教育的本质还是早期的孩子的全面发展。“我觉得常常是一个本末倒置。所以有家长抱怨说,教学效果不好,花了200块钱一节课,因为你就选择了表象语言,而你没有真正尊重儿童的需要。”谈到现在幼儿教育里流行的财商课程,金色雨林的林薇说“0到3岁的阶段发展目标是什么?身体健康,所谓吃好喝好睡好拉好,这是基础,就是营养。这些是基础,有健康的身体。然后还有一个安全的环境,他有感觉到被爱,被安全。他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这是属于心理的成长。”真正的早教应该适应每个阶段孩子的发展需要,而不是超越他们理解去做一些形式化的课程。社会竞争的压力造成了高焦虑的父母,唯恐被落下的心态让他们开始盲目的选择,病急乱投医。然而孩子还是在自然的成长,照书养,照经验养,他们都在慢慢的长大。真正的早教应该以家庭教育为根本,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一个有秩序但是宽松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童年的乐趣,鼓励他们,启蒙智慧,开发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安全的长大。这也许才是早教的本质。(来源:腾讯教育()&沈柯)广东广播电视台 现代教育频道>>图文新闻>>现代教育快讯
老外眼里的中国家长:要给孩子最好的发布时间: 点击:1228在开家长会的间隙,我问过校长三人:“你们对中国家长的印象怎么样?”校长说,第一,她觉得中国的家长跟加拿大家长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总会把最好的给孩子,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但是是最好的。  第二,他们很紧张孩子的学习,总希望学校留下大量的作业给孩子,老是把孩子的时间填满,他们老是觉得孩子太放松了,没什么事情做,好像是在浪费时间。“我这样自己分析,其实他们也是一种很懒的做法,希望学校把孩子的时间填满了,家长就不用管了。”  第三,中国的家长很希望学校就像保姆一样,帮他们去照看好孩子,所以他们对于学校严格的寄宿纪律觉得是好的,其中有一个家长说好,越严越好,因为你要帮我们管好这些孩子。“这让我觉得有很大的责任,这个大家庭里面,我就是代替他们做家长,又做保姆,又做老师,又做监护人。”  当然招生办主任也说了,其实校长也同意,说是的,有个家长就问她,我的孩子有什么要改进的。“我很不客气地说,希望他的孩子要学会跟我打招呼的时候,眼睛要望着我,甚至我开玩笑说,你的眼睛那么漂亮,为什么不看着我呢?”其实可能就是因为缺乏自信,在中国文化上不一样吧,他们总是觉得孩子有一点含蓄。  发展部主管也说了一句话,好像中国的家长对学校的发展不大去重视,只是在乎现在学校能够给予孩子什么,当然是关于学业的东西,至于其他的兴趣爱好,他们觉得好像是不务正业。其实你知道对孩子的教育是全面性的,尤其是在将来,比如我们想建这些学生中心,或者要把孩子送到肯尼亚学习建房子等等,其实每个东西都有我们自己的想法,但是中国的家长们可能更多关注孩子能否考上大学等等。这么说的话,我说比较功利一点或者比较短视一点,他说也不是这样的意思,反正可能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要求的也不大一样,我们觉得这也需要一个过程,甚至一些教育过程。  其中谈到一点,因为西方的教育模式是要求开放式的,所以要求学生要有一个动手能力,而不仅是动脑子的能力,团队的合作,而不是个人的埋头苦干,这点在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出去,有时候会比较僵化,跟不上节奏,有时候跟不上就会有自卑。  他们三位也问到我:“你把孩子留到中国,其实你是最有发言权的,孩子在这边读完小学、中学,他们再回到加拿大读高中,你觉得孩子在中国里面读小学有什么不同?”  首先我说每种教育体制都有它特别的地方,可能也都不完美,但都有存在的合理性。第二,你到了一个地方,就要适应当地的教育制度,因为这两种教育模式是不能够移植的,我在中国陪孩子读小学,假如问我有什么收获,我觉得第一是训练孩子的纪律和服从,因为在中国,比如做作业,你每天要交,这就是服从,,而且每天比如在学校里面一小时要做作业,回来多少时间做作业,做完作业之后,我们还要签名,这就是纪律。  第四是在中国里面,我有时间陪伴他们,大概每个星期我都会带他们去公园玩,甚至写作文的时候,去写一些景的时候,带他们去外面体验风景,去书店、去博物馆等等这些,我想这也是能够陪伴他们的。最主要是他们打好了中文的基础,因为在中国,因为是以中文为主的,你把中文的基础打好了,其实在学习中文的过程当中,就培养了很多的一些习惯,一些学习态度,一些学习训练,就是能力的训练、思考的训练,所以这很好。当然最好的,在中国陪孩子读小学,我认识了一批好认识,也跟他们结识了,成为好朋友,所以这对孩子去到将来都明白,其实学校是一个建筑物,我们要读不仅是读这个建筑物,而是读这个建筑物里面活生生的这些老师和同学。我的老大去了加拿大之后,她说最怀念的就是在中国认识的这些同学。  第三,我觉得也培养他们好的习惯,比如在三年级,因为三年级是一个阶梯,上了三年级有了这样初步的铺垫之后,他到四年级、高年级的时候,他就更容易,我就抓紧三年级的学习好习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把一个闹钟放在前面,每天晚上他做完作业之后,自己收集东西,把明天要上课的东西收拾好,另外一个好习惯就是他一有空就给他看书,带他去图书馆,带他去书店,他就爱上了图书,他就会随时拿起书来阅读,爱好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厦门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