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95%以上的神经元处于未使用状态,既然不能用那电脑怎么会自动关机进化出这么发达的大脑?

【趣儿·11月】【最新:一支雪糕加入19种添加剂,有必要吗?】
没有加入小组
每月力保15篇
内容:有趣儿的知识【我感兴趣的……
当然,你也可以更新你感兴趣的。
个人评价:短小精悍,配图精致,值得一看!
就是这样。
没有加入小组
1.【11.1】
曲别针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回形针似乎是所有发明中最简单的一种,它不过是一小段夹纸的弯曲金属丝。
但回形针在制成我们如今所使用的形状以前却经过了多次反复的设计。
过去人们经常用大头针来把他们的纸页固定在一起。
但大头针损害纸张,还会因刺破手指头而伤害使用者。
19世纪中出现了“纸夹”。
最早的纸夹是一片带有两个小牙齿的金属板,纸张夹在金属板与小牙齿之间。
这种纸夹同样会在纸张上留下印痕,但是不会像大头针一样刮伤纸张或手指。
这种纸夹于1864年获得专利,从此文件纸张的页边再也不会因为大头针而变得破破烂烂了。
此后,各种各样的纸夹相继问世。
最后,带有弹簧装置的纸夹出现,也就是类似于现今我们使用的那种夹子,
但是当时的材料不能达到要求,因为钢丝在19世纪后半期还是新鲜事物。
要选择一种满足胡克定律的材料并不容易
(胡克定律指出,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跟引起形变的外力成正比)。  
在钢广泛应用之后,最早的回形针问世了。
我们不知道回形针的设计是如何出现在挪威人约翰·瓦勒的脑海里的。
他1899年发明了这个小器具,但由于挪威当时没有专利制度,他改而申请了德国的发明。
二战期间,挪威人把回形针别在衣服领口,抗议德国入侵。
瓦勒的这项发明在1901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当时这个专利描述如下:用具有弹性的质材,如铁丝,弯成长方形、
三角形或其他形状,铁丝的首尾两段最后平行。
他发明的回形针已经和现今的回形针非常类似,
但是有个重要区别,比现行的回形针少绕了一个圈。
这种回形针的缺点就是夹文件的时候不易扳开。  
为了解决此问题,1900年,康利思·伯若斯兰也申请了回形针专利。
这种回形针已经比较好用,但是又存在破坏纸张或使纸张脱落的问题。
对于回形针的设计,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出现了不少的新品。
后来,“宝石”牌回形针取代了之前设计的所有回形针,并几乎成了回形针的代名词,
深得使用者的喜爱。有人称颂,“当宝石”流传后世,相信以后的考古学家会给予极高的评价,
在所有的发明中“ 宝石”是再完美不过的人们认为回形针的发明之路已经到头了,
任何改进都是笨拙无用的。
似乎没有人提到过“宝石”牌回形针的专利,所以无法确定究竟谁是它的发明者。
但自从本世纪初被采用以来,它就成了标准的设计。
【摘自——百度日报】
_【11.1】----------曲别针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_...
没有加入小组
2.【11.2】
A pineapple isn't a single fruit,it's a group of berries that have fused toghter.
没有加入小组
3.【11.3】
说谎其实挺费劲儿
先贤亚里士多德曾说:谎言自有理由,真实则无缘无故。
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说谎都是事出有因的,谎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存在;
说实话则不需要任何动机,因为事情本来就是那个样子。
由于有很强的目的性,说谎显得颇为不易:为了让人相信是真的,说谎前要深思熟虑,
为了不漏破绽,说谎时要小心翼翼;说实话则不必费什么周折,有话堪说直须说。
简言之,说谎是件麻烦事,说实话则轻松得多。
恐怕每个人都体验过两者间的这种区别,而越来越多的来自科学的证据也表明事实的确如此。
真话谎话脑区不同
证明说谎需要绞尽脑汁的最有力证据来自脑科学领域,一项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
人在讲真话和撒谎时的大脑活动情况截然不同。首先是活动区域的不同,二者各有偏好,
真话脑区包括额叶、颞叶中的4个脑区,谎话脑区包括额叶、颞叶和边缘系统中的7个脑区。
其次是活动区域的数量,这一点更有助于说明问题,谎话脑区的数量优势确凿无疑地表明说谎确实要更费力一些。
对谎话脑区具体分析一番会更有说服力。说谎的时候为了不露马脚,往往会很关注自己的话,
随时对其加以分析、判断,并做出调整以自圆其说,而说真话则通常没必要这么谨慎,
因此负责理性思考的额叶和语言记忆相关脑区所在的颞叶就要在说谎时多受累一些。
当然,有时候说谎不需要这样的深思熟虑,比如老板突然出现在你背后,看到你正在玩游戏,
于是关切地问道:工作进展如何啊?你一边把画面迅速切换过来,一边回答:还算顺利。
这是即兴发挥,脱口而出,没经过太多的思考。
但此时大脑中的情形与说真话时仍有很大的区别,
区别在于虽然你面不改色,但难免惴惴不安,结果是负责情绪的边缘系统高度兴奋,真相因此暴露。
该研究的结果还很粗糙,今后应对更多风格、更多类别的说谎方式加以详细调查,深入探索。
即便如此,这些结果仍具有重大意义,其意义不仅在于证明了说谎确实要绞尽脑汁,
还在于为测谎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的方法。
为了谎言,大脑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这一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撒谎与小动作无关
来自行为学的研究证实了脑功能成像得出的结果:
人在说谎时并不是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会不自觉地眨眼睛、摸鼻子、搔后脑勺,坐立不安,做出各种各样的小动作,
而是更倾向于正襟危坐,安安静静。这正说明了与平时相比,说谎时要更努力地去思考,
因为当我们陷入思考之际往往会减少身体动作,以便保持精神的专注集中。
为了掩饰谎言,说谎者会有意识控制眨眼频率,使其降到正常水平之下,
甚至还会胸怀坦荡般地直视提问者的眼睛,镇定如常。
不过我们还是有更为简单的办法来辨识出对面的人是否在撒谎,而不必动用笨拙的仪器。
办法是观察他的手。说谎者在需要做出动作时,
通常会用夸张的手势来掩盖事实真相,比如伸长胳膊或使用节奏性的手势来强调某一点。
前者的标志性案例发生在2003年4月,时任伊拉克新闻部长的萨哈夫在伊拉克军队全面撤退之际,
伸出手臂,手掌有力地朝向前方,大声告诉媒体: “巴格达很安全。”
后者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总统克林顿,他曾比划着上下挥舞、充满节奏感的手,
一字一顿坚定地说:“我没有与莱温斯基小姐发生过性关系!”
可见,说谎不容易,不仅要消耗大量脑力,还会有动作过猛导致肌肉拉伤的危险。
【摘自——百度日报】(整理自新知周刊)
4.【11.4】
原谅今天这个令人倒胃口的话题吧……内容不错……
便便为什么是棕色的?
关于排泄物的各种笑话,数千年来长期占据着各种笑话排行榜的前排位置。
美国喜剧《生活大爆炸》中就有过这样的剧情。
今年5月初播放的一集里,工程师Wolowitz设计的太空零重力马桶出现了故障,
剧中四个科学宅男在地面上展开模拟维修,结果接反了真空泵的管道,
把一块模拟便便的肉饼“发射”到天花板上。
真是一语成谶,两个月后,国际空间站的厕所真的出现了故障,
幸好当时奋进号航天飞机正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站上人员还能借用航天飞机的厕所……
气味:恶臭与异香并存
便便其实是个挺严肃挺科学的话题。
就拿便便的气味来说———虽然大家看到这里也许都会皱眉头,
其实,便便的气味成分并不是唯一的,其中的成分颇复杂。
其中大部分都是肠道细菌辛勤工作的副产物。
比如硫化氢,纯品是臭鸡蛋气味;
硫醇,是一系列化合物的统称,煤气里的怪味就拜其所赐;
还有吲哚,它是大肠杆菌及其朋友们分解色氨酸的产物。
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六楼实验室的某师兄不慎将一小试管高浓度吲哚溶液倒进了下水道,
随后实验楼出现了壮观而有趣的场景:先是五楼被迅速清空,几分钟后一楼也骚动了。
怎么形容吲哚的气味?教科书里写的是“强烈的粪臭味”。
不过,美女们梳妆台上那些价格不菲的香水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含有这种东西,
因为教科书里还写道“吲哚经大量稀释后可有令人愉快的香气”。
香水界管那叫“灵猫香”,用作尾香,回味悠长。
鉴于这些臭东西一般都是些含硫含氮的物质,而其来源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
所以一般来说,肉食者的便便臭得要死,而草食者的便便闻起来则要清新得多。
颜色:棕色来自血液
在大多数时候,便便是棕黄色的。
这个事实曾经长时间困扰着幼小的我———为啥我天天吃大白馒头,却拉棕色的便便?
这个问题的答案牵涉了很多复杂的生理过程。
便便的棕色,来自于我们鲜红的血液。
每天,我们的血液中会生成大量的死亡红血球,它们所含的血红蛋白被分解成血红素和胆红素。
胆红素被转移到肝脏,随后进入胆汁,把它染成棕黄色。
随后,胆汁被排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脂肪的过程,
而胆红素沿着肠道一路下行,与消化中的食物充分混合,给它们染上了棕黄色。
如果便便总是浅黄色的,可能是吉尔伯特综合征(Gilbert's syndrome)的结果。
这种遗传问题非常常见,大约5%—10%的人存在这个问题。
他们处理死亡红血球的速度稍慢,所以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略高,而胆汁中的胆红素则偏少。
绝大多数的GS患者终生都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
如果浅黄色的同时还伴随着腹泻,可能是蓝氏贾第鞭毛虫病(giardiasis)的症状。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的人接近3亿。好
在,这种病只会对免疫力极度低下的人产生严重危害。
绿便的产生有很多种可能,其一,吃了太多的绿色植物;
其二,补铁太多,铁质来不及吸收,以绿色二价铁盐的形式随便便排出;
其三,肠道里的酸碱值达到某个微妙的值时,胆红素会变成胆绿素,
还在吃奶的婴儿经常会出现这一情况。
白色的便便十分罕见。我的一位朋友自称在一次吃下33个麦当劳甜筒冰激凌后曾迅速“产”下白色的便便。
除了这种极端例子,白便最大的可能是做消化道X光检查时喝“钡餐”的结果。
医务工作者最感兴趣的是“红便”,那往往是消化道出血的征兆,
红色越鲜艳说明血液越新鲜,一般也意味着出血点离“终点”越近。
如果已经是暗黑色,甚至是柏油色,那可能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结果。
不过另一种红便是没必要大惊小怪的,我小时候经常会拉那种红便———
过不了几天,便便的地方就会长出一棵翠绿的西瓜苗出来。
【摘自——百度日报】(整理自新知周刊)
【10.4】----------原谅今天这个令人倒胃口的话题吧……内容不错……-...
5.【11.5】
为什么你总是如此疲倦?
你常常觉得疲倦吗?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
要重拾你的活力可能比你想像的还简单,快来看看让你如此疲倦的三大原因吧!
1.你吃了些什么?
摄取咖啡因或糖类对于增加活力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为血糖的大幅度波动会增加你的疲倦感。
选择一个含丰富蔬菜、水果及瘦肉,健康且均衡的饮食才能带来活力。
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医学院院长J. Fred Ralston Jr., MD表示:
大部分的人在饮食均衡、营养充足后较不易有疲倦的感觉。
当我们拥有健康饮食的同时,也表示我们的体重较不易过重,因为肥胖也容易产生疲倦感。
2.你的睡眠如何呢?
大部分的人没有足够的睡眠。如果你平常睡眠不足,
在睡觉前不要摄取含咖啡因及酒精的食物、别看着电视入睡,
注意你的卧室保持安静及舒适能帮助睡眠品质!
3.你的活动量是多少呢?
这是是否感觉疲倦最关键的一点。
Ralston医师表示,关于因老化造成的疲惫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规律且有一定强度的运动。
这种的运动建议在至少睡前三小时完成,好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让身体冷静下来。
如果你觉得运动只会让你的身体更累,这里有个好消息跟你分享:运动可以产生体力。
几乎所有相关的报导都发现了以下同一件事:当久坐不动的人开始运动之后,
比起那些一直长久坐着的人更不容易产生疲倦。
有个神奇的事实:当你运动得越多,你的身体会产生更多的体力。
Ralston医师建议最好一周运动四次,一次起码40分钟,当你这样执行一个月之后,
你的体力会有些许改善;持续运动六个月以上,你会发现体力会越来越好。
如果你已执行了一个月以上规律的运动及充足的睡眠,
但仍然觉得很疲倦,那可能是其他部份出了问题了。
以上是常见造成疲累的原因,尝试做以上的改变并且相信这些改变会让你的身体会恢复健康吧!
在考虑其他原因之前,先尝试做以上的改变来看看是否改善疲劳。
如果做了以上努力仍觉的疲倦,建议你看医生,慢性疲倦可能和很多健康问题有关,例如:
4.贫血:Sandra Fryhofer医生, an Emory University clinical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dicine
表示贫血是造成疲倦的常见原因,目前透过简单的血液检查就可以检验出来。
对于经血量较多的女性,特别容易有贫血的问题。
你可以多吃一些红肉、深绿色蔬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或补充剂来改善缺铁的问题。
5.某些重要营养素的缺乏,例如:钾。这些也可以透过血液检查检验出来。
6.甲状腺问题:甲状腺亢进与甲状腺低下都会造成疲倦。
Fryhofer医师说明,这个问题也可以透过血液检查测量甲状腺与相关荷尔蒙的浓度,来观察甲状腺的功能。
7.糖尿病: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者身体会感到不适。
Fryhofer说如果你觉得无精打采、视力模糊且多尿,就要做个血液检查!
8.忧郁症:如果你觉得疲惫不堪、沮丧失望、食欲不振且找不到任何让你开心的事,
你可能有忧郁的倾向。别让自己停留在这样的状态中,
你的医生或治疗师可以帮助你找到远离忧郁沮丧的办法。
9.睡眠问题:如果你睡醒后感觉仍没有得到充分休息,特别是有睡眠时打鼾的习惯,
那么建议你到睡眠治疗室。打鼾是阻塞性呼吸中断的一部分,
也就是在睡眠时,会有短暂呼吸中断。睡眠治疗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10.尚未被诊断出的心脏疾病:感觉疲累可能是心脏出现问题的一个讯号,特别是女性。
Ralston医师表示如果平常做起来很轻松的运动,开始让你觉得从事时很困难,
或是当你运动时感觉很不舒服,这可能表示你的心脏已亮起了红灯,请尽快就医。
总而言之,先尝试调整你的睡眠、饮食及运动量,或许你会发现远离疲倦是如此的简单。
【摘自——百度日报】(整理自泛科学)
有一种全部都有我份儿的感觉……
【11.5】----------![请在这里填写图片描述][1]--------...
不错的信息,谢谢。
总结了下前面的--------优质睡眠+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好精神滴人。
都是我缺的- -!
【11.5】----------![请在这里填写图片描述][1]--------...
倒是挺有效的。最近一个多月晚上出去跑步,读书的状态好了很多
6.【11.14】
落下的我就不补了,就看今天的吧,o(╯□╰)o
睡眠研究简史
作者 科学公园 挣脱枷锁的囚徒
古今中外,无论贵贱贫富,除去处于度日如年苦难日子中的人们,
无一不在慨叹人生苦短,却有徒叹奈何。
倏忽百年,如白驹过隙,
然而,人又十分奢侈地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浪费”在无意识状态的睡眠中。
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力量驱使人们不得不如此奢侈呢?
在古代,人们似乎把睡眠当作一种天经地义,并没有做出关于人为什么要睡眠的疑问和思考。
关于睡眠最古老的文字记载见于古埃及(约公元前1300年),
而且是与发现鸦片作为催眠药物治疗失眠联系在一起的。
亚里士多德把睡眠看作是“抑制感知”的“保护性”行为。
直到1729年,法国天文学家让·雅克第一个尝试用生物节律来解释睡眠。
到了19世纪睡眠理论开始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有:
血管阻塞理论,认为睡眠中大脑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
毒素积累理论,认为白天活动大脑集聚的胆固醇和二氧化碳等毒素导致脑“中毒”,而睡眠可以“解毒”。
另一类理论大致可以归于中枢神经的抑制。
这一时期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基于植物研究的生物节律理论被开始用于解释睡眠。
差不多同一时期,引发今天人们高度关注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被描述。
然而,有趣的是描述者不是医生,而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
进入20世纪,随着诊断工具的改进和手术方式的进步,睡眠理论更趋于实证的科学化。
“生物钟”理论确立:基于蜜蜂和蚁行为观察、光线和环境对哺乳动物行为影响实验
以及下丘脑病变患者昼夜节律紊乱的观察,“生物钟”调控生物昼夜节律的假说被证明。
脑电图等电生理技术被用于睡眠研究。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37年基于脑电图特征睡眠被分为5个阶段;1953年REM睡眠发现。
关于睡眠的神经化学、神经生理学也快速发展,尤以脑干抑制激活系统研究为重要。
20世纪下半叶,睡眠理论更是突飞猛进式的发展,
关于人为什么需要睡眠,可以概述为一下几种学说:
睡眠是为了是身体有机会修复和更新老化和死亡的肌肉和其他组织细胞;
睡眠使大脑有机会重新组织和整理回忆,梦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睡眠会降低人体能量消耗,所以我们每天只需要三餐,而不是更多的四餐或五餐。
而且,既然我们在黑暗中不能做任何事情,还不如“关闭”身体大部分功能以节约能量。
直至今天,人类虽然尚不能全面确知睡眠机制的全部,但是主要控制机制已经趋于明了:
有一首流行歌唱得好,“爱情 不是你想卖 想买就能卖”,同样的,
“睡眠 不是你想睡 想睡就能睡”,
人体“生物钟”连同几种化学物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控制着人的入睡和觉醒。
我们知道,人体生理功能在一天24小时内有规律地往复循环,
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生物钟”,也称为昼夜节律。
有两种驱动力相互作用来控制着人的睡眠节律。
第一个是睡觉的压力,这种压力在你清醒时会逐渐积累,到了晚上达到峰值,
睡意袭来,如果你不想睡身体就会用各种不适,驱使人去睡眠。
传达这一指令的信使是一种被称为腺苷的化合物。
研究发现,人处于清醒状态下,脑中腺苷的水平持续升高,
达到一定水平就向身体发出需要睡眠的信号。睡眠过程中,人体又能分解腺苷。
腺苷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含氮化合物,又是生物细胞能量转化和利用分子三磷酸腺苷的核心。
研究发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都能产生腺苷,
而且主要是处于活跃区域的脑组织细胞产生,不活跃区域细胞则不产生。
因此,认为腺苷浓度的增高提示大脑内能量消耗的增高,警示生物体应该及时“充电”——睡眠。
注射腺苷进入实验动物脑部,也可以诱发生理状态睡眠,更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理论。
研究还发现,千百年来被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提神佳品,
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之所以能增强人们的觉醒度,
正是咖啡因可以阻止腺苷与脑细胞结合。
第二个是人体“生物钟”的作用。人类生物钟节律与周围环境一些因素同步。
比如明亮与黑暗,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以帮助身体确定应该保持清醒,还是应该睡眠。
例如,大脑的某个区域接收到眼睛传来的光信号,分析光信号的强弱,
告诉你现在是白天,还是夜间,帮助身体形成睡眠的昼夜节律。
生物钟对于睡眠的调控是通过释放被称为褪黑素的化学递质来实现的。
研究发现,天黑时,身体开始释放褪黑激素,
血液中褪黑激素的量在晚上某个时间点达到一高峰,这个峰值告诉身体应该睡眠了,
同时它又能使人感觉到昏昏欲睡。
由于褪黑素的分泌与黑暗有关,因此人晚上如果处于诸如电视屏幕、电脑屏幕、
或一个非常明亮的闹钟等明亮的人工光照环境,
可以破坏这一过程中,有可能使你难以入睡,这也是有的人在明亮环境中难以入眠的原因。
当太阳升起时,身体会释放皮质醇等肾上腺皮质激素,这类激素的分泌是为你醒来活动做准备。
人们在困倦时往往采取各种方法才刺激保持清醒状态,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
睡意袭来的司机采用开大收音机音量、开车窗、开空调等,
这些措施实质上是通过各种刺激使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
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来达到暂时保持觉醒的状态。
我们知道,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可以改变人体的生理代谢,
刺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这些措施对于人体有害无益。
当然,睡眠觉醒转换机制涉及脑内更多组织结构和生物活性物质,不赘述。
年龄与睡眠节律:
人体生物钟节律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掌握人体睡眠的昼夜节律,有利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和婴幼儿需要更多的睡眠。
新生儿每天睡眠16小时以上,学龄前儿童白天则需要额外的小憩。
婴幼儿往往在傍晚就需要入眠;青少年晚上入睡时间通常晚于婴幼儿和成人,
而是更“喜欢”在早晨获得更多的睡眠时间,原因就在于,
青少年褪黑激素的峰值时间要晚于其他年龄阶段人群,
这也正是青少年“爱好”晚睡晚起,更喜欢在早晨睡懒觉的原因。
从这种意义上说,国内中小学的作息安排不尽合理,
尤其是曾经的早自习是违背这一规律的,结果就是很多中小学生会在课堂瞌睡。
老年人往往“喜欢”早睡早起,夜间睡眠可能少于他们的年轻时代,
但是总的睡眠需求并不减少。所以,老年人也需要适当的日间小憩。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睡眠的模式和类型,新生儿更多的时间处于REM睡眠,
NREM 睡眠阶段占时比率在儿童早期达到峰值,进入青春期后然后急剧下降,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继续下滑。这也是为什么婴幼儿在睡眠中通常不“安分”,
常常被发现挤眉弄眼、伸胳膊蹬腿,而随着年龄的增大,
青春期后人们的睡眠越来越老实,相应的梦却越来越多的原因。
睡眠 不是你想睡 想睡就能睡。那么,是不是你不想睡就可以不睡呢?
答案是肯定的。当睡意来袭,你当然可以凭借你的意识在一定时期内来强行保持清醒状态,
但是身体会用各种不适一次一次地提醒你应该入睡。
如果,你仍然坚持,那么“睡神”将会发出“诅咒”,并给与你“惩罚”。
【摘自——百度日报】
【11.14】----------落下的我就不补了,就看今天的吧,o(╯□╰)o...
每天都在接受“诅咒”和“惩罚”
没有加入小组
7.【11.15】
互联网时代的羊群效应
作者:科学公园 土摩托
小王在下班路上看到一家新开的餐厅,犹豫着要不要带新交的女友来这里吃饭,
于是他登录饭统网,打开该餐厅的链接,发现网友们评价甚高,便决定去吃一次,
没想到这家饭馆质量很一般,价格也不便宜,两人吃得很不爽。
小王纳闷,难道网上的评价都是商家买来的?
这样的事情大家想必都经历过吧?网络上确实存在商家花钱买评论的现象,这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情况,不少网站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并修改了设置。
事实上,对于一些较为正规、人气很旺的网站来说,商家的力量是有限的,
大多数评论都是真实网友上传的。问题在于,真实网友就一定可靠吗?
他们有没有可能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心理学领域有个术语叫作“羊群效应”(HerdEffect),专门用来形容人类的这种从众心理。
放过羊的人都知道,羊群有个习性,那就是跟着头羊走,无论前面那个大坑有多宽,
只要有一头羊率先跳过去了,后面的羊便会跟着它往前跳。
羊群效应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社交网站的出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验场,
研究者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的研究方法排除个案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心理学领域单独研究某件个案是不科学的。
就拿羊群效应来说,不可能把网民们某件产品的评价单独拿出来研究,
因为这件产品有可能确实质量很好。为了避免这个问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附属的斯隆商学院(SloanBusinessSchool)的希南o阿拉尔(SinanAral)博士
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一次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
他们和一家社交网站合作,花了5个多月的时间对这家网站所有的网友评论做了一次实验,
并将实验结果发表在今年8月9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这是一家综合性社交网站,先由网友上传文章,再由其他网友做出评论。
评论的内容是可以被打分的,要么点赞(大拇指朝上),要么给差评(大拇指朝下)。
点赞的数量减去差评的数量就是每段评论的最终得分
。研究人员和站方达成协议,事先为这5个月当中出现的101281篇评论进行打分。
也就是说,每出现一篇评论,都立即由机器自动生成一个网友评论。
当然,到底是点赞还是差评则是随机决定的,和帖子的内容无关。
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评论不事先打分,作为对照组。
值得一提的是,随机出现的点赞和差评的总数并不是一样的,因为在通常情况下,
这家网站点赞的数量比差评要多。于是研究人员根据以往的情况,设定了随机点赞和差评的比例。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研究人员对于实验材料的选取是非常细心的,尽量做到不影响网友的直观感觉。
结果显示,社交网站上的羊群效应还是相当明显的。研究人员一共收集到30.8515万次网友打分,
发现事先被点赞的评论最终得正分的可能性比对照组高出32%,
最终的得分也比平均值高了25%。相比之下,事先被点差评的评论则不受影响,和对照组没有区别。
“一条负面评价的后面往往会有很多人试图去修正这个结果,最终导致负面评价对一条评论的总得分没有影响。”
阿拉尔博士评价说,“正面评价则没有这种情况,
说明人们对于不符合自己意见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前者比较宽容。”
牛津大学互联网学院(OxfordInternetInstitute)的伯尔尼o霍根(BernieHogan)教授认同这一判断,
他认为正面评价往往是一种广告,做出正面评价的人是想让更多的网友喜欢某件东西,
而负面评价则是一种个人化的情绪发泄,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社交网站点赞比差评多的原因所在。
另外,评论的内容对于实验结果也有影响。文化、社会、政治和商业类的新闻评论
容易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普通新闻和经济新闻则影响较小,这大概是因为前者比较主观,
受个人观点影响大,容易走极端,而后者属于事实类新闻,
比前者要客观得多,不太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阿拉尔之所以要做这项研究,本意并不是想诋毁社交网站,或者唱衰群体智慧。
相反,他一直坚信互联网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对于打破信息垄断是很有帮助的。
但这项研究的结果说明,群体智慧是有缺陷的,基于公众意见所做的决定很可能需要修正。
比如,他认为社交网站应该重新进行设计,使得网友在做出评价之前看不到其他网友的意见,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羊群效应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
【摘自——百度日报】
8.【11.18】
古代宫女进宫以后就一辈子出不来了?
流言说:进宫以后无论职位,都目睹了皇室里的种种秘密是非,一辈子都不会被放出来的。
流言百科答:大多数宫女都会出宫的。
宫女制度由来已久,早在《礼记》中便有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基本上等级制度确立以后便有了宫女制度。早期的宫女是从奴隶、女俘及罪犯的妻子中间选出来,
只做些杂役苦活儿,后来随着主人的“服务项目”增多,
有了更多的要求,宫女的来源就不能局限于以上人群了。
宫女开始从民间“选美”、“采女”中选出。“选美”就像科举考试一样,有一套严格的规矩。
参选女子必须是良家,即非医、非巫、非商贾和百工,这些人家的女子叫良家子。
【今天才知道具体的良家妇女是神马】
历代都规定宫女取自良家子。
宫女进宫以后并不像电视里一样马上工作,她们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专业技能培训,
史料记载:“宫廷岁选秀女,凡选中者,入宫试以绣锦、执帚一切技艺,并观其仪行当否,
有不合格者命出,以次递补,然后择其优者,教以掖庭规程,日各以一小时写字及读书。
写读毕,次日命宫人考校,一年后授以六法。”
这些宫女中比较优秀的就成为宫中的女官,从事各种专业职能,一直做到老。
特别幸运的是被皇上“和谐”一下,就马上鸡犬升天,全家得道了。
或者被宫中哪个嫔妃看中,获得宠信,变成嫔妃娘娘的亲信,长伴左右,慢慢地变成了——“容嬷嬷”……
当然了,绝多数宫女没有那么幸运。她们从选中入宫的第一天起就犹如进入囹圄,失去了人身自由,
直到满25岁乃至30岁才许出宫婚配。因病、因笨或别的原因提前出宫者,
要经总管太监核查奏闻后方准出宫。有的宫女因为“帝后得用,仍留宫承伺十年”,
她们出宫后已是老处女了,连正常婚配都很困难。
9.【11.19】
抑郁也是有意义的
作者:科学公园 内含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
如果你问一下身边的朋友:你抑郁吗?估计会在很多人那里得到肯定的答案。
抑郁是如此常见,有研究者估计30-50%的人至少在其一生中的某段时间曾达到过重度抑郁症(MDD)的诊断标准。
【插一嘴:这个答案让我平衡了,曾经的指数是87.5╮(╯▽╰)╭】
抑郁的人可能情绪不好,无精打采,无法专注于该做的事,
体会不到食物或性爱的乐趣,甚至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明显的生存劣势。
根据自然选择理论,抑郁基因——让我们权且用一下这个词——应该早就被淘汰了,
为什么抑郁仍然那么常见呢?
我们知道衰老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许多生存劣势,比如体力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记忆衰退等等。
如果抑郁在老年人中更多见则可看成一种衰老相关的疾病,而不必过多考虑进化方面的意义了。
然而,抑郁在年轻人里并不少,在青少年和青年中甚至更多。这显然不是衰老可以解释的。
那么会不会是人类社会变化太快太剧烈造成的不适应呢?这方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肥胖。
肥胖会提高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为什么生活中仍然有不少胖子呢?
这是由于在漫长的进化中我们一直都有饥馁之忧,而无过饱之虞。
我们拥有足够的食物并且还有炸鸡、薯条、可乐等的日子实在太短了,自然选择还没来得及起作用。
用这个假设来解释抑郁有一定的合理性。近年来抑郁症确实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也有所谓的“进化学疗法”,就是让人过类似人类祖先那样的原始生活。
(我们不难理解田园牧歌的生活或阳光沙滩的伊甸园会让情绪变好,
但为了生存人们迟早还得回到压力大、节奏快的现代化生活中去。
当然,本篇不是要讨论治疗的有效性,只是顺便提及。)
但这一假说也有比较明显的缺陷:抑郁并不是只有现代社会才有,
而是存在于各种或先进或落后的文化中。而且,抑郁和焦虑的现象在哺乳动物中是普遍存在的,
除人之外的其它哺乳动物显然没有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当我们否定了以上这些解释后,就意味着我们承认抑郁具有进化上的意义。
那么又是什么使抑郁在进化中被保留了下来呢?人们对此提出了种种假说。
我们知道痛觉对我们的生存很有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有益的。
有些持续的慢性的疼痛并不能帮我们趋利避害,只是白白增加痛苦。
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疼痛有些相似之处。
负面的情绪如忧虑、害怕等等能让我们专注于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在未来避开类似的危险。
然而如同肉体上的疼痛一样,精神上的痛苦也不是只有好处,
它们的过度与失控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等危害。但只要它总体的好处大于坏处就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胜出。
显然,自然选择并不在意动物是否快乐,
如果忧患派的优势大于乐天派,那么人类的天性就难免会不太阳光。
抑郁还有可能帮助机体对抗感染。在不少研究中,人们发现了一系列的基因同时涉及到抑郁和免疫。
抑郁的动物不好动,可以省下来能量对付病原;不爱交往,可以避免互相传染。
人在抑郁的时候容易沉浸于某个问题中不能自拔,这种翻来覆去的深度思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在面对难题时,出现抑郁对解题往往是有利的。
在智力测验中表现出抑郁状态的人更可能得到高分。
大脑里的5HT(5-羟色胺,血清素)1A受体是一些抗抑郁药物的作用靶点。
缺少这一受体的啮齿动物面对压力更少地表现出抑郁。
5HT1A受体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这提示了它的重要性。
而该受体对大鼠进入与人类深度思考类似的状态是必须的。
看来做一个痛苦的思索者可能增加我们成功的机会。
还有人认为抑郁是个体与亲人之间的一种讨价还价(bargaining)。
一个人对痛苦的简单表达,如大哭、抱怨,或许不太能取得亲人的信任,
而长期的抑郁则会让亲人认真地对待TA的问题,并满足TA的需求。
不过具体到某个人,抑郁是换来同情还是换来厌恶恐怕也很难说。
抑郁的个体通常不太敢冒险,比较容易放弃。这种消极的表现固然可能导致丧失机会,
但有时也会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比如打不过群里的老大,如果一根筋硬要去打,
可能会送命,但夹起尾巴来“做人”,以后未始没有机会。
通俗一点说,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在积极和保守之间需要一个权衡。
一些研究者发现小鼠在食物不足时容易处于抑郁或焦虑的状态。
这样的小鼠更倾向于躲在洞穴里,而不是出去活动。
小鼠外出活动和躲在洞里各有利弊:外出活动有更多的机会找到食物和配偶,
同时被天敌吃掉的风险也更大。在一个典型的三物种食物链中(图),
食物较多的时候恰好是天敌较少的,这时出外活动就比较合算;
相反食物匮乏的时候正好是天敌较多的,这时出去非但不容易找到吃的,反而更可能赔上一条命,
因此还是躲在洞里合算。吃不饱的小鼠在洞里焦虑的打转却不太敢出门,
这无意中增加了它们生存的机会。当然如果小鼠聪明到足够算清风险和收益,
并懂得在天敌多的时候主动躲起来,那么它们就不用忍受抑郁和焦虑的痛苦了。
不过这样高级的小鼠似乎并没有必要,因为它们痛苦与否大自然才不关心呢。
图:典型的三物种食物链
估计你已经看出来了,这些假说或多或少都有些牵强,而且彼此之间也不能很好的相容。
或许等我们对抑郁的分子机制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给出更合理的解释吧。
至于现在嘛,我们不妨说:抑郁这东西大约本来有时也难免有些意义的吧。
10.【11.20】
运动病怎么破?
越来越多人加入旅行者队伍,运动病(Motion sickness)是困扰旅行者最常见的问题。
运动病就是人们常说的晕车、晕机、晕船。是指人处于一定加速度运动时人体外周运动、
平衡和位置感觉感受器输入大脑的各种感觉信号间不匹配而使得大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导致人产生头晕、出汗、苍白的皮肤、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的一种综合症。
当运动停止后,这些症状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运动病其实并非一种疾病,
只是人对运动的一种暂时性认知混乱造成的不适。
要了解运动病,让我们先认识一下人体平衡系统。
人体平衡系统
正常成年人在一般性主动运动中可以很好的保持平衡状态,
是由一套复杂而精细的感觉控制系统来调控的,包括感觉输入,脑干、小脑和大脑皮层
对输入信号的接收、整合并向运动系统发出调控指令等过程。
运动、平衡和空间位置感觉输入主要包括内耳前庭器官、眼睛、肌肉关节和皮肤等四个来源:
前庭输入系统:内耳前庭器官包括充满内淋巴液的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
椭圆囊和球囊内感受器能够感受到重力(垂直方向)和直线方向运动;
互相垂直排列的三个半规管内感受器则可以感知到头部旋转运动。
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后由前庭神经传入大脑。
视觉输入系统:视觉可以给人提供最大量信息,大脑可以通过分析视觉输入图像的静止
还是运动来感知到人体是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状态。
比如,你沿着一条街道前行,外周景物依次进入然后退出你的视野,大脑就可以分析出你是在前行。
肌肉和关节输入系统: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可以感知到位置和组织拉伸或压力信息。
例如,我们闭上眼睛,也能知道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
而当身体失去平衡时,比如前倾时,下肢屈肌和躯干背部伸肌能感受到拉伸张力,
相应关节则能感受到压力。其中脚踝和颈部关节肌肉这些感受对于维持人体平衡最为重要。
皮肤输入系统:皮肤感受器可以感知位置,而触觉感受器通过感知外界接触物的变化来
告知大脑人体的运动信息,比如,身体不同部位皮肤感受空气阻力(即风向)
或接触到外物表面感受到某些运动信息。
感觉接收、整合系统:不同感受器感知到的信息通过相应神经输入脑干、小脑、大脑,
经过对这些信息的整合就能完整的感知到人体运动、平衡和空间位置定向。
运动、平衡控制系统:人体的运动尤其是突然加速的被动运动,
实质上就是对人体原有平衡的破坏,身体失衡信息传入大脑,大脑需要向肌肉运动系统发出指令,
做出相应肌肉的收缩舒张改变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运动病的发生
实质上就是人体运动加速度尤其是被动运动的加速度超过一定限度,
以上各种感受器传入大脑的信息不匹配,使得大脑产生自相矛盾的感知,而引起身体产生的系列反应。
比如,在汽车突然启动时,最为前庭感受器可以灵敏地感受到这种运动变化,
而视觉感受器传入的却仍然是人体静止的信息。
只要运动加速度达到或超过一定限度,尤其是更为复杂的复合加速度运动,
如飞机在恶劣状况下不平稳飞行或航天飞机起降等情况下,
任何人都可能发生运动病,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是再严格挑选和训练的航天员也难免发生航天病的原因。
当然,人们通常说的运动病是指我们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发生的,
对于具体个体而言是否发生运动病则与每个个体身体平衡能力和身体状况相关。
更容易发生运动病的危险因素为:
1、2~12岁儿童:儿童相应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因而更容易发生运动病,
而2岁以下的幼儿却因为相关器官功能没有发育缺位而反倒不容易发生。
2、女性:尤其是怀孕、经期,或服用女性激素的女性更容易发生运动病。
3、偏头痛患者,尤其是偏头痛发作时。
【插一句:怪不得,我一头痛,坐车就像废了一样】
4、药物:服用容易引起恶心和消化道不适副作用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甲硝唑等抗菌药,
避孕药等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等。
运动病通常是一种个人体验,所以诊断主要以患者曾经有发作史就可以确定,
也没有任何特殊检查有助于运动病的诊断。
因为通常患者在旅行前就明确知道自己容易发生运动病,因此防治是一体的。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综合防治:
1、日常训练。如前所述,既然运动病的发生与个体“能力”相关的一种暂时性不适,
那么日常加强这种能力的锻炼以增强适应能力就是最根本的防治措施。
训练可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比如开始进行急转急停、爬软梯等运动,
过渡到倒立、滚翻等训练,最后进行更复杂的秋千、旋转运动等。
2、饮食限制。旅行前一定时间段内避免服用含有酒精和咖啡饮料,
避免过饱尤其是避免进食油腻、高蛋白含量等胃排空缓慢的食物。
3、选择合适的座位。预定或者选择各种交通工具中颠簸幅度最小的座位,即中部中间位置的座位。
如汽车中靠近前中部的座位;飞机中部即靠近机翼,又位于机体中间部位的座位;
船舶则选择中部尽量与甲板同一水平的座位。
4、头部尽量固定在靠垫上,永远面向运动的前方。头部尽量固定是为了减低头部运动幅度,
减低对前庭感受器的刺激;面向运动方向前方是为了保持视觉输入和前庭感受器输入信息的一致性,
如果面向运动的相反方向,那么你视觉输入的运动方向将与前庭感受器所感受的信息相反,
容易引发和加剧运动病的反应。
5、平视外部物体。行驶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平视,并观看运载器外部的景物,
这样同样是为了保持视觉输入与前庭感受器输入信息的一致性。
也可以“闭目养神”,可以切断视觉运动信息传入,是一种可以考虑的选择。
但是,绝对不能阅读,因为阅读导致视觉输入产生小幅度频繁相反方向运动的错觉。
在上下颠簸剧烈的船舶中,如果条件许可,你可以采取头向运动前方的水平俯卧位,
这样可以减低频繁上下垂直运动(即颠簸)对前庭感受器的冲击。
6、避免吸烟并远离其他吸烟者。
7、药物。对于运动病防治,药物仍然是最有效的措施。
具有明显中枢神经抑制作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是使用最频繁和广泛的运动病防治药物,
而没有镇静作用的第2、3代抗组胺药则无效。最常用茶苯海明(也叫乘晕宁、晕海宁),
需要提前30~60分钟服用,间隔4~6小时可以重复使用。这类药苯海拉明和异丙嗪也叫常用。
具有抗胆碱能和中枢抑制作用的东莨菪碱是另一种常用抗运动病药物,
通常可以口服,还有皮肤贴剂。
抗多巴胺药物丙氯拉嗪,胃复安常用于止吐治疗。
8、儿童用药:2-12岁的儿童,可以于出发前1小时按照1-1.5毫克/公斤剂量给予茶苯海明,
或者0.5-1毫克/公斤剂量给予苯海拉明(最大剂量25毫克),每6~8小时可以重复给药。
有部分证据显示有少数儿童应用这类药物后出现躁动,
因此FDA不提倡抗组胺药用于儿童运动病的防治。
东莨菪碱在儿童可能导致危险的不良影响,因此不应该用于儿童运动病防治。
丙氯拉嗪和胃复安在儿童则慎用。
【插一句:最后这两段,说的忒专业,听不太懂,感觉自己像是搞推销的……
【摘自——百度日报】(整理自健康中国人网)
没有加入小组
11.【11.21】
左脑vs右脑:梅西天生比C罗强?
作者:百度知道网友 @草丝衫 (神经科学在读博士)
记得几年前,有记者问国奥队前教练布拉泽维奇这么个问题:“这支球队中有很多左脚将,
你挑选队员的时候有没有特意从这方面考虑过?”
老布是这么回答的:“左撇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们更有创造力。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左撇子,他们能给你惊喜。马拉多纳、梅西和苏克,他们都是左脚。
事实证明左撇子更有戏,而当一支球队有那么多有戏的球员时,球队就有戏了。
我要给你个友情提醒,如果你在外面采访遇到有用左手记东西的记者,你得好好注意他了。”
最近马卡报()上的一个小豆腐块报道的标题是这么说的:“科学研究”
解释了为什么梅西就是比C罗强。文章说:牛津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和
布里斯托大学的一项合作研究证实,擅长左脚的球员比擅长右脚的球员多一点点优势,
而且还是基因水平的。文章还列举了大卫-席尔瓦、梅西、贝尔、马拉多纳和吉格斯
等等腕们来证实,左脚踢球的就是牛叉。
等等,先别急着拍砖!或许你和我一样,作为右撇子忿忿不平。
或许你是C罗的铁粉,要为C罗鸣个不平。那么请接着往下看。
先从“头”到“脚”说起
我们知道,每个活人的一举一动都是由大脑控制的。
而大脑中控制运动的部位位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前回。
其中,运动愈精细复杂的躯体的代表区也越大。所以手和五指的代表区很大,
几乎与整个下肢所占的区域同等大小(图1)。左右半脑对运动的控制是由一定规律的,
那就是双侧都支配头面部的运动,但是只有单侧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
所以,右脑支配左脚,左脑支配右脚。换而言之,
右撇子习惯用左脑,左撇子习惯用右脑。
图1 大脑皮质中央前回
左脑和右脑的区别
从解剖学上而言,左脑和右脑是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
但是在功能上,左右脑有所偏重。
最先报道这个理论的是1981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Roger W. Sperry。
当时还是一个医疗技术不甚发达的年代,
Sperry采用切断大脑胼胝体的方法来治疗一些难治性的癫痫。
大脑的胼胝体就像是一座跨越在左脑和右脑之间的桥,联系着左脑和右脑信息通路。
可是手术结束后,患者的癫痫是消失或减少了,但是却出现了一些新的症状。
他们发现,由于左右脑的信息不能互通,患者不能够对右脑感知的事物命名,
却能够对左脑感知的事物命名。因此Sperry就提出,语言功能位于左脑。
而后续更多的研究则普遍认为,左脑与语言、逻辑、数字、推理、判断等理性思维密切相关,
而右脑则是与图像、颜色、直觉、创造力、音乐、情感等感性思维密切相关(图2)。
但是,最近犹大大学的一项多达1000名志愿者参与的实验结果表明,
不论我们习惯用哪边脑子思考,某些重要的区域只是偶尔会更兴奋一些(有时是左脑,有时是右脑)。
但是平均而言,两边大脑的兴奋程度是几乎一样的。
左右脑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揭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左右脑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手是人类天生的解决问题的工具,
如果习惯用右手,那就是习惯用左脑来思考解决问题,
如果习惯用左手,那就是习惯用右脑解决问题。
所以,左撇子和右撇子的思维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图2 左脑和右脑思考内容的区别
不一样的左撇子
左撇子又称左利手,特指那些天生习惯用左手来完成动作的一群人。
注意,这里说的是“天生习惯”。有的左撇子被家长强制训练为“右撇子”,那他(她)还是天生的左撇子。
有的右撇子为了工作需要训练左手,比如纳达尔,但他还是右撇子。
全世界的右撇子约占总人口数的85%。在西方,左撇子由于相对较少,
甚至一度被看做是与撒旦魔鬼同伍的人,而受到鄙视。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比如拿破仑、Lady gaga、奥巴马、马克吐温、居里夫人、汪涵
等等古今各个领域的名人都是左撇子。
除了习惯不一样,左撇子的身体外在表现和右撇子也有微小的区别。
美国的研究人员就发现95%的右撇子的头发都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而左撇子和左右手都很灵活的人的头发,顺时针和逆时针各占一半。
既然右撇子这么多,且有外在特征性表现,从基因遗传学角度讲,右撇子应该是显性基因遗传的。
科研人员也一直致力于寻找这个基因。
马卡报上所说的基因
至于马卡报上所说的那篇研究,是牛津大学的Willam Brandler 发表在PLOSgenetics上的一篇文章。
Willam Brandler和他所属的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探索究竟是哪个基因导致了左右手习惯。
研究者们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究竟是哪个基因的突变,
导致了人类的左右手习惯不同。最终,他们将焦点集中到了 PCSK6这个基因上。
这个基因决定了胚胎早期发育的左右两部分的不同。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
如果将PCSK6这个基因敲除,小鼠就会出现发育不对称,表现为器官的左右异位。
换而言之,PCSK6决定了左右两边的对称性。
当然,如果PCSK6基因没有被敲除,而是是变异了,那么就会在某些程度上出现左与右的功能的变异。
Willam Brandler和他的研究团队就发现,PCSK6与人类的阅读障碍症有着密切的相关。
由于两侧大脑的阅读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阅读主要是由左脑进行的。
所以PCSK6的变异就导致了左右脑某些功能的变异。
同时,研究小组也报道了,在正常人群中,PCSK6基因也与左右手习惯有着明确的相关。
也就是说,你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于你的PCSK6基因是怎么变异的。
需要强调的是,“左右”你的除了这个已发现的基因以外,一定还有很多其他基因,
而且我们的左右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定于你所处的环境和文化差异等。
哦,对了,说了半天,我们都是在讲左右手习惯,别忘了,我们的梅西和C罗踢球用的可是脚啊。
天生的左撇子往往也习惯左脚踢球,当然,也有部分习惯用右脚的。
同样,习惯用左脚踢球的,也有可能习惯用右手干活啊,比如梅西就用右手写字,
但是嗑瓜子好像又是用左手(图3)。或许是妈妈调教出来的吧。
图3 梅西到底是用右手还是左手?
至于马卡报上的这篇报道,我认为是不公平的。专家们压根就没掺和梅西和C罗这档子事,
结果马卡报这么一断章取义,就给梅西的天才罩上了一个“科学”的外衣,
同时也无辜的专家们被C罗的粉丝们一顿板砖,沦落为“砖家”。
其实,没有谁比谁天生强。没有后天的努力,都是白扯。
所以,好好地使用我们的左右脑,不管你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顺便说一句,老布钟情左撇子,可是第二天与韩国国奥队的比赛还是输了。
12.【11.22】
用耳朵呼吸
作者:科学公园 三思逍遥(科普作者,医学院副教授)
耳朵识字只是神话,但让人惊奇的是,耳朵曾经是用来呼吸的。
在仔细检查过一条三亿七千万年前的鱼化石后,瑞典的两位科学家在近期Nature上发表文章称,
耳朵——更具体的说中耳——起源于远古鱼类的呼吸孔的时间,比此前人们预想的久远得多。
说到耳朵,我们心中可以毫不费力的浮现出头部两侧两个外耳的形状,它们是如此的显眼,
笔者的女儿第一个认识的感官就是它。但实际上那两个大耳朵不是我们听到声音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听觉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外耳、中耳和内耳。当外界声波传递到外耳时,
通过它的集音作用将声波通过外耳道传递至鼓膜,这里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线。
鼓膜的振动通过构成中耳的三块骨头(镫骨、锤骨和砧骨)的放大后再传递至内耳,
这三块骨头是人体最小的骨头,大约只有米粒般大,但它们对声音的放大能力十分惊人,
一个听力良好的人在极其安静的环境中,可以听到的最微弱声音仅足以将鼓膜移位氢分子直径的1/10。
哺乳动物的中耳由三块骨头构成,爬行动物的中耳则只有镫骨。
三块骨头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更有效率的放大声音,而且使哺乳动物能够听到频率更高的声音,
当然这需要内耳也有相应的特化。鸟类和爬行动物只能听到最高10~12kHz频率的声波,
而一般来说,人能听到的最高频率则为20kHz。超过20kHz的声波常被称为超声波,
意即超越人类听觉范围的上限。若留意一下身边的CD唱片,你会发现通用采样频率是44.1kHz,
那是因为采样频率一定要高于录制的最高频率的两倍才不会产生失真,所以采样频率至少应是40kHz,
使用44.1kHz是为了留有余地。但很多哺乳动物可以发出和听到超声波,其中的佼佼者非蝙蝠莫属,
小型蝙蝠能发出频率高达54kHz的超声波。这个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几乎没有视力,
完全依赖超声波来探测环境和寻觅食物。
哺乳动物起源自爬行动物,很自然的人们会想到一个问题,多出来的镫骨和锤骨来自何处?
这个问题在大约一百年前就获得了答案,但它真的是过于古怪,以至于成了比较解剖学上的经典研究。
通过确凿的证据,解剖学家们认定,锤骨和砧骨是从爬行动物的颌部骨骼演化而来,
说通俗一点就是下巴,相应的这两块骨头的名字被称为方骨与关节骨。
爬行动物下巴的方骨与关节骨负责与头骨的鳞骨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头颅。
但在哺乳动物起源的过程中它们逐渐退入中耳,其作用也转变为负责听觉。
这个结论实在惊人,足以让下巴掉到地上。且慢,
既然负责把头骨和下巴连接在一起的骨头不管这事儿了,那我们的下巴不会真的有什么危险吧?
这到不用担心,关节骨和方骨的工作目前由齿骨来代替,在哺乳动物起源的演化过程中,
鳞骨和齿骨发生变化,最终直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一起,现在让我们把下巴收回来吧。
中耳的演化可以说是道金斯—《自私的基因》的作者———的名言“演化是个修补匠”的绝佳注脚,
也是几乎所有系统阐述生物演化的书津津乐道的例证。
在演化的过程中器官的功能可以发生巨大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改变,
破解此类迷题可真是对想象力的巨大考验。虽然我们早知道了中耳的来源,
但它是怎样演化而来,还有诸多工作要做。直到今天,在古生物学界中,
中耳的演化研究仍然异常活跃,尤其是在哺乳动物特征演化研究中。
日常生活中的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差别甚远,你不用接受任何专业训练也可以轻松鉴定此两类动物。
比如:一般而言哺乳动物都毛绒绒的,有温暖的体温,体表覆盖各种绒毛,胎生——
暂时不算鸭嘴兽——哺乳等等。但不幸的是,所有这些一目了然的区别,
在动物成为化石以后就消失不见了。所以对于古生物学家来说,
如何区分这两类动物还得寻找其它标准,尤其是那些起源初期的激动人心的过渡动物,
该算到哪一类就直接关乎到哺乳动物起源的时间以及发现者的荣誉这样的问题了。
当然聪明的读者,已经猜到了答案。如你所料,
中耳的这三块不起眼的小骨头就是鉴定哺乳动物的重要标准。
2001年前,中耳拥有三块骨头的早期哺乳动物的化石,
最早只能追溯到大致1亿5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而1985年,正在攻读古生物学研究生的吴肖春,在云南禄丰盆地发现一块微小的化石
(后来被命名为吴氏巨颅兽),将这个时间向前推进了4500万年,即1亿9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
由于化石很小修复十分困难,直到1992年,经过中美两国科学家联合努力,
加上约十年的艰辛工作,才将各项研究完成,成果发表在日的Science杂志上,
立刻引起广泛关注。
据推测吴氏巨颅兽体长约3cm,重量仅两克左右,想象一下同时代的巨兽恐龙面对它的情景,
相当于我们面对一只小蚂蚁。虽然很少有成年人对蚂蚁还有多少兴趣,但如果有人说,
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东西的子孙,在亿万年后将驾驶飞船踏上月球、
它们制造的武器足以毁灭地球几十次之多,你再看见它们时是否会多一点畏惧之心。
没错,作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拥有三块听小骨的吴氏巨颅兽,
没有人有绝对的把握说它不是我们的直系祖先。
那么现在你是否也对那三块小小的骨头所象征的价值多了点敬畏。
而我国科学家在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研究上,颇有成果。
长久以来,对于哺乳动物中耳演化过程中,“锤骨”和“砧骨”与齿骨分离,成为只负责听觉的结构,
一直是个未解的问题。近年来,国外科学家依据胚胎发育的研究提出一种假说,
认为头骨的持续变大与听小骨却在缩小的现象,是促使听小骨脱离齿骨的根本原因。
从胚胎发育上看,听小骨在发育早期很快就达到了成年个体的大小(一颗米粒般的大小),
但任何一位父母都可以告诉你,婴儿的头颅即便在出生后还在继续增大。
由于听小骨必须与椭圆窗相联系,因此逐渐增大的头骨便将听小骨从齿骨上强行拉走了。
简要言之,我们不妨将其称为“强拽假说”。毫无疑问,现存哺乳动物个体的中耳发育确实是这样的。
但这并非表示哺乳动物起源的过程中,中耳就是如此诞生的,
一切终究得有过硬的化石证据才能让大多数同行接受。
而我国科学家依据在辽西发现的爬兽化石,提出了中耳起源的不同假说。
依据标本上所发现的骨化麦氏软骨,说明爬兽拥有真正的哺乳动物的中耳。
与此同时,该标本显示,爬兽的脑腔狭窄,颌关节与耳区的关系紧密。
显然“强拽假说”无法对该标本的中耳是如何形成的进行合理解释。
我国古生物学家认为,哺乳动物中耳的起源,应该与听觉器官和咀嚼器官的不断优化改善有关。
考虑到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如此复杂,没有人认为它会多次起源。
虽然现存三类哺乳动物——卵生、有袋和胎生—之间的差异甚大,但它们都拥有哺乳动物的独特中耳,
对此人们一般认为哺乳动物独特的中耳在这三类动物的共同祖先中就已经拥有了。
然而日的《科学》杂志上,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宣称中耳至少独立的进化了两次,
卵生哺乳动物的祖先的中耳是独立演化的。
2003年,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岸发现了一个保存良好的下颌骨化石,
这块化石被认为只是鸭嘴兽及其它卵生哺乳动物的祖先,
而它的下巴上赫然保留着三个“中耳”小骨的原始印迹,显示这些小骨尚未从下巴移动到耳部。
这只能有一个解释,卵生哺乳动物的祖先自己独立的进化出了拥有三块听小骨的中耳,
这简直只能用奇迹来形容。同时这个新发现也带来些有趣的问题,比如:
有什么演化上的理由让卵生哺乳动物也非得演化出一个拥有三块听小骨的中耳来?
在科学上,发现一个秘密往往牵连出更多秘密等待人们去探索,这或许就是科学的吸引力之一吧。
追根溯源似乎是人类的本性,爬行动物的中耳虽然只有一块骨头,但鱼压根就没有中耳,
所以中耳本身怎么起源只有到鱼化石中寻找线索。和今天常见的鱼不同,
数亿年前鱼的腮是通过一个管状器官—腮孔—与体外的水相连的,
这个已经消失的结构在四足动物中演化为中耳的腔室,
而负责连接头盖骨和鱼颚的一根骨柱则最终演变为镫骨。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只要发现更多的化石,对于神奇的中耳的来历我们会了解得更多。
但或许解开秘密的钥匙已经躺在某个博物馆的收藏品中了,正在静静的等待之中也未为可知。
没有加入小组
13.【11.23】
“Silent" and "listen" use
exactly the same letters.
14.【11.24】
恋爱中的大脑发生了什么?
作者:百度知道网友 @草丝衫 (神经科学在读博士)
爱情是是什么?TA为什么背叛我?这个问题看上去很难用科学来回答,
毕竟科学是理性的,与“爱情”这个感性的主题显得格格不入。
但其实不然,科学也能解释爱情,至少能部分解释。
李白的《长干行》描写了一对小恋人两小无猜、喜结连理以及两地分居的过程。
让我们就从这首诗中的一些句子说起,看看恋爱中的我们,大脑发生了哪些变化。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关键词:长久
你有和恋人相爱一辈子,直到变为尘土的决心和愿望吗?
虽然有人说爱情不保鲜,但是只要你是真的爱了,
那你就一定会想:“和他(她)就这么一辈子该多好啊”——直到你们不再相爱。
如果你一开始就寻思着玩两天,到时候换一个。
那我只能说,“花心萝卜,你连老鼠都不如”。我说的可是科学。
南美洲生活着一种可爱的动物,叫做平原田鼠。
说它们可爱,不仅是因为它们长得萌,更因为它们有一个动物界少有的特点,
一辈子坚守一夫一妻制。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它们成为了进行关于“爱情”研究的绝佳对象。
注意,我们说的动物叫做“平原田鼠”,并不是所有的田鼠都是如此专一。
比如草原田鼠这方面就比较不像话。草原田鼠不论雄雌,都容易见异思迁。
即使它们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配偶,但还是会对新来的异性田鼠立刻产生好感,并且逐渐远离原配。
而平原田鼠呢?它们面对新来的异性完全没有表现出兴趣,继续和原配卿卿我我。
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管是否见异思迁,它们的确是坠入了爱河。因
为在它们的大脑中,发现了相同的兴奋的区域。这个区域位于腹侧被盖区,
可以通过释放多巴胺,而让大脑产生愉悦的感觉。我们称之为奖赏系统。
食物、性和某些药物都能激发奖赏系统,而爱情也是激发奖赏系统的因素之一。
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导致平原田鼠坚持一夫一妻呢?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关键词:忠诚
哺乳动物的大脑的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会分泌一种叫做催产素的物质。
这种物质与生育、哺乳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联系母子关系的重要物质因素之一。
但催产素并不只是在“生产”的时候才分泌,而是在哺乳动物的一生中一直都脉冲式地分泌。
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还会分泌一种叫做抗利尿激素的物质,
这种物质主要参与调节尿液的浓素和稀释,但是也与动物的攻击性行为和占有欲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是,我们要知道催产素并不是雌性动物的专利,因为雄性动物也分泌这种激素。
而雌性动物同样也分泌抗利尿激素。埃默里大学的Larry Young和他的研究团队就发现催产素、
抗利尿激素和多巴胺的共同作用,导致平原田鼠更愿意和自己的伴侣在一起。
有意思的是,当研究者将平原田鼠上述的激素平衡打乱以后,夫妻俩好像都变得不大在乎对方了——感情破裂了。
那人类是否也是一样?研究者同时发现,对婚姻不大在乎或者经常出轨的男性,
他的关于抗利尿激素的基因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当然,导致人类感情破裂的因素太多了,
基因的因素或许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研究者们认为,根据目前的理论,
完全可以通过调制催产素、抗利尿激素和多巴胺的比例,制配出一种“鸡尾酒”,
这种鸡尾酒能让夫妻对彼此更加忠诚。只是这样不太浪漫了。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关键词:成双成对
恋爱中的人们恨不得无时无刻不和爱的人黏糊在一起。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大脑的奖赏系统吗?
罗格斯大学的Helen Fisher和爱因斯坦医学院的Luey Brown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对100余名被试进行研究时就发现,当给他们展示其爱人或者亲密好友的图片时,
他们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尤其兴奋。而这个系统则会让人想要占有、渴望以及痴迷。
或许爱情也是种瘾?
这个帖子太久没有人回复啦,你还是开个新帖吧
您的电脑上安装了某些视频广告拦截软件,这会导致无法提交学习数据。
您可以退出相应软件后刷新网页继续学习。
大于号&或右方向键或D键
选择相应选项
数字键0到4,0为忘记
显示词根详情(需购买智慧词根应用)
显示派生词信息(需购买派生词应用)
关闭对话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怎么会自动关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