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固态硬盘是什么可以装数据?是什么东西做的 什么原理?

为什么硬盘的数据删除了还能用数据恢复工具恢复?它的原理是什么?_百度知道
为什么硬盘的数据删除了还能用数据恢复工具恢复?它的原理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硬盘数据恢复
我知道您执行删除命令计算机该文件目录项第0字节改E5并文件所占簇号文件区表登记项清零表示释放空间格式化计算机根目录区清零意味着删除与格式化操作文件名或根目录区做些手脚文件数据本身丝毫未给文件恢复提供能利用些反删除软件轻松恢复删除数据要没用Fdisk命令打乱区要恢复文件所占用簇其文件占用部数据都恢复
您Windows系统使用简单恢复用Windows版EasyRecovery恢复硬盘数据功能十强仅能恢复收站清除文件且能恢复格式化FAT16、FAT32或NTFS区文件
该软件使用十简单运行EasyRecovery现主界面左侧包括4功能按钮及两软件支持按钮点击数据恢复按钮我看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提供种数据恢复选项其包括:使用高级选项自定义数据恢复功能、查找并恢复已删除文件、已格式化卷恢复文件、依赖任何文件系统结构信息进行恢复等软件保存恢复数据进度及创建引导紧急引导软盘EasyRecovery提供达6种数据修复模式各种途径恢复丢失硬盘数据磁盘进行扫描找丢失数据选择要恢复文件点击应用始恢复
提问者评价
非常感谢大家的回答! 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6条回答
简单说 硬盘数据想光盘刻录数据除硬盘根据操作系统发指令 绕要删除掉 文件已面我使用数据恢复工具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 6.10.07主程序:汉化补丁:原理我知道啦嘿嘿 我太笨
因为没有彻底删除如果你把硬盘还原了,就怎么也找不回来了说简单了他就是一个外层的回收站,现在懂了吧
其实你的 删除只是逻辑上的删除 标注到文件上 看起来是删除了 简单的说如果没有在 被删除的文件位置上重新写新的文件才会真正删除
硬盘的数据删除了只是系统中删除,磁盘上仍然存在.此时可以恢复数据,但要是你对该分区进行了新的操作,如安装新的文件或是格式化等将它覆盖,则不能再恢复.
删除只是删除了它的标识,但文件只要你没有太多的文件操作(比如格式化,考进去新东西等)就不会被破坏。
那也不一定啊。要看是什么情况下的数据丢失。
数据恢复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西西软件下载最安全的下载网站、值得信赖的软件下载站!
您的位置:
→ 什么是低级格式化 硬盘低级格式化的作用和原理
什么是低级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就是将空白的磁盘划分出柱面和磁道,再将磁道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每个扇区又划分出标识部分 ID、间隔区 GAP 和数据区 DATA等。可见,低级格式化是高级格式化之前的一件工作,它不仅能在DOS 环境来完成,也能在 xp 甚至vista 系统下完成。而且低级格式化只能针对一块硬盘而不能支持单独的某一个分区。每块硬盘在出厂时,已由硬盘生产商进行低级格式化,因此通常使用者无需再进行低级格式化操作。其实,我们对一张软盘进行的全面格式化就是一种低级格式化。
低级格式化的作用:
总的来说,坏道可以分为物理坏道和逻辑坏道。其中逻辑坏道相对比较容易解决,它指硬盘在写入时受到意外干扰,造成有 ECC 错误。从过程上讲,它是指硬盘在写入数据的时候,会用 ECC 的逻辑重新组合数据,一般操作系统要写入 512 个字节,但实际上硬盘会多写几十个字节,而且所有的这些字节都要用 ECC 进行校验,如果原始字节算出的ECC 校正码和读出字节算出的 ECC 不同,这样就会产生 ECC 错误,这就是所谓的逻辑坏道产生原因。
至于物理坏道,它对硬盘的损坏更具致命性,它也有软性和硬性物理坏道的区别,磁盘表面物理损坏就是硬性的,这是无法修复的。而由于外界影响而造成数据的写入错误时,系统也会认为是物理坏道,而这种物理坏道是可以使用一些硬盘工具(例如硬盘厂商提供的检测修复软件)来修复,此外,对于微小的硬盘表面损伤,一些硬盘工具(例如西部数据的 Data Lifeguard Tools)就可以重新定向到一个好的保留扇区来修正错误。对于这些坏道类型,硬性的物理坏道肯定是无法修复的,它是对硬盘表面的一种最直接的损坏,所以即使再低格或者使用硬盘工具也无法修复(除非是非常微小的损坏,部分工具可以将这部份坏道保留不用以此达到解决目的)。
低格的作用
对于硬盘上出现逻辑坏道或者软性物理坏道,用户可以试试使用低级格式化来达到屏蔽坏道的作用,但这里需要指出,屏蔽坏道并不等于消除坏道了,低格硬盘能把原来硬盘内所有分区都删除,但坏道却隐藏起来,不让用户在存储数据时使用这些坏道,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用户数据的可
靠性,但坏道却会随着、格式化次数的增长而扩散蔓延。
所以笔者并不推荐用户对硬盘进行低格,如果硬盘在保修期内最好去保修或者找经销商换一块,这可以说是最佳解决方案,也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案了。如果硬盘过了保修期不让换,那可以试试低格硬盘,以防止将数据存储到坏道导致数据损失。
硬盘低级格式化的原理: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前的磁盘读取技术水平下,低级格式化是一种损耗性操作,其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最近一两年出的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影响要小的多,因为他不是物理上的操作。因此,许多硬盘厂商均建议用户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妄&使此招。当硬盘受到外部强磁体、强磁场的影响,或因长期使用,硬盘盘片上由低级格式化划分出来的扇区格式磁性记录部分丢失,从而出现大量&坏扇区&时,可以通过低级格式化来重新划分&扇区&。但是前提是硬盘的盘片没有受到物理性划伤。
硬盘低级格式化的功用硬盘低格格式化是对硬盘最彻底的初始化方式,经过低格后的硬盘,原来保护的数据将全部丢失,所以一般来说低格硬盘是非常不可取的,只有非常必要的时候才能低格硬盘。而这个所谓的必要时候有两种,一是硬盘出厂前,硬盘厂会对硬盘进行一次低级格式化;另一个是当硬盘出现某种类型的坏道时,使用低级格式化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或者屏蔽作用。
对于第一种情况,这里不用多说了,因为硬盘出厂前的低格工作只有硬盘工程师们才会接触到,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根本无须考虑这方面的事情。至于第二种情况,是什么类型的坏道时才需要低格呢?在说明这个关键性问题前,先来看看硬盘坏道的类型。
阅读本文后您有什么感想? 已有
人给出评价!
访问量多的为什么硬盘可以装数据?固态硬盘是什么东西做的 什么原理? - 叫阿莫西中心 - 中国网络使得骄傲马戏中心!
为什么硬盘可以装数据?固态硬盘是什么东西做的 什么原理?
为什么硬盘可以装数据?是什么东西做的 什么原理?
为什么硬盘可以装数据?是什么东西做的 什么原理?
硬盘是一种采用磁介质的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存储在密封于洁净的硬盘驱动器内腔的若干个磁盘片上。这些盘片一般是在以铝为主要成分的片基表面涂上磁性介质所形成,在磁盘片的每一面上,以转动轴为轴心、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的若干个同心圆就被划分成磁道(track),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sector),数据就按扇区存放在硬盘上。在每一面上都相应地有一个读写磁头(head),所以不同磁头的所有相同位置的磁道就构成了所谓的柱面(cylinder)。传统的硬盘读写都是以柱面、磁头、扇区为寻址方式的(CHS寻址)。硬盘在上电后保持高速旋转(5400转/min以上),位于磁头臂上的磁头悬浮在磁盘表面,可以通过步进电机在不同柱面之间移动,对不同的柱面进行读写。所以在上电期间如果硬盘受到剧烈振荡,磁盘表面就容易被划伤,磁头也容易损坏,这都将给盘上存储的数据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硬盘的第一个扇区(0道0头1扇区)被保留为主引导扇区。在主引导区内主要有两项内容:主引导记录和硬盘分区表。主引导记录是一段程序代码,其作用主要是对硬盘上安装的操作系统进行引导;硬盘分区表则存储了硬盘的分区信息。计算机启动时将读取该扇区的数据,并对其合法性进行判断(扇区最后两个字节是否为0x55AA或0xAA55 ),如合法则跳转执行该扇区的第一条指令。所以硬盘的主引导区常常成为病毒攻击的对象,从而被篡改甚至被破坏。可引导标志:0x80为可引导分区类型标志;0表示未知;1为FAT12;4为FAT16;5为扩展分区等等。
现在的硬盘,无论是IDE还是SCSI,采用的都是温彻思特“技术,都有以下特点: 
1。磁头,盘片及运动机构密封。 
2。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表面平整光滑。 
3。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 
4。磁头对盘片接触式启停,但工作时呈飞行状态不与盘片直接接触。 

盘片:硬盘盘片是将磁粉附着在铝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圆盘片的表面上.这些磁粉 
被划分成称为磁道的若干个同心圆,在每个同心圆的磁道上就好像有无数的任意排列的小 
磁铁,它们分别代表着0和1的状态。当这些小磁铁受到来自磁头的磁力影响时,其排列的 
方向会随之改变。利用磁头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铁方向,使每个小磁铁都可以用来 
储存信息。 

盘体:硬盘的盘体由多个盘片组成,这些盘片重叠在一起放在一个密封的盒中,它们在主 
轴电机的带动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转,其每分钟转速达,甚至以上。 

磁头:硬盘的磁头用来读取或者修改盘片上磁性物质的状态,一般说来,每一个磁面都会 
有一个磁头,从最上面开始,从0开始编号。磁头在停止工作时,与磁盘是接触的,但是 
在工作时呈飞行状态。磁头采取在盘片的着陆区接触式启停的方式,着陆区不存放任何数 
据,磁头在此区域启停,不存在损伤任何数据的问题。读取数据时,盘片高速旋转,由于 
对磁头运动采取了精巧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此时磁头处于离盘面数据区0.2---0.5微米高 
度的”飞行状态“。既不与盘面接触造成磨损,又能可*的读取数据。 

电机:硬盘内的电机都为无刷电机,在高速轴承支撑下机械磨损很小,可以长时间连续工 
作。高速旋转的盘体产生了明显的陀螺效应,所以工作中的硬盘不宜运动,否则将加重轴 
承的工作负荷。硬盘磁头的寻道饲服电机多采用音圈式旋转或者直线运动步进电机,在饲 
服跟踪的调节下精确地跟踪盘片的磁道,所以在硬盘工作时不要有冲击碰撞,搬动时要小 
心轻放。 
概括地说,硬盘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特定的磁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将磁粒子的不同极性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信号,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这些原始信号变成电脑可以使用的数据,写的操作正好与此相反。另外,硬盘中还有一个存储缓冲区,这是为了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而设的。由于硬盘的结构比软盘复杂得多,所以它的格式化工作也比软盘要复杂,分为低级格式化,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并建立文件管理系统。 
硬盘驱动器加电正常工作后,利用控制电路中的单片机初始化模块进行初始化工作,此时磁头置于盘片中心位置,初始化完成后主轴电机将启动并以高速旋转,装载磁头的小车机构移动,将浮动磁头置于盘片表面的00道,处于等待指令的启动状态。当接口电路接收到微机系统传来的指令信号,通过前置放大控制电路,驱动音圈电机发出磁信号,根据感应阻值变化的磁头对盘片数据信息进行正确定位,并将接收后的数据信息解码,通过放大控制电路传输到接口电路,反馈给主机系统完成指令操作。结束硬盘操作的断电状态,在反力矩弹簧的作用下浮动磁头驻留到盘面中心
其他回答 (4)
硅 象DVD一样不过DVD要高级千万倍
硬盘工作原理
磁碟啊...有个磁头读取数据! 

硬盘是电脑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存储设备。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储和检索数字数据。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写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回读,例如磁场导致线圈中电气的改变或读头经过它的上方。
硬盘是铝作的,上面覆一层有磁性的膜,像录音磁带一样

信息就以磁场的正逆方向各为0和1来存储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硬件领域专家( ̄. ̄)什么是“硬盘”工作原理是什么啊!ら㈩2㈱㈨
硬盘内部结构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而MR磁头(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200MB/英寸2,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20MB/英寸2,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渐开始普及。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扇区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柱面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单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无论是双盘面还是单盘面,由于每个盘面都只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 3D参数很久以前,硬盘的容量还非常小的时候,人们采用与软盘类似的结构生产硬盘。也就是硬盘盘片的每一条磁道都具有相同的扇区数。由此产生了所谓的3D参数(Disk Geometry),即磁头数(Heads),柱面数(Cylinders),扇区数(Sectors),以及相应的寻址方式。其中:磁头数(Heads)表示硬盘总共有几个磁头,也就是有几面盘片, 最大为255 (用8 个二进制位存储)柱面数(Cylinders) 表示硬盘每一面盘片上有几条磁道,最大为1023(用 10 个二进制位存储)扇区数(Sectors) 表示每一条磁道上有几个扇区,最大为63(用 6个二进制位存储)每个扇区一般是512个字节, 理论上讲这不是必须的,但好像没有取别的值的。所以磁盘最大容量为:255 * 1023 * 63 * 512 / 1048576 = 7.837 GB (1M =1048576 Bytes)或硬盘厂商常用的单位:255 * 1023 * 63 * 512 / 1000000 = 8.414 GB (1M =1000000 Bytes)在CHS寻址方式中,磁头,柱面,扇区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到 Heads - 1。0 到Cylinders - 1。1 到Sectors (注意是从1 开始)。Int 13H 调用BIOS Int 13H 调用是BIOS提供的磁盘基本输入输出中断调用,它可以完成磁盘(包括硬盘和软盘)的复位,读写,校验,定位,诊,格式化等功能。它使用的就是CHS 寻址方式,因此最大识能访问 8 GB 左右的硬盘(本文中如不作特殊说明,均以 1M = 1048576 字节为单位)。现代硬盘结构在老式硬盘中,由于每个磁道的扇区数相等,所以外道的记录密度要远低于内道,因此会浪费很多磁盘空间 (与软盘一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硬盘容量,人们改用等密度结构生产硬盘。也就是说,外圈磁道的扇区比内圈磁道多,采用这种结构后,硬盘不再具有实际的3D参数,寻址方式也改为线性寻址,即以扇区为单位进行寻址。为了与使用3D寻址的老软件兼容(如使用BIOSInt13H接口的软件), 在硬盘控制器内部安装了一个地址翻译器,由它负责将老式3D参数翻译成新的线性参数。这也是为什么硬盘的3D参数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原因(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3D参数保养读写忌断电硬盘的转速大都是5400转和7200转,SCSI硬盘更在1转,在进行读写时,整个盘片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中,如果忽然切断电源,将使得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从而导致硬盘出现坏道甚至损坏,也经常会造成数据流丢失。所以在关机时,一定要注意机箱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没有闪烁,即硬盘已经完成读写操作之后才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关闭电脑。硬盘指示灯闪烁时,一定不可切断电源。如果是移动硬盘,最好要先执行硬件安全删除,成功后方可拔掉。保持良好的环境硬盘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有时候严重集尘或是空气湿度过大,都会造成电子元件短路或是接口氧化,从而引起硬盘性能的不稳定甚至损坏。防止受震动硬盘是十分精密的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时候,磁头与盘片也是接触的。硬盘在工作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容易造成磁头与资料区相撞击,导致盘片资料区损坏或刮伤磁盘,丢失硬盘内所储存的文件数据。因此,在工作时或关机后主轴电机尚未停顿之前,千万不要搬动电脑或移动硬盘,以免磁头与盘片产生撞击而擦伤盘片表面的磁层。此外,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过分摇晃或与机箱铁板剧烈碰撞。减少频繁操作如果长时间运行一个程序(如大型软件或玩游戏),或是长期使用BT等下载软件,这时就要注意了,这样磁头会长时间频繁读写同一个硬盘位置(即程序所在的扇区),而使硬盘产生坏道。另外,如果长时间使用一个操作系统,也会使系统文件所在的硬盘扇区(不可移动)处于长期读取状态,从而加快该扇区的损坏速度。当然,最好是安装有两个或以上的操作系统交替使用,以避免对硬盘某个扇区做长期的读写操作。恰当的使用时间在一天中,特别是夏天高温环境下。最好不要让硬盘的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而且不要连续工作超过8个小时,应该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关闭电脑,让硬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定期整理碎片硬盘工作时会频繁地进行读写操作,同时程序的增加、删除也会产生大量的不连续的磁盘空间与磁盘碎片。当不连续磁盘空间与磁盘碎片数量不断增多时,就会影响到硬盘的读取效能。如果数据的增删操作较为频繁或经常更换软件,则应该每隔一定的时间(如一个月)就运行Windows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进行磁盘碎片和不连续空间的重组工作,将硬盘的性能发挥至最佳。对于Linux系统用户(Ext文件系统)或MAC OS 用户,基本不需要清理(因为Linux的文件写入方式于Win不同)。稳定的电源供电一定要使用性能稳定的电源,如果电源的供电不纯或功率不足,很容易就会造成资料丢失甚至硬盘损坏。不要强制性关机强制关机会使硬盘与指针产生强烈的摩擦,长期这样的话,硬盘会丢失信息,所以,一定要正确关机。 硬盘内部结构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而MR磁头(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200MB/英寸2,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20MB/英寸2,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渐开始普及。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扇区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柱面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单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无论是双盘面还是单盘面,由于每个盘面都只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 3D参数很久以前,硬盘的容量还非常小的时候,人们采用与软盘类似的结构生产硬盘。也就是硬盘盘片的每一条磁道都具有相同的扇区数。由此产生了所谓的3D参数(Disk Geometry),即磁头数(Heads),柱面数(Cylinders),扇区数(Sectors),以及相应的寻址方式。其中:磁头数(Heads)表示硬盘总共有几个磁头,也就是有几面盘片, 最大为255 (用8 个二进制位存储)柱面数(Cylinders) 表示硬盘每一面盘片上有几条磁道,最大为1023(用 10 个二进制位存储)扇区数(Sectors) 表示每一条磁道上有几个扇区,最大为63(用 6个二进制位存储)每个扇区一般是512个字节, 理论上讲这不是必须的,但好像没有取别的值的。所以磁盘最大容量为:255 * 1023 * 63 * 512 / 1048576 = 7.837 GB (1M =1048576 Bytes)或硬盘厂商常用的单位:255 * 1023 * 63 * 512 / 1000000 = 8.414 GB (1M =1000000 Bytes)在CHS寻址方式中,磁头,柱面,扇区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到 Heads - 1。0 到Cylinders - 1。1 到Sectors (注意是从1 开始)。Int 13H 调用BIOS Int 13H 调用是BIOS提供的磁盘基本输入输出中断调用,它可以完成磁盘(包括硬盘和软盘)的复位,读写,校验,定位,诊,格式化等功能。它使用的就是CHS 寻址方式,因此最大识能访问 8 GB 左右的硬盘(本文中如不作特殊说明,均以 1M = 1048576 字节为单位)。现代硬盘结构在老式硬盘中,由于每个磁道的扇区数相等,所以外道的记录密度要远低于内道,因此会浪费很多磁盘空间 (与软盘一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硬盘容量,人们改用等密度结构生产硬盘。也就是说,外圈磁道的扇区比内圈磁道多,采用这种结构后,硬盘不再具有实际的3D参数,寻址方式也改为线性寻址,即以扇区为单位进行寻址。为了与使用3D寻址的老软件兼容(如使用BIOSInt13H接口的软件), 在硬盘控制器内部安装了一个地址翻译器,由它负责将老式3D参数翻译成新的线性参数。这也是为什么硬盘的3D参数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原因(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3D参数保养读写忌断电硬盘的转速大都是5400转和7200转,SCSI硬盘更在1转,在进行读写时,整个盘片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中,如果忽然切断电源,将使得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从而导致硬盘出现坏道甚至损坏,也经常会造成数据流丢失。所以在关机时,一定要注意机箱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没有闪烁,即硬盘已经完成读写操作之后才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关闭电脑。硬盘指示灯闪烁时,一定不可切断电源。如果是移动硬盘,最好要先执行硬件安全删除,成功后方可拔掉。保持良好的环境硬盘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有时候严重集尘或是空气湿度过大,都会造成电子元件短路或是接口氧化,从而引起硬盘性能的不稳定甚至损坏。防止受震动硬盘是十分精密的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时候,磁头与盘片也是接触的。硬盘在工作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容易造成磁头与资料区相撞击,导致盘片资料区损坏或刮伤磁盘,丢失硬盘内所储存的文件数据。因此,在工作时或关机后主轴电机尚未停顿之前,千万不要搬动电脑或移动硬盘,以免磁头与盘片产生撞击而擦伤盘片表面的磁层。此外,在硬盘的安装、拆卸过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过分摇晃或与机箱铁板剧烈碰撞。减少频繁操作如果长时间运行一个程序(如大型软件或玩游戏),或是长期使用BT等下载软件,这时就要注意了,这样磁头会长时间频繁读写同一个硬盘位置(即程序所在的扇区),而使硬盘产生坏道。另外,如果长时间使用一个操作系统,也会使系统文件所在的硬盘扇区(不可移动)处于长期读取状态,从而加快该扇区的损坏速度。当然,最好是安装有两个或以上的操作系统交替使用,以避免对硬盘某个扇区做长期的读写操作。恰当的使用时间在一天中,特别是夏天高温环境下。最好不要让硬盘的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而且不要连续工作超过8个小时,应该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关闭电脑,让硬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定期整理碎片硬盘工作时会频繁地进行读写操作,同时程序的增加、删除也会产生大量的不连续的磁盘空间与磁盘碎片。当不连续磁盘空间与磁盘碎片数量不断增多时,就会影响到硬盘的读取效能。如果数据的增删操作较为频繁或经常更换软件,则应该每隔一定的时间(如一个月)就运行Windows系统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工具,进行磁盘碎片和不连续空间的重组工作,将硬盘的性能发挥至最佳。对于Linux系统用户(Ext文件系统)或MAC OS 用户,基本不需要清理(因为Linux的文件写入方式于Win不同)。稳定的电源供电一定要使用性能稳定的电源,如果电源的供电不纯或功率不足,很容易就会造成资料丢失甚至硬盘损坏。不要强制性关机强制关机会使硬盘与指针产生强烈的摩擦,长期这样的话,硬盘会丢失信息,所以,一定要正确关机。提问者评价谢谢!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我想问下硬盘为什么能存储数据?把信息存储到上面的时候是以什么原理进行的?删除它的时候又是什么原理呢
我想问下硬盘为什么能存储数据?把信息存储到上面的时候是以什么原理进行的?删除它的时候又是什么原理呢
别说什么0101形式哦,我问的是从物理原理方面解释下
电脑只认识0和1。但是解码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在文字方面代表“中”代表“国”所以0001就被电脑翻译成“中国”硬盘的物理结构1、磁头硬盘内部结构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而MR磁头(Magnetoresistiveheads),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200MB/英寸2,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20MB/英寸2,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目前,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Magnetoresistiveheads)也逐渐普及。2、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3、扇区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4、柱面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由于每个盘面都有自己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编辑本段]硬盘的逻辑结构1.硬盘参数释疑到目前为止,人们常说的硬盘参数还是古老的CHS(Cylinder/Head/Sector)参数。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参数,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它们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很久以前,硬盘的容量还非常小的时候,人们采用与软盘类似的结构生产硬盘。也就是硬盘盘片的每一条磁道都具有相同的扇区数。由此产生了所谓的3D参数(DiskGeometry).既磁头数(Heads),柱面数(Cylinders),扇区数(Sectors),以及相应的寻址方式。其中:磁头数(Heads)表示硬盘总共有几个磁头,也就是有几面盘片,最大为255(用8个二进制位存储);柱面数(Cylinders)表示硬盘每一面盘片上有几条磁道,最大为1023(用10个二进制位存储);扇区数(Sectors)表示每一条磁道上有几个扇区,最大为63(用6个二进制位存储);每个扇区一般是512个字节,理论上讲这不是必须的,但好像没有取别的值的。所以磁盘最大容量为:255*/.837GB(1M=1048576Bytes)或硬盘厂商常用的单位:255*/.414GB(1M=1000000Bytes)在CHS寻址方式中,磁头,柱面,扇区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到Heads-1。0到Cylinders-1。1到Sectors(注意是从1开始)。2.基本Int13H调用简介BIOSInt13H调用是BIOS提供的磁盘基本输入输出中断调用,它可以完成磁盘(包括硬盘和软盘)的复位,读写,校验,定位,诊,格式化等功能。它使用的就是CHS寻址方式,因此最大识能访问8GB左右的硬盘(本文中如不作特殊说明,均以1M=1048576字节为单位)。3.现代硬盘结构简介在老式硬盘中,由于每个磁道的扇区数相等,所以外道的记录密度要远低于内道,因此会浪费很多磁盘空间(与软盘一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硬盘容量,人们改用等密度结构生产硬盘。也就是说,外圈磁道的扇区比内圈磁道多,采用这种结构后,硬盘不再具有实际的3D参数,寻址方式也改为线性寻址,即以扇区为单位进行寻址。为了与使用3D寻址的老软件兼容(如使用BIOSInt13H接口的软件),在硬盘控制器内部安装了一个地址翻译器,由它负责将老式3D参数翻译成新的线性参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硬盘的3D参数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原因(不同的工作模式,对应不同的3D参数,如LBA,LARGE,NORMAL)。4.扩展Int13H简介虽然现代硬盘都已经采用了线性寻址,但是由于基本Int13H的制约,使用BIOSInt13H接口的程序,如DOS等还只能访问8G以内的硬盘空间。为了打破这一限制,Microsoft等几家公司制定了扩展Int13H标准(ExtendedInt13H),采用线性寻址方式存取硬盘,所以突破了8G的限制,而且还加入了对可拆卸介质(如活动硬盘)的支持。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操作系统领域专家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3.0327 second(s), 5 db_queries,
1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态硬盘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