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奥运会上破1000米世界纪录录最多的回家

二十世纪奥运会上破世界纪录最多的回家_百度知道
二十世纪奥运会上破世界纪录最多的回家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我想不是美国就是前东德
毫无疑问,美国
其他类似问题
二十世纪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奥运的感人故事_百度知道
奥运的感人故事
要2008的,关于运动员的故事!越详细越好!
提问者采纳
  文件地址:  一个伟大的母亲,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只要有爱,一切都有可能。只要坚持,一切都会好起来。  这是一个坚强的母亲的故事。在2002年前,丘索维金娜是个快乐的体操姑娘。1975年出生,16岁就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操金牌、跳马银牌;1992年首次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摘得女子团体金牌;1996年至2004年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加奥运会。过去的日子是为了梦想,丘索维金娜快乐地在体操场上抛洒着汗水,收获着辉煌。国际体操联合会以丘索维金娜的名字命名了三个动作。然而一切都在2002年发生了变化。那年,丘索维金娜的3岁儿子阿廖沙被查出患了白血病。而后体操对她不再是单纯的比赛,而突然变成了一项为了儿子治病的工作。那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届体操世锦赛,不是因为拿了金牌或者四个项目全都进入了决赛,而是深陷在极度矛盾情绪中的那几天实在太难熬了。母爱的力量有多大?33岁的她幸福地说:我为自己得到这枚银牌而自豪,而我会将这枚银牌带回家,送给我的儿子。  就这样,为了赚取奖金,只要有参赛机会,丘索维金娜总会把四个项目全都报上。当别的小选手在场上专攻单项时,这位妈妈级的运动员却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全能型发展。但是,很快,她就得到了一个坏消息:一天,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生告诉她,他们的医疗条件还不足以拯救阿廖沙。丘索维金娜知道自己不得不下个决定了。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变卖了小公寓和汽车,来到了德国丰田科隆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主教练彼得·布鲁格曼让丘索维金娜加入了他们俱乐部,并让阿廖沙住进了科隆大学医学院,还给了他们很多经济上的支持。阿廖沙的病情也开始逐渐稳定,现在除了定期的血检外,已经不用经常去医院了。在2006年,在体操欧锦赛的跳马项目上为德国拿到了23年来的首枚金牌。  “我的生活很忙碌,要参加很多的比赛,每天还要坚持训练。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在阿廖沙身边。但是,这样的日子我过得更踏实,因为只有这样,能让阿廖沙继续接受很好的治疗,这是我这个母亲能为他做的全部。” 丘索维金娜的人生观  北京奥运会最心酸时刻——铁汉夺金祭亡妻    8月19日,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在领奖台上手持金牌、鲜花和妻子的照片。当日,马蒂亚斯·施泰纳在北京奥运会举重男子105公斤以上级决赛中以461公斤的总成绩摘得金牌。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8月19日,德国选手马蒂亚斯·施泰纳在领奖台上手持金牌、鲜花和妻子的照片。当日,马蒂亚斯·施泰纳在北京奥运会举重男子105公斤以上级决赛中以461公斤的总成绩摘得金牌。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奥运会感人故事精选 ( 19:15:51)日 08:30奥运会感人故事精选 ( 19:15:51)标签:体育  顾拜旦 催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一个古希腊历史的狂热爱好者,一个反对君主制的共和主义者,复兴了奥林匹克。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坐者左一)在重建奥林匹克社会并确立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框架中居功至伟。日,国际奥委会(IOC)成立,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诞生。  刘长春 单刀赴会洛杉矶  在太平洋上颠簸了21天后,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刘长春于日下午4时到达美国洛杉矶码头。他是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的惟一 一名中国选手。因长途旅行体力不支,刘长春在100米和200米预赛中即遭淘汰,但他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  吉姆·索普 金牌等待70年  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夺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两枚金牌的美国运动员吉姆·索普,半年后因被人诬陷为职业运动员而被收回金牌。1953年,索 普在忧愤贫病中去世,逝前还喊出:“还我金牌!”1983年1月,也就是在他的金牌被剥夺70年以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洛杉矶亲自把金牌交于索普 的后代。冤案得雪,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对公平公正的全力追求。  欧文斯 45分钟狂破纪录  45分钟内5破1平世界纪录。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上,欧文斯(右)连夺4枚金牌。图中他和获得跳远亚军的德国运动员鲁兹·朗在赛后交谈。不 过在那之后,经济上的窘困使欧文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为了生计,他曾和狗、马赛跑,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欧文斯去世四年后,美国设立了“杰西·欧文斯 奖”,表彰在每一年的田径比赛中表现突出的美国男女运动员。  扎托佩克 被称为“人类火车头”  有“人类火车头”之称的前捷克斯洛伐克长跑名将扎托佩克(右一)在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以惊人的耐力夺得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3 枚金牌。有趣的是,5000米项目夺冠后20分钟,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妻子丹娜也在这里夺得标枪金牌。夫妻同一天双双夺冠,书写了奥运会的空前历史。  贝基拉两夺马拉松冠军  24岁时开始练习长跑前,他是牧童和皇家卫兵。1960年,他在罗马奥运会上打破马拉松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非洲黑人选手。因用赤脚 跑完全程,阿贝贝·贝基拉获得了“赤脚大仙”的美称。4年后,他又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开创了蝉联奥运会马拉松冠军的先例。默默无闻的非洲长跑运动,自贝基 拉之后蓬勃发展,并在世界田坛占有重要的地位。  阿里 反抗种族歧视  如果他只是个拳手,哪怕是最令对手畏惧的拳击天才,穆罕默德·阿里(右二)也不会像他现在这样成为一个传奇。18岁即获得第十七届奥运会81公斤级金 牌远非他给我们的最大震撼。阿里憎恶美国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不愿沿用奴隶主的姓氏,并愤怒地将奥运金牌扔进了俄亥俄河。他还拒绝美国陆军的征召,推动了上 世纪60年代的反战浪潮。和平与团结,始终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诉求。  史密斯与卡洛斯举起黑手套  几乎所有关于1968年的年鉴中,都不应该错过这张照片。第十九届墨西哥城奥运会男子200米的颁奖仪式上,金牌得主托米·史密斯和铜牌得主约翰·卡 洛斯在奏响美国国歌后,举起戴着黑色手套的拳头低下了头,以此抗议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两尊黑色的“雕像”,令全场愕然。尽管因为此举他们被逐出了美国奥 运代表队,但呼吁人人平等的举动让他们赢得了奥林匹克的尊敬。  慕尼黑不能忘记  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不成功的一届奥运会。日,“黑九月”组织在慕尼黑制造了一起奥运史上罕见的惨剧。他们劫持并杀害了以色列9名运动 员和2名教练员,同时有2名警察遇难。次日,慕尼黑体育场暂停比赛一天,改成有8万人参加的追悼会。“慕尼黑血案”作为奥运史上最为恐怖的一页,促使以后 的奥运会主办国大力加强了安全警卫工作。  雷德蒙德 被父亲搀过终点  算上在距离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不到四个月时做的一次跟腱手术,德里克·雷德蒙德为了自己的奥运梦想先后开过五次刀。但在巴塞罗那的400米半决 赛中,他因右大腿肌肉突然撕裂而在半途痛苦倒地。眼含泪水的他拒绝了医务人员的担架,在父亲吉姆的搀扶下一步步走过终点,6.5万名观众全体起立为他欢 呼。金牌梦想的终结,从来不代表着奥运精神的离开。  奥运会的感人故事(详细)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18:59提问者: 978152 - 试用期 一级最佳答案当然首推阿赫瓦里当,腿受伤了,还坚持完成了马拉松,被誉为马拉松英雄!!  马拉松选手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John Stephen Akhwari)只代表祖国参加了一届奥运会——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在全部75名参赛者中垫底,在此之前、之后他也并未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好成绩被纪录,这在长跑高手层出不穷的非洲可谓平平无奇。  但就是这样一位垫底者,却获得了比不少奥林匹克冠军更响亮的名声,和更广泛、更深久的影响力,如今时过境迁已近40年,人们仍忘不了他,他的名字 被镌刻在奥林匹克名人录,成为北京奥运系列节目《英雄之歌》的一分子,在他的家乡坦桑尼亚,一个“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竞技基金会”正开足马力运作,以 为那里家境贫寒、但有运动潜力的田径新苗提供资助,他曾被法国《队报》誉为“最美的垫底者”。  奥林匹克的宗旨不是更快、更高、更强么?这位垫底者究竟做了些什么,竟获得如此高的荣誉?  话说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是第一次在高原举办的夏季奥林匹克盛会,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让那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好戏连台,出现了许多空前的好成 绩。相形之下,马拉松比赛的成绩太一般了,冠军、埃塞俄比亚人马默.沃尔德的成绩2小时20分26秒4,比他的同胞、两届奥运金牌得主“赤脚大仙”阿贝 贝.比基拉在4年前东京奥运会上创造的2小时12分 11秒2差了一大截,亚军日本的君原健二和季军新西兰的迈克尔.瑞安2小时23秒多的成绩更是平平无奇,记者们除了例行公事般看一眼颁奖式,最多关注一下 因伤只跑了17公里便颓然倒地的“赤脚大仙”比基拉,对其他选手并未太在意,观众们也没对马拉松投注过多热情,等颁奖式结束,场地内其它项目都已比完,他 们便三三两两地退场回家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组委会开始通知马拉松沿途的服务站开始撤离,结果得到一个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消息:有个选手还在跑!  原来这个还在跑的选手就是阿赫瓦里。他在跑出不到5公里后因碰撞而摔倒,膝盖受伤,肩部脱臼,但他并未就此退出,而是一瘸一拐地继续向终点跑去。 渐渐的,所有选手都将他远远甩在身后;渐渐的,围拢在街道两侧打气助威的人群已散尽,天色也越来越黯淡,所有人都觉得马拉松比赛已经结束,只有阿赫瓦里本 人坚定地跑着,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比赛远未结束。  又过了半小时,天色已全黑,阿赫瓦里仍在继续着。由于剧痛,他的慢跑比寻常人散步还要慢,他的膝盖不住流淌着鲜血,嘴角也痛苦地抽搐。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身边出现了一名男子,《三角洲天空画报》的记者,这位记者同情地看着他,不解地问,为什么明知毫无胜算,还要拼命跑下去?  阿赫瓦里显然毫无准备,他默默地又“跑”了好一会儿,才突然坚定地答道:“我的祖国派我来墨西哥城,为的不是只是让我起跑,而是要我跑到终点”。  被深深感动的记者不但向自己的杂志社发了稿,还立刻把稿件发回奥林匹克新闻中心,阿赫瓦里的名言不一会就通过广播回荡在墨西哥城这座世界人口最多 城市的上空,许多本已回家的市民纷纷赶到路边,为这位勇敢的选手助威、欢呼,在观众的鼓励下,阿赫瓦里拖着伤腿,顶着满天星星,走入了专门为他打开灯光的 阿兹特克体育场,几乎是一码一码蹭到了终点线。  他被当作英雄般簇拥着,受到了远比冠军更隆重的礼遇。由于过于激动,人们忘了统计他的确切成绩,在奥运成绩册上只有他获得的名次:75人中的第57名,排在他之后的18位选手,都是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场的。  阿赫瓦里1938年出生于英属坦噶尼噶的姆布卢Mbulu,参加墨西哥城奥运时已是30岁老将。虽然他此前并无煊赫成绩,但作为坦桑尼亚历史上首 位参加奥运竞技的选手,他没有辜负国家的厚望,成为 “最美的垫底者”。奥运后不久他便退役,进入坦桑尼亚奥委会工作,如今他将主要精力投注于“约翰.斯蒂芬.阿赫瓦里竞技基金会”,他希望能帮助更多小选 手,让他们在今后的奥运赛场上不再跑在他人身后。  不晓得够不够?我只能找到这么多了!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61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刘长春 单刀赴会洛杉矶 在太平洋上颠簸了21天后,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刘长春于日下午4时到达美国洛杉矶码头。他是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的惟一一名中国选手。因长途旅行体力不支,刘长春在100米和200米预赛中即遭淘汰,但他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 吉姆·索普 金牌等待70年 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夺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两枚金牌的美国运动员吉姆·索普,半年后因被人诬陷为职业运动员而被收回金牌。1953年,索普在忧愤贫病中去世,逝前还喊出:“还我金牌!”1983年1月,也就是在他的金牌被剥夺70年以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洛杉矶亲自把金牌交于索普的后代。冤案得雪,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对公平公正的全力追求。 欧文斯 45分钟狂破纪录 45分钟内5破1平世界纪录。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上,欧文斯(右)连夺4枚金牌。图中他和获得跳远亚军的德国运动员鲁兹·朗在赛后交谈。不过在那之后,经济上的窘困使欧文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为了生计,他曾和狗、马赛跑,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欧文斯去世四年后,美国设立了“杰西·欧文斯奖”,表彰在每一年的田径比赛中表现突出的美国男女运动员。 扎托佩克 被称为“人类火车头” 有“人类火车头”之称的前捷克斯洛伐克长跑名将扎托佩克(右一)在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以惊人的耐力夺得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3枚金牌。有趣的是,5000米项目夺冠后20分钟,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妻子丹娜也在这里夺得标枪金牌。夫妻同一天双双夺冠,书写了奥运会的空前历史。 贝基拉两夺马拉松冠军 24岁时开始练习长跑前,他是牧童和皇家卫兵。1960年,他在罗马奥运会上打破马拉松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非洲黑人选手。因用赤脚跑完全程,阿贝贝·贝基拉获得了“赤脚大仙”的美称。4年后,他又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开创了蝉联奥运会马拉松冠军的先例。默默无闻的非洲长跑运动,自贝基拉之后蓬勃发展,并在世界田坛占有重要的地位。 阿里 反抗种族歧视 如果他只是个拳手,哪怕是最令对手畏惧的拳击天才,穆罕默德·阿里(右二)也不会像他现在这样成为一个传奇。18岁即获得第十七届奥运会81公斤级金牌远非他给我们的最大震撼。阿里憎恶美国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不愿沿用奴隶主的姓氏,并愤怒地将奥运金牌扔进了俄亥俄河。他还拒绝美国陆军的征召,推动了上世纪60年代的反战浪潮。和平与团结,始终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诉求。 史密斯与卡洛斯举起黑手套 几乎所有关于1968年的年鉴中,都不应该错过这张照片。第十九届墨西哥城奥运会男子200米的颁奖仪式上,金牌得主托米·史密斯和铜牌得主约翰·卡洛斯在奏响美国国歌后,举起戴着黑色手套的拳头低下了头,以此抗议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两尊黑色的“雕像”,令全场愕然。尽管因为此举他们被逐出了美国奥运代表队,但呼吁人人平等的举动让他们赢得了奥林匹克的尊敬。 慕尼黑不能忘记 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不成功的一届奥运会。日,“黑九月”组织在慕尼黑制造了一起奥运史上罕见的惨剧。他们劫持并杀害了以色列9名运动员和2名教练员,同时有2名警察遇难。次日,慕尼黑体育场暂停比赛一天,改成有8万人参加的追悼会。“慕尼黑血案”作为奥运史上最为恐怖的一页,促使以后的奥运会主办国大力加强了安全警卫工作。 雷德蒙德 被父亲搀过终点 算上在距离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不到四个月时做的一次跟腱手术,德里克·雷德蒙德为了自己的奥运梦想先后开过五次刀。但在巴塞罗那的400米半决赛中,他因右大腿肌肉突然撕裂而在半途痛苦倒地。眼含泪水的他拒绝了医务人员的担架,在父亲吉姆的搀扶下一步步走过终点,6.5万名观众全体起立为他欢呼。金牌梦想的终结,从来不代表着奥运精神的离开。
刘长春 单刀赴会洛杉矶 在太平洋上颠簸了21天后,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刘长春于日下午4时到达美国洛杉矶码头。他是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的惟一一名中国选手。因长途旅行体力不支,刘长春在100米和200米预赛中即遭淘汰,但他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
参考资料:
电视上~~!
感人故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性的迷失—二十世纪世界丑闻纪实
&&&&&&&&&&&&&&&&
/ 人性的迷失—二十世纪世界丑闻纪实 
轩然大波  在 24 日下午 4 时 30 分由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约翰逊曾以胜 利者的口吻说:“对 9 秒 79 的成绩,我并不感到惊奇。因为在赛前的训练中, 我跑得比这个成绩还快!连我妈妈都要求我跑 9 秒 78,我这次本可以达到, 可我首先是胜利。我想明年我能够跑 9 秒 75!”当有记者问“你认为你的世 界记录能保持几年”时,约翰逊满怀信心地宣称:“我想,在今后的 50 年到100 年之内,我的记录没人能打破!”语惊四座,他再一次被人们的喝彩声 淹没??  然而有谁知道,3 天之后,正是这位约翰逊在汉城闹出了比其奥运奇冠 更使人震惊不已的丑闻:服用兴奋剂!原来,9 月 26 日早晨,汉城奥运会药物检验中心主任朴钟世在对一份尿样作测试时,发现内含一种极危险的违禁药——类固醇,该类药物能迅速增 强肌肉力量,提高人体忍受超强度运动量的能力,但长期服用将引发癌症。 朴钟世为慎重起见,又作了一次测试,结果与第一次完全相同。急忙查阅尿 样的主人,发现竟是本·约翰逊。朴钟世惊得目瞪口呆,赶紧将此情况通知 了加拿大体育代表团团长雷沙连。雷沙连立即通过越洋电话向马尔罗尼总理 作了汇报,加拿大政府迅速行动试图挽回事态,约翰逊被暗中要求接受尿样 复检,但 A、B 两管尿样检测结果仍呈阳性。至此,加拿大代表团总医师巴恩 特也无话可说。药检中心遂将本·约翰逊违禁服药的情况上报国际奥委会。  27 日凌晨 2 时 15 分,加拿大体育代表团主要官员,当着前来汉城观战 的约翰逊母亲、妹妹及其经纪人的面,向约翰逊宣布了他的尿样化验结果。 约翰逊顿时脸色苍白,表情呆滞,连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说他什 么也没吃,他什么也不知道,他的身体也许有罪,但他的脑子也许是清白的。 不管约翰逊如何辩白,加拿大体育官员要他立即交出百米金牌,并宣布他已 被加拿大体育代表团除名。  上午 9 时,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紧急会议结束。国际奥委会正式通知加拿 大代表团,取消约翰逊奥运会参赛资格。  10 时,国际奥委会举行记者招待会,奥委会药物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亲 王郑重宣布:尿样化验结果表明,约翰逊很可能在赛前一段时间一直在服角 兴奋药物,违反了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规定,故没收其百米金牌,并给以禁赛2 年的处罚。3 天前,曾为约翰逊所取得的非凡成就而感到骄傲的萨马兰奇主席,心情沉重但语气坚决地指出:“这是对奥运会及奥运发展的一大打击, 但奥委会的决定是正确的,它显示了我们打击这些运动场歪风的决心。”“飞人”约翰逊因服用兴奋剂而被迫回金牌、取消奥运比赛资格的特大号外迅速传遍汉城,传遍世界。许多报刊杂志还在登载文章为约翰逊夺冠分 析成功秘诀呢,约翰逊丑闻迅速败露使他们措手不及,忙乱不堪,想撤版收 回已断无可能,结果是贻人笑柄,声誉扫地。西欧、北美及日本的许多大公 司、大企业,原先与约翰逊签有不少赞助协议、广告合同,这些将给约翰逊 带来滚滚财源,现在得知约翰逊干出了这等丑事,就对他横加指责,纷纷宣 布解除协议,撤销合同。准备在奥运会闭幕后邀约翰逊至东京与刘易斯再比 高低的日本朗日新闻社、朝日电视台,被约翰逊此举弄得哭笑不得,直骂约 翰逊令人失望之至。各国体育迷得知约翰逊服用兴奋剂的消息后,抱头痛哭 者有之,呆若木鸡、百思不得其解者有之,咬牙切齿、扬言要干掉约翰逊者 亦有之,而对世界上的众多赌徒来说,前后仅 3 天时间就好像是换了人间。 原来因把赌注押在刘易斯身上而输得一文不名的人而今翻本赚了一大笔,原 来因看好约翰逊而骤成富豪的人现在却又变得一贫如洗。在这翩云覆雨的剧 变中,不少人或因悲伤过度或因大喜过望而断送了卿卿性命。但遭受打击最沉重的还是加拿大和牙买加。 本·约翰逊勇夺男子百米桂冠后,加拿大举国欢庆,人们视其为民族的英雄、国家的骄做。而当约翰逊服用违禁药物的消息传回国内时,如同晴天 霹雳,使人们从喜悦的巅峰一下跌入了悲哀的深谷。一位电台播音员向渺渺 太空发出了绝望的呼喊:“约翰逊,你怎么能这样子?!”加拿大总理马尔 罗尼发表谈话:“所有加拿大人此刻都感到十分遗憾。”加拿大奥委会前副 主席马赛尔也表示:“我为约翰逊、为加拿大、为体育而感到难过。”政府 体育部长迅即宣布:“将终生禁止约翰逊参加加拿大队,并禁止他参加政府出资的任何比赛。”有关方面随后相继推出对约翰逊的处罚措施:停止向他 提供每月 500 美元的训练费,不再提供任何体育训练比赛资助。加拿大各报 头版头条均以《加拿大的国耻》为题发表文章,痛斥约翰逊的可耻行为。许 多加拿大人指责约翰逊由于他的丑行而使多伦多市申办 1996 年第 26 届夏季 奥运会的成功希望顿时化为泡影。  在约翰逊少年时期整整生活了 14 年之久的故国——牙买加,人们同样在 为他而感到哀伤,感到痛心。但牙买加人对自己在海外的游子是宽容大度的, 他们表示:“约翰逊,你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你,不管你做错 了什么事,你都是牙买加的儿子。”  兴奋剂事件曝光后,约翰逊及其母亲、妹妹、教练、经纪人等即被汉城 希尔顿大酒店扫地出门。 27 日早晨 7 点 20 分,约翰逊一行在 20 名南朝鲜 警察的护送下乘车到达金浦机场,准备转道纽约回国。当初约翰逊来汉城参 加奥运会时在机场曾受到数百名记者的“轰炸式”采访,不想在他今天如过 街老鼠般黯然离开汉城时,同样有几百名记者“恭候”在机场。约翰逊深感 无地自容,对记者的提问未置一词,他母亲和妹妹更是掩面而过,惟恐被立 此存照。10 点 50 分,他们乘坐的南朝鲜班机呼啸着升入天空,约翰逊的脑 海中顿时也成了一片空白。当约翰逊取道纽约终于回到加拿大多伦多时,前 来机场迎候的只有他的家属和极少数死心塌地的支持者,记者们蜂拥而上拍 照提问,约翰逊依然保持沉默,迅速离开机场前往位于多伦多郊区的他姐姐 的寓所,深居简出,闭门思过。谁之过  本·约翰逊落得如此下场,从根本上说是其咎由自取。但如果从更深层 次探讨的话,完全可以说约翰逊也是体育竞技日益商品比、政治化的牺牲品。 加拿大一位体育工作者在约翰逊兴奋剂事件后发表评论指出:那些运动员的 赞助人,一味要求运动员拿好名次,“我付给你那么多的钱,你怎么能以银 牌应付我?”于是,运动员们只得打针吃药,以自己的名誉甚至生命为代价 去夺取金牌,约翰逊就是这样使自己跌入灾难深渊的。此话不无道理。实际上,据事后透露,不仅约翰逊身后有一个赌博集面,就是刘易斯背后也有一个黑幕集团,约翰逊和刘易斯仅是在体坛上被他们所操纵的玩偶而 已。本·约翰逊 1961 年 12 月 30 日出生于牙买加法尔默斯,14 岁时全家迁居加拿大多伦多。1976 年,被田径俱乐部教练弗朗西斯招至麾下。1978 年, 年仅 17 岁的约翰逊在英联邦运动会上荣获男子百米短跑第 3 名,初露锋芒。1980 年,在泛美青年运动会上又获得第 6 名,与他同龄的美国黑人运动员刘 易斯以辉煌的成绩拔得头筹。从小就不甘居人之后的约翰逊心中暗暗发誓, 一定要战胜刘易斯,在世界短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为此,约翰逊作出了艰 苦的努力,但在比赛中却总是败在刘易斯脚下,有时甚至输得更惨。1q84 年 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约翰逊奋力拚搏,以 10 秒 22 捧得铜牌,刘易斯以 9 秒99 再度夺魁。距离逐渐缩小,增强了约翰逊赶超的信心。1985 年 8 月 21 日 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国际田径邀请赛上,约翰逊终于扬眉吐气,首次战胜了 不可一世的刘易斯。此后,直至 1987 年 8 月 30 日的罗马世界田径锦标赛, 约翰逊与刘易斯曾 6 次交锋,结果取得了 5 胜 1 败的佳绩。特别是在罗马大赛上,约翰逊以 9 秒 83 的世界新纪录奠定了“第一飞人”的基础。可刘易斯 不服,相约在来年的汉城奥运会上再决高低,约翰逊慨然应战。不料,在 1988年 2 月举行的一次室内田径赛上约翰逊负了伤,一直未能痊愈。眼看汉城大 赛日益逼近,约翰逊不免忧心忡忡。5 月,他独自一人前往加勒比海的圣基 德斯岛,寻找自己的私人医生马里奥·阿斯塔潘。阿斯塔潘为约翰逊作完检 查,轻声安慰说:“孩子,没事的,到 6 月底你可以恢复训练。”果然,不 知道阿斯塔潘大夫用了什么灵丹妙药,1 个多月后约翰逊又活跃在训练场上 了。  可约翰逊万万没有想到,就在罗马大赛之后,一只巨大的黑手已悄悄向 他伸来。美国某个专事体育赌博的幕后集团委托一个私人体能医学研究机 构,对约翰逊的体能特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仪器测试表明,约翰 逊的起跑冲力非常人所及,达 0.129 秒,肯定是靠服用某种神奇药物所致。 为彻底揭穿谜底,这个黑色帮会又辗转求助于国际运动禁药研究的权威机构——苏联体育科学研究院。美国田径协会为自身利益计,也暗中参与了这项 代号为“诚实约翰”的美苏合作计划。不久,一瓶暗中弄到的约翰逊的尿样 就送到了莫斯科。苏联体育科学研究院马上进行测试,证实约翰逊的尿样中 有“合成代谢类固醇”;并提醒美方:如果运动员在使用该类禁药的同时, 服用 2 年前由苏联发明的一种保护性药物,那么 2 小时后即使精密的测试仪 器也将对此无能为力。美国田径协会得知这一情况后大惊失色,迅即与美国 中央情报局药物研究单位商讨对策,同时将这一机密透露给了国际奥委会有 关官员和正在筹备奥运会的南朝鲜当局。为断送约翰逊的运动生涯、牟取暴利,美国官方、田径协会与黑帮集团相互勾结利用,制定了周密细致的”猎鲨计划”。首先是要求承制奥运药物 检测设备的公司加紧研制更精密可靠的尖端仪 器,其次是强令稍知底细的刘 易斯闭紧嘴巴,不露丝毫口风,最后在汉城奥运会前夕派人对约翰逊进行跟 踪侦察。1988 年 9 月 8 日,约翰逊一行 8 人到达日本千叶县作赛前适应训练。 国际奥委会药物委员会事先与日本警方取得联系,在约翰逊下榻之处安装窃 听器,并通过特殊手段每天收集他的小便,结果发现约翰逊在阿斯塔潘大夫、 弗朗西斯教练的怂恿下不仅注射禁药,而且在吸食大麻等毒品。国际奥委会 药物委员会据此命令有关人员对约翰逊严加“看护”。于是,9 月 24 日下午 奥运会男子百米短跑决赛刚鸣金收兵,有关官员就催促约翰逊去验尿。约翰 逊虽在赛前就补服了一种名叫“守护神”的保护药物,但毕竟做贼心虚,所 以一再推托拖延,2 个多小时后才百般无奈地交出尿样,结果隐情暴露,臭 名远扬。赌刘易斯定能获胜的美国黑帮集团看到 1 年多的心血“终成正果”, 不禁心花怒放,因为这一下就意味着 70 亿美元的巨额赌注将尽入他们的腰 包。而已身败名裂的约翰逊只能向隅而泣,凄然而归。真相大白  1988 年 10 月 1 日,约翰逊在隐居数日后公开露面,接受了《多伦多太 阳报》记者的采访,公开承认在汉城奥运会比赛前他曾接受过针剂和口服液 两种药物治疗,到汉城进行适应性训练时又注射过一种含有人参粉等滋补药 物的针剂,但他声明:“我不会给接受我的加拿大人做丢脸的事,我是无罪 的。”    10 月 4 日,在律师福特曼的陪伴下,约翰逊在多伦多市夏特通旅馆向新 闻界宣读了一份声明,重申:“我从来不曾服用、也不懂得使用违禁药物, 我不愿意使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国家和那些爱护我的人遇到麻烦。” 可就在约翰逊竭力为自己洗刷罪名的时候,与他相处多年的队友、加拿 大短跑女将伊萨珍科于 10 月 9 日在渥太华发表谈话指出,她有足够的证据证 明本·约翰逊在汉城奥运会上有目的地服用了兴奋剂。不仅如此,在 1987 年的罗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约翰逊也是靠服药才夺冠的。现在约翰逊口口 声声说自己是无辜受害者,这是自欺欺人的鬼话。“本吃了类固醇、我也吃 了类固醇,是阿斯塔潘大夫给我们的,我们的教练弗朗西斯虽然不是科学家, 但他知道所发生的事。”与约翰逊同在多伦多田径俱乐部受训的另一队友莫 厄特也向报界证实,在他们俱乐部,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约翰逊当然也不例外,弗朗西斯的“天才”之处就在于让运动员服用禁药。 为了彻底弄清约翰逊兴奋剂事件的真实情况,加拿大政府通过多种渠道 进行调查。一是责成有关科学研究所对约翰逊再作尿样检测。结果化验表明, 约翰逊曾长期服用类固醇,只是在汉城奥运会比赛前不久才停止。二是由皇 家警察厅就运动员普遍服用违禁药物一事展开追查。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终 于发现了一个以多伦多为中心的代谢类固醇销售网,约翰逊的私人医生阿斯 塔潘就从这儿购买过某种类固醇。此外,据他人告发,阿斯塔潘还长期从一个总部设在纽约的生产厂家购买违禁药物。  1989 年春,各方面的调查基本结束,为全面揭露加拿大体育部门使用违 禁药物的真相,使更多的人从中汲取有益的教训,多伦多最高法院决定就约 翰逊兴奋剂事件进行公开听证会。3 月 1 日,公开听证会正式开始,第一个被传唤到庭作证的是长期担任约翰逊教练的弗朗西斯。 弗朗西斯坦白说:“我在考察了国际体育界的状况后,从 1979 年开始和伊萨珍科合作,试用了类固醇,开始是从多伦多医生开的处方那里获得,后来通过其他渠道弄到??我第一次见到约翰逊是 70 年代。 1981 年,约翰 逊在我手下干了 4 年以后,成绩达到 10 秒 25。我们面对着类固醇泛滥的世 界,要使他的成绩迅速提高,就应该使用兴奋剂。我带他去一个医生那里一 起讨论服用办法,约翰逊开始说他需要考虑一下,后来他同意了。”同时, 弗朗西斯竭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开脱,称:“对使用类固醇不能一刀切,它 并不能自动地保证提高成绩,而只是作为运动员保持艰苦锻炼的基础。”3 月 2 日,弗朗西斯继续进行作证。他补充说,约翰逊等队员实际上从1981 年开始就在使用类固醇。从 1983 年起,阿斯塔潘又在他的训练小组中 实施类固醇计划。1987 年罗马世界田径锦标赛期间,约翰逊再次服用了类固 醇,但没被查出来。1988 年 5 月,约翰逊肌腱拉伤后到加勒比海的小岛上进 行治疗,由阿斯塔潘提供类固醇。在汉城奥运会上,约翰逊还随身带了一瓶 阿斯塔潘给的康力龙。  3 月 6 日,听证会第 2 次开庭,由弗朗西斯对汉城奥运会前夕约翰逊的 服药情况作详细说明。弗朗西斯介绍说,在 1988 年年初的 1 个半月内,约翰逊一直在服用类固醇 Furazabol。从 8 月 24 日至 9 且 2 日,约翰逊改服另一种类固醇 Astragol, 同时服用掩护性的冲洗药。在汉城百米决赛前三星期,约翰逊又注射了一种 类固醇。  弗朗西斯在听证会上对约翰逊等人服用兴奋剂的事实供认不讳,但他同 时再三强调,美国、苏联、民主德国、联邦德国的一些拔尖运动员也都使用 过兴奋剂,只不过手段更为高明而已。另外他完全有理由怀疑约翰逊在汉城 的药检被某些神秘人物做了手脚。弗朗西斯的这番话立即遭到国际奥委会官 员及苏、美等国运动员的严词驳斥。  3 月 13 日开始,女子 50 米和 50 码跑室内世界纪录保持者伊萨珍科到庭 作证。伊萨珍科首先承认自己从 1979 年起就开始服用违禁药物,然后详细披 露了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她在训练营亲自为约翰逊注射类固醇针剂的情 况,旨在说明约翰逊一直在有目的地使用兴奋剂。进入 5 月份,听证会仍未结束。 常为约翰逊看病的医生杰克·萨斯曼作证说,1987 年约翰逊在罗马大赛后不久到他的诊所就医,说他的胸部突然出现了一个肿块,他当时就怀疑这 很可能是服用兴奋剂所带来的副作用。  曾在多伦多田径俱乐部工作过的卢宾教练也登台作证,指出阿斯塔潘大 夫在约翰逊参加 1987 年罗马大赛时曾给了他某种“特别的东西”。  5 月 24 日,约翰逊兴奋剂事件的另一关键人物阿斯塔潘终于登场亮相。 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阿斯塔潘将他自己所知的兴奋剂丑闻和盘托出。他说, 他是 1983 年在多伦多结识约翰逊的,从此开始管理约翰逊等短跑运动员的服 药事宜。他也深知,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风险太大,所以多留了个心眼,把 自己同约翰逊、弗朗西斯等人的电话交谈都录了音,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就 让这些电话录音来说话吧。阿斯塔潘此举本来是想用来洗清自己的“罪责”, 结果却使他与约翰逊、弗朗西斯等人相互勾结的犯罪事实更加昭然若揭。阿 斯塔潘还供称,约翰逊在百米金牌被没收后迅即和他及弗朗西斯教练在汉城 希尔顿饭店住处商讨了如何采取措施隐瞒真相的事宜,后来,在乘坐飞机回 国途中 3 人再度聚首,相约决不吐露半点真情。阿斯塔潘的证词彻底粉碎了约翰逊精心编织的谎言。  6 月 12 日,穷途末路的约翰逊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得不承认,1981 年弗朗 西斯教练第一次让他服用了一种蓝色药丸,后来他获知那是类固醇。1983 年 后他便开始有目的、有意识地服用兴奋剂,尽管他知道这将带来什么样的后 果。1987 年他在罗马大赛上创造的 9 秒 83 的世界纪录同汉城奥运会 9 秒 79 的纪录一样,也是事先服用违禁药物的结果。至此,约翰逊兴奋剂事件已基本水落石出,接踵而来的问题是:约翰逊在罗马大赛上创造的世界纪录是否也在取消之列?约翰逊今后能否复出、在 田径场上再现雄姿?彻底毁灭  1989 年 9 月 5 日,国际田联主席内比奥罗在巴塞罗那庄严宣布:取消约 翰逊在罗马大赛上创造的 9 秒 83 的世界纪录。因为国际田联刚通过的《控制 使用兴奋剂章程》修正案规定:凡运动员承认或以书面形式承认自己在过去6 年内服用过任何违禁药物,那么他在世界性、洲际比赛以及地区性和全国 比赛中创造的纪录均将被取消。  这一决定对约翰逊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摧毁了他心灵依傍的最后一根 支柱。教练、医生、经纪人以及亲朋好友纷纷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律师福  特曼和管家卡米尔·阿什陪伴他苦度时光。 但约翰逊毕竟是约翰逊,在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面前,他没有倒下,而是暗暗发誓要重返赛场。为此,他每周定期去多伦多约克大学田径场进行训 练,不过身手已远非过去那么矫健了。  1989 年 10 月 6 日,约翰逊与赛场对手刘易斯相会在华盛顿,出席一个 美国国会记者招待会。他神情严肃地指出:“我来这里,是要告诉人们,不 要服用兴奋剂,否则将损害健康,毁坏名誉。我,就是个例证。”  是年 11 月 23 日,约翰逊又出现在法国巴黎的电视专题节目里,祈求有 关方面能给他第二次机会,“我现在练得很刻苦,在巴塞罗那,我有信心赢 得金牌,不管是谁跟我比赛。”  约翰逊悔过自新,迷途知返,获得了世人的谅解。国际奥委会药物委员 会主席亚历山大就表示:“没有理由不给他第二次机会。他曾经是青年人的 好榜样,后来走向了反面,我希望他以清白的身份重新成为尖子运动员。” 在人们的热切关注下,1991 年 1 月约翰逊终于又回到了田径赛场上。但 是无论他作了多大的努力,却一直无法接近以往的水平。正当人们对他渐感 失望的时候,1993 年 1 月他突然跑出了 5 秒 65 的 50 米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可尿样检测结果证明:约翰逊故技重演,再度欺骗世人服用了违禁药物。 这第二次违例使约翰逊真正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绝境。3 月 5 日,国际田联在巴黎宣布:本·约翰逊因再次服用兴奋剂,将被终身禁止参赛。加拿大政府随后也宣布:约翰逊已没有资格再得到联邦政府 给予的终生保证金,今后不得参加任何类型的田径比赛,并严厉谴责其做法 损害了加拿大的声誉,“特别是加拿大成千上万进行公平竞争的运动员的声 誉。”约翰逊已从田径世界陨落,这是一个悲哀的结局。肯尼迪兄弟与性感女影星  在现代美国政治中,肯尼迪家族无疑是最辉煌而又最令人尊敬的家族之 一。因为约瑟夫·肯尼迪 4 个儿子中,除老大小约瑟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遇难早亡外,其余 3 个儿子日后都成了美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尤其是老二 约翰·肯尼迪在 196O 年一举击败尼克松而荣登总统宝座,时年仅 43 岁。由 于他春秋鼎盛、风度翩翩,因而迅速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偶像。可惜天不假 年,1963 年 11 月执政仅千日的约翰·肯尼迪就在达拉斯遇刺身亡,这一悲 剧性的结局更增添了他的魅力。与约翰相比,老三罗伯特似乎略逊一筹,却 也是叱咤美国政坛的显要人物。他先由兄长任命为政府司法部长,襄助国政, 后竞选获任纽约州国会参议员。 1968 年,为完成乃兄遗愿,罗伯特积极投 入竞选,争取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凯歌高奏,前景看好,谁料于是年 6 月亦遭人暗算,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约翰·肯尼迪、罗伯特·肯尼迪兄弟俩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成 绩不俗,口碑甚好,然而在私生活方面却检点不够,风流孽债颇多。尤其是 约翰,在亲朋好友中间一直以一个好色之徒和不忠的丈夫著称,以致在他被 刺身亡后不久即有许多女性纷纷声称她们与这位英俊潇洒的前总统之间曾有 过那么一手。其实,纵观肯尼迪兄弟俩的浪漫史,还是数他俩与性感女影星玛丽莲·梦露的风流韵事最令人感慨沉思。一举成名 艳星终成猎物  玛丽莲·梦露,原名诺马·金·贝卡,1926 年 6 月 1 日出生在美国洛杉 矶。自降生之日起,她就屡经磨难。3 岁那年,生身父亲遭车祸离开人世, 而母亲因患有精神病无法正常生活,所以不得不将小梦露托付给他人抚养。 在被辗转抚养的 10 余年里,梦露尝遍了人间的辛酸悲苦,受到无情虐待,甚 至被强暴奸污。为早日摆脱这梦魔般的生活,1942 年,年仅 16 岁的梦露就 匆匆忙忙地与年轻机匠朱姆兹·德哈蒂结了婚。可婚后生活并不像她原先设 想的那样幸福美满,而是依然充满了艰辛坎坷,梦露万分失望,恨不得一死 了之。唯一使她感到宽慰的是父母亲给了她一个绝妙的身材和姣好的容貌, 尤其是那双勾魂摄魄的蓝灰色大眼睛和一头柔软的金黄头发,常引得人们驻 足观看,梦露也幻想今后自己能成为一个电影大明星。1946 年,在同德哈蒂 离异后,她就与许多女孩子一起涌入了好莱坞,试图迅速成为万人瞩目的影 星,可老谋深算的电影制片商们并没有立即向她表示太多的热情。只是在坐了 4 年冷板凳之后,福克斯影片公司才让梦露在电影《沥青纠葛》中出演一 位配角。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梦露那美丽而 性感的音容笑貌、天真烂漫而略带忧郁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广大观众,制 片商也对她刮目相看。从此,玛丽莲·梦露逐渐以一个金发女郎的妩媚形象 在好莱坞崛起。至 1954 年,她已成为福克斯影片公司最具票房价值的台柱演 员,以性感明星驰誉影坛。  就在梦露成名的过程中,圈内外无数男人开始对她展开激烈的追逐,其 中有一位就是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大明星彼得·劳福德。1951 年,劳福德在自 己的办公室里结识了梦露,立即为其美貌所倾倒,坠入爱河,从此两人常花  前月下,双宿双出。但到 1954 年与肯尼迪家族成员帕特里夏缔结婚约之后, 劳福德与梦露的肉体关系只得宣告中断。为了巴结时任马萨诸塞州国会参议 员的内兄约翰·肯尼迪,劳福德立即决定投其所好,待机把自己的这位老相 好介绍给他。  1954 年初夏的一天,恰逢曾作过梦露代理人的费尔德曼举行家庭晚会, 劳福德便怂恿约翰·肯尼迪携妻子杰奎琳前往参加,因为他知道梦露和她新婚 6 个月的丈夫、纽约北方队著名棒球运动员迪马乔也将应邀出席。当时, 他们的婚姻已出现裂痕,原因是迪马乔强烈的嫉妒心,他要梦露安心做一个 贤妻良母,而梦露拒绝放弃她所醉心的演员职业,两人由此经常龃龉。  在费尔德曼家的晚会上,经劳福德居中介绍,约翰·肯尼迪结识了大名 鼎鼎的绝色佳人玛丽莲·梦露。约翰一见到这位卓尔不群的电影明星,就被 深深吸引住了,整个晚会期间双眼几乎没有离开过梦露的身影。杰奎琳看到 丈夫失魂落魄、色迷迷的样子,感到非常气愤。迪马乔也意识到了肯尼迪不 怀好意的目光,所以每隔几分钟就抓住梦露的胳膊说:“走,我受够了!” 要她马上回家。而玛丽莲对俊朗的约翰似乎也颇有好感,故全然不顾丈夫的 规劝,继续周旋于众宾客之间,不时地与肯尼迪眉目传情一番。迪马乔忍无 可忍,愤然离去。夫妻俩的关系从此江河日下,第二年就解除了婚约。自从在费尔德曼家邂逅相遇后,约翰·肯尼迪就开始追逐玛丽莲·梦露,与之进行约会,关系日甚一日。即使是 1956 年 6 月梦露与著名剧作家阿瑟·米 勒再度联姻后,两人还是保持着这种暧昧关系。而且只要与米勒一发生争执, 梦露就会负气出走、独自驾车离开康涅狄格州的农场别墅前往纽约曼哈顿, 投入约翰·肯尼迪的怀抱。1960 年 7 月中旬,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在洛杉矶举行。为争取本党总统侯选人提名,约翰·肯尼迪寝食俱废,忙碌不停。可就是在这激烈政治斗争 的间隙,他也不忘与丢下丈夫来到他身边的梦露寻欢作乐、偷香窃玉一番。 一次,肯尼迪在与梦露成其好事后,邀波得·劳福德等人一起外出共进晚餐。 席间,满脸春色的梦露乐不可支地告诉彼得,肯尼迪的表现“非常民主”和 “深入”。跟随梦露多年的女佣莱诺·佩尔通回忆说,梦露曾经告诉她,约翰·肯尼迪总喜欢给她讲些下流的笑话,同时使劲地捏她,搂她,抚摸她的大腿。 有一次,他竟然把手伸到了她的裙子底下,发现梦露没有穿内裤??约翰·肯尼迪在当选总统之后。与梦露的幽会日趋频繁,纽约是两人经常相聚的地方。此外,约翰·肯尼迪每到加利福尼亚,就必把梦露从洛杉矶 接到圣莫尼卡劳福德家中。  1962 年 5 月 24 日,星期六,照例要睡到中午才起床的玛丽莲在上午 9 点就醒了,因为她苦苦思念的约翰又来到了加州。中午时分,劳福德奉命驾 车来接梦露。梦露赶紧梳妆打扮,1 个小时后,头戴黑色发套、美艳动人的 梦露款款步出家门,与劳福德一起驱车前往棕榈泉,然后与肯尼迪总统双双 去宾克罗斯比欢度周末。  还有一次,彼得·劳福德委派自己的经理米尔顿·埃宾斯去接梦露来参 加社交名流菲菲·费尔为约翰·肯尼迪总统举办的晚餐会。埃宾斯到达梦露 住处,等了 1 个半小时还不见主人出来,便鲁莽地一头撞进梦露卧室,只见 她正一丝不挂地坐在化妆台前慢条斯理地涂脂抹粉呢。又过了好长时间,这 位影坛巨星才化妆完毕,套上假发,戴上墨镜,徐徐而出。等他们到达目的  地,晚宴早就开始了。梦露来到楼顶聚会场所,袅娜娉婷地走向肯尼迪总统。 本因等得不耐烦而怒形于色的肯尼迪,瞅见这位美人。脸上又不禁绽开了笑 颜,赶紧挽起他的玉臂走进另外的房间,与会来宾一看心领神会,立即装出 酒足饭饱的样子,早早地向主人告辞了。埃宾斯脑袋一时未转过弯来,对宴 会草草收场感到迷惑不解。有人跟他打趣说:“只有你为美国总统准备了丰 盛的‘晚宴’,不过其他人都吃不着罢了!”  连续不断、耳厮鬓磨的约会,使玛丽莲·梦露与约翰·肯尼迪的关系到 了难舍难分的地步,梦露为此感到欣慰和陶醉,甚至幻想着有朝一日约翰·肯 尼迪能与杰奎琳离婚、而与她共结百年之好,所以有一次她情不自禁地问自 己的密友珍妮·卡门:“你想我会成为第一夫人吗?”她哪里知道,风流成 性的约翰·肯尼迪可并没有把她放在心坎上。兄终弟及 共同玩弄一女  进入 1962 年盛夏后,玛丽莲·梦露凭着女人特有的敏感觉得,约翰·肯 尼迪对自己的热情在飞速减退。以往,肯尼迪总是与她一起在彼得·劳福特 的别墅中共进晚餐,然后再一起去饭店休息,同效鱼水之乐,外人绝少插足。 而今,不仅巫山云雨的机会少之又少,晚餐的格调也完全变了,肯尼迪和劳 福德越来越肆无忌惮,经常与一些搔首弄姿的风骚女人打得火热。一天,肯 尼迪又授意彼得打电话邀请梦露去参加一个晚会。梦露随口问还有哪些贵宾 光临,彼得就列举了一些人的名字。梦露一下就辨认出其中两人是高价应召 女郎,因而拒绝前往。这时候,她终于明白,自己同其他许多女孩一样,也 是约翰·肯尼迪手掌中的玩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约翰·肯尼迪在玩够了、玩腻了之后,就使用种种手段试图疏远玛丽莲·梦露。一往情深的梦露对此深感失望,似乎失去了精神支柱一般,终日徘徊于 附近的冷水峡公园,脸如死灰,神情恍惚。但她又绝不甘心就此结束这段刻 骨铭心的恋情,于是开始不停地给白宫打电话、写信,希冀肯尼迪总统能回 心转意、重修旧好。可她情真意切地写给约翰·肯尼迪的信函、打给他的电 话,均如泥牛入海,一去无回。最后,梦露只得威胁说,要原原本本地向新 闻界披露肯尼迪总统与自己的关系。约翰·肯尼迪这下慌了,赶紧派弟弟罗 伯特前往洛杉矶抚慰狂躁不安的玛丽莲。其实,罗伯特与乃兄约翰一样也早就拜倒在了玛丽莲的石榴裙下,只是碍于兄长的情面未敢放肆胡来。现在既然兄长准备从中退出,他就可以趁虚 而入了。所以就在约翰对玛丽莲渐趋冷淡的过程中,罗伯特开始与玛丽莲频 频接触,两人经常一起出入千劳福德的住宅和玛丽莲·梦露自己的海边别墅, 甚至于在 1962 年 5 月 19 日约翰与梦露最后一次共度良宵之前,罗伯特与梦 露还在更衣室里进行过一场短暂的“遭遇战”呢。而这一回约翰委托的“信 使”任务,无疑又为加深他与梦露的关系提供了契机。果然,罗伯特在转述 兄长意见并进行抚慰的同时,也对梦露的凄苦遭遇产生了一定的同情。于是, 肉欲加怜悯使得罗伯待与梦露的关系更进了一层,而梦露也开始被对方所吸 引,在一定程度上把对约翰的情感转移到了罗伯特身上。  两人的关系迅速加深。为了能经常厮守在一起,罗伯特开始千方百计地 尽量在洛杉矶多呆一些时间,与梦露在彼得·劳福德的海边别墅里互诉衷肠, 共度销魂好时光。劳福德家的邻居林恩·舍曼注意到“那儿有很多幽会,政  府的车经常开来,然后你会听到侍者通报‘梦露到!’”罗曼诺夫家年轻的 司机派克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为彼得家举行的晚会工作的情景:“玛丽莲 和博比(罗伯特的昵称——作者注)都参加了那次晚会。一位特工人员对我 说:‘你对眼前的一切应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闭口不语。你今晚会看到许 多东西,但不能向外人吐露只言片语。’我后来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含意。 晚会结束后,博比和玛丽莲准备一道离开彼得家。我把汽车开了过去,玛丽 莲坐了进来。我当时坐在车里一动不动。不一会,我就听到博比说:‘好了, 你现在可以出来了。’然后,他驱车带走了玛丽莲。”劳福德的另一位邻居 彼得·戴伊也回忆说,梦露曾亲口对他说,她“狂热地”爱罗伯特。“绝对 地狂热,但她不只在肉体上吸引他,而更多地具有精神性。因为人们常把她 描绘成愚蠢的漂亮妞,而她想改变这种对她的认识,她认为罗伯特将使她成 为一位伟大的夫人。”  正当罗伯特与梦露雨情缱绻,并虚情假意地许诺要与其正式结婚,梦露 因而再次沉浸在幸福欢乐之中时,迎面而来的巨浪又一次无情地打碎了她的 美妙梦想。政敌窃听 匆匆抛却私情  肯尼迪兄弟俩在内政外交方面采取的某些政策措施不可避免地损害了部 分权势集团的利益,因而也就遭到了这部分人的仇视。美国卡车司机工会领 导人、黑手党头目吉米·霍法就是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死对头,为了 报复,他决定利用他们兄弟俩的风流韵事大作文章,使他俩最终身败名裂。 于是,1961 年夏天,霍法在佛罗里达主持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私人侦探、 窃听专家贝尔纳·斯平内勒受命前往彼得·劳福德的海滨别墅和梦露住宅安 装窃听器,弄清肯尼迪兄弟与梦露的鸳情瓜葛。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对肯尼 迪兄弟不满的组织也设法对梦露的住所进行了监听。1962 年 7 月中旬,一位与斯平内勒有隙的侦探社雇员向彼得·劳福德透露了对他房子组织窃听的情况。至 7 月末,肯尼迪兄弟和波得进一步获悉玛 丽莲·梦露的卧室和住宅电话也都遭到了窃听。约翰与罗伯特立即意识到他 们同梦露的暧昧关系已使自己处于一种十分窘迫的境地,对手显然已掌握了 有损总统和司法部长声誉的爆炸性材料,政府面临极大的危险,必须立即采 取对策予以挽救,当务之急就是彻底断绝与玛丽莲·梦露的关系。可是罗伯 特·肯尼迪试图摆脱梦露的第一次尝试没有成功,玛丽莲拒绝在罗伯特作出 有说服力的解释之前结束他们之间的浪漫关系。“他应当面告诉我为何要与 我断绝往来,”她说,“或者在电话里告诉我,我只想知道为什么,别的我 不在乎。”玛丽莲苦苦等待着罗伯特亲自向她作出解释,结果却是空等一场。 万般无奈之中,她开始不停地向罗伯特办公室打电话。可罗伯特改变了私人 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于是她又通过司法部总机打。电话窃听记录表明,在一 个月时间里,玛丽莲共向罗伯特办公室打了 8 次电话,可惜都没得到回音。 玛丽莲尚不死心,再往罗伯特家里打电话,结果遭到罗伯特的厉声斥责。最 后,她只得求助于罗伯特的姐姐、劳福德的妻子帕特里夏。可帕特里夏也劝 告她,应该迅速忘掉这件事。千万不要把罗伯特的许诺当真,同罗伯特结婚 是不可能的。玛丽莲·梦露再一次感到绝望。在被约翰·肯尼迪玩弄抛弃后,又遭罗伯特·肯尼迪如此绝情的对待,不禁使梦露对肯尼迪兄弟产生了刻骨的仇恨。 但无论如何,她总无法将罗伯特的形象从自己心目中彻底抹去,她一定要从 罗伯特那儿求得一个为何要遗弃她的解释。为此,梦露通过彼得·劳福德向 罗伯特发出最后通牒,如果罗伯特再不亲自向她解释结束他俩间关系的原 因。她将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他们之间的暧昧私情。她暗示彼得,她有罗伯 特与她谈话的录音,而且有一个记载罗伯特在调情期间所告诉她的机密材料 的笔记本,如果罗伯特再无动于衷,她将毫不迟疑地把那些录音放给记者们 听,并公布笔记本所记的全部秘密。  为了使处于歇斯底里状态的梦露平静下来,彼得·劳福德受罗伯特之托, 作了一次又一次努力,陪她外出旅游度假,为其组织晚会聚餐,煞费苦心。8月 3 日(星期五)晚上,劳福德又带梦露去一家她所喜欢的餐馆与她的新闻 代理人帕特·纽科姆共进晚餐。回到家后,醉醺醺的梦露极其固执地要打电 话给罗伯特·肯尼迪。与他谈谈。因为她从帕特里夏那里得知,罗伯特正和 家人及律师一起赶往旧金山,打算在那儿度周末。所以,梦露往罗伯特准备 下塌的圣·弗朗西斯饭店挂了好几次电话。并留下了口信。但就饭店接线员 所知,梦露没有从饭店得到罗伯特的回话。  事实表明,罗伯特·肯尼迪在对梦露尽情玩弄后,从其自身利益考虑, 也已弃之如敝屣,恩断义绝。梦露暴亡 留下未解之谜  8 月 8 日晚上,梦露没有等到罗伯特·肯尼迪的任何回音,却接到了一 个匿名电话,一位妇女恶狠狠地对她说:“你这个死不要脸的婊子!快离开 博比,否则叫你自讨没趣!”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重复一次。经过近乎一夜的电话骚扰,梦露极度疲乏,神经高度紧张。据当时正在为梦露装修房间的诺曼·杰弗里斯回忆 8 月 4 日(星期六)早晨,他遇见梦 露时,见她表情非常痛苦,就像大病了一场似的,“我想一定出了重大问题, 或许她被吓破了胆,我从来未见过她这个样子。”一天之后,即8月5日清晨4点25分,洛杉矶西区警察局值班警官杰克·克菜蒙斯就接到了一个男子的报警电话:“警察局,玛丽莲·梦露在她的住宅 里身亡。”待克莱蒙斯警官急匆匆赶到梦露在贝弗里希尔斯的住宅,只见梦 露的女管家穆拉里太太、心理医生格林桑、私人医生恩格尔伯格、新闻代理 人纽科姆等均已在大厅里恭候,玛丽莲·梦露直挺挺地平卧在卧室的大床上, 早已玉殒香消、与世长辞了。于是在这天的晨间新闻中,电台播音员宣布: “玛丽莲·梦露已经去世,可能死于安眠药过量。”  自梦露这位好莱坞红极一时的性感明星辞别人世以来,她的猝死以及肯 尼迪兄弟与此事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的议论话题。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 多的知情者开始打破沉默,将他们对此事的所见所闻公诸于众,因而使人们 对梦露的死亡过程及死因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原来,1962 年 8 月 4 日下午,也许是梦露的最后通牒起了作用,正在旧 金山度假的罗伯特·肯尼迪来到了洛杉矶,与彼得·劳福德一起前往玛丽莲·梦 露住处探访。根据斯平内勒那天的窃听录音可知,罗伯特与玛丽莲见面后就 发生了争执,梦露追问罗伯特为什么违背诺言、不准备跟她结婚了,罗伯特 则显然知道梦露房间里有窃听器,所以一边四处翻找,一边不停地说:“那  些东西在什么地方?那些该死的东西在哪儿???我们必须知道??这些东 西对我们家族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作出你想要的任何安排,但我们必须 找到它们。”不一会儿,劳福德也进入了梦露的房间。罗伯特因遍寻不着窃 听器有点恼火,不停地喊叫着,劳福德劝他说:“静一静,静一静。”玛丽 莲则大声叫嚷着要他们出去。接着,就传出了一阵沉闷的撞击声和一阵被压 抑住的声音,似乎是玛丽莲被摁倒在床上??  罗伯特和彼得离开后,梦露深感烦闷,就打电话召来了心理医生格林桑。 格林桑与她单独交谈了 2 个小时,直到觉得梦露已镇定下来才告辞。实际上 梦露已陷入彻底绝望之中,不一会儿就歇斯底里大发作,边服药边发狂般地 给罗伯特·肯尼迪打电话,可罗伯特就是不搭不理。大约在晚上 10 点多,梦 露给劳福德打了最后一次电话,东拉西扯地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到午夜, 穆拉里太太发觉楼上梦露的房间里依然灯火通明,可就是没有一点声息,上 去一看,只见梦露躺在床上,已失去知觉,而且无法使她苏醒过来。穆拉里 太太赶紧通知梦露的新闻代理人纽科姆,纽科姆大概同时将这一消息转告了 彼得·劳福德。劳福德顿时就忙碌开了,首先与直升飞机公司取得联系,帮 助罗伯特·肯尼迪离开这一是非之地。待罗伯特匆忙登机离去后,劳福特又 迅速赶往梦露家“清扫战场”,销毁有关证据。他担心梦露濒临死亡的消息 一传出,新闻记者、摄影师门蜂拥而至,很可能从梦露的日记、通讯录及遗 嘱之类东西中发现她与肯尼迪兄弟暧昧关系的证据,所以必须抢先取走他所 能找到的有关证据。他自己去梦露房间“收拾”一番后尚不放心,又求助于 私人侦探奥塔斯,要他再派人去“扫尾”??与此同时,大量掩盖梦露死亡真相的行动开始了。其中包括故意推迟时间把梦露死讯通知警察;在警察就梦露死亡之事进行调查时,穆拉里太太、 纽科姆等深知内情的人或编排说词,或言词谨慎,或缄口不语;克莱蒙斯警 官要求对梦露之死进行谋杀调查的请求遭到上级拒绝;斯平内勒拥有的关于 梦露的窃听录音及其他资料被纽约检察院搜走销毁,等等。凡此种种,足以使人怀疑,罗伯特·肯尼迪、彼得·劳福德与玛丽莲·梦露暴亡之间有某种关联。甚至有人怀疑很可能就是他俩弄死了梦露、即是说, 在星朗六傍晚罗伯特、彼得离开梦露家时,梦露已被致于死地,以后的一切 都是精心编撰出来的谎言。当然也有人认为、罗伯特·肯尼迪根本没必要冒 极大的风险去杀死玛丽莲·梦露,梦露只是由于对生活最后失去信心而自杀。 如果说罗伯特是由于害怕梦露公开她与他门兄弟俩间的肮脏关系而要除去梦 露,那他又如何对付那些同样知道这些秘闻的窃听对手呢?  总之,关于玛丽莲·梦露之死,既没有正式的结论,也没有符舍法律手 续的证词。而今,主要的当事人都已离开人世,玛丽莲·梦露死了,约翰·肯 尼迪死了,罗伯特·肯尼迪死了,彼得·劳福德也死了,留给后人的仅是一 份残缺不全的有关梦露的尸检报告。  一次,一位机敏的记者设法对当年曾与梦露进行最后谈话的格休桑大夫 进行了电话采访。追问在他们长达 2 小时的谈话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老 态龙钟的格林桑依旧谨慎小心地回答说:“我不能因为开脱自己而谈论某些 不该谈论的事。如果我不得已开口的话。那将是一场极其可怕的混乱。我无 法向你介绍那 2 个小时所发生的一切,因为我根本无法和你讨论整个事 件。??那将会牵涉到博比·肯尼迪。”这番话,使笼罩在梦露死因上面的神秘色彩更加浓厚。  实际上,即使是罗伯特·肯尼迪与玛丽莲·梦露之死没有直接关联,他 和他的兄长约翰·肯尼迪也是把梦露推向死亡之路的间接凶手。正是他们兄 弟俩不思廉耻,追逐捕猎国色天香的梦露,始而温情脉脉,卿卿我我,山盟 海誓不变心,一旦玩腻了、玩够了,或发现有损切身利益时,就弃之不顾, 形同陌路。这种始乱终弃的恶劣行径使备尝人间辛酸、因严重抑郁症而病人 膏盲的玛丽莲·梦露产主了无法忍受的压力,内心充满悲切和绝望,终日惶 惶不安,精神几近崩溃,最后只能以一死求得永远的解脱。  招致灭顶之灾的水门事件  1972 年 2 月 21 日,美国共和党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 专机徐徐降落在北京机场。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国高层领导人亲临 机场迎接。当天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住处会见了来访的尼克松、基辛 格一行,在历时 1 小时的会晤中,毛泽东不无幽默地对尼克松说:“上次选 举时我们投了你一票。”他还把他俩的经历作了一番有趣的对比:“两人都 出身于贫苦家庭,又都成了大国的领导人,“历史共同培育了我们。我们两 人的哲学思想虽不同,但脚跟都站在地球上,都来自人民,现在的问题是我 们能否来一个突破,让它不仅在今后的年月里有利于中国和美国,而且有利 于全世界。”尼克松对此深表赞同,他在当晚由周恩来总理主持举行的盛大 欢迎宴会上致答词时指出:“毛主席写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 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现在就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 人民攀登那种可以缔造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伟大境界的高峰的时候 了。”经过一系列会谈,2 月 27 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表示双方 要加强接触,打破两国关系中存在了 20 余年的坚冰。使之向着全面协调和完 全正常化发展。28 日,尼克松在启程离开上海回国之前不无感慨地说:“这 一周世界变了样。”夜闯水门 风波乍起  中美关系解冻无疑是尼克松在外交方面取得的又一令人瞩目的成就,极 大地提高了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威望,他本人也因此而沾沾自喜、踌躇满志, 准备在秋天的大选中蝉联总统宝座,再展鸿图,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争取 总统连任委员会”,由其密友、前政府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任主席。至 6 月,竟选活动进入白热化阶段。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赞成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的高达 64%,而看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麦戈文的仅为 30%。  尼克松仿佛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信心倍增。为了在紧张工作之余喘口 气,调节调节情绪,6 月 16 日他乘坐专机离开华盛顿,前往南方的佛罗里达 州欢度周末。可就在他离开白宫的次日,华盛顿水门大厦内演出了一场错中错喜剧。  水门大厦是一座外部造型独特、内部装饰华丽的高级旅馆,可兼作办公 室和公寓之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就设在该饭店的六楼。  6 月 17 日深夜,几个行踪诡秘的人打开水门旅馆车库的门锁,用胶布粘 住,然后躲到别处观察动静。零时 45 分,负责大楼守夜的黑人警卫弗兰克·威 尔斯发现了卡住锁簧的胶布,以为是维修工留下的,就把胶布扯掉。然后到 街对面去喝咖啡了。那几个躲在暗处的人出来一看,发现门又锁上了,非常 吃惊,赶紧又把门锁打开,进入旅馆,直上六楼??1 点 50 分。威尔斯喝完 咖啡回来。发现车库的门锁又被人打开粘上了,颇感蹊跷,赶紧向警察局报 案。警方接到报告后,立即出动大批警力将水门大楼团团围住,然后进行逐 层搜查,在六楼抓获了 5 个截橡皮手套的行迹可疑分子,没收了他们随身所 带的高级相机、电子窃听设备和数千美元的现钞。6 月 18 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相继对此事作了报道。  尼克松总统是 18 日上午在佛罗里达州比斯坎岛别墅浏览当天出版的《迈 阿密先驱报》时才获知这一事件的。该报以《企图窃听民主党总部,几个迈 阿密人在哥伦比亚特区被拘留》为题报道说:17 日,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 部所在的华盛顿水门大厦,5 位自称是“管道工”但身带电话窃听器、间谍 摄影机的可疑分子被警察抓获。5 个人中,有 1 个是离职的前中央情报局雇 员,有 4 个来自迈阿密,其中 3 人原籍古巴,云云。  尼克松看了报道后,只觉得此事听起来过于荒唐,戴着医用橡皮手套的 古巴人居然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安装窃听器,真有些不可思议,当时他 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在大选中获胜,所以根本没把此事放在心上。谁知,事态的发展大大出乎尼克松所料之外。  6 月 19 日,报纸进一步披露说,被捕的那位前中央情报局雇员名叫詹姆 斯·麦科德,是尼克松“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中负责保卫房屋、文件和人 员事务的安全顾问,而且从他身上搜出了面额均为 100 美元的 1300 元现金, 暗示麦科德的行为与尼克松“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有某种牵连。  6 月 20 日,亲民主党的《华盛顿邮报》在头版再次刊出大字标题:白宫 顾问与窃听人物有关联,内称:在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被捕的 5 人中,有 2 人随身携带的通讯录中出现了霍华德·亨特的名字。亨特是前中央情报局情 报员,1972 年 3 月 29 日以前一直在白宫任职,是尼克松核心顾问查克·科 尔森的参议。《华盛顿邮报》登载该消息,其目的已显而易见,不啻是告诉 人们:水门事件不仅与“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有牵连,而且与白宫顾问班 子、与尼克松总统也有某种若明若暗的关系。于是,原属一般刑事案的水门事件在不知不觉中被推上了政治舞台。政敌发难 舍车保帅  本来,在美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中,明枪暗箭,尔虞我诈,什么手段 都可使用,区区窃听根本算不上一回事。为了自身利益,不仅民主、共和两 党之间常常相互窃听机密,就是一党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也经常靠窃听获取情 报。可以说,自窃听器发明以来,政治窃听事件就相伴而生了。因此,水门 事件刚曝光,就有窃听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在过去历届选举中并不少见”, 不足为奇。但这一次却不同,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在竞选活动中正处于劣势的民主党人对水门事件格外重视,他们虽不指 望该事件能挽狂澜于既倒,但无论如何希望能以此给共和党人设置重重障 碍。所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奥布赖恩在水门案发后立即发表声明,指 责这次窃听未遂事件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政治间谍活动”,要求联邦调 查局对该事件进行追查。紧接着,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对尼克松“争取总统连 任委员会”提出诉讼,控告它侵犯私人秘密,违反民仅,要求赔偿 100 万美 元损失。真实意图则是企图通过起诉把共和党推上法庭,使其在竞选的关键 时期面对法院的查讯疲于奔命,而无法集中力量应付民主党的攻势。  民主党人虎视眈眈,准备利用水门事件向共和党人发难。尼克松深知个 中利害,赶紧同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等幕僚亲信进行磋商,研究应对措 施。经过反复推敲,最后决定把水门事件的责任全部推到古巴流亡者身上。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首先,在被捕的 5 名水门窃贼中刚好有 3 个都是古巴人,  他们在 60 年代初都参加过肯尼迪总统暗中支持的阴谋推翻长斯特罗的猪湾 入侵行动,所以对竭力主张与卡斯特罗重修旧好的民主党现总统候选人麦戈 文深为不满,试图从民主党总部窃得机密以狠狠打击其嚣张气焰。这样的解 释可以说是合情合理,无懈可击,其次,既然古巴人做了水门事件的替罪羊, 无形中也消除了人们对“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怀疑,而且尚可反戈一击, 指斥麦戈文的外交思想。为确保这出移花接木的妙计成功,尼克松还准备打 电话给好友雷博佐,叫他把迈阿密反麦戈文的古巴流亡者鼓动起来,为他们 被捕的同胞募集保释金,并通过新闻媒介,大造声势,使民主党人弄巧成拙。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就在这时候,霍尔德曼却悄然告诉尼克松,水 门事件的筹划者是“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财务委员会顾问戈登·利迪。尼 克松没料到果然有“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成员直接卷入其内,气得七窍生 烟,连骂笨蛋。可冷静一想,觉得事已至此,骂也无益,唯一可做的就是设 法弥补。于是他暗示脾气古怪却很可靠的利迪“顾全大局”,把所有的罪责全都揽到自己头上,以此保护“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席米切尔。 待一切安排停当,6 月 22 日,尼克松便公开声明,“白宫人员没有参与水门所发生的任何活动”,他充分相信 18 日米切尔所说对水门窃听事件一无 所知的声明。除此之外,他还利用总统的权力授意中央情报局阻挠联邦调查局的调查活动。一天,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及其副手弗农·沃尔特斯将 军受邀到白宫作客,霍尔德曼对他俩说,民主党总部的闯入条件使总统感到 为难,总统希望沃尔特斯向联邦调查局代理局长格雷建议,拘留 5 名闯入者 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作任何进一步的调查。但沃尔特斯并没有奉命行 事,相反却警告格雷要提防总统助手们居心叵测的说项。屋漏偏遭连夜雨。水门事件发生后不久,爱使性子骄纵成性的米切尔夫人就开始莫名其妙地向新闻界打电话说:“我不能容忍这一切卑鄙事情”, 并向丈夫发出最后通牒,要他立即摆脱政治活动。可米切尔对她的最后通牒 并没作出积极的反应,米切尔夫人恼羞成怒,就不顾一切地公开宣布,她手 头有一本小册子,详细记载着水门窃听偷盗计划的行动步骤,如米切尔再不 就范,她就要公布其中内容以及她本人所了解的全部细节。米切尔夫人的举 动引起了人们对米切尔及其主管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种种猜疑。米 切尔一下成了舆论的焦点,似乎他就是水门事件的策划者和罪魁祸首。在舆 论的压力下,7 月 1 日尼克松只得让米切尔辞去“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主 席的职务。诉诸法庭 逆境取胜  民主党一口咬定水门事件是一桩颇有来历的政治丑闻,而共和党不仅矢 口否认,反而谴责对手无中生有,故意制造政治事端。在吵吵嚷嚷中,华盛 顿地区法院决定受理水门盗窃案,并立即开庭审理。共和党惟恐在庭审中不 慎露出马脚影响大选,故而要求法院将开庭时间延迟到 11 月份大选投票之 后,遭到拒绝。  8 月 11 日,华盛顿地区法院首次开庭,指控 6 月 17 日深夜水门大厦的 5 位被捕者犯有盗窃罪。这一裁决未遂民主党人的心愿,他们根据自己调查的结果指出,水门盗窃案实际是一起政治阴谋活动案,其嫌疑犯至少有 13 位共和党人,其中不仅 有白宫雇员霍华德·亨特这佯的马前小卒,而且包括了“争取总统连任委员 会”及其下属专门委员会的一些主要负责人。如“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筹 款委员会主席莫里思·斯坦、财政委员会主席休·斯隆和财务顾问戈登·利 迪等。  9 月 15 日,联邦大陪审团向华盛顿地区法院提起公诉,指控在水门大厦 被捕的 5 人及霍华德·亨特、戈登·利迪犯有同谋潜入民主党总部的罪行。 但被指控的 7 人在法庭上均守口如瓶,滴水不漏,只有水门窃听盗窃小组的第 8 位成员,前中央情报局特工艾尔弗雷德·鲍德温为逃脱法律制裁,开始 吐露秘密,告发他人。6 月 17 日深夜麦科德等 5 人潜入水门大楼时,鲍德温 就在街对面汽车旅馆房间的阳台上上望放哨。  10 月 4 日,《洛杉矶时报》首先登载了鲍德温的供词,说米切尔主持的 竞选班子的工作人员参与了水门窃听事件。10 月 10 日,《华盛顿邮报》又 耸人听闻地报道说,水门窃案是“在白宫官员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指挥下 进行的??大规模政治侦察和破坏活动”的一部分。对此,白宫和“争取总 统连任委员会”迅即作出反应。总统新闻秘书齐格勒称这是“最荒谬的新闻 报道”,米切尔的继任者克拉克·麦格雷戈则认为这篇报道“恶意可鄙”, 是“集荒谬之大成”的“一堆毫无意义的谎话”。尽管民主党及亲民主党的舆论工具竭力想把水门事件与共和党政府挂上钩,但由于尼克松第一任期的政绩口碑甚好,所以一般民众都把报刊上揭发 尼克松的报道只看作是别有用心的政治宣传,而没有予以认真的注意。于是在 11 月 7 日的大选中,尼克松依然获得了 60.7%的选民票,以绝对的优势再次当选总统,水门事件终于没酿成大祸,真是大快人心事。不过,12 月 8 日的一件意外事故,差点使这颗巧妙掩盖着的“炸弹”引爆。原来,那天下午 2 点 27 分,美国航空公司的 553 次班机在芝加哥米德韦机场距离跑道 1英里半的地方坠毁,机上 45 名乘客中有 30 人遇难身亡。死者中恰好有霍华 德·亨特太太,事故调查人员在她的手提包里发现了 1 万美元现款。她的家 人说,她携带这笔现款是准备去买下一家假日旅馆的营业权的。这一情况使 调查当局感到迷惑不解,因为亨特家手头一直很拮据,亨特本人曾经想买下 华盛顿一家广告公司的合伙权,却始终未能凑足所需的 2000 美元现款,现在 突然又在他妻子身上发现了这么一笔不小的钞票,而且全是 100 元一张的, 正好和从麦科德身上搜出的一模一样,莫非这笔钱也来自同一地方?好在当 时人们没把这当成回事予以深究,使得尼克松等人虚惊了一场。  1973 年 1 月 20 日,尼克松第二次就任总统,满怀信心地宣布:“我们 正站在世界和平的新纪元的门槛上。”一周后,基辛格与北越代表在法国巴 黎正式签署停战协议,从而结束了美国历史上拖延时间最长、最不得人心的 越南战争。美国人民为此普天同庆,他们热诚地期待着尼克松所许诺的“和 平新纪元”的到来。但是,美国人还来不及享受一下和平的欢乐,一个新危 机又产生了,那就是水门丑闻的大曝光。  四面攻伐 防线崩溃尼克松连任后错误估计了形势,虽然觉得水门事件尚 未彻底了结,但总以为连大选这样的“百慕大三角区”都闯过来了,此后再 无风险可言,完全可以驾驶着自己的航船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了。为了确保 新政府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他就职后所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改组内阁, 大批撤换联邦政府各部门的高级官员,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一些最重要的岗  位上,从而打破了各种势力人员分派的均衡,破坏了官僚阶层长期合作建立 起来的联盟,触犯了某些权势集团的利益。引起了整个官僚机构和权势集团 的强烈不满。善于窥察方向的民主党人面对这天赐良机,从总统大选失败的 阴影中走出,联合东部财团和受害的权势集团,利用水门事件与尼克松“秋 后算总帐”,准备给他在政治上以致命的打击。1973 年 2 月 5 日,参议院投 票决定,联邦预算局长的任命必须经国会认可方有效,而从前只需总统签署 委任状就可以了。尼克松怒不可遏,奋起反击,利用宪法赋予总统的特权, 扣留了国会已经拨出的经费开支 3.5%,民主党议员乘机要求国会对尼克松 竞选活动,尤其是水门闯入事件进行全面调查。2 月 7 日,参议院以 70 票对0 票一致同意成立一个 7 人特别委员会,对水门事件及 1972 年竞选总统的情 况进行长期的调查,主席为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参议员萨姆·欧文。  与此同时,华盛顿大陪审团继续就水门盗窃举行听证会,纽约大陪审团 也在调查竞选总统期间的经费开支问题,联邦证券管理委员会不甘落后,插 手了解政治赠款情况,新闻界更是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穷追不舍,到 处采访,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令人震惊的内幕消息见诸报端。  四面楚歌,多方受压,尼克松的处境着实不妙。为了应付来自各方面的 纠缠,他授权白宫法律顾问、国内事务助理约翰·迪安全权处理有关水门事 件的事务。迪安受命于危难之际,充分施展其聪明才智,为尼克松排忧解难。 他既要亲自到法庭作证,又要对其他传讯者进行法律指导,提醒所有与白宫 有关的人保持警惕,还要密切关注联邦大陪审团和联邦调查局调查侦讯的进 展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可谓披肝沥胆,费尽心机。即便如此,尼克松觉得尚不安全,为保万无一失,他决定正式任命格雷为联邦调查局局长,让他利用职务之便,在追查水门事件的过程中继续巧加 掩护。2 月 28 日,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开始就尼克松任命格雷为联邦调查局局长一事举行听证会。不知是什么原因,格雷在听证会上大失常态,应对不当, 乱中出错。他透露,司法部长理查德·克兰丁斯特曾告诫他不要与他人谈论 水门丑闻。最糟的是,格雷交代说,在中央情报局调查水门事件的过程中, 白宫法律顾问迪安“可能”作了伪证。司法委员会中的民主党议员料定其中 必有隐情,就坚持以迪安到场作证为批准对格雷任命的先决条件。3 月 23 日,在华盛顿地区法院按计划准备对“水门事件”作出判决前不久,水门大厦 5 位窃贼之一麦科德托人将一封信交给了约翰·赛里卡法官。 麦科德在信中交代说,以前他之所以缄口不语 是有人对他施加了压力,交换 条件是答应事后可予宽赦。赛里卡法官当堂宣读了这封信,并将麦科德具保 释放,亨特、利迪等其余 6 名被告则分别被判处 20 至 40 年监禁不等。  3 月 26 日,麦科德又秘密会见了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法律顾问塞缪 尔·达什,揭露白宫法律顾问迪安和“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副主席马格鲁 德事先都知道水门窃听计划。28 日,在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的一次秘密会 议上,麦科德进一步指出,米切尔事先批准过水门窃听计划,她是这一事件 的“总后台”。  这样,9 个月来尼克松等人精心构筑的防线迅速崩溃,白宫与水门事件 毫无牵连的谎言终告破产。  在这种危急的情势下,4 月 5 日尼克松总统撤销了对格雷的任命,以免 使迪安处于难堪的境地。可是,4 月 15 日,司法部长克兰丁斯特垂头丧气地  告诉尼克松,迪安已经向联邦检察官承认了参与掩盖水门事件真相,阻挠司 法调查的事实,而且坦白说总统国内问题顾问埃利希曼曾在水门事件后不久 要他将亨特保险柜中的有关材料藏匿起来,并设法把亨特送往国外避难。此 外,迪安还检举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知道白宫把退还给竞选委员会的 25 万美元用来贿赂被告一事。对迪安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尼克松深恶痛 绝,立即宣布解除其白宫律师职务。  由于迪安的供词,尼克松的两员心腹大将霍尔德曼、埃利希曼被卷进了 水门事件。为此两人心慌意乱,寝食不安,手足无措。尼克松也给搞得焦头 烂额,走投无路,急忙召来新闻秘书齐格勒、演讲稿起草人布埃库和好友罗 斯律师,企望他们 3 人能献出锦囊妙计,使他再次安度难关。经过几小时的 讨论,3 人均认为以解除两人职务为上策。尼克松好生为难,霍尔德曼和埃 利希曼也恳请总统慎重考虑,指出他俩辞职事小,关键的是他们去职后总统 将暴露在直接被攻击的地位,最终可能遭到国会的弹劾。尼克松左思右想, 找不到万全之策,最后只能忍痛解除霍尔德曼、埃利希曼的职务。  4 月 30 日,尼克松第一次就水门事件发表电视公开讲话,不无伤感地宣 布他在白宫最亲密的同事霍尔德曼、埃利希曼以及迪安、克兰丁斯特已经辞 职,他已任命理查森继任司法部长,授权他任命水门案件的特别检察官,并 且指天发誓,对正在被揭露的这件丑闻的内情,他和公众一样都是被蒙在鼓 里,最后他悲咽着恳求民众:“请为我祈祷,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祈祷。” 尼克松满心希望,经过这样一个无罪的表白,加上以霍尔德曼、埃利希 曼等人的离职为标志的清洗,以及积极地吸收一批新人加入政府、他将能说 服人们相信,水门事件的调查应该很快宣告结束了,公众应对国会和新闻界 施加压力,要他们把注意力转到其他方面去。可惜这只是尼克松个人的一厢 情愿而已,公众已从以往几个月的态势发展中得出结论:白宫是撒谎的行家里手,所以对尼克松的言行大都嗤之以鼻。电视听证 录音风波  5 月初、美国《新闻周刊》登载了迪安交代的又一重要材料。迪安指出: 尼克松至少两次对他说他知道水门事件;另外,去年 9 月他被召至总统办公 室,尼克松带着赞许的目光对他说:“干得好,霍尔德曼告诉我,说你做了 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尼克松从一开始就亲自参与了掩盖水门丑 闻的勾当,仅此一点就已构成了犯罪。所以事隔不久,在民主党举行的一个 筹集竞选基金的午餐会上,衣阿华州参议员理查德·克拉克率先提出。应对 尼克松总统进行弹劾,立即获得朝野的热烈响应。  5 月 17 日,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就水门事件开始举行电视公开听证 会。简直就像真人真事的电视连续剧,在千百万美国人面前把这宗丑闻的内 幕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抖露了出来。  5 月 25 日,“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副主席马格鲁德承认有罪,并表示 愿作为起诉方的证人出场作证。6 月 15 日,马格鲁德果然出现在电视画面上, 滔滔不绝地讲了 5 个小时,详细介绍了他和埃利希曼、霍尔德曼、米切尔、 迪安等人如何筹集经费策划水门窃听活动,东窗事发后又如何提供伪证、以 金钱收买被起诉的窃听犯、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合谋掩盖这一丑闻等等。6 月 17 日至 23 日,由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电视听证会暂停。6 月 25 日恢复举行,并用一周的时间专门听取前白宫法律顾问迪安的 证词。迪安对尼克松为了自己的利益置他人千不顾的做法恨之入骨,所以把 自己所知有关水门事件的情况和盘托出,并指责尼克松下应该一而再、再而 三地否认自己曾经参与掩饰水门事件的密谋,认为尼克松是在自欺欺人,结 果必将祸国殃民。最后,迪安还揭露尼克松曾打算募集 100 万美元来封住水 门案件各位被告的嘴。迪安的证词使全美举国上下大吃一惊。  7 月 16 日,水门事件的局外人,霍尔德曼的前助手巴特菲尔德向参议院 调查委员会检举说,从 1971 年以来在总统办公室进行过的谈话和来往电话都 自动录了音。尼克松原以为白宫装有录音系统是一个只有“天知地知、你知 我知”的机密,现在竟然也被泄露了,差一点气昏了头。  参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和司法部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认定白宫的那些录 音带肯定能为水门事件的调查提供重要证据,所以都向白宫发出了传票,索 取录音带。但尼克松声明拒不接受传票,参议员们也紧追不放,双方围绕着 录音带问题进行较量。  不久,华盛顿地区法院作出裁决,认为处理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有权 向白宫索取 9 盘录音带。这一裁决不仅意味着水门事件中的关键证据有可能 被发现,而且意味着以此为开端特别检察官可以继续查阅、索取白宫的任何 档案文件,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全盘接受,所以尼克松让新任白宫办公厅主 任黑格与特别检察官考克斯商量能否作些变通,与肯尼迪家族渊源颇深的考 克斯一口回绝。尼克松无路可走,只能考虑免除考克斯的职务。10 月 20 日, 黑格打电话给司法部长理查森,要他将考克斯就地免职。理查森和司法部第 二号人物威廉·拉克尔肖斯不畏权势,表示宁可辞职,也不能照此办理。最 后,司法部第三把手、副总检察长罗伯特·博克秉承总统意旨,宣布水门事 件特别捡察官的办公室予以撤销,其工作交回司法部。总统采用高压手段将考克斯解职,此举激起了民众的公愤,舆论界更是一片责难声。全国广播公司著名评论员约翰·钱塞勒指出:“今晚是我国处 于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宪法危机之中。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事件,连我 国整个历史上发生过的最严重的事件都不能望其项背。”有的新闻报道干脆 称之为“长刀之夜”、“星期六夜晚大屠杀”。考克斯被解职后,尼克松打算由司法部工作人员单独从事水门事件的调查工作。但国会毫不妥协,坚持再设一个特别检察官。无奈,1973 年 11 月 1 日,尼克松只得宣布任命曾任美国律师协会会长的民主党人贾瓦斯基为特别 检察官,同时任命俄亥俄州参议员萨克斯比为新的司法部长。  贾瓦斯基走马上任后,继续签发传票索取白宫的录音带和文件。费了九 牛二虎之力终于得到了一部分,但白宫拒绝交出其余部分。  11 月 15 日,黑格神色慌张地告诉尼克松,传票索取的一盘录音带的内 容是去年 6 月 20 日总统本人同霍尔德曼的谈话,其中出现了 18 分钟半的空 白,他们曾想用电子设备加以复原,结果没做到,这可能会带来麻烦。果不 其然,华盛顿地区法院法官赛里卡和司法部特别检察官贾瓦斯基获知这一情 况后,马上指定专家小组进行研究。1974 年 1 月,专家们在结论报告中指出, 录音带上的嗡嗡声是“洗去和重录至少在 5 个分开和相连的部分时留下的, 这个录音机录的每一部分一开一关都与用手按键钮有关”。即是说,录音带 上的那些空白是白宫为了掩盖真相故意洗去的,从而也证实了尼克松一开始 就是水门事件的知情人,而并不像他自己所再三表白的:他是无辜的,对水  门窃听毫不知情。  令尼克松无地自容的远远不止于此。从 1973 年底到 1974 年 2 月,随着 调查的逐步深入,尼克松的阴暗面开始彻底暴露在公众面前。报刊杂志、电 台电视台不断披露:尼克松曾动用 100 万美元竞选经费在加利福尼亚购置私 人产业,在缴纳所得税问题上也有不正当行为,还以“加强保卫措施”为名 花费 1700 万美元巨资修缮自己在加州圣克利门蒂和佛罗里达州比斯坎岛的 两处住宅??不管这些报道是真是假,或真假掺半,反正是进一步丑化了尼 克松的形象,使之成为众矢之的。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00米世界纪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